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海南三亞:昔日邊陲小鎮 今朝浪漫天涯'

"

編者按: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迎來70週年華誕。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全國人民銳意進取、自強不息,一路砥礪前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中國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70年的歲月都留下了動人的歷史印記,每座城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人民網策劃推出“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系列報道,記者通過視頻、圖片、文字記錄下各地70年間的發展變化,以小見大,展現國家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圖景,在生動的歷史變遷中感受新中國奮進的磅礴力量。

新中國成立時,三亞還稱崖縣。因地理位置特殊,崖縣很長一段時間處於“海防前線”,1954年,崖縣人民政府機關從崖城搬至三亞鎮。彼時的三亞也只是個邊陲小鎮,主城區僅有一個港口、兩條街道、一座電影院、一個菜市場。

“那時候三亞市區最繁華的解放路只有一條兩米多寬的水泥路;唯一的娛樂項目就是看電影,市區裡有一個很老的電影院,還有一條紅旗街,是賣小吃的。金雞嶺只有幾棟破舊的房子,大部分地方還是水田,好多漁民就在港口邊上搭些小木屋來住。”回憶起上世紀80年代剛到三亞時的情景,今年 67歲的三亞市天涯區金雞嶺路社區黨支部原書記鍾能幹這樣說。

由於三亞地理位置特殊,在改革開放之前,乃至設立地級市之前,三亞的定位是國防前哨。

1983年10月,國務院批准三亞港對外開放口岸,並且開闢三亞至香港海上客運航線;1984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崖縣設立三亞市(縣級);1987年10月,三亞提出“國際性熱帶濱海旅遊城市”的建設目標,同年12月三亞升格為地級市。1988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設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定。從此,三亞才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進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新階段。

一座自帶背景音樂的城市

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中,天涯海角是人們尋找夢想與寄託希望的地方,經常出現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筆下。“天涯海角”因此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浪漫的特質。三亞升級為地級市時,籌劃利用兩張牌發揮旅遊優勢,天涯海角就是其中一張。

遊必生作為土生土長的三亞市天涯區馬嶺村人,是天涯海角景區的發展改變了他的生活方式。遊必生告訴記者,上世紀60年代,馬嶺村交通閉塞,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天涯石、海角石所在的那片海灘雜草叢生,長滿了仙人掌、馬尾松,只有一條村裡人踩出來的泥濘小路通往沙灘,幾乎沒有外地人到這裡來。

“1984年春晚播出的那首《請到天涯海角來》被廣為傳唱之後,天涯海角才逐漸成長為海內外知名的旅遊景區。”遊必生說。央視春晚唱響《請到天涯海角來》的那年,天涯海角景區成立,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遊客到來,頭腦靈活的遊必生髮現,在天涯石和海角石附近給遊客拍照有很大的商機,就開始學習攝影技術並攢錢購買相機。這一拍,就是三十多年。

“我可以很自豪地說,上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遊客們在天涯海角的留影幾乎都是我拍的,具體沒數過,起碼30萬人是有的了。”遊必生驕傲地說。

"

編者按: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迎來70週年華誕。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全國人民銳意進取、自強不息,一路砥礪前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中國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70年的歲月都留下了動人的歷史印記,每座城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人民網策劃推出“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系列報道,記者通過視頻、圖片、文字記錄下各地70年間的發展變化,以小見大,展現國家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圖景,在生動的歷史變遷中感受新中國奮進的磅礴力量。

新中國成立時,三亞還稱崖縣。因地理位置特殊,崖縣很長一段時間處於“海防前線”,1954年,崖縣人民政府機關從崖城搬至三亞鎮。彼時的三亞也只是個邊陲小鎮,主城區僅有一個港口、兩條街道、一座電影院、一個菜市場。

“那時候三亞市區最繁華的解放路只有一條兩米多寬的水泥路;唯一的娛樂項目就是看電影,市區裡有一個很老的電影院,還有一條紅旗街,是賣小吃的。金雞嶺只有幾棟破舊的房子,大部分地方還是水田,好多漁民就在港口邊上搭些小木屋來住。”回憶起上世紀80年代剛到三亞時的情景,今年 67歲的三亞市天涯區金雞嶺路社區黨支部原書記鍾能幹這樣說。

由於三亞地理位置特殊,在改革開放之前,乃至設立地級市之前,三亞的定位是國防前哨。

1983年10月,國務院批准三亞港對外開放口岸,並且開闢三亞至香港海上客運航線;1984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崖縣設立三亞市(縣級);1987年10月,三亞提出“國際性熱帶濱海旅遊城市”的建設目標,同年12月三亞升格為地級市。1988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設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定。從此,三亞才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進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新階段。

一座自帶背景音樂的城市

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中,天涯海角是人們尋找夢想與寄託希望的地方,經常出現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筆下。“天涯海角”因此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浪漫的特質。三亞升級為地級市時,籌劃利用兩張牌發揮旅遊優勢,天涯海角就是其中一張。

遊必生作為土生土長的三亞市天涯區馬嶺村人,是天涯海角景區的發展改變了他的生活方式。遊必生告訴記者,上世紀60年代,馬嶺村交通閉塞,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天涯石、海角石所在的那片海灘雜草叢生,長滿了仙人掌、馬尾松,只有一條村裡人踩出來的泥濘小路通往沙灘,幾乎沒有外地人到這裡來。

“1984年春晚播出的那首《請到天涯海角來》被廣為傳唱之後,天涯海角才逐漸成長為海內外知名的旅遊景區。”遊必生說。央視春晚唱響《請到天涯海角來》的那年,天涯海角景區成立,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遊客到來,頭腦靈活的遊必生髮現,在天涯石和海角石附近給遊客拍照有很大的商機,就開始學習攝影技術並攢錢購買相機。這一拍,就是三十多年。

“我可以很自豪地說,上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遊客們在天涯海角的留影幾乎都是我拍的,具體沒數過,起碼30萬人是有的了。”遊必生驕傲地說。

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海南三亞:昔日邊陲小鎮 今朝浪漫天涯

上世紀80年代末的天涯海角景區。 遊必生攝

"

編者按: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迎來70週年華誕。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全國人民銳意進取、自強不息,一路砥礪前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中國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70年的歲月都留下了動人的歷史印記,每座城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人民網策劃推出“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系列報道,記者通過視頻、圖片、文字記錄下各地70年間的發展變化,以小見大,展現國家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圖景,在生動的歷史變遷中感受新中國奮進的磅礴力量。

新中國成立時,三亞還稱崖縣。因地理位置特殊,崖縣很長一段時間處於“海防前線”,1954年,崖縣人民政府機關從崖城搬至三亞鎮。彼時的三亞也只是個邊陲小鎮,主城區僅有一個港口、兩條街道、一座電影院、一個菜市場。

“那時候三亞市區最繁華的解放路只有一條兩米多寬的水泥路;唯一的娛樂項目就是看電影,市區裡有一個很老的電影院,還有一條紅旗街,是賣小吃的。金雞嶺只有幾棟破舊的房子,大部分地方還是水田,好多漁民就在港口邊上搭些小木屋來住。”回憶起上世紀80年代剛到三亞時的情景,今年 67歲的三亞市天涯區金雞嶺路社區黨支部原書記鍾能幹這樣說。

由於三亞地理位置特殊,在改革開放之前,乃至設立地級市之前,三亞的定位是國防前哨。

1983年10月,國務院批准三亞港對外開放口岸,並且開闢三亞至香港海上客運航線;1984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崖縣設立三亞市(縣級);1987年10月,三亞提出“國際性熱帶濱海旅遊城市”的建設目標,同年12月三亞升格為地級市。1988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設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定。從此,三亞才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進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新階段。

一座自帶背景音樂的城市

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中,天涯海角是人們尋找夢想與寄託希望的地方,經常出現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筆下。“天涯海角”因此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浪漫的特質。三亞升級為地級市時,籌劃利用兩張牌發揮旅遊優勢,天涯海角就是其中一張。

遊必生作為土生土長的三亞市天涯區馬嶺村人,是天涯海角景區的發展改變了他的生活方式。遊必生告訴記者,上世紀60年代,馬嶺村交通閉塞,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天涯石、海角石所在的那片海灘雜草叢生,長滿了仙人掌、馬尾松,只有一條村裡人踩出來的泥濘小路通往沙灘,幾乎沒有外地人到這裡來。

“1984年春晚播出的那首《請到天涯海角來》被廣為傳唱之後,天涯海角才逐漸成長為海內外知名的旅遊景區。”遊必生說。央視春晚唱響《請到天涯海角來》的那年,天涯海角景區成立,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遊客到來,頭腦靈活的遊必生髮現,在天涯石和海角石附近給遊客拍照有很大的商機,就開始學習攝影技術並攢錢購買相機。這一拍,就是三十多年。

“我可以很自豪地說,上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遊客們在天涯海角的留影幾乎都是我拍的,具體沒數過,起碼30萬人是有的了。”遊必生驕傲地說。

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海南三亞:昔日邊陲小鎮 今朝浪漫天涯

上世紀80年代末的天涯海角景區。 遊必生攝

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海南三亞:昔日邊陲小鎮 今朝浪漫天涯

遊必生和他的老相機。 符武平攝

1992年,國務院批准建立三亞亞龍灣國家旅遊區。1994年,國務院批准三亞為對外開放航空口岸,同年鳳凰機場建成通航;1995年8月31日,首架國際商務包機由美國馬克市飛抵三亞,同年11月,三亞第一條國際航線——三亞至新加坡航線正式開通,三亞對外開放的空中門戶由此打開。

1996年,為配合中國假日製度改革,原國家旅遊局將那一年的旅遊主題確定為“中國度假休閒遊”,並在三亞亞龍灣舉辦了開幕式。此後凱萊、喜來登等五星級酒店先後進駐亞龍灣,形成三亞最早一批高端品牌酒店群。1996年,對三亞來說是里程碑式的年份,也被視為三亞旅遊1.0版元年。

一座引領潮流發展的城市

三亞銀泰陽光度假酒店總經理、三亞麗禾溫德姆酒店總經理、三亞市旅遊酒店協會會長劉凱強已在海南酒店業摸爬滾打20多年,他至今仍清晰地記得1993年第一次到三亞旅遊時酒店的樣子。“那時候,三亞的酒店在學北上廣那種商務酒店,基本上就是把商務酒店搬到了海邊,沒有任何其他特色,也沒有度假休閒的概念,酒店大堂常關著大門,以防空調冷氣‘跑’出去。”他說。

"

編者按: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迎來70週年華誕。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全國人民銳意進取、自強不息,一路砥礪前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中國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70年的歲月都留下了動人的歷史印記,每座城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人民網策劃推出“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系列報道,記者通過視頻、圖片、文字記錄下各地70年間的發展變化,以小見大,展現國家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圖景,在生動的歷史變遷中感受新中國奮進的磅礴力量。

新中國成立時,三亞還稱崖縣。因地理位置特殊,崖縣很長一段時間處於“海防前線”,1954年,崖縣人民政府機關從崖城搬至三亞鎮。彼時的三亞也只是個邊陲小鎮,主城區僅有一個港口、兩條街道、一座電影院、一個菜市場。

“那時候三亞市區最繁華的解放路只有一條兩米多寬的水泥路;唯一的娛樂項目就是看電影,市區裡有一個很老的電影院,還有一條紅旗街,是賣小吃的。金雞嶺只有幾棟破舊的房子,大部分地方還是水田,好多漁民就在港口邊上搭些小木屋來住。”回憶起上世紀80年代剛到三亞時的情景,今年 67歲的三亞市天涯區金雞嶺路社區黨支部原書記鍾能幹這樣說。

由於三亞地理位置特殊,在改革開放之前,乃至設立地級市之前,三亞的定位是國防前哨。

1983年10月,國務院批准三亞港對外開放口岸,並且開闢三亞至香港海上客運航線;1984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崖縣設立三亞市(縣級);1987年10月,三亞提出“國際性熱帶濱海旅遊城市”的建設目標,同年12月三亞升格為地級市。1988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設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定。從此,三亞才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進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新階段。

一座自帶背景音樂的城市

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中,天涯海角是人們尋找夢想與寄託希望的地方,經常出現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筆下。“天涯海角”因此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浪漫的特質。三亞升級為地級市時,籌劃利用兩張牌發揮旅遊優勢,天涯海角就是其中一張。

遊必生作為土生土長的三亞市天涯區馬嶺村人,是天涯海角景區的發展改變了他的生活方式。遊必生告訴記者,上世紀60年代,馬嶺村交通閉塞,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天涯石、海角石所在的那片海灘雜草叢生,長滿了仙人掌、馬尾松,只有一條村裡人踩出來的泥濘小路通往沙灘,幾乎沒有外地人到這裡來。

“1984年春晚播出的那首《請到天涯海角來》被廣為傳唱之後,天涯海角才逐漸成長為海內外知名的旅遊景區。”遊必生說。央視春晚唱響《請到天涯海角來》的那年,天涯海角景區成立,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遊客到來,頭腦靈活的遊必生髮現,在天涯石和海角石附近給遊客拍照有很大的商機,就開始學習攝影技術並攢錢購買相機。這一拍,就是三十多年。

“我可以很自豪地說,上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遊客們在天涯海角的留影幾乎都是我拍的,具體沒數過,起碼30萬人是有的了。”遊必生驕傲地說。

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海南三亞:昔日邊陲小鎮 今朝浪漫天涯

上世紀80年代末的天涯海角景區。 遊必生攝

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海南三亞:昔日邊陲小鎮 今朝浪漫天涯

遊必生和他的老相機。 符武平攝

1992年,國務院批准建立三亞亞龍灣國家旅遊區。1994年,國務院批准三亞為對外開放航空口岸,同年鳳凰機場建成通航;1995年8月31日,首架國際商務包機由美國馬克市飛抵三亞,同年11月,三亞第一條國際航線——三亞至新加坡航線正式開通,三亞對外開放的空中門戶由此打開。

1996年,為配合中國假日製度改革,原國家旅遊局將那一年的旅遊主題確定為“中國度假休閒遊”,並在三亞亞龍灣舉辦了開幕式。此後凱萊、喜來登等五星級酒店先後進駐亞龍灣,形成三亞最早一批高端品牌酒店群。1996年,對三亞來說是里程碑式的年份,也被視為三亞旅遊1.0版元年。

一座引領潮流發展的城市

三亞銀泰陽光度假酒店總經理、三亞麗禾溫德姆酒店總經理、三亞市旅遊酒店協會會長劉凱強已在海南酒店業摸爬滾打20多年,他至今仍清晰地記得1993年第一次到三亞旅遊時酒店的樣子。“那時候,三亞的酒店在學北上廣那種商務酒店,基本上就是把商務酒店搬到了海邊,沒有任何其他特色,也沒有度假休閒的概念,酒店大堂常關著大門,以防空調冷氣‘跑’出去。”他說。

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海南三亞:昔日邊陲小鎮 今朝浪漫天涯

三亞灣海坡舊貌。 陳穎專攝

據統計,1988年前三亞共有旅遊飯店7家。1996年,中國第一家五星級度假酒店——凱萊度假酒店在三亞亞龍灣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正式開業,為三亞發展高端濱海度假旅遊打開新大門。

"

編者按: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迎來70週年華誕。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全國人民銳意進取、自強不息,一路砥礪前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中國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70年的歲月都留下了動人的歷史印記,每座城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人民網策劃推出“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系列報道,記者通過視頻、圖片、文字記錄下各地70年間的發展變化,以小見大,展現國家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圖景,在生動的歷史變遷中感受新中國奮進的磅礴力量。

新中國成立時,三亞還稱崖縣。因地理位置特殊,崖縣很長一段時間處於“海防前線”,1954年,崖縣人民政府機關從崖城搬至三亞鎮。彼時的三亞也只是個邊陲小鎮,主城區僅有一個港口、兩條街道、一座電影院、一個菜市場。

“那時候三亞市區最繁華的解放路只有一條兩米多寬的水泥路;唯一的娛樂項目就是看電影,市區裡有一個很老的電影院,還有一條紅旗街,是賣小吃的。金雞嶺只有幾棟破舊的房子,大部分地方還是水田,好多漁民就在港口邊上搭些小木屋來住。”回憶起上世紀80年代剛到三亞時的情景,今年 67歲的三亞市天涯區金雞嶺路社區黨支部原書記鍾能幹這樣說。

由於三亞地理位置特殊,在改革開放之前,乃至設立地級市之前,三亞的定位是國防前哨。

1983年10月,國務院批准三亞港對外開放口岸,並且開闢三亞至香港海上客運航線;1984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崖縣設立三亞市(縣級);1987年10月,三亞提出“國際性熱帶濱海旅遊城市”的建設目標,同年12月三亞升格為地級市。1988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設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定。從此,三亞才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進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新階段。

一座自帶背景音樂的城市

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中,天涯海角是人們尋找夢想與寄託希望的地方,經常出現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筆下。“天涯海角”因此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浪漫的特質。三亞升級為地級市時,籌劃利用兩張牌發揮旅遊優勢,天涯海角就是其中一張。

遊必生作為土生土長的三亞市天涯區馬嶺村人,是天涯海角景區的發展改變了他的生活方式。遊必生告訴記者,上世紀60年代,馬嶺村交通閉塞,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天涯石、海角石所在的那片海灘雜草叢生,長滿了仙人掌、馬尾松,只有一條村裡人踩出來的泥濘小路通往沙灘,幾乎沒有外地人到這裡來。

“1984年春晚播出的那首《請到天涯海角來》被廣為傳唱之後,天涯海角才逐漸成長為海內外知名的旅遊景區。”遊必生說。央視春晚唱響《請到天涯海角來》的那年,天涯海角景區成立,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遊客到來,頭腦靈活的遊必生髮現,在天涯石和海角石附近給遊客拍照有很大的商機,就開始學習攝影技術並攢錢購買相機。這一拍,就是三十多年。

“我可以很自豪地說,上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遊客們在天涯海角的留影幾乎都是我拍的,具體沒數過,起碼30萬人是有的了。”遊必生驕傲地說。

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海南三亞:昔日邊陲小鎮 今朝浪漫天涯

上世紀80年代末的天涯海角景區。 遊必生攝

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海南三亞:昔日邊陲小鎮 今朝浪漫天涯

遊必生和他的老相機。 符武平攝

1992年,國務院批准建立三亞亞龍灣國家旅遊區。1994年,國務院批准三亞為對外開放航空口岸,同年鳳凰機場建成通航;1995年8月31日,首架國際商務包機由美國馬克市飛抵三亞,同年11月,三亞第一條國際航線——三亞至新加坡航線正式開通,三亞對外開放的空中門戶由此打開。

1996年,為配合中國假日製度改革,原國家旅遊局將那一年的旅遊主題確定為“中國度假休閒遊”,並在三亞亞龍灣舉辦了開幕式。此後凱萊、喜來登等五星級酒店先後進駐亞龍灣,形成三亞最早一批高端品牌酒店群。1996年,對三亞來說是里程碑式的年份,也被視為三亞旅遊1.0版元年。

一座引領潮流發展的城市

三亞銀泰陽光度假酒店總經理、三亞麗禾溫德姆酒店總經理、三亞市旅遊酒店協會會長劉凱強已在海南酒店業摸爬滾打20多年,他至今仍清晰地記得1993年第一次到三亞旅遊時酒店的樣子。“那時候,三亞的酒店在學北上廣那種商務酒店,基本上就是把商務酒店搬到了海邊,沒有任何其他特色,也沒有度假休閒的概念,酒店大堂常關著大門,以防空調冷氣‘跑’出去。”他說。

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海南三亞:昔日邊陲小鎮 今朝浪漫天涯

三亞灣海坡舊貌。 陳穎專攝

據統計,1988年前三亞共有旅遊飯店7家。1996年,中國第一家五星級度假酒店——凱萊度假酒店在三亞亞龍灣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正式開業,為三亞發展高端濱海度假旅遊打開新大門。

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海南三亞:昔日邊陲小鎮 今朝浪漫天涯

今昔三亞河。 任志才攝

“在凱萊開業以前,酒店就是滿足於‘住’的功能,此前大家來三亞旅遊,就是晚上在酒店住一下,白天都會出去逛景點。凱萊的開業向人們展示了酒店的另一種功能,就是度假。雖然當時的旅遊發展還停留在觀光時代,但凱萊的開業給業界帶來了一股新的風氣。以前都是學別人,從那以後,在旅遊酒店這一塊,三亞引領了風潮,北上廣的一些酒店從業者都來三亞取經學習。”劉凱強說。

2003年4月,“非典”肆虐,海南旅遊同樣遭受重創。但“海南無疫區”的優勢讓海南健康島形象廣為傳播。這一年,世界頂級酒店集團喜達屋集團在中國區的第一家度假酒店——亞龍灣喜來登度假酒店開業,隨後,頂級奢侈品牌酒店麗思卡爾頓集團在中國區的首家度假酒店,以及世界知名酒店管理公司法國雅高集團旗下的鉑爾曼酒店品牌在亞太區的第一家度假酒店都落戶三亞亞龍灣。亞龍灣最終成為五星級酒店林立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天下第一灣”。此後,三亞的旅遊酒店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

隨著旅遊新格局不斷打開,為國內外遊客提供了更優的服務、更美的環境、更好的產品,三亞酒店逐漸成為一張靚麗名片。三亞也逐步發展成為國內外知名品牌酒店最齊全、酒店盈利能力最強的城市之一。截至2018年10月,三亞共有旅遊飯店254家,五星級酒店逾60家,國際品牌酒店管理集團17家、國際品牌35個,在建或計劃新建60餘家。

從觀光遊向觀光休閒度假遊過渡的同時,三亞的美麗經濟、會展經濟和節慶經濟也早在2003年前後初顯雛形:2000年新絲路中國模特大賽總決賽便選定在三亞舉行,隨後,世界小姐全球總決賽、沃爾沃環球帆船賽、克利伯環球帆船賽等眾多影響巨大的活動落戶三亞,讓三亞更受矚目,三亞旅遊也由此邁入2.0時代。

2003年3月,經國家民航總局批准,海南成為我國首個開放第三、四、五航權的試點省份。2006年11月9日,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建成,成為全國第一個建成的郵輪專用碼頭。免稅購物、郵輪、遊艇、會展、婚慶等旅遊新業態不斷孕育而生,加快推進三亞旅遊產業逐步駛上發展快車道。

發展旅遊業,離不開高質量的服務。為維護三亞市旅遊市場秩序和旅遊治安環境,2015年10月10日,三亞成立中國國內首支旅遊警察隊伍——三亞市公安局旅遊警察支隊,讓“多龍治水”變成“一龍治水”,不僅提高了處理旅遊投訴的效率,更贏得了遊客的口碑。三亞還基於大數據平臺推出了消費監管系統,確保可以“管好一條魚、半斤蝦”。

據三亞市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1987年三亞旅遊飯店接待人數僅為13.99萬人;1995年三亞旅遊接待過夜遊客首次突破百萬人次;到2018年三亞全年接待過夜遊客已達2097.41萬人次。

一座在海南自貿區(港)建設中更加開放的城市

每天早上,三亞中廖村的村民蘇英暖都會早早起床,準備為遊客服務。很難想象就在幾年前,蘇英暖還是一名在外工作的打工妹,中廖村也只是個偏僻的黎家小村。

"

編者按: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迎來70週年華誕。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全國人民銳意進取、自強不息,一路砥礪前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中國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70年的歲月都留下了動人的歷史印記,每座城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人民網策劃推出“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系列報道,記者通過視頻、圖片、文字記錄下各地70年間的發展變化,以小見大,展現國家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圖景,在生動的歷史變遷中感受新中國奮進的磅礴力量。

新中國成立時,三亞還稱崖縣。因地理位置特殊,崖縣很長一段時間處於“海防前線”,1954年,崖縣人民政府機關從崖城搬至三亞鎮。彼時的三亞也只是個邊陲小鎮,主城區僅有一個港口、兩條街道、一座電影院、一個菜市場。

“那時候三亞市區最繁華的解放路只有一條兩米多寬的水泥路;唯一的娛樂項目就是看電影,市區裡有一個很老的電影院,還有一條紅旗街,是賣小吃的。金雞嶺只有幾棟破舊的房子,大部分地方還是水田,好多漁民就在港口邊上搭些小木屋來住。”回憶起上世紀80年代剛到三亞時的情景,今年 67歲的三亞市天涯區金雞嶺路社區黨支部原書記鍾能幹這樣說。

由於三亞地理位置特殊,在改革開放之前,乃至設立地級市之前,三亞的定位是國防前哨。

1983年10月,國務院批准三亞港對外開放口岸,並且開闢三亞至香港海上客運航線;1984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崖縣設立三亞市(縣級);1987年10月,三亞提出“國際性熱帶濱海旅遊城市”的建設目標,同年12月三亞升格為地級市。1988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設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定。從此,三亞才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進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新階段。

一座自帶背景音樂的城市

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中,天涯海角是人們尋找夢想與寄託希望的地方,經常出現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筆下。“天涯海角”因此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浪漫的特質。三亞升級為地級市時,籌劃利用兩張牌發揮旅遊優勢,天涯海角就是其中一張。

遊必生作為土生土長的三亞市天涯區馬嶺村人,是天涯海角景區的發展改變了他的生活方式。遊必生告訴記者,上世紀60年代,馬嶺村交通閉塞,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天涯石、海角石所在的那片海灘雜草叢生,長滿了仙人掌、馬尾松,只有一條村裡人踩出來的泥濘小路通往沙灘,幾乎沒有外地人到這裡來。

“1984年春晚播出的那首《請到天涯海角來》被廣為傳唱之後,天涯海角才逐漸成長為海內外知名的旅遊景區。”遊必生說。央視春晚唱響《請到天涯海角來》的那年,天涯海角景區成立,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遊客到來,頭腦靈活的遊必生髮現,在天涯石和海角石附近給遊客拍照有很大的商機,就開始學習攝影技術並攢錢購買相機。這一拍,就是三十多年。

“我可以很自豪地說,上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遊客們在天涯海角的留影幾乎都是我拍的,具體沒數過,起碼30萬人是有的了。”遊必生驕傲地說。

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海南三亞:昔日邊陲小鎮 今朝浪漫天涯

上世紀80年代末的天涯海角景區。 遊必生攝

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海南三亞:昔日邊陲小鎮 今朝浪漫天涯

遊必生和他的老相機。 符武平攝

1992年,國務院批准建立三亞亞龍灣國家旅遊區。1994年,國務院批准三亞為對外開放航空口岸,同年鳳凰機場建成通航;1995年8月31日,首架國際商務包機由美國馬克市飛抵三亞,同年11月,三亞第一條國際航線——三亞至新加坡航線正式開通,三亞對外開放的空中門戶由此打開。

1996年,為配合中國假日製度改革,原國家旅遊局將那一年的旅遊主題確定為“中國度假休閒遊”,並在三亞亞龍灣舉辦了開幕式。此後凱萊、喜來登等五星級酒店先後進駐亞龍灣,形成三亞最早一批高端品牌酒店群。1996年,對三亞來說是里程碑式的年份,也被視為三亞旅遊1.0版元年。

一座引領潮流發展的城市

三亞銀泰陽光度假酒店總經理、三亞麗禾溫德姆酒店總經理、三亞市旅遊酒店協會會長劉凱強已在海南酒店業摸爬滾打20多年,他至今仍清晰地記得1993年第一次到三亞旅遊時酒店的樣子。“那時候,三亞的酒店在學北上廣那種商務酒店,基本上就是把商務酒店搬到了海邊,沒有任何其他特色,也沒有度假休閒的概念,酒店大堂常關著大門,以防空調冷氣‘跑’出去。”他說。

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海南三亞:昔日邊陲小鎮 今朝浪漫天涯

三亞灣海坡舊貌。 陳穎專攝

據統計,1988年前三亞共有旅遊飯店7家。1996年,中國第一家五星級度假酒店——凱萊度假酒店在三亞亞龍灣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正式開業,為三亞發展高端濱海度假旅遊打開新大門。

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海南三亞:昔日邊陲小鎮 今朝浪漫天涯

今昔三亞河。 任志才攝

“在凱萊開業以前,酒店就是滿足於‘住’的功能,此前大家來三亞旅遊,就是晚上在酒店住一下,白天都會出去逛景點。凱萊的開業向人們展示了酒店的另一種功能,就是度假。雖然當時的旅遊發展還停留在觀光時代,但凱萊的開業給業界帶來了一股新的風氣。以前都是學別人,從那以後,在旅遊酒店這一塊,三亞引領了風潮,北上廣的一些酒店從業者都來三亞取經學習。”劉凱強說。

2003年4月,“非典”肆虐,海南旅遊同樣遭受重創。但“海南無疫區”的優勢讓海南健康島形象廣為傳播。這一年,世界頂級酒店集團喜達屋集團在中國區的第一家度假酒店——亞龍灣喜來登度假酒店開業,隨後,頂級奢侈品牌酒店麗思卡爾頓集團在中國區的首家度假酒店,以及世界知名酒店管理公司法國雅高集團旗下的鉑爾曼酒店品牌在亞太區的第一家度假酒店都落戶三亞亞龍灣。亞龍灣最終成為五星級酒店林立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天下第一灣”。此後,三亞的旅遊酒店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

隨著旅遊新格局不斷打開,為國內外遊客提供了更優的服務、更美的環境、更好的產品,三亞酒店逐漸成為一張靚麗名片。三亞也逐步發展成為國內外知名品牌酒店最齊全、酒店盈利能力最強的城市之一。截至2018年10月,三亞共有旅遊飯店254家,五星級酒店逾60家,國際品牌酒店管理集團17家、國際品牌35個,在建或計劃新建60餘家。

從觀光遊向觀光休閒度假遊過渡的同時,三亞的美麗經濟、會展經濟和節慶經濟也早在2003年前後初顯雛形:2000年新絲路中國模特大賽總決賽便選定在三亞舉行,隨後,世界小姐全球總決賽、沃爾沃環球帆船賽、克利伯環球帆船賽等眾多影響巨大的活動落戶三亞,讓三亞更受矚目,三亞旅遊也由此邁入2.0時代。

2003年3月,經國家民航總局批准,海南成為我國首個開放第三、四、五航權的試點省份。2006年11月9日,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建成,成為全國第一個建成的郵輪專用碼頭。免稅購物、郵輪、遊艇、會展、婚慶等旅遊新業態不斷孕育而生,加快推進三亞旅遊產業逐步駛上發展快車道。

發展旅遊業,離不開高質量的服務。為維護三亞市旅遊市場秩序和旅遊治安環境,2015年10月10日,三亞成立中國國內首支旅遊警察隊伍——三亞市公安局旅遊警察支隊,讓“多龍治水”變成“一龍治水”,不僅提高了處理旅遊投訴的效率,更贏得了遊客的口碑。三亞還基於大數據平臺推出了消費監管系統,確保可以“管好一條魚、半斤蝦”。

據三亞市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1987年三亞旅遊飯店接待人數僅為13.99萬人;1995年三亞旅遊接待過夜遊客首次突破百萬人次;到2018年三亞全年接待過夜遊客已達2097.41萬人次。

一座在海南自貿區(港)建設中更加開放的城市

每天早上,三亞中廖村的村民蘇英暖都會早早起床,準備為遊客服務。很難想象就在幾年前,蘇英暖還是一名在外工作的打工妹,中廖村也只是個偏僻的黎家小村。

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海南三亞:昔日邊陲小鎮 今朝浪漫天涯

生態開發後中廖村的美麗景色。 樊歡迪攝

如今的三亞中廖村已經成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也是最佳人氣鄉村旅遊目的地。村民們在家門口便吃上了“旅遊飯”。中廖村的生態開發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很好地保留了村裡原生態的別緻趣味。這一切,得益於海南打造“國際旅遊島”戰略,大力推進“全域旅遊”,全面開展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

自2015年以來,三亞綜合施策促進鄉村振興,創新鄉村治理模式,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美麗鄉村,使農村既有“面子”更有“裡子”。讓遊客玩得盡興,也讓村民得了實惠。三亞還大力實施“生態修復、城市修補”,提升城市品質。完善教育、醫療、文體等公共服務設施,不斷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數據顯示,2017年全市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分別是1987年的37.5倍和32.8倍。

2018年,海南迎來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這一年,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的海南再迎發展新機遇:2018年4月13日,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三亞緊緊圍繞國際消費中心引領區這一核心目標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一方面整合“大三亞”經濟圈旅遊資源,另一方面積極培育旅遊消費新業態、新熱點,推進郵輪遊艇、免稅購物、水上運動等國際化、高端化旅遊產品,進一步開放旅遊消費領域,提升旅遊消費國際化,努力打造世界級濱海旅遊城市。

"

編者按: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迎來70週年華誕。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全國人民銳意進取、自強不息,一路砥礪前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中國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70年的歲月都留下了動人的歷史印記,每座城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人民網策劃推出“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系列報道,記者通過視頻、圖片、文字記錄下各地70年間的發展變化,以小見大,展現國家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圖景,在生動的歷史變遷中感受新中國奮進的磅礴力量。

新中國成立時,三亞還稱崖縣。因地理位置特殊,崖縣很長一段時間處於“海防前線”,1954年,崖縣人民政府機關從崖城搬至三亞鎮。彼時的三亞也只是個邊陲小鎮,主城區僅有一個港口、兩條街道、一座電影院、一個菜市場。

“那時候三亞市區最繁華的解放路只有一條兩米多寬的水泥路;唯一的娛樂項目就是看電影,市區裡有一個很老的電影院,還有一條紅旗街,是賣小吃的。金雞嶺只有幾棟破舊的房子,大部分地方還是水田,好多漁民就在港口邊上搭些小木屋來住。”回憶起上世紀80年代剛到三亞時的情景,今年 67歲的三亞市天涯區金雞嶺路社區黨支部原書記鍾能幹這樣說。

由於三亞地理位置特殊,在改革開放之前,乃至設立地級市之前,三亞的定位是國防前哨。

1983年10月,國務院批准三亞港對外開放口岸,並且開闢三亞至香港海上客運航線;1984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崖縣設立三亞市(縣級);1987年10月,三亞提出“國際性熱帶濱海旅遊城市”的建設目標,同年12月三亞升格為地級市。1988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設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定。從此,三亞才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進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新階段。

一座自帶背景音樂的城市

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中,天涯海角是人們尋找夢想與寄託希望的地方,經常出現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筆下。“天涯海角”因此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浪漫的特質。三亞升級為地級市時,籌劃利用兩張牌發揮旅遊優勢,天涯海角就是其中一張。

遊必生作為土生土長的三亞市天涯區馬嶺村人,是天涯海角景區的發展改變了他的生活方式。遊必生告訴記者,上世紀60年代,馬嶺村交通閉塞,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天涯石、海角石所在的那片海灘雜草叢生,長滿了仙人掌、馬尾松,只有一條村裡人踩出來的泥濘小路通往沙灘,幾乎沒有外地人到這裡來。

“1984年春晚播出的那首《請到天涯海角來》被廣為傳唱之後,天涯海角才逐漸成長為海內外知名的旅遊景區。”遊必生說。央視春晚唱響《請到天涯海角來》的那年,天涯海角景區成立,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遊客到來,頭腦靈活的遊必生髮現,在天涯石和海角石附近給遊客拍照有很大的商機,就開始學習攝影技術並攢錢購買相機。這一拍,就是三十多年。

“我可以很自豪地說,上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遊客們在天涯海角的留影幾乎都是我拍的,具體沒數過,起碼30萬人是有的了。”遊必生驕傲地說。

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海南三亞:昔日邊陲小鎮 今朝浪漫天涯

上世紀80年代末的天涯海角景區。 遊必生攝

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海南三亞:昔日邊陲小鎮 今朝浪漫天涯

遊必生和他的老相機。 符武平攝

1992年,國務院批准建立三亞亞龍灣國家旅遊區。1994年,國務院批准三亞為對外開放航空口岸,同年鳳凰機場建成通航;1995年8月31日,首架國際商務包機由美國馬克市飛抵三亞,同年11月,三亞第一條國際航線——三亞至新加坡航線正式開通,三亞對外開放的空中門戶由此打開。

1996年,為配合中國假日製度改革,原國家旅遊局將那一年的旅遊主題確定為“中國度假休閒遊”,並在三亞亞龍灣舉辦了開幕式。此後凱萊、喜來登等五星級酒店先後進駐亞龍灣,形成三亞最早一批高端品牌酒店群。1996年,對三亞來說是里程碑式的年份,也被視為三亞旅遊1.0版元年。

一座引領潮流發展的城市

三亞銀泰陽光度假酒店總經理、三亞麗禾溫德姆酒店總經理、三亞市旅遊酒店協會會長劉凱強已在海南酒店業摸爬滾打20多年,他至今仍清晰地記得1993年第一次到三亞旅遊時酒店的樣子。“那時候,三亞的酒店在學北上廣那種商務酒店,基本上就是把商務酒店搬到了海邊,沒有任何其他特色,也沒有度假休閒的概念,酒店大堂常關著大門,以防空調冷氣‘跑’出去。”他說。

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海南三亞:昔日邊陲小鎮 今朝浪漫天涯

三亞灣海坡舊貌。 陳穎專攝

據統計,1988年前三亞共有旅遊飯店7家。1996年,中國第一家五星級度假酒店——凱萊度假酒店在三亞亞龍灣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正式開業,為三亞發展高端濱海度假旅遊打開新大門。

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海南三亞:昔日邊陲小鎮 今朝浪漫天涯

今昔三亞河。 任志才攝

“在凱萊開業以前,酒店就是滿足於‘住’的功能,此前大家來三亞旅遊,就是晚上在酒店住一下,白天都會出去逛景點。凱萊的開業向人們展示了酒店的另一種功能,就是度假。雖然當時的旅遊發展還停留在觀光時代,但凱萊的開業給業界帶來了一股新的風氣。以前都是學別人,從那以後,在旅遊酒店這一塊,三亞引領了風潮,北上廣的一些酒店從業者都來三亞取經學習。”劉凱強說。

2003年4月,“非典”肆虐,海南旅遊同樣遭受重創。但“海南無疫區”的優勢讓海南健康島形象廣為傳播。這一年,世界頂級酒店集團喜達屋集團在中國區的第一家度假酒店——亞龍灣喜來登度假酒店開業,隨後,頂級奢侈品牌酒店麗思卡爾頓集團在中國區的首家度假酒店,以及世界知名酒店管理公司法國雅高集團旗下的鉑爾曼酒店品牌在亞太區的第一家度假酒店都落戶三亞亞龍灣。亞龍灣最終成為五星級酒店林立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天下第一灣”。此後,三亞的旅遊酒店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

隨著旅遊新格局不斷打開,為國內外遊客提供了更優的服務、更美的環境、更好的產品,三亞酒店逐漸成為一張靚麗名片。三亞也逐步發展成為國內外知名品牌酒店最齊全、酒店盈利能力最強的城市之一。截至2018年10月,三亞共有旅遊飯店254家,五星級酒店逾60家,國際品牌酒店管理集團17家、國際品牌35個,在建或計劃新建60餘家。

從觀光遊向觀光休閒度假遊過渡的同時,三亞的美麗經濟、會展經濟和節慶經濟也早在2003年前後初顯雛形:2000年新絲路中國模特大賽總決賽便選定在三亞舉行,隨後,世界小姐全球總決賽、沃爾沃環球帆船賽、克利伯環球帆船賽等眾多影響巨大的活動落戶三亞,讓三亞更受矚目,三亞旅遊也由此邁入2.0時代。

2003年3月,經國家民航總局批准,海南成為我國首個開放第三、四、五航權的試點省份。2006年11月9日,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建成,成為全國第一個建成的郵輪專用碼頭。免稅購物、郵輪、遊艇、會展、婚慶等旅遊新業態不斷孕育而生,加快推進三亞旅遊產業逐步駛上發展快車道。

發展旅遊業,離不開高質量的服務。為維護三亞市旅遊市場秩序和旅遊治安環境,2015年10月10日,三亞成立中國國內首支旅遊警察隊伍——三亞市公安局旅遊警察支隊,讓“多龍治水”變成“一龍治水”,不僅提高了處理旅遊投訴的效率,更贏得了遊客的口碑。三亞還基於大數據平臺推出了消費監管系統,確保可以“管好一條魚、半斤蝦”。

據三亞市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1987年三亞旅遊飯店接待人數僅為13.99萬人;1995年三亞旅遊接待過夜遊客首次突破百萬人次;到2018年三亞全年接待過夜遊客已達2097.41萬人次。

一座在海南自貿區(港)建設中更加開放的城市

每天早上,三亞中廖村的村民蘇英暖都會早早起床,準備為遊客服務。很難想象就在幾年前,蘇英暖還是一名在外工作的打工妹,中廖村也只是個偏僻的黎家小村。

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海南三亞:昔日邊陲小鎮 今朝浪漫天涯

生態開發後中廖村的美麗景色。 樊歡迪攝

如今的三亞中廖村已經成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也是最佳人氣鄉村旅遊目的地。村民們在家門口便吃上了“旅遊飯”。中廖村的生態開發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很好地保留了村裡原生態的別緻趣味。這一切,得益於海南打造“國際旅遊島”戰略,大力推進“全域旅遊”,全面開展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

自2015年以來,三亞綜合施策促進鄉村振興,創新鄉村治理模式,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美麗鄉村,使農村既有“面子”更有“裡子”。讓遊客玩得盡興,也讓村民得了實惠。三亞還大力實施“生態修復、城市修補”,提升城市品質。完善教育、醫療、文體等公共服務設施,不斷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數據顯示,2017年全市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分別是1987年的37.5倍和32.8倍。

2018年,海南迎來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這一年,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的海南再迎發展新機遇:2018年4月13日,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三亞緊緊圍繞國際消費中心引領區這一核心目標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一方面整合“大三亞”經濟圈旅遊資源,另一方面積極培育旅遊消費新業態、新熱點,推進郵輪遊艇、免稅購物、水上運動等國際化、高端化旅遊產品,進一步開放旅遊消費領域,提升旅遊消費國際化,努力打造世界級濱海旅遊城市。

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海南三亞:昔日邊陲小鎮 今朝浪漫天涯

俯覽三亞·亞特蘭蒂斯。 毛雷攝

位於“國家海岸”海棠灣的海昌夢幻海洋不夜城、亞特蘭蒂斯《C秀》、海洋科技館·鯨世界已相繼開業,樂高小鎮、凱蒂貓(Hello Kitty)主題樂園等旅遊項目已正式落戶三亞;離島免稅政策效應持續擴大,“旅遊+免稅購物”已成三亞特色名片。此外,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國內首次亞洲電視彩虹盛典、三亞國際音樂節、世界小姐總決賽、克利伯環球帆船賽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賽事節慶活動的舉辦,也為三亞贏得了世界關注。

2018年,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萬人次,國際旅客吞吐量達到88萬人次;截至目前,三亞已經開通30多條國際航線,“4小時、8小時、12小時”國際市場航程圈逐步成型。具有國際範的三亞正敞開懷抱,不斷刷新著國際化進程。邁入3.0時代的三亞旅遊給了人們更多的期待。

“圍繞旅遊業、高端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三亞產業發展正在邁開大步伐。”海南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童道馳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如今,三亞正在推進總部經濟及中央商務區建設,總面積約439.23公頃的四個單元將規劃建設成為國際化的總部經濟及中央商務集聚區、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引領區。

三亞還在聚焦高新技術產業。海南12個先導性項目之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將建設南繁科技城、深海科技城、大學城、南山港和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即“一港三城一基地”,中科院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三亞南繁院眾創中心、中船工業項目已開工建設。上海交大等多所大學已簽訂了戰略合作辦學協議。未來將會有大批涉及南繁、深海領域的科研院所、企業及高校入駐科技城。

70年時光如白駒過隙。三亞實現傲人跨越,從邊陲漁村蛻變成舉世聞名的濱海旅遊休閒度假天堂。三亞的變遷是改革開放風起雲湧的縮影,更是新中國成立70年全國人民生活取得巨大改善的縮影。

如今,海南自貿區(港)的建設賦予了三亞前所未有的良機,也給三亞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蝶變”的三亞,我們拭目以待。

原標題: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海南三亞:昔日邊陲小鎮 今朝浪漫天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