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醫生談中醫"

談譚派
今日推送《談譚派》錄自《戲劇月刊》1928年第1卷第3期,作者肖傖,即張肖傖(1891-1978),字藜生,後改藜青。遍聽京華名角,常寫劇評、劇訊。民國四...
中醫談血壓偏高
她問我最近因為感冒看醫生,無意間發現自己血壓偏高。醫生要求我天天量血壓,一個月後再複診。這段時間建議我注意飲食,減少食鹽,多做運動。我想請教中醫師怎麼看高血壓的形成?年紀和體重有關係嗎?如何預防高血壓?中醫怎麼治療高血壓,特別是對於處於血壓偏高的我飲食應該注意些什麼?少吃鹽...
中醫醫生使用說明書
請仔細閱讀說明書,並在法律的指導下使用!【名稱】中醫醫生【成分】中醫師、鍼灸推拿師等【性狀】嚴謹、淡泊、無私、虛懷若谷、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樸實。【功能主...
中醫愛好者之婦科歌訣
月經病月經病,多違期,量色質,變常序。致病因,主次理:寒熱溼,外邪欺;憂思怒,內傷裡,房室累,勞倦疲。經早至;多屬熱;漸遲至,多寒邪;錯雜至,肝鬱結。實量...
老年人夜間腿抽筋,簡單兩味中藥就能緩解
上了年紀的老人,往往夜間容易發生抽筋,其疼痛程度難以忍受。很多人也明白這是缺鈣的表現,但各種各樣的鈣產品吃了也不少,抽筋的症狀還是反覆發作。中醫認為抽筋...
熟背醫學三字經,中醫愛好者之捷徑
醫學三字經 《醫學三字經》是清代大醫學家陳修園先生所著醫學啟蒙之作,以《內經》、仲景之書為根本,言簡意賅,通俗而不離經旨。由此入門習醫,可以不入歧途。醫學...
名中醫談“肝病養生”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王靈臺教授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臟器,也像一座化工廠,擔負著人體的解毒功能,承擔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諸多物質的代謝。中醫...
養生 中醫 藥品 枸杞 2017-04-13
中醫談腫瘤病人飲食
“腫瘤病人如何飲食?”這是很多腫瘤病人時常詢問醫生的問題。如何讓腫瘤病人吃的科學健康,通過飲食的合理安排,改善腫瘤病人的生活質量,有益於腫瘤的治療,是眾多...
瑞來春堂苑述剛醫生談中醫結石治療
膽結石、腎結石、胃結石、尿路結石……一想到身體裡那麼多石頭,是不是堵得慌?其實結石在南方地區是一種常見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結石的發病率大大上升。但結石的危害同樣是很大的。三坊七巷的瑞來春堂南后街店的苑述剛醫生提醒:一旦發現患上結石,即便無明顯症狀也要...
中醫名家談學好中醫古籍的七駕馬車
導 讀繼承和發揚中醫學,首要的任務就是學習研究中醫古典著作。儘管中醫學在不斷髮展,但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前人總結的治病經驗主要還是在古代中醫文獻裡,因此學習...
中醫 中藥 藥品 元氣 2017-08-02
幹祖望談中醫特色及提高中醫療效的方法
中醫守護中華兒女的健康已有千年之久,蘊含很多別具一格的特點,全國著名中醫耳鼻喉科專家幹祖望教授認為發揚中醫特色、提高辨證能力和治療效果,必須具備備幾個要點...
中醫 癌症 藥品 食療 2017-07-30
女人冬天離不開烏雞湯(附方)
一 、阿膠紅棗烏雞湯配料烏雞、阿膠、桑葚、桂圓、紅棗、枸杞。菜系粵菜,廣府湯,廣東老火靚湯,養肝滋陰補血湯。營養價值阿膠紅棗烏雞湯:具有養肝、滋陰、補血養...
從中醫的角度談運動養生的方式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前賢有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藥王孫思邈認為,運動能使“百病除行,補益延年,眼明輕健,不復疲乏”。為了更健康,更長壽,更好地...
名中醫談治病與治體
中醫治病立足於辨證而論治,但是作為中醫診療一大特色之一的辨體論治往往在臨證時被忽視。其實早在《內經》中就有辨體而治的論述,如《素問·三部九候論》中有:“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無問其數,以平為期。”人之虛實寒熱各有不齊,所以病雖相同,治當分類...
'伏天來了 看中醫談養生'
"今年的三伏天比一般年份多了10天,高溫、溼熱的“超長待機”最難熬的40天來了。雖然今年全國大部分地區在入伏當天沒有感受到酷暑的“威力”,但據預報顯示,入伏後夏天的熱辣即將顯現。根據中醫“天人相應”的理論,人體要適應自然環境和季節氣候的變化,飲食、作息、運動等都要根據季節變...
'伏天來了,中醫談養生'
"今年的三伏天比一般年份多了10天,高溫、溼熱的“超長待機”最難熬的40天來了。雖然今年全國大部分地區在入伏當天沒有感受到酷暑的“威力”,但據預報顯示,入伏後夏天的熱辣即將顯現。根據中醫“天人相應”的理論,人體要適應自然環境和季節氣候的變化,飲食、作息、運動等都要根據季節變...
中醫談媽媽產後保養術
懷孕生子是女人心理、生理上的一個大轉變,產後恢復至關重要,新媽媽產後恢復得好,她的身體狀況在往後的時間裡都會很好,產後恢復的差,往後的生活也會諸多不如意。新媽媽產後如何才能得到更好的恢復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醫是怎麼說的。 中醫強調體質調整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產後坐月子這期...
'伏天來了 看中醫談養生'
"今年的三伏天比一般年份多了10天,高溫、溼熱的“超長待機”最難熬的40天來了。雖然今年全國大部分地區在入伏當天沒有感受到酷暑的“威力”,但據預報顯示,入伏後夏天的熱辣即將顯現。根據中醫“天人相應”的理論,人體要適應自然環境和季節氣候的變化,飲食、作息、運動等都要根據季節變...
焦樹德:簡談中醫的“補法”
“補法”是中醫根椐辨證論治的原則,選用具有補益、強壯等作用的藥物,經過配伍,組成方劑,來補充人陰、陽、氣、血、營、衛、津、液等的不足,調整臟腑功能,增強機...
中醫體質談——陽虛、淤血體質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體質研究專業委員會發布了《2017年度國民體質辨識報告》。報告顯示,陽虛質佔比大,女性、青年偏頗體質比例更高。陽虛、氣虛等,是中醫體質中的概念,中醫體質是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體質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溼質、溼熱質、血瘀質、氣鬱...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