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上海 日本 奶茶 環境汙染 大學 法律 軟件 美好VILLAGE 2019-06-15

李女士下班到家晚上7:00,風馳電掣般做完飯,一家人火速吃完後,李女士趕著點出門。

走過了5棟居民樓,終於趕在垃圾廂房關閉前將手中的一袋垃圾扔進了垃圾箱。

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近日,上海市民的生活作息悄然發生了改變,日常打招呼的方式,也從“儂吃了伐?“變成了”儂分了伐?”

變化的原因源於《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於7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

“垃圾分類”納入法治框架:投放垃圾時,需要嚴格按照幹垃圾、溼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分類。

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個人混合投放垃圾,今後最高可罰200元;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則可罰5萬元,上海將成為中國第一個實施“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

01

從官方發佈的垃圾分類表看,日常的生活垃圾已經分好類別,丟垃圾的時候拿出來對應分類即可。

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當然,垃圾分類的奧妙一張圖豈能涵蓋?

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比如當你面對一杯沒喝完的奶茶想去扔掉的時候,靈魂拷問來了:怎麼分類?

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正確的方法是:

第一步:先將剩餘奶茶倒入下水口

第二步:將珍珠、水果肉等殘渣丟入溼垃圾

第三步:把杯子、吸管丟入幹垃圾

第四步:乾淨的奶茶蓋歸為可回收垃圾

愛吃海鮮嗎?吃完一堆殼怎麼扔呢?

蛤蜊、 蟶子等江河海鮮屬於幹垃圾,但小龍蝦殼等易腐爛的殼屬於溼垃圾

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恭喜你,吃一頓外賣10分鐘,垃圾分類半小時不是夢。

還沒來得及從四大垃圾分類的頭昏腦漲中清醒,上海市民就面臨定時定點丟垃圾的嚴峻考驗。

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上海的各社區已經風風火火地行動起來,原本設在每個樓面的垃圾桶不見了蹤影,改為了定點投放垃圾桶。

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不僅如此,小區物業還設置了垃圾定時投放點,僅在每天上午7點到9點和傍晚6點到8點允許投放垃圾。

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許多早出晚歸的上班族表示疑惑:“每天早上趕著去上班,來不及倒垃圾,晚上九點以後回家,完美錯過倒垃圾的時間。”

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不用擔心,對於扔垃圾成為老大難的問題,有需求,就有市場。

代扔垃圾業務應運而生,無論是人工代收還是回收垃圾的軟件,只需將分好類的垃圾打包,便能享受代扔垃圾的服務。

無論如何,垃圾分類走向精細化勢不可擋。

也許你會疑惑,垃圾分類那麼折騰,真的有必要嗎?

有必要,而且迫在眉睫。

02

《垃圾圍城》是由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的攝影師王久良從2008年10月至2010年夏天,歷時兩年拍攝的一部紀錄片。

他騎著摩托車在兩年的時間裡走遍了北京城周圍500多個大大小小的垃圾場,用攝影機記錄下了許多令人震撼的場面——從被汙染殆盡的河流、山丘,到十幾萬靠分解垃圾為生的農民,甚至還有被用垃圾飼養大的牛、羊、豬等家畜。

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整個過程向人們揭示了這些垃圾是如何被從城裡運送出來,在對環境造成巨大破壞的同時,很多垃圾實際上又通過家畜等食品回到人們的體

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被垃圾包圍的北京

當前處理垃圾的國際潮流是“綜合性廢物管理”,就是動員全體民眾參與三R行動。

三個R的行動口號是:減少浪費;物盡其用;回收利用

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全社會的消費者都這樣做時,生活垃圾的總量和城市處理垃圾的負擔就會大大減少,垃圾填埋場的使用壽命就會延長。

由此節約了土地,降低了垃圾汙染的威脅。

為了配合資源化利用,城市垃圾最根本的出路是實行垃圾從源頭分類,形成良性循環,提高回收利用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實行垃圾分類其實可以追溯到2000年,近20年的垃圾分類收效甚微。

由垃圾分類凸顯出的社會文明程度,既包含道德素質,也包含文明素養,更需要社會層面的體系支撐。

例如,很多人連最基本的不隨地亂丟垃圾都做不到,讓他們進行垃圾分類,倒顯得有點“躍進”了。

而對於有心踐行垃圾分類的人群,有時候卻不知道怎麼對垃圾進行有效歸類。

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對相當一部分中國居民而言,垃圾分類只能是靠自覺,然而就算有人自覺地在源頭進行了垃圾分類,在運送和處理過程中,這些被分類過的垃圾或許又會被“一視同仁”。

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從多年來各地推行垃圾分類的經驗看,一味強調依靠素質提升實現垃圾分類並不現實,缺少必要的法律制度規範和政策引導,垃圾分類往往會淪為面子工程。

而此次法制的強硬,也從一定程度上是一種嘗試和進步。

04

眾所周知,日本的垃圾分類做到了近乎嚴苛的地步,媒體報道,日本橫濱的垃圾分類手冊多達27頁,518項條款。

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當然了,日本一開始也不是隻靠民眾的自覺性,才有今天大家按規則扔垃圾。

日本有一項“廢棄物非法投放罪”,亂丟棄廢棄物者,將會被處以5年以下徒刑,並處罰金1000萬日元。

日本垃圾桶一套一般都有四五個以上,每個垃圾桶收集的垃圾不同。大家可根據垃圾的分類投入不同的垃圾桶。

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不同種類的垃圾回收時間也不一樣。

比如週一、週四上午8點半回收可燃垃圾,週三8點半回收資源垃圾。

錯過了指定日期,只能將垃圾儲存,等下一個收集日再投放。因此,日本家庭通常有個小空間,專門用來收儲存放垃圾。

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不僅垃圾分類細緻到可怕,扔垃圾之前還要對垃圾按照規定進行必要的“清理”。

如果是長度過長的木棒,需要砍成50釐米左右的長度然後捆綁起來

使用完的食用油油桶需要用抹布擦乾淨用報紙堵住油桶的瓶口

打碎的玻璃陶器、碎玻璃、剃鬚刀片等危險物品,要用報紙包好後,寫上“危險”二字。

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如果是殺蟲噴霧劑罐等危險物品,要扎一個孔,確保沒有殘餘氣體。如果是紙類和衣物布匹類垃圾,要分類用繩子捆紮好......

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像學習禮貌用語一樣,垃圾分類已經深入小學教育。學校也會組織學生參觀活動,進垃圾站了解一些垃圾處理的步驟並且觀摩整個過程。

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用了40多年的時間。

嚴苛的法規及一系列完善的配套措施將垃圾分類的方法逐步細化,進一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最終形成了人們“垃圾不分類會很丟人”這樣普遍的觀念。

05

上海的垃圾分類戰役已全面打響,聽起來可怕,其實,相關部門也做好了準備,為市民垃圾分類提供了有力保障。

垃圾不會分?多款垃圾分類軟件供你選擇,輸入相應物品即可獲得分類。

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沒時間定時丟垃圾?撤桶定時丟垃圾也並非強制規定.

上海市綠容局發佈了一份導則,其中建議,一般住宅小區可按照每300至500戶居民設置一個定時定點投放點原則,根據小區空間條件、志願者人數等因素合理確定投放點數量。

在上海月薪過萬,有50次丟錯垃圾的機會

同時,定點投放點開放時間,也可以根據居民投放垃圾的高峰時間段,來適當調整及增減。有些小區的居委會大媽還會上門收已分類的垃圾。

垃圾分類絕對不是速戰速決,而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役。

開始實施後面對的困難是必然的,我們與垃圾分類也需要時間磨合。

從上海開始,從每一位市民開始,從源頭上減少垃圾對環境的汙染,使垃圾分類成為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

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