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掠影——攝影師張才鏡頭下的老上海 Ⅱ

1942—1946年間,一位來自寶島臺灣的攝影師造訪了上海,為我們留下了那個時代珍貴的寫真。今天就讓我們繼續跟隨臺灣攝影師張才的鏡頭,重返40年代的老上海。

民國掠影——攝影師張才鏡頭下的老上海 Ⅱ

17號電車(1942—1946年)

張才先生這張街景照片的機位在當時17路電車大世界站頭,背景中可見車站不遠處的遠東飯店大樓。電車頭前告示:“卅五年元旦起,各種車輛改為靠右行駛”,1946年這個時間節點很明確。

民國掠影——攝影師張才鏡頭下的老上海 Ⅱ

貧富對照(1942—1946年)

該照片的機位在同孚路(今石門一路)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口。同孚大樓路邊有老婦的茶水攤,人力車伕正在歇腳喝口水;大樓牆邊上有“王家沙”店招,鏡頭只要往前向西一轉,就能見到王家沙了。

民國掠影——攝影師張才鏡頭下的老上海 Ⅱ

阿兵哥與女郎(1942—1946年)

這張照片的機位在靜安寺路國際飯店門口。片中美國大兵與兩位女郎有說有笑,很生活。

民國掠影——攝影師張才鏡頭下的老上海 Ⅱ

三洋人婦女與中國男人(1942—1946年)

這張照片的機位在靜安寺路派克路(今南京西路黃河路)口福利公司門口。可以看出照片上的三女一男行色匆匆。

民國掠影——攝影師張才鏡頭下的老上海 Ⅱ

福利公司秋季大減價(1942—1946年)

這張照片的機位在靜安寺路派克路(今南京西路黃河路)口福利公司門口。這張照片中可以看到有一位警察在街頭巡邏。

民國掠影——攝影師張才鏡頭下的老上海 Ⅱ

馬路雜景(1942—1946年)

這張照片的機位在靜安寺路派克路(今南京西路黃河路)口國際飯店門口。這張老照片很有趣,張才抓拍技術一流。騎腳踏車的小夥子回頭看野眼,正巧被路過的張才拍個正著。

民國掠影——攝影師張才鏡頭下的老上海 Ⅱ

順泰提莊(估衣店)(1942—1946年)

張才在圖集中未標示地址。經過朋友提示,發現順泰提莊的門牌號碼為漢口路480號A,位置在漢口路福建中路東北角。《行號路圖錄》上冊圖8中也註明了順泰提莊左旁為國華禮品局(漢口路480號),右側為大成衣莊(漢口路480號B),這些信息均與本照片基本吻合。估衣有兩個含義,一是估舊衣服,來自當鋪處理的脫當(過期不來贖取)的舊衣服;二是估低檔粗布新衣服,由商店,自購深色粗布,裁剪成衣褲坯,分發給家庭婦女手工製成,然後門市另售的新衣褲 。這種商店名為估衣店,規模較大隻做批發沒有另售的稱提莊。

民國掠影——攝影師張才鏡頭下的老上海 Ⅱ

會樂裡書寓(妓院)(1942—1946年)

會樂裡書寓位於福州路(四馬路)726弄近虞洽卿路(今西藏中路)的路口,這裡也是今來福士廣場的原址,張才逛完南京路及跑馬場一帶後,又來到了福州路一帶。片中後排過街樓右側上方還有“賽金花”招牌。

民國掠影——攝影師張才鏡頭下的老上海 Ⅱ

鳥店與龜店(放生店)(1942—1946年)

原片地址未標示,按順序推斷張才從福州路會樂裡出來,沿著虞洽卿路(西藏中路),來到廣東路140號轉角處,看到了這爿“中央鳥行”,就饒有興味地拍下了這張照片。

民國掠影——攝影師張才鏡頭下的老上海 Ⅱ

大世界(1943年)

馬車行駛到虞洽卿路愛多亞路(今西藏中路延安東路)口停了下來,車伕貌似在和客人說話。當年沒有天橋擋著視線,從這個角度可以看見大世界的全貌 。

(本文轉自食硯無田新浪博客)

關於作者

李建華,筆名“無田”,網名“食硯無田”,1957年生人。曾在企業、機關長期從事文字工作,現為上海城市記憶空間研究院研究員。2006年3月建新浪博客“食硯無田”,至今已有十餘年,發文千餘篇,2009年繼開新浪微博,為資深歷史博主。一直以“城市影像的拾荒者”自勉,追尋老上海記憶,研究上海近代史,文字和介紹散見於《東方早報》、《蘇州日報》、《生活週刊》、《老照片》、《上海灘》等紙媒,並參與多部電視紀錄片製作。

關於上海城市記憶空間研究院

上海城市記憶空間研究院(UMS)是具有法人實體地位、實行雙重管理的“規劃+文化”實驗型機構,我們力爭以規劃為體、以文化為魂,以激活存量、銘記鄉愁為己任,努力體現創新性、開放性、公益性、融通性等特徵。

我們主要研究對象為存量空間和既有環境,圍繞城市更新、產業轉型、舊城改造、村莊改造、城市修補、生態修復、文化遺產保護、歷史建築保護、歷史風貌保護、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存量空間管理與治理等主題開展規劃設計和規劃研究。

同時,我們也圍繞上述內容,深入開展歷史文化挖掘、歷史場景再現、城市記憶素材共享、市民城市認知教育、存量空間產業創新、歷史空間數據系統建構等方面工作,逐步形成歷史智慧應用平臺、學科交叉融通平臺、產業發展促進平臺。

中國的城市將進入存量空間時代。上海城市記憶空間研究,將努力回答城市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等問題,結合網絡、數字、視覺、體驗等現代科技手段,解讀空間密碼,發現文化基因,梳理現實問題,理清來龍去脈,探索優化路徑,實現城鄉存量空間和既有環境的可持續復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