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園露香園及顧繡 這裡發生過上海歷史上最大的爆炸案

上海老城廂的老北門與小北門之間有一條叫作“露香園路”的小路,它是以明朝上海著名私家花園——露香園得名的。由於露香園湮沒得太早,關於它的記錄確實有限。

上海名園露香園及顧繡 這裡發生過上海歷史上最大的爆炸案

清《同治上海縣誌·卷二十八·名跡上·第宅園林》中說:“露香園,在北城。顧名儒築萬竹山居。弟名世闢其東曠地,穿池得石,有‘露香池’三篆字,因以名園。”舊時的地方誌“輕古重今”,對歷史上已經消失的“名跡”記錄從簡,好在該志收錄了與園主同時代人朱察卿(字邦憲,號醉石居士)的《露香園記》,這也是對於露香園最原始、最詳細的記錄。

古人的文筆多誇張之詞,但是從這篇記文中還是能瞭解露香園之大概。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上海的顧名儒任道州(今湖南道縣)太守,致仕後就在上海縣城的北城內造了私家花園,取名“萬竹山居”,他的弟弟顧名世在皇宮裡任“尚寶司丞”的官職,大概是負責皇帝玉璽的五品官,他也在哥哥的“萬竹山居”旁的空地興建花園,在挖池塘時,突然從地下挖出一塊上鐫“露香池”三個大字的石塊,還是元朝大書法家趙孟的字,元朝時趙孟擔任青龍鎮監,舉家居青龍鎮,有多次到上海的記錄,所以,這是趙孟的字的可靠性是很大的,但誰也弄不清,這是趙孟何時為誰家的花園題的額。

上海名園露香園及顧繡 這裡發生過上海歷史上最大的爆炸案

顧家視為吉兆和珍寶,就給自己的花園取名為“露香園”。 顧名世的兒子顧鬥英是秀才,但幾次考舉人均名落孫山,不過,他性格豪放,磊落不羈,有了祖上留下的露香園,經常賓明滿座,可惜,他僅三十七歲就逝世了。明末清初上海人葉夢珠《閱世編·卷十·居第二》中說: 露香園,在城西北隅,顧氏匯海(上引《同治上海縣誌》中稱“振海”,即顧名世子顧鬥英,不知是哪一本書弄錯了,還是“振海”與“匯海”均為顧鬥英的號)別業也。其尊人以科甲起家,匯海豪華成習,凡服食起居,必多方選勝,務在軼群,不同儕偶。園有嘉桃,不減王戎之李,糟蔬佐酒,有逾未下鹽豉。家姬刺繡,巧奪天工,座客彈箏,歌令雲遏……迄今越百餘年,露香之名,達於天下……匯海深德先大父,交最好。餘幼童時,先大父猶道及之。迨餘弱冠,匯海歿久,園垣俱廢,而亭榭山水,尚存什一。匯海嗣君伯露湛能文,餘猶及交也。順治丙申,伯露卒,無嗣,名園鞠為茂草。康熙初,移駐水師,有司度地,啟建營房,乃即其廢址,夷山堙谷,榷枯伐朽,縱橫築室,宛然壁壘矣。今兵歸海外舊伍,所建營房,又為瓦礫荊榛之地。

《閱世編》作者葉夢珠家族與露香園顧氏為世交,對顧氏家族與露香園是知根知底的,打顧鬥英英年早逝後,其家屬就衰敗了,在明末,葉夢珠尚年幼時還見過露香園,不過,園林損毀嚴重,“亭榭山水,尚存什”一,而到清順治丙申(1656年),顧家後嗣顧伯露也死了,他又沒有子女,露香園就徹底毀了。到了康熙初年,清廷為應付不斷入侵的南明王朝水師,就將露香園舊址建為水師兵營,而當南明王朝滅亡,水師又撤離此地,這裡又成了廢墟。

顧氏的露香園築成於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而到明隆慶六年(1572年)就被僧人建為庵,間隔僅十三年,而當時顧氏家族尚盛,顧鬥英還天天在露香園內大擺酒席,宴請賓客,這一可能性不強,估計,和尚們為了抬高自己的身價,推前了青蓮禪院的創始年代,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顧家把原來“青蓮座”的地方無償捐給了佛教,佛教在這裡創建寺院。

上海名園露香園及顧繡 這裡發生過上海歷史上最大的爆炸案

青蓮禪院後又稱青蓮庵,是上海頗有點名氣的佛教寺院,解放初終止宗教活動,舊址被某工廠佔用,舊址為東青蓮街133號,也許,不久的將來,這裡就又成為上海老城廂的新的住宅小區。 黃冕,字南坡,湖南長沙人。清道光十五至十七(1835—1837年)任署理上海知縣。他在任時,又通過集資的方式將部分荒廢的露香園故址改造為花園,恢復了一些景點,還利用空地建了一個“義倉”,就是慈善機構堆放糧食的倉庫。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沿海的局勢緊張起來,上海也加緊備戰。《墨餘錄·卷二·滬城火藥局災》中說:“道光庚子(1840年),緣泰西諸國通商事,海疆駐兵防堵,假義倉作火藥局,積藥至四萬五千餘斤。”原來的義倉改為火藥倉庫,堆放了大量的火藥,也許,中國當時尚處於冷兵器時代,人們對火藥的威力認識不足,在管理上馬馬虎虎,1842年4月18日(農曆三月初八)傍晚,存放在這裡的火藥突然爆炸,看守的官兵十餘人當場炸死,附近百姓傷亡無數,《墨餘錄》中是這樣講的: 壬寅三月初八日申分,藥性陡發,轟霆一震,天地晦冥,咫尺莫辨。遙見濃煙如墨,高接雲間,而其地房舍盡為灰燼矣……秋水亭寄宿安徽兵數十名,震死十餘人,餘皆額破踵傷,無一完善;義倉北長生庵中有女尼六七人,驀聞震聲,驟奔戶外,瞥見庵屋數椽,盡已揭去,回顧同伴,尚少一人,神定後,入室呼尋,至廡下,恍惚得之,然已斃矣。一如黃渡鎮上,於初八更定時,空中擲落一人,面目模糊,不堪卒視,地鄰惶駭鳴官,得信始悉,蓋頃刻間飛擲已七十餘里…… 這次以火藥存放不當的爆炸案,可稱得上上海歷史上最大的爆炸案了。

這次爆炸後,這裡就成了一片空荒地,到了清宣統元年(1909年)上海計劃增開城門,就決定將這塊荒地作價出賣。這塊空地共65.9畝,將其中的57.2畝以每畝2 550元的價格賣給房地產商人,後來被建為民宅,餘下的8.7畝,部分建為公共菜場,這個菜場剛建成後不久,在1912年的拆城牆中拆除了。

上海名園露香園及顧繡 這裡發生過上海歷史上最大的爆炸案

不過,在今露香園路西有條叫“菜市街”的小路,它即以這個菜市場得名的。另一部分撥給剛成立的縣立萬竹小學(今上海市實驗小學)作為建造新校舍的土地。 露香園是上海明朝的私家花園,由於很早就荒廢了,其早已被人們遺忘了,不過,露香園有兩件事很出名,其一就是因內種植的水蜜桃是優良品種,其二則是露香園家人的繡品——顧繡。

《閱世編》中講露香園顧氏“家姬刺繡,巧奪天工”,《墨餘錄》中說:“相傳,顧氏刺繡,得自內院,其劈絲配色,別有祕傳,故能點染成文,作山水、人物、花鳥,無不精妙。尚寶公有曾孫女,適廩生張來,年才二十四而寡,有子方一歲,婦守節撫孤,出家傳針黹以營食,而其神化,更妙於前。顧繡之名,遂以大噪。”二書均未談及露香園顧繡創自何人,只是講顧名世的曾孫女擅長刺繡,她嫁給一位叫張來的讀書人,她二十四歲守寡,還有了一個孩子,為了養家餬口,才以繡品為生,使顧繡被人們知道。《同治上海縣誌》中講顧名世有一孫子叫顧壽潛,字旅仙,“性介不求聞達,董其昌賞其畫法,故尺幅片縑,人爭寶之。有《煙波叟詩草》”。而近人的著述中,又說顧名世孫子顧壽潛師從董其昌,其妻韓希孟,善刺繡,往往有丈夫作畫,妻子在畫上刺繡,所以,顧繡又稱“畫繡”。

上海名園露香園及顧繡 這裡發生過上海歷史上最大的爆炸案

總之,顧繡是一種極具特點的刺繡,始於上海露香園顧氏家族,後流傳外姓,此種繡品就稱之顧繡,未必一定出自露香園,而實際上,有不少非露香園的作品還超越了露香園顧繡的水平。

近代以後,上海“顧繡”就作為刺繡、絲繡的名稱使用,在舊照片中還能見到上海商店掛有市招,上書大大的“顧繡”二字,此只是一家繡品商店,所賣者不必一定是露香園顧繡或上海的繡品,而如今,“顧繡”一詞在方言中漸漸湮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