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農業、知識農業、外向型農業等你來把脈多種新型農業

三農 種植業 農業有料兒 農業有料兒 2017-08-06

農業的分類比較多,新型農業包括設施農業、無土農業、特色農業、彩色農業、知識農業、外向型農業等。

彩色農業、知識農業、外向型農業等你來把脈多種新型農業

設施農業

採用人工技術手段,改變自然光溫條件,創造優化動植物生長的環境因子,使之能夠全天候生長的設施工程。設施農業是個新的生產技術體系,它的核心設施就是環境安全型溫室、環境安全型畜禽舍、環境安全型菇房。關鍵技術是能夠最大限度利用太陽能的覆蓋材料,做到寒冷季節高透明高保溫;夏季能夠降溫防苔;能夠將太陽光無用光波轉變為適應光合需要的光波;良好的防塵抗汙功能等。它根據不同的種養品種需要設計成不同設施類型,同時選擇適宜的品種和相應的栽培技術。

彩色農業、知識農業、外向型農業等你來把脈多種新型農業

無土栽培

不用土壤,用其它東西培養 植物的方法,包括水培、霧(氣)培、基質栽培。19世紀中,W.克諾普等發明了這種方法。到20世紀30年代開始把這種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上。在二十一世紀人們進一步改進技術,使得無土栽培發展起來。

優點

幼苗生長迅速,苗齡短,根系發育好,幼苗健壯、整齊,定植後緩苗時間短,易成活。不論是基質育苗還是營養液育苗,都可保證水分和養分供應充足,基質通氣良好。同時,無土育苗便於科學、規範管理。

(一)節約用水 據科研部門的在北京地區秋季進行大棚黃瓜無土栽培試驗,46天中澆水(營養液)共21.7立方米。若進行土培,46天中至少澆水5-6次,需用50-60立方米的水,統計結果,節水率為50-66.7%。節水效果非常明顯,是發展節水型農業的有效措施之一。無土栽培不但省水,而且省肥,一般統計認為土栽培養分損失比率約50%左右,我國農村由於科學施肥技術水分低,肥料利用率更低,僅30-40%,一半多的養分都損失了,在土壤中肥料溶解和被植物吸收利的過程很複雜,不僅有很多損失,而且各種營養元素的損失不同,使土壤溶液中各元素間很難維持平衡。而無土栽培中,作物所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是人為配製成營養液施用的,不僅不會損失,而且保持平衡,根據作物種類以及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階段,科學地供應養分,所以作物生長髮育健壯,生長勢強,增產潛力可充分發揮出來。

(二)清潔衛生 無土栽培施用的是無機肥料,沒有臭味,也不需要堆肥場地。土栽培施有機肥,肥料分解發酵,產生臭味汙染環境,還會使很多害蟲的卵孳生,危害作物,無土栽培則不存在這些問題。尤其室內種花,更要求清潔衛生,一些高級旅館或賓館,過去施用有機花肥,汙染環境,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無土養花便迎刃而解。

(三)省力省工、易於管理 無土栽培不需要中耕、翻地、鋤草等作業,省力省工。澆水追肥同時解決,由供液系統定時定量供給,管理十分方便。土培澆水時,要一個個地開和堵畦口,是一項勞動強度很大的作業,無土栽培則只需開啟和關閉供液系統的閥門,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一些發達國家,已進入微電腦控制時代,供液及營養液成分的調控,完全用計算機控制,幾乎與工業生產的方式相似。

(四)避免土壤連作障礙 設施栽培中,土壤極少受自然雨水的淋溶,水分養分運動方向是自下而上。土壤水分蒸發和作物蒸騰,使土壤中的礦質元素由土壤下層移向表層,長年累月、年復一年,土壤表層積聚了很多鹽分,對作物有危害作用。尤其是設施栽培中的溫室栽培,一經建設好,就不易搬動,土壤鹽分積聚後,以及多年栽培相同作物,造成土壤養分平衡,發生連作障礙,一直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在萬不得已情況下,只能用耗工費力的”客土”方法解決。而應用無土栽培後,特別是採用水培,則從根本上解決了此問題。土傳病害也是設施栽培的難點,土壤消毒,不僅困難而且消耗大量能源,成本可觀,且難以消毒徹底。若用藥劑消毒既缺乏高效藥品,同時藥劑有害成分的殘留還危害健康,汙染環境。無土栽培則是避免或從根本上杜絕土傳病害的有效方法。

(五)不受地區限制、充分利用空間 無土栽培使作物徹底脫離了土壤環境,因而也就擺脫了土地的約束。

耕地被認為是有限的、最寶貴的、又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尤其對一些耕地缺乏的地區和國家,無土栽培就更有特殊意義。無土栽培進入生領域後,地球上許多沙漠、荒原或難以耕種的地區,都可採用無土栽培方法加以利用。此外,無土栽培還不受空間限制,可以利用城市樓房的平面屋頂種菜種花,無形中擴大了栽培面積。

有利於實現農業現代化 無土栽培使農業生產擺脫了自然環境的制約,可以按照人的意志進行生產,所以是一種受控農業的生產方式。較大程度地按數量化指標進行耕作,有利於實現機械化、自動化,從而逐步走向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在奧地利、荷蘭、蘇聯、美國、日本等都有水培”工廠”,是現代化農業的標誌。

彩色農業、知識農業、外向型農業等你來把脈多種新型農業

特色農業

定義一

一、特色農業之“魂”是唯我獨存或惟我獨尊。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對於發展特色農業來講,也只有做到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才能“特”起來。

二、特色農業之“根”是天賦,也就是自然地理環境條件。各地的自然條件自古以來就有所不同,如果不切實際地盲目模仿別人,只能落個勞民傷財的後果。

三、特色農業之“本”是傳統,即我們通常所講的種植、養殖或加工習慣,尤其是先進的農業科技。而“科技興農”靠的就是科技進步,如果不管農民有無技術就強迫農民搞特種特養,勢必會造成事與願違、事倍功半。當然,我們並不排除有些種養傳統是後天形成的,其關鍵在於,要真正地形成傳統,就不僅需要經歷一個較長時間的逐步培養過程,而且一定要順民心、合民意,即農民願意幹。

定義二

特色農業是以追求最佳效益即最大的經濟效益和最優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為目的,依據區域內整體資源優勢及特點,突出地域特色,圍繞市場需求,堅持以科技為先導,以農村產業鏈為主,高效配置各種生產要素,以某一特定生產對象或生產目的為目標,形成規模適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和產品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非均衡農業生產體系。特色農業的發展是適應當前社會消費需求、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全球農業市場細分需要的必然結果。

彩色農業、知識農業、外向型農業等你來把脈多種新型農業

彩色農業

彩色農業是指種植非單一顏色的農作物的農業類型。

實際應用:

植物不僅有趨光性,而且對光譜有選擇性,不同作物喜歡不同顏色的光,人們命名為彩色農業。在紅光照射下,水稻、小麥發育快,成熟早,產量高; 辣椒生長快,結果多;甜菜糖分和維生素含量高。採用紫色薄膜覆蓋,茄子果實又大又多; 菠菜莖壯葉肥;西紅柿增產40%以上。用黃光照射芹菜,葉大莖粗,品質優良,增產顯著。 銀色薄膜具有保溫防暑、冬暖夏涼、增加光熱、早熟增產的作用,適於栽培多種菜類。隨著 科學技術的進步,顏色在農業上的應用必將日益廣泛。

彩色農業、知識農業、外向型農業等你來把脈多種新型農業

知識農業

知識經濟從一提出便引起強烈反應。人類在經歷計劃經濟、商品經濟後,如今又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和知識經濟已日益成為企業生存和競爭的焦點,農業領域已不例外。

"知識農業"新概念呼之欲出,它要求第一產業的高知識層能預測和創造市場,發展產銷對路,附加值高的項目,農業工作者要強化知識意識,用現代農業的新知識和新成果武裝頭腦,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

彩色農業、知識農業、外向型農業等你來把脈多種新型農業

外向型農業

外向型農業(agriculture for export):一國或一地區面向國際市場,藉助於國際分工來實現再生產的農業。其發展的出發點、立足點不是國內市場,而是國際市場,同國際市場進行廣泛的生產要素和最終產品的雙向交流,藉助於國際市場來完成再生產的循環活動;並建立起同國際市場需求變化相適應的生產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和組織結構,形成符合國際規範、有利於雙向交流的農業運行機制和宏觀管理體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