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張江,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搖籃

不論是產品還是城市,品牌始終是最具辨識度的標誌。提到北京,那裡有百度。提到杭州,那裡有阿里。提到深圳,那裡有騰訊。但是提到上海,似乎沒有一家家喻戶曉的互聯網企業品牌。

作為中國最早對外開放且經濟實力雄厚的城市,上海居然沒有出現這樣一家企業?確實令人費解。當然,原因必然很多。不過拋開這些,對於上海而言,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選擇了上海,這在今天來看,是上海的前瞻性佈局與戰略性規劃。

歷史的選擇

上海張江,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搖籃

1947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發明了半導體點接觸晶體管,由此,人類似乎找到了通往集成電路之門的密鑰。隨後,集成電路產業在全球蔓延開來,成了各國間角力的重要力量。

上海張江,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搖籃

新中國成立初期,對微電子產業的發展十分重視。聞聽美國研發出了全世界第一塊集成電路,也不敢絲毫懈怠。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全球半導體晶體管和集成電路尚處起步階段,中國距美國只有4~7年時間差距,相差並不是很遠。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被日韓反超。無奈之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決定走技術引進道路,“909”工程應運而生。

1995年12月,中國電子工業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國家項目——“909”工程確定,這項體現國家意志的項目,投資總額達到100億元。內容是建設一條8英寸、0.5微米技術起步、月加工2萬片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生產線,其主體正是上海華虹集團。

而上海華虹集團的總部就位於上海張江鎮,從這一刻起,張江便與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息息相關。

築巢迎鳳,花開蝶來

上海張江,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搖籃

1992年7月,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成立,確立了發展集成電路產業鏈的框架。彼時,張江人對集成電路產業還很陌生,並沒有想到它會在另一個維度重新定義上海。

1995年,除了“909”工程的華虹集團,張江還迎來了一位貴賓。它就是“阿法泰克”(現紀元微科),這家中、泰、美三方合資的企業總投資額達到7500萬美元,歸屬國家集成電路封裝專項工程(908工程)。次年,阿法泰克就率先開始大規模提供專業整套半導體芯片封裝測試服務。

然而,只有這兩位貴賓入駐張江,還遠遠不能形成產業鏈,急需更多新鮮血液湧入。

上海張江,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搖籃

時任華虹集團副總裁的蔣守雷先生說,自從“909”工程在上海張江成功實施後,國際化的產業環境正在逐漸形成,似乎看到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希望所在,但可持續發展動力依然不足。政府和企業之間應架起溝通橋樑,加快具有國際水平的集成電路企業入駐張江。

1997年,在德州儀器工作了20年的張汝京提前退休,在老朋友的支持下回到臺灣擔創辦了世大半導體。就在張汝京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世大的大股東在張汝京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與臺積電祕密協商,於2000年1月將公司作價50億美金賣給了臺積電。

留給張汝京的只有一條路,離開臺灣北上大陸再創業,而這也似乎也是對父親張錫綸的靈魂之問——你什麼時候去大陸建廠?——的最好解答。

歷史機遇滾滾而來,唯有做足準備的人,才能大浪淘沙,歷久彌堅。

1999年8月,在世界高科技產業向中國轉移的大趨勢下,上海市委、市政府頒佈了“聚焦張江”的戰略決策,明確園區以集成電路、軟件、生物醫藥為主導產業。

離開臺灣的張汝京,在上海受到了熱情接待,時任市長徐匡迪親自出馬,帶張汝京一行來到遍佈農田的浦東腹地,展示了上海為他們規劃建廠的大片土地。而這片土地,恰好位於張江。

據說當時在考慮選址時,中芯國際並沒有考慮張江,他們的選擇很多,曾經在北京、深圳做過深入考察。上海想把這樣一塊大“肥肉”搶到嘴裡,可不是件容易事。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戴海波(2002.12—2003.02,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在香港聽說了中芯國際要在內地設廠的消息,他立即與當時中芯國際的聯絡人聯繫,熱忱邀請他們一定要到上海張江看一看。

有情飲水飽,無情金屋寒。真誠,是能夠消除世間所有的混沌、迷茫與躊躇不前。上海張江的“有心栽花”,給張汝京此行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上海張江,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搖籃

2001年,張江迎來了第三位重量級貴賓——中芯國際。那時,全球集成電路產業處於震盪週期的波谷,遠不如現在這般炙手可熱。但張汝京大膽預測:世界芯片製造業的下一個中心將在上海。

對於張江來說,中芯國際可以說是一塊從來沒見過的“大肥肉”。按照戴海波的說法,過去在張江投資的最大項目最多是三千萬美元左右,中芯國際一進來就是十幾億美元,這在張江是從來沒有過的

2001年,除了中芯國際,張江還迎來兩位貴賓——泰隆半導體和宏力半導體。泰隆半導體項目,是由多家海外著名電子公司聯合投資4億美元共同組建,主要從事集成電路的設計、光掩膜製作及封裝測試等業務。而上海宏力半導體制造項目投資16.3億美元,項目生產用地24萬平方米,一期建設一條生產規模為月產4萬片8英寸0.25微米以下集成電路硅片的生產線,規劃建設4條生產線。

在上述項目的帶動下,集成電路上下游企業包括芯片設計、光掩膜製造、測試、封裝、設備供應、氣體供應企業開始集聚園區。華虹設計中心、華龍信息、大翰微電子、奇碼數字等十幾家芯片設計企業,宏盛科技等芯片封裝測試和光掩膜製造企業,以及科林研發等設備供應企業紛紛落戶。

這標誌著張江集成電路產業鏈已經開始組建,國內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級微電子產業基地基本確立。

斗轉星移,芯片製造業的下一個中心

上海張江,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搖籃

2004年的上海,有著與三十多年前的中國臺灣一樣的優勢:大量的海歸人才和海外資本紛紛歸來,並創建起自己的代工業和設計業,很快就以成本和配套優勢開始搶佔市場。而也正基於此,2004年年末的上海,展現出了一座芯城的雛形;而張江,正是這座芯城的“芯髒”。

繼中芯國際立足上海之後,英特爾、臺積電等知名芯片廠商也紛至沓來。在巨人的身影之後,是迅速生長和聚集起來的一群芯片業廠商。隨著大量芯片廠和IC設計企業的入駐,在以張江科技園區為核心的浦東地區,正在形成包括研發設計、製造、光掩膜、封裝、測試、設備、材料、氣體、模具、引線框架、專業人才培訓、技術服務等環節在內的近乎完整的產業鏈,並已經開始產生集群效應,同時,上海的芯片業也已經開始了由低端向高端的遷移和進化。人才、資金、技術,從世界各地向上海匯聚而來,讓這座城市的芯片產業一時間蔚成氣勢。

2000年時張汝京的那個大膽的預測——芯片製造業的下一個中心將在上海——看上去正在一點點地變成現實。

步入二十一世紀,上海已經是國內芯片製造業的第一城市。但在一片迅速成長的嘈雜聲中,細心的觀察者不難發現,上海芯片業的發展形態並沒有最終定型,產業的“身形”也略顯單薄,同時,政策指向的遊移不定、封裝測試等配套產業的遠不完善、各類人才的暫時流失,也使得上海芯片工業於迅速發展中屢處險境。

不過,好消息要遠多於壞消息。中心在上海擴建計劃確立,宏力半導體12英寸晶圓生產線繼續。聯電蘇州8英寸廠投產,臺積電上海新建8英寸廠。除了中國臺灣企業,國外企業也開始按捺不住,IBM、NEC、東芝、日立等芯片廠的投資計劃都在籌劃之中。在IC設計方面,大量的風險資本進入浦東地區,僅浦東地區的設計公司就已經達到100家左右規模,其中不乏像威盛、復旦微、芯華、展訊這樣的好手,也湧現了一批優秀的設計服務公司如芯原、華傑、智芯等,在測試環節像英特爾、日月光等著名廠家也大量進駐浦東。

群聚對於芯片業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半導體的設備動輒上億元,如果機器停下來,成本是按分秒算的,這就要求配套的企業或者合作伙伴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因此,一定要有群聚的支持、很強的配套。正是因為有了群聚效應而形成的良性循環,各廠家紛紛宣佈在上海(張江)擴產或新增生產線。

群聚效應,讓張江的集成電路產業如虎添翼。但背面,張江卻面臨著確是無休止的挖角、競爭。

另闢蹊徑的張江“活法”

上海張江,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搖籃

2008年的某一天,上海張江高新技術園區管委會相關部門接到來自園區一家大企業的電話。這家企業的負責人暗示,如果張江不能給企業繼續享受優惠政策,他們準備把企業搬到其他高新技術開發區。

短短一個電話,卻道盡了國內當時各開發區激烈競爭的程度。除了科研院校資源豐富的北京中關村、擁有華為和中興等諸多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的深圳高新區等知名競爭者之外,張江還要面對其他省市各種名義的“高新區”,它們大多以廉價的土地和優惠的稅收作為競爭手段,而且數量眾多。

面對撲面而來的競食者,上海張江另闢蹊徑制定出競爭戰略:改善政府服務。

高新園區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服務的競爭。張江很早就提出了政府管理不僅要從審批管理走向服務,而且應該是集成服務。

上海張江,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搖籃

2008年,張江行政服務中心開設運行,實施“一門式”服務,企業辦事只需走進一扇門,填寫一張表,其餘可全部交由後臺處理。張江行政服務中心的成立,不僅使審批事項從過去的61項減少到39項,而且通過流程再造,審批時限大大縮短。

領軍企業,極速奔跑

上海張江,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搖籃

2014年,上海集成電路產業產銷再創新高,連續5年穩健增長。全年共生產集成電路670.39億塊,同比增長13.15%;實現銷售產值821.6億元,同比增長12.5%,增幅高於上年3.2個百分點。

據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當年的統計,張江園區已集聚了集成電路設計、芯片製造、封裝測試、設備材料和技術服務等企業共160餘家,其中設計企業超過100家。2014年,張江園區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占上海50.5%,佔浦東80.8%。

二十載光陰,上海張江集成電路產業從無到有,但想從弱到強還須有領軍企業才行。從當時的情況來看,中芯國際、展訊(銳迪科)、中微半導體設備、華力微電子是張江的四大領軍企業。

中芯國際2014年實現總營收19.7億美金,毛利率達24.5%,創9年新高。基本自主研發的28nm工藝2013年年底成功製造高通驍龍410,標誌著其在國際晶圓代工領域競爭力不斷提升,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家在最先進工藝節點上具備成熟國際代工能力的晶圓製造企業。

在張江創業併成長的展訊通信宣佈與銳迪科整合後,2014年總體出貨量達到5.5億顆,穩居世界前三。內置展訊芯片的手機陸續進入了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市場;並在非洲、南美洲、印度等地大批量出貨。

2014年,中微半導體設備公司自主研發的半導體設備出口額佔全國泛半導體設備出口高達65%;硅通孔刻蝕8英寸和12英寸設備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50%;芯片介質刻蝕設備打入國際市場,已加工65到28納米以及1X納米晶圓1800多萬片;MOVCD設備試驗機安裝成功,率先實現國產裝備批量生產,訂單超過20臺,打破了德、美兩國壟斷局面。由於中微半導體設備的技術創新在華力生產線上的實際應用,美國商務部建議《瓦森納協定》將同類刻蝕機從出口管控清單中去除。

此外,華力微電子是當時全球12英寸集成電路工廠中使用中國國產設備和原材料最多的一家。,也是規模最大、技術最新的本土12英寸芯片生產線,月產能達到3.5萬片。這條生產線成為本土企業聯手搶奪國際話語權的生動案例,以中微半導體設備公司自主研發的刻蝕設備為代表的8種國產設備和9種國產原料入圍。

博採眾長,全面發展

上海張江,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搖籃

2017年,浦東集成電路單位數量279家,從業人數逾6.47萬人,均佔全市半壁江山。其中,張江集成電路產業增長較為明顯,單位數量增至197家,從業人數增至4.59萬人,集成電路產業的集中度再次提升。目前,張江的集成電路技術和產業均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形成了集設計、製造、測試、封裝、材料等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數據顯示,張江已經聚集了國內外知名集成電路企業200餘家。上海市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過半來自張江,張江設計企業產品分佈跨度很大,涉及的產品種類繁多,包括移動智能終端芯片的紫光展銳、智能卡芯片的華大半導體和復旦微電子、傳感器的格科微電子和深迪半導體、電源管理芯片的韋爾半導體、半導體存儲的美光半導體等。在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的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十大企業名單中,有3家張江企業入列,分別是紫光展銳、華大半導體和格科微。

製造業對上服務生產設計企業,對下帶動原材料和設備企業,是整個集成電路產業鏈的發展中樞。在製造業方面,張江聚集了包括中芯國際、華虹宏力、華力微電子等一系列國內集成電路核心製造企業。中芯國際是我國目前第一大晶圓代工廠,代表著中國大陸集成電路製造業最先進水平,提供0.35微米到14納米的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目前,中芯國際已量產18nm製程,7nm製程工藝也取得重大進展。上海華虹建設運營我國第一條深亞微米超大規模8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華力微電子負責華虹集團12英寸集成電路有關生產線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正致力於滿足國內設計企業先進芯片的製造需求。

張江擁有不少設備材料業企業,如上海微電子裝備、盛美半導體、上海凱世通等國內知名設備廠商,以及上海安集微電子、普萊克斯(上海)半導體等一眾材料企業。據《2018年上海集成電路產業白皮書》顯示,2017年上海集成電路產業設備材料業利潤增幅高達95.7%,其中設備業2017年實現銷售收入82.68億元,同比增長111.9%。去年營業收入過億元的設備類企業共有四家,張江高科技園區企業佔據3家,分別為: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盛美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及上海凱世通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2018年5月份,上海市政府提出加快部署集成電路產業,發佈了《全力打響“上海製造”品牌,加快邁向全球卓越製造基地三年行動計劃》。上海市經信委主任陳鳴波表示,對於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要花大力氣聯動長三角,加快部署。

數據顯示,2018年上海集成電路產業年銷售規模將達1300億元,從業人員超過16萬人。經過多年佈局發展,張江集成電路產業能級正在不斷提升,集成電路重點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從設計、製造、封測到設備材料,產業鏈條上的每個環節都發展完備。

用“芯”定義上海

上海張江,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搖籃

三十載光陰裡,互聯網大鱷紛紛與上海擦肩而過,很多人為他們的失之交臂扼腕嘆息。而這一切,某種程度上來說,早在中國下定決心發展集成電路產業那一刻起,便種下了因果。上海張江,註定要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付諸全部。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選擇上海後,上海亦不負舉國之託。如今,張江集成電路產業星羅棋佈,正用一種“芯”方式重新定義上海。如果說,上海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一面旗幟,那張江就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搖籃。

這是最好的時代,競爭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如今的張江,更應該在全球視野中來審視自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