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後“第一書記”扶貧記

三農 農民 農業 種植業 榆林日報 2017-03-26

點擊上方

“榆林日報”

關注我們!

90後的高晨翔是榆林市子洲縣馬岔鎮杜家溝村的第一書記,雖然他上任時間只有一年,但是他已經把這裡當作自己的家,實心實意地幹著自己的本職工作,他說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感召和帶動大家,一起脫貧致富。

九零後“第一書記”扶貧記

給貧困戶發放衣服

2016年2月,高晨翔被選派到馬岔鎮杜家溝村擔任“第一書記”。到村上的第一天,高晨翔就召集村倆委班子,召開村倆委會議,瞭解村情,開展工作。第二天便開始挨家挨戶逐一走訪,摸底調研。經過幾天的走訪,高晨翔先後確定、落實29戶貧困戶的扶貧措施。確定了養羊戶5戶,養豬戶2戶,養牛戶1戶,農機補貼16戶,兜底戶6戶,移民搬遷7戶。

九零後“第一書記”扶貧記

慰問貧困戶

一次走訪貧困戶時,得知村民高萬瑞家的400斤紅蔥不好銷售,高晨翔積極聯繫買家,最後以高出市場價0.5元的價格將紅蔥全部售出,得到了群眾的好評和信任。

“基礎設施先脫貧,產業發展才能跟得上。”針對村上實際情況,高晨翔同志積極向縣上爭取資金12萬元,為村上修生產道路4公里,鼓勵群眾種植紅蔥、中藥材等經濟作物,發展山地蘋果和山地核桃種植,大力發展產業項目,促進了農民增收,加快了脫貧步伐。

九零後“第一書記”扶貧記

宣講扶貧政策,討論脫貧方案

杜家溝村是個水資源缺乏的村子,一到夏天小河沒有一點水,現有的15畝水澆地因水源枯竭,蓄水池老舊,無法滿足灌溉,群眾的“菜籃子”得不到保障。高晨翔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天天到縣城跑項目,要資金,最終爭取到15萬元的項目資金,用於開挖水源和新建蓄水池,來解決杜家溝410名群眾吃蔬菜難的問題。

九零後“第一書記”扶貧記

幫貧困戶完善建檔立卡資料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貧困村要脫貧致富,改變落後面貌,關鍵要有一個好的帶頭人。也有人問他:“你這麼認真工作圖什麼?”高晨翔笑著說,“能把我安排到村上當第一書記是組織對我的信任。農民目前還很困難,我個人多付出點,又要群眾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就心滿意足了。”

本報記者 樑亞玲報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