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社科專家為株洲縣融城發展出謀劃策

三農 經濟 社會科學 姜玉泉 紅網 2017-06-17
湖南省社科專家為株洲縣融城發展出謀劃策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李慧 株洲報道

株洲縣如何加快與株洲市、長株潭城市群的融合發展?6月13-14日,湖南省“社科專家服務團基層行”活動專家組一行蒞臨株洲縣就其融城發展主題展開調研,並召開了專家諮詢會。

【撤縣設區進展】

1、2012年8月下旬,民政部和國家民委聯合調研組首次到株洲市調研株洲縣撤縣設區,株洲縣開始著手準備相關工作。

2、2013年12月,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宮蒲光到株洲調研,明確表示支持株洲縣撤縣設區。

3、2016年12月7日,湖南省政府辦公廳發佈《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加快中方縣、長沙縣、株洲縣、湘潭縣撤縣設區步伐。

4、2016年7月21日前,株洲縣走完了各項法定程序,完成了上報撤縣設區方案的相關工作。

5、2016年9月26日,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了《湖南省民政廳關於株洲縣撤縣設區的意見》,目前正等待國務院審批。

【專題探討】撤縣設區後的融城發展

株洲縣如何搶抓撤縣設區發展機遇,加速融城,加速發展?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環資委副主任委員姜玉泉等專家組調研了株洲縣青龍灣城鄉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龍潭鎮太田村美麗鄉村建設和淥鴻風電場項目,隨後召開專家諮詢會,會議由省社科聯副巡視員丁宇主持。

湖南省社科專家為株洲縣融城發展出謀劃策

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環資委副主任委員姜玉泉對株洲縣撤縣設區提出期望。

綠色發展是客觀要求

姜玉泉對株洲縣撤縣設區提出期望,希望株洲縣撤縣設區早日獲批,科學定位未來“淥口區”的發展定位,包括戰略目標、戰略重點、戰略路徑和戰略舉措。要加快向現代工業經濟邁進,加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保護優先,綠色發展是客觀要求。

湖南省社科專家為株洲縣融城發展出謀劃策

湖南省人大法制委委員、教授、博導張早平認為應該把株洲縣定位為長株潭城市群的重要一極。

把株洲縣定位為長株潭城市群的重要一極

“農村經濟如何向城市經濟管理方式轉變?株洲縣如何將傳統農村經濟向以二、三產業為主導轉變?”湖南省人大法制委委員、教授、博導張早平道出了株洲縣撤縣設區面臨的二大主要挑戰。

株洲縣撤縣設區後如何定位?“未來‘淥口區’定位不僅僅是株洲市重要一極,它應該是長株潭城市群的重要一極。”張早平認為,株洲縣未來的發展思路要擴寬,格局要放大,下一步打通這三條路徑:打通與長沙市的交通,改善路網基礎設施;把工業發展起來,園區是未來株洲縣發展希望;利用湘江段風光、植被覆蓋率高優勢,聚集高新技術,發展現代服務業。

張早平建議,要加大對株洲縣投資環境的宣傳;加快提升管理水平,全國範圍聘請各類專家顧問團,加快“引進來”步伐;著重培養民營企業家,發展民營經濟。

湖南省社科專家為株洲縣融城發展出謀劃策

湖南省財政廳農業處調研員朱曉雲建議,在財政預算管理體制上,積極爭取株洲市財政保障,建議實行由縣到區過渡期的財政體制。

實行由縣到區過渡期的財政體制

“株洲縣撤縣設區後會融入城市群的發展,居民基本保障會提升。”湖南省財政廳農業處調研員朱曉雲提出設區後,財政體制會有大調整,調整中基本財力如何保障,又如何確保財力穩步提升?

朱曉雲建議,在財政預算管理體制上,積極爭取株洲市財政保障,建議實行由縣到區過渡期的財政體制;積極爭取株洲市加大對未來“淥口區”一體化發展支持;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項目支持。

結合農業財政管理,株洲縣撤縣設區後農業財政政策如何更好銜接?朱曉雲認為,在農業財政上要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農業改革思路,積極推動農業領域的一二三產業深入融合;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經營方式;大力推動農村金融和農業現代化有機結合;提升農業財政資金管理水平,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大對涉農資金的整合。

湖南省社科專家為株洲縣融城發展出謀劃策

湖南省發改委地區經濟和應對氣候變化處副處長劉志軍認為抓園區就是抓發展力量。

抓園區就是抓發展力量

株洲縣縣改區以後,經濟平穩態勢、實施轉型升級的發展戰略、農業發展的基本特徵不變,區位定位和發展要求、政府管理體制,財政管理和行政區劃等、區位交通條件和發展優勢在變化。湖南省發改委地區經濟和應對氣候變化處副處長劉志軍研判撤縣設區形勢的“三變三不變”。

劉志軍建議,株洲縣撤縣設區後,與株洲市無縫對接,首先基礎設施要進行無縫對接,加強區域協作,推動聯合發展;其次以項目為抓手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再次抓園區就是抓發展力量,完善園區服務體系,進一步推動簡政放權,發展飛地經濟,創新園區發展模式。

湖南省社科專家為株洲縣融城發展出謀劃策

省政協委員、湖南經濟地理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義高建議新區不僅只有工業,文明建設不可或缺。

湖南省社科專家為株洲縣融城發展出謀劃策

長沙大地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教授孫杰建議,株洲縣歷史上是農業大縣,改區過程中不應丟掉優勢。

加快“引進來”與“走出去”

設區後,未來的“淥口區”尋求主導產業要做哪些努力?省政協委員、湖南經濟地理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義高建議株洲縣要尋找大產業落戶,基礎設施上要加強快速通達株洲市、長沙市和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一個嶄新現代化新區,逐步改善老城區舊貌。另外,新區不僅只有工業,文明建設不可或缺。

長沙大地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教授孫杰建議,株洲縣歷史上是農業大縣,改區過程中不應丟掉優勢,“騎驢找馬”做好農業深加工文章。另外園區發展上走出去學習經驗,利用現有有限資金“借雞生蛋”引進好項目,將相關政策用好用足。

“株洲縣撤縣設區後發展要有定力、選擇力、執行力、耐力。”株洲市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國家一級作家周文傑建議園區發展加快辦事效率,提升服務理念。

聽取專家發言後,株洲縣委書記羅紹昀表示,省社科聯組織的社科專家服務團基層行活動很有意義,專家學者們對株洲縣發展的意見建議很有價值,並表示株洲縣撤縣設區將實施基礎先行,加快融城發展;守住環保底線,第二產業先行,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吸引城區人口增加,帶動房產、消費升級,實現土地資源集約化發展;發展項目融入法治思維、市場理念、項目意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