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那些永不止息的愛:一位醫學博士眼中的生與死

來源:Cardiotalk

記那些永不止息的愛:一位醫學博士眼中的生與死

艾靜文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臨床醫學八年制醫學博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醫師。曾獲2016年上海市優秀畢業生,2017年上海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優秀住院醫師,2018年華山醫院華秀獎。主要工作方向為感染病宏基因組學及免疫與感染研究。

記那些永不止息的愛:一位醫學博士眼中的生與死

全文字數:2547字

閱讀時間:5分鐘

接到Cardiotalk的邀稿,還是初春,建議我以“生、死”為題談些自己的想法。對於這個題目,我的閱歷顯然太過稚嫩,所以遲遲未能動筆。直到“Love never fails”這句話某天突然竄入我的腦海,在醫院曾經歷或參與的種種也就突然串成了線,於是,便想以一個敘事者的身份和大家分享那些我難以忘懷的故事。

1

生命的最終密碼,

是給予死亡和生存同等的尊重

我行醫生涯中直面的第一個死亡病例,發生於我的外科實習期間。

2014年的大年初二,那是一名男性的胃癌晚期患者,病情已至終末期,患者已經昏迷,靠著面罩吸氧及多巴胺維持著生命體徵。患者和患者家屬已簽署放棄有創治療的知情同意書。這是我第一次面對生命的逐漸逝去,一切都意料之外的十分平靜,心電監護的心率逐漸走低清零,心電圖逐漸成了一條直線,患者的呼吸間隙逐漸變長、變緩乃至最終停止。

我看著這個病人,帶有一種醫學生的客觀,也有一種作為普通人的探究,更有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慨。“原來死亡是這樣的一個過程”,我記得我的腦海中閃過這樣的念頭。家屬早已有心理準備,所以當我的上級——普外科吳雙傑醫生宣佈了患者的死亡之後,病房裡沒有歇斯底里,沒有哭天喊地,只有患者家屬剋制的抽泣聲。

“結束了。”我想,隨即轉身準備離開。這時候,我看到吳老師突然拿過一些乾淨的紗布,開始擦拭病人嘴角邊的分泌物。然後他解開患者的衣服,親自為患者拔除了導尿管、腹壁造瘻引流袋,並把患者身上的血跡、體液擦拭乾淨。又再次把患者的病號服釦子一顆顆扣上。家屬在旁邊看著,慢慢也開始忙碌,擦洗身體,穿壽衣......這位患者最後穿戴得整整齊齊,安靜地離開了病房。

記那些永不止息的愛:一位醫學博士眼中的生與死

緊握生命

那天是大年初二。後來聽護士說,大年三十那天,那位患者的親戚都來了,在他床邊一起吃了最後一頓年夜飯。後來,我也養成了為逝去的患者擦拭、穿戴的習慣。這是我從吳老師身上學習到的寶貴一課。

原來,生命的最後是可以這樣,同時被患者、家屬、醫護一起賦予這麼高的尊重的。

2

醫生的特權,

是我們有時能跨過生與死的懸崖

我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成功的搶救,應該是在我基地心內科輪轉的時候。一個病人突發急性心衰,血壓50/30 mmHg,心率125bpm。強心、利尿、擴血管,在心內科老師們有條不紊的指揮下,這個病人被成功救了回來並最終出院。

心內科可能是發生搶救次數最多的科室之一,病人常常病情發展迅速,危重疑難。然而,心內科也是在我看來很酷炫的一個科室。一次成功的冠脈介入,一次迅速的胸外按壓,一次及時的除顫,都能在分秒間挽救病人的生命。其實不止是心內科,在各個科室輪轉的時候,每位醫生都會碰到需要搶救的時刻,遇到危重的病患。患者突發心臟驟停,感染性休克,腦出血……一個個鮮活的病人,當他們一隻腳已經邁向死亡時,作為醫生的你,此時若能發揮你多年所學,也許就能夠拉住他們的步伐。

記那些永不止息的愛:一位醫學博士眼中的生與死記那些永不止息的愛:一位醫學博士眼中的生與死記那些永不止息的愛:一位醫學博士眼中的生與死

與心內科的老師和夥伴們一起成長

每位醫生有不同的想成為醫生的理由,於我,其中的一個理由,可能就是在某些場景下能夠跨越生死界限的,那隻屬於醫生的特權。在跨過生死邊界,距離死亡最近的時刻,你會無比清晰地發現自己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的價值和自豪。

而我在我所在的感染科,曾經搶救了一位重症肺炎的患者。後來他康復出院,送了我們這樣一塊匾額:

記那些永不止息的愛:一位醫學博士眼中的生與死

也許我是你們職業生涯中的過客,

而你們卻是我人生的轉折。

在醫院,你會見到各種各樣的人,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乃至於近年來媒體、自媒體上那些各式各樣關於醫療行業的報道,它們有些令你展顏,但有些也會令你沮喪、不解甚至憤怒。但當你在日日夜夜的努力,數不清的堅持後,看到這樣一句話,突然也就會再次記起自己穿上這件白大褂的意義。

屬於醫生的我們的特權,是如此令我們驕傲,為此做再多努力,也是值得的。

3

愛,永無止息

醫院那看似冰冷的牆壁,可能比教堂聽過最多的禱告,也可能見證著世上最多的愛恨離別。

我見過生病後被分手的姑娘或青年,見過長期臥榻只剩下保姆陪伴的患者,甚至見過因為費用問題選擇不為患者救治的那些家屬。有人會說,醫院能看到太多世態炎涼,人情世故。但我想說,在醫院,我也看到了太多的美好堅持,深愛不移。

記那些永不止息的愛:一位醫學博士眼中的生與死

倩姐&一起在血液科輪轉的戰友

在血液科的時候,我見過一位患了白血病的老年女性患者L,見到她時,她剛完成第一次化療,伴發了肝臟念珠菌病。她和她的老公都是笑容和藹的人,穿戴乾淨整齊,生活樸素但精緻,每次見到我們都會笑著問好。她老公陪伴著她完成了第一輪化療,兩個人開心的出院,告訴我們要全國旅遊。後來,L白血病復發了,她老公每次陪伴她入院,化療,部分緩解,再復發……我那時早已輪到了其他科室,在心電圖又碰到她老公,L先生談及病情不免難受,但還是笑著和我說,“沒事的,艾醫生,人都有這一天的,我和老太婆有準備的,但現在每一天都得好好活,夫妻不就是互相陪伴嘛。”雖然那時我已經輪轉了很久,還是免不了鼻子一酸,但也笑著鼓勵。

血液科的王倩醫生,我私下裡喜歡膩歪地叫她“倩姐”,她可能是和他們接觸最久的人,她和我說過,有時看到這樣的病人反而更加難受,但又覺得更需要作為醫生的我們堅持。2019年初,倩姐告訴我,患者L去世了。但我想,她和她先生前兩年一起互相陪伴的生活和旅遊,一定十分幸福。

我們科有一間重症監護室,收治的都是病情危重的感染病患者。這裡每天只有15:30-16:00這半個小時的探望時間,其他時間家屬不允許進入。但這也並不妨礙,愛在這個充斥著冰冷機器信號的房間內默默綻放。

我見到過為了患結核性腦膜炎的太太辭去工作,全程陪伴的老公。他每天抓緊半個小時的探望時間為她按摩,和她說話。這位患者從昏迷,到神清,到對她老公露出微笑,到最後出院。我們醫生都覺得十分高興。

這是一位患者家屬抄寫給自己插著呼吸機不能言語的兒子的一頁薄薄的信,正面是他們對他說的話,背面是聖經的一段內容。他們是虔誠的基督教徒,一直默默地用愛陪伴著自己的孩子。

記那些永不止息的愛:一位醫學博士眼中的生與死記那些永不止息的愛:一位醫學博士眼中的生與死

如果生命永無盡頭,可能人生也就少了許多煩惱。但世界永遠是風遇山止,船靠岸停,而生命,也終將迎來結點。

如果說愛能克服一切,那顯然不切實際。在醫院內,每天都有無數生與死的戰鬥在上演,有時我們贏了,有時我們輸了,有時我們能收穫欣喜,有時只能面對悲傷。但是,患者對於他們親友的愛,家屬對於患者的愛,我們作為醫生所付出的愛,在醫院這個看似冰冷的環境內,卻是那麼的永不止息。

記那些永不止息的愛:一位醫學博士眼中的生與死

最後,獻給大家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給每個努力生活工作的你我。Hello my dear,this is a scary world,but please stay strong,for there will always be love that never fails!❤

記那些永不止息的愛:一位醫學博士眼中的生與死

作者 | 艾靜文

圖片提供 | 艾靜文

編輯 | 小炔

審校 | 李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