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文明四會

點擊左上方“文明四會”關注我們,瞭解更多四會資訊。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文明四會

點擊左上方“文明四會”關注我們,瞭解更多四會資訊。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倉崗 倉豐圍 倉崗街現時四會市人民醫院後面有一小山崗,南漢時期(917——971)劉氏曾建倉儲糧聚兵於崗上,此小山崗遂名為“倉崗”。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知府譚受主持修築了堤圍,因堤圍築在倉崗附近,為祈求連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把此堤圍命名為“倉豐圍”。

至清代嘉慶年間,倉崗的柴杉竹業興盛起來,倉豐圍從現時人民醫院至倉崗小學約一千米的堤面逐漸建起了數百間商鋪,路面鋪有三條連續不斷的花崗岩石板,商貿業非常發達,成為四會鎮十七條街道之一。因此街道在倉崗山下,遂稱“倉崗街”。

雞公巷20世紀50年代,倉崗地區還有“倉崗九條巷”之說。其中最北的一條,位於現時的倉崗小學南側,長度約百米,居住著10多戶嚴姓人家。里人在巷口處築有一恢宏的門樓,門樓脊頂挺立著一隻陶瓷公雞,金光閃閃,神釆奕奕,正在引頸高歌,與綏江對岸的獨崗雞乸寨遙望相對,相映成趣。“一唱雄雞天下白!”公雞是十二生肖之一,自古就被認為是吉祥禽鳥,有辟邪、化煞、鎮宅之功力。此處門樓的公雞栩栩如生,引人駐足,於是,人們把這個門樓稱作“雞公門樓”,把這條小巷稱作“雞公巷”(四會人稱公雞為“雞公”,稱母雞為“雞乸”)。雞公巷現已與參軍第、新樓坊一起改稱為倉崗五巷。

參軍第在雞公巷南側有一小巷,住著不足10戶人家,這條小巷稱“參(讀音‘叄’)軍第”。“參軍”乃古代一種官銜,其巷名應與此官銜有關,此說尚有待後人求證。“參軍第”現為倉崗五巷的一部分。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文明四會

點擊左上方“文明四會”關注我們,瞭解更多四會資訊。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倉崗 倉豐圍 倉崗街現時四會市人民醫院後面有一小山崗,南漢時期(917——971)劉氏曾建倉儲糧聚兵於崗上,此小山崗遂名為“倉崗”。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知府譚受主持修築了堤圍,因堤圍築在倉崗附近,為祈求連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把此堤圍命名為“倉豐圍”。

至清代嘉慶年間,倉崗的柴杉竹業興盛起來,倉豐圍從現時人民醫院至倉崗小學約一千米的堤面逐漸建起了數百間商鋪,路面鋪有三條連續不斷的花崗岩石板,商貿業非常發達,成為四會鎮十七條街道之一。因此街道在倉崗山下,遂稱“倉崗街”。

雞公巷20世紀50年代,倉崗地區還有“倉崗九條巷”之說。其中最北的一條,位於現時的倉崗小學南側,長度約百米,居住著10多戶嚴姓人家。里人在巷口處築有一恢宏的門樓,門樓脊頂挺立著一隻陶瓷公雞,金光閃閃,神釆奕奕,正在引頸高歌,與綏江對岸的獨崗雞乸寨遙望相對,相映成趣。“一唱雄雞天下白!”公雞是十二生肖之一,自古就被認為是吉祥禽鳥,有辟邪、化煞、鎮宅之功力。此處門樓的公雞栩栩如生,引人駐足,於是,人們把這個門樓稱作“雞公門樓”,把這條小巷稱作“雞公巷”(四會人稱公雞為“雞公”,稱母雞為“雞乸”)。雞公巷現已與參軍第、新樓坊一起改稱為倉崗五巷。

參軍第在雞公巷南側有一小巷,住著不足10戶人家,這條小巷稱“參(讀音‘叄’)軍第”。“參軍”乃古代一種官銜,其巷名應與此官銜有關,此說尚有待後人求證。“參軍第”現為倉崗五巷的一部分。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倉崗部分街角圖片

高巷 羅巷 徐巷在倉崗九條巷的原住民中,“高、羅、嚴、徐”是四大姓。雞公巷、參軍第、新樓坊、延和巷全部居民都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嚴姓人,加上敏如巷部分的嚴姓居民,使在倉崗嚴氏族人人數為最多。另外,當官的、有錢的嚴姓人也比較多,因而素有“倉崗嚴”之稱。而高巷、羅巷、徐巷則分別為高姓人、羅姓人、徐姓人的聚居地,這三條巷因姓氏而得名。

渤海巷倉崗九條巷除雞公巷、參軍第、新樓坊外,從北至南,還有敏如巷、延和巷、高巷、羅巷、徐巷,這八條巷均處倉豐圍內,但第九條巷卻位居圍外,名曰“渤海巷”,其巷口斜對高巷,為高巷高姓人家所建。因高氏遠祖子啟公於八百年前的宋代來自山東渤海郡,高姓素有“渤海高”之稱,所以把所建的小巷命名為“渤海巷”。

新華路倉崗地區倉豐圍內除了古已有之的九條巷外,在20世紀80年代還新增加一條道路:新華路。現時四會市人民醫院住院部位於倉豐圍內,原來是一大片魚塘和菜地。約於1988年,由於醫院發展需要,政府徵用了這片土地,建起了住院部,並修築了圍牆,又在圍牆外修築了一條新的道路,命名為“新華路”。

高村頭 高巷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四會高氏始遷祖子啟公從山東渤海郡遷至現白沙村委建村居住,以姓冠名,得名“高村頭”。至明朝末年,子啟公後人從高村頭遷至倉崗建村發業,名為“高巷”,後再分支省內各地。現高村頭仍存高氏始祖宋子啟公墓。

寺邊 龍華寺崗 龍華廣場緊鄰倉崗北端(里人俗稱“倉崗尾”)的村莊稱“寺邊村”。相傳,古時村內有一座三廂四進的宏大寺廟,稱“龍華禪寺”。由於該村位於龍華禪寺旁邊,故名“寺邊村”。寺邊村為嚴姓人聚居地,今屬城中街道高獅居委(古稱“石獅鄉”)管轄。

有一年洪水把寺邊村前的堤圍沖垮,村旁一棵正對堤圍決口的大榕樹也倒下了,把衝向村內房屋的洪流分向東西兩邊,房屋保住了,但卻把東西兩邊衝出一個三面環抱村莊的弧形大水塘,龍華禪寺同時被衝毀。後來,倉崗人在現時人民醫院的位置上重建寺廟,稱“龍華寺”。至20世紀50年代,人民醫院擴建時,龍華寺被拆毀。

龍華寺建成後,人們把寺後的“倉崗山”改稱為“和尚崗”,但更多的人把這個小山崗稱為“龍華寺崗”。1992年在龍華寺崗上建起了一個小公園,稱“龍華苑”。在龍華寺崗山腳下的建築也紛紛以“龍華”命名:龍華飯店、龍華市場、龍華豪庭住宅小區,最近新建成的高層住宅小區也命名為“龍華廣場”。

大同洲位居倉崗的大同洲原來是綏江河邊上的一個小島,是千百年來綏江發洪水時從上游衝下來的泥沙聚積慢慢形成的。島上原來種滿竹子,隨著倉崗柴竹杉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這裡原來生活在船艇的水上人家開始在洲島上搭蓋木棚住人。人們把此洲島稱作“綏洲”,取“綏江河上的沙洲”之意。至清代,島上的居民何合與何針到官府打官司,縣官作了調解工作,兩人和好如初後,縣官詢問二人住處,答:“大家同住一個洲。”縣官說:“你們那裡不如就叫大同洲吧。”意思是希望大同洲的疍民們和諧共處,平等自由地生活之意。

河傍路 前進路河傍路即現時倉崗地區前進路人民醫院以北的一段。古時,這裡只是綏江河邊的灘地。至清道光年間(甚至是更早的嘉慶年間),隨著倉崗柴杉竹運輸業的興起,這裡建起了過百間商行會館,逐漸成為一條以經營柴杉竹業為主的商業街道,路名取“綏江河傍邊”之意,稱“河傍路”,是清末民初四會鎮十七條街道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間,“河傍路”改稱帶有時代色彩的“前進路”,並沿用至今。

大同新街大同洲是綏江上倉崗河段的一個小島,四面環水,在大同洲與前進路之間為一條小河所隔。1987年,房地產公司開發倉崗區,抽沙把小河填平,使大同洲與前進路陸地相連,在舊河道上建起了10多座商住樓及一些自建房,並規劃出一條寬6米、長693米的街道,因與大同洲為鄰,遂名為“大同新街”。

新園宋末鹹淳九年(1273年)福建莆田縣田疊鋪人林隆興到四會任職縣令,同宗族人林仁壽隨同到四會任縣衙主簿(相當於現時縣府祕書)。數年後,林隆興調往他鄉任職,林仁壽則因北方戰亂頻仍而沒告老還鄉,反而把家屬也遷來四會,定居於今四會汽車客運站附近的龍華寺崗腳的地方。由於他們需新建家園,靠墾荒種地為生,他們把這一帶新開墾的園地,稱為“新園”。隨著人口的繁衍増加,林姓族人在附近綏江河邊的“新路”(今匯源路)建屋居住,並繼續分支到其他地方。林仁壽因此成為四會“新路林”的始遷祖。

在《四會縣誌》的“清康熙二十七年四會縣簡圖”上,此地標為“仁受都”。“仁受”是來源於“仁壽”但又忌諱“仁壽”的地名。新園現屬城中街道高獅居委管轄。

林仁壽過世後安葬在鎮郊的野狸逕,土名稱“大夫田”上(即現龍華豪庭附近的野狸崗腳處)。仁壽始祖的墳墓頗具規模,為其子孫祭祖之地。至20世紀60年代,因此處需建食品廠而被毀壞無存。

而林隆興在外地為官多年,百年歸老後,其曾孫林嘉興遵其遺言將其遺骨攜回四會,安葬在曾祖生前預先選定的城郊小山崗的一塊被堪輿先生稱為“紅燈照壁”的墓地上,了結了曾祖的最後心願。

林嘉興則落籍四會高街(時稱“社山直街”,在《四會縣誌》的“清康熙二十七年四會縣簡圖”上此處標為“社山都”,即現時的高觀東路),林隆興成了四會“直街林”的始遷祖。直街林曾在高街建有一間林氏宗祠,此宗祠在解放初為四會縣第一區第二小學(簡稱“區二小”)校址,區二小於1953年拼入四會縣第一小學(簡稱“縣一小”,即現城東小學)。林氏宗祠於1960年間拆毀,建起了四會電機廠廠房。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文明四會

點擊左上方“文明四會”關注我們,瞭解更多四會資訊。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倉崗 倉豐圍 倉崗街現時四會市人民醫院後面有一小山崗,南漢時期(917——971)劉氏曾建倉儲糧聚兵於崗上,此小山崗遂名為“倉崗”。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知府譚受主持修築了堤圍,因堤圍築在倉崗附近,為祈求連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把此堤圍命名為“倉豐圍”。

至清代嘉慶年間,倉崗的柴杉竹業興盛起來,倉豐圍從現時人民醫院至倉崗小學約一千米的堤面逐漸建起了數百間商鋪,路面鋪有三條連續不斷的花崗岩石板,商貿業非常發達,成為四會鎮十七條街道之一。因此街道在倉崗山下,遂稱“倉崗街”。

雞公巷20世紀50年代,倉崗地區還有“倉崗九條巷”之說。其中最北的一條,位於現時的倉崗小學南側,長度約百米,居住著10多戶嚴姓人家。里人在巷口處築有一恢宏的門樓,門樓脊頂挺立著一隻陶瓷公雞,金光閃閃,神釆奕奕,正在引頸高歌,與綏江對岸的獨崗雞乸寨遙望相對,相映成趣。“一唱雄雞天下白!”公雞是十二生肖之一,自古就被認為是吉祥禽鳥,有辟邪、化煞、鎮宅之功力。此處門樓的公雞栩栩如生,引人駐足,於是,人們把這個門樓稱作“雞公門樓”,把這條小巷稱作“雞公巷”(四會人稱公雞為“雞公”,稱母雞為“雞乸”)。雞公巷現已與參軍第、新樓坊一起改稱為倉崗五巷。

參軍第在雞公巷南側有一小巷,住著不足10戶人家,這條小巷稱“參(讀音‘叄’)軍第”。“參軍”乃古代一種官銜,其巷名應與此官銜有關,此說尚有待後人求證。“參軍第”現為倉崗五巷的一部分。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倉崗部分街角圖片

高巷 羅巷 徐巷在倉崗九條巷的原住民中,“高、羅、嚴、徐”是四大姓。雞公巷、參軍第、新樓坊、延和巷全部居民都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嚴姓人,加上敏如巷部分的嚴姓居民,使在倉崗嚴氏族人人數為最多。另外,當官的、有錢的嚴姓人也比較多,因而素有“倉崗嚴”之稱。而高巷、羅巷、徐巷則分別為高姓人、羅姓人、徐姓人的聚居地,這三條巷因姓氏而得名。

渤海巷倉崗九條巷除雞公巷、參軍第、新樓坊外,從北至南,還有敏如巷、延和巷、高巷、羅巷、徐巷,這八條巷均處倉豐圍內,但第九條巷卻位居圍外,名曰“渤海巷”,其巷口斜對高巷,為高巷高姓人家所建。因高氏遠祖子啟公於八百年前的宋代來自山東渤海郡,高姓素有“渤海高”之稱,所以把所建的小巷命名為“渤海巷”。

新華路倉崗地區倉豐圍內除了古已有之的九條巷外,在20世紀80年代還新增加一條道路:新華路。現時四會市人民醫院住院部位於倉豐圍內,原來是一大片魚塘和菜地。約於1988年,由於醫院發展需要,政府徵用了這片土地,建起了住院部,並修築了圍牆,又在圍牆外修築了一條新的道路,命名為“新華路”。

高村頭 高巷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四會高氏始遷祖子啟公從山東渤海郡遷至現白沙村委建村居住,以姓冠名,得名“高村頭”。至明朝末年,子啟公後人從高村頭遷至倉崗建村發業,名為“高巷”,後再分支省內各地。現高村頭仍存高氏始祖宋子啟公墓。

寺邊 龍華寺崗 龍華廣場緊鄰倉崗北端(里人俗稱“倉崗尾”)的村莊稱“寺邊村”。相傳,古時村內有一座三廂四進的宏大寺廟,稱“龍華禪寺”。由於該村位於龍華禪寺旁邊,故名“寺邊村”。寺邊村為嚴姓人聚居地,今屬城中街道高獅居委(古稱“石獅鄉”)管轄。

有一年洪水把寺邊村前的堤圍沖垮,村旁一棵正對堤圍決口的大榕樹也倒下了,把衝向村內房屋的洪流分向東西兩邊,房屋保住了,但卻把東西兩邊衝出一個三面環抱村莊的弧形大水塘,龍華禪寺同時被衝毀。後來,倉崗人在現時人民醫院的位置上重建寺廟,稱“龍華寺”。至20世紀50年代,人民醫院擴建時,龍華寺被拆毀。

龍華寺建成後,人們把寺後的“倉崗山”改稱為“和尚崗”,但更多的人把這個小山崗稱為“龍華寺崗”。1992年在龍華寺崗上建起了一個小公園,稱“龍華苑”。在龍華寺崗山腳下的建築也紛紛以“龍華”命名:龍華飯店、龍華市場、龍華豪庭住宅小區,最近新建成的高層住宅小區也命名為“龍華廣場”。

大同洲位居倉崗的大同洲原來是綏江河邊上的一個小島,是千百年來綏江發洪水時從上游衝下來的泥沙聚積慢慢形成的。島上原來種滿竹子,隨著倉崗柴竹杉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這裡原來生活在船艇的水上人家開始在洲島上搭蓋木棚住人。人們把此洲島稱作“綏洲”,取“綏江河上的沙洲”之意。至清代,島上的居民何合與何針到官府打官司,縣官作了調解工作,兩人和好如初後,縣官詢問二人住處,答:“大家同住一個洲。”縣官說:“你們那裡不如就叫大同洲吧。”意思是希望大同洲的疍民們和諧共處,平等自由地生活之意。

河傍路 前進路河傍路即現時倉崗地區前進路人民醫院以北的一段。古時,這裡只是綏江河邊的灘地。至清道光年間(甚至是更早的嘉慶年間),隨著倉崗柴杉竹運輸業的興起,這裡建起了過百間商行會館,逐漸成為一條以經營柴杉竹業為主的商業街道,路名取“綏江河傍邊”之意,稱“河傍路”,是清末民初四會鎮十七條街道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間,“河傍路”改稱帶有時代色彩的“前進路”,並沿用至今。

大同新街大同洲是綏江上倉崗河段的一個小島,四面環水,在大同洲與前進路之間為一條小河所隔。1987年,房地產公司開發倉崗區,抽沙把小河填平,使大同洲與前進路陸地相連,在舊河道上建起了10多座商住樓及一些自建房,並規劃出一條寬6米、長693米的街道,因與大同洲為鄰,遂名為“大同新街”。

新園宋末鹹淳九年(1273年)福建莆田縣田疊鋪人林隆興到四會任職縣令,同宗族人林仁壽隨同到四會任縣衙主簿(相當於現時縣府祕書)。數年後,林隆興調往他鄉任職,林仁壽則因北方戰亂頻仍而沒告老還鄉,反而把家屬也遷來四會,定居於今四會汽車客運站附近的龍華寺崗腳的地方。由於他們需新建家園,靠墾荒種地為生,他們把這一帶新開墾的園地,稱為“新園”。隨著人口的繁衍増加,林姓族人在附近綏江河邊的“新路”(今匯源路)建屋居住,並繼續分支到其他地方。林仁壽因此成為四會“新路林”的始遷祖。

在《四會縣誌》的“清康熙二十七年四會縣簡圖”上,此地標為“仁受都”。“仁受”是來源於“仁壽”但又忌諱“仁壽”的地名。新園現屬城中街道高獅居委管轄。

林仁壽過世後安葬在鎮郊的野狸逕,土名稱“大夫田”上(即現龍華豪庭附近的野狸崗腳處)。仁壽始祖的墳墓頗具規模,為其子孫祭祖之地。至20世紀60年代,因此處需建食品廠而被毀壞無存。

而林隆興在外地為官多年,百年歸老後,其曾孫林嘉興遵其遺言將其遺骨攜回四會,安葬在曾祖生前預先選定的城郊小山崗的一塊被堪輿先生稱為“紅燈照壁”的墓地上,了結了曾祖的最後心願。

林嘉興則落籍四會高街(時稱“社山直街”,在《四會縣誌》的“清康熙二十七年四會縣簡圖”上此處標為“社山都”,即現時的高觀東路),林隆興成了四會“直街林”的始遷祖。直街林曾在高街建有一間林氏宗祠,此宗祠在解放初為四會縣第一區第二小學(簡稱“區二小”)校址,區二小於1953年拼入四會縣第一小學(簡稱“縣一小”,即現城東小學)。林氏宗祠於1960年間拆毀,建起了四會電機廠廠房。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江濱堤園圖片

林寨此處原為倉豐圍內的一塊亂葬墳地,十分荒僻,只居住著幾戶譚姓人家,取名“譚布”。至明末崇禎年間,林光祚因兄弟分家從新路遷至此處居住。由於林姓子孫繁衍昌盛,而譚姓則人丁衰微,認為此處風水不利於譚姓居住發展,遂遷居他處。林姓人亦隨即把村名改為“林寨”。林寨現歸屬城中街道高獅居委管轄。林寨的林氏宗祠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新路 匯源路與倉崗前進路南端相接的是匯源路。唐代,這裡本來也是綏江河邊的灘地。後來隨著人口的繁衍增加,新園的林姓人遷此居住,成了林姓族人聚居點。後來,河邊新闢出一條路,眾稱“新路”。在此居住的林姓人自稱“新路林”。

1928年農曆十二月廿八日,新路發生了一場大火災,從林家祠(現匯龍花園)一直燒到吳怡齋祠(現四會市委黨校),燒毀了不少房屋、店鋪、船隻。事後,各大商戶發起打醮、送火神的活動。人們覺得“新路”“新路”,年年新,不吉利,遂把林家祠至大北路口那段“新路”改稱為“匯源路”,取“彙集水源,取水濟火”及“彙集水源,彙集財富”(古人認為“水為財”)之意。而林家祠往北至崩基口仍稱“三登坊”,大北路口往南就是洪聖廟地段了。“匯源路”此名沿用至今,該路段得到延伸,從北端的獨崗橋頭東至南端的大北路口止。

由於古代的陸路交通落後,河道成為主要的交通運輸線,水運成為當時重要的運輸方式。新路(即後來的匯源路)位居綏江河邊,因而逐漸成為水陸交通的交匯點、轉運站。至20世紀60年代,四會的客運碼頭、貨運碼頭、過江橫水渡碼頭以及客貨汽車運輸站都還設在這裡,仍是四會的交通運輸中心。

古時,新路的西面河邊滿布大小碼頭,河面上滿布竹排木排以及大小船隻。水上人都以船艇為家,夜晚,河面上星火點點,又是一番風景。新路的東面除了有太和醬園(食品廠前身。清代,其產品已出口南洋)、友昌成醬園、厚昌醬園及經營米油糖雜貨、紙料炮竹、山貨、肉食等各式店鋪、倉庫、民居外,還有振民火柴片廠、生昌隆榨油廠、利豐和米機等一批廠企。現存的“太和”及“友昌成”舊址(均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見證著當年新路的繁華與興旺。此外,新路當年還有四會規模最為宏大的吳怡齋公祠(民國時期及建國初期成為四會縣府所在地,現為四會市委黨校)和五進的林氏大宗祠(位置在現時匯龍花園)。如今的匯源路仍是四會市的一塊商業旺地。

三登坊清代,新路的林氏人家三子同登科甲,因而得名“三登坊”。三登坊是新路的其中一段,從崩基口至林家祠(即現獨崗橋腳至匯龍花園)。從林家祠至西渡口(即現匯龍花園至碧海灣橋東橋頭南側,解放前後的一段時間西渡口又稱勝利碼頭)仍稱新路。三登坊有一條約三米寬的路,路面中間用三條直排的麻石鋪成。里人築有一石牌坊橫跨路的上方,牌坊上鐫刻有“三登坊”三個大字。至民國時期,政府擴寬馬路,拆除了石牌坊,把石牌放到河邊的土地公處,後來不知所蹤。

崩基口在三登坊的靠北的一段,即現時獨崗大橋東橋頭新風路口至人民禮堂的一段及附近一帶,人們稱之為“崩基口”。

此地處於龍華寺崗與野狸崗之間,東有龍江,西有綏江。每當夏潦氾濫之時,兩江的洪水水位往往有一個高差,高水位一方的洪水夾帶著樹枝等各種雜物向低水位的一方奔騰湧去,水流湍急,聲如雷鳴。滾滾洪流不僅把地面的表土連帶農作物衝刮而去,一掃而光,有時還會摧毀房屋,沖走財物,甚至致人於死地,其狀甚為恐怖,令人心驚肉跳!於是,這裡的人在已有的叫“沙仔塘”(即原航運宿舍停車場)的塘基基礎上築起一條小基圍,阻擋洪水在此通過。此基圍與眾不同:一般基圍是把某個地方圍起來,不讓洪水侵入;但這段基圍既不能阻擋龍江洪水侵入,也不能阻擋綏江洪水侵入,只能阻擋高水位洪水向低水位一方湧流。可是,因這段基圍矮小、單薄,往往還是被洪水衝崩,形成決口,因此人們把這一帶地方稱作“崩基口”。

向陽巷位居三登坊崩基口舊供電局北側,原名“龍溪裡”,文化大革命期間改作“向陽巷”,沿用至今。

廟巷 新巷 盤古巷古時,在現今的匯源路人民禮堂南側有一條小巷,里人為祈求神靈護祐,在巷內建了一間小廟,命名“盤古廟”,取“盤古初開”之意。這條小巷因此而得名“廟巷”。又由於此巷位於三登坊地段內,所以亦稱“三登一巷”。至1957年始,縣委縣政府機關陸續從怡齋吳氏宗祠(現市委黨校)遷到廟巷南側建樓辦公,並在廟巷內建起數幢幹部平房宿舍,因“廟巷”帶有封建迷信色彩,遂更名為“新巷”。

至清末,士紳林棠楷把盤古廟遷至現城中路中國人民銀行四會支行附近,建起一間三進的大盤古廟,所在的巷道因此而被稱為“盤古巷”。古時的三登八巷(位置在友昌成醬園北側)現時已被劃入盤古巷的行政區域管轄。1931年,以盤古廟為校址,辦起三登小學。抗戰期間,盤古廟被日寇飛機炸燬。

花街 城中路 城中新路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四會縣政府選定匯源路上的林氏大宗祠這個野狸崗腳下、地勢較高、不易水浸,而且水陸運輸方便的地方建糧倉,把四會的一些祠堂拆除,以其磚瓦杉為建材,建起了糧食局、糧食加工廠及多座糧倉。此時,現今的城中路仍為住宅民居。至1961年,為方便此處的縣糧倉從水路運送糧食,又從勤園(現工交幼兒園)起至匯源路取直徵用此處民房闢出一條新馬路,直達綏江岸邊碼頭,稱“城中路”。

城中路路旁栽滿高大的白蘭花樹,不僅在炎夏給人們送來涼蔭,每逢開花時節,還給人們送來醉人花香。每天清晨,都有采花工上樹採摘含苞待放的白蘭花,並即日運至香港銷售,因而群眾把這條街稱作“花街”,轄屬此地的居委會亦稱“花街居委會”,許多人反而不知道它的本名為“城中路”了。

至1982年,徵用城中小學部分用地,把城中路向北延伸至新風路,接通20世紀60年代建成的跨龍江河的槎山橋,直達1974年建成的槎山體育中心,此新路段仍稱城中路。

至1997年,房產開發商從工交幼兒園對面起,經原柴欄(即現財貿幼兒園)至現中豪廣場步行街止,闢出一條新馬路,因位處城中小學附近,又連接城中路,因而冠名“城中新路”。

匯龍花園古時,在三登坊路段上,建有一座祠堂,名曰“林氏大宗祠”。林氏大宗祠為林大節於明嘉靖年間所建。宗祠從綏江河邊建至野狸崗腳,為五進建築,其規模僅次於不遠處的怡齋吳公祠,是四會城規模最大的兩座祠堂之一。1929年,四會擴建街道,林氏宗祠拆除兩進,留下三進,後又出租成為振民火柴廠。至解放後,宗祠被全部拆除,建起了糧食局和糧食加工廠及數座糧倉。至2004年,房產開發商在此建起有地下停車場的多幢商住樓,冠名“匯龍花園”。

人民禮堂1958年10月3日,廣寧、四會兩縣再次合併,稱“廣四縣”。每年召開的三級(縣、公社、大隊)幹部會議人數眾多。為此,縣委、縣政府決定在縣城建一個大會場,定名為“人民禮堂”。選址在四會鎮崩基口廟巷荔枝園。此處原屬三登坊林氏所有,聞國家需要,即決定無償捐獻搞建設。為此,使用單位在禮堂特開一後門,專供林氏後人免票進入觀看戲劇、電影等。禮堂由廣寧賓坑人陳梓才設計,用地近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300平方米,設兩層觀眾席,合共座位1300個。除會場外,還有舞臺、化妝室、演員宿舍等建築,禮堂前還有小廣場。人民禮堂的建設在當時是全縣的重點工程,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直至21世紀初,人民禮堂仍為四會大型集會的場所,還兼有電影放映、戲劇、雜技、文藝演出等多項功能,是老一輩四會人非常熟悉的地方。禮堂於1970年和2002年兩次修葺,現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新風路民國17年(1928)開始修築四會至三水的公路,一年後,四(會)三(水)公路四會至黃崗段通車。民國25年(1936)四會至三水河口段全線築成通車。

民國21年(1932)修築四(會)(廣)寧公路至黃田與春水分界。

至1936年,為連通四(會)三(水)公路與四(會)(廣)寧公路,在現時龍城大酒店北側,正對大同路的龍江河上築起一條可行駛汽車的堅實木橋,稱“新龍橋”(簡稱“新橋”)。

至此,從三水往四會的汽車經五馬崗、黃崗、塔崗,沿清蓮圍堤面到達四會城的小海口。汽車從高街(高觀東路)入城,經高觀西路,過新龍橋後,經大同路、大北路、匯源路、河傍路,再經白沙、九崩崗、古琴塘、沙頭、都崀、歐坑到達黃田。

1969年,因龍江河改道,築成從前進路南端起經野狸逕山坳、水閘至蘆荻園(今鳳山路口)止的環城公路(現已更名為新風路和水閘路)。自此,過境汽車不必再經舊中心城區了。

再經多年發展,過境汽車已繞行四會大道,甚至是郊外的二廣高速,環城公路成為城內馬路。1982年把“環城路”龍鳳橋以北的一段改名為“新風路”,沿用至今。

城內四會縣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立木柵為城。天順八年(1464)至成化三年(1467)經三年時間在原木柵城址壘築起磚城。城牆總長1923米,高近7米,厚近5米。城牆外挖有護城壕塹,寬約10米,深約3米。城開四門:北門稱“鎮安門”(有“鎮守安寧”之意),西門稱“德澤門”,南門稱“清寧門”,東門稱“陽和門”。後又在學宮(今四會中學)南隅增開“文明門”。

以現今的建築為地標,四會古城牆的走向為:從北門出發往西,至碧海灣橋頭紅綠燈處轉左往南,經東南酒店、市幼兒園,到達西門(縣前街西街口);城牆繼續沿沿江路往東南延伸,到達南門後,偏左轉入到四會中學校內,經過學生宿舍、四會中學與仲泰小學間的界牆、植物園,再轉出拱橋直街,經縣前街東街口(古時此處並無城門,為城牆所阻隔,不能直出城外)、龍江路,過東門,最後返回北門。

20世紀50年代筆者在四會中學求學時,城牆雖多有毀損,但尚有防洪功能。每當綏江、龍江洪潦來臨之時,四個城門均落閘板抵擋洪水。但因滲漏之故,城內仍有水浸,但並不嚴重。之後,城牆不斷遭到毀拆,至1985年10月,因改建中山路,北城門及城牆均被夷為平地,建起商住樓。至此,舊城無存。現四會市博物館僅收藏有古城牆磚一塊及北城門的石門額,上刻“鎮安”二字,彌足珍貴!

古城牆範圍內的地方,人們稱之為“城內”。城內有多條街巷:北門直街、南門直街、東門直街。此外,還有縣前街、詩書街、青石街及黃塘巷、龔巷等多條街巷。

2002年12月,政府有關部門重建北門和東門兩個城門牌坊。2016—2017年,在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的過程中,對城內的6條主要街道進行全面整治:翻修下水道、鋪設瀝青路面、粉飾沿街牆面,配以花鳥人物書畫、國學文明導語及街巷歷史材料,再掛上紅燈籠、紅風車等飾物,好一派廣州西關風情,讓四會古城既重現古色古香的風貌,又煥發出濃濃的青春氣息!

縣前街 舊市府明洪武初年(1368),四會知縣嶽鎮設縣署於現四會中學校門前東西走向的街道上,明清兩朝縣衙均駐於此地。直至民國前期仍以此地為縣政府駐地,是幾百年來四會的行政中心,因而這條街道被稱作“縣前街”,含“縣衙前面的街”之意。

縣前街現東街口在解放後一段時間內仍為古城牆所佔,此處仍未建成街道,與現時的拱橋直街並不相通。此處起至東門沿城牆內側一帶均為民房、蕉林、園地,人稱“東頭”。東頭之西、青石街之東,即現嘉禾苑、司法局、舊教育局一帶為一個露天大廣場,稱“學校園”。至“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園仍為四會群眾集會的場所。“文革”後,此處一度成為四會鎮政府駐地。

“文化大革命”期間,縣前街曾一度改稱“紅旗街”,1982年複名。

至民國中期,因縣政府建築破舊,遂搬至匯源路吳怡齋公祠作縣政府辦公場所。抗戰時,縣政府曾一度搬至倉崗龍華寺辦公,戰後才回歸。舊縣衙於解放初至20世紀80年代初曾為縣看守所,現已成為“華僑新村”住宅小區。

解放初,縣委、縣政府接收舊縣府用房作辦公場所。1957年,縣委開始逐年搬遷至三登坊荔枝園建樓辦公,1984年縣府亦搬至三登坊與縣委合在一個大院內辦公。吳家祠舊址遂作為縣委黨校使用至今。

至1997年市委、市政府又搬至位於東城街道的新行政中心辦公。於是人們把三登坊市委、市府舊址稱作“舊市府”。舊市府現為“四會市老幹部活動中心”等多個單位駐地。

歷史上,縣前街除了是四會幾百年來的行政中心外,還是四會的文化教育中心,古代四會的學宮(又稱“孔廟”)位居此地。宋鹹淳五年(1269),四會知縣趙汝音將學宮建於城內東南,前對青雲坊,內建孔聖大成殿、明倫堂、齋舍,大成殿內有“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塑像及七十二賢的神位。學宮乃古代四會學子學習四書五經、參加科舉考試、官方開科取士的場所。學宮築造古樸,宋、元、明、清各朝,沿用不替。

至清亁隆四十七年(1782)知縣董文駒於孔子廟東側建起了“綏江書院”。光緒二十八年(1902)在綏江書院辦起了由縣紳劉子瞻和里人吳熾昌倡捐興辦的四會首間縣立高等小學堂——矜育學堂。本邑舉人吳大猷、黃桂瀛先後於光緒、宣統年間主持過綏江書院講學。

在綏江書院東側,即現四會中學體育館的位置上,有一間“賓興祠”。民國八年(1919)曾在此辦起一間六年制完全小學——縣立第一女子小學,後因低年級女生人數太少,也招收少量男生。

至民國十八年(1929)2月,縣長王肇文在學宮及綏江書院的基礎上創辦了四會中學。隨著社會的發展,四中校域拓展,範疇擴闊,高樓雄立,設備更新,學宮與四會中學已是今非昔比、天淵之別了。

現時四會中學的校門為拱形造型,拱頂的“四會中學”四個大字系我國著名書法家關山月所書,為這所四會的最高學府增色不少!

縣前街除了駐有四會的最高學府外,四會市教育局、四會電視大學、城南二小(即今城中幼兒園)亦曾駐於此街。

縣前街不僅是古代四會的行政中心、文化教育中心,還是四會最早的經貿旺地。縣前街的路面鋪設有三條直排的花崗岩石板,設城初期,店肆就設立在縣前街上,以後集市才逐漸向東門直街及城外擴展。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文明四會

點擊左上方“文明四會”關注我們,瞭解更多四會資訊。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倉崗 倉豐圍 倉崗街現時四會市人民醫院後面有一小山崗,南漢時期(917——971)劉氏曾建倉儲糧聚兵於崗上,此小山崗遂名為“倉崗”。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知府譚受主持修築了堤圍,因堤圍築在倉崗附近,為祈求連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把此堤圍命名為“倉豐圍”。

至清代嘉慶年間,倉崗的柴杉竹業興盛起來,倉豐圍從現時人民醫院至倉崗小學約一千米的堤面逐漸建起了數百間商鋪,路面鋪有三條連續不斷的花崗岩石板,商貿業非常發達,成為四會鎮十七條街道之一。因此街道在倉崗山下,遂稱“倉崗街”。

雞公巷20世紀50年代,倉崗地區還有“倉崗九條巷”之說。其中最北的一條,位於現時的倉崗小學南側,長度約百米,居住著10多戶嚴姓人家。里人在巷口處築有一恢宏的門樓,門樓脊頂挺立著一隻陶瓷公雞,金光閃閃,神釆奕奕,正在引頸高歌,與綏江對岸的獨崗雞乸寨遙望相對,相映成趣。“一唱雄雞天下白!”公雞是十二生肖之一,自古就被認為是吉祥禽鳥,有辟邪、化煞、鎮宅之功力。此處門樓的公雞栩栩如生,引人駐足,於是,人們把這個門樓稱作“雞公門樓”,把這條小巷稱作“雞公巷”(四會人稱公雞為“雞公”,稱母雞為“雞乸”)。雞公巷現已與參軍第、新樓坊一起改稱為倉崗五巷。

參軍第在雞公巷南側有一小巷,住著不足10戶人家,這條小巷稱“參(讀音‘叄’)軍第”。“參軍”乃古代一種官銜,其巷名應與此官銜有關,此說尚有待後人求證。“參軍第”現為倉崗五巷的一部分。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倉崗部分街角圖片

高巷 羅巷 徐巷在倉崗九條巷的原住民中,“高、羅、嚴、徐”是四大姓。雞公巷、參軍第、新樓坊、延和巷全部居民都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嚴姓人,加上敏如巷部分的嚴姓居民,使在倉崗嚴氏族人人數為最多。另外,當官的、有錢的嚴姓人也比較多,因而素有“倉崗嚴”之稱。而高巷、羅巷、徐巷則分別為高姓人、羅姓人、徐姓人的聚居地,這三條巷因姓氏而得名。

渤海巷倉崗九條巷除雞公巷、參軍第、新樓坊外,從北至南,還有敏如巷、延和巷、高巷、羅巷、徐巷,這八條巷均處倉豐圍內,但第九條巷卻位居圍外,名曰“渤海巷”,其巷口斜對高巷,為高巷高姓人家所建。因高氏遠祖子啟公於八百年前的宋代來自山東渤海郡,高姓素有“渤海高”之稱,所以把所建的小巷命名為“渤海巷”。

新華路倉崗地區倉豐圍內除了古已有之的九條巷外,在20世紀80年代還新增加一條道路:新華路。現時四會市人民醫院住院部位於倉豐圍內,原來是一大片魚塘和菜地。約於1988年,由於醫院發展需要,政府徵用了這片土地,建起了住院部,並修築了圍牆,又在圍牆外修築了一條新的道路,命名為“新華路”。

高村頭 高巷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四會高氏始遷祖子啟公從山東渤海郡遷至現白沙村委建村居住,以姓冠名,得名“高村頭”。至明朝末年,子啟公後人從高村頭遷至倉崗建村發業,名為“高巷”,後再分支省內各地。現高村頭仍存高氏始祖宋子啟公墓。

寺邊 龍華寺崗 龍華廣場緊鄰倉崗北端(里人俗稱“倉崗尾”)的村莊稱“寺邊村”。相傳,古時村內有一座三廂四進的宏大寺廟,稱“龍華禪寺”。由於該村位於龍華禪寺旁邊,故名“寺邊村”。寺邊村為嚴姓人聚居地,今屬城中街道高獅居委(古稱“石獅鄉”)管轄。

有一年洪水把寺邊村前的堤圍沖垮,村旁一棵正對堤圍決口的大榕樹也倒下了,把衝向村內房屋的洪流分向東西兩邊,房屋保住了,但卻把東西兩邊衝出一個三面環抱村莊的弧形大水塘,龍華禪寺同時被衝毀。後來,倉崗人在現時人民醫院的位置上重建寺廟,稱“龍華寺”。至20世紀50年代,人民醫院擴建時,龍華寺被拆毀。

龍華寺建成後,人們把寺後的“倉崗山”改稱為“和尚崗”,但更多的人把這個小山崗稱為“龍華寺崗”。1992年在龍華寺崗上建起了一個小公園,稱“龍華苑”。在龍華寺崗山腳下的建築也紛紛以“龍華”命名:龍華飯店、龍華市場、龍華豪庭住宅小區,最近新建成的高層住宅小區也命名為“龍華廣場”。

大同洲位居倉崗的大同洲原來是綏江河邊上的一個小島,是千百年來綏江發洪水時從上游衝下來的泥沙聚積慢慢形成的。島上原來種滿竹子,隨著倉崗柴竹杉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這裡原來生活在船艇的水上人家開始在洲島上搭蓋木棚住人。人們把此洲島稱作“綏洲”,取“綏江河上的沙洲”之意。至清代,島上的居民何合與何針到官府打官司,縣官作了調解工作,兩人和好如初後,縣官詢問二人住處,答:“大家同住一個洲。”縣官說:“你們那裡不如就叫大同洲吧。”意思是希望大同洲的疍民們和諧共處,平等自由地生活之意。

河傍路 前進路河傍路即現時倉崗地區前進路人民醫院以北的一段。古時,這裡只是綏江河邊的灘地。至清道光年間(甚至是更早的嘉慶年間),隨著倉崗柴杉竹運輸業的興起,這裡建起了過百間商行會館,逐漸成為一條以經營柴杉竹業為主的商業街道,路名取“綏江河傍邊”之意,稱“河傍路”,是清末民初四會鎮十七條街道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間,“河傍路”改稱帶有時代色彩的“前進路”,並沿用至今。

大同新街大同洲是綏江上倉崗河段的一個小島,四面環水,在大同洲與前進路之間為一條小河所隔。1987年,房地產公司開發倉崗區,抽沙把小河填平,使大同洲與前進路陸地相連,在舊河道上建起了10多座商住樓及一些自建房,並規劃出一條寬6米、長693米的街道,因與大同洲為鄰,遂名為“大同新街”。

新園宋末鹹淳九年(1273年)福建莆田縣田疊鋪人林隆興到四會任職縣令,同宗族人林仁壽隨同到四會任縣衙主簿(相當於現時縣府祕書)。數年後,林隆興調往他鄉任職,林仁壽則因北方戰亂頻仍而沒告老還鄉,反而把家屬也遷來四會,定居於今四會汽車客運站附近的龍華寺崗腳的地方。由於他們需新建家園,靠墾荒種地為生,他們把這一帶新開墾的園地,稱為“新園”。隨著人口的繁衍増加,林姓族人在附近綏江河邊的“新路”(今匯源路)建屋居住,並繼續分支到其他地方。林仁壽因此成為四會“新路林”的始遷祖。

在《四會縣誌》的“清康熙二十七年四會縣簡圖”上,此地標為“仁受都”。“仁受”是來源於“仁壽”但又忌諱“仁壽”的地名。新園現屬城中街道高獅居委管轄。

林仁壽過世後安葬在鎮郊的野狸逕,土名稱“大夫田”上(即現龍華豪庭附近的野狸崗腳處)。仁壽始祖的墳墓頗具規模,為其子孫祭祖之地。至20世紀60年代,因此處需建食品廠而被毀壞無存。

而林隆興在外地為官多年,百年歸老後,其曾孫林嘉興遵其遺言將其遺骨攜回四會,安葬在曾祖生前預先選定的城郊小山崗的一塊被堪輿先生稱為“紅燈照壁”的墓地上,了結了曾祖的最後心願。

林嘉興則落籍四會高街(時稱“社山直街”,在《四會縣誌》的“清康熙二十七年四會縣簡圖”上此處標為“社山都”,即現時的高觀東路),林隆興成了四會“直街林”的始遷祖。直街林曾在高街建有一間林氏宗祠,此宗祠在解放初為四會縣第一區第二小學(簡稱“區二小”)校址,區二小於1953年拼入四會縣第一小學(簡稱“縣一小”,即現城東小學)。林氏宗祠於1960年間拆毀,建起了四會電機廠廠房。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江濱堤園圖片

林寨此處原為倉豐圍內的一塊亂葬墳地,十分荒僻,只居住著幾戶譚姓人家,取名“譚布”。至明末崇禎年間,林光祚因兄弟分家從新路遷至此處居住。由於林姓子孫繁衍昌盛,而譚姓則人丁衰微,認為此處風水不利於譚姓居住發展,遂遷居他處。林姓人亦隨即把村名改為“林寨”。林寨現歸屬城中街道高獅居委管轄。林寨的林氏宗祠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新路 匯源路與倉崗前進路南端相接的是匯源路。唐代,這裡本來也是綏江河邊的灘地。後來隨著人口的繁衍增加,新園的林姓人遷此居住,成了林姓族人聚居點。後來,河邊新闢出一條路,眾稱“新路”。在此居住的林姓人自稱“新路林”。

1928年農曆十二月廿八日,新路發生了一場大火災,從林家祠(現匯龍花園)一直燒到吳怡齋祠(現四會市委黨校),燒毀了不少房屋、店鋪、船隻。事後,各大商戶發起打醮、送火神的活動。人們覺得“新路”“新路”,年年新,不吉利,遂把林家祠至大北路口那段“新路”改稱為“匯源路”,取“彙集水源,取水濟火”及“彙集水源,彙集財富”(古人認為“水為財”)之意。而林家祠往北至崩基口仍稱“三登坊”,大北路口往南就是洪聖廟地段了。“匯源路”此名沿用至今,該路段得到延伸,從北端的獨崗橋頭東至南端的大北路口止。

由於古代的陸路交通落後,河道成為主要的交通運輸線,水運成為當時重要的運輸方式。新路(即後來的匯源路)位居綏江河邊,因而逐漸成為水陸交通的交匯點、轉運站。至20世紀60年代,四會的客運碼頭、貨運碼頭、過江橫水渡碼頭以及客貨汽車運輸站都還設在這裡,仍是四會的交通運輸中心。

古時,新路的西面河邊滿布大小碼頭,河面上滿布竹排木排以及大小船隻。水上人都以船艇為家,夜晚,河面上星火點點,又是一番風景。新路的東面除了有太和醬園(食品廠前身。清代,其產品已出口南洋)、友昌成醬園、厚昌醬園及經營米油糖雜貨、紙料炮竹、山貨、肉食等各式店鋪、倉庫、民居外,還有振民火柴片廠、生昌隆榨油廠、利豐和米機等一批廠企。現存的“太和”及“友昌成”舊址(均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見證著當年新路的繁華與興旺。此外,新路當年還有四會規模最為宏大的吳怡齋公祠(民國時期及建國初期成為四會縣府所在地,現為四會市委黨校)和五進的林氏大宗祠(位置在現時匯龍花園)。如今的匯源路仍是四會市的一塊商業旺地。

三登坊清代,新路的林氏人家三子同登科甲,因而得名“三登坊”。三登坊是新路的其中一段,從崩基口至林家祠(即現獨崗橋腳至匯龍花園)。從林家祠至西渡口(即現匯龍花園至碧海灣橋東橋頭南側,解放前後的一段時間西渡口又稱勝利碼頭)仍稱新路。三登坊有一條約三米寬的路,路面中間用三條直排的麻石鋪成。里人築有一石牌坊橫跨路的上方,牌坊上鐫刻有“三登坊”三個大字。至民國時期,政府擴寬馬路,拆除了石牌坊,把石牌放到河邊的土地公處,後來不知所蹤。

崩基口在三登坊的靠北的一段,即現時獨崗大橋東橋頭新風路口至人民禮堂的一段及附近一帶,人們稱之為“崩基口”。

此地處於龍華寺崗與野狸崗之間,東有龍江,西有綏江。每當夏潦氾濫之時,兩江的洪水水位往往有一個高差,高水位一方的洪水夾帶著樹枝等各種雜物向低水位的一方奔騰湧去,水流湍急,聲如雷鳴。滾滾洪流不僅把地面的表土連帶農作物衝刮而去,一掃而光,有時還會摧毀房屋,沖走財物,甚至致人於死地,其狀甚為恐怖,令人心驚肉跳!於是,這裡的人在已有的叫“沙仔塘”(即原航運宿舍停車場)的塘基基礎上築起一條小基圍,阻擋洪水在此通過。此基圍與眾不同:一般基圍是把某個地方圍起來,不讓洪水侵入;但這段基圍既不能阻擋龍江洪水侵入,也不能阻擋綏江洪水侵入,只能阻擋高水位洪水向低水位一方湧流。可是,因這段基圍矮小、單薄,往往還是被洪水衝崩,形成決口,因此人們把這一帶地方稱作“崩基口”。

向陽巷位居三登坊崩基口舊供電局北側,原名“龍溪裡”,文化大革命期間改作“向陽巷”,沿用至今。

廟巷 新巷 盤古巷古時,在現今的匯源路人民禮堂南側有一條小巷,里人為祈求神靈護祐,在巷內建了一間小廟,命名“盤古廟”,取“盤古初開”之意。這條小巷因此而得名“廟巷”。又由於此巷位於三登坊地段內,所以亦稱“三登一巷”。至1957年始,縣委縣政府機關陸續從怡齋吳氏宗祠(現市委黨校)遷到廟巷南側建樓辦公,並在廟巷內建起數幢幹部平房宿舍,因“廟巷”帶有封建迷信色彩,遂更名為“新巷”。

至清末,士紳林棠楷把盤古廟遷至現城中路中國人民銀行四會支行附近,建起一間三進的大盤古廟,所在的巷道因此而被稱為“盤古巷”。古時的三登八巷(位置在友昌成醬園北側)現時已被劃入盤古巷的行政區域管轄。1931年,以盤古廟為校址,辦起三登小學。抗戰期間,盤古廟被日寇飛機炸燬。

花街 城中路 城中新路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四會縣政府選定匯源路上的林氏大宗祠這個野狸崗腳下、地勢較高、不易水浸,而且水陸運輸方便的地方建糧倉,把四會的一些祠堂拆除,以其磚瓦杉為建材,建起了糧食局、糧食加工廠及多座糧倉。此時,現今的城中路仍為住宅民居。至1961年,為方便此處的縣糧倉從水路運送糧食,又從勤園(現工交幼兒園)起至匯源路取直徵用此處民房闢出一條新馬路,直達綏江岸邊碼頭,稱“城中路”。

城中路路旁栽滿高大的白蘭花樹,不僅在炎夏給人們送來涼蔭,每逢開花時節,還給人們送來醉人花香。每天清晨,都有采花工上樹採摘含苞待放的白蘭花,並即日運至香港銷售,因而群眾把這條街稱作“花街”,轄屬此地的居委會亦稱“花街居委會”,許多人反而不知道它的本名為“城中路”了。

至1982年,徵用城中小學部分用地,把城中路向北延伸至新風路,接通20世紀60年代建成的跨龍江河的槎山橋,直達1974年建成的槎山體育中心,此新路段仍稱城中路。

至1997年,房產開發商從工交幼兒園對面起,經原柴欄(即現財貿幼兒園)至現中豪廣場步行街止,闢出一條新馬路,因位處城中小學附近,又連接城中路,因而冠名“城中新路”。

匯龍花園古時,在三登坊路段上,建有一座祠堂,名曰“林氏大宗祠”。林氏大宗祠為林大節於明嘉靖年間所建。宗祠從綏江河邊建至野狸崗腳,為五進建築,其規模僅次於不遠處的怡齋吳公祠,是四會城規模最大的兩座祠堂之一。1929年,四會擴建街道,林氏宗祠拆除兩進,留下三進,後又出租成為振民火柴廠。至解放後,宗祠被全部拆除,建起了糧食局和糧食加工廠及數座糧倉。至2004年,房產開發商在此建起有地下停車場的多幢商住樓,冠名“匯龍花園”。

人民禮堂1958年10月3日,廣寧、四會兩縣再次合併,稱“廣四縣”。每年召開的三級(縣、公社、大隊)幹部會議人數眾多。為此,縣委、縣政府決定在縣城建一個大會場,定名為“人民禮堂”。選址在四會鎮崩基口廟巷荔枝園。此處原屬三登坊林氏所有,聞國家需要,即決定無償捐獻搞建設。為此,使用單位在禮堂特開一後門,專供林氏後人免票進入觀看戲劇、電影等。禮堂由廣寧賓坑人陳梓才設計,用地近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300平方米,設兩層觀眾席,合共座位1300個。除會場外,還有舞臺、化妝室、演員宿舍等建築,禮堂前還有小廣場。人民禮堂的建設在當時是全縣的重點工程,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直至21世紀初,人民禮堂仍為四會大型集會的場所,還兼有電影放映、戲劇、雜技、文藝演出等多項功能,是老一輩四會人非常熟悉的地方。禮堂於1970年和2002年兩次修葺,現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新風路民國17年(1928)開始修築四會至三水的公路,一年後,四(會)三(水)公路四會至黃崗段通車。民國25年(1936)四會至三水河口段全線築成通車。

民國21年(1932)修築四(會)(廣)寧公路至黃田與春水分界。

至1936年,為連通四(會)三(水)公路與四(會)(廣)寧公路,在現時龍城大酒店北側,正對大同路的龍江河上築起一條可行駛汽車的堅實木橋,稱“新龍橋”(簡稱“新橋”)。

至此,從三水往四會的汽車經五馬崗、黃崗、塔崗,沿清蓮圍堤面到達四會城的小海口。汽車從高街(高觀東路)入城,經高觀西路,過新龍橋後,經大同路、大北路、匯源路、河傍路,再經白沙、九崩崗、古琴塘、沙頭、都崀、歐坑到達黃田。

1969年,因龍江河改道,築成從前進路南端起經野狸逕山坳、水閘至蘆荻園(今鳳山路口)止的環城公路(現已更名為新風路和水閘路)。自此,過境汽車不必再經舊中心城區了。

再經多年發展,過境汽車已繞行四會大道,甚至是郊外的二廣高速,環城公路成為城內馬路。1982年把“環城路”龍鳳橋以北的一段改名為“新風路”,沿用至今。

城內四會縣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立木柵為城。天順八年(1464)至成化三年(1467)經三年時間在原木柵城址壘築起磚城。城牆總長1923米,高近7米,厚近5米。城牆外挖有護城壕塹,寬約10米,深約3米。城開四門:北門稱“鎮安門”(有“鎮守安寧”之意),西門稱“德澤門”,南門稱“清寧門”,東門稱“陽和門”。後又在學宮(今四會中學)南隅增開“文明門”。

以現今的建築為地標,四會古城牆的走向為:從北門出發往西,至碧海灣橋頭紅綠燈處轉左往南,經東南酒店、市幼兒園,到達西門(縣前街西街口);城牆繼續沿沿江路往東南延伸,到達南門後,偏左轉入到四會中學校內,經過學生宿舍、四會中學與仲泰小學間的界牆、植物園,再轉出拱橋直街,經縣前街東街口(古時此處並無城門,為城牆所阻隔,不能直出城外)、龍江路,過東門,最後返回北門。

20世紀50年代筆者在四會中學求學時,城牆雖多有毀損,但尚有防洪功能。每當綏江、龍江洪潦來臨之時,四個城門均落閘板抵擋洪水。但因滲漏之故,城內仍有水浸,但並不嚴重。之後,城牆不斷遭到毀拆,至1985年10月,因改建中山路,北城門及城牆均被夷為平地,建起商住樓。至此,舊城無存。現四會市博物館僅收藏有古城牆磚一塊及北城門的石門額,上刻“鎮安”二字,彌足珍貴!

古城牆範圍內的地方,人們稱之為“城內”。城內有多條街巷:北門直街、南門直街、東門直街。此外,還有縣前街、詩書街、青石街及黃塘巷、龔巷等多條街巷。

2002年12月,政府有關部門重建北門和東門兩個城門牌坊。2016—2017年,在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的過程中,對城內的6條主要街道進行全面整治:翻修下水道、鋪設瀝青路面、粉飾沿街牆面,配以花鳥人物書畫、國學文明導語及街巷歷史材料,再掛上紅燈籠、紅風車等飾物,好一派廣州西關風情,讓四會古城既重現古色古香的風貌,又煥發出濃濃的青春氣息!

縣前街 舊市府明洪武初年(1368),四會知縣嶽鎮設縣署於現四會中學校門前東西走向的街道上,明清兩朝縣衙均駐於此地。直至民國前期仍以此地為縣政府駐地,是幾百年來四會的行政中心,因而這條街道被稱作“縣前街”,含“縣衙前面的街”之意。

縣前街現東街口在解放後一段時間內仍為古城牆所佔,此處仍未建成街道,與現時的拱橋直街並不相通。此處起至東門沿城牆內側一帶均為民房、蕉林、園地,人稱“東頭”。東頭之西、青石街之東,即現嘉禾苑、司法局、舊教育局一帶為一個露天大廣場,稱“學校園”。至“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園仍為四會群眾集會的場所。“文革”後,此處一度成為四會鎮政府駐地。

“文化大革命”期間,縣前街曾一度改稱“紅旗街”,1982年複名。

至民國中期,因縣政府建築破舊,遂搬至匯源路吳怡齋公祠作縣政府辦公場所。抗戰時,縣政府曾一度搬至倉崗龍華寺辦公,戰後才回歸。舊縣衙於解放初至20世紀80年代初曾為縣看守所,現已成為“華僑新村”住宅小區。

解放初,縣委、縣政府接收舊縣府用房作辦公場所。1957年,縣委開始逐年搬遷至三登坊荔枝園建樓辦公,1984年縣府亦搬至三登坊與縣委合在一個大院內辦公。吳家祠舊址遂作為縣委黨校使用至今。

至1997年市委、市政府又搬至位於東城街道的新行政中心辦公。於是人們把三登坊市委、市府舊址稱作“舊市府”。舊市府現為“四會市老幹部活動中心”等多個單位駐地。

歷史上,縣前街除了是四會幾百年來的行政中心外,還是四會的文化教育中心,古代四會的學宮(又稱“孔廟”)位居此地。宋鹹淳五年(1269),四會知縣趙汝音將學宮建於城內東南,前對青雲坊,內建孔聖大成殿、明倫堂、齋舍,大成殿內有“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塑像及七十二賢的神位。學宮乃古代四會學子學習四書五經、參加科舉考試、官方開科取士的場所。學宮築造古樸,宋、元、明、清各朝,沿用不替。

至清亁隆四十七年(1782)知縣董文駒於孔子廟東側建起了“綏江書院”。光緒二十八年(1902)在綏江書院辦起了由縣紳劉子瞻和里人吳熾昌倡捐興辦的四會首間縣立高等小學堂——矜育學堂。本邑舉人吳大猷、黃桂瀛先後於光緒、宣統年間主持過綏江書院講學。

在綏江書院東側,即現四會中學體育館的位置上,有一間“賓興祠”。民國八年(1919)曾在此辦起一間六年制完全小學——縣立第一女子小學,後因低年級女生人數太少,也招收少量男生。

至民國十八年(1929)2月,縣長王肇文在學宮及綏江書院的基礎上創辦了四會中學。隨著社會的發展,四中校域拓展,範疇擴闊,高樓雄立,設備更新,學宮與四會中學已是今非昔比、天淵之別了。

現時四會中學的校門為拱形造型,拱頂的“四會中學”四個大字系我國著名書法家關山月所書,為這所四會的最高學府增色不少!

縣前街除了駐有四會的最高學府外,四會市教育局、四會電視大學、城南二小(即今城中幼兒園)亦曾駐於此街。

縣前街不僅是古代四會的行政中心、文化教育中心,還是四會最早的經貿旺地。縣前街的路面鋪設有三條直排的花崗岩石板,設城初期,店肆就設立在縣前街上,以後集市才逐漸向東門直街及城外擴展。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舊人民圖片

北門直街四會古城內,正對北門的街道稱北門直街,正對東門的稱東門直街,正對南門的稱南門直街,而正對西門的街道因縣衙駐此,稱縣前街,不稱西門直街。可是卻有一條“西門街”,這條街從詩書街西街口起往南拐右彎經劉家祠、關帝廟至西門口止。後來才分成兩段,一段歸縣前街,另一段歸北門直街。被劃入北門直街的那一段中間有一座城隍廟。據說,城隍廟裡面有一位主管四會城的神,因而一直受人崇拜,香火鼎盛。

在進入北門後左邊的小巷,即北門直街一巷內北帝廟側有一間小學,名為培正小學。培正小學成立於1914年,是四會基督教浸信會主持創辦的,初辦時學生有70多人,後增至130多人。這間教會學校規定每週日學生都要返校集中到福音堂“做禮拜”,聽牧師講解《聖經》、祈禱、合唱讚美詩等。

解放後,四會縣時任副縣長的陳德同志曾在培正小學居住過。

民國三十六年(1947),在北門基督教浸信會內由清塘大布謝村人黃真光創辦了“培正幼稚園”,初招幼兒16人,臺椅和簡單的教具由教徒捐贈。至1952年,政府接管幼稚園,時有幼兒一百多人,教師4人。後幼稚園遷址到北門直街南段的城隍廟處。至1954年定名為“四會鎮幼兒園”,時有幼兒165人,教養員6人。1958年又改稱“四會縣幼兒園”,現已發展為頗具現代規模的“四會市幼兒園”。

北門直街除了曾創辦幼兒園及小學外還創辦過一間大學。1975年10月28日,經多方努力,四會縣工人業餘大學正式開辦,校址設在北門直街五巷九號。工大為縣直屬學校,局級建制,縣財政供給。1980年經省高教局驗收,1983年改名為“肇慶工人業餘大學四會分校”,並由教育部備案。至2015年1月最後一屆學生畢業,工大完成了其歷史使命。四十年來,工大為四會培養了大批技術人才,為四會的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清末,在北門直街原總工會的位置上,有一間建立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的“矜育善堂”。矜育善堂這塊地皮由士紳吳祖同捐獻,資金由港澳及南洋各地同鄉僑胞集捐,得款置業生息充作常年經費。矜育善堂專事賑災、救濟工作。因當時民眾生活困苦,且民風重男輕女,時有遺棄、甚至溺死女嬰之慘事發生,所以善堂專設育嬰堂,收留棄嬰撫育。矜育善堂還設有中藥局,聘請中醫坐堂診病,免收診金,贈醫送藥,免費贈種牛痘及施棺等。矜育善堂與成立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的慈惠醫院(現四會市人民醫院前身)一起成為綏江流域成立最早的慈善機構。

解放後,矜育善堂成為縣總工會駐地。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北門直街南段西邊曾辦有一間鎮辦企業“會城紡織廠”。當年,該廠對於解決民眾就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在北門直街內有多條橫巷,其中許多都建有門樓。如:

黃塘巷,是李姓某官人曾任黃塘太守,在此地建宅定居而得名。

龔巷,是清代舉人龔應霖於此定居而得名,現已更名為北門六巷。

試巷,是陳姓聚族之住宅區,因鄰近舊試院(現中山公園)而得名。

歐陽巷,是歐陽氏族聚居之地,今已改稱北門八巷。民國時期,四會縣的早期革命烈士陳伯忠曾居住於此。

陳家巷,是陳姓人建的一條小巷,今已改稱北門九巷。

姓簡門樓,是簡姓人聚居地。

盧進軍門樓,情況不詳。

盲妺巷,內有盲女聚居的房屋。每逢傍晚,一串的“盲妺”就會出現在北門直街上,最前一位手持盲公竹帶路,後面的一位一手持二胡等樂器,另一手搭在前一位的肩膊上,前往茶樓等公共場所賣唱,靠茶客的施捨生存。

在北門直街南段處,還有一座古建築,稱“鄧氏大宅”,該建築風格古樸,工藝精美,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南門直街南門直街全長200多米,南連綏江邊的沿江路,北接縣前街,正對位於縣前街的民國以前的縣衙門(解放後這裡成了看守所,現在則成了華僑新村住宅小區)。

南門直街古蹟多多。北段近縣前街處有“將軍第”門樓,將軍第是清代海軍名將吳應科的故居。同治十二年(1873)十四歲的吳應科被公派到美國留學,是四會被公派到美國留學的三個幼童之一。回國後入福州馬尾船政學堂學習。光緒十八年(1892)任北洋海軍提標都司,充督隊船大副。甲午中日海戰中,驍勇善戰,被清政府嘉獎,越級升至參將,授予“揚勇巴圖魯(勇士)”稱號。宣統二年(1910)任巡洋艦隊統領,巡防長江。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率部響應,被湖北軍政府委任為海軍總司令。民國時期曾任海軍右司令、海軍部參議、總統府諮議、接收威海衛參贊等職。

清代,吳應科奉旨建居於此,其門樓被賜額“將軍第”。現“將軍第”(門樓)已被列為“四會市文物保護單位”。

在將軍第門樓內還有嶺南著名書畫家吳子復先生的故居。吳子復先生藝術造詣很深,尤以金石篆刻見長,其隸書風格自成一家,深受時人推崇。其代表作有《總理遺囑》(1931年為廣州中山紀念堂落成書寫入石,現存紀念堂講臺壁上)、廣州“鎮海樓”牌匾、“廣州博物館”牌匾及廣州五層樓上的長聯等,享譽美術界,是一個集畫家、書法家、金石篆刻家、美術教育家於一身的美術界奇才,曾任廣州文史館館員、廣州政協文史資料研究會常委、廣東書法篆刻研究會副主任、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會員等多項職務。

在將軍第南側有“中憲第”。“中憲”乃舊時正四品官官銜名稱,相當於當今的廳級幹部。中憲第門樓高大、恢宏,門樓高懸“中憲第”賜額。中憲第乃梁氏族人聚居地,梁氏祖先在此蓋起了八座三間兩廊的大青磚屋,式樣古樸,堅固寬敞,人稱“樑屋”。樑屋與東門直街的林屋及倉崗的鑊耳屋群、青磚屋群並稱為當時的“高尚”住宅區。

在近南門直街南端西邊有一小巷,稱“分司巷”。據稱是因有一官銜為“分司”的武官在此居住而得名。

在現四會中學教學樓南邊還有一間嚴氏祖祠,是嚴氏族人祭祀、崇敬祖先的地方。民國十六年(1927),李榮康先生曾在此祠創辦四會第一所中學——榮康中學,至1930年該中學停辦。

詩書街古時,此處建有多座科舉顯宦的祠堂,計有:明代進士林世遠(曾任御史監察、南京蘇州知府)祠、清康熙舉人龔應霖(曾任刑科給事中,轉工科掌印)所建的龔家祠、清康熙舉人吳國玕的琢山祠。這些人都是詩書世家,遂以詩書為街名。“文革”期間,詩書街曾改為永紅橫街,1982年複名。

詩書街除了上述三間官宦祠堂外,在詩書街右轉北門直街處,還有一間頗具規模的祠堂,該祠堂為三進建築,稱黃家祠。約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由里人黃熾昌用黃氏祖資在此祠堂為校址辦起了熾昌小學。該校為當時四會的名校,是現時城中小學的前身。解放初期,全縣三級(縣、區、鄉)幹部大會均以此為會場,又曾多次作為各種展覽的場所,現此處已成為居民住宅區。

青石街該街正對學宮(四會中學)校門,原是一條高低不平的泥沙路。據傳,有一南門人在廣西任知縣,從當地運回青石板,鋪在路面上,故以“青石街”命名。“文化大革命”期間,以“破四舊、立四新”為名,把“青石街”改為“朝陽街”,沿用至今。

民國期間,縣警察局曾駐於青石街西側,後來成為四會公安局駐地。而在青石街東側,即現嘉禾苑小區。“嘉禾”與“家和”諧音,含“家和萬事興”之意、教育局舊址一帶,是一個露天大廣場,稱“學校園”。學校園北邊是一個大舞臺,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此處仍為四會群眾集會的場所。“文革”後,成為四會鎮政府駐地,現青石街仍駐有司法局、公證處及城中派出所等機關。其餘地方已逐漸開發成居民住宅區。

東門直街 東門直街是四會的人口密集居住區。這裡是林姓族人的聚居地,有多座漂亮的青磚屋,式樣古樸,堅固寬敞,稱為“林屋”,與南門直街的樑屋及倉崗的青磚屋群、鑊耳屋群一起成為當時的“高尚”居民住宅區。

東門直街與縣前街是四會古代最早發展起來的商貿區,店肆立於其中,後來才逐漸向東門城外擴展。民國時期,東門外的龍江岸邊發展有豬仔行、鹹魚行(又稱“倉前街”)等專業市場,成為四會的商業旺地。

龍江 龍江路 海邊坊 龍江古稱三合水,是綏江的一級支流,主流發源於廣寧縣平崗垌十排山,至城中街道沙尾小海口處注入綏江,全河長63公里。由於該河道蜿蜒多曲彎,狀似一條龍,人們稱其為“龍江”。因為“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含“吉祥”之意,故在龍江附近的地方都爭相以“龍”為名。如龍江改道前的“龍江路”“龍江裡”“龍江大酒店”,改道後的“匯龍大酒店”“龍城大酒店”“龍鳳大酒店”“龍鳳路”“龍鳳橋”“興龍街”等。又因珠三角的民眾,習慣稱“江河”為“海”,四會人也把“綏江”稱作“大海”,把“龍江”稱作“小海”,所以就出現了“小海口”“海邊坊”等地名。

因龍江河蜿蜒多曲彎,不利洩洪,所以水利部門從1957年起,逐段整治龍江河。至1979年完成龍江河城區段裁彎取直工程,挖出了從現龍鳳橋經水閘至龍江裡的新河道。

以現時的建築為地標,龍江河城區段原來的走向為:龍江水流至新匯豐處拐右彎至龍城大酒店轉左,經高觀市場、保健中心,左轉入海邊坊、光明大道,在龍江裡處轉右一直流至小海口匯入綏江。

龍江改道後,把舊河道填平,在上面建起龍鳳路,以及龍城大酒店、高觀市場、發展大廈、保健中心等多座商住樓,並發展成商業旺地。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文明四會

點擊左上方“文明四會”關注我們,瞭解更多四會資訊。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倉崗 倉豐圍 倉崗街現時四會市人民醫院後面有一小山崗,南漢時期(917——971)劉氏曾建倉儲糧聚兵於崗上,此小山崗遂名為“倉崗”。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知府譚受主持修築了堤圍,因堤圍築在倉崗附近,為祈求連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把此堤圍命名為“倉豐圍”。

至清代嘉慶年間,倉崗的柴杉竹業興盛起來,倉豐圍從現時人民醫院至倉崗小學約一千米的堤面逐漸建起了數百間商鋪,路面鋪有三條連續不斷的花崗岩石板,商貿業非常發達,成為四會鎮十七條街道之一。因此街道在倉崗山下,遂稱“倉崗街”。

雞公巷20世紀50年代,倉崗地區還有“倉崗九條巷”之說。其中最北的一條,位於現時的倉崗小學南側,長度約百米,居住著10多戶嚴姓人家。里人在巷口處築有一恢宏的門樓,門樓脊頂挺立著一隻陶瓷公雞,金光閃閃,神釆奕奕,正在引頸高歌,與綏江對岸的獨崗雞乸寨遙望相對,相映成趣。“一唱雄雞天下白!”公雞是十二生肖之一,自古就被認為是吉祥禽鳥,有辟邪、化煞、鎮宅之功力。此處門樓的公雞栩栩如生,引人駐足,於是,人們把這個門樓稱作“雞公門樓”,把這條小巷稱作“雞公巷”(四會人稱公雞為“雞公”,稱母雞為“雞乸”)。雞公巷現已與參軍第、新樓坊一起改稱為倉崗五巷。

參軍第在雞公巷南側有一小巷,住著不足10戶人家,這條小巷稱“參(讀音‘叄’)軍第”。“參軍”乃古代一種官銜,其巷名應與此官銜有關,此說尚有待後人求證。“參軍第”現為倉崗五巷的一部分。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倉崗部分街角圖片

高巷 羅巷 徐巷在倉崗九條巷的原住民中,“高、羅、嚴、徐”是四大姓。雞公巷、參軍第、新樓坊、延和巷全部居民都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嚴姓人,加上敏如巷部分的嚴姓居民,使在倉崗嚴氏族人人數為最多。另外,當官的、有錢的嚴姓人也比較多,因而素有“倉崗嚴”之稱。而高巷、羅巷、徐巷則分別為高姓人、羅姓人、徐姓人的聚居地,這三條巷因姓氏而得名。

渤海巷倉崗九條巷除雞公巷、參軍第、新樓坊外,從北至南,還有敏如巷、延和巷、高巷、羅巷、徐巷,這八條巷均處倉豐圍內,但第九條巷卻位居圍外,名曰“渤海巷”,其巷口斜對高巷,為高巷高姓人家所建。因高氏遠祖子啟公於八百年前的宋代來自山東渤海郡,高姓素有“渤海高”之稱,所以把所建的小巷命名為“渤海巷”。

新華路倉崗地區倉豐圍內除了古已有之的九條巷外,在20世紀80年代還新增加一條道路:新華路。現時四會市人民醫院住院部位於倉豐圍內,原來是一大片魚塘和菜地。約於1988年,由於醫院發展需要,政府徵用了這片土地,建起了住院部,並修築了圍牆,又在圍牆外修築了一條新的道路,命名為“新華路”。

高村頭 高巷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四會高氏始遷祖子啟公從山東渤海郡遷至現白沙村委建村居住,以姓冠名,得名“高村頭”。至明朝末年,子啟公後人從高村頭遷至倉崗建村發業,名為“高巷”,後再分支省內各地。現高村頭仍存高氏始祖宋子啟公墓。

寺邊 龍華寺崗 龍華廣場緊鄰倉崗北端(里人俗稱“倉崗尾”)的村莊稱“寺邊村”。相傳,古時村內有一座三廂四進的宏大寺廟,稱“龍華禪寺”。由於該村位於龍華禪寺旁邊,故名“寺邊村”。寺邊村為嚴姓人聚居地,今屬城中街道高獅居委(古稱“石獅鄉”)管轄。

有一年洪水把寺邊村前的堤圍沖垮,村旁一棵正對堤圍決口的大榕樹也倒下了,把衝向村內房屋的洪流分向東西兩邊,房屋保住了,但卻把東西兩邊衝出一個三面環抱村莊的弧形大水塘,龍華禪寺同時被衝毀。後來,倉崗人在現時人民醫院的位置上重建寺廟,稱“龍華寺”。至20世紀50年代,人民醫院擴建時,龍華寺被拆毀。

龍華寺建成後,人們把寺後的“倉崗山”改稱為“和尚崗”,但更多的人把這個小山崗稱為“龍華寺崗”。1992年在龍華寺崗上建起了一個小公園,稱“龍華苑”。在龍華寺崗山腳下的建築也紛紛以“龍華”命名:龍華飯店、龍華市場、龍華豪庭住宅小區,最近新建成的高層住宅小區也命名為“龍華廣場”。

大同洲位居倉崗的大同洲原來是綏江河邊上的一個小島,是千百年來綏江發洪水時從上游衝下來的泥沙聚積慢慢形成的。島上原來種滿竹子,隨著倉崗柴竹杉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這裡原來生活在船艇的水上人家開始在洲島上搭蓋木棚住人。人們把此洲島稱作“綏洲”,取“綏江河上的沙洲”之意。至清代,島上的居民何合與何針到官府打官司,縣官作了調解工作,兩人和好如初後,縣官詢問二人住處,答:“大家同住一個洲。”縣官說:“你們那裡不如就叫大同洲吧。”意思是希望大同洲的疍民們和諧共處,平等自由地生活之意。

河傍路 前進路河傍路即現時倉崗地區前進路人民醫院以北的一段。古時,這裡只是綏江河邊的灘地。至清道光年間(甚至是更早的嘉慶年間),隨著倉崗柴杉竹運輸業的興起,這裡建起了過百間商行會館,逐漸成為一條以經營柴杉竹業為主的商業街道,路名取“綏江河傍邊”之意,稱“河傍路”,是清末民初四會鎮十七條街道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間,“河傍路”改稱帶有時代色彩的“前進路”,並沿用至今。

大同新街大同洲是綏江上倉崗河段的一個小島,四面環水,在大同洲與前進路之間為一條小河所隔。1987年,房地產公司開發倉崗區,抽沙把小河填平,使大同洲與前進路陸地相連,在舊河道上建起了10多座商住樓及一些自建房,並規劃出一條寬6米、長693米的街道,因與大同洲為鄰,遂名為“大同新街”。

新園宋末鹹淳九年(1273年)福建莆田縣田疊鋪人林隆興到四會任職縣令,同宗族人林仁壽隨同到四會任縣衙主簿(相當於現時縣府祕書)。數年後,林隆興調往他鄉任職,林仁壽則因北方戰亂頻仍而沒告老還鄉,反而把家屬也遷來四會,定居於今四會汽車客運站附近的龍華寺崗腳的地方。由於他們需新建家園,靠墾荒種地為生,他們把這一帶新開墾的園地,稱為“新園”。隨著人口的繁衍増加,林姓族人在附近綏江河邊的“新路”(今匯源路)建屋居住,並繼續分支到其他地方。林仁壽因此成為四會“新路林”的始遷祖。

在《四會縣誌》的“清康熙二十七年四會縣簡圖”上,此地標為“仁受都”。“仁受”是來源於“仁壽”但又忌諱“仁壽”的地名。新園現屬城中街道高獅居委管轄。

林仁壽過世後安葬在鎮郊的野狸逕,土名稱“大夫田”上(即現龍華豪庭附近的野狸崗腳處)。仁壽始祖的墳墓頗具規模,為其子孫祭祖之地。至20世紀60年代,因此處需建食品廠而被毀壞無存。

而林隆興在外地為官多年,百年歸老後,其曾孫林嘉興遵其遺言將其遺骨攜回四會,安葬在曾祖生前預先選定的城郊小山崗的一塊被堪輿先生稱為“紅燈照壁”的墓地上,了結了曾祖的最後心願。

林嘉興則落籍四會高街(時稱“社山直街”,在《四會縣誌》的“清康熙二十七年四會縣簡圖”上此處標為“社山都”,即現時的高觀東路),林隆興成了四會“直街林”的始遷祖。直街林曾在高街建有一間林氏宗祠,此宗祠在解放初為四會縣第一區第二小學(簡稱“區二小”)校址,區二小於1953年拼入四會縣第一小學(簡稱“縣一小”,即現城東小學)。林氏宗祠於1960年間拆毀,建起了四會電機廠廠房。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江濱堤園圖片

林寨此處原為倉豐圍內的一塊亂葬墳地,十分荒僻,只居住著幾戶譚姓人家,取名“譚布”。至明末崇禎年間,林光祚因兄弟分家從新路遷至此處居住。由於林姓子孫繁衍昌盛,而譚姓則人丁衰微,認為此處風水不利於譚姓居住發展,遂遷居他處。林姓人亦隨即把村名改為“林寨”。林寨現歸屬城中街道高獅居委管轄。林寨的林氏宗祠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新路 匯源路與倉崗前進路南端相接的是匯源路。唐代,這裡本來也是綏江河邊的灘地。後來隨著人口的繁衍增加,新園的林姓人遷此居住,成了林姓族人聚居點。後來,河邊新闢出一條路,眾稱“新路”。在此居住的林姓人自稱“新路林”。

1928年農曆十二月廿八日,新路發生了一場大火災,從林家祠(現匯龍花園)一直燒到吳怡齋祠(現四會市委黨校),燒毀了不少房屋、店鋪、船隻。事後,各大商戶發起打醮、送火神的活動。人們覺得“新路”“新路”,年年新,不吉利,遂把林家祠至大北路口那段“新路”改稱為“匯源路”,取“彙集水源,取水濟火”及“彙集水源,彙集財富”(古人認為“水為財”)之意。而林家祠往北至崩基口仍稱“三登坊”,大北路口往南就是洪聖廟地段了。“匯源路”此名沿用至今,該路段得到延伸,從北端的獨崗橋頭東至南端的大北路口止。

由於古代的陸路交通落後,河道成為主要的交通運輸線,水運成為當時重要的運輸方式。新路(即後來的匯源路)位居綏江河邊,因而逐漸成為水陸交通的交匯點、轉運站。至20世紀60年代,四會的客運碼頭、貨運碼頭、過江橫水渡碼頭以及客貨汽車運輸站都還設在這裡,仍是四會的交通運輸中心。

古時,新路的西面河邊滿布大小碼頭,河面上滿布竹排木排以及大小船隻。水上人都以船艇為家,夜晚,河面上星火點點,又是一番風景。新路的東面除了有太和醬園(食品廠前身。清代,其產品已出口南洋)、友昌成醬園、厚昌醬園及經營米油糖雜貨、紙料炮竹、山貨、肉食等各式店鋪、倉庫、民居外,還有振民火柴片廠、生昌隆榨油廠、利豐和米機等一批廠企。現存的“太和”及“友昌成”舊址(均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見證著當年新路的繁華與興旺。此外,新路當年還有四會規模最為宏大的吳怡齋公祠(民國時期及建國初期成為四會縣府所在地,現為四會市委黨校)和五進的林氏大宗祠(位置在現時匯龍花園)。如今的匯源路仍是四會市的一塊商業旺地。

三登坊清代,新路的林氏人家三子同登科甲,因而得名“三登坊”。三登坊是新路的其中一段,從崩基口至林家祠(即現獨崗橋腳至匯龍花園)。從林家祠至西渡口(即現匯龍花園至碧海灣橋東橋頭南側,解放前後的一段時間西渡口又稱勝利碼頭)仍稱新路。三登坊有一條約三米寬的路,路面中間用三條直排的麻石鋪成。里人築有一石牌坊橫跨路的上方,牌坊上鐫刻有“三登坊”三個大字。至民國時期,政府擴寬馬路,拆除了石牌坊,把石牌放到河邊的土地公處,後來不知所蹤。

崩基口在三登坊的靠北的一段,即現時獨崗大橋東橋頭新風路口至人民禮堂的一段及附近一帶,人們稱之為“崩基口”。

此地處於龍華寺崗與野狸崗之間,東有龍江,西有綏江。每當夏潦氾濫之時,兩江的洪水水位往往有一個高差,高水位一方的洪水夾帶著樹枝等各種雜物向低水位的一方奔騰湧去,水流湍急,聲如雷鳴。滾滾洪流不僅把地面的表土連帶農作物衝刮而去,一掃而光,有時還會摧毀房屋,沖走財物,甚至致人於死地,其狀甚為恐怖,令人心驚肉跳!於是,這裡的人在已有的叫“沙仔塘”(即原航運宿舍停車場)的塘基基礎上築起一條小基圍,阻擋洪水在此通過。此基圍與眾不同:一般基圍是把某個地方圍起來,不讓洪水侵入;但這段基圍既不能阻擋龍江洪水侵入,也不能阻擋綏江洪水侵入,只能阻擋高水位洪水向低水位一方湧流。可是,因這段基圍矮小、單薄,往往還是被洪水衝崩,形成決口,因此人們把這一帶地方稱作“崩基口”。

向陽巷位居三登坊崩基口舊供電局北側,原名“龍溪裡”,文化大革命期間改作“向陽巷”,沿用至今。

廟巷 新巷 盤古巷古時,在現今的匯源路人民禮堂南側有一條小巷,里人為祈求神靈護祐,在巷內建了一間小廟,命名“盤古廟”,取“盤古初開”之意。這條小巷因此而得名“廟巷”。又由於此巷位於三登坊地段內,所以亦稱“三登一巷”。至1957年始,縣委縣政府機關陸續從怡齋吳氏宗祠(現市委黨校)遷到廟巷南側建樓辦公,並在廟巷內建起數幢幹部平房宿舍,因“廟巷”帶有封建迷信色彩,遂更名為“新巷”。

至清末,士紳林棠楷把盤古廟遷至現城中路中國人民銀行四會支行附近,建起一間三進的大盤古廟,所在的巷道因此而被稱為“盤古巷”。古時的三登八巷(位置在友昌成醬園北側)現時已被劃入盤古巷的行政區域管轄。1931年,以盤古廟為校址,辦起三登小學。抗戰期間,盤古廟被日寇飛機炸燬。

花街 城中路 城中新路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四會縣政府選定匯源路上的林氏大宗祠這個野狸崗腳下、地勢較高、不易水浸,而且水陸運輸方便的地方建糧倉,把四會的一些祠堂拆除,以其磚瓦杉為建材,建起了糧食局、糧食加工廠及多座糧倉。此時,現今的城中路仍為住宅民居。至1961年,為方便此處的縣糧倉從水路運送糧食,又從勤園(現工交幼兒園)起至匯源路取直徵用此處民房闢出一條新馬路,直達綏江岸邊碼頭,稱“城中路”。

城中路路旁栽滿高大的白蘭花樹,不僅在炎夏給人們送來涼蔭,每逢開花時節,還給人們送來醉人花香。每天清晨,都有采花工上樹採摘含苞待放的白蘭花,並即日運至香港銷售,因而群眾把這條街稱作“花街”,轄屬此地的居委會亦稱“花街居委會”,許多人反而不知道它的本名為“城中路”了。

至1982年,徵用城中小學部分用地,把城中路向北延伸至新風路,接通20世紀60年代建成的跨龍江河的槎山橋,直達1974年建成的槎山體育中心,此新路段仍稱城中路。

至1997年,房產開發商從工交幼兒園對面起,經原柴欄(即現財貿幼兒園)至現中豪廣場步行街止,闢出一條新馬路,因位處城中小學附近,又連接城中路,因而冠名“城中新路”。

匯龍花園古時,在三登坊路段上,建有一座祠堂,名曰“林氏大宗祠”。林氏大宗祠為林大節於明嘉靖年間所建。宗祠從綏江河邊建至野狸崗腳,為五進建築,其規模僅次於不遠處的怡齋吳公祠,是四會城規模最大的兩座祠堂之一。1929年,四會擴建街道,林氏宗祠拆除兩進,留下三進,後又出租成為振民火柴廠。至解放後,宗祠被全部拆除,建起了糧食局和糧食加工廠及數座糧倉。至2004年,房產開發商在此建起有地下停車場的多幢商住樓,冠名“匯龍花園”。

人民禮堂1958年10月3日,廣寧、四會兩縣再次合併,稱“廣四縣”。每年召開的三級(縣、公社、大隊)幹部會議人數眾多。為此,縣委、縣政府決定在縣城建一個大會場,定名為“人民禮堂”。選址在四會鎮崩基口廟巷荔枝園。此處原屬三登坊林氏所有,聞國家需要,即決定無償捐獻搞建設。為此,使用單位在禮堂特開一後門,專供林氏後人免票進入觀看戲劇、電影等。禮堂由廣寧賓坑人陳梓才設計,用地近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300平方米,設兩層觀眾席,合共座位1300個。除會場外,還有舞臺、化妝室、演員宿舍等建築,禮堂前還有小廣場。人民禮堂的建設在當時是全縣的重點工程,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直至21世紀初,人民禮堂仍為四會大型集會的場所,還兼有電影放映、戲劇、雜技、文藝演出等多項功能,是老一輩四會人非常熟悉的地方。禮堂於1970年和2002年兩次修葺,現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新風路民國17年(1928)開始修築四會至三水的公路,一年後,四(會)三(水)公路四會至黃崗段通車。民國25年(1936)四會至三水河口段全線築成通車。

民國21年(1932)修築四(會)(廣)寧公路至黃田與春水分界。

至1936年,為連通四(會)三(水)公路與四(會)(廣)寧公路,在現時龍城大酒店北側,正對大同路的龍江河上築起一條可行駛汽車的堅實木橋,稱“新龍橋”(簡稱“新橋”)。

至此,從三水往四會的汽車經五馬崗、黃崗、塔崗,沿清蓮圍堤面到達四會城的小海口。汽車從高街(高觀東路)入城,經高觀西路,過新龍橋後,經大同路、大北路、匯源路、河傍路,再經白沙、九崩崗、古琴塘、沙頭、都崀、歐坑到達黃田。

1969年,因龍江河改道,築成從前進路南端起經野狸逕山坳、水閘至蘆荻園(今鳳山路口)止的環城公路(現已更名為新風路和水閘路)。自此,過境汽車不必再經舊中心城區了。

再經多年發展,過境汽車已繞行四會大道,甚至是郊外的二廣高速,環城公路成為城內馬路。1982年把“環城路”龍鳳橋以北的一段改名為“新風路”,沿用至今。

城內四會縣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立木柵為城。天順八年(1464)至成化三年(1467)經三年時間在原木柵城址壘築起磚城。城牆總長1923米,高近7米,厚近5米。城牆外挖有護城壕塹,寬約10米,深約3米。城開四門:北門稱“鎮安門”(有“鎮守安寧”之意),西門稱“德澤門”,南門稱“清寧門”,東門稱“陽和門”。後又在學宮(今四會中學)南隅增開“文明門”。

以現今的建築為地標,四會古城牆的走向為:從北門出發往西,至碧海灣橋頭紅綠燈處轉左往南,經東南酒店、市幼兒園,到達西門(縣前街西街口);城牆繼續沿沿江路往東南延伸,到達南門後,偏左轉入到四會中學校內,經過學生宿舍、四會中學與仲泰小學間的界牆、植物園,再轉出拱橋直街,經縣前街東街口(古時此處並無城門,為城牆所阻隔,不能直出城外)、龍江路,過東門,最後返回北門。

20世紀50年代筆者在四會中學求學時,城牆雖多有毀損,但尚有防洪功能。每當綏江、龍江洪潦來臨之時,四個城門均落閘板抵擋洪水。但因滲漏之故,城內仍有水浸,但並不嚴重。之後,城牆不斷遭到毀拆,至1985年10月,因改建中山路,北城門及城牆均被夷為平地,建起商住樓。至此,舊城無存。現四會市博物館僅收藏有古城牆磚一塊及北城門的石門額,上刻“鎮安”二字,彌足珍貴!

古城牆範圍內的地方,人們稱之為“城內”。城內有多條街巷:北門直街、南門直街、東門直街。此外,還有縣前街、詩書街、青石街及黃塘巷、龔巷等多條街巷。

2002年12月,政府有關部門重建北門和東門兩個城門牌坊。2016—2017年,在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的過程中,對城內的6條主要街道進行全面整治:翻修下水道、鋪設瀝青路面、粉飾沿街牆面,配以花鳥人物書畫、國學文明導語及街巷歷史材料,再掛上紅燈籠、紅風車等飾物,好一派廣州西關風情,讓四會古城既重現古色古香的風貌,又煥發出濃濃的青春氣息!

縣前街 舊市府明洪武初年(1368),四會知縣嶽鎮設縣署於現四會中學校門前東西走向的街道上,明清兩朝縣衙均駐於此地。直至民國前期仍以此地為縣政府駐地,是幾百年來四會的行政中心,因而這條街道被稱作“縣前街”,含“縣衙前面的街”之意。

縣前街現東街口在解放後一段時間內仍為古城牆所佔,此處仍未建成街道,與現時的拱橋直街並不相通。此處起至東門沿城牆內側一帶均為民房、蕉林、園地,人稱“東頭”。東頭之西、青石街之東,即現嘉禾苑、司法局、舊教育局一帶為一個露天大廣場,稱“學校園”。至“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園仍為四會群眾集會的場所。“文革”後,此處一度成為四會鎮政府駐地。

“文化大革命”期間,縣前街曾一度改稱“紅旗街”,1982年複名。

至民國中期,因縣政府建築破舊,遂搬至匯源路吳怡齋公祠作縣政府辦公場所。抗戰時,縣政府曾一度搬至倉崗龍華寺辦公,戰後才回歸。舊縣衙於解放初至20世紀80年代初曾為縣看守所,現已成為“華僑新村”住宅小區。

解放初,縣委、縣政府接收舊縣府用房作辦公場所。1957年,縣委開始逐年搬遷至三登坊荔枝園建樓辦公,1984年縣府亦搬至三登坊與縣委合在一個大院內辦公。吳家祠舊址遂作為縣委黨校使用至今。

至1997年市委、市政府又搬至位於東城街道的新行政中心辦公。於是人們把三登坊市委、市府舊址稱作“舊市府”。舊市府現為“四會市老幹部活動中心”等多個單位駐地。

歷史上,縣前街除了是四會幾百年來的行政中心外,還是四會的文化教育中心,古代四會的學宮(又稱“孔廟”)位居此地。宋鹹淳五年(1269),四會知縣趙汝音將學宮建於城內東南,前對青雲坊,內建孔聖大成殿、明倫堂、齋舍,大成殿內有“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塑像及七十二賢的神位。學宮乃古代四會學子學習四書五經、參加科舉考試、官方開科取士的場所。學宮築造古樸,宋、元、明、清各朝,沿用不替。

至清亁隆四十七年(1782)知縣董文駒於孔子廟東側建起了“綏江書院”。光緒二十八年(1902)在綏江書院辦起了由縣紳劉子瞻和里人吳熾昌倡捐興辦的四會首間縣立高等小學堂——矜育學堂。本邑舉人吳大猷、黃桂瀛先後於光緒、宣統年間主持過綏江書院講學。

在綏江書院東側,即現四會中學體育館的位置上,有一間“賓興祠”。民國八年(1919)曾在此辦起一間六年制完全小學——縣立第一女子小學,後因低年級女生人數太少,也招收少量男生。

至民國十八年(1929)2月,縣長王肇文在學宮及綏江書院的基礎上創辦了四會中學。隨著社會的發展,四中校域拓展,範疇擴闊,高樓雄立,設備更新,學宮與四會中學已是今非昔比、天淵之別了。

現時四會中學的校門為拱形造型,拱頂的“四會中學”四個大字系我國著名書法家關山月所書,為這所四會的最高學府增色不少!

縣前街除了駐有四會的最高學府外,四會市教育局、四會電視大學、城南二小(即今城中幼兒園)亦曾駐於此街。

縣前街不僅是古代四會的行政中心、文化教育中心,還是四會最早的經貿旺地。縣前街的路面鋪設有三條直排的花崗岩石板,設城初期,店肆就設立在縣前街上,以後集市才逐漸向東門直街及城外擴展。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舊人民圖片

北門直街四會古城內,正對北門的街道稱北門直街,正對東門的稱東門直街,正對南門的稱南門直街,而正對西門的街道因縣衙駐此,稱縣前街,不稱西門直街。可是卻有一條“西門街”,這條街從詩書街西街口起往南拐右彎經劉家祠、關帝廟至西門口止。後來才分成兩段,一段歸縣前街,另一段歸北門直街。被劃入北門直街的那一段中間有一座城隍廟。據說,城隍廟裡面有一位主管四會城的神,因而一直受人崇拜,香火鼎盛。

在進入北門後左邊的小巷,即北門直街一巷內北帝廟側有一間小學,名為培正小學。培正小學成立於1914年,是四會基督教浸信會主持創辦的,初辦時學生有70多人,後增至130多人。這間教會學校規定每週日學生都要返校集中到福音堂“做禮拜”,聽牧師講解《聖經》、祈禱、合唱讚美詩等。

解放後,四會縣時任副縣長的陳德同志曾在培正小學居住過。

民國三十六年(1947),在北門基督教浸信會內由清塘大布謝村人黃真光創辦了“培正幼稚園”,初招幼兒16人,臺椅和簡單的教具由教徒捐贈。至1952年,政府接管幼稚園,時有幼兒一百多人,教師4人。後幼稚園遷址到北門直街南段的城隍廟處。至1954年定名為“四會鎮幼兒園”,時有幼兒165人,教養員6人。1958年又改稱“四會縣幼兒園”,現已發展為頗具現代規模的“四會市幼兒園”。

北門直街除了曾創辦幼兒園及小學外還創辦過一間大學。1975年10月28日,經多方努力,四會縣工人業餘大學正式開辦,校址設在北門直街五巷九號。工大為縣直屬學校,局級建制,縣財政供給。1980年經省高教局驗收,1983年改名為“肇慶工人業餘大學四會分校”,並由教育部備案。至2015年1月最後一屆學生畢業,工大完成了其歷史使命。四十年來,工大為四會培養了大批技術人才,為四會的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清末,在北門直街原總工會的位置上,有一間建立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的“矜育善堂”。矜育善堂這塊地皮由士紳吳祖同捐獻,資金由港澳及南洋各地同鄉僑胞集捐,得款置業生息充作常年經費。矜育善堂專事賑災、救濟工作。因當時民眾生活困苦,且民風重男輕女,時有遺棄、甚至溺死女嬰之慘事發生,所以善堂專設育嬰堂,收留棄嬰撫育。矜育善堂還設有中藥局,聘請中醫坐堂診病,免收診金,贈醫送藥,免費贈種牛痘及施棺等。矜育善堂與成立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的慈惠醫院(現四會市人民醫院前身)一起成為綏江流域成立最早的慈善機構。

解放後,矜育善堂成為縣總工會駐地。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北門直街南段西邊曾辦有一間鎮辦企業“會城紡織廠”。當年,該廠對於解決民眾就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在北門直街內有多條橫巷,其中許多都建有門樓。如:

黃塘巷,是李姓某官人曾任黃塘太守,在此地建宅定居而得名。

龔巷,是清代舉人龔應霖於此定居而得名,現已更名為北門六巷。

試巷,是陳姓聚族之住宅區,因鄰近舊試院(現中山公園)而得名。

歐陽巷,是歐陽氏族聚居之地,今已改稱北門八巷。民國時期,四會縣的早期革命烈士陳伯忠曾居住於此。

陳家巷,是陳姓人建的一條小巷,今已改稱北門九巷。

姓簡門樓,是簡姓人聚居地。

盧進軍門樓,情況不詳。

盲妺巷,內有盲女聚居的房屋。每逢傍晚,一串的“盲妺”就會出現在北門直街上,最前一位手持盲公竹帶路,後面的一位一手持二胡等樂器,另一手搭在前一位的肩膊上,前往茶樓等公共場所賣唱,靠茶客的施捨生存。

在北門直街南段處,還有一座古建築,稱“鄧氏大宅”,該建築風格古樸,工藝精美,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南門直街南門直街全長200多米,南連綏江邊的沿江路,北接縣前街,正對位於縣前街的民國以前的縣衙門(解放後這裡成了看守所,現在則成了華僑新村住宅小區)。

南門直街古蹟多多。北段近縣前街處有“將軍第”門樓,將軍第是清代海軍名將吳應科的故居。同治十二年(1873)十四歲的吳應科被公派到美國留學,是四會被公派到美國留學的三個幼童之一。回國後入福州馬尾船政學堂學習。光緒十八年(1892)任北洋海軍提標都司,充督隊船大副。甲午中日海戰中,驍勇善戰,被清政府嘉獎,越級升至參將,授予“揚勇巴圖魯(勇士)”稱號。宣統二年(1910)任巡洋艦隊統領,巡防長江。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率部響應,被湖北軍政府委任為海軍總司令。民國時期曾任海軍右司令、海軍部參議、總統府諮議、接收威海衛參贊等職。

清代,吳應科奉旨建居於此,其門樓被賜額“將軍第”。現“將軍第”(門樓)已被列為“四會市文物保護單位”。

在將軍第門樓內還有嶺南著名書畫家吳子復先生的故居。吳子復先生藝術造詣很深,尤以金石篆刻見長,其隸書風格自成一家,深受時人推崇。其代表作有《總理遺囑》(1931年為廣州中山紀念堂落成書寫入石,現存紀念堂講臺壁上)、廣州“鎮海樓”牌匾、“廣州博物館”牌匾及廣州五層樓上的長聯等,享譽美術界,是一個集畫家、書法家、金石篆刻家、美術教育家於一身的美術界奇才,曾任廣州文史館館員、廣州政協文史資料研究會常委、廣東書法篆刻研究會副主任、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會員等多項職務。

在將軍第南側有“中憲第”。“中憲”乃舊時正四品官官銜名稱,相當於當今的廳級幹部。中憲第門樓高大、恢宏,門樓高懸“中憲第”賜額。中憲第乃梁氏族人聚居地,梁氏祖先在此蓋起了八座三間兩廊的大青磚屋,式樣古樸,堅固寬敞,人稱“樑屋”。樑屋與東門直街的林屋及倉崗的鑊耳屋群、青磚屋群並稱為當時的“高尚”住宅區。

在近南門直街南端西邊有一小巷,稱“分司巷”。據稱是因有一官銜為“分司”的武官在此居住而得名。

在現四會中學教學樓南邊還有一間嚴氏祖祠,是嚴氏族人祭祀、崇敬祖先的地方。民國十六年(1927),李榮康先生曾在此祠創辦四會第一所中學——榮康中學,至1930年該中學停辦。

詩書街古時,此處建有多座科舉顯宦的祠堂,計有:明代進士林世遠(曾任御史監察、南京蘇州知府)祠、清康熙舉人龔應霖(曾任刑科給事中,轉工科掌印)所建的龔家祠、清康熙舉人吳國玕的琢山祠。這些人都是詩書世家,遂以詩書為街名。“文革”期間,詩書街曾改為永紅橫街,1982年複名。

詩書街除了上述三間官宦祠堂外,在詩書街右轉北門直街處,還有一間頗具規模的祠堂,該祠堂為三進建築,稱黃家祠。約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由里人黃熾昌用黃氏祖資在此祠堂為校址辦起了熾昌小學。該校為當時四會的名校,是現時城中小學的前身。解放初期,全縣三級(縣、區、鄉)幹部大會均以此為會場,又曾多次作為各種展覽的場所,現此處已成為居民住宅區。

青石街該街正對學宮(四會中學)校門,原是一條高低不平的泥沙路。據傳,有一南門人在廣西任知縣,從當地運回青石板,鋪在路面上,故以“青石街”命名。“文化大革命”期間,以“破四舊、立四新”為名,把“青石街”改為“朝陽街”,沿用至今。

民國期間,縣警察局曾駐於青石街西側,後來成為四會公安局駐地。而在青石街東側,即現嘉禾苑小區。“嘉禾”與“家和”諧音,含“家和萬事興”之意、教育局舊址一帶,是一個露天大廣場,稱“學校園”。學校園北邊是一個大舞臺,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此處仍為四會群眾集會的場所。“文革”後,成為四會鎮政府駐地,現青石街仍駐有司法局、公證處及城中派出所等機關。其餘地方已逐漸開發成居民住宅區。

東門直街 東門直街是四會的人口密集居住區。這裡是林姓族人的聚居地,有多座漂亮的青磚屋,式樣古樸,堅固寬敞,稱為“林屋”,與南門直街的樑屋及倉崗的青磚屋群、鑊耳屋群一起成為當時的“高尚”居民住宅區。

東門直街與縣前街是四會古代最早發展起來的商貿區,店肆立於其中,後來才逐漸向東門城外擴展。民國時期,東門外的龍江岸邊發展有豬仔行、鹹魚行(又稱“倉前街”)等專業市場,成為四會的商業旺地。

龍江 龍江路 海邊坊 龍江古稱三合水,是綏江的一級支流,主流發源於廣寧縣平崗垌十排山,至城中街道沙尾小海口處注入綏江,全河長63公里。由於該河道蜿蜒多曲彎,狀似一條龍,人們稱其為“龍江”。因為“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含“吉祥”之意,故在龍江附近的地方都爭相以“龍”為名。如龍江改道前的“龍江路”“龍江裡”“龍江大酒店”,改道後的“匯龍大酒店”“龍城大酒店”“龍鳳大酒店”“龍鳳路”“龍鳳橋”“興龍街”等。又因珠三角的民眾,習慣稱“江河”為“海”,四會人也把“綏江”稱作“大海”,把“龍江”稱作“小海”,所以就出現了“小海口”“海邊坊”等地名。

因龍江河蜿蜒多曲彎,不利洩洪,所以水利部門從1957年起,逐段整治龍江河。至1979年完成龍江河城區段裁彎取直工程,挖出了從現龍鳳橋經水閘至龍江裡的新河道。

以現時的建築為地標,龍江河城區段原來的走向為:龍江水流至新匯豐處拐右彎至龍城大酒店轉左,經高觀市場、保健中心,左轉入海邊坊、光明大道,在龍江裡處轉右一直流至小海口匯入綏江。

龍江改道後,把舊河道填平,在上面建起龍鳳路,以及龍城大酒店、高觀市場、發展大廈、保健中心等多座商住樓,並發展成商業旺地。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龍江大酒店圖片

橋下南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1189),龍江河流經現東門外的地方,為方便往來兩岸,在河上建了一座橋,冠名“普濟橋”,因橋建於龍江河上,時人又稱其為“龍橋”。始為豎木柱架橋板,兩邊設欄杆。因木柱不堪水浸侵蝕,需多次修整。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改木柱為石橋墩。至民國二十三年(1934)農曆中秋節,一場大火把龍橋燒燬,自此再無修復。

兩年後,即1936年因要把四(會)三(水)公路與四(會)(廣)寧公路接通,在現龍城大酒店北側正對大同路的龍江河上架起一座結實的公路木橋,冠名“新龍橋”,簡稱“新橋”。

舊龍橋存世760多年,期間,有記載的因洪水毀4次,火焚6次,廢損多次,修復22次,小修無數次,可謂多災多難,歷盡滄桑,但四會人不屈不撓,屢毀屢修。建橋者、修橋者,造福民眾,善莫大焉,深受世人的讚頌與尊崇!

被龍江河所隔,與四會古城東門相對,又處於舊龍橋下游的地段,被冠以“橋下”之名。橋下巷道密集,轄下現有一至七巷,素有“小佛山”之稱。“橋下李”是四會著名的氏族,域內多清代、民國等青磚古建築。“橋下李氏民居”,“橋下二巷鄭氏大宅”,“橋下二巷司馬第”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橋下有一間“橋下李家祠”。1941年和1948年此祠曾先後兩次成為“四會簡易師範學校”的校址。“四會簡師”附設有小學,以作其畢業生見習和實習之用。解放後,“簡師”與四會中學合併,此附屬小學成為“四會縣第一小學”,簡稱“縣一小”。後縣一小改稱“高觀小學”,“文革”期間更名為“城東小學”,沿用至今。

拱橋古時,以學宮(四會中學)的眼鏡塘為源頭,挖有一條壕溝沿著城牆(即現拱橋直街北段)至現拱橋直街街口處注入龍江。中間流經城牆底部的涵洞,發洪水時用沙包把涵洞堵塞,不讓洪水灌入城內。在濠溝中段處,約在縣前街東街口附近,由鄉賢樑景文捐建了一座石拱橋,方便民眾來往,橋長約十米,寬約三米。為此人們把此地稱作“拱橋”。

仲泰小學古時,在現今的拱橋直街附近有一間祠堂,名為“蕭家祠”。蕭家祠是祖居沙堤的蕭姓族人的宗族祠堂。蕭家祠與學宮(四會中學)相鄰,解放後,蕭家祠為四會中學所用,成為四會中學的“二校舍”。蕭家祠周圍的地方是蕭姓人聚居地,與蕭家祠相距不遠處,有一豪門大宅,人稱“蕭三宅”。蕭三宅是沙堤的富戶,聞名遐邇。蕭三宅的主人名曰“蕭仲泰”,蕭仲泰率全家在南洋經商、生活,平時只留管家在家鄉打理房產、田產,負責收取田租等各項事宜。至解放初,蕭仲泰自然被劃為大地主,歸屬“華僑地主”一類。其田地及屋內物品均被沒收,分給貧苦大眾;其房屋也被收歸國有,用作辦學之用。學校名稱幾易其名,先後稱“五堡小學”“沙堤小學”“城南小學”。至1978年,政府落實國家的華僑房屋政策,把原址為蕭三宅的城南小學退回給蕭仲泰的後人。然而,當蕭仲泰的子孫回到家鄉時,發現祖居已辦成學校,一向有著重教育傳統的蕭氏後人毅然決定放棄回收祖居地產及房產,將其捐給政府繼續辦學。為表彰蕭氏捐助教育的無私善舉,四會人民政府決定把城南小學改稱“仲泰小學”,此名沿用至今。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文明四會

點擊左上方“文明四會”關注我們,瞭解更多四會資訊。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倉崗 倉豐圍 倉崗街現時四會市人民醫院後面有一小山崗,南漢時期(917——971)劉氏曾建倉儲糧聚兵於崗上,此小山崗遂名為“倉崗”。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知府譚受主持修築了堤圍,因堤圍築在倉崗附近,為祈求連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把此堤圍命名為“倉豐圍”。

至清代嘉慶年間,倉崗的柴杉竹業興盛起來,倉豐圍從現時人民醫院至倉崗小學約一千米的堤面逐漸建起了數百間商鋪,路面鋪有三條連續不斷的花崗岩石板,商貿業非常發達,成為四會鎮十七條街道之一。因此街道在倉崗山下,遂稱“倉崗街”。

雞公巷20世紀50年代,倉崗地區還有“倉崗九條巷”之說。其中最北的一條,位於現時的倉崗小學南側,長度約百米,居住著10多戶嚴姓人家。里人在巷口處築有一恢宏的門樓,門樓脊頂挺立著一隻陶瓷公雞,金光閃閃,神釆奕奕,正在引頸高歌,與綏江對岸的獨崗雞乸寨遙望相對,相映成趣。“一唱雄雞天下白!”公雞是十二生肖之一,自古就被認為是吉祥禽鳥,有辟邪、化煞、鎮宅之功力。此處門樓的公雞栩栩如生,引人駐足,於是,人們把這個門樓稱作“雞公門樓”,把這條小巷稱作“雞公巷”(四會人稱公雞為“雞公”,稱母雞為“雞乸”)。雞公巷現已與參軍第、新樓坊一起改稱為倉崗五巷。

參軍第在雞公巷南側有一小巷,住著不足10戶人家,這條小巷稱“參(讀音‘叄’)軍第”。“參軍”乃古代一種官銜,其巷名應與此官銜有關,此說尚有待後人求證。“參軍第”現為倉崗五巷的一部分。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倉崗部分街角圖片

高巷 羅巷 徐巷在倉崗九條巷的原住民中,“高、羅、嚴、徐”是四大姓。雞公巷、參軍第、新樓坊、延和巷全部居民都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嚴姓人,加上敏如巷部分的嚴姓居民,使在倉崗嚴氏族人人數為最多。另外,當官的、有錢的嚴姓人也比較多,因而素有“倉崗嚴”之稱。而高巷、羅巷、徐巷則分別為高姓人、羅姓人、徐姓人的聚居地,這三條巷因姓氏而得名。

渤海巷倉崗九條巷除雞公巷、參軍第、新樓坊外,從北至南,還有敏如巷、延和巷、高巷、羅巷、徐巷,這八條巷均處倉豐圍內,但第九條巷卻位居圍外,名曰“渤海巷”,其巷口斜對高巷,為高巷高姓人家所建。因高氏遠祖子啟公於八百年前的宋代來自山東渤海郡,高姓素有“渤海高”之稱,所以把所建的小巷命名為“渤海巷”。

新華路倉崗地區倉豐圍內除了古已有之的九條巷外,在20世紀80年代還新增加一條道路:新華路。現時四會市人民醫院住院部位於倉豐圍內,原來是一大片魚塘和菜地。約於1988年,由於醫院發展需要,政府徵用了這片土地,建起了住院部,並修築了圍牆,又在圍牆外修築了一條新的道路,命名為“新華路”。

高村頭 高巷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四會高氏始遷祖子啟公從山東渤海郡遷至現白沙村委建村居住,以姓冠名,得名“高村頭”。至明朝末年,子啟公後人從高村頭遷至倉崗建村發業,名為“高巷”,後再分支省內各地。現高村頭仍存高氏始祖宋子啟公墓。

寺邊 龍華寺崗 龍華廣場緊鄰倉崗北端(里人俗稱“倉崗尾”)的村莊稱“寺邊村”。相傳,古時村內有一座三廂四進的宏大寺廟,稱“龍華禪寺”。由於該村位於龍華禪寺旁邊,故名“寺邊村”。寺邊村為嚴姓人聚居地,今屬城中街道高獅居委(古稱“石獅鄉”)管轄。

有一年洪水把寺邊村前的堤圍沖垮,村旁一棵正對堤圍決口的大榕樹也倒下了,把衝向村內房屋的洪流分向東西兩邊,房屋保住了,但卻把東西兩邊衝出一個三面環抱村莊的弧形大水塘,龍華禪寺同時被衝毀。後來,倉崗人在現時人民醫院的位置上重建寺廟,稱“龍華寺”。至20世紀50年代,人民醫院擴建時,龍華寺被拆毀。

龍華寺建成後,人們把寺後的“倉崗山”改稱為“和尚崗”,但更多的人把這個小山崗稱為“龍華寺崗”。1992年在龍華寺崗上建起了一個小公園,稱“龍華苑”。在龍華寺崗山腳下的建築也紛紛以“龍華”命名:龍華飯店、龍華市場、龍華豪庭住宅小區,最近新建成的高層住宅小區也命名為“龍華廣場”。

大同洲位居倉崗的大同洲原來是綏江河邊上的一個小島,是千百年來綏江發洪水時從上游衝下來的泥沙聚積慢慢形成的。島上原來種滿竹子,隨著倉崗柴竹杉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這裡原來生活在船艇的水上人家開始在洲島上搭蓋木棚住人。人們把此洲島稱作“綏洲”,取“綏江河上的沙洲”之意。至清代,島上的居民何合與何針到官府打官司,縣官作了調解工作,兩人和好如初後,縣官詢問二人住處,答:“大家同住一個洲。”縣官說:“你們那裡不如就叫大同洲吧。”意思是希望大同洲的疍民們和諧共處,平等自由地生活之意。

河傍路 前進路河傍路即現時倉崗地區前進路人民醫院以北的一段。古時,這裡只是綏江河邊的灘地。至清道光年間(甚至是更早的嘉慶年間),隨著倉崗柴杉竹運輸業的興起,這裡建起了過百間商行會館,逐漸成為一條以經營柴杉竹業為主的商業街道,路名取“綏江河傍邊”之意,稱“河傍路”,是清末民初四會鎮十七條街道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間,“河傍路”改稱帶有時代色彩的“前進路”,並沿用至今。

大同新街大同洲是綏江上倉崗河段的一個小島,四面環水,在大同洲與前進路之間為一條小河所隔。1987年,房地產公司開發倉崗區,抽沙把小河填平,使大同洲與前進路陸地相連,在舊河道上建起了10多座商住樓及一些自建房,並規劃出一條寬6米、長693米的街道,因與大同洲為鄰,遂名為“大同新街”。

新園宋末鹹淳九年(1273年)福建莆田縣田疊鋪人林隆興到四會任職縣令,同宗族人林仁壽隨同到四會任縣衙主簿(相當於現時縣府祕書)。數年後,林隆興調往他鄉任職,林仁壽則因北方戰亂頻仍而沒告老還鄉,反而把家屬也遷來四會,定居於今四會汽車客運站附近的龍華寺崗腳的地方。由於他們需新建家園,靠墾荒種地為生,他們把這一帶新開墾的園地,稱為“新園”。隨著人口的繁衍増加,林姓族人在附近綏江河邊的“新路”(今匯源路)建屋居住,並繼續分支到其他地方。林仁壽因此成為四會“新路林”的始遷祖。

在《四會縣誌》的“清康熙二十七年四會縣簡圖”上,此地標為“仁受都”。“仁受”是來源於“仁壽”但又忌諱“仁壽”的地名。新園現屬城中街道高獅居委管轄。

林仁壽過世後安葬在鎮郊的野狸逕,土名稱“大夫田”上(即現龍華豪庭附近的野狸崗腳處)。仁壽始祖的墳墓頗具規模,為其子孫祭祖之地。至20世紀60年代,因此處需建食品廠而被毀壞無存。

而林隆興在外地為官多年,百年歸老後,其曾孫林嘉興遵其遺言將其遺骨攜回四會,安葬在曾祖生前預先選定的城郊小山崗的一塊被堪輿先生稱為“紅燈照壁”的墓地上,了結了曾祖的最後心願。

林嘉興則落籍四會高街(時稱“社山直街”,在《四會縣誌》的“清康熙二十七年四會縣簡圖”上此處標為“社山都”,即現時的高觀東路),林隆興成了四會“直街林”的始遷祖。直街林曾在高街建有一間林氏宗祠,此宗祠在解放初為四會縣第一區第二小學(簡稱“區二小”)校址,區二小於1953年拼入四會縣第一小學(簡稱“縣一小”,即現城東小學)。林氏宗祠於1960年間拆毀,建起了四會電機廠廠房。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江濱堤園圖片

林寨此處原為倉豐圍內的一塊亂葬墳地,十分荒僻,只居住著幾戶譚姓人家,取名“譚布”。至明末崇禎年間,林光祚因兄弟分家從新路遷至此處居住。由於林姓子孫繁衍昌盛,而譚姓則人丁衰微,認為此處風水不利於譚姓居住發展,遂遷居他處。林姓人亦隨即把村名改為“林寨”。林寨現歸屬城中街道高獅居委管轄。林寨的林氏宗祠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新路 匯源路與倉崗前進路南端相接的是匯源路。唐代,這裡本來也是綏江河邊的灘地。後來隨著人口的繁衍增加,新園的林姓人遷此居住,成了林姓族人聚居點。後來,河邊新闢出一條路,眾稱“新路”。在此居住的林姓人自稱“新路林”。

1928年農曆十二月廿八日,新路發生了一場大火災,從林家祠(現匯龍花園)一直燒到吳怡齋祠(現四會市委黨校),燒毀了不少房屋、店鋪、船隻。事後,各大商戶發起打醮、送火神的活動。人們覺得“新路”“新路”,年年新,不吉利,遂把林家祠至大北路口那段“新路”改稱為“匯源路”,取“彙集水源,取水濟火”及“彙集水源,彙集財富”(古人認為“水為財”)之意。而林家祠往北至崩基口仍稱“三登坊”,大北路口往南就是洪聖廟地段了。“匯源路”此名沿用至今,該路段得到延伸,從北端的獨崗橋頭東至南端的大北路口止。

由於古代的陸路交通落後,河道成為主要的交通運輸線,水運成為當時重要的運輸方式。新路(即後來的匯源路)位居綏江河邊,因而逐漸成為水陸交通的交匯點、轉運站。至20世紀60年代,四會的客運碼頭、貨運碼頭、過江橫水渡碼頭以及客貨汽車運輸站都還設在這裡,仍是四會的交通運輸中心。

古時,新路的西面河邊滿布大小碼頭,河面上滿布竹排木排以及大小船隻。水上人都以船艇為家,夜晚,河面上星火點點,又是一番風景。新路的東面除了有太和醬園(食品廠前身。清代,其產品已出口南洋)、友昌成醬園、厚昌醬園及經營米油糖雜貨、紙料炮竹、山貨、肉食等各式店鋪、倉庫、民居外,還有振民火柴片廠、生昌隆榨油廠、利豐和米機等一批廠企。現存的“太和”及“友昌成”舊址(均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見證著當年新路的繁華與興旺。此外,新路當年還有四會規模最為宏大的吳怡齋公祠(民國時期及建國初期成為四會縣府所在地,現為四會市委黨校)和五進的林氏大宗祠(位置在現時匯龍花園)。如今的匯源路仍是四會市的一塊商業旺地。

三登坊清代,新路的林氏人家三子同登科甲,因而得名“三登坊”。三登坊是新路的其中一段,從崩基口至林家祠(即現獨崗橋腳至匯龍花園)。從林家祠至西渡口(即現匯龍花園至碧海灣橋東橋頭南側,解放前後的一段時間西渡口又稱勝利碼頭)仍稱新路。三登坊有一條約三米寬的路,路面中間用三條直排的麻石鋪成。里人築有一石牌坊橫跨路的上方,牌坊上鐫刻有“三登坊”三個大字。至民國時期,政府擴寬馬路,拆除了石牌坊,把石牌放到河邊的土地公處,後來不知所蹤。

崩基口在三登坊的靠北的一段,即現時獨崗大橋東橋頭新風路口至人民禮堂的一段及附近一帶,人們稱之為“崩基口”。

此地處於龍華寺崗與野狸崗之間,東有龍江,西有綏江。每當夏潦氾濫之時,兩江的洪水水位往往有一個高差,高水位一方的洪水夾帶著樹枝等各種雜物向低水位的一方奔騰湧去,水流湍急,聲如雷鳴。滾滾洪流不僅把地面的表土連帶農作物衝刮而去,一掃而光,有時還會摧毀房屋,沖走財物,甚至致人於死地,其狀甚為恐怖,令人心驚肉跳!於是,這裡的人在已有的叫“沙仔塘”(即原航運宿舍停車場)的塘基基礎上築起一條小基圍,阻擋洪水在此通過。此基圍與眾不同:一般基圍是把某個地方圍起來,不讓洪水侵入;但這段基圍既不能阻擋龍江洪水侵入,也不能阻擋綏江洪水侵入,只能阻擋高水位洪水向低水位一方湧流。可是,因這段基圍矮小、單薄,往往還是被洪水衝崩,形成決口,因此人們把這一帶地方稱作“崩基口”。

向陽巷位居三登坊崩基口舊供電局北側,原名“龍溪裡”,文化大革命期間改作“向陽巷”,沿用至今。

廟巷 新巷 盤古巷古時,在現今的匯源路人民禮堂南側有一條小巷,里人為祈求神靈護祐,在巷內建了一間小廟,命名“盤古廟”,取“盤古初開”之意。這條小巷因此而得名“廟巷”。又由於此巷位於三登坊地段內,所以亦稱“三登一巷”。至1957年始,縣委縣政府機關陸續從怡齋吳氏宗祠(現市委黨校)遷到廟巷南側建樓辦公,並在廟巷內建起數幢幹部平房宿舍,因“廟巷”帶有封建迷信色彩,遂更名為“新巷”。

至清末,士紳林棠楷把盤古廟遷至現城中路中國人民銀行四會支行附近,建起一間三進的大盤古廟,所在的巷道因此而被稱為“盤古巷”。古時的三登八巷(位置在友昌成醬園北側)現時已被劃入盤古巷的行政區域管轄。1931年,以盤古廟為校址,辦起三登小學。抗戰期間,盤古廟被日寇飛機炸燬。

花街 城中路 城中新路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四會縣政府選定匯源路上的林氏大宗祠這個野狸崗腳下、地勢較高、不易水浸,而且水陸運輸方便的地方建糧倉,把四會的一些祠堂拆除,以其磚瓦杉為建材,建起了糧食局、糧食加工廠及多座糧倉。此時,現今的城中路仍為住宅民居。至1961年,為方便此處的縣糧倉從水路運送糧食,又從勤園(現工交幼兒園)起至匯源路取直徵用此處民房闢出一條新馬路,直達綏江岸邊碼頭,稱“城中路”。

城中路路旁栽滿高大的白蘭花樹,不僅在炎夏給人們送來涼蔭,每逢開花時節,還給人們送來醉人花香。每天清晨,都有采花工上樹採摘含苞待放的白蘭花,並即日運至香港銷售,因而群眾把這條街稱作“花街”,轄屬此地的居委會亦稱“花街居委會”,許多人反而不知道它的本名為“城中路”了。

至1982年,徵用城中小學部分用地,把城中路向北延伸至新風路,接通20世紀60年代建成的跨龍江河的槎山橋,直達1974年建成的槎山體育中心,此新路段仍稱城中路。

至1997年,房產開發商從工交幼兒園對面起,經原柴欄(即現財貿幼兒園)至現中豪廣場步行街止,闢出一條新馬路,因位處城中小學附近,又連接城中路,因而冠名“城中新路”。

匯龍花園古時,在三登坊路段上,建有一座祠堂,名曰“林氏大宗祠”。林氏大宗祠為林大節於明嘉靖年間所建。宗祠從綏江河邊建至野狸崗腳,為五進建築,其規模僅次於不遠處的怡齋吳公祠,是四會城規模最大的兩座祠堂之一。1929年,四會擴建街道,林氏宗祠拆除兩進,留下三進,後又出租成為振民火柴廠。至解放後,宗祠被全部拆除,建起了糧食局和糧食加工廠及數座糧倉。至2004年,房產開發商在此建起有地下停車場的多幢商住樓,冠名“匯龍花園”。

人民禮堂1958年10月3日,廣寧、四會兩縣再次合併,稱“廣四縣”。每年召開的三級(縣、公社、大隊)幹部會議人數眾多。為此,縣委、縣政府決定在縣城建一個大會場,定名為“人民禮堂”。選址在四會鎮崩基口廟巷荔枝園。此處原屬三登坊林氏所有,聞國家需要,即決定無償捐獻搞建設。為此,使用單位在禮堂特開一後門,專供林氏後人免票進入觀看戲劇、電影等。禮堂由廣寧賓坑人陳梓才設計,用地近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300平方米,設兩層觀眾席,合共座位1300個。除會場外,還有舞臺、化妝室、演員宿舍等建築,禮堂前還有小廣場。人民禮堂的建設在當時是全縣的重點工程,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直至21世紀初,人民禮堂仍為四會大型集會的場所,還兼有電影放映、戲劇、雜技、文藝演出等多項功能,是老一輩四會人非常熟悉的地方。禮堂於1970年和2002年兩次修葺,現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新風路民國17年(1928)開始修築四會至三水的公路,一年後,四(會)三(水)公路四會至黃崗段通車。民國25年(1936)四會至三水河口段全線築成通車。

民國21年(1932)修築四(會)(廣)寧公路至黃田與春水分界。

至1936年,為連通四(會)三(水)公路與四(會)(廣)寧公路,在現時龍城大酒店北側,正對大同路的龍江河上築起一條可行駛汽車的堅實木橋,稱“新龍橋”(簡稱“新橋”)。

至此,從三水往四會的汽車經五馬崗、黃崗、塔崗,沿清蓮圍堤面到達四會城的小海口。汽車從高街(高觀東路)入城,經高觀西路,過新龍橋後,經大同路、大北路、匯源路、河傍路,再經白沙、九崩崗、古琴塘、沙頭、都崀、歐坑到達黃田。

1969年,因龍江河改道,築成從前進路南端起經野狸逕山坳、水閘至蘆荻園(今鳳山路口)止的環城公路(現已更名為新風路和水閘路)。自此,過境汽車不必再經舊中心城區了。

再經多年發展,過境汽車已繞行四會大道,甚至是郊外的二廣高速,環城公路成為城內馬路。1982年把“環城路”龍鳳橋以北的一段改名為“新風路”,沿用至今。

城內四會縣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立木柵為城。天順八年(1464)至成化三年(1467)經三年時間在原木柵城址壘築起磚城。城牆總長1923米,高近7米,厚近5米。城牆外挖有護城壕塹,寬約10米,深約3米。城開四門:北門稱“鎮安門”(有“鎮守安寧”之意),西門稱“德澤門”,南門稱“清寧門”,東門稱“陽和門”。後又在學宮(今四會中學)南隅增開“文明門”。

以現今的建築為地標,四會古城牆的走向為:從北門出發往西,至碧海灣橋頭紅綠燈處轉左往南,經東南酒店、市幼兒園,到達西門(縣前街西街口);城牆繼續沿沿江路往東南延伸,到達南門後,偏左轉入到四會中學校內,經過學生宿舍、四會中學與仲泰小學間的界牆、植物園,再轉出拱橋直街,經縣前街東街口(古時此處並無城門,為城牆所阻隔,不能直出城外)、龍江路,過東門,最後返回北門。

20世紀50年代筆者在四會中學求學時,城牆雖多有毀損,但尚有防洪功能。每當綏江、龍江洪潦來臨之時,四個城門均落閘板抵擋洪水。但因滲漏之故,城內仍有水浸,但並不嚴重。之後,城牆不斷遭到毀拆,至1985年10月,因改建中山路,北城門及城牆均被夷為平地,建起商住樓。至此,舊城無存。現四會市博物館僅收藏有古城牆磚一塊及北城門的石門額,上刻“鎮安”二字,彌足珍貴!

古城牆範圍內的地方,人們稱之為“城內”。城內有多條街巷:北門直街、南門直街、東門直街。此外,還有縣前街、詩書街、青石街及黃塘巷、龔巷等多條街巷。

2002年12月,政府有關部門重建北門和東門兩個城門牌坊。2016—2017年,在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的過程中,對城內的6條主要街道進行全面整治:翻修下水道、鋪設瀝青路面、粉飾沿街牆面,配以花鳥人物書畫、國學文明導語及街巷歷史材料,再掛上紅燈籠、紅風車等飾物,好一派廣州西關風情,讓四會古城既重現古色古香的風貌,又煥發出濃濃的青春氣息!

縣前街 舊市府明洪武初年(1368),四會知縣嶽鎮設縣署於現四會中學校門前東西走向的街道上,明清兩朝縣衙均駐於此地。直至民國前期仍以此地為縣政府駐地,是幾百年來四會的行政中心,因而這條街道被稱作“縣前街”,含“縣衙前面的街”之意。

縣前街現東街口在解放後一段時間內仍為古城牆所佔,此處仍未建成街道,與現時的拱橋直街並不相通。此處起至東門沿城牆內側一帶均為民房、蕉林、園地,人稱“東頭”。東頭之西、青石街之東,即現嘉禾苑、司法局、舊教育局一帶為一個露天大廣場,稱“學校園”。至“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園仍為四會群眾集會的場所。“文革”後,此處一度成為四會鎮政府駐地。

“文化大革命”期間,縣前街曾一度改稱“紅旗街”,1982年複名。

至民國中期,因縣政府建築破舊,遂搬至匯源路吳怡齋公祠作縣政府辦公場所。抗戰時,縣政府曾一度搬至倉崗龍華寺辦公,戰後才回歸。舊縣衙於解放初至20世紀80年代初曾為縣看守所,現已成為“華僑新村”住宅小區。

解放初,縣委、縣政府接收舊縣府用房作辦公場所。1957年,縣委開始逐年搬遷至三登坊荔枝園建樓辦公,1984年縣府亦搬至三登坊與縣委合在一個大院內辦公。吳家祠舊址遂作為縣委黨校使用至今。

至1997年市委、市政府又搬至位於東城街道的新行政中心辦公。於是人們把三登坊市委、市府舊址稱作“舊市府”。舊市府現為“四會市老幹部活動中心”等多個單位駐地。

歷史上,縣前街除了是四會幾百年來的行政中心外,還是四會的文化教育中心,古代四會的學宮(又稱“孔廟”)位居此地。宋鹹淳五年(1269),四會知縣趙汝音將學宮建於城內東南,前對青雲坊,內建孔聖大成殿、明倫堂、齋舍,大成殿內有“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塑像及七十二賢的神位。學宮乃古代四會學子學習四書五經、參加科舉考試、官方開科取士的場所。學宮築造古樸,宋、元、明、清各朝,沿用不替。

至清亁隆四十七年(1782)知縣董文駒於孔子廟東側建起了“綏江書院”。光緒二十八年(1902)在綏江書院辦起了由縣紳劉子瞻和里人吳熾昌倡捐興辦的四會首間縣立高等小學堂——矜育學堂。本邑舉人吳大猷、黃桂瀛先後於光緒、宣統年間主持過綏江書院講學。

在綏江書院東側,即現四會中學體育館的位置上,有一間“賓興祠”。民國八年(1919)曾在此辦起一間六年制完全小學——縣立第一女子小學,後因低年級女生人數太少,也招收少量男生。

至民國十八年(1929)2月,縣長王肇文在學宮及綏江書院的基礎上創辦了四會中學。隨著社會的發展,四中校域拓展,範疇擴闊,高樓雄立,設備更新,學宮與四會中學已是今非昔比、天淵之別了。

現時四會中學的校門為拱形造型,拱頂的“四會中學”四個大字系我國著名書法家關山月所書,為這所四會的最高學府增色不少!

縣前街除了駐有四會的最高學府外,四會市教育局、四會電視大學、城南二小(即今城中幼兒園)亦曾駐於此街。

縣前街不僅是古代四會的行政中心、文化教育中心,還是四會最早的經貿旺地。縣前街的路面鋪設有三條直排的花崗岩石板,設城初期,店肆就設立在縣前街上,以後集市才逐漸向東門直街及城外擴展。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舊人民圖片

北門直街四會古城內,正對北門的街道稱北門直街,正對東門的稱東門直街,正對南門的稱南門直街,而正對西門的街道因縣衙駐此,稱縣前街,不稱西門直街。可是卻有一條“西門街”,這條街從詩書街西街口起往南拐右彎經劉家祠、關帝廟至西門口止。後來才分成兩段,一段歸縣前街,另一段歸北門直街。被劃入北門直街的那一段中間有一座城隍廟。據說,城隍廟裡面有一位主管四會城的神,因而一直受人崇拜,香火鼎盛。

在進入北門後左邊的小巷,即北門直街一巷內北帝廟側有一間小學,名為培正小學。培正小學成立於1914年,是四會基督教浸信會主持創辦的,初辦時學生有70多人,後增至130多人。這間教會學校規定每週日學生都要返校集中到福音堂“做禮拜”,聽牧師講解《聖經》、祈禱、合唱讚美詩等。

解放後,四會縣時任副縣長的陳德同志曾在培正小學居住過。

民國三十六年(1947),在北門基督教浸信會內由清塘大布謝村人黃真光創辦了“培正幼稚園”,初招幼兒16人,臺椅和簡單的教具由教徒捐贈。至1952年,政府接管幼稚園,時有幼兒一百多人,教師4人。後幼稚園遷址到北門直街南段的城隍廟處。至1954年定名為“四會鎮幼兒園”,時有幼兒165人,教養員6人。1958年又改稱“四會縣幼兒園”,現已發展為頗具現代規模的“四會市幼兒園”。

北門直街除了曾創辦幼兒園及小學外還創辦過一間大學。1975年10月28日,經多方努力,四會縣工人業餘大學正式開辦,校址設在北門直街五巷九號。工大為縣直屬學校,局級建制,縣財政供給。1980年經省高教局驗收,1983年改名為“肇慶工人業餘大學四會分校”,並由教育部備案。至2015年1月最後一屆學生畢業,工大完成了其歷史使命。四十年來,工大為四會培養了大批技術人才,為四會的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清末,在北門直街原總工會的位置上,有一間建立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的“矜育善堂”。矜育善堂這塊地皮由士紳吳祖同捐獻,資金由港澳及南洋各地同鄉僑胞集捐,得款置業生息充作常年經費。矜育善堂專事賑災、救濟工作。因當時民眾生活困苦,且民風重男輕女,時有遺棄、甚至溺死女嬰之慘事發生,所以善堂專設育嬰堂,收留棄嬰撫育。矜育善堂還設有中藥局,聘請中醫坐堂診病,免收診金,贈醫送藥,免費贈種牛痘及施棺等。矜育善堂與成立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的慈惠醫院(現四會市人民醫院前身)一起成為綏江流域成立最早的慈善機構。

解放後,矜育善堂成為縣總工會駐地。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北門直街南段西邊曾辦有一間鎮辦企業“會城紡織廠”。當年,該廠對於解決民眾就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在北門直街內有多條橫巷,其中許多都建有門樓。如:

黃塘巷,是李姓某官人曾任黃塘太守,在此地建宅定居而得名。

龔巷,是清代舉人龔應霖於此定居而得名,現已更名為北門六巷。

試巷,是陳姓聚族之住宅區,因鄰近舊試院(現中山公園)而得名。

歐陽巷,是歐陽氏族聚居之地,今已改稱北門八巷。民國時期,四會縣的早期革命烈士陳伯忠曾居住於此。

陳家巷,是陳姓人建的一條小巷,今已改稱北門九巷。

姓簡門樓,是簡姓人聚居地。

盧進軍門樓,情況不詳。

盲妺巷,內有盲女聚居的房屋。每逢傍晚,一串的“盲妺”就會出現在北門直街上,最前一位手持盲公竹帶路,後面的一位一手持二胡等樂器,另一手搭在前一位的肩膊上,前往茶樓等公共場所賣唱,靠茶客的施捨生存。

在北門直街南段處,還有一座古建築,稱“鄧氏大宅”,該建築風格古樸,工藝精美,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南門直街南門直街全長200多米,南連綏江邊的沿江路,北接縣前街,正對位於縣前街的民國以前的縣衙門(解放後這裡成了看守所,現在則成了華僑新村住宅小區)。

南門直街古蹟多多。北段近縣前街處有“將軍第”門樓,將軍第是清代海軍名將吳應科的故居。同治十二年(1873)十四歲的吳應科被公派到美國留學,是四會被公派到美國留學的三個幼童之一。回國後入福州馬尾船政學堂學習。光緒十八年(1892)任北洋海軍提標都司,充督隊船大副。甲午中日海戰中,驍勇善戰,被清政府嘉獎,越級升至參將,授予“揚勇巴圖魯(勇士)”稱號。宣統二年(1910)任巡洋艦隊統領,巡防長江。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率部響應,被湖北軍政府委任為海軍總司令。民國時期曾任海軍右司令、海軍部參議、總統府諮議、接收威海衛參贊等職。

清代,吳應科奉旨建居於此,其門樓被賜額“將軍第”。現“將軍第”(門樓)已被列為“四會市文物保護單位”。

在將軍第門樓內還有嶺南著名書畫家吳子復先生的故居。吳子復先生藝術造詣很深,尤以金石篆刻見長,其隸書風格自成一家,深受時人推崇。其代表作有《總理遺囑》(1931年為廣州中山紀念堂落成書寫入石,現存紀念堂講臺壁上)、廣州“鎮海樓”牌匾、“廣州博物館”牌匾及廣州五層樓上的長聯等,享譽美術界,是一個集畫家、書法家、金石篆刻家、美術教育家於一身的美術界奇才,曾任廣州文史館館員、廣州政協文史資料研究會常委、廣東書法篆刻研究會副主任、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會員等多項職務。

在將軍第南側有“中憲第”。“中憲”乃舊時正四品官官銜名稱,相當於當今的廳級幹部。中憲第門樓高大、恢宏,門樓高懸“中憲第”賜額。中憲第乃梁氏族人聚居地,梁氏祖先在此蓋起了八座三間兩廊的大青磚屋,式樣古樸,堅固寬敞,人稱“樑屋”。樑屋與東門直街的林屋及倉崗的鑊耳屋群、青磚屋群並稱為當時的“高尚”住宅區。

在近南門直街南端西邊有一小巷,稱“分司巷”。據稱是因有一官銜為“分司”的武官在此居住而得名。

在現四會中學教學樓南邊還有一間嚴氏祖祠,是嚴氏族人祭祀、崇敬祖先的地方。民國十六年(1927),李榮康先生曾在此祠創辦四會第一所中學——榮康中學,至1930年該中學停辦。

詩書街古時,此處建有多座科舉顯宦的祠堂,計有:明代進士林世遠(曾任御史監察、南京蘇州知府)祠、清康熙舉人龔應霖(曾任刑科給事中,轉工科掌印)所建的龔家祠、清康熙舉人吳國玕的琢山祠。這些人都是詩書世家,遂以詩書為街名。“文革”期間,詩書街曾改為永紅橫街,1982年複名。

詩書街除了上述三間官宦祠堂外,在詩書街右轉北門直街處,還有一間頗具規模的祠堂,該祠堂為三進建築,稱黃家祠。約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由里人黃熾昌用黃氏祖資在此祠堂為校址辦起了熾昌小學。該校為當時四會的名校,是現時城中小學的前身。解放初期,全縣三級(縣、區、鄉)幹部大會均以此為會場,又曾多次作為各種展覽的場所,現此處已成為居民住宅區。

青石街該街正對學宮(四會中學)校門,原是一條高低不平的泥沙路。據傳,有一南門人在廣西任知縣,從當地運回青石板,鋪在路面上,故以“青石街”命名。“文化大革命”期間,以“破四舊、立四新”為名,把“青石街”改為“朝陽街”,沿用至今。

民國期間,縣警察局曾駐於青石街西側,後來成為四會公安局駐地。而在青石街東側,即現嘉禾苑小區。“嘉禾”與“家和”諧音,含“家和萬事興”之意、教育局舊址一帶,是一個露天大廣場,稱“學校園”。學校園北邊是一個大舞臺,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此處仍為四會群眾集會的場所。“文革”後,成為四會鎮政府駐地,現青石街仍駐有司法局、公證處及城中派出所等機關。其餘地方已逐漸開發成居民住宅區。

東門直街 東門直街是四會的人口密集居住區。這裡是林姓族人的聚居地,有多座漂亮的青磚屋,式樣古樸,堅固寬敞,稱為“林屋”,與南門直街的樑屋及倉崗的青磚屋群、鑊耳屋群一起成為當時的“高尚”居民住宅區。

東門直街與縣前街是四會古代最早發展起來的商貿區,店肆立於其中,後來才逐漸向東門城外擴展。民國時期,東門外的龍江岸邊發展有豬仔行、鹹魚行(又稱“倉前街”)等專業市場,成為四會的商業旺地。

龍江 龍江路 海邊坊 龍江古稱三合水,是綏江的一級支流,主流發源於廣寧縣平崗垌十排山,至城中街道沙尾小海口處注入綏江,全河長63公里。由於該河道蜿蜒多曲彎,狀似一條龍,人們稱其為“龍江”。因為“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含“吉祥”之意,故在龍江附近的地方都爭相以“龍”為名。如龍江改道前的“龍江路”“龍江裡”“龍江大酒店”,改道後的“匯龍大酒店”“龍城大酒店”“龍鳳大酒店”“龍鳳路”“龍鳳橋”“興龍街”等。又因珠三角的民眾,習慣稱“江河”為“海”,四會人也把“綏江”稱作“大海”,把“龍江”稱作“小海”,所以就出現了“小海口”“海邊坊”等地名。

因龍江河蜿蜒多曲彎,不利洩洪,所以水利部門從1957年起,逐段整治龍江河。至1979年完成龍江河城區段裁彎取直工程,挖出了從現龍鳳橋經水閘至龍江裡的新河道。

以現時的建築為地標,龍江河城區段原來的走向為:龍江水流至新匯豐處拐右彎至龍城大酒店轉左,經高觀市場、保健中心,左轉入海邊坊、光明大道,在龍江裡處轉右一直流至小海口匯入綏江。

龍江改道後,把舊河道填平,在上面建起龍鳳路,以及龍城大酒店、高觀市場、發展大廈、保健中心等多座商住樓,並發展成商業旺地。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龍江大酒店圖片

橋下南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1189),龍江河流經現東門外的地方,為方便往來兩岸,在河上建了一座橋,冠名“普濟橋”,因橋建於龍江河上,時人又稱其為“龍橋”。始為豎木柱架橋板,兩邊設欄杆。因木柱不堪水浸侵蝕,需多次修整。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改木柱為石橋墩。至民國二十三年(1934)農曆中秋節,一場大火把龍橋燒燬,自此再無修復。

兩年後,即1936年因要把四(會)三(水)公路與四(會)(廣)寧公路接通,在現龍城大酒店北側正對大同路的龍江河上架起一座結實的公路木橋,冠名“新龍橋”,簡稱“新橋”。

舊龍橋存世760多年,期間,有記載的因洪水毀4次,火焚6次,廢損多次,修復22次,小修無數次,可謂多災多難,歷盡滄桑,但四會人不屈不撓,屢毀屢修。建橋者、修橋者,造福民眾,善莫大焉,深受世人的讚頌與尊崇!

被龍江河所隔,與四會古城東門相對,又處於舊龍橋下游的地段,被冠以“橋下”之名。橋下巷道密集,轄下現有一至七巷,素有“小佛山”之稱。“橋下李”是四會著名的氏族,域內多清代、民國等青磚古建築。“橋下李氏民居”,“橋下二巷鄭氏大宅”,“橋下二巷司馬第”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橋下有一間“橋下李家祠”。1941年和1948年此祠曾先後兩次成為“四會簡易師範學校”的校址。“四會簡師”附設有小學,以作其畢業生見習和實習之用。解放後,“簡師”與四會中學合併,此附屬小學成為“四會縣第一小學”,簡稱“縣一小”。後縣一小改稱“高觀小學”,“文革”期間更名為“城東小學”,沿用至今。

拱橋古時,以學宮(四會中學)的眼鏡塘為源頭,挖有一條壕溝沿著城牆(即現拱橋直街北段)至現拱橋直街街口處注入龍江。中間流經城牆底部的涵洞,發洪水時用沙包把涵洞堵塞,不讓洪水灌入城內。在濠溝中段處,約在縣前街東街口附近,由鄉賢樑景文捐建了一座石拱橋,方便民眾來往,橋長約十米,寬約三米。為此人們把此地稱作“拱橋”。

仲泰小學古時,在現今的拱橋直街附近有一間祠堂,名為“蕭家祠”。蕭家祠是祖居沙堤的蕭姓族人的宗族祠堂。蕭家祠與學宮(四會中學)相鄰,解放後,蕭家祠為四會中學所用,成為四會中學的“二校舍”。蕭家祠周圍的地方是蕭姓人聚居地,與蕭家祠相距不遠處,有一豪門大宅,人稱“蕭三宅”。蕭三宅是沙堤的富戶,聞名遐邇。蕭三宅的主人名曰“蕭仲泰”,蕭仲泰率全家在南洋經商、生活,平時只留管家在家鄉打理房產、田產,負責收取田租等各項事宜。至解放初,蕭仲泰自然被劃為大地主,歸屬“華僑地主”一類。其田地及屋內物品均被沒收,分給貧苦大眾;其房屋也被收歸國有,用作辦學之用。學校名稱幾易其名,先後稱“五堡小學”“沙堤小學”“城南小學”。至1978年,政府落實國家的華僑房屋政策,把原址為蕭三宅的城南小學退回給蕭仲泰的後人。然而,當蕭仲泰的子孫回到家鄉時,發現祖居已辦成學校,一向有著重教育傳統的蕭氏後人毅然決定放棄回收祖居地產及房產,將其捐給政府繼續辦學。為表彰蕭氏捐助教育的無私善舉,四會人民政府決定把城南小學改稱“仲泰小學”,此名沿用至今。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四會中學舊校區圖片

中山公園民國十四年(1925)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全國各地掀起紀念熱潮。

民國十七年(1928),時任縣長王肇文以開闢公路之貪汙舞弊罰款作為建設經費,主持建成了中山公園。中山公園選址在舊試場(俗稱考棚)、吳氏宗祠及其附屬的“天香園”一帶。公園設三個門,南門口有石獅一對,正對青石街(即現朝陽街)可至四會中學;東門可至深巷;正門設在現匯龍大酒店處,需拾級翻越城牆進入。正門建一拱月形牌坊,上嵌邑人蘇世傑的墨寶“四會中山公園”六個北魏體大字。1958年,公園正門向西移至現址,並新建一牌坊,1988年政府再次撥款重修。現存的牌坊上“中山公園”四個字,為著名書法家秦萼生所書。

在正對公園原來正門的城基下,有一池塘,塘的周邊植有垂柳,池塘中央建有水泥鋼筋八角亭一座,人稱“塘心亭”,亭的兩邊有九曲橋聯接。華僑同胞把這座八角亭看作是海外遊子的“保護傘”,寄託著他們無限的鄉思。

不遠處又有一小水池,池中有一假山,上嵌一石碑,石碑上鐫刻一首歌詞。詞曰:“看驕陽似火,蒼生憔悴誰憐!我頭兒要硬,心兒要堅,一肩雙桶,血汗迸清泉,點點滴滴,灑遍萬千。”這是抗戰期間,為激勵全縣中小學教師抗日熱情,由時任四會縣縣長鄧澂濤作詞,倉崗小學前校長高鼎榮譜曲合作而成的抗日歌曲《園丁之歌》的歌詞。當年,全縣教師都在熱唱此歌,歌聲響徹四會大地,鼓舞著全體中小學教師堅持在敵後從事教育工作,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可惜此碑已毀於“文革”風暴之中。

在中山公園內,還聳立著一座“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向世人述說四會馬房抗戰的悲壯歷史。全碑分柱、座兩部分。碑柱為四稜臺柱體,高6米,碑頂原塑有國民黨黨徽,現已毀無存。碑柱正面嵌入花崗岩,上面豎寫陰刻隸書“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九個大字。碑中座呈方形,高1.86米。碑座正面亦鑲嵌一花崗岩石,上面並排豎寫陰刻“中國國民黨四會縣黨部書記長嚴飛、陸軍暫編第八師師長張君嵩、四會縣長周東同敬立,中華民國二十九年七月七日”,共48個字,其中5個字已毀,不能辨認。碑座上原來塑有雄鷹圖案,今亦無存。

據載,紀念碑為紀念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及1939年底在四會縣馬房前線抗擊日寇的戰鬥中為國捐軀的全體陣亡將士而立。

1938年10月12日,日寇在惠州大亞灣登陸,至10月21日廣州淪陷後,敵寇即長驅直入,接著攻陷了與四會一江之隔的三水。四會是廣東入桂的大門,使四會頓時成為廣東抗戰的前線,成為西江防線的橋頭堡,與粵北防線互成犄角。

1939年春,廣東稅警總團改編為暫編第八師,由打響淞滬抗戰第一槍的抗日名將張君嵩任師長。張君嵩奉命率領暫八師據守馬房與日軍隔江對峙達一年之久,掩護四會的黨政機關及物資轉移。一年中,馬房守軍與日軍發生大小慘烈戰鬥數百次,擊退強渡北江的日寇的瘋狂進攻,重創敵寇,堅守四會,粉碎了日寇妄圖侵佔肇慶、廣西,打通華南與越南之間的交通運輸線,同時威脅戰時西南大後方的陰謀,為粵北會戰,乃至全國抗戰的偉大勝利作出了卓越貢獻。

當年與暫八師並肩堅守馬房前線的,還有四會縣國民兵團自衛隊第一大隊第一中隊,隊長為中共黨員黃顯聲。

1986年12月20日四會縣政府公佈“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為四會縣文物保護單位。該紀念碑對研究四會的抗戰歷史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中山路 大同路 大北路 曙光路明成化三年(1467)四會古城建成磚城牆。城開東西南北四門,城外挖寬10米,深3米的護城河。至清末光緒年間,正對北門的地方,建起了一條街,稱“北門正街”。以後,北門外的護城河被填平,也建起街道,西邊的稱“北門新街”,東邊的稱“新隆街”(取“新建興隆”之意)。與新隆街平行的地方建一新路,名“新隆后街”。與北門新街平行的地方也建了一條新路,稱“北門橫街”。

民國18年5月,縣城新隆街兼營火藥的缸瓦鋪順昌隆不慎失火,迅速蔓延,上至北門口城基邊的培正小學,下至逍遙廟(現影城)共燒燬店鋪40多間。後僑港會寧同鄉會向縣政府請願,要求新隆街店鋪重建時縮入12米,遂開成中山東路和中山中路,同時又把北門新街改稱中山西路。

此外,又把“北門橫街”改稱“大北路”(取“北門之北”之意)。“新隆后街”一度稱“福隆街”,後最終定名“大同路”(取“世界大同”之意)。至1964年,“北門正街” 擴為馬路,改稱“曙光路”(喻“人民生活開啟希望的曙光”)。

“文化大革命”期間,大北路、大同路曾合稱“紅衛路”,至1982年複名。

水閘路 高觀路 下高街 登雲街1966-1968年,四會在牌樓涵處建起了橋閘兩用的龍江水閘,除緩解龍江水患問題之外,還作為橫跨龍江兩岸的橋樑使用。於是人們把經過水閘上下的馬路稱作“水閘路”。

在此之前,現高觀東路和高觀西路是陸地相連的。清代,高觀東路原稱社山直街,後因地勢較高,改稱“高街”。在高街拐彎處分丫出一條路,沿龍江河邊直到現沙尾舊橋,這條路地勢比高街低許多,於是人們稱此小路為“下高街”。又因地勢低,發洪水時,這裡的水特別深,所以人們又稱此處為“深水灣”。

在現高觀西路,近牌樓涵(即現水閘處,此處曾建一牌樓,另有涵洞)的一段,因靠近社山直街,與六麻園之間又相隔有一個大水塘,故古時稱“社塘街”。

社塘街往西,有一金翎道教廟觀,道觀之左至社塘街的一段,稱“觀左街”。

1936年為連通三水至廣寧的公路,四會建起了新龍橋,同時把高街、社塘街、觀左街合稱“高觀路”。

至1979年,龍江河縣城河段改道工程完成,龍江新河道的水閘把高觀路隔分為高觀東、西兩條路。1993年四會撤縣設市,高觀東路劃歸東城街道轄,高觀西路歸城中街道轄。

“文化大革命”期間,高觀路曾易名“解放路”,1982年複名。而高觀小學易名為“城東小學”,沿用至今。

古時,在科舉取仕盛行的年代,四會東區的學子赴考時,須經高街、社塘街、觀左街在金翎道觀處左轉經一條小巷,過舊龍橋、東門進入城內,再經東門直街、青石街到達學宮參加科舉考試。為表示對學子的良好祝願,人們把那條小巷稱作“登雲街”,含“青雲直上”之意。

登雲街曾是四會的商業旺地,尤以蘇杭洋貨、布匹印染行業為最,名聞遐邇,至解放初期仍有多間染布店鋪在此開業。

光明大道 教育路四會供電局原來位居三登坊人民禮堂北側,1993年覓址沙尾龍江裡南側興建供電大樓及宿舍小區,因而把其前面的馬路冠名“光明大道”。

1996年,政府實施“教師安居工程”,從會城中學校園中劃出一幅地塊興建了10多幢教師樓,同時新開一條馬路。原來設想此路以“教育路”為名,並在顯眼處大字標示出“教育路售樓處”。後因此新馬路與光明大道相銜接,有關職能部門仍冠以“光明大道”之名。但“教育路”之名已在社會民眾中流傳至今。

沙尾新苑1996年,沙尾光明大道(教育路)建起15座商住樓,把13座、15座的地下及背後空地規劃為沙尾市場。

2007年,因沙尾市場距高觀市場較近,沙尾市場旺不起來,所以工商部門決定撤消此市場。隨後,房產開發商在原沙尾市場的空地上建起了第16座住宅樓。

第16座鄰近城市下水道出口處的臭水塘。至2010年,相關部門把臭水塘整治好,蓋上第17座住宅樓。最後把第13、15、16、17這四座樓圍起,建成一個配有大型停車場的住宅小區,命名為“沙尾新苑”。

龍江裡 興龍街龍江裡原為龍江舊河道拐彎處的灘塗地,原與橋下為龍江所隔,舊時曾有漁民在此搭棚居住。20世紀70年代末,龍江改道後,此處遂與橋下陸地相連,舊河道改造成為城市下水道出口。同時又築起防洪堤圍,防範洪水侵襲城區。橋下在堤內,龍江裡在堤外,縣水電局在堤外建起職工宿舍樓,後逐漸有人在此買地建屋,形成居民點。因此處鄰近龍江邊,遂命名“龍江裡”。

至1996年,在堤圍兩旁興建了10多座商住樓,形成了一個新街區,冠名“興龍街”。

槎山社區 茶山巷1978年龍江河縣城段改道、裁彎取直前,現時的四會醫院第二門診部(此處為陳家祠)附近一帶地方與槎山公園附近一帶地方是連在一起的地塊。因該地塊有一名為“槎山”的山崗,所以這一地塊亦名為“槎山”。

1978年龍江河縣城河段改道工程完成後,上述兩地為龍江新河道所隔。至1993年,四會撤縣設市,以龍江新河道為界槎山公園附近一帶歸屬東城街道槎山社區轄,沿用“槎山”之名,而四會醫院二門附近一帶則歸屬城中街道城東社區轄,此地本來仍沿用“槎山巷”之名,後人們書寫時為簡便,多寫成“茶山巷”,約定俗成,此名沿用至今。

“沙”古時,綏江和龍江洪水暴發時往往會衝下大量的泥沙,沉積河底,河床漸高,河邊的許多灘塗、窪地亦被泥沙堆積覆蓋,地面日漸升高,形成陸地;或是堤圍崩決,大量泥沙帶入圍內,形成高地。這些陸地和高地多以“沙”為名。例如:綏江西岸的姚沙、西沙(即今之獨崗,轄上沙、下沙兩個村),東岸的白沙、沙頭、沙尾、沙堤,龍江河邊的沙腰等。倉崗的大同洲也有上沙、下沙之分。

金三角金三角位於城中街道最南端,居龍江、綏江會合處,地勢呈三角形。因這裡是沙尾洲的尖咀處,所以有人稱這裡為“洲咀裡”。

歷史上,這裡年年都遭受水浸,泥油沉積,使土壤異常肥沃,屬沙質土,很適合植物生長。解放後,洲咀裡成為四會鎮蔬菜供應基地之一,稱“沙尾蔬菜隊”,今屬沙尾社區管轄。

古時,因這裡長滿㮌樹、竹子等,人煙稀少,所以在此開闢了一個練習射箭的靶場,故時稱“箭道咀”。

20世紀七、八十年代,城鎮人口增加,沙尾洲由北至南逐步發展為居民自建住宅區。至20世紀末、21世紀初,由於這裡已經築好擋水堤園,解除了水淹的煩惱,加上空氣優良,異常清靜,成為富人青睞之地,紛紛在此建築豪宅居住。於是人們在此三角形地帶前加一個“金”字,稱“金三角”。自20世紀80年代至21世紀的前10年,相關部門先後在此架築起了“沙尾橋”和“小海口橋”,使金三角成為聯結城中街道和東城街道的交通要道。

石堤 堤園 “懷集落溼石,四會大三尺”。是解放後的一段時間裡仍在四會人口中廣泛流傳的對綏江水情的生動描述,也是舊時綏江流域水利設施匱乏致旱澇災害頻仍的真實寫照。當時四會鎮一年受水浸三五次是常事,洪水肆虐,造成了民眾生命財產不少的損失,因而有人把綏江貶稱為“衰江”,迫切要求搞好水利堤防工程。

1965年,水利部門開始在綏江河邊修築擋水石堤。期間,成立石堤建設指揮部,負責工程的實施,至1974年基本竣工,石堤全長6.41公里,捍衛居民6萬多人。但效果不甚理想,曾數次出現崩決、漫頂等事故。於是,在1984年將石堤全線加固加高,但仍難以抵禦洪水侵襲。

1998年,四會市委市政府經深察社情,廣納民意,科學決策,決定拆除原來的石堤,重新興建城區堤防工程。自倉崗三棵榕始,繞沙尾至野狸崗止,沿綏江及龍江河邊築鋼筋混凝土水泥牆,全長約7000米,多方籌資1.2億元,經三載奮鬥,於2001年秋竣工。工程集防洪、觀光、商住、休閒娛樂、綠道交通於一體,冠名“江濱堤園”。

在正對大北路口、原勝利碼頭的堤園位置上建有江濱堤園牌坊。牌坊為四柱三門,氣度恢宏。牌坊上的“江濱堤園”四個大字由我國著名書法家關山月所書,為四會這個二千多年的古縣再添輝煌的一筆。關山月的墨寶真跡《江濱堤園》已由水利部門交由市博物館珍藏。

遠眺大堤,似銅牆鐵壁,笑傲百年一遇之驚濤;近觀堤園,現人間勝景,可容萬千市民之休閒。漫步園中,河光山色,美不勝收;奇花異卉,芬芳醉人;亭臺玉閣,流連忘返;江濱街市,繁榮興旺。

古傳夏禹治水志,今著水利福民篇。歷史長河,綏江為證:城區堤防工程,鑄水利世紀豐碑。

【作者注:以上內容乃四會舊城區地名資料--嚴榮勳蒐集整理】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文明四會

點擊左上方“文明四會”關注我們,瞭解更多四會資訊。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倉崗 倉豐圍 倉崗街現時四會市人民醫院後面有一小山崗,南漢時期(917——971)劉氏曾建倉儲糧聚兵於崗上,此小山崗遂名為“倉崗”。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知府譚受主持修築了堤圍,因堤圍築在倉崗附近,為祈求連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把此堤圍命名為“倉豐圍”。

至清代嘉慶年間,倉崗的柴杉竹業興盛起來,倉豐圍從現時人民醫院至倉崗小學約一千米的堤面逐漸建起了數百間商鋪,路面鋪有三條連續不斷的花崗岩石板,商貿業非常發達,成為四會鎮十七條街道之一。因此街道在倉崗山下,遂稱“倉崗街”。

雞公巷20世紀50年代,倉崗地區還有“倉崗九條巷”之說。其中最北的一條,位於現時的倉崗小學南側,長度約百米,居住著10多戶嚴姓人家。里人在巷口處築有一恢宏的門樓,門樓脊頂挺立著一隻陶瓷公雞,金光閃閃,神釆奕奕,正在引頸高歌,與綏江對岸的獨崗雞乸寨遙望相對,相映成趣。“一唱雄雞天下白!”公雞是十二生肖之一,自古就被認為是吉祥禽鳥,有辟邪、化煞、鎮宅之功力。此處門樓的公雞栩栩如生,引人駐足,於是,人們把這個門樓稱作“雞公門樓”,把這條小巷稱作“雞公巷”(四會人稱公雞為“雞公”,稱母雞為“雞乸”)。雞公巷現已與參軍第、新樓坊一起改稱為倉崗五巷。

參軍第在雞公巷南側有一小巷,住著不足10戶人家,這條小巷稱“參(讀音‘叄’)軍第”。“參軍”乃古代一種官銜,其巷名應與此官銜有關,此說尚有待後人求證。“參軍第”現為倉崗五巷的一部分。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倉崗部分街角圖片

高巷 羅巷 徐巷在倉崗九條巷的原住民中,“高、羅、嚴、徐”是四大姓。雞公巷、參軍第、新樓坊、延和巷全部居民都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嚴姓人,加上敏如巷部分的嚴姓居民,使在倉崗嚴氏族人人數為最多。另外,當官的、有錢的嚴姓人也比較多,因而素有“倉崗嚴”之稱。而高巷、羅巷、徐巷則分別為高姓人、羅姓人、徐姓人的聚居地,這三條巷因姓氏而得名。

渤海巷倉崗九條巷除雞公巷、參軍第、新樓坊外,從北至南,還有敏如巷、延和巷、高巷、羅巷、徐巷,這八條巷均處倉豐圍內,但第九條巷卻位居圍外,名曰“渤海巷”,其巷口斜對高巷,為高巷高姓人家所建。因高氏遠祖子啟公於八百年前的宋代來自山東渤海郡,高姓素有“渤海高”之稱,所以把所建的小巷命名為“渤海巷”。

新華路倉崗地區倉豐圍內除了古已有之的九條巷外,在20世紀80年代還新增加一條道路:新華路。現時四會市人民醫院住院部位於倉豐圍內,原來是一大片魚塘和菜地。約於1988年,由於醫院發展需要,政府徵用了這片土地,建起了住院部,並修築了圍牆,又在圍牆外修築了一條新的道路,命名為“新華路”。

高村頭 高巷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四會高氏始遷祖子啟公從山東渤海郡遷至現白沙村委建村居住,以姓冠名,得名“高村頭”。至明朝末年,子啟公後人從高村頭遷至倉崗建村發業,名為“高巷”,後再分支省內各地。現高村頭仍存高氏始祖宋子啟公墓。

寺邊 龍華寺崗 龍華廣場緊鄰倉崗北端(里人俗稱“倉崗尾”)的村莊稱“寺邊村”。相傳,古時村內有一座三廂四進的宏大寺廟,稱“龍華禪寺”。由於該村位於龍華禪寺旁邊,故名“寺邊村”。寺邊村為嚴姓人聚居地,今屬城中街道高獅居委(古稱“石獅鄉”)管轄。

有一年洪水把寺邊村前的堤圍沖垮,村旁一棵正對堤圍決口的大榕樹也倒下了,把衝向村內房屋的洪流分向東西兩邊,房屋保住了,但卻把東西兩邊衝出一個三面環抱村莊的弧形大水塘,龍華禪寺同時被衝毀。後來,倉崗人在現時人民醫院的位置上重建寺廟,稱“龍華寺”。至20世紀50年代,人民醫院擴建時,龍華寺被拆毀。

龍華寺建成後,人們把寺後的“倉崗山”改稱為“和尚崗”,但更多的人把這個小山崗稱為“龍華寺崗”。1992年在龍華寺崗上建起了一個小公園,稱“龍華苑”。在龍華寺崗山腳下的建築也紛紛以“龍華”命名:龍華飯店、龍華市場、龍華豪庭住宅小區,最近新建成的高層住宅小區也命名為“龍華廣場”。

大同洲位居倉崗的大同洲原來是綏江河邊上的一個小島,是千百年來綏江發洪水時從上游衝下來的泥沙聚積慢慢形成的。島上原來種滿竹子,隨著倉崗柴竹杉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這裡原來生活在船艇的水上人家開始在洲島上搭蓋木棚住人。人們把此洲島稱作“綏洲”,取“綏江河上的沙洲”之意。至清代,島上的居民何合與何針到官府打官司,縣官作了調解工作,兩人和好如初後,縣官詢問二人住處,答:“大家同住一個洲。”縣官說:“你們那裡不如就叫大同洲吧。”意思是希望大同洲的疍民們和諧共處,平等自由地生活之意。

河傍路 前進路河傍路即現時倉崗地區前進路人民醫院以北的一段。古時,這裡只是綏江河邊的灘地。至清道光年間(甚至是更早的嘉慶年間),隨著倉崗柴杉竹運輸業的興起,這裡建起了過百間商行會館,逐漸成為一條以經營柴杉竹業為主的商業街道,路名取“綏江河傍邊”之意,稱“河傍路”,是清末民初四會鎮十七條街道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間,“河傍路”改稱帶有時代色彩的“前進路”,並沿用至今。

大同新街大同洲是綏江上倉崗河段的一個小島,四面環水,在大同洲與前進路之間為一條小河所隔。1987年,房地產公司開發倉崗區,抽沙把小河填平,使大同洲與前進路陸地相連,在舊河道上建起了10多座商住樓及一些自建房,並規劃出一條寬6米、長693米的街道,因與大同洲為鄰,遂名為“大同新街”。

新園宋末鹹淳九年(1273年)福建莆田縣田疊鋪人林隆興到四會任職縣令,同宗族人林仁壽隨同到四會任縣衙主簿(相當於現時縣府祕書)。數年後,林隆興調往他鄉任職,林仁壽則因北方戰亂頻仍而沒告老還鄉,反而把家屬也遷來四會,定居於今四會汽車客運站附近的龍華寺崗腳的地方。由於他們需新建家園,靠墾荒種地為生,他們把這一帶新開墾的園地,稱為“新園”。隨著人口的繁衍増加,林姓族人在附近綏江河邊的“新路”(今匯源路)建屋居住,並繼續分支到其他地方。林仁壽因此成為四會“新路林”的始遷祖。

在《四會縣誌》的“清康熙二十七年四會縣簡圖”上,此地標為“仁受都”。“仁受”是來源於“仁壽”但又忌諱“仁壽”的地名。新園現屬城中街道高獅居委管轄。

林仁壽過世後安葬在鎮郊的野狸逕,土名稱“大夫田”上(即現龍華豪庭附近的野狸崗腳處)。仁壽始祖的墳墓頗具規模,為其子孫祭祖之地。至20世紀60年代,因此處需建食品廠而被毀壞無存。

而林隆興在外地為官多年,百年歸老後,其曾孫林嘉興遵其遺言將其遺骨攜回四會,安葬在曾祖生前預先選定的城郊小山崗的一塊被堪輿先生稱為“紅燈照壁”的墓地上,了結了曾祖的最後心願。

林嘉興則落籍四會高街(時稱“社山直街”,在《四會縣誌》的“清康熙二十七年四會縣簡圖”上此處標為“社山都”,即現時的高觀東路),林隆興成了四會“直街林”的始遷祖。直街林曾在高街建有一間林氏宗祠,此宗祠在解放初為四會縣第一區第二小學(簡稱“區二小”)校址,區二小於1953年拼入四會縣第一小學(簡稱“縣一小”,即現城東小學)。林氏宗祠於1960年間拆毀,建起了四會電機廠廠房。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江濱堤園圖片

林寨此處原為倉豐圍內的一塊亂葬墳地,十分荒僻,只居住著幾戶譚姓人家,取名“譚布”。至明末崇禎年間,林光祚因兄弟分家從新路遷至此處居住。由於林姓子孫繁衍昌盛,而譚姓則人丁衰微,認為此處風水不利於譚姓居住發展,遂遷居他處。林姓人亦隨即把村名改為“林寨”。林寨現歸屬城中街道高獅居委管轄。林寨的林氏宗祠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新路 匯源路與倉崗前進路南端相接的是匯源路。唐代,這裡本來也是綏江河邊的灘地。後來隨著人口的繁衍增加,新園的林姓人遷此居住,成了林姓族人聚居點。後來,河邊新闢出一條路,眾稱“新路”。在此居住的林姓人自稱“新路林”。

1928年農曆十二月廿八日,新路發生了一場大火災,從林家祠(現匯龍花園)一直燒到吳怡齋祠(現四會市委黨校),燒毀了不少房屋、店鋪、船隻。事後,各大商戶發起打醮、送火神的活動。人們覺得“新路”“新路”,年年新,不吉利,遂把林家祠至大北路口那段“新路”改稱為“匯源路”,取“彙集水源,取水濟火”及“彙集水源,彙集財富”(古人認為“水為財”)之意。而林家祠往北至崩基口仍稱“三登坊”,大北路口往南就是洪聖廟地段了。“匯源路”此名沿用至今,該路段得到延伸,從北端的獨崗橋頭東至南端的大北路口止。

由於古代的陸路交通落後,河道成為主要的交通運輸線,水運成為當時重要的運輸方式。新路(即後來的匯源路)位居綏江河邊,因而逐漸成為水陸交通的交匯點、轉運站。至20世紀60年代,四會的客運碼頭、貨運碼頭、過江橫水渡碼頭以及客貨汽車運輸站都還設在這裡,仍是四會的交通運輸中心。

古時,新路的西面河邊滿布大小碼頭,河面上滿布竹排木排以及大小船隻。水上人都以船艇為家,夜晚,河面上星火點點,又是一番風景。新路的東面除了有太和醬園(食品廠前身。清代,其產品已出口南洋)、友昌成醬園、厚昌醬園及經營米油糖雜貨、紙料炮竹、山貨、肉食等各式店鋪、倉庫、民居外,還有振民火柴片廠、生昌隆榨油廠、利豐和米機等一批廠企。現存的“太和”及“友昌成”舊址(均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見證著當年新路的繁華與興旺。此外,新路當年還有四會規模最為宏大的吳怡齋公祠(民國時期及建國初期成為四會縣府所在地,現為四會市委黨校)和五進的林氏大宗祠(位置在現時匯龍花園)。如今的匯源路仍是四會市的一塊商業旺地。

三登坊清代,新路的林氏人家三子同登科甲,因而得名“三登坊”。三登坊是新路的其中一段,從崩基口至林家祠(即現獨崗橋腳至匯龍花園)。從林家祠至西渡口(即現匯龍花園至碧海灣橋東橋頭南側,解放前後的一段時間西渡口又稱勝利碼頭)仍稱新路。三登坊有一條約三米寬的路,路面中間用三條直排的麻石鋪成。里人築有一石牌坊橫跨路的上方,牌坊上鐫刻有“三登坊”三個大字。至民國時期,政府擴寬馬路,拆除了石牌坊,把石牌放到河邊的土地公處,後來不知所蹤。

崩基口在三登坊的靠北的一段,即現時獨崗大橋東橋頭新風路口至人民禮堂的一段及附近一帶,人們稱之為“崩基口”。

此地處於龍華寺崗與野狸崗之間,東有龍江,西有綏江。每當夏潦氾濫之時,兩江的洪水水位往往有一個高差,高水位一方的洪水夾帶著樹枝等各種雜物向低水位的一方奔騰湧去,水流湍急,聲如雷鳴。滾滾洪流不僅把地面的表土連帶農作物衝刮而去,一掃而光,有時還會摧毀房屋,沖走財物,甚至致人於死地,其狀甚為恐怖,令人心驚肉跳!於是,這裡的人在已有的叫“沙仔塘”(即原航運宿舍停車場)的塘基基礎上築起一條小基圍,阻擋洪水在此通過。此基圍與眾不同:一般基圍是把某個地方圍起來,不讓洪水侵入;但這段基圍既不能阻擋龍江洪水侵入,也不能阻擋綏江洪水侵入,只能阻擋高水位洪水向低水位一方湧流。可是,因這段基圍矮小、單薄,往往還是被洪水衝崩,形成決口,因此人們把這一帶地方稱作“崩基口”。

向陽巷位居三登坊崩基口舊供電局北側,原名“龍溪裡”,文化大革命期間改作“向陽巷”,沿用至今。

廟巷 新巷 盤古巷古時,在現今的匯源路人民禮堂南側有一條小巷,里人為祈求神靈護祐,在巷內建了一間小廟,命名“盤古廟”,取“盤古初開”之意。這條小巷因此而得名“廟巷”。又由於此巷位於三登坊地段內,所以亦稱“三登一巷”。至1957年始,縣委縣政府機關陸續從怡齋吳氏宗祠(現市委黨校)遷到廟巷南側建樓辦公,並在廟巷內建起數幢幹部平房宿舍,因“廟巷”帶有封建迷信色彩,遂更名為“新巷”。

至清末,士紳林棠楷把盤古廟遷至現城中路中國人民銀行四會支行附近,建起一間三進的大盤古廟,所在的巷道因此而被稱為“盤古巷”。古時的三登八巷(位置在友昌成醬園北側)現時已被劃入盤古巷的行政區域管轄。1931年,以盤古廟為校址,辦起三登小學。抗戰期間,盤古廟被日寇飛機炸燬。

花街 城中路 城中新路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四會縣政府選定匯源路上的林氏大宗祠這個野狸崗腳下、地勢較高、不易水浸,而且水陸運輸方便的地方建糧倉,把四會的一些祠堂拆除,以其磚瓦杉為建材,建起了糧食局、糧食加工廠及多座糧倉。此時,現今的城中路仍為住宅民居。至1961年,為方便此處的縣糧倉從水路運送糧食,又從勤園(現工交幼兒園)起至匯源路取直徵用此處民房闢出一條新馬路,直達綏江岸邊碼頭,稱“城中路”。

城中路路旁栽滿高大的白蘭花樹,不僅在炎夏給人們送來涼蔭,每逢開花時節,還給人們送來醉人花香。每天清晨,都有采花工上樹採摘含苞待放的白蘭花,並即日運至香港銷售,因而群眾把這條街稱作“花街”,轄屬此地的居委會亦稱“花街居委會”,許多人反而不知道它的本名為“城中路”了。

至1982年,徵用城中小學部分用地,把城中路向北延伸至新風路,接通20世紀60年代建成的跨龍江河的槎山橋,直達1974年建成的槎山體育中心,此新路段仍稱城中路。

至1997年,房產開發商從工交幼兒園對面起,經原柴欄(即現財貿幼兒園)至現中豪廣場步行街止,闢出一條新馬路,因位處城中小學附近,又連接城中路,因而冠名“城中新路”。

匯龍花園古時,在三登坊路段上,建有一座祠堂,名曰“林氏大宗祠”。林氏大宗祠為林大節於明嘉靖年間所建。宗祠從綏江河邊建至野狸崗腳,為五進建築,其規模僅次於不遠處的怡齋吳公祠,是四會城規模最大的兩座祠堂之一。1929年,四會擴建街道,林氏宗祠拆除兩進,留下三進,後又出租成為振民火柴廠。至解放後,宗祠被全部拆除,建起了糧食局和糧食加工廠及數座糧倉。至2004年,房產開發商在此建起有地下停車場的多幢商住樓,冠名“匯龍花園”。

人民禮堂1958年10月3日,廣寧、四會兩縣再次合併,稱“廣四縣”。每年召開的三級(縣、公社、大隊)幹部會議人數眾多。為此,縣委、縣政府決定在縣城建一個大會場,定名為“人民禮堂”。選址在四會鎮崩基口廟巷荔枝園。此處原屬三登坊林氏所有,聞國家需要,即決定無償捐獻搞建設。為此,使用單位在禮堂特開一後門,專供林氏後人免票進入觀看戲劇、電影等。禮堂由廣寧賓坑人陳梓才設計,用地近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300平方米,設兩層觀眾席,合共座位1300個。除會場外,還有舞臺、化妝室、演員宿舍等建築,禮堂前還有小廣場。人民禮堂的建設在當時是全縣的重點工程,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直至21世紀初,人民禮堂仍為四會大型集會的場所,還兼有電影放映、戲劇、雜技、文藝演出等多項功能,是老一輩四會人非常熟悉的地方。禮堂於1970年和2002年兩次修葺,現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新風路民國17年(1928)開始修築四會至三水的公路,一年後,四(會)三(水)公路四會至黃崗段通車。民國25年(1936)四會至三水河口段全線築成通車。

民國21年(1932)修築四(會)(廣)寧公路至黃田與春水分界。

至1936年,為連通四(會)三(水)公路與四(會)(廣)寧公路,在現時龍城大酒店北側,正對大同路的龍江河上築起一條可行駛汽車的堅實木橋,稱“新龍橋”(簡稱“新橋”)。

至此,從三水往四會的汽車經五馬崗、黃崗、塔崗,沿清蓮圍堤面到達四會城的小海口。汽車從高街(高觀東路)入城,經高觀西路,過新龍橋後,經大同路、大北路、匯源路、河傍路,再經白沙、九崩崗、古琴塘、沙頭、都崀、歐坑到達黃田。

1969年,因龍江河改道,築成從前進路南端起經野狸逕山坳、水閘至蘆荻園(今鳳山路口)止的環城公路(現已更名為新風路和水閘路)。自此,過境汽車不必再經舊中心城區了。

再經多年發展,過境汽車已繞行四會大道,甚至是郊外的二廣高速,環城公路成為城內馬路。1982年把“環城路”龍鳳橋以北的一段改名為“新風路”,沿用至今。

城內四會縣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立木柵為城。天順八年(1464)至成化三年(1467)經三年時間在原木柵城址壘築起磚城。城牆總長1923米,高近7米,厚近5米。城牆外挖有護城壕塹,寬約10米,深約3米。城開四門:北門稱“鎮安門”(有“鎮守安寧”之意),西門稱“德澤門”,南門稱“清寧門”,東門稱“陽和門”。後又在學宮(今四會中學)南隅增開“文明門”。

以現今的建築為地標,四會古城牆的走向為:從北門出發往西,至碧海灣橋頭紅綠燈處轉左往南,經東南酒店、市幼兒園,到達西門(縣前街西街口);城牆繼續沿沿江路往東南延伸,到達南門後,偏左轉入到四會中學校內,經過學生宿舍、四會中學與仲泰小學間的界牆、植物園,再轉出拱橋直街,經縣前街東街口(古時此處並無城門,為城牆所阻隔,不能直出城外)、龍江路,過東門,最後返回北門。

20世紀50年代筆者在四會中學求學時,城牆雖多有毀損,但尚有防洪功能。每當綏江、龍江洪潦來臨之時,四個城門均落閘板抵擋洪水。但因滲漏之故,城內仍有水浸,但並不嚴重。之後,城牆不斷遭到毀拆,至1985年10月,因改建中山路,北城門及城牆均被夷為平地,建起商住樓。至此,舊城無存。現四會市博物館僅收藏有古城牆磚一塊及北城門的石門額,上刻“鎮安”二字,彌足珍貴!

古城牆範圍內的地方,人們稱之為“城內”。城內有多條街巷:北門直街、南門直街、東門直街。此外,還有縣前街、詩書街、青石街及黃塘巷、龔巷等多條街巷。

2002年12月,政府有關部門重建北門和東門兩個城門牌坊。2016—2017年,在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的過程中,對城內的6條主要街道進行全面整治:翻修下水道、鋪設瀝青路面、粉飾沿街牆面,配以花鳥人物書畫、國學文明導語及街巷歷史材料,再掛上紅燈籠、紅風車等飾物,好一派廣州西關風情,讓四會古城既重現古色古香的風貌,又煥發出濃濃的青春氣息!

縣前街 舊市府明洪武初年(1368),四會知縣嶽鎮設縣署於現四會中學校門前東西走向的街道上,明清兩朝縣衙均駐於此地。直至民國前期仍以此地為縣政府駐地,是幾百年來四會的行政中心,因而這條街道被稱作“縣前街”,含“縣衙前面的街”之意。

縣前街現東街口在解放後一段時間內仍為古城牆所佔,此處仍未建成街道,與現時的拱橋直街並不相通。此處起至東門沿城牆內側一帶均為民房、蕉林、園地,人稱“東頭”。東頭之西、青石街之東,即現嘉禾苑、司法局、舊教育局一帶為一個露天大廣場,稱“學校園”。至“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園仍為四會群眾集會的場所。“文革”後,此處一度成為四會鎮政府駐地。

“文化大革命”期間,縣前街曾一度改稱“紅旗街”,1982年複名。

至民國中期,因縣政府建築破舊,遂搬至匯源路吳怡齋公祠作縣政府辦公場所。抗戰時,縣政府曾一度搬至倉崗龍華寺辦公,戰後才回歸。舊縣衙於解放初至20世紀80年代初曾為縣看守所,現已成為“華僑新村”住宅小區。

解放初,縣委、縣政府接收舊縣府用房作辦公場所。1957年,縣委開始逐年搬遷至三登坊荔枝園建樓辦公,1984年縣府亦搬至三登坊與縣委合在一個大院內辦公。吳家祠舊址遂作為縣委黨校使用至今。

至1997年市委、市政府又搬至位於東城街道的新行政中心辦公。於是人們把三登坊市委、市府舊址稱作“舊市府”。舊市府現為“四會市老幹部活動中心”等多個單位駐地。

歷史上,縣前街除了是四會幾百年來的行政中心外,還是四會的文化教育中心,古代四會的學宮(又稱“孔廟”)位居此地。宋鹹淳五年(1269),四會知縣趙汝音將學宮建於城內東南,前對青雲坊,內建孔聖大成殿、明倫堂、齋舍,大成殿內有“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塑像及七十二賢的神位。學宮乃古代四會學子學習四書五經、參加科舉考試、官方開科取士的場所。學宮築造古樸,宋、元、明、清各朝,沿用不替。

至清亁隆四十七年(1782)知縣董文駒於孔子廟東側建起了“綏江書院”。光緒二十八年(1902)在綏江書院辦起了由縣紳劉子瞻和里人吳熾昌倡捐興辦的四會首間縣立高等小學堂——矜育學堂。本邑舉人吳大猷、黃桂瀛先後於光緒、宣統年間主持過綏江書院講學。

在綏江書院東側,即現四會中學體育館的位置上,有一間“賓興祠”。民國八年(1919)曾在此辦起一間六年制完全小學——縣立第一女子小學,後因低年級女生人數太少,也招收少量男生。

至民國十八年(1929)2月,縣長王肇文在學宮及綏江書院的基礎上創辦了四會中學。隨著社會的發展,四中校域拓展,範疇擴闊,高樓雄立,設備更新,學宮與四會中學已是今非昔比、天淵之別了。

現時四會中學的校門為拱形造型,拱頂的“四會中學”四個大字系我國著名書法家關山月所書,為這所四會的最高學府增色不少!

縣前街除了駐有四會的最高學府外,四會市教育局、四會電視大學、城南二小(即今城中幼兒園)亦曾駐於此街。

縣前街不僅是古代四會的行政中心、文化教育中心,還是四會最早的經貿旺地。縣前街的路面鋪設有三條直排的花崗岩石板,設城初期,店肆就設立在縣前街上,以後集市才逐漸向東門直街及城外擴展。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舊人民圖片

北門直街四會古城內,正對北門的街道稱北門直街,正對東門的稱東門直街,正對南門的稱南門直街,而正對西門的街道因縣衙駐此,稱縣前街,不稱西門直街。可是卻有一條“西門街”,這條街從詩書街西街口起往南拐右彎經劉家祠、關帝廟至西門口止。後來才分成兩段,一段歸縣前街,另一段歸北門直街。被劃入北門直街的那一段中間有一座城隍廟。據說,城隍廟裡面有一位主管四會城的神,因而一直受人崇拜,香火鼎盛。

在進入北門後左邊的小巷,即北門直街一巷內北帝廟側有一間小學,名為培正小學。培正小學成立於1914年,是四會基督教浸信會主持創辦的,初辦時學生有70多人,後增至130多人。這間教會學校規定每週日學生都要返校集中到福音堂“做禮拜”,聽牧師講解《聖經》、祈禱、合唱讚美詩等。

解放後,四會縣時任副縣長的陳德同志曾在培正小學居住過。

民國三十六年(1947),在北門基督教浸信會內由清塘大布謝村人黃真光創辦了“培正幼稚園”,初招幼兒16人,臺椅和簡單的教具由教徒捐贈。至1952年,政府接管幼稚園,時有幼兒一百多人,教師4人。後幼稚園遷址到北門直街南段的城隍廟處。至1954年定名為“四會鎮幼兒園”,時有幼兒165人,教養員6人。1958年又改稱“四會縣幼兒園”,現已發展為頗具現代規模的“四會市幼兒園”。

北門直街除了曾創辦幼兒園及小學外還創辦過一間大學。1975年10月28日,經多方努力,四會縣工人業餘大學正式開辦,校址設在北門直街五巷九號。工大為縣直屬學校,局級建制,縣財政供給。1980年經省高教局驗收,1983年改名為“肇慶工人業餘大學四會分校”,並由教育部備案。至2015年1月最後一屆學生畢業,工大完成了其歷史使命。四十年來,工大為四會培養了大批技術人才,為四會的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清末,在北門直街原總工會的位置上,有一間建立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的“矜育善堂”。矜育善堂這塊地皮由士紳吳祖同捐獻,資金由港澳及南洋各地同鄉僑胞集捐,得款置業生息充作常年經費。矜育善堂專事賑災、救濟工作。因當時民眾生活困苦,且民風重男輕女,時有遺棄、甚至溺死女嬰之慘事發生,所以善堂專設育嬰堂,收留棄嬰撫育。矜育善堂還設有中藥局,聘請中醫坐堂診病,免收診金,贈醫送藥,免費贈種牛痘及施棺等。矜育善堂與成立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的慈惠醫院(現四會市人民醫院前身)一起成為綏江流域成立最早的慈善機構。

解放後,矜育善堂成為縣總工會駐地。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北門直街南段西邊曾辦有一間鎮辦企業“會城紡織廠”。當年,該廠對於解決民眾就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在北門直街內有多條橫巷,其中許多都建有門樓。如:

黃塘巷,是李姓某官人曾任黃塘太守,在此地建宅定居而得名。

龔巷,是清代舉人龔應霖於此定居而得名,現已更名為北門六巷。

試巷,是陳姓聚族之住宅區,因鄰近舊試院(現中山公園)而得名。

歐陽巷,是歐陽氏族聚居之地,今已改稱北門八巷。民國時期,四會縣的早期革命烈士陳伯忠曾居住於此。

陳家巷,是陳姓人建的一條小巷,今已改稱北門九巷。

姓簡門樓,是簡姓人聚居地。

盧進軍門樓,情況不詳。

盲妺巷,內有盲女聚居的房屋。每逢傍晚,一串的“盲妺”就會出現在北門直街上,最前一位手持盲公竹帶路,後面的一位一手持二胡等樂器,另一手搭在前一位的肩膊上,前往茶樓等公共場所賣唱,靠茶客的施捨生存。

在北門直街南段處,還有一座古建築,稱“鄧氏大宅”,該建築風格古樸,工藝精美,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南門直街南門直街全長200多米,南連綏江邊的沿江路,北接縣前街,正對位於縣前街的民國以前的縣衙門(解放後這裡成了看守所,現在則成了華僑新村住宅小區)。

南門直街古蹟多多。北段近縣前街處有“將軍第”門樓,將軍第是清代海軍名將吳應科的故居。同治十二年(1873)十四歲的吳應科被公派到美國留學,是四會被公派到美國留學的三個幼童之一。回國後入福州馬尾船政學堂學習。光緒十八年(1892)任北洋海軍提標都司,充督隊船大副。甲午中日海戰中,驍勇善戰,被清政府嘉獎,越級升至參將,授予“揚勇巴圖魯(勇士)”稱號。宣統二年(1910)任巡洋艦隊統領,巡防長江。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率部響應,被湖北軍政府委任為海軍總司令。民國時期曾任海軍右司令、海軍部參議、總統府諮議、接收威海衛參贊等職。

清代,吳應科奉旨建居於此,其門樓被賜額“將軍第”。現“將軍第”(門樓)已被列為“四會市文物保護單位”。

在將軍第門樓內還有嶺南著名書畫家吳子復先生的故居。吳子復先生藝術造詣很深,尤以金石篆刻見長,其隸書風格自成一家,深受時人推崇。其代表作有《總理遺囑》(1931年為廣州中山紀念堂落成書寫入石,現存紀念堂講臺壁上)、廣州“鎮海樓”牌匾、“廣州博物館”牌匾及廣州五層樓上的長聯等,享譽美術界,是一個集畫家、書法家、金石篆刻家、美術教育家於一身的美術界奇才,曾任廣州文史館館員、廣州政協文史資料研究會常委、廣東書法篆刻研究會副主任、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會員等多項職務。

在將軍第南側有“中憲第”。“中憲”乃舊時正四品官官銜名稱,相當於當今的廳級幹部。中憲第門樓高大、恢宏,門樓高懸“中憲第”賜額。中憲第乃梁氏族人聚居地,梁氏祖先在此蓋起了八座三間兩廊的大青磚屋,式樣古樸,堅固寬敞,人稱“樑屋”。樑屋與東門直街的林屋及倉崗的鑊耳屋群、青磚屋群並稱為當時的“高尚”住宅區。

在近南門直街南端西邊有一小巷,稱“分司巷”。據稱是因有一官銜為“分司”的武官在此居住而得名。

在現四會中學教學樓南邊還有一間嚴氏祖祠,是嚴氏族人祭祀、崇敬祖先的地方。民國十六年(1927),李榮康先生曾在此祠創辦四會第一所中學——榮康中學,至1930年該中學停辦。

詩書街古時,此處建有多座科舉顯宦的祠堂,計有:明代進士林世遠(曾任御史監察、南京蘇州知府)祠、清康熙舉人龔應霖(曾任刑科給事中,轉工科掌印)所建的龔家祠、清康熙舉人吳國玕的琢山祠。這些人都是詩書世家,遂以詩書為街名。“文革”期間,詩書街曾改為永紅橫街,1982年複名。

詩書街除了上述三間官宦祠堂外,在詩書街右轉北門直街處,還有一間頗具規模的祠堂,該祠堂為三進建築,稱黃家祠。約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由里人黃熾昌用黃氏祖資在此祠堂為校址辦起了熾昌小學。該校為當時四會的名校,是現時城中小學的前身。解放初期,全縣三級(縣、區、鄉)幹部大會均以此為會場,又曾多次作為各種展覽的場所,現此處已成為居民住宅區。

青石街該街正對學宮(四會中學)校門,原是一條高低不平的泥沙路。據傳,有一南門人在廣西任知縣,從當地運回青石板,鋪在路面上,故以“青石街”命名。“文化大革命”期間,以“破四舊、立四新”為名,把“青石街”改為“朝陽街”,沿用至今。

民國期間,縣警察局曾駐於青石街西側,後來成為四會公安局駐地。而在青石街東側,即現嘉禾苑小區。“嘉禾”與“家和”諧音,含“家和萬事興”之意、教育局舊址一帶,是一個露天大廣場,稱“學校園”。學校園北邊是一個大舞臺,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此處仍為四會群眾集會的場所。“文革”後,成為四會鎮政府駐地,現青石街仍駐有司法局、公證處及城中派出所等機關。其餘地方已逐漸開發成居民住宅區。

東門直街 東門直街是四會的人口密集居住區。這裡是林姓族人的聚居地,有多座漂亮的青磚屋,式樣古樸,堅固寬敞,稱為“林屋”,與南門直街的樑屋及倉崗的青磚屋群、鑊耳屋群一起成為當時的“高尚”居民住宅區。

東門直街與縣前街是四會古代最早發展起來的商貿區,店肆立於其中,後來才逐漸向東門城外擴展。民國時期,東門外的龍江岸邊發展有豬仔行、鹹魚行(又稱“倉前街”)等專業市場,成為四會的商業旺地。

龍江 龍江路 海邊坊 龍江古稱三合水,是綏江的一級支流,主流發源於廣寧縣平崗垌十排山,至城中街道沙尾小海口處注入綏江,全河長63公里。由於該河道蜿蜒多曲彎,狀似一條龍,人們稱其為“龍江”。因為“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含“吉祥”之意,故在龍江附近的地方都爭相以“龍”為名。如龍江改道前的“龍江路”“龍江裡”“龍江大酒店”,改道後的“匯龍大酒店”“龍城大酒店”“龍鳳大酒店”“龍鳳路”“龍鳳橋”“興龍街”等。又因珠三角的民眾,習慣稱“江河”為“海”,四會人也把“綏江”稱作“大海”,把“龍江”稱作“小海”,所以就出現了“小海口”“海邊坊”等地名。

因龍江河蜿蜒多曲彎,不利洩洪,所以水利部門從1957年起,逐段整治龍江河。至1979年完成龍江河城區段裁彎取直工程,挖出了從現龍鳳橋經水閘至龍江裡的新河道。

以現時的建築為地標,龍江河城區段原來的走向為:龍江水流至新匯豐處拐右彎至龍城大酒店轉左,經高觀市場、保健中心,左轉入海邊坊、光明大道,在龍江裡處轉右一直流至小海口匯入綏江。

龍江改道後,把舊河道填平,在上面建起龍鳳路,以及龍城大酒店、高觀市場、發展大廈、保健中心等多座商住樓,並發展成商業旺地。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龍江大酒店圖片

橋下南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1189),龍江河流經現東門外的地方,為方便往來兩岸,在河上建了一座橋,冠名“普濟橋”,因橋建於龍江河上,時人又稱其為“龍橋”。始為豎木柱架橋板,兩邊設欄杆。因木柱不堪水浸侵蝕,需多次修整。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改木柱為石橋墩。至民國二十三年(1934)農曆中秋節,一場大火把龍橋燒燬,自此再無修復。

兩年後,即1936年因要把四(會)三(水)公路與四(會)(廣)寧公路接通,在現龍城大酒店北側正對大同路的龍江河上架起一座結實的公路木橋,冠名“新龍橋”,簡稱“新橋”。

舊龍橋存世760多年,期間,有記載的因洪水毀4次,火焚6次,廢損多次,修復22次,小修無數次,可謂多災多難,歷盡滄桑,但四會人不屈不撓,屢毀屢修。建橋者、修橋者,造福民眾,善莫大焉,深受世人的讚頌與尊崇!

被龍江河所隔,與四會古城東門相對,又處於舊龍橋下游的地段,被冠以“橋下”之名。橋下巷道密集,轄下現有一至七巷,素有“小佛山”之稱。“橋下李”是四會著名的氏族,域內多清代、民國等青磚古建築。“橋下李氏民居”,“橋下二巷鄭氏大宅”,“橋下二巷司馬第”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橋下有一間“橋下李家祠”。1941年和1948年此祠曾先後兩次成為“四會簡易師範學校”的校址。“四會簡師”附設有小學,以作其畢業生見習和實習之用。解放後,“簡師”與四會中學合併,此附屬小學成為“四會縣第一小學”,簡稱“縣一小”。後縣一小改稱“高觀小學”,“文革”期間更名為“城東小學”,沿用至今。

拱橋古時,以學宮(四會中學)的眼鏡塘為源頭,挖有一條壕溝沿著城牆(即現拱橋直街北段)至現拱橋直街街口處注入龍江。中間流經城牆底部的涵洞,發洪水時用沙包把涵洞堵塞,不讓洪水灌入城內。在濠溝中段處,約在縣前街東街口附近,由鄉賢樑景文捐建了一座石拱橋,方便民眾來往,橋長約十米,寬約三米。為此人們把此地稱作“拱橋”。

仲泰小學古時,在現今的拱橋直街附近有一間祠堂,名為“蕭家祠”。蕭家祠是祖居沙堤的蕭姓族人的宗族祠堂。蕭家祠與學宮(四會中學)相鄰,解放後,蕭家祠為四會中學所用,成為四會中學的“二校舍”。蕭家祠周圍的地方是蕭姓人聚居地,與蕭家祠相距不遠處,有一豪門大宅,人稱“蕭三宅”。蕭三宅是沙堤的富戶,聞名遐邇。蕭三宅的主人名曰“蕭仲泰”,蕭仲泰率全家在南洋經商、生活,平時只留管家在家鄉打理房產、田產,負責收取田租等各項事宜。至解放初,蕭仲泰自然被劃為大地主,歸屬“華僑地主”一類。其田地及屋內物品均被沒收,分給貧苦大眾;其房屋也被收歸國有,用作辦學之用。學校名稱幾易其名,先後稱“五堡小學”“沙堤小學”“城南小學”。至1978年,政府落實國家的華僑房屋政策,把原址為蕭三宅的城南小學退回給蕭仲泰的後人。然而,當蕭仲泰的子孫回到家鄉時,發現祖居已辦成學校,一向有著重教育傳統的蕭氏後人毅然決定放棄回收祖居地產及房產,將其捐給政府繼續辦學。為表彰蕭氏捐助教育的無私善舉,四會人民政府決定把城南小學改稱“仲泰小學”,此名沿用至今。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四會中學舊校區圖片

中山公園民國十四年(1925)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全國各地掀起紀念熱潮。

民國十七年(1928),時任縣長王肇文以開闢公路之貪汙舞弊罰款作為建設經費,主持建成了中山公園。中山公園選址在舊試場(俗稱考棚)、吳氏宗祠及其附屬的“天香園”一帶。公園設三個門,南門口有石獅一對,正對青石街(即現朝陽街)可至四會中學;東門可至深巷;正門設在現匯龍大酒店處,需拾級翻越城牆進入。正門建一拱月形牌坊,上嵌邑人蘇世傑的墨寶“四會中山公園”六個北魏體大字。1958年,公園正門向西移至現址,並新建一牌坊,1988年政府再次撥款重修。現存的牌坊上“中山公園”四個字,為著名書法家秦萼生所書。

在正對公園原來正門的城基下,有一池塘,塘的周邊植有垂柳,池塘中央建有水泥鋼筋八角亭一座,人稱“塘心亭”,亭的兩邊有九曲橋聯接。華僑同胞把這座八角亭看作是海外遊子的“保護傘”,寄託著他們無限的鄉思。

不遠處又有一小水池,池中有一假山,上嵌一石碑,石碑上鐫刻一首歌詞。詞曰:“看驕陽似火,蒼生憔悴誰憐!我頭兒要硬,心兒要堅,一肩雙桶,血汗迸清泉,點點滴滴,灑遍萬千。”這是抗戰期間,為激勵全縣中小學教師抗日熱情,由時任四會縣縣長鄧澂濤作詞,倉崗小學前校長高鼎榮譜曲合作而成的抗日歌曲《園丁之歌》的歌詞。當年,全縣教師都在熱唱此歌,歌聲響徹四會大地,鼓舞著全體中小學教師堅持在敵後從事教育工作,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可惜此碑已毀於“文革”風暴之中。

在中山公園內,還聳立著一座“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向世人述說四會馬房抗戰的悲壯歷史。全碑分柱、座兩部分。碑柱為四稜臺柱體,高6米,碑頂原塑有國民黨黨徽,現已毀無存。碑柱正面嵌入花崗岩,上面豎寫陰刻隸書“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九個大字。碑中座呈方形,高1.86米。碑座正面亦鑲嵌一花崗岩石,上面並排豎寫陰刻“中國國民黨四會縣黨部書記長嚴飛、陸軍暫編第八師師長張君嵩、四會縣長周東同敬立,中華民國二十九年七月七日”,共48個字,其中5個字已毀,不能辨認。碑座上原來塑有雄鷹圖案,今亦無存。

據載,紀念碑為紀念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及1939年底在四會縣馬房前線抗擊日寇的戰鬥中為國捐軀的全體陣亡將士而立。

1938年10月12日,日寇在惠州大亞灣登陸,至10月21日廣州淪陷後,敵寇即長驅直入,接著攻陷了與四會一江之隔的三水。四會是廣東入桂的大門,使四會頓時成為廣東抗戰的前線,成為西江防線的橋頭堡,與粵北防線互成犄角。

1939年春,廣東稅警總團改編為暫編第八師,由打響淞滬抗戰第一槍的抗日名將張君嵩任師長。張君嵩奉命率領暫八師據守馬房與日軍隔江對峙達一年之久,掩護四會的黨政機關及物資轉移。一年中,馬房守軍與日軍發生大小慘烈戰鬥數百次,擊退強渡北江的日寇的瘋狂進攻,重創敵寇,堅守四會,粉碎了日寇妄圖侵佔肇慶、廣西,打通華南與越南之間的交通運輸線,同時威脅戰時西南大後方的陰謀,為粵北會戰,乃至全國抗戰的偉大勝利作出了卓越貢獻。

當年與暫八師並肩堅守馬房前線的,還有四會縣國民兵團自衛隊第一大隊第一中隊,隊長為中共黨員黃顯聲。

1986年12月20日四會縣政府公佈“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為四會縣文物保護單位。該紀念碑對研究四會的抗戰歷史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中山路 大同路 大北路 曙光路明成化三年(1467)四會古城建成磚城牆。城開東西南北四門,城外挖寬10米,深3米的護城河。至清末光緒年間,正對北門的地方,建起了一條街,稱“北門正街”。以後,北門外的護城河被填平,也建起街道,西邊的稱“北門新街”,東邊的稱“新隆街”(取“新建興隆”之意)。與新隆街平行的地方建一新路,名“新隆后街”。與北門新街平行的地方也建了一條新路,稱“北門橫街”。

民國18年5月,縣城新隆街兼營火藥的缸瓦鋪順昌隆不慎失火,迅速蔓延,上至北門口城基邊的培正小學,下至逍遙廟(現影城)共燒燬店鋪40多間。後僑港會寧同鄉會向縣政府請願,要求新隆街店鋪重建時縮入12米,遂開成中山東路和中山中路,同時又把北門新街改稱中山西路。

此外,又把“北門橫街”改稱“大北路”(取“北門之北”之意)。“新隆后街”一度稱“福隆街”,後最終定名“大同路”(取“世界大同”之意)。至1964年,“北門正街” 擴為馬路,改稱“曙光路”(喻“人民生活開啟希望的曙光”)。

“文化大革命”期間,大北路、大同路曾合稱“紅衛路”,至1982年複名。

水閘路 高觀路 下高街 登雲街1966-1968年,四會在牌樓涵處建起了橋閘兩用的龍江水閘,除緩解龍江水患問題之外,還作為橫跨龍江兩岸的橋樑使用。於是人們把經過水閘上下的馬路稱作“水閘路”。

在此之前,現高觀東路和高觀西路是陸地相連的。清代,高觀東路原稱社山直街,後因地勢較高,改稱“高街”。在高街拐彎處分丫出一條路,沿龍江河邊直到現沙尾舊橋,這條路地勢比高街低許多,於是人們稱此小路為“下高街”。又因地勢低,發洪水時,這裡的水特別深,所以人們又稱此處為“深水灣”。

在現高觀西路,近牌樓涵(即現水閘處,此處曾建一牌樓,另有涵洞)的一段,因靠近社山直街,與六麻園之間又相隔有一個大水塘,故古時稱“社塘街”。

社塘街往西,有一金翎道教廟觀,道觀之左至社塘街的一段,稱“觀左街”。

1936年為連通三水至廣寧的公路,四會建起了新龍橋,同時把高街、社塘街、觀左街合稱“高觀路”。

至1979年,龍江河縣城河段改道工程完成,龍江新河道的水閘把高觀路隔分為高觀東、西兩條路。1993年四會撤縣設市,高觀東路劃歸東城街道轄,高觀西路歸城中街道轄。

“文化大革命”期間,高觀路曾易名“解放路”,1982年複名。而高觀小學易名為“城東小學”,沿用至今。

古時,在科舉取仕盛行的年代,四會東區的學子赴考時,須經高街、社塘街、觀左街在金翎道觀處左轉經一條小巷,過舊龍橋、東門進入城內,再經東門直街、青石街到達學宮參加科舉考試。為表示對學子的良好祝願,人們把那條小巷稱作“登雲街”,含“青雲直上”之意。

登雲街曾是四會的商業旺地,尤以蘇杭洋貨、布匹印染行業為最,名聞遐邇,至解放初期仍有多間染布店鋪在此開業。

光明大道 教育路四會供電局原來位居三登坊人民禮堂北側,1993年覓址沙尾龍江裡南側興建供電大樓及宿舍小區,因而把其前面的馬路冠名“光明大道”。

1996年,政府實施“教師安居工程”,從會城中學校園中劃出一幅地塊興建了10多幢教師樓,同時新開一條馬路。原來設想此路以“教育路”為名,並在顯眼處大字標示出“教育路售樓處”。後因此新馬路與光明大道相銜接,有關職能部門仍冠以“光明大道”之名。但“教育路”之名已在社會民眾中流傳至今。

沙尾新苑1996年,沙尾光明大道(教育路)建起15座商住樓,把13座、15座的地下及背後空地規劃為沙尾市場。

2007年,因沙尾市場距高觀市場較近,沙尾市場旺不起來,所以工商部門決定撤消此市場。隨後,房產開發商在原沙尾市場的空地上建起了第16座住宅樓。

第16座鄰近城市下水道出口處的臭水塘。至2010年,相關部門把臭水塘整治好,蓋上第17座住宅樓。最後把第13、15、16、17這四座樓圍起,建成一個配有大型停車場的住宅小區,命名為“沙尾新苑”。

龍江裡 興龍街龍江裡原為龍江舊河道拐彎處的灘塗地,原與橋下為龍江所隔,舊時曾有漁民在此搭棚居住。20世紀70年代末,龍江改道後,此處遂與橋下陸地相連,舊河道改造成為城市下水道出口。同時又築起防洪堤圍,防範洪水侵襲城區。橋下在堤內,龍江裡在堤外,縣水電局在堤外建起職工宿舍樓,後逐漸有人在此買地建屋,形成居民點。因此處鄰近龍江邊,遂命名“龍江裡”。

至1996年,在堤圍兩旁興建了10多座商住樓,形成了一個新街區,冠名“興龍街”。

槎山社區 茶山巷1978年龍江河縣城段改道、裁彎取直前,現時的四會醫院第二門診部(此處為陳家祠)附近一帶地方與槎山公園附近一帶地方是連在一起的地塊。因該地塊有一名為“槎山”的山崗,所以這一地塊亦名為“槎山”。

1978年龍江河縣城河段改道工程完成後,上述兩地為龍江新河道所隔。至1993年,四會撤縣設市,以龍江新河道為界槎山公園附近一帶歸屬東城街道槎山社區轄,沿用“槎山”之名,而四會醫院二門附近一帶則歸屬城中街道城東社區轄,此地本來仍沿用“槎山巷”之名,後人們書寫時為簡便,多寫成“茶山巷”,約定俗成,此名沿用至今。

“沙”古時,綏江和龍江洪水暴發時往往會衝下大量的泥沙,沉積河底,河床漸高,河邊的許多灘塗、窪地亦被泥沙堆積覆蓋,地面日漸升高,形成陸地;或是堤圍崩決,大量泥沙帶入圍內,形成高地。這些陸地和高地多以“沙”為名。例如:綏江西岸的姚沙、西沙(即今之獨崗,轄上沙、下沙兩個村),東岸的白沙、沙頭、沙尾、沙堤,龍江河邊的沙腰等。倉崗的大同洲也有上沙、下沙之分。

金三角金三角位於城中街道最南端,居龍江、綏江會合處,地勢呈三角形。因這裡是沙尾洲的尖咀處,所以有人稱這裡為“洲咀裡”。

歷史上,這裡年年都遭受水浸,泥油沉積,使土壤異常肥沃,屬沙質土,很適合植物生長。解放後,洲咀裡成為四會鎮蔬菜供應基地之一,稱“沙尾蔬菜隊”,今屬沙尾社區管轄。

古時,因這裡長滿㮌樹、竹子等,人煙稀少,所以在此開闢了一個練習射箭的靶場,故時稱“箭道咀”。

20世紀七、八十年代,城鎮人口增加,沙尾洲由北至南逐步發展為居民自建住宅區。至20世紀末、21世紀初,由於這裡已經築好擋水堤園,解除了水淹的煩惱,加上空氣優良,異常清靜,成為富人青睞之地,紛紛在此建築豪宅居住。於是人們在此三角形地帶前加一個“金”字,稱“金三角”。自20世紀80年代至21世紀的前10年,相關部門先後在此架築起了“沙尾橋”和“小海口橋”,使金三角成為聯結城中街道和東城街道的交通要道。

石堤 堤園 “懷集落溼石,四會大三尺”。是解放後的一段時間裡仍在四會人口中廣泛流傳的對綏江水情的生動描述,也是舊時綏江流域水利設施匱乏致旱澇災害頻仍的真實寫照。當時四會鎮一年受水浸三五次是常事,洪水肆虐,造成了民眾生命財產不少的損失,因而有人把綏江貶稱為“衰江”,迫切要求搞好水利堤防工程。

1965年,水利部門開始在綏江河邊修築擋水石堤。期間,成立石堤建設指揮部,負責工程的實施,至1974年基本竣工,石堤全長6.41公里,捍衛居民6萬多人。但效果不甚理想,曾數次出現崩決、漫頂等事故。於是,在1984年將石堤全線加固加高,但仍難以抵禦洪水侵襲。

1998年,四會市委市政府經深察社情,廣納民意,科學決策,決定拆除原來的石堤,重新興建城區堤防工程。自倉崗三棵榕始,繞沙尾至野狸崗止,沿綏江及龍江河邊築鋼筋混凝土水泥牆,全長約7000米,多方籌資1.2億元,經三載奮鬥,於2001年秋竣工。工程集防洪、觀光、商住、休閒娛樂、綠道交通於一體,冠名“江濱堤園”。

在正對大北路口、原勝利碼頭的堤園位置上建有江濱堤園牌坊。牌坊為四柱三門,氣度恢宏。牌坊上的“江濱堤園”四個大字由我國著名書法家關山月所書,為四會這個二千多年的古縣再添輝煌的一筆。關山月的墨寶真跡《江濱堤園》已由水利部門交由市博物館珍藏。

遠眺大堤,似銅牆鐵壁,笑傲百年一遇之驚濤;近觀堤園,現人間勝景,可容萬千市民之休閒。漫步園中,河光山色,美不勝收;奇花異卉,芬芳醉人;亭臺玉閣,流連忘返;江濱街市,繁榮興旺。

古傳夏禹治水志,今著水利福民篇。歷史長河,綏江為證:城區堤防工程,鑄水利世紀豐碑。

【作者注:以上內容乃四會舊城區地名資料--嚴榮勳蒐集整理】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資料來源:四會人民政協

本期編輯:範曉雲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文明四會

點擊左上方“文明四會”關注我們,瞭解更多四會資訊。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倉崗 倉豐圍 倉崗街現時四會市人民醫院後面有一小山崗,南漢時期(917——971)劉氏曾建倉儲糧聚兵於崗上,此小山崗遂名為“倉崗”。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知府譚受主持修築了堤圍,因堤圍築在倉崗附近,為祈求連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把此堤圍命名為“倉豐圍”。

至清代嘉慶年間,倉崗的柴杉竹業興盛起來,倉豐圍從現時人民醫院至倉崗小學約一千米的堤面逐漸建起了數百間商鋪,路面鋪有三條連續不斷的花崗岩石板,商貿業非常發達,成為四會鎮十七條街道之一。因此街道在倉崗山下,遂稱“倉崗街”。

雞公巷20世紀50年代,倉崗地區還有“倉崗九條巷”之說。其中最北的一條,位於現時的倉崗小學南側,長度約百米,居住著10多戶嚴姓人家。里人在巷口處築有一恢宏的門樓,門樓脊頂挺立著一隻陶瓷公雞,金光閃閃,神釆奕奕,正在引頸高歌,與綏江對岸的獨崗雞乸寨遙望相對,相映成趣。“一唱雄雞天下白!”公雞是十二生肖之一,自古就被認為是吉祥禽鳥,有辟邪、化煞、鎮宅之功力。此處門樓的公雞栩栩如生,引人駐足,於是,人們把這個門樓稱作“雞公門樓”,把這條小巷稱作“雞公巷”(四會人稱公雞為“雞公”,稱母雞為“雞乸”)。雞公巷現已與參軍第、新樓坊一起改稱為倉崗五巷。

參軍第在雞公巷南側有一小巷,住著不足10戶人家,這條小巷稱“參(讀音‘叄’)軍第”。“參軍”乃古代一種官銜,其巷名應與此官銜有關,此說尚有待後人求證。“參軍第”現為倉崗五巷的一部分。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倉崗部分街角圖片

高巷 羅巷 徐巷在倉崗九條巷的原住民中,“高、羅、嚴、徐”是四大姓。雞公巷、參軍第、新樓坊、延和巷全部居民都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嚴姓人,加上敏如巷部分的嚴姓居民,使在倉崗嚴氏族人人數為最多。另外,當官的、有錢的嚴姓人也比較多,因而素有“倉崗嚴”之稱。而高巷、羅巷、徐巷則分別為高姓人、羅姓人、徐姓人的聚居地,這三條巷因姓氏而得名。

渤海巷倉崗九條巷除雞公巷、參軍第、新樓坊外,從北至南,還有敏如巷、延和巷、高巷、羅巷、徐巷,這八條巷均處倉豐圍內,但第九條巷卻位居圍外,名曰“渤海巷”,其巷口斜對高巷,為高巷高姓人家所建。因高氏遠祖子啟公於八百年前的宋代來自山東渤海郡,高姓素有“渤海高”之稱,所以把所建的小巷命名為“渤海巷”。

新華路倉崗地區倉豐圍內除了古已有之的九條巷外,在20世紀80年代還新增加一條道路:新華路。現時四會市人民醫院住院部位於倉豐圍內,原來是一大片魚塘和菜地。約於1988年,由於醫院發展需要,政府徵用了這片土地,建起了住院部,並修築了圍牆,又在圍牆外修築了一條新的道路,命名為“新華路”。

高村頭 高巷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四會高氏始遷祖子啟公從山東渤海郡遷至現白沙村委建村居住,以姓冠名,得名“高村頭”。至明朝末年,子啟公後人從高村頭遷至倉崗建村發業,名為“高巷”,後再分支省內各地。現高村頭仍存高氏始祖宋子啟公墓。

寺邊 龍華寺崗 龍華廣場緊鄰倉崗北端(里人俗稱“倉崗尾”)的村莊稱“寺邊村”。相傳,古時村內有一座三廂四進的宏大寺廟,稱“龍華禪寺”。由於該村位於龍華禪寺旁邊,故名“寺邊村”。寺邊村為嚴姓人聚居地,今屬城中街道高獅居委(古稱“石獅鄉”)管轄。

有一年洪水把寺邊村前的堤圍沖垮,村旁一棵正對堤圍決口的大榕樹也倒下了,把衝向村內房屋的洪流分向東西兩邊,房屋保住了,但卻把東西兩邊衝出一個三面環抱村莊的弧形大水塘,龍華禪寺同時被衝毀。後來,倉崗人在現時人民醫院的位置上重建寺廟,稱“龍華寺”。至20世紀50年代,人民醫院擴建時,龍華寺被拆毀。

龍華寺建成後,人們把寺後的“倉崗山”改稱為“和尚崗”,但更多的人把這個小山崗稱為“龍華寺崗”。1992年在龍華寺崗上建起了一個小公園,稱“龍華苑”。在龍華寺崗山腳下的建築也紛紛以“龍華”命名:龍華飯店、龍華市場、龍華豪庭住宅小區,最近新建成的高層住宅小區也命名為“龍華廣場”。

大同洲位居倉崗的大同洲原來是綏江河邊上的一個小島,是千百年來綏江發洪水時從上游衝下來的泥沙聚積慢慢形成的。島上原來種滿竹子,隨著倉崗柴竹杉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這裡原來生活在船艇的水上人家開始在洲島上搭蓋木棚住人。人們把此洲島稱作“綏洲”,取“綏江河上的沙洲”之意。至清代,島上的居民何合與何針到官府打官司,縣官作了調解工作,兩人和好如初後,縣官詢問二人住處,答:“大家同住一個洲。”縣官說:“你們那裡不如就叫大同洲吧。”意思是希望大同洲的疍民們和諧共處,平等自由地生活之意。

河傍路 前進路河傍路即現時倉崗地區前進路人民醫院以北的一段。古時,這裡只是綏江河邊的灘地。至清道光年間(甚至是更早的嘉慶年間),隨著倉崗柴杉竹運輸業的興起,這裡建起了過百間商行會館,逐漸成為一條以經營柴杉竹業為主的商業街道,路名取“綏江河傍邊”之意,稱“河傍路”,是清末民初四會鎮十七條街道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間,“河傍路”改稱帶有時代色彩的“前進路”,並沿用至今。

大同新街大同洲是綏江上倉崗河段的一個小島,四面環水,在大同洲與前進路之間為一條小河所隔。1987年,房地產公司開發倉崗區,抽沙把小河填平,使大同洲與前進路陸地相連,在舊河道上建起了10多座商住樓及一些自建房,並規劃出一條寬6米、長693米的街道,因與大同洲為鄰,遂名為“大同新街”。

新園宋末鹹淳九年(1273年)福建莆田縣田疊鋪人林隆興到四會任職縣令,同宗族人林仁壽隨同到四會任縣衙主簿(相當於現時縣府祕書)。數年後,林隆興調往他鄉任職,林仁壽則因北方戰亂頻仍而沒告老還鄉,反而把家屬也遷來四會,定居於今四會汽車客運站附近的龍華寺崗腳的地方。由於他們需新建家園,靠墾荒種地為生,他們把這一帶新開墾的園地,稱為“新園”。隨著人口的繁衍増加,林姓族人在附近綏江河邊的“新路”(今匯源路)建屋居住,並繼續分支到其他地方。林仁壽因此成為四會“新路林”的始遷祖。

在《四會縣誌》的“清康熙二十七年四會縣簡圖”上,此地標為“仁受都”。“仁受”是來源於“仁壽”但又忌諱“仁壽”的地名。新園現屬城中街道高獅居委管轄。

林仁壽過世後安葬在鎮郊的野狸逕,土名稱“大夫田”上(即現龍華豪庭附近的野狸崗腳處)。仁壽始祖的墳墓頗具規模,為其子孫祭祖之地。至20世紀60年代,因此處需建食品廠而被毀壞無存。

而林隆興在外地為官多年,百年歸老後,其曾孫林嘉興遵其遺言將其遺骨攜回四會,安葬在曾祖生前預先選定的城郊小山崗的一塊被堪輿先生稱為“紅燈照壁”的墓地上,了結了曾祖的最後心願。

林嘉興則落籍四會高街(時稱“社山直街”,在《四會縣誌》的“清康熙二十七年四會縣簡圖”上此處標為“社山都”,即現時的高觀東路),林隆興成了四會“直街林”的始遷祖。直街林曾在高街建有一間林氏宗祠,此宗祠在解放初為四會縣第一區第二小學(簡稱“區二小”)校址,區二小於1953年拼入四會縣第一小學(簡稱“縣一小”,即現城東小學)。林氏宗祠於1960年間拆毀,建起了四會電機廠廠房。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江濱堤園圖片

林寨此處原為倉豐圍內的一塊亂葬墳地,十分荒僻,只居住著幾戶譚姓人家,取名“譚布”。至明末崇禎年間,林光祚因兄弟分家從新路遷至此處居住。由於林姓子孫繁衍昌盛,而譚姓則人丁衰微,認為此處風水不利於譚姓居住發展,遂遷居他處。林姓人亦隨即把村名改為“林寨”。林寨現歸屬城中街道高獅居委管轄。林寨的林氏宗祠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新路 匯源路與倉崗前進路南端相接的是匯源路。唐代,這裡本來也是綏江河邊的灘地。後來隨著人口的繁衍增加,新園的林姓人遷此居住,成了林姓族人聚居點。後來,河邊新闢出一條路,眾稱“新路”。在此居住的林姓人自稱“新路林”。

1928年農曆十二月廿八日,新路發生了一場大火災,從林家祠(現匯龍花園)一直燒到吳怡齋祠(現四會市委黨校),燒毀了不少房屋、店鋪、船隻。事後,各大商戶發起打醮、送火神的活動。人們覺得“新路”“新路”,年年新,不吉利,遂把林家祠至大北路口那段“新路”改稱為“匯源路”,取“彙集水源,取水濟火”及“彙集水源,彙集財富”(古人認為“水為財”)之意。而林家祠往北至崩基口仍稱“三登坊”,大北路口往南就是洪聖廟地段了。“匯源路”此名沿用至今,該路段得到延伸,從北端的獨崗橋頭東至南端的大北路口止。

由於古代的陸路交通落後,河道成為主要的交通運輸線,水運成為當時重要的運輸方式。新路(即後來的匯源路)位居綏江河邊,因而逐漸成為水陸交通的交匯點、轉運站。至20世紀60年代,四會的客運碼頭、貨運碼頭、過江橫水渡碼頭以及客貨汽車運輸站都還設在這裡,仍是四會的交通運輸中心。

古時,新路的西面河邊滿布大小碼頭,河面上滿布竹排木排以及大小船隻。水上人都以船艇為家,夜晚,河面上星火點點,又是一番風景。新路的東面除了有太和醬園(食品廠前身。清代,其產品已出口南洋)、友昌成醬園、厚昌醬園及經營米油糖雜貨、紙料炮竹、山貨、肉食等各式店鋪、倉庫、民居外,還有振民火柴片廠、生昌隆榨油廠、利豐和米機等一批廠企。現存的“太和”及“友昌成”舊址(均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見證著當年新路的繁華與興旺。此外,新路當年還有四會規模最為宏大的吳怡齋公祠(民國時期及建國初期成為四會縣府所在地,現為四會市委黨校)和五進的林氏大宗祠(位置在現時匯龍花園)。如今的匯源路仍是四會市的一塊商業旺地。

三登坊清代,新路的林氏人家三子同登科甲,因而得名“三登坊”。三登坊是新路的其中一段,從崩基口至林家祠(即現獨崗橋腳至匯龍花園)。從林家祠至西渡口(即現匯龍花園至碧海灣橋東橋頭南側,解放前後的一段時間西渡口又稱勝利碼頭)仍稱新路。三登坊有一條約三米寬的路,路面中間用三條直排的麻石鋪成。里人築有一石牌坊橫跨路的上方,牌坊上鐫刻有“三登坊”三個大字。至民國時期,政府擴寬馬路,拆除了石牌坊,把石牌放到河邊的土地公處,後來不知所蹤。

崩基口在三登坊的靠北的一段,即現時獨崗大橋東橋頭新風路口至人民禮堂的一段及附近一帶,人們稱之為“崩基口”。

此地處於龍華寺崗與野狸崗之間,東有龍江,西有綏江。每當夏潦氾濫之時,兩江的洪水水位往往有一個高差,高水位一方的洪水夾帶著樹枝等各種雜物向低水位的一方奔騰湧去,水流湍急,聲如雷鳴。滾滾洪流不僅把地面的表土連帶農作物衝刮而去,一掃而光,有時還會摧毀房屋,沖走財物,甚至致人於死地,其狀甚為恐怖,令人心驚肉跳!於是,這裡的人在已有的叫“沙仔塘”(即原航運宿舍停車場)的塘基基礎上築起一條小基圍,阻擋洪水在此通過。此基圍與眾不同:一般基圍是把某個地方圍起來,不讓洪水侵入;但這段基圍既不能阻擋龍江洪水侵入,也不能阻擋綏江洪水侵入,只能阻擋高水位洪水向低水位一方湧流。可是,因這段基圍矮小、單薄,往往還是被洪水衝崩,形成決口,因此人們把這一帶地方稱作“崩基口”。

向陽巷位居三登坊崩基口舊供電局北側,原名“龍溪裡”,文化大革命期間改作“向陽巷”,沿用至今。

廟巷 新巷 盤古巷古時,在現今的匯源路人民禮堂南側有一條小巷,里人為祈求神靈護祐,在巷內建了一間小廟,命名“盤古廟”,取“盤古初開”之意。這條小巷因此而得名“廟巷”。又由於此巷位於三登坊地段內,所以亦稱“三登一巷”。至1957年始,縣委縣政府機關陸續從怡齋吳氏宗祠(現市委黨校)遷到廟巷南側建樓辦公,並在廟巷內建起數幢幹部平房宿舍,因“廟巷”帶有封建迷信色彩,遂更名為“新巷”。

至清末,士紳林棠楷把盤古廟遷至現城中路中國人民銀行四會支行附近,建起一間三進的大盤古廟,所在的巷道因此而被稱為“盤古巷”。古時的三登八巷(位置在友昌成醬園北側)現時已被劃入盤古巷的行政區域管轄。1931年,以盤古廟為校址,辦起三登小學。抗戰期間,盤古廟被日寇飛機炸燬。

花街 城中路 城中新路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四會縣政府選定匯源路上的林氏大宗祠這個野狸崗腳下、地勢較高、不易水浸,而且水陸運輸方便的地方建糧倉,把四會的一些祠堂拆除,以其磚瓦杉為建材,建起了糧食局、糧食加工廠及多座糧倉。此時,現今的城中路仍為住宅民居。至1961年,為方便此處的縣糧倉從水路運送糧食,又從勤園(現工交幼兒園)起至匯源路取直徵用此處民房闢出一條新馬路,直達綏江岸邊碼頭,稱“城中路”。

城中路路旁栽滿高大的白蘭花樹,不僅在炎夏給人們送來涼蔭,每逢開花時節,還給人們送來醉人花香。每天清晨,都有采花工上樹採摘含苞待放的白蘭花,並即日運至香港銷售,因而群眾把這條街稱作“花街”,轄屬此地的居委會亦稱“花街居委會”,許多人反而不知道它的本名為“城中路”了。

至1982年,徵用城中小學部分用地,把城中路向北延伸至新風路,接通20世紀60年代建成的跨龍江河的槎山橋,直達1974年建成的槎山體育中心,此新路段仍稱城中路。

至1997年,房產開發商從工交幼兒園對面起,經原柴欄(即現財貿幼兒園)至現中豪廣場步行街止,闢出一條新馬路,因位處城中小學附近,又連接城中路,因而冠名“城中新路”。

匯龍花園古時,在三登坊路段上,建有一座祠堂,名曰“林氏大宗祠”。林氏大宗祠為林大節於明嘉靖年間所建。宗祠從綏江河邊建至野狸崗腳,為五進建築,其規模僅次於不遠處的怡齋吳公祠,是四會城規模最大的兩座祠堂之一。1929年,四會擴建街道,林氏宗祠拆除兩進,留下三進,後又出租成為振民火柴廠。至解放後,宗祠被全部拆除,建起了糧食局和糧食加工廠及數座糧倉。至2004年,房產開發商在此建起有地下停車場的多幢商住樓,冠名“匯龍花園”。

人民禮堂1958年10月3日,廣寧、四會兩縣再次合併,稱“廣四縣”。每年召開的三級(縣、公社、大隊)幹部會議人數眾多。為此,縣委、縣政府決定在縣城建一個大會場,定名為“人民禮堂”。選址在四會鎮崩基口廟巷荔枝園。此處原屬三登坊林氏所有,聞國家需要,即決定無償捐獻搞建設。為此,使用單位在禮堂特開一後門,專供林氏後人免票進入觀看戲劇、電影等。禮堂由廣寧賓坑人陳梓才設計,用地近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300平方米,設兩層觀眾席,合共座位1300個。除會場外,還有舞臺、化妝室、演員宿舍等建築,禮堂前還有小廣場。人民禮堂的建設在當時是全縣的重點工程,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直至21世紀初,人民禮堂仍為四會大型集會的場所,還兼有電影放映、戲劇、雜技、文藝演出等多項功能,是老一輩四會人非常熟悉的地方。禮堂於1970年和2002年兩次修葺,現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新風路民國17年(1928)開始修築四會至三水的公路,一年後,四(會)三(水)公路四會至黃崗段通車。民國25年(1936)四會至三水河口段全線築成通車。

民國21年(1932)修築四(會)(廣)寧公路至黃田與春水分界。

至1936年,為連通四(會)三(水)公路與四(會)(廣)寧公路,在現時龍城大酒店北側,正對大同路的龍江河上築起一條可行駛汽車的堅實木橋,稱“新龍橋”(簡稱“新橋”)。

至此,從三水往四會的汽車經五馬崗、黃崗、塔崗,沿清蓮圍堤面到達四會城的小海口。汽車從高街(高觀東路)入城,經高觀西路,過新龍橋後,經大同路、大北路、匯源路、河傍路,再經白沙、九崩崗、古琴塘、沙頭、都崀、歐坑到達黃田。

1969年,因龍江河改道,築成從前進路南端起經野狸逕山坳、水閘至蘆荻園(今鳳山路口)止的環城公路(現已更名為新風路和水閘路)。自此,過境汽車不必再經舊中心城區了。

再經多年發展,過境汽車已繞行四會大道,甚至是郊外的二廣高速,環城公路成為城內馬路。1982年把“環城路”龍鳳橋以北的一段改名為“新風路”,沿用至今。

城內四會縣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立木柵為城。天順八年(1464)至成化三年(1467)經三年時間在原木柵城址壘築起磚城。城牆總長1923米,高近7米,厚近5米。城牆外挖有護城壕塹,寬約10米,深約3米。城開四門:北門稱“鎮安門”(有“鎮守安寧”之意),西門稱“德澤門”,南門稱“清寧門”,東門稱“陽和門”。後又在學宮(今四會中學)南隅增開“文明門”。

以現今的建築為地標,四會古城牆的走向為:從北門出發往西,至碧海灣橋頭紅綠燈處轉左往南,經東南酒店、市幼兒園,到達西門(縣前街西街口);城牆繼續沿沿江路往東南延伸,到達南門後,偏左轉入到四會中學校內,經過學生宿舍、四會中學與仲泰小學間的界牆、植物園,再轉出拱橋直街,經縣前街東街口(古時此處並無城門,為城牆所阻隔,不能直出城外)、龍江路,過東門,最後返回北門。

20世紀50年代筆者在四會中學求學時,城牆雖多有毀損,但尚有防洪功能。每當綏江、龍江洪潦來臨之時,四個城門均落閘板抵擋洪水。但因滲漏之故,城內仍有水浸,但並不嚴重。之後,城牆不斷遭到毀拆,至1985年10月,因改建中山路,北城門及城牆均被夷為平地,建起商住樓。至此,舊城無存。現四會市博物館僅收藏有古城牆磚一塊及北城門的石門額,上刻“鎮安”二字,彌足珍貴!

古城牆範圍內的地方,人們稱之為“城內”。城內有多條街巷:北門直街、南門直街、東門直街。此外,還有縣前街、詩書街、青石街及黃塘巷、龔巷等多條街巷。

2002年12月,政府有關部門重建北門和東門兩個城門牌坊。2016—2017年,在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的過程中,對城內的6條主要街道進行全面整治:翻修下水道、鋪設瀝青路面、粉飾沿街牆面,配以花鳥人物書畫、國學文明導語及街巷歷史材料,再掛上紅燈籠、紅風車等飾物,好一派廣州西關風情,讓四會古城既重現古色古香的風貌,又煥發出濃濃的青春氣息!

縣前街 舊市府明洪武初年(1368),四會知縣嶽鎮設縣署於現四會中學校門前東西走向的街道上,明清兩朝縣衙均駐於此地。直至民國前期仍以此地為縣政府駐地,是幾百年來四會的行政中心,因而這條街道被稱作“縣前街”,含“縣衙前面的街”之意。

縣前街現東街口在解放後一段時間內仍為古城牆所佔,此處仍未建成街道,與現時的拱橋直街並不相通。此處起至東門沿城牆內側一帶均為民房、蕉林、園地,人稱“東頭”。東頭之西、青石街之東,即現嘉禾苑、司法局、舊教育局一帶為一個露天大廣場,稱“學校園”。至“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園仍為四會群眾集會的場所。“文革”後,此處一度成為四會鎮政府駐地。

“文化大革命”期間,縣前街曾一度改稱“紅旗街”,1982年複名。

至民國中期,因縣政府建築破舊,遂搬至匯源路吳怡齋公祠作縣政府辦公場所。抗戰時,縣政府曾一度搬至倉崗龍華寺辦公,戰後才回歸。舊縣衙於解放初至20世紀80年代初曾為縣看守所,現已成為“華僑新村”住宅小區。

解放初,縣委、縣政府接收舊縣府用房作辦公場所。1957年,縣委開始逐年搬遷至三登坊荔枝園建樓辦公,1984年縣府亦搬至三登坊與縣委合在一個大院內辦公。吳家祠舊址遂作為縣委黨校使用至今。

至1997年市委、市政府又搬至位於東城街道的新行政中心辦公。於是人們把三登坊市委、市府舊址稱作“舊市府”。舊市府現為“四會市老幹部活動中心”等多個單位駐地。

歷史上,縣前街除了是四會幾百年來的行政中心外,還是四會的文化教育中心,古代四會的學宮(又稱“孔廟”)位居此地。宋鹹淳五年(1269),四會知縣趙汝音將學宮建於城內東南,前對青雲坊,內建孔聖大成殿、明倫堂、齋舍,大成殿內有“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塑像及七十二賢的神位。學宮乃古代四會學子學習四書五經、參加科舉考試、官方開科取士的場所。學宮築造古樸,宋、元、明、清各朝,沿用不替。

至清亁隆四十七年(1782)知縣董文駒於孔子廟東側建起了“綏江書院”。光緒二十八年(1902)在綏江書院辦起了由縣紳劉子瞻和里人吳熾昌倡捐興辦的四會首間縣立高等小學堂——矜育學堂。本邑舉人吳大猷、黃桂瀛先後於光緒、宣統年間主持過綏江書院講學。

在綏江書院東側,即現四會中學體育館的位置上,有一間“賓興祠”。民國八年(1919)曾在此辦起一間六年制完全小學——縣立第一女子小學,後因低年級女生人數太少,也招收少量男生。

至民國十八年(1929)2月,縣長王肇文在學宮及綏江書院的基礎上創辦了四會中學。隨著社會的發展,四中校域拓展,範疇擴闊,高樓雄立,設備更新,學宮與四會中學已是今非昔比、天淵之別了。

現時四會中學的校門為拱形造型,拱頂的“四會中學”四個大字系我國著名書法家關山月所書,為這所四會的最高學府增色不少!

縣前街除了駐有四會的最高學府外,四會市教育局、四會電視大學、城南二小(即今城中幼兒園)亦曾駐於此街。

縣前街不僅是古代四會的行政中心、文化教育中心,還是四會最早的經貿旺地。縣前街的路面鋪設有三條直排的花崗岩石板,設城初期,店肆就設立在縣前街上,以後集市才逐漸向東門直街及城外擴展。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舊人民圖片

北門直街四會古城內,正對北門的街道稱北門直街,正對東門的稱東門直街,正對南門的稱南門直街,而正對西門的街道因縣衙駐此,稱縣前街,不稱西門直街。可是卻有一條“西門街”,這條街從詩書街西街口起往南拐右彎經劉家祠、關帝廟至西門口止。後來才分成兩段,一段歸縣前街,另一段歸北門直街。被劃入北門直街的那一段中間有一座城隍廟。據說,城隍廟裡面有一位主管四會城的神,因而一直受人崇拜,香火鼎盛。

在進入北門後左邊的小巷,即北門直街一巷內北帝廟側有一間小學,名為培正小學。培正小學成立於1914年,是四會基督教浸信會主持創辦的,初辦時學生有70多人,後增至130多人。這間教會學校規定每週日學生都要返校集中到福音堂“做禮拜”,聽牧師講解《聖經》、祈禱、合唱讚美詩等。

解放後,四會縣時任副縣長的陳德同志曾在培正小學居住過。

民國三十六年(1947),在北門基督教浸信會內由清塘大布謝村人黃真光創辦了“培正幼稚園”,初招幼兒16人,臺椅和簡單的教具由教徒捐贈。至1952年,政府接管幼稚園,時有幼兒一百多人,教師4人。後幼稚園遷址到北門直街南段的城隍廟處。至1954年定名為“四會鎮幼兒園”,時有幼兒165人,教養員6人。1958年又改稱“四會縣幼兒園”,現已發展為頗具現代規模的“四會市幼兒園”。

北門直街除了曾創辦幼兒園及小學外還創辦過一間大學。1975年10月28日,經多方努力,四會縣工人業餘大學正式開辦,校址設在北門直街五巷九號。工大為縣直屬學校,局級建制,縣財政供給。1980年經省高教局驗收,1983年改名為“肇慶工人業餘大學四會分校”,並由教育部備案。至2015年1月最後一屆學生畢業,工大完成了其歷史使命。四十年來,工大為四會培養了大批技術人才,為四會的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清末,在北門直街原總工會的位置上,有一間建立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的“矜育善堂”。矜育善堂這塊地皮由士紳吳祖同捐獻,資金由港澳及南洋各地同鄉僑胞集捐,得款置業生息充作常年經費。矜育善堂專事賑災、救濟工作。因當時民眾生活困苦,且民風重男輕女,時有遺棄、甚至溺死女嬰之慘事發生,所以善堂專設育嬰堂,收留棄嬰撫育。矜育善堂還設有中藥局,聘請中醫坐堂診病,免收診金,贈醫送藥,免費贈種牛痘及施棺等。矜育善堂與成立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的慈惠醫院(現四會市人民醫院前身)一起成為綏江流域成立最早的慈善機構。

解放後,矜育善堂成為縣總工會駐地。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北門直街南段西邊曾辦有一間鎮辦企業“會城紡織廠”。當年,該廠對於解決民眾就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在北門直街內有多條橫巷,其中許多都建有門樓。如:

黃塘巷,是李姓某官人曾任黃塘太守,在此地建宅定居而得名。

龔巷,是清代舉人龔應霖於此定居而得名,現已更名為北門六巷。

試巷,是陳姓聚族之住宅區,因鄰近舊試院(現中山公園)而得名。

歐陽巷,是歐陽氏族聚居之地,今已改稱北門八巷。民國時期,四會縣的早期革命烈士陳伯忠曾居住於此。

陳家巷,是陳姓人建的一條小巷,今已改稱北門九巷。

姓簡門樓,是簡姓人聚居地。

盧進軍門樓,情況不詳。

盲妺巷,內有盲女聚居的房屋。每逢傍晚,一串的“盲妺”就會出現在北門直街上,最前一位手持盲公竹帶路,後面的一位一手持二胡等樂器,另一手搭在前一位的肩膊上,前往茶樓等公共場所賣唱,靠茶客的施捨生存。

在北門直街南段處,還有一座古建築,稱“鄧氏大宅”,該建築風格古樸,工藝精美,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南門直街南門直街全長200多米,南連綏江邊的沿江路,北接縣前街,正對位於縣前街的民國以前的縣衙門(解放後這裡成了看守所,現在則成了華僑新村住宅小區)。

南門直街古蹟多多。北段近縣前街處有“將軍第”門樓,將軍第是清代海軍名將吳應科的故居。同治十二年(1873)十四歲的吳應科被公派到美國留學,是四會被公派到美國留學的三個幼童之一。回國後入福州馬尾船政學堂學習。光緒十八年(1892)任北洋海軍提標都司,充督隊船大副。甲午中日海戰中,驍勇善戰,被清政府嘉獎,越級升至參將,授予“揚勇巴圖魯(勇士)”稱號。宣統二年(1910)任巡洋艦隊統領,巡防長江。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率部響應,被湖北軍政府委任為海軍總司令。民國時期曾任海軍右司令、海軍部參議、總統府諮議、接收威海衛參贊等職。

清代,吳應科奉旨建居於此,其門樓被賜額“將軍第”。現“將軍第”(門樓)已被列為“四會市文物保護單位”。

在將軍第門樓內還有嶺南著名書畫家吳子復先生的故居。吳子復先生藝術造詣很深,尤以金石篆刻見長,其隸書風格自成一家,深受時人推崇。其代表作有《總理遺囑》(1931年為廣州中山紀念堂落成書寫入石,現存紀念堂講臺壁上)、廣州“鎮海樓”牌匾、“廣州博物館”牌匾及廣州五層樓上的長聯等,享譽美術界,是一個集畫家、書法家、金石篆刻家、美術教育家於一身的美術界奇才,曾任廣州文史館館員、廣州政協文史資料研究會常委、廣東書法篆刻研究會副主任、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會員等多項職務。

在將軍第南側有“中憲第”。“中憲”乃舊時正四品官官銜名稱,相當於當今的廳級幹部。中憲第門樓高大、恢宏,門樓高懸“中憲第”賜額。中憲第乃梁氏族人聚居地,梁氏祖先在此蓋起了八座三間兩廊的大青磚屋,式樣古樸,堅固寬敞,人稱“樑屋”。樑屋與東門直街的林屋及倉崗的鑊耳屋群、青磚屋群並稱為當時的“高尚”住宅區。

在近南門直街南端西邊有一小巷,稱“分司巷”。據稱是因有一官銜為“分司”的武官在此居住而得名。

在現四會中學教學樓南邊還有一間嚴氏祖祠,是嚴氏族人祭祀、崇敬祖先的地方。民國十六年(1927),李榮康先生曾在此祠創辦四會第一所中學——榮康中學,至1930年該中學停辦。

詩書街古時,此處建有多座科舉顯宦的祠堂,計有:明代進士林世遠(曾任御史監察、南京蘇州知府)祠、清康熙舉人龔應霖(曾任刑科給事中,轉工科掌印)所建的龔家祠、清康熙舉人吳國玕的琢山祠。這些人都是詩書世家,遂以詩書為街名。“文革”期間,詩書街曾改為永紅橫街,1982年複名。

詩書街除了上述三間官宦祠堂外,在詩書街右轉北門直街處,還有一間頗具規模的祠堂,該祠堂為三進建築,稱黃家祠。約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由里人黃熾昌用黃氏祖資在此祠堂為校址辦起了熾昌小學。該校為當時四會的名校,是現時城中小學的前身。解放初期,全縣三級(縣、區、鄉)幹部大會均以此為會場,又曾多次作為各種展覽的場所,現此處已成為居民住宅區。

青石街該街正對學宮(四會中學)校門,原是一條高低不平的泥沙路。據傳,有一南門人在廣西任知縣,從當地運回青石板,鋪在路面上,故以“青石街”命名。“文化大革命”期間,以“破四舊、立四新”為名,把“青石街”改為“朝陽街”,沿用至今。

民國期間,縣警察局曾駐於青石街西側,後來成為四會公安局駐地。而在青石街東側,即現嘉禾苑小區。“嘉禾”與“家和”諧音,含“家和萬事興”之意、教育局舊址一帶,是一個露天大廣場,稱“學校園”。學校園北邊是一個大舞臺,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此處仍為四會群眾集會的場所。“文革”後,成為四會鎮政府駐地,現青石街仍駐有司法局、公證處及城中派出所等機關。其餘地方已逐漸開發成居民住宅區。

東門直街 東門直街是四會的人口密集居住區。這裡是林姓族人的聚居地,有多座漂亮的青磚屋,式樣古樸,堅固寬敞,稱為“林屋”,與南門直街的樑屋及倉崗的青磚屋群、鑊耳屋群一起成為當時的“高尚”居民住宅區。

東門直街與縣前街是四會古代最早發展起來的商貿區,店肆立於其中,後來才逐漸向東門城外擴展。民國時期,東門外的龍江岸邊發展有豬仔行、鹹魚行(又稱“倉前街”)等專業市場,成為四會的商業旺地。

龍江 龍江路 海邊坊 龍江古稱三合水,是綏江的一級支流,主流發源於廣寧縣平崗垌十排山,至城中街道沙尾小海口處注入綏江,全河長63公里。由於該河道蜿蜒多曲彎,狀似一條龍,人們稱其為“龍江”。因為“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含“吉祥”之意,故在龍江附近的地方都爭相以“龍”為名。如龍江改道前的“龍江路”“龍江裡”“龍江大酒店”,改道後的“匯龍大酒店”“龍城大酒店”“龍鳳大酒店”“龍鳳路”“龍鳳橋”“興龍街”等。又因珠三角的民眾,習慣稱“江河”為“海”,四會人也把“綏江”稱作“大海”,把“龍江”稱作“小海”,所以就出現了“小海口”“海邊坊”等地名。

因龍江河蜿蜒多曲彎,不利洩洪,所以水利部門從1957年起,逐段整治龍江河。至1979年完成龍江河城區段裁彎取直工程,挖出了從現龍鳳橋經水閘至龍江裡的新河道。

以現時的建築為地標,龍江河城區段原來的走向為:龍江水流至新匯豐處拐右彎至龍城大酒店轉左,經高觀市場、保健中心,左轉入海邊坊、光明大道,在龍江裡處轉右一直流至小海口匯入綏江。

龍江改道後,把舊河道填平,在上面建起龍鳳路,以及龍城大酒店、高觀市場、發展大廈、保健中心等多座商住樓,並發展成商業旺地。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龍江大酒店圖片

橋下南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1189),龍江河流經現東門外的地方,為方便往來兩岸,在河上建了一座橋,冠名“普濟橋”,因橋建於龍江河上,時人又稱其為“龍橋”。始為豎木柱架橋板,兩邊設欄杆。因木柱不堪水浸侵蝕,需多次修整。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改木柱為石橋墩。至民國二十三年(1934)農曆中秋節,一場大火把龍橋燒燬,自此再無修復。

兩年後,即1936年因要把四(會)三(水)公路與四(會)(廣)寧公路接通,在現龍城大酒店北側正對大同路的龍江河上架起一座結實的公路木橋,冠名“新龍橋”,簡稱“新橋”。

舊龍橋存世760多年,期間,有記載的因洪水毀4次,火焚6次,廢損多次,修復22次,小修無數次,可謂多災多難,歷盡滄桑,但四會人不屈不撓,屢毀屢修。建橋者、修橋者,造福民眾,善莫大焉,深受世人的讚頌與尊崇!

被龍江河所隔,與四會古城東門相對,又處於舊龍橋下游的地段,被冠以“橋下”之名。橋下巷道密集,轄下現有一至七巷,素有“小佛山”之稱。“橋下李”是四會著名的氏族,域內多清代、民國等青磚古建築。“橋下李氏民居”,“橋下二巷鄭氏大宅”,“橋下二巷司馬第”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橋下有一間“橋下李家祠”。1941年和1948年此祠曾先後兩次成為“四會簡易師範學校”的校址。“四會簡師”附設有小學,以作其畢業生見習和實習之用。解放後,“簡師”與四會中學合併,此附屬小學成為“四會縣第一小學”,簡稱“縣一小”。後縣一小改稱“高觀小學”,“文革”期間更名為“城東小學”,沿用至今。

拱橋古時,以學宮(四會中學)的眼鏡塘為源頭,挖有一條壕溝沿著城牆(即現拱橋直街北段)至現拱橋直街街口處注入龍江。中間流經城牆底部的涵洞,發洪水時用沙包把涵洞堵塞,不讓洪水灌入城內。在濠溝中段處,約在縣前街東街口附近,由鄉賢樑景文捐建了一座石拱橋,方便民眾來往,橋長約十米,寬約三米。為此人們把此地稱作“拱橋”。

仲泰小學古時,在現今的拱橋直街附近有一間祠堂,名為“蕭家祠”。蕭家祠是祖居沙堤的蕭姓族人的宗族祠堂。蕭家祠與學宮(四會中學)相鄰,解放後,蕭家祠為四會中學所用,成為四會中學的“二校舍”。蕭家祠周圍的地方是蕭姓人聚居地,與蕭家祠相距不遠處,有一豪門大宅,人稱“蕭三宅”。蕭三宅是沙堤的富戶,聞名遐邇。蕭三宅的主人名曰“蕭仲泰”,蕭仲泰率全家在南洋經商、生活,平時只留管家在家鄉打理房產、田產,負責收取田租等各項事宜。至解放初,蕭仲泰自然被劃為大地主,歸屬“華僑地主”一類。其田地及屋內物品均被沒收,分給貧苦大眾;其房屋也被收歸國有,用作辦學之用。學校名稱幾易其名,先後稱“五堡小學”“沙堤小學”“城南小學”。至1978年,政府落實國家的華僑房屋政策,把原址為蕭三宅的城南小學退回給蕭仲泰的後人。然而,當蕭仲泰的子孫回到家鄉時,發現祖居已辦成學校,一向有著重教育傳統的蕭氏後人毅然決定放棄回收祖居地產及房產,將其捐給政府繼續辦學。為表彰蕭氏捐助教育的無私善舉,四會人民政府決定把城南小學改稱“仲泰小學”,此名沿用至今。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四會中學舊校區圖片

中山公園民國十四年(1925)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全國各地掀起紀念熱潮。

民國十七年(1928),時任縣長王肇文以開闢公路之貪汙舞弊罰款作為建設經費,主持建成了中山公園。中山公園選址在舊試場(俗稱考棚)、吳氏宗祠及其附屬的“天香園”一帶。公園設三個門,南門口有石獅一對,正對青石街(即現朝陽街)可至四會中學;東門可至深巷;正門設在現匯龍大酒店處,需拾級翻越城牆進入。正門建一拱月形牌坊,上嵌邑人蘇世傑的墨寶“四會中山公園”六個北魏體大字。1958年,公園正門向西移至現址,並新建一牌坊,1988年政府再次撥款重修。現存的牌坊上“中山公園”四個字,為著名書法家秦萼生所書。

在正對公園原來正門的城基下,有一池塘,塘的周邊植有垂柳,池塘中央建有水泥鋼筋八角亭一座,人稱“塘心亭”,亭的兩邊有九曲橋聯接。華僑同胞把這座八角亭看作是海外遊子的“保護傘”,寄託著他們無限的鄉思。

不遠處又有一小水池,池中有一假山,上嵌一石碑,石碑上鐫刻一首歌詞。詞曰:“看驕陽似火,蒼生憔悴誰憐!我頭兒要硬,心兒要堅,一肩雙桶,血汗迸清泉,點點滴滴,灑遍萬千。”這是抗戰期間,為激勵全縣中小學教師抗日熱情,由時任四會縣縣長鄧澂濤作詞,倉崗小學前校長高鼎榮譜曲合作而成的抗日歌曲《園丁之歌》的歌詞。當年,全縣教師都在熱唱此歌,歌聲響徹四會大地,鼓舞著全體中小學教師堅持在敵後從事教育工作,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可惜此碑已毀於“文革”風暴之中。

在中山公園內,還聳立著一座“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向世人述說四會馬房抗戰的悲壯歷史。全碑分柱、座兩部分。碑柱為四稜臺柱體,高6米,碑頂原塑有國民黨黨徽,現已毀無存。碑柱正面嵌入花崗岩,上面豎寫陰刻隸書“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九個大字。碑中座呈方形,高1.86米。碑座正面亦鑲嵌一花崗岩石,上面並排豎寫陰刻“中國國民黨四會縣黨部書記長嚴飛、陸軍暫編第八師師長張君嵩、四會縣長周東同敬立,中華民國二十九年七月七日”,共48個字,其中5個字已毀,不能辨認。碑座上原來塑有雄鷹圖案,今亦無存。

據載,紀念碑為紀念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及1939年底在四會縣馬房前線抗擊日寇的戰鬥中為國捐軀的全體陣亡將士而立。

1938年10月12日,日寇在惠州大亞灣登陸,至10月21日廣州淪陷後,敵寇即長驅直入,接著攻陷了與四會一江之隔的三水。四會是廣東入桂的大門,使四會頓時成為廣東抗戰的前線,成為西江防線的橋頭堡,與粵北防線互成犄角。

1939年春,廣東稅警總團改編為暫編第八師,由打響淞滬抗戰第一槍的抗日名將張君嵩任師長。張君嵩奉命率領暫八師據守馬房與日軍隔江對峙達一年之久,掩護四會的黨政機關及物資轉移。一年中,馬房守軍與日軍發生大小慘烈戰鬥數百次,擊退強渡北江的日寇的瘋狂進攻,重創敵寇,堅守四會,粉碎了日寇妄圖侵佔肇慶、廣西,打通華南與越南之間的交通運輸線,同時威脅戰時西南大後方的陰謀,為粵北會戰,乃至全國抗戰的偉大勝利作出了卓越貢獻。

當年與暫八師並肩堅守馬房前線的,還有四會縣國民兵團自衛隊第一大隊第一中隊,隊長為中共黨員黃顯聲。

1986年12月20日四會縣政府公佈“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為四會縣文物保護單位。該紀念碑對研究四會的抗戰歷史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中山路 大同路 大北路 曙光路明成化三年(1467)四會古城建成磚城牆。城開東西南北四門,城外挖寬10米,深3米的護城河。至清末光緒年間,正對北門的地方,建起了一條街,稱“北門正街”。以後,北門外的護城河被填平,也建起街道,西邊的稱“北門新街”,東邊的稱“新隆街”(取“新建興隆”之意)。與新隆街平行的地方建一新路,名“新隆后街”。與北門新街平行的地方也建了一條新路,稱“北門橫街”。

民國18年5月,縣城新隆街兼營火藥的缸瓦鋪順昌隆不慎失火,迅速蔓延,上至北門口城基邊的培正小學,下至逍遙廟(現影城)共燒燬店鋪40多間。後僑港會寧同鄉會向縣政府請願,要求新隆街店鋪重建時縮入12米,遂開成中山東路和中山中路,同時又把北門新街改稱中山西路。

此外,又把“北門橫街”改稱“大北路”(取“北門之北”之意)。“新隆后街”一度稱“福隆街”,後最終定名“大同路”(取“世界大同”之意)。至1964年,“北門正街” 擴為馬路,改稱“曙光路”(喻“人民生活開啟希望的曙光”)。

“文化大革命”期間,大北路、大同路曾合稱“紅衛路”,至1982年複名。

水閘路 高觀路 下高街 登雲街1966-1968年,四會在牌樓涵處建起了橋閘兩用的龍江水閘,除緩解龍江水患問題之外,還作為橫跨龍江兩岸的橋樑使用。於是人們把經過水閘上下的馬路稱作“水閘路”。

在此之前,現高觀東路和高觀西路是陸地相連的。清代,高觀東路原稱社山直街,後因地勢較高,改稱“高街”。在高街拐彎處分丫出一條路,沿龍江河邊直到現沙尾舊橋,這條路地勢比高街低許多,於是人們稱此小路為“下高街”。又因地勢低,發洪水時,這裡的水特別深,所以人們又稱此處為“深水灣”。

在現高觀西路,近牌樓涵(即現水閘處,此處曾建一牌樓,另有涵洞)的一段,因靠近社山直街,與六麻園之間又相隔有一個大水塘,故古時稱“社塘街”。

社塘街往西,有一金翎道教廟觀,道觀之左至社塘街的一段,稱“觀左街”。

1936年為連通三水至廣寧的公路,四會建起了新龍橋,同時把高街、社塘街、觀左街合稱“高觀路”。

至1979年,龍江河縣城河段改道工程完成,龍江新河道的水閘把高觀路隔分為高觀東、西兩條路。1993年四會撤縣設市,高觀東路劃歸東城街道轄,高觀西路歸城中街道轄。

“文化大革命”期間,高觀路曾易名“解放路”,1982年複名。而高觀小學易名為“城東小學”,沿用至今。

古時,在科舉取仕盛行的年代,四會東區的學子赴考時,須經高街、社塘街、觀左街在金翎道觀處左轉經一條小巷,過舊龍橋、東門進入城內,再經東門直街、青石街到達學宮參加科舉考試。為表示對學子的良好祝願,人們把那條小巷稱作“登雲街”,含“青雲直上”之意。

登雲街曾是四會的商業旺地,尤以蘇杭洋貨、布匹印染行業為最,名聞遐邇,至解放初期仍有多間染布店鋪在此開業。

光明大道 教育路四會供電局原來位居三登坊人民禮堂北側,1993年覓址沙尾龍江裡南側興建供電大樓及宿舍小區,因而把其前面的馬路冠名“光明大道”。

1996年,政府實施“教師安居工程”,從會城中學校園中劃出一幅地塊興建了10多幢教師樓,同時新開一條馬路。原來設想此路以“教育路”為名,並在顯眼處大字標示出“教育路售樓處”。後因此新馬路與光明大道相銜接,有關職能部門仍冠以“光明大道”之名。但“教育路”之名已在社會民眾中流傳至今。

沙尾新苑1996年,沙尾光明大道(教育路)建起15座商住樓,把13座、15座的地下及背後空地規劃為沙尾市場。

2007年,因沙尾市場距高觀市場較近,沙尾市場旺不起來,所以工商部門決定撤消此市場。隨後,房產開發商在原沙尾市場的空地上建起了第16座住宅樓。

第16座鄰近城市下水道出口處的臭水塘。至2010年,相關部門把臭水塘整治好,蓋上第17座住宅樓。最後把第13、15、16、17這四座樓圍起,建成一個配有大型停車場的住宅小區,命名為“沙尾新苑”。

龍江裡 興龍街龍江裡原為龍江舊河道拐彎處的灘塗地,原與橋下為龍江所隔,舊時曾有漁民在此搭棚居住。20世紀70年代末,龍江改道後,此處遂與橋下陸地相連,舊河道改造成為城市下水道出口。同時又築起防洪堤圍,防範洪水侵襲城區。橋下在堤內,龍江裡在堤外,縣水電局在堤外建起職工宿舍樓,後逐漸有人在此買地建屋,形成居民點。因此處鄰近龍江邊,遂命名“龍江裡”。

至1996年,在堤圍兩旁興建了10多座商住樓,形成了一個新街區,冠名“興龍街”。

槎山社區 茶山巷1978年龍江河縣城段改道、裁彎取直前,現時的四會醫院第二門診部(此處為陳家祠)附近一帶地方與槎山公園附近一帶地方是連在一起的地塊。因該地塊有一名為“槎山”的山崗,所以這一地塊亦名為“槎山”。

1978年龍江河縣城河段改道工程完成後,上述兩地為龍江新河道所隔。至1993年,四會撤縣設市,以龍江新河道為界槎山公園附近一帶歸屬東城街道槎山社區轄,沿用“槎山”之名,而四會醫院二門附近一帶則歸屬城中街道城東社區轄,此地本來仍沿用“槎山巷”之名,後人們書寫時為簡便,多寫成“茶山巷”,約定俗成,此名沿用至今。

“沙”古時,綏江和龍江洪水暴發時往往會衝下大量的泥沙,沉積河底,河床漸高,河邊的許多灘塗、窪地亦被泥沙堆積覆蓋,地面日漸升高,形成陸地;或是堤圍崩決,大量泥沙帶入圍內,形成高地。這些陸地和高地多以“沙”為名。例如:綏江西岸的姚沙、西沙(即今之獨崗,轄上沙、下沙兩個村),東岸的白沙、沙頭、沙尾、沙堤,龍江河邊的沙腰等。倉崗的大同洲也有上沙、下沙之分。

金三角金三角位於城中街道最南端,居龍江、綏江會合處,地勢呈三角形。因這裡是沙尾洲的尖咀處,所以有人稱這裡為“洲咀裡”。

歷史上,這裡年年都遭受水浸,泥油沉積,使土壤異常肥沃,屬沙質土,很適合植物生長。解放後,洲咀裡成為四會鎮蔬菜供應基地之一,稱“沙尾蔬菜隊”,今屬沙尾社區管轄。

古時,因這裡長滿㮌樹、竹子等,人煙稀少,所以在此開闢了一個練習射箭的靶場,故時稱“箭道咀”。

20世紀七、八十年代,城鎮人口增加,沙尾洲由北至南逐步發展為居民自建住宅區。至20世紀末、21世紀初,由於這裡已經築好擋水堤園,解除了水淹的煩惱,加上空氣優良,異常清靜,成為富人青睞之地,紛紛在此建築豪宅居住。於是人們在此三角形地帶前加一個“金”字,稱“金三角”。自20世紀80年代至21世紀的前10年,相關部門先後在此架築起了“沙尾橋”和“小海口橋”,使金三角成為聯結城中街道和東城街道的交通要道。

石堤 堤園 “懷集落溼石,四會大三尺”。是解放後的一段時間裡仍在四會人口中廣泛流傳的對綏江水情的生動描述,也是舊時綏江流域水利設施匱乏致旱澇災害頻仍的真實寫照。當時四會鎮一年受水浸三五次是常事,洪水肆虐,造成了民眾生命財產不少的損失,因而有人把綏江貶稱為“衰江”,迫切要求搞好水利堤防工程。

1965年,水利部門開始在綏江河邊修築擋水石堤。期間,成立石堤建設指揮部,負責工程的實施,至1974年基本竣工,石堤全長6.41公里,捍衛居民6萬多人。但效果不甚理想,曾數次出現崩決、漫頂等事故。於是,在1984年將石堤全線加固加高,但仍難以抵禦洪水侵襲。

1998年,四會市委市政府經深察社情,廣納民意,科學決策,決定拆除原來的石堤,重新興建城區堤防工程。自倉崗三棵榕始,繞沙尾至野狸崗止,沿綏江及龍江河邊築鋼筋混凝土水泥牆,全長約7000米,多方籌資1.2億元,經三載奮鬥,於2001年秋竣工。工程集防洪、觀光、商住、休閒娛樂、綠道交通於一體,冠名“江濱堤園”。

在正對大北路口、原勝利碼頭的堤園位置上建有江濱堤園牌坊。牌坊為四柱三門,氣度恢宏。牌坊上的“江濱堤園”四個大字由我國著名書法家關山月所書,為四會這個二千多年的古縣再添輝煌的一筆。關山月的墨寶真跡《江濱堤園》已由水利部門交由市博物館珍藏。

遠眺大堤,似銅牆鐵壁,笑傲百年一遇之驚濤;近觀堤園,現人間勝景,可容萬千市民之休閒。漫步園中,河光山色,美不勝收;奇花異卉,芬芳醉人;亭臺玉閣,流連忘返;江濱街市,繁榮興旺。

古傳夏禹治水志,今著水利福民篇。歷史長河,綏江為證:城區堤防工程,鑄水利世紀豐碑。

【作者注:以上內容乃四會舊城區地名資料--嚴榮勳蒐集整理】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資料來源:四會人民政協

本期編輯:範曉雲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文明四會

點擊左上方“文明四會”關注我們,瞭解更多四會資訊。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倉崗 倉豐圍 倉崗街現時四會市人民醫院後面有一小山崗,南漢時期(917——971)劉氏曾建倉儲糧聚兵於崗上,此小山崗遂名為“倉崗”。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知府譚受主持修築了堤圍,因堤圍築在倉崗附近,為祈求連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把此堤圍命名為“倉豐圍”。

至清代嘉慶年間,倉崗的柴杉竹業興盛起來,倉豐圍從現時人民醫院至倉崗小學約一千米的堤面逐漸建起了數百間商鋪,路面鋪有三條連續不斷的花崗岩石板,商貿業非常發達,成為四會鎮十七條街道之一。因此街道在倉崗山下,遂稱“倉崗街”。

雞公巷20世紀50年代,倉崗地區還有“倉崗九條巷”之說。其中最北的一條,位於現時的倉崗小學南側,長度約百米,居住著10多戶嚴姓人家。里人在巷口處築有一恢宏的門樓,門樓脊頂挺立著一隻陶瓷公雞,金光閃閃,神釆奕奕,正在引頸高歌,與綏江對岸的獨崗雞乸寨遙望相對,相映成趣。“一唱雄雞天下白!”公雞是十二生肖之一,自古就被認為是吉祥禽鳥,有辟邪、化煞、鎮宅之功力。此處門樓的公雞栩栩如生,引人駐足,於是,人們把這個門樓稱作“雞公門樓”,把這條小巷稱作“雞公巷”(四會人稱公雞為“雞公”,稱母雞為“雞乸”)。雞公巷現已與參軍第、新樓坊一起改稱為倉崗五巷。

參軍第在雞公巷南側有一小巷,住著不足10戶人家,這條小巷稱“參(讀音‘叄’)軍第”。“參軍”乃古代一種官銜,其巷名應與此官銜有關,此說尚有待後人求證。“參軍第”現為倉崗五巷的一部分。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倉崗部分街角圖片

高巷 羅巷 徐巷在倉崗九條巷的原住民中,“高、羅、嚴、徐”是四大姓。雞公巷、參軍第、新樓坊、延和巷全部居民都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嚴姓人,加上敏如巷部分的嚴姓居民,使在倉崗嚴氏族人人數為最多。另外,當官的、有錢的嚴姓人也比較多,因而素有“倉崗嚴”之稱。而高巷、羅巷、徐巷則分別為高姓人、羅姓人、徐姓人的聚居地,這三條巷因姓氏而得名。

渤海巷倉崗九條巷除雞公巷、參軍第、新樓坊外,從北至南,還有敏如巷、延和巷、高巷、羅巷、徐巷,這八條巷均處倉豐圍內,但第九條巷卻位居圍外,名曰“渤海巷”,其巷口斜對高巷,為高巷高姓人家所建。因高氏遠祖子啟公於八百年前的宋代來自山東渤海郡,高姓素有“渤海高”之稱,所以把所建的小巷命名為“渤海巷”。

新華路倉崗地區倉豐圍內除了古已有之的九條巷外,在20世紀80年代還新增加一條道路:新華路。現時四會市人民醫院住院部位於倉豐圍內,原來是一大片魚塘和菜地。約於1988年,由於醫院發展需要,政府徵用了這片土地,建起了住院部,並修築了圍牆,又在圍牆外修築了一條新的道路,命名為“新華路”。

高村頭 高巷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四會高氏始遷祖子啟公從山東渤海郡遷至現白沙村委建村居住,以姓冠名,得名“高村頭”。至明朝末年,子啟公後人從高村頭遷至倉崗建村發業,名為“高巷”,後再分支省內各地。現高村頭仍存高氏始祖宋子啟公墓。

寺邊 龍華寺崗 龍華廣場緊鄰倉崗北端(里人俗稱“倉崗尾”)的村莊稱“寺邊村”。相傳,古時村內有一座三廂四進的宏大寺廟,稱“龍華禪寺”。由於該村位於龍華禪寺旁邊,故名“寺邊村”。寺邊村為嚴姓人聚居地,今屬城中街道高獅居委(古稱“石獅鄉”)管轄。

有一年洪水把寺邊村前的堤圍沖垮,村旁一棵正對堤圍決口的大榕樹也倒下了,把衝向村內房屋的洪流分向東西兩邊,房屋保住了,但卻把東西兩邊衝出一個三面環抱村莊的弧形大水塘,龍華禪寺同時被衝毀。後來,倉崗人在現時人民醫院的位置上重建寺廟,稱“龍華寺”。至20世紀50年代,人民醫院擴建時,龍華寺被拆毀。

龍華寺建成後,人們把寺後的“倉崗山”改稱為“和尚崗”,但更多的人把這個小山崗稱為“龍華寺崗”。1992年在龍華寺崗上建起了一個小公園,稱“龍華苑”。在龍華寺崗山腳下的建築也紛紛以“龍華”命名:龍華飯店、龍華市場、龍華豪庭住宅小區,最近新建成的高層住宅小區也命名為“龍華廣場”。

大同洲位居倉崗的大同洲原來是綏江河邊上的一個小島,是千百年來綏江發洪水時從上游衝下來的泥沙聚積慢慢形成的。島上原來種滿竹子,隨著倉崗柴竹杉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這裡原來生活在船艇的水上人家開始在洲島上搭蓋木棚住人。人們把此洲島稱作“綏洲”,取“綏江河上的沙洲”之意。至清代,島上的居民何合與何針到官府打官司,縣官作了調解工作,兩人和好如初後,縣官詢問二人住處,答:“大家同住一個洲。”縣官說:“你們那裡不如就叫大同洲吧。”意思是希望大同洲的疍民們和諧共處,平等自由地生活之意。

河傍路 前進路河傍路即現時倉崗地區前進路人民醫院以北的一段。古時,這裡只是綏江河邊的灘地。至清道光年間(甚至是更早的嘉慶年間),隨著倉崗柴杉竹運輸業的興起,這裡建起了過百間商行會館,逐漸成為一條以經營柴杉竹業為主的商業街道,路名取“綏江河傍邊”之意,稱“河傍路”,是清末民初四會鎮十七條街道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間,“河傍路”改稱帶有時代色彩的“前進路”,並沿用至今。

大同新街大同洲是綏江上倉崗河段的一個小島,四面環水,在大同洲與前進路之間為一條小河所隔。1987年,房地產公司開發倉崗區,抽沙把小河填平,使大同洲與前進路陸地相連,在舊河道上建起了10多座商住樓及一些自建房,並規劃出一條寬6米、長693米的街道,因與大同洲為鄰,遂名為“大同新街”。

新園宋末鹹淳九年(1273年)福建莆田縣田疊鋪人林隆興到四會任職縣令,同宗族人林仁壽隨同到四會任縣衙主簿(相當於現時縣府祕書)。數年後,林隆興調往他鄉任職,林仁壽則因北方戰亂頻仍而沒告老還鄉,反而把家屬也遷來四會,定居於今四會汽車客運站附近的龍華寺崗腳的地方。由於他們需新建家園,靠墾荒種地為生,他們把這一帶新開墾的園地,稱為“新園”。隨著人口的繁衍増加,林姓族人在附近綏江河邊的“新路”(今匯源路)建屋居住,並繼續分支到其他地方。林仁壽因此成為四會“新路林”的始遷祖。

在《四會縣誌》的“清康熙二十七年四會縣簡圖”上,此地標為“仁受都”。“仁受”是來源於“仁壽”但又忌諱“仁壽”的地名。新園現屬城中街道高獅居委管轄。

林仁壽過世後安葬在鎮郊的野狸逕,土名稱“大夫田”上(即現龍華豪庭附近的野狸崗腳處)。仁壽始祖的墳墓頗具規模,為其子孫祭祖之地。至20世紀60年代,因此處需建食品廠而被毀壞無存。

而林隆興在外地為官多年,百年歸老後,其曾孫林嘉興遵其遺言將其遺骨攜回四會,安葬在曾祖生前預先選定的城郊小山崗的一塊被堪輿先生稱為“紅燈照壁”的墓地上,了結了曾祖的最後心願。

林嘉興則落籍四會高街(時稱“社山直街”,在《四會縣誌》的“清康熙二十七年四會縣簡圖”上此處標為“社山都”,即現時的高觀東路),林隆興成了四會“直街林”的始遷祖。直街林曾在高街建有一間林氏宗祠,此宗祠在解放初為四會縣第一區第二小學(簡稱“區二小”)校址,區二小於1953年拼入四會縣第一小學(簡稱“縣一小”,即現城東小學)。林氏宗祠於1960年間拆毀,建起了四會電機廠廠房。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江濱堤園圖片

林寨此處原為倉豐圍內的一塊亂葬墳地,十分荒僻,只居住著幾戶譚姓人家,取名“譚布”。至明末崇禎年間,林光祚因兄弟分家從新路遷至此處居住。由於林姓子孫繁衍昌盛,而譚姓則人丁衰微,認為此處風水不利於譚姓居住發展,遂遷居他處。林姓人亦隨即把村名改為“林寨”。林寨現歸屬城中街道高獅居委管轄。林寨的林氏宗祠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新路 匯源路與倉崗前進路南端相接的是匯源路。唐代,這裡本來也是綏江河邊的灘地。後來隨著人口的繁衍增加,新園的林姓人遷此居住,成了林姓族人聚居點。後來,河邊新闢出一條路,眾稱“新路”。在此居住的林姓人自稱“新路林”。

1928年農曆十二月廿八日,新路發生了一場大火災,從林家祠(現匯龍花園)一直燒到吳怡齋祠(現四會市委黨校),燒毀了不少房屋、店鋪、船隻。事後,各大商戶發起打醮、送火神的活動。人們覺得“新路”“新路”,年年新,不吉利,遂把林家祠至大北路口那段“新路”改稱為“匯源路”,取“彙集水源,取水濟火”及“彙集水源,彙集財富”(古人認為“水為財”)之意。而林家祠往北至崩基口仍稱“三登坊”,大北路口往南就是洪聖廟地段了。“匯源路”此名沿用至今,該路段得到延伸,從北端的獨崗橋頭東至南端的大北路口止。

由於古代的陸路交通落後,河道成為主要的交通運輸線,水運成為當時重要的運輸方式。新路(即後來的匯源路)位居綏江河邊,因而逐漸成為水陸交通的交匯點、轉運站。至20世紀60年代,四會的客運碼頭、貨運碼頭、過江橫水渡碼頭以及客貨汽車運輸站都還設在這裡,仍是四會的交通運輸中心。

古時,新路的西面河邊滿布大小碼頭,河面上滿布竹排木排以及大小船隻。水上人都以船艇為家,夜晚,河面上星火點點,又是一番風景。新路的東面除了有太和醬園(食品廠前身。清代,其產品已出口南洋)、友昌成醬園、厚昌醬園及經營米油糖雜貨、紙料炮竹、山貨、肉食等各式店鋪、倉庫、民居外,還有振民火柴片廠、生昌隆榨油廠、利豐和米機等一批廠企。現存的“太和”及“友昌成”舊址(均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見證著當年新路的繁華與興旺。此外,新路當年還有四會規模最為宏大的吳怡齋公祠(民國時期及建國初期成為四會縣府所在地,現為四會市委黨校)和五進的林氏大宗祠(位置在現時匯龍花園)。如今的匯源路仍是四會市的一塊商業旺地。

三登坊清代,新路的林氏人家三子同登科甲,因而得名“三登坊”。三登坊是新路的其中一段,從崩基口至林家祠(即現獨崗橋腳至匯龍花園)。從林家祠至西渡口(即現匯龍花園至碧海灣橋東橋頭南側,解放前後的一段時間西渡口又稱勝利碼頭)仍稱新路。三登坊有一條約三米寬的路,路面中間用三條直排的麻石鋪成。里人築有一石牌坊橫跨路的上方,牌坊上鐫刻有“三登坊”三個大字。至民國時期,政府擴寬馬路,拆除了石牌坊,把石牌放到河邊的土地公處,後來不知所蹤。

崩基口在三登坊的靠北的一段,即現時獨崗大橋東橋頭新風路口至人民禮堂的一段及附近一帶,人們稱之為“崩基口”。

此地處於龍華寺崗與野狸崗之間,東有龍江,西有綏江。每當夏潦氾濫之時,兩江的洪水水位往往有一個高差,高水位一方的洪水夾帶著樹枝等各種雜物向低水位的一方奔騰湧去,水流湍急,聲如雷鳴。滾滾洪流不僅把地面的表土連帶農作物衝刮而去,一掃而光,有時還會摧毀房屋,沖走財物,甚至致人於死地,其狀甚為恐怖,令人心驚肉跳!於是,這裡的人在已有的叫“沙仔塘”(即原航運宿舍停車場)的塘基基礎上築起一條小基圍,阻擋洪水在此通過。此基圍與眾不同:一般基圍是把某個地方圍起來,不讓洪水侵入;但這段基圍既不能阻擋龍江洪水侵入,也不能阻擋綏江洪水侵入,只能阻擋高水位洪水向低水位一方湧流。可是,因這段基圍矮小、單薄,往往還是被洪水衝崩,形成決口,因此人們把這一帶地方稱作“崩基口”。

向陽巷位居三登坊崩基口舊供電局北側,原名“龍溪裡”,文化大革命期間改作“向陽巷”,沿用至今。

廟巷 新巷 盤古巷古時,在現今的匯源路人民禮堂南側有一條小巷,里人為祈求神靈護祐,在巷內建了一間小廟,命名“盤古廟”,取“盤古初開”之意。這條小巷因此而得名“廟巷”。又由於此巷位於三登坊地段內,所以亦稱“三登一巷”。至1957年始,縣委縣政府機關陸續從怡齋吳氏宗祠(現市委黨校)遷到廟巷南側建樓辦公,並在廟巷內建起數幢幹部平房宿舍,因“廟巷”帶有封建迷信色彩,遂更名為“新巷”。

至清末,士紳林棠楷把盤古廟遷至現城中路中國人民銀行四會支行附近,建起一間三進的大盤古廟,所在的巷道因此而被稱為“盤古巷”。古時的三登八巷(位置在友昌成醬園北側)現時已被劃入盤古巷的行政區域管轄。1931年,以盤古廟為校址,辦起三登小學。抗戰期間,盤古廟被日寇飛機炸燬。

花街 城中路 城中新路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四會縣政府選定匯源路上的林氏大宗祠這個野狸崗腳下、地勢較高、不易水浸,而且水陸運輸方便的地方建糧倉,把四會的一些祠堂拆除,以其磚瓦杉為建材,建起了糧食局、糧食加工廠及多座糧倉。此時,現今的城中路仍為住宅民居。至1961年,為方便此處的縣糧倉從水路運送糧食,又從勤園(現工交幼兒園)起至匯源路取直徵用此處民房闢出一條新馬路,直達綏江岸邊碼頭,稱“城中路”。

城中路路旁栽滿高大的白蘭花樹,不僅在炎夏給人們送來涼蔭,每逢開花時節,還給人們送來醉人花香。每天清晨,都有采花工上樹採摘含苞待放的白蘭花,並即日運至香港銷售,因而群眾把這條街稱作“花街”,轄屬此地的居委會亦稱“花街居委會”,許多人反而不知道它的本名為“城中路”了。

至1982年,徵用城中小學部分用地,把城中路向北延伸至新風路,接通20世紀60年代建成的跨龍江河的槎山橋,直達1974年建成的槎山體育中心,此新路段仍稱城中路。

至1997年,房產開發商從工交幼兒園對面起,經原柴欄(即現財貿幼兒園)至現中豪廣場步行街止,闢出一條新馬路,因位處城中小學附近,又連接城中路,因而冠名“城中新路”。

匯龍花園古時,在三登坊路段上,建有一座祠堂,名曰“林氏大宗祠”。林氏大宗祠為林大節於明嘉靖年間所建。宗祠從綏江河邊建至野狸崗腳,為五進建築,其規模僅次於不遠處的怡齋吳公祠,是四會城規模最大的兩座祠堂之一。1929年,四會擴建街道,林氏宗祠拆除兩進,留下三進,後又出租成為振民火柴廠。至解放後,宗祠被全部拆除,建起了糧食局和糧食加工廠及數座糧倉。至2004年,房產開發商在此建起有地下停車場的多幢商住樓,冠名“匯龍花園”。

人民禮堂1958年10月3日,廣寧、四會兩縣再次合併,稱“廣四縣”。每年召開的三級(縣、公社、大隊)幹部會議人數眾多。為此,縣委、縣政府決定在縣城建一個大會場,定名為“人民禮堂”。選址在四會鎮崩基口廟巷荔枝園。此處原屬三登坊林氏所有,聞國家需要,即決定無償捐獻搞建設。為此,使用單位在禮堂特開一後門,專供林氏後人免票進入觀看戲劇、電影等。禮堂由廣寧賓坑人陳梓才設計,用地近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300平方米,設兩層觀眾席,合共座位1300個。除會場外,還有舞臺、化妝室、演員宿舍等建築,禮堂前還有小廣場。人民禮堂的建設在當時是全縣的重點工程,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直至21世紀初,人民禮堂仍為四會大型集會的場所,還兼有電影放映、戲劇、雜技、文藝演出等多項功能,是老一輩四會人非常熟悉的地方。禮堂於1970年和2002年兩次修葺,現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新風路民國17年(1928)開始修築四會至三水的公路,一年後,四(會)三(水)公路四會至黃崗段通車。民國25年(1936)四會至三水河口段全線築成通車。

民國21年(1932)修築四(會)(廣)寧公路至黃田與春水分界。

至1936年,為連通四(會)三(水)公路與四(會)(廣)寧公路,在現時龍城大酒店北側,正對大同路的龍江河上築起一條可行駛汽車的堅實木橋,稱“新龍橋”(簡稱“新橋”)。

至此,從三水往四會的汽車經五馬崗、黃崗、塔崗,沿清蓮圍堤面到達四會城的小海口。汽車從高街(高觀東路)入城,經高觀西路,過新龍橋後,經大同路、大北路、匯源路、河傍路,再經白沙、九崩崗、古琴塘、沙頭、都崀、歐坑到達黃田。

1969年,因龍江河改道,築成從前進路南端起經野狸逕山坳、水閘至蘆荻園(今鳳山路口)止的環城公路(現已更名為新風路和水閘路)。自此,過境汽車不必再經舊中心城區了。

再經多年發展,過境汽車已繞行四會大道,甚至是郊外的二廣高速,環城公路成為城內馬路。1982年把“環城路”龍鳳橋以北的一段改名為“新風路”,沿用至今。

城內四會縣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立木柵為城。天順八年(1464)至成化三年(1467)經三年時間在原木柵城址壘築起磚城。城牆總長1923米,高近7米,厚近5米。城牆外挖有護城壕塹,寬約10米,深約3米。城開四門:北門稱“鎮安門”(有“鎮守安寧”之意),西門稱“德澤門”,南門稱“清寧門”,東門稱“陽和門”。後又在學宮(今四會中學)南隅增開“文明門”。

以現今的建築為地標,四會古城牆的走向為:從北門出發往西,至碧海灣橋頭紅綠燈處轉左往南,經東南酒店、市幼兒園,到達西門(縣前街西街口);城牆繼續沿沿江路往東南延伸,到達南門後,偏左轉入到四會中學校內,經過學生宿舍、四會中學與仲泰小學間的界牆、植物園,再轉出拱橋直街,經縣前街東街口(古時此處並無城門,為城牆所阻隔,不能直出城外)、龍江路,過東門,最後返回北門。

20世紀50年代筆者在四會中學求學時,城牆雖多有毀損,但尚有防洪功能。每當綏江、龍江洪潦來臨之時,四個城門均落閘板抵擋洪水。但因滲漏之故,城內仍有水浸,但並不嚴重。之後,城牆不斷遭到毀拆,至1985年10月,因改建中山路,北城門及城牆均被夷為平地,建起商住樓。至此,舊城無存。現四會市博物館僅收藏有古城牆磚一塊及北城門的石門額,上刻“鎮安”二字,彌足珍貴!

古城牆範圍內的地方,人們稱之為“城內”。城內有多條街巷:北門直街、南門直街、東門直街。此外,還有縣前街、詩書街、青石街及黃塘巷、龔巷等多條街巷。

2002年12月,政府有關部門重建北門和東門兩個城門牌坊。2016—2017年,在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的過程中,對城內的6條主要街道進行全面整治:翻修下水道、鋪設瀝青路面、粉飾沿街牆面,配以花鳥人物書畫、國學文明導語及街巷歷史材料,再掛上紅燈籠、紅風車等飾物,好一派廣州西關風情,讓四會古城既重現古色古香的風貌,又煥發出濃濃的青春氣息!

縣前街 舊市府明洪武初年(1368),四會知縣嶽鎮設縣署於現四會中學校門前東西走向的街道上,明清兩朝縣衙均駐於此地。直至民國前期仍以此地為縣政府駐地,是幾百年來四會的行政中心,因而這條街道被稱作“縣前街”,含“縣衙前面的街”之意。

縣前街現東街口在解放後一段時間內仍為古城牆所佔,此處仍未建成街道,與現時的拱橋直街並不相通。此處起至東門沿城牆內側一帶均為民房、蕉林、園地,人稱“東頭”。東頭之西、青石街之東,即現嘉禾苑、司法局、舊教育局一帶為一個露天大廣場,稱“學校園”。至“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園仍為四會群眾集會的場所。“文革”後,此處一度成為四會鎮政府駐地。

“文化大革命”期間,縣前街曾一度改稱“紅旗街”,1982年複名。

至民國中期,因縣政府建築破舊,遂搬至匯源路吳怡齋公祠作縣政府辦公場所。抗戰時,縣政府曾一度搬至倉崗龍華寺辦公,戰後才回歸。舊縣衙於解放初至20世紀80年代初曾為縣看守所,現已成為“華僑新村”住宅小區。

解放初,縣委、縣政府接收舊縣府用房作辦公場所。1957年,縣委開始逐年搬遷至三登坊荔枝園建樓辦公,1984年縣府亦搬至三登坊與縣委合在一個大院內辦公。吳家祠舊址遂作為縣委黨校使用至今。

至1997年市委、市政府又搬至位於東城街道的新行政中心辦公。於是人們把三登坊市委、市府舊址稱作“舊市府”。舊市府現為“四會市老幹部活動中心”等多個單位駐地。

歷史上,縣前街除了是四會幾百年來的行政中心外,還是四會的文化教育中心,古代四會的學宮(又稱“孔廟”)位居此地。宋鹹淳五年(1269),四會知縣趙汝音將學宮建於城內東南,前對青雲坊,內建孔聖大成殿、明倫堂、齋舍,大成殿內有“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塑像及七十二賢的神位。學宮乃古代四會學子學習四書五經、參加科舉考試、官方開科取士的場所。學宮築造古樸,宋、元、明、清各朝,沿用不替。

至清亁隆四十七年(1782)知縣董文駒於孔子廟東側建起了“綏江書院”。光緒二十八年(1902)在綏江書院辦起了由縣紳劉子瞻和里人吳熾昌倡捐興辦的四會首間縣立高等小學堂——矜育學堂。本邑舉人吳大猷、黃桂瀛先後於光緒、宣統年間主持過綏江書院講學。

在綏江書院東側,即現四會中學體育館的位置上,有一間“賓興祠”。民國八年(1919)曾在此辦起一間六年制完全小學——縣立第一女子小學,後因低年級女生人數太少,也招收少量男生。

至民國十八年(1929)2月,縣長王肇文在學宮及綏江書院的基礎上創辦了四會中學。隨著社會的發展,四中校域拓展,範疇擴闊,高樓雄立,設備更新,學宮與四會中學已是今非昔比、天淵之別了。

現時四會中學的校門為拱形造型,拱頂的“四會中學”四個大字系我國著名書法家關山月所書,為這所四會的最高學府增色不少!

縣前街除了駐有四會的最高學府外,四會市教育局、四會電視大學、城南二小(即今城中幼兒園)亦曾駐於此街。

縣前街不僅是古代四會的行政中心、文化教育中心,還是四會最早的經貿旺地。縣前街的路面鋪設有三條直排的花崗岩石板,設城初期,店肆就設立在縣前街上,以後集市才逐漸向東門直街及城外擴展。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舊人民圖片

北門直街四會古城內,正對北門的街道稱北門直街,正對東門的稱東門直街,正對南門的稱南門直街,而正對西門的街道因縣衙駐此,稱縣前街,不稱西門直街。可是卻有一條“西門街”,這條街從詩書街西街口起往南拐右彎經劉家祠、關帝廟至西門口止。後來才分成兩段,一段歸縣前街,另一段歸北門直街。被劃入北門直街的那一段中間有一座城隍廟。據說,城隍廟裡面有一位主管四會城的神,因而一直受人崇拜,香火鼎盛。

在進入北門後左邊的小巷,即北門直街一巷內北帝廟側有一間小學,名為培正小學。培正小學成立於1914年,是四會基督教浸信會主持創辦的,初辦時學生有70多人,後增至130多人。這間教會學校規定每週日學生都要返校集中到福音堂“做禮拜”,聽牧師講解《聖經》、祈禱、合唱讚美詩等。

解放後,四會縣時任副縣長的陳德同志曾在培正小學居住過。

民國三十六年(1947),在北門基督教浸信會內由清塘大布謝村人黃真光創辦了“培正幼稚園”,初招幼兒16人,臺椅和簡單的教具由教徒捐贈。至1952年,政府接管幼稚園,時有幼兒一百多人,教師4人。後幼稚園遷址到北門直街南段的城隍廟處。至1954年定名為“四會鎮幼兒園”,時有幼兒165人,教養員6人。1958年又改稱“四會縣幼兒園”,現已發展為頗具現代規模的“四會市幼兒園”。

北門直街除了曾創辦幼兒園及小學外還創辦過一間大學。1975年10月28日,經多方努力,四會縣工人業餘大學正式開辦,校址設在北門直街五巷九號。工大為縣直屬學校,局級建制,縣財政供給。1980年經省高教局驗收,1983年改名為“肇慶工人業餘大學四會分校”,並由教育部備案。至2015年1月最後一屆學生畢業,工大完成了其歷史使命。四十年來,工大為四會培養了大批技術人才,為四會的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清末,在北門直街原總工會的位置上,有一間建立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的“矜育善堂”。矜育善堂這塊地皮由士紳吳祖同捐獻,資金由港澳及南洋各地同鄉僑胞集捐,得款置業生息充作常年經費。矜育善堂專事賑災、救濟工作。因當時民眾生活困苦,且民風重男輕女,時有遺棄、甚至溺死女嬰之慘事發生,所以善堂專設育嬰堂,收留棄嬰撫育。矜育善堂還設有中藥局,聘請中醫坐堂診病,免收診金,贈醫送藥,免費贈種牛痘及施棺等。矜育善堂與成立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的慈惠醫院(現四會市人民醫院前身)一起成為綏江流域成立最早的慈善機構。

解放後,矜育善堂成為縣總工會駐地。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北門直街南段西邊曾辦有一間鎮辦企業“會城紡織廠”。當年,該廠對於解決民眾就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在北門直街內有多條橫巷,其中許多都建有門樓。如:

黃塘巷,是李姓某官人曾任黃塘太守,在此地建宅定居而得名。

龔巷,是清代舉人龔應霖於此定居而得名,現已更名為北門六巷。

試巷,是陳姓聚族之住宅區,因鄰近舊試院(現中山公園)而得名。

歐陽巷,是歐陽氏族聚居之地,今已改稱北門八巷。民國時期,四會縣的早期革命烈士陳伯忠曾居住於此。

陳家巷,是陳姓人建的一條小巷,今已改稱北門九巷。

姓簡門樓,是簡姓人聚居地。

盧進軍門樓,情況不詳。

盲妺巷,內有盲女聚居的房屋。每逢傍晚,一串的“盲妺”就會出現在北門直街上,最前一位手持盲公竹帶路,後面的一位一手持二胡等樂器,另一手搭在前一位的肩膊上,前往茶樓等公共場所賣唱,靠茶客的施捨生存。

在北門直街南段處,還有一座古建築,稱“鄧氏大宅”,該建築風格古樸,工藝精美,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南門直街南門直街全長200多米,南連綏江邊的沿江路,北接縣前街,正對位於縣前街的民國以前的縣衙門(解放後這裡成了看守所,現在則成了華僑新村住宅小區)。

南門直街古蹟多多。北段近縣前街處有“將軍第”門樓,將軍第是清代海軍名將吳應科的故居。同治十二年(1873)十四歲的吳應科被公派到美國留學,是四會被公派到美國留學的三個幼童之一。回國後入福州馬尾船政學堂學習。光緒十八年(1892)任北洋海軍提標都司,充督隊船大副。甲午中日海戰中,驍勇善戰,被清政府嘉獎,越級升至參將,授予“揚勇巴圖魯(勇士)”稱號。宣統二年(1910)任巡洋艦隊統領,巡防長江。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率部響應,被湖北軍政府委任為海軍總司令。民國時期曾任海軍右司令、海軍部參議、總統府諮議、接收威海衛參贊等職。

清代,吳應科奉旨建居於此,其門樓被賜額“將軍第”。現“將軍第”(門樓)已被列為“四會市文物保護單位”。

在將軍第門樓內還有嶺南著名書畫家吳子復先生的故居。吳子復先生藝術造詣很深,尤以金石篆刻見長,其隸書風格自成一家,深受時人推崇。其代表作有《總理遺囑》(1931年為廣州中山紀念堂落成書寫入石,現存紀念堂講臺壁上)、廣州“鎮海樓”牌匾、“廣州博物館”牌匾及廣州五層樓上的長聯等,享譽美術界,是一個集畫家、書法家、金石篆刻家、美術教育家於一身的美術界奇才,曾任廣州文史館館員、廣州政協文史資料研究會常委、廣東書法篆刻研究會副主任、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會員等多項職務。

在將軍第南側有“中憲第”。“中憲”乃舊時正四品官官銜名稱,相當於當今的廳級幹部。中憲第門樓高大、恢宏,門樓高懸“中憲第”賜額。中憲第乃梁氏族人聚居地,梁氏祖先在此蓋起了八座三間兩廊的大青磚屋,式樣古樸,堅固寬敞,人稱“樑屋”。樑屋與東門直街的林屋及倉崗的鑊耳屋群、青磚屋群並稱為當時的“高尚”住宅區。

在近南門直街南端西邊有一小巷,稱“分司巷”。據稱是因有一官銜為“分司”的武官在此居住而得名。

在現四會中學教學樓南邊還有一間嚴氏祖祠,是嚴氏族人祭祀、崇敬祖先的地方。民國十六年(1927),李榮康先生曾在此祠創辦四會第一所中學——榮康中學,至1930年該中學停辦。

詩書街古時,此處建有多座科舉顯宦的祠堂,計有:明代進士林世遠(曾任御史監察、南京蘇州知府)祠、清康熙舉人龔應霖(曾任刑科給事中,轉工科掌印)所建的龔家祠、清康熙舉人吳國玕的琢山祠。這些人都是詩書世家,遂以詩書為街名。“文革”期間,詩書街曾改為永紅橫街,1982年複名。

詩書街除了上述三間官宦祠堂外,在詩書街右轉北門直街處,還有一間頗具規模的祠堂,該祠堂為三進建築,稱黃家祠。約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由里人黃熾昌用黃氏祖資在此祠堂為校址辦起了熾昌小學。該校為當時四會的名校,是現時城中小學的前身。解放初期,全縣三級(縣、區、鄉)幹部大會均以此為會場,又曾多次作為各種展覽的場所,現此處已成為居民住宅區。

青石街該街正對學宮(四會中學)校門,原是一條高低不平的泥沙路。據傳,有一南門人在廣西任知縣,從當地運回青石板,鋪在路面上,故以“青石街”命名。“文化大革命”期間,以“破四舊、立四新”為名,把“青石街”改為“朝陽街”,沿用至今。

民國期間,縣警察局曾駐於青石街西側,後來成為四會公安局駐地。而在青石街東側,即現嘉禾苑小區。“嘉禾”與“家和”諧音,含“家和萬事興”之意、教育局舊址一帶,是一個露天大廣場,稱“學校園”。學校園北邊是一個大舞臺,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此處仍為四會群眾集會的場所。“文革”後,成為四會鎮政府駐地,現青石街仍駐有司法局、公證處及城中派出所等機關。其餘地方已逐漸開發成居民住宅區。

東門直街 東門直街是四會的人口密集居住區。這裡是林姓族人的聚居地,有多座漂亮的青磚屋,式樣古樸,堅固寬敞,稱為“林屋”,與南門直街的樑屋及倉崗的青磚屋群、鑊耳屋群一起成為當時的“高尚”居民住宅區。

東門直街與縣前街是四會古代最早發展起來的商貿區,店肆立於其中,後來才逐漸向東門城外擴展。民國時期,東門外的龍江岸邊發展有豬仔行、鹹魚行(又稱“倉前街”)等專業市場,成為四會的商業旺地。

龍江 龍江路 海邊坊 龍江古稱三合水,是綏江的一級支流,主流發源於廣寧縣平崗垌十排山,至城中街道沙尾小海口處注入綏江,全河長63公里。由於該河道蜿蜒多曲彎,狀似一條龍,人們稱其為“龍江”。因為“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含“吉祥”之意,故在龍江附近的地方都爭相以“龍”為名。如龍江改道前的“龍江路”“龍江裡”“龍江大酒店”,改道後的“匯龍大酒店”“龍城大酒店”“龍鳳大酒店”“龍鳳路”“龍鳳橋”“興龍街”等。又因珠三角的民眾,習慣稱“江河”為“海”,四會人也把“綏江”稱作“大海”,把“龍江”稱作“小海”,所以就出現了“小海口”“海邊坊”等地名。

因龍江河蜿蜒多曲彎,不利洩洪,所以水利部門從1957年起,逐段整治龍江河。至1979年完成龍江河城區段裁彎取直工程,挖出了從現龍鳳橋經水閘至龍江裡的新河道。

以現時的建築為地標,龍江河城區段原來的走向為:龍江水流至新匯豐處拐右彎至龍城大酒店轉左,經高觀市場、保健中心,左轉入海邊坊、光明大道,在龍江裡處轉右一直流至小海口匯入綏江。

龍江改道後,把舊河道填平,在上面建起龍鳳路,以及龍城大酒店、高觀市場、發展大廈、保健中心等多座商住樓,並發展成商業旺地。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龍江大酒店圖片

橋下南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1189),龍江河流經現東門外的地方,為方便往來兩岸,在河上建了一座橋,冠名“普濟橋”,因橋建於龍江河上,時人又稱其為“龍橋”。始為豎木柱架橋板,兩邊設欄杆。因木柱不堪水浸侵蝕,需多次修整。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改木柱為石橋墩。至民國二十三年(1934)農曆中秋節,一場大火把龍橋燒燬,自此再無修復。

兩年後,即1936年因要把四(會)三(水)公路與四(會)(廣)寧公路接通,在現龍城大酒店北側正對大同路的龍江河上架起一座結實的公路木橋,冠名“新龍橋”,簡稱“新橋”。

舊龍橋存世760多年,期間,有記載的因洪水毀4次,火焚6次,廢損多次,修復22次,小修無數次,可謂多災多難,歷盡滄桑,但四會人不屈不撓,屢毀屢修。建橋者、修橋者,造福民眾,善莫大焉,深受世人的讚頌與尊崇!

被龍江河所隔,與四會古城東門相對,又處於舊龍橋下游的地段,被冠以“橋下”之名。橋下巷道密集,轄下現有一至七巷,素有“小佛山”之稱。“橋下李”是四會著名的氏族,域內多清代、民國等青磚古建築。“橋下李氏民居”,“橋下二巷鄭氏大宅”,“橋下二巷司馬第”已入選《四會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橋下有一間“橋下李家祠”。1941年和1948年此祠曾先後兩次成為“四會簡易師範學校”的校址。“四會簡師”附設有小學,以作其畢業生見習和實習之用。解放後,“簡師”與四會中學合併,此附屬小學成為“四會縣第一小學”,簡稱“縣一小”。後縣一小改稱“高觀小學”,“文革”期間更名為“城東小學”,沿用至今。

拱橋古時,以學宮(四會中學)的眼鏡塘為源頭,挖有一條壕溝沿著城牆(即現拱橋直街北段)至現拱橋直街街口處注入龍江。中間流經城牆底部的涵洞,發洪水時用沙包把涵洞堵塞,不讓洪水灌入城內。在濠溝中段處,約在縣前街東街口附近,由鄉賢樑景文捐建了一座石拱橋,方便民眾來往,橋長約十米,寬約三米。為此人們把此地稱作“拱橋”。

仲泰小學古時,在現今的拱橋直街附近有一間祠堂,名為“蕭家祠”。蕭家祠是祖居沙堤的蕭姓族人的宗族祠堂。蕭家祠與學宮(四會中學)相鄰,解放後,蕭家祠為四會中學所用,成為四會中學的“二校舍”。蕭家祠周圍的地方是蕭姓人聚居地,與蕭家祠相距不遠處,有一豪門大宅,人稱“蕭三宅”。蕭三宅是沙堤的富戶,聞名遐邇。蕭三宅的主人名曰“蕭仲泰”,蕭仲泰率全家在南洋經商、生活,平時只留管家在家鄉打理房產、田產,負責收取田租等各項事宜。至解放初,蕭仲泰自然被劃為大地主,歸屬“華僑地主”一類。其田地及屋內物品均被沒收,分給貧苦大眾;其房屋也被收歸國有,用作辦學之用。學校名稱幾易其名,先後稱“五堡小學”“沙堤小學”“城南小學”。至1978年,政府落實國家的華僑房屋政策,把原址為蕭三宅的城南小學退回給蕭仲泰的後人。然而,當蕭仲泰的子孫回到家鄉時,發現祖居已辦成學校,一向有著重教育傳統的蕭氏後人毅然決定放棄回收祖居地產及房產,將其捐給政府繼續辦學。為表彰蕭氏捐助教育的無私善舉,四會人民政府決定把城南小學改稱“仲泰小學”,此名沿用至今。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四會中學舊校區圖片

中山公園民國十四年(1925)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全國各地掀起紀念熱潮。

民國十七年(1928),時任縣長王肇文以開闢公路之貪汙舞弊罰款作為建設經費,主持建成了中山公園。中山公園選址在舊試場(俗稱考棚)、吳氏宗祠及其附屬的“天香園”一帶。公園設三個門,南門口有石獅一對,正對青石街(即現朝陽街)可至四會中學;東門可至深巷;正門設在現匯龍大酒店處,需拾級翻越城牆進入。正門建一拱月形牌坊,上嵌邑人蘇世傑的墨寶“四會中山公園”六個北魏體大字。1958年,公園正門向西移至現址,並新建一牌坊,1988年政府再次撥款重修。現存的牌坊上“中山公園”四個字,為著名書法家秦萼生所書。

在正對公園原來正門的城基下,有一池塘,塘的周邊植有垂柳,池塘中央建有水泥鋼筋八角亭一座,人稱“塘心亭”,亭的兩邊有九曲橋聯接。華僑同胞把這座八角亭看作是海外遊子的“保護傘”,寄託著他們無限的鄉思。

不遠處又有一小水池,池中有一假山,上嵌一石碑,石碑上鐫刻一首歌詞。詞曰:“看驕陽似火,蒼生憔悴誰憐!我頭兒要硬,心兒要堅,一肩雙桶,血汗迸清泉,點點滴滴,灑遍萬千。”這是抗戰期間,為激勵全縣中小學教師抗日熱情,由時任四會縣縣長鄧澂濤作詞,倉崗小學前校長高鼎榮譜曲合作而成的抗日歌曲《園丁之歌》的歌詞。當年,全縣教師都在熱唱此歌,歌聲響徹四會大地,鼓舞著全體中小學教師堅持在敵後從事教育工作,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可惜此碑已毀於“文革”風暴之中。

在中山公園內,還聳立著一座“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向世人述說四會馬房抗戰的悲壯歷史。全碑分柱、座兩部分。碑柱為四稜臺柱體,高6米,碑頂原塑有國民黨黨徽,現已毀無存。碑柱正面嵌入花崗岩,上面豎寫陰刻隸書“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九個大字。碑中座呈方形,高1.86米。碑座正面亦鑲嵌一花崗岩石,上面並排豎寫陰刻“中國國民黨四會縣黨部書記長嚴飛、陸軍暫編第八師師長張君嵩、四會縣長周東同敬立,中華民國二十九年七月七日”,共48個字,其中5個字已毀,不能辨認。碑座上原來塑有雄鷹圖案,今亦無存。

據載,紀念碑為紀念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及1939年底在四會縣馬房前線抗擊日寇的戰鬥中為國捐軀的全體陣亡將士而立。

1938年10月12日,日寇在惠州大亞灣登陸,至10月21日廣州淪陷後,敵寇即長驅直入,接著攻陷了與四會一江之隔的三水。四會是廣東入桂的大門,使四會頓時成為廣東抗戰的前線,成為西江防線的橋頭堡,與粵北防線互成犄角。

1939年春,廣東稅警總團改編為暫編第八師,由打響淞滬抗戰第一槍的抗日名將張君嵩任師長。張君嵩奉命率領暫八師據守馬房與日軍隔江對峙達一年之久,掩護四會的黨政機關及物資轉移。一年中,馬房守軍與日軍發生大小慘烈戰鬥數百次,擊退強渡北江的日寇的瘋狂進攻,重創敵寇,堅守四會,粉碎了日寇妄圖侵佔肇慶、廣西,打通華南與越南之間的交通運輸線,同時威脅戰時西南大後方的陰謀,為粵北會戰,乃至全國抗戰的偉大勝利作出了卓越貢獻。

當年與暫八師並肩堅守馬房前線的,還有四會縣國民兵團自衛隊第一大隊第一中隊,隊長為中共黨員黃顯聲。

1986年12月20日四會縣政府公佈“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為四會縣文物保護單位。該紀念碑對研究四會的抗戰歷史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中山路 大同路 大北路 曙光路明成化三年(1467)四會古城建成磚城牆。城開東西南北四門,城外挖寬10米,深3米的護城河。至清末光緒年間,正對北門的地方,建起了一條街,稱“北門正街”。以後,北門外的護城河被填平,也建起街道,西邊的稱“北門新街”,東邊的稱“新隆街”(取“新建興隆”之意)。與新隆街平行的地方建一新路,名“新隆后街”。與北門新街平行的地方也建了一條新路,稱“北門橫街”。

民國18年5月,縣城新隆街兼營火藥的缸瓦鋪順昌隆不慎失火,迅速蔓延,上至北門口城基邊的培正小學,下至逍遙廟(現影城)共燒燬店鋪40多間。後僑港會寧同鄉會向縣政府請願,要求新隆街店鋪重建時縮入12米,遂開成中山東路和中山中路,同時又把北門新街改稱中山西路。

此外,又把“北門橫街”改稱“大北路”(取“北門之北”之意)。“新隆后街”一度稱“福隆街”,後最終定名“大同路”(取“世界大同”之意)。至1964年,“北門正街” 擴為馬路,改稱“曙光路”(喻“人民生活開啟希望的曙光”)。

“文化大革命”期間,大北路、大同路曾合稱“紅衛路”,至1982年複名。

水閘路 高觀路 下高街 登雲街1966-1968年,四會在牌樓涵處建起了橋閘兩用的龍江水閘,除緩解龍江水患問題之外,還作為橫跨龍江兩岸的橋樑使用。於是人們把經過水閘上下的馬路稱作“水閘路”。

在此之前,現高觀東路和高觀西路是陸地相連的。清代,高觀東路原稱社山直街,後因地勢較高,改稱“高街”。在高街拐彎處分丫出一條路,沿龍江河邊直到現沙尾舊橋,這條路地勢比高街低許多,於是人們稱此小路為“下高街”。又因地勢低,發洪水時,這裡的水特別深,所以人們又稱此處為“深水灣”。

在現高觀西路,近牌樓涵(即現水閘處,此處曾建一牌樓,另有涵洞)的一段,因靠近社山直街,與六麻園之間又相隔有一個大水塘,故古時稱“社塘街”。

社塘街往西,有一金翎道教廟觀,道觀之左至社塘街的一段,稱“觀左街”。

1936年為連通三水至廣寧的公路,四會建起了新龍橋,同時把高街、社塘街、觀左街合稱“高觀路”。

至1979年,龍江河縣城河段改道工程完成,龍江新河道的水閘把高觀路隔分為高觀東、西兩條路。1993年四會撤縣設市,高觀東路劃歸東城街道轄,高觀西路歸城中街道轄。

“文化大革命”期間,高觀路曾易名“解放路”,1982年複名。而高觀小學易名為“城東小學”,沿用至今。

古時,在科舉取仕盛行的年代,四會東區的學子赴考時,須經高街、社塘街、觀左街在金翎道觀處左轉經一條小巷,過舊龍橋、東門進入城內,再經東門直街、青石街到達學宮參加科舉考試。為表示對學子的良好祝願,人們把那條小巷稱作“登雲街”,含“青雲直上”之意。

登雲街曾是四會的商業旺地,尤以蘇杭洋貨、布匹印染行業為最,名聞遐邇,至解放初期仍有多間染布店鋪在此開業。

光明大道 教育路四會供電局原來位居三登坊人民禮堂北側,1993年覓址沙尾龍江裡南側興建供電大樓及宿舍小區,因而把其前面的馬路冠名“光明大道”。

1996年,政府實施“教師安居工程”,從會城中學校園中劃出一幅地塊興建了10多幢教師樓,同時新開一條馬路。原來設想此路以“教育路”為名,並在顯眼處大字標示出“教育路售樓處”。後因此新馬路與光明大道相銜接,有關職能部門仍冠以“光明大道”之名。但“教育路”之名已在社會民眾中流傳至今。

沙尾新苑1996年,沙尾光明大道(教育路)建起15座商住樓,把13座、15座的地下及背後空地規劃為沙尾市場。

2007年,因沙尾市場距高觀市場較近,沙尾市場旺不起來,所以工商部門決定撤消此市場。隨後,房產開發商在原沙尾市場的空地上建起了第16座住宅樓。

第16座鄰近城市下水道出口處的臭水塘。至2010年,相關部門把臭水塘整治好,蓋上第17座住宅樓。最後把第13、15、16、17這四座樓圍起,建成一個配有大型停車場的住宅小區,命名為“沙尾新苑”。

龍江裡 興龍街龍江裡原為龍江舊河道拐彎處的灘塗地,原與橋下為龍江所隔,舊時曾有漁民在此搭棚居住。20世紀70年代末,龍江改道後,此處遂與橋下陸地相連,舊河道改造成為城市下水道出口。同時又築起防洪堤圍,防範洪水侵襲城區。橋下在堤內,龍江裡在堤外,縣水電局在堤外建起職工宿舍樓,後逐漸有人在此買地建屋,形成居民點。因此處鄰近龍江邊,遂命名“龍江裡”。

至1996年,在堤圍兩旁興建了10多座商住樓,形成了一個新街區,冠名“興龍街”。

槎山社區 茶山巷1978年龍江河縣城段改道、裁彎取直前,現時的四會醫院第二門診部(此處為陳家祠)附近一帶地方與槎山公園附近一帶地方是連在一起的地塊。因該地塊有一名為“槎山”的山崗,所以這一地塊亦名為“槎山”。

1978年龍江河縣城河段改道工程完成後,上述兩地為龍江新河道所隔。至1993年,四會撤縣設市,以龍江新河道為界槎山公園附近一帶歸屬東城街道槎山社區轄,沿用“槎山”之名,而四會醫院二門附近一帶則歸屬城中街道城東社區轄,此地本來仍沿用“槎山巷”之名,後人們書寫時為簡便,多寫成“茶山巷”,約定俗成,此名沿用至今。

“沙”古時,綏江和龍江洪水暴發時往往會衝下大量的泥沙,沉積河底,河床漸高,河邊的許多灘塗、窪地亦被泥沙堆積覆蓋,地面日漸升高,形成陸地;或是堤圍崩決,大量泥沙帶入圍內,形成高地。這些陸地和高地多以“沙”為名。例如:綏江西岸的姚沙、西沙(即今之獨崗,轄上沙、下沙兩個村),東岸的白沙、沙頭、沙尾、沙堤,龍江河邊的沙腰等。倉崗的大同洲也有上沙、下沙之分。

金三角金三角位於城中街道最南端,居龍江、綏江會合處,地勢呈三角形。因這裡是沙尾洲的尖咀處,所以有人稱這裡為“洲咀裡”。

歷史上,這裡年年都遭受水浸,泥油沉積,使土壤異常肥沃,屬沙質土,很適合植物生長。解放後,洲咀裡成為四會鎮蔬菜供應基地之一,稱“沙尾蔬菜隊”,今屬沙尾社區管轄。

古時,因這裡長滿㮌樹、竹子等,人煙稀少,所以在此開闢了一個練習射箭的靶場,故時稱“箭道咀”。

20世紀七、八十年代,城鎮人口增加,沙尾洲由北至南逐步發展為居民自建住宅區。至20世紀末、21世紀初,由於這裡已經築好擋水堤園,解除了水淹的煩惱,加上空氣優良,異常清靜,成為富人青睞之地,紛紛在此建築豪宅居住。於是人們在此三角形地帶前加一個“金”字,稱“金三角”。自20世紀80年代至21世紀的前10年,相關部門先後在此架築起了“沙尾橋”和“小海口橋”,使金三角成為聯結城中街道和東城街道的交通要道。

石堤 堤園 “懷集落溼石,四會大三尺”。是解放後的一段時間裡仍在四會人口中廣泛流傳的對綏江水情的生動描述,也是舊時綏江流域水利設施匱乏致旱澇災害頻仍的真實寫照。當時四會鎮一年受水浸三五次是常事,洪水肆虐,造成了民眾生命財產不少的損失,因而有人把綏江貶稱為“衰江”,迫切要求搞好水利堤防工程。

1965年,水利部門開始在綏江河邊修築擋水石堤。期間,成立石堤建設指揮部,負責工程的實施,至1974年基本竣工,石堤全長6.41公里,捍衛居民6萬多人。但效果不甚理想,曾數次出現崩決、漫頂等事故。於是,在1984年將石堤全線加固加高,但仍難以抵禦洪水侵襲。

1998年,四會市委市政府經深察社情,廣納民意,科學決策,決定拆除原來的石堤,重新興建城區堤防工程。自倉崗三棵榕始,繞沙尾至野狸崗止,沿綏江及龍江河邊築鋼筋混凝土水泥牆,全長約7000米,多方籌資1.2億元,經三載奮鬥,於2001年秋竣工。工程集防洪、觀光、商住、休閒娛樂、綠道交通於一體,冠名“江濱堤園”。

在正對大北路口、原勝利碼頭的堤園位置上建有江濱堤園牌坊。牌坊為四柱三門,氣度恢宏。牌坊上的“江濱堤園”四個大字由我國著名書法家關山月所書,為四會這個二千多年的古縣再添輝煌的一筆。關山月的墨寶真跡《江濱堤園》已由水利部門交由市博物館珍藏。

遠眺大堤,似銅牆鐵壁,笑傲百年一遇之驚濤;近觀堤園,現人間勝景,可容萬千市民之休閒。漫步園中,河光山色,美不勝收;奇花異卉,芬芳醉人;亭臺玉閣,流連忘返;江濱街市,繁榮興旺。

古傳夏禹治水志,今著水利福民篇。歷史長河,綏江為證:城區堤防工程,鑄水利世紀豐碑。

【作者注:以上內容乃四會舊城區地名資料--嚴榮勳蒐集整理】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資料來源:四會人民政協

本期編輯:範曉雲

《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四會文史》第四期:四會地名溯源(原四會鎮部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