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24人獲評“全國模範退役軍人”'

"

齊魯晚報訊(記者 馬雲雲)7月26日,全國退役軍人工作會議舉行。27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山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獲悉,山東共有24人獲評“全國模範退役軍人”,4單位獲評“全國退役軍人工作模範單位”,3人獲評“全國退役軍人工作模範個人”,其中全國模範退役軍人代表謝清森、全國退役軍人工作模範單位代表青島西海岸新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主任王衛青)、模範個人代表李建軍等赴京參加了此次會議。

謝清森:

每年都從退役士兵中

招收員工

“發自內心的激動,團隊上下無不備受鼓舞!”27日,回想起26日時的場景,中國七兵堂國際安保集團董事長謝清森依然心潮澎湃。他一直認為,之所以能在創業路上取得今天的成績,得益於軍隊給自己留下的精神財富。謝清森1998年入伍,那年他18歲。在原濟南軍區雄鷹特種大隊服役的四年,給他的人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然而就在謝清森躊躇滿志向著更高目標進擊時,他兩次受傷,不得不遺憾脫下軍裝。

離開部隊後,謝清森心裡一直有一顆創業的種子。經過學習、準備,2007年,謝清森和6名退伍特種兵戰友確立了創業夢想與方向:發揮特種部隊錘鍊的過硬素質,發起成立濟南特種兵保鏢護衛中心。

在起名字的時候,他們想過很多,最終選擇了“七兵堂”,“這個名字既是體現軍人的精氣神,也是對我們七個打拼過程的懷念。”謝清森說。

在公司管理中,他讓退役軍人發揮“領頭雁”作用,每年從退役士兵中招收一定數量員工,集團公司擁有員工20000餘人,領導骨幹80%為退役軍人、40%為黨員。

李建軍:

守護烈士陵園

跨五省尋找資料

全國退役軍人工作模範個人李建軍是金鄉縣羊山烈士陵園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他在陵園堅守37年,鑿石、栽樹、籌集資金、收集史料,使這個山頭上的荒涼之地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年接待參觀量達260萬人次。

羊山烈士陵園是為緬懷在魯西南戰役和羊山戰鬥中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而興建的,八千餘名烈士長眠於此。李建軍雖未當過兵,但這個名字似乎冥冥中與“軍人”有某種緣分。

1982年初中畢業後,李建軍本可以接父親的班到縣城工作,但受姥爺影響,他來到了陵園。當時那裡一片荒涼。

為了修建烈士公墓、紀念堂等設施,讓世世代代的人都能記住這些犧牲的英雄,在資金匱乏的情況下,他們能自己乾的就自己幹,山上土少石頭多,李建軍用鐵鍬和鏨子一點點鑿開堅硬的石頭,用雙肩一點點把土運到山上。

為豐富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內容,李建軍先後到五個省、20多個縣市、120多個單位收集資料,徵集到大量有關魯西南戰役的書籍、軍戰史、影集、錄像、錄音、照片等歷史資料等,極大地豐富了陵園的史料和展出內容。

青島西海岸新區:

成立全國首個區級

退役軍人服務中心

2017年7月,青島西海岸新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成立,這是全國首個區級軍隊退役人員服務中心,在鎮街、村(社區)建立退役軍人服務站,構建三級服務保障體系。

“我們的宗旨是讓退役軍人舒心、讓現役軍人暖心、讓軍人家屬安心、讓黨委政府放心。”青島西海岸新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主任王衛青介紹,對退役軍人反映的訴求一門受理,實行分類型、分級別、分緩急和定措施、定責任、定時限“三分三定”工作法,做到“一級一賬、一類一簿”,逐一抓好落實。目前已解決十大類1271個問題。

中心搭建法律服務平臺,充分發揮公職律師作用,整合區法院、區司法局、區人社局等資源,維護退役軍人合法權益。搭建關愛救助平臺,成立區鎮兩級關愛退役軍人協會,在區慈善總會設立200萬元的慈善基金,2018年為67名軍人提供幫扶款50萬元。

據統計,2018年以來中心累計採集退役軍人信息51300多條,完成光榮牌懸掛4.7萬餘個,撥付撫卹定補資金5953萬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