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黃河第一壩 三門峽水庫大壩

三門峽水庫 黃河 萬里 渭河 獨往者 2017-03-31

1957年4月13日開工,1961年建成,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壩”的三門峽大壩,這是座新中國成立後在黃河上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三門峽的主、副壩總長度857.2米。大壩的建成結束了黃河三年兩決口的局面,使兩岸人民得以安居樂業。但三門峽工程從開工到現在一直爭議不斷。

萬里黃河第一壩 三門峽水庫大壩

20世紀50年代的新中國,三門峽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全國各地的水利精英,為了把黃河的事情辦好,齊奔三門峽,修建了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這座新中國水利史上最值得紀念的大壩,工程於1957年4月13日開工,1961年建成,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壩”。

萬里黃河第一壩 三門峽水庫大壩

三門峽之所以稱為三門峽,是相傳大禹治水時疏浚河道,“斧劈三門”,形成神門島、鬼門島、人門島,故名為三門峽。

萬里黃河第一壩 三門峽水庫大壩

三門峽大壩的建成也拉近了河南和山西的距離,一步跨兩省變成了現實。

萬里黃河第一壩 三門峽水庫大壩

三門峽大壩的建成結束了黃河三年兩決口的局面,使兩岸人民得以安居樂業。三門峽水利樞紐,位於黃河中游下段,連接豫、晉兩省,控制流域面積68.8萬km2,佔黃河總流域面積的91.5%;控制黃河來水量的89%,來沙量的98%。

萬里黃河第一壩 三門峽水庫大壩

黃河自古以來都被人們認為是一條狂暴的害河,水情複雜而又難以治理。其實在黃河的源頭是清澈見底的溪流,從源頭到寧夏回族自治區,黃河都是一條百利而無一害的好河,到了中游黃土高原地帶,黃河攜卷著大量的泥沙,奔騰而來,咆哮而去,形成了世界有名的“黃色河流”。

萬里黃河第一壩 三門峽水庫大壩

而到了下游,由於流速減緩,泥沙沉澱,導致河床逐年抬高,形成“懸河”奇觀,直接威脅黃河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萬里黃河第一壩 三門峽水庫大壩

黃河的危害一直是歷代統治者的心腹之患。新中國一成立,黨和國家領導人立即著手治理黃河。

萬里黃河第一壩 三門峽水庫大壩

但三門峽工程從開工到現在一直爭議不斷,由於規劃和設計的先天不足,大壩建成大量泥沙全部鋪在了從潼關到三門峽的河道里,潼關的河道抬高,渭河就成為了懸河。

萬里黃河第一壩 三門峽水庫大壩

這樣迫使工程在投入運用不久就不得不進行兩次改建,三次改變運用方式。水庫運用方式也由“蓄水攔沙”先改為“滯洪排沙”,之後進一步改為“蓄清排渾”,調水調沙控制運用,對水量和泥沙進行雙重調節。

萬里黃河第一壩 三門峽水庫大壩

三門峽大壩取得的經驗也為三峽及小浪底水利樞紐廣泛採用,許多國內外水利專家都為之讚歎。

萬里黃河第一壩 三門峽水庫大壩

三門峽大壩建成後,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6月庫區蓄水時,黃河便在三門峽谷形成了一個美麗的湖泊,面積約200平方公里。

萬里黃河第一壩 三門峽水庫大壩

而每年的6月至10月,大壩洩洪放水,怒濤翻卷,峽谷轟鳴,水花飛濺,彩虹凌空,蔚為壯觀。站在三門峽大壩上可飽覽“不盡黃河滾滾來”的雄偉氣勢。

萬里黃河第一壩 三門峽水庫大壩

萬里黃河第一壩 三門峽水庫大壩

萬里黃河第一壩 三門峽水庫大壩

萬里黃河第一壩 三門峽水庫大壩

萬里黃河第一壩 三門峽水庫大壩

萬里黃河第一壩 三門峽水庫大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