'上交所:將重點推動退市、併購重組、再融資等制度改革'

"

8月22日,上交所公司監管部表示,滬市上市公司質量整體上繼續穩中向好,絕大多數企業專注主業、規範經營,是資本市場運行的壓艙石。下一步,上交所將繼續聚焦上市公司質量,做好風險事項的防範化解工作,維護好市場穩定運行。

"

8月22日,上交所公司監管部表示,滬市上市公司質量整體上繼續穩中向好,絕大多數企業專注主業、規範經營,是資本市場運行的壓艙石。下一步,上交所將繼續聚焦上市公司質量,做好風險事項的防範化解工作,維護好市場穩定運行。

上交所:將重點推動退市、併購重組、再融資等制度改革

業績增速放緩,但整體沒有大變

截至8月16日,滬市主板市場共有上市公司1487家,總市值約31萬億元,已經集中了一批優秀的龍頭企業。上交所稱,多維度分析,上市公司整體業績有所放緩,但運行質量保持了穩中向好的基本趨勢,整體質量沒有大的變化。

滬市公司2018年度營業收入33.5萬億元,約佔同期GDP的37%,淨利潤2.8萬億元,對市場風險的承受能力和防禦能力大大增強。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1%和4%,盈利能力較2017年有所放緩,但主營業務增速仍較快,尤其是實體類公司延續了良好態勢。運行質量關鍵指標上看,

滬市經營性現金流為正的公司1194家,佔比80%;

扣非後淨利潤連續三年為正的公司1117家,約佔75%;

扣除金融業後整體資產負債率為61.59%,近三年基本維持在61%左右。

2018年度分紅金額約9017億元,創歷史新高;475家公司連續三年每年分紅比例在30%以上,70家公司連續三年每年分紅50%以上。

風險因素有所集中,需要辯證看待

目前,滬市公司風險因素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一是質押、債券和商譽風險仍需密切關注,但已有所緩解。第一大股東質押比例達到80%以上的公司178家,質押市場餘額約1.62萬億元,距峰值已有所降低。今年到期償還債券尚有78只、回售債券尚有50只,合計餘額約1978.6億元,絕大多數預計能按期兌付,個別存在一定兌付風險。2018年年末商譽金額約5143億元,合計減值計提約383億元,大額減值計提主要集中在20餘家小市值公司,整體基本可控。

二是財務造假、資金佔用等惡性違規案件有所增加,但屬局部偶發。絕大多數上市公司還是專注經營、講究規範的優質企業。

上交所認為對此辨證看待:

一是當前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有些上市公司業績波動,甚至出現經營困難,是經濟發展的自然規律,不宜簡單泛化為“白馬股”爆雷。

二是確有一些公司喪失誠信、嚴重失控,在外部資金面趨緊的情況下,前期隱藏的問題難以掩蓋。尤其是部分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和董監高等“關鍵少數”突破底線,嚴重損害了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資者利益;部分中介機構怠於履職,甚至與上市公司串通違規。對這一類情況必須緊盯快查、嚴肅追責。

"

8月22日,上交所公司監管部表示,滬市上市公司質量整體上繼續穩中向好,絕大多數企業專注主業、規範經營,是資本市場運行的壓艙石。下一步,上交所將繼續聚焦上市公司質量,做好風險事項的防範化解工作,維護好市場穩定運行。

上交所:將重點推動退市、併購重組、再融資等制度改革

業績增速放緩,但整體沒有大變

截至8月16日,滬市主板市場共有上市公司1487家,總市值約31萬億元,已經集中了一批優秀的龍頭企業。上交所稱,多維度分析,上市公司整體業績有所放緩,但運行質量保持了穩中向好的基本趨勢,整體質量沒有大的變化。

滬市公司2018年度營業收入33.5萬億元,約佔同期GDP的37%,淨利潤2.8萬億元,對市場風險的承受能力和防禦能力大大增強。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1%和4%,盈利能力較2017年有所放緩,但主營業務增速仍較快,尤其是實體類公司延續了良好態勢。運行質量關鍵指標上看,

滬市經營性現金流為正的公司1194家,佔比80%;

扣非後淨利潤連續三年為正的公司1117家,約佔75%;

扣除金融業後整體資產負債率為61.59%,近三年基本維持在61%左右。

2018年度分紅金額約9017億元,創歷史新高;475家公司連續三年每年分紅比例在30%以上,70家公司連續三年每年分紅50%以上。

風險因素有所集中,需要辯證看待

目前,滬市公司風險因素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一是質押、債券和商譽風險仍需密切關注,但已有所緩解。第一大股東質押比例達到80%以上的公司178家,質押市場餘額約1.62萬億元,距峰值已有所降低。今年到期償還債券尚有78只、回售債券尚有50只,合計餘額約1978.6億元,絕大多數預計能按期兌付,個別存在一定兌付風險。2018年年末商譽金額約5143億元,合計減值計提約383億元,大額減值計提主要集中在20餘家小市值公司,整體基本可控。

二是財務造假、資金佔用等惡性違規案件有所增加,但屬局部偶發。絕大多數上市公司還是專注經營、講究規範的優質企業。

上交所認為對此辨證看待:

一是當前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有些上市公司業績波動,甚至出現經營困難,是經濟發展的自然規律,不宜簡單泛化為“白馬股”爆雷。

二是確有一些公司喪失誠信、嚴重失控,在外部資金面趨緊的情況下,前期隱藏的問題難以掩蓋。尤其是部分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和董監高等“關鍵少數”突破底線,嚴重損害了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資者利益;部分中介機構怠於履職,甚至與上市公司串通違規。對這一類情況必須緊盯快查、嚴肅追責。

上交所:將重點推動退市、併購重組、再融資等制度改革

不少紀律處分正在流程中

梳理分析這兩年來媒體比較關注的滬市重大風險個案,絕大多數前期已受到交易所關注、問詢,甚至紀律處分。以今年年年報審核為例,交易所在全面審閱的基礎上,重點審核年報770餘份,公開發函問詢252家次,投資者在閱讀問詢函和公司回覆後,可以對公司實際情況和風險因素有更充分深入的瞭解,投資決策可以獲得有益參考。

在具體監管實踐中,上交所公司監管部門已經形成了一些較為行之有效的做法,將在日常監管中堅持不懈,並不斷優化改進。

一是動態排查風險。對上市公司進行風險排查是交易所開展分類監管的重要維度。上市公司的風險大致主要分佈在財務風險、經營風險、內外部治理風險、資金佔用或違規擔保風險、併購或再融資相關風險、二級市場風險等方面。上交所公司監管部門每年均會根據不同公司各類風險的實際情況及重大性,對公司的風險分類,並採取針對性的監管安排。也會基於公司一些情況,動態調整。

二是突出事中監管。對上市公司可能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的事項,努力做到事中監管、事中防範,避免重大風險隱患爆發後出現不可挽回的損失。這方面重點關注現金資產交易、關聯交易、“三高”重組等事項。去年以來,通過事中監管,防範了20餘單涉嫌利益輸送的不當現金交易,合計防範上市公司不當資金流出逾200億元。

三是嚴肅懲處違規行為。對損害上市公司及投資者利益、市場反響強烈的違法違規行為,從嚴懲處。2019年上半年共公開譴責11單、通報批評32單、監管關注46單,並對2名責任人公開認定,另有不少紀律處分正在流程中。

上交所表示,將繼續堅持創新改革,積極培育市場化的供需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把是否有利於增進市場約束作為主要著眼點,重點推動退市、併購重組、再融資等方面的制度改革。通過這些制度的完善,為上市公司聚焦專注主業、規範經營提供動力。同時統籌好多元監管目標的內在統一,提高風險公司違法成本,引導其積極改善經營,化解風險隱患,保護好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