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良"

'李萬春口述:與李少春的恩恩怨怨'
"我跟少春之爭,鬧得盡人皆知。趨於白熱化是在哈爾濱。1939年,是我先到這兒演出的,不想我還沒有離開,少春就來了。其實我們都是受劇場的邀約。可是當時我並不這麼想,覺得少春是安心跟我作對,就又和他鬥起法來。他也不肯相讓。那次我是在道外十六道街上的華樂舞臺演出,少春是在道外五道...
難得一見的老照片圖集,你能認出幾位來呢?
▲張君秋與其子張學津合作演唱▲北京,1959年12月,當時65歲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拍攝《杜麗娘》,北京電影製片廠化妝師孫鴻魁為其化妝。▲左起:雪豔琴、...
張君秋的琴、棋、畫
今日推送之《張君秋的琴、棋、畫》錄自《戲曲演員印象錄》,作者孫以森。張君秋為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旦角張派創始人,字玉隱,祖籍江蘇丹徒。 張君秋扮戲有雍容華...
難得一見的老照片圖集
難得一見的老照片圖集馬連良、譚富英、張君秋、裘盛戎合影張君秋與其子張學津合作演唱北京,1959年12月,當時65歲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拍攝《杜麗娘》,北...
馬連良先生親自為她起藝名李近秋 張君秋先生真傳實授的弟子
張君秋先生創立的張派旦角藝術,應該是京劇界截至目前最後一個被公認的、具有影響力流派。可算後來居上,目前已是旦行門徒最多、最受追捧的流派,甚至有“無旦不張”...
憶馬連良先生二三事
馬少波馬少波(1918-2009),原名馬志遠,筆名蘇揚、紅石等。中國藝術語言研究會會長、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副會長、文化部振興指導委員...
最初版本的《沙家濱》中,新四軍是這樣打入敵司令部的
1958年,上海市人民滬劇團的編劇文牧受到電影《鐵道游擊隊》的影響,很想編寫一部反映新四軍抗日鬥爭的現代戲,因為他自己在江南親身經歷過抗戰時期的烽火,也聽...
國家一級演奏員、京胡琴師——燕守平
燕守平,男,1941年生於江蘇,徐州人。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奏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於1959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北京市戲曲學校。七十年代以《杜鵑山》一劇...
明揚說名段 ------裘盛戎馬連良馬長禮《杜鵑山》
北京京劇團曾兩次編演現代京劇《杜鵑山》,一次是1964年,一次是69年,1964年版本的《杜鵑山》堪稱現代京劇的一次盛典。當時很多老藝術家滿懷熱情地投入到...
一把京胡,許多人卻被他成功圈粉 一位90歲老琴師的非凡人生
作者:雷曉斐“每個第一流的角兒,必有第一流的琴師相輔。每個第一流的琴師,必會配合著他那個角兒的唱法韻味,特創一種相合無間、氣味類似的性格。譬如梅雨田之於譚...
梨園泰斗——珍藏京劇老藝術家合影
看到大師們珍貴的老照片,給大家分享!我把字放大,大家看得清楚,我想唱戲的朋友都會喜歡的!老藝人便裝照——先來一張壓住全場的張文斌、陳德霖、餘叔巖、王長林、...
從北平幾把好胡琴談到王少卿
筆者年輕時候,不但喜歡聽戲,而且有時還粉墨登場,深深體會到在臺上打鼓佬跟拉胡琴的重要性。您的身段再細膩再邊式,要是沒有好打鼓佬的幫襯,是顯不出精神來的;您...
曾祖母與梅蘭芳
作者:徐淳在我家老宅堂屋東側的一把圈椅上總坐著一位慈祥的老人。老人花白的頭髮上梳了個纂兒,上身穿藏藍色大襟罩衣,胸側彆著一條白手絹,下身穿黑褲子。印象最深...
聲遠長天:懷念王吟秋(四)
今日推送《聲遠長天:懷念王吟秋(四)》錄自《聲遠長天:懷念王吟秋、陳永玲》一書,作者南奇(1937-2013),著名京劇票友、京劇藝術評論家,南鐵生先生之...
'“佳音穎會”等你揭祕京劇演員身後的女人'
"第一次見到北京京劇院京胡琴師汪佳穎,是在長安大戲院的後臺,那天她與北京京劇院青年演員朱虹搭檔,上臺前她們再合一遍。京胡明亮悠揚的琴音與《白蛇傳·斷橋》的唱段,穿插在後臺忙碌的工作人員和色彩明豔的行頭之間。京胡,體現京劇文樂的智慧京劇是綜合性的舞臺藝術,京劇樂隊是其重要的組...
俞振飛談姜妙香:同行是親家
 在姜妙香先生逝世十週年之際,我接到了中國戲曲學院黃定同志的來信。信中說,他整理的《姜妙香戲曲散論》全部文稿即將付印,希望我為這本書寫一篇“序”。讀罷這封...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