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頭之戰:傳奇戰神慕容垂率騎兵尾追700裡,8000騎完敗桓溫5萬人'

"

步騎對決,是十六國南北朝南北戰爭的主流。騎兵戰術在東晉十六國時期,發展出了完善成熟的戰術。體現為三個方面:

第一,雙馬鐙出現。騎士可以藉助馬鐙穩定地坐在馬上,進行強有力的衝刺,以及穩定性非常高的射擊。

第二,馬鎧形成。戰馬穿上鎧甲,可以抵擋步兵對戰馬的射擊,提高衝陣時戰馬的存活率。而一旦戰馬接近敵步兵,步兵就只有挨宰的份兒了。

第三,騎兵主用武器從戟變為馬槊。馬槊主要用於高速擊刺,戰馬快速奔馳時,挾帶的動能非常強大,馬槊可以輕易地衝開步兵的盾牌。

南朝不得不認真研究怎麼對付北朝騎兵的恐怖戰術,這是軍界名將們不得不認真琢磨的大事。

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朝和南朝分別出了兩個傑出之士,他們以自己的智慧,在步騎兵戰術方面作出了卓越的研究成果,並在實戰中為世人奉上一場經典的步騎大對決。

一位是前燕吳王慕容垂。此人多智略,善用兵,是一代名將。但因為才能太過突出,反被前燕皇帝慕容暐所猜忌,不得不自請閒居避禍。

"

步騎對決,是十六國南北朝南北戰爭的主流。騎兵戰術在東晉十六國時期,發展出了完善成熟的戰術。體現為三個方面:

第一,雙馬鐙出現。騎士可以藉助馬鐙穩定地坐在馬上,進行強有力的衝刺,以及穩定性非常高的射擊。

第二,馬鎧形成。戰馬穿上鎧甲,可以抵擋步兵對戰馬的射擊,提高衝陣時戰馬的存活率。而一旦戰馬接近敵步兵,步兵就只有挨宰的份兒了。

第三,騎兵主用武器從戟變為馬槊。馬槊主要用於高速擊刺,戰馬快速奔馳時,挾帶的動能非常強大,馬槊可以輕易地衝開步兵的盾牌。

南朝不得不認真研究怎麼對付北朝騎兵的恐怖戰術,這是軍界名將們不得不認真琢磨的大事。

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朝和南朝分別出了兩個傑出之士,他們以自己的智慧,在步騎兵戰術方面作出了卓越的研究成果,並在實戰中為世人奉上一場經典的步騎大對決。

一位是前燕吳王慕容垂。此人多智略,善用兵,是一代名將。但因為才能太過突出,反被前燕皇帝慕容暐所猜忌,不得不自請閒居避禍。

枋頭之戰:傳奇戰神慕容垂率騎兵尾追700裡,8000騎完敗桓溫5萬人

一位是東晉荊州刺史桓溫,此人紹庾氏之餘緒,掌控東晉荊樑益江等八州軍政大權,乃是東晉第一大權臣。《晉書》列傳將其與東晉初年權傾朝野的王敦合為一傳,正是由於他的性質與王敦相類。

"

步騎對決,是十六國南北朝南北戰爭的主流。騎兵戰術在東晉十六國時期,發展出了完善成熟的戰術。體現為三個方面:

第一,雙馬鐙出現。騎士可以藉助馬鐙穩定地坐在馬上,進行強有力的衝刺,以及穩定性非常高的射擊。

第二,馬鎧形成。戰馬穿上鎧甲,可以抵擋步兵對戰馬的射擊,提高衝陣時戰馬的存活率。而一旦戰馬接近敵步兵,步兵就只有挨宰的份兒了。

第三,騎兵主用武器從戟變為馬槊。馬槊主要用於高速擊刺,戰馬快速奔馳時,挾帶的動能非常強大,馬槊可以輕易地衝開步兵的盾牌。

南朝不得不認真研究怎麼對付北朝騎兵的恐怖戰術,這是軍界名將們不得不認真琢磨的大事。

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朝和南朝分別出了兩個傑出之士,他們以自己的智慧,在步騎兵戰術方面作出了卓越的研究成果,並在實戰中為世人奉上一場經典的步騎大對決。

一位是前燕吳王慕容垂。此人多智略,善用兵,是一代名將。但因為才能太過突出,反被前燕皇帝慕容暐所猜忌,不得不自請閒居避禍。

枋頭之戰:傳奇戰神慕容垂率騎兵尾追700裡,8000騎完敗桓溫5萬人

一位是東晉荊州刺史桓溫,此人紹庾氏之餘緒,掌控東晉荊樑益江等八州軍政大權,乃是東晉第一大權臣。《晉書》列傳將其與東晉初年權傾朝野的王敦合為一傳,正是由於他的性質與王敦相類。

枋頭之戰:傳奇戰神慕容垂率騎兵尾追700裡,8000騎完敗桓溫5萬人

但桓溫又與王敦頗多不同之處。他為人深沉有大度,雖為權臣,為東晉也立下不少功勞。當年他遣兵入蜀,滅掉十六國之一的成漢。又兩次率兵北伐,收復西晉舊都洛陽,功勞遠遠超過王敦。他圖謀取代東晉司馬氏的意圖也十分強烈,經常赤裸裸地對僚屬表達篡晉的意思,乃至於狂言“既不能流芳後世,不足復遺臭萬載邪!”

東晉皇帝和王、謝兩大士族對他又恨又怕,每每桓溫提出要北伐,他們便想盡辦法掣肘,以免桓溫功勞太大,顛覆了司馬王朝。在他們眼中,桓溫是一個比王敦力量更大、城府更深、目標更大的怪物,故而,有人竟以篡魏的司馬懿與之類比。

奸雄之所以是奸雄,就在於能為人之所難為。公元369年,東晉太和四年,雄心勃勃的桓溫壓服東晉朝中反對之聲,率軍5萬北伐前燕,為篡位自立積攢最後的資本。

然而天算不如人算,桓溫雖然在東晉內部已然無敵,卻漏算了北朝賦閒在家的天才將軍慕容垂。在那場艱苦的戰鬥中,他終於徹底弄明白了,“無可奈何”到底是什麼意思。

桓溫大軍起初進展十分順利。一來他準備充分,物資糧秣比較充足,士卒也都是他多年鍛煉出的百戰之兵。二來前燕君、相無能,賢才遠遁,內政十分紊亂,對東晉的入侵也完全沒有準備。

桓溫自淮南入山東,然後順黃河水道西進,連克湖陸(今山東魚臺,在魯西南)、黃墟(今河南蘭考,在豫東)、林渚(今河南新鄭),燕軍連戰連敗,防線縮回黃河以北,前燕鄴都一夕數驚,君臣討論,要棄鄴都逃回龍城故都,以避桓溫的兵威。

"

步騎對決,是十六國南北朝南北戰爭的主流。騎兵戰術在東晉十六國時期,發展出了完善成熟的戰術。體現為三個方面:

第一,雙馬鐙出現。騎士可以藉助馬鐙穩定地坐在馬上,進行強有力的衝刺,以及穩定性非常高的射擊。

第二,馬鎧形成。戰馬穿上鎧甲,可以抵擋步兵對戰馬的射擊,提高衝陣時戰馬的存活率。而一旦戰馬接近敵步兵,步兵就只有挨宰的份兒了。

第三,騎兵主用武器從戟變為馬槊。馬槊主要用於高速擊刺,戰馬快速奔馳時,挾帶的動能非常強大,馬槊可以輕易地衝開步兵的盾牌。

南朝不得不認真研究怎麼對付北朝騎兵的恐怖戰術,這是軍界名將們不得不認真琢磨的大事。

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朝和南朝分別出了兩個傑出之士,他們以自己的智慧,在步騎兵戰術方面作出了卓越的研究成果,並在實戰中為世人奉上一場經典的步騎大對決。

一位是前燕吳王慕容垂。此人多智略,善用兵,是一代名將。但因為才能太過突出,反被前燕皇帝慕容暐所猜忌,不得不自請閒居避禍。

枋頭之戰:傳奇戰神慕容垂率騎兵尾追700裡,8000騎完敗桓溫5萬人

一位是東晉荊州刺史桓溫,此人紹庾氏之餘緒,掌控東晉荊樑益江等八州軍政大權,乃是東晉第一大權臣。《晉書》列傳將其與東晉初年權傾朝野的王敦合為一傳,正是由於他的性質與王敦相類。

枋頭之戰:傳奇戰神慕容垂率騎兵尾追700裡,8000騎完敗桓溫5萬人

但桓溫又與王敦頗多不同之處。他為人深沉有大度,雖為權臣,為東晉也立下不少功勞。當年他遣兵入蜀,滅掉十六國之一的成漢。又兩次率兵北伐,收復西晉舊都洛陽,功勞遠遠超過王敦。他圖謀取代東晉司馬氏的意圖也十分強烈,經常赤裸裸地對僚屬表達篡晉的意思,乃至於狂言“既不能流芳後世,不足復遺臭萬載邪!”

東晉皇帝和王、謝兩大士族對他又恨又怕,每每桓溫提出要北伐,他們便想盡辦法掣肘,以免桓溫功勞太大,顛覆了司馬王朝。在他們眼中,桓溫是一個比王敦力量更大、城府更深、目標更大的怪物,故而,有人竟以篡魏的司馬懿與之類比。

奸雄之所以是奸雄,就在於能為人之所難為。公元369年,東晉太和四年,雄心勃勃的桓溫壓服東晉朝中反對之聲,率軍5萬北伐前燕,為篡位自立積攢最後的資本。

然而天算不如人算,桓溫雖然在東晉內部已然無敵,卻漏算了北朝賦閒在家的天才將軍慕容垂。在那場艱苦的戰鬥中,他終於徹底弄明白了,“無可奈何”到底是什麼意思。

桓溫大軍起初進展十分順利。一來他準備充分,物資糧秣比較充足,士卒也都是他多年鍛煉出的百戰之兵。二來前燕君、相無能,賢才遠遁,內政十分紊亂,對東晉的入侵也完全沒有準備。

桓溫自淮南入山東,然後順黃河水道西進,連克湖陸(今山東魚臺,在魯西南)、黃墟(今河南蘭考,在豫東)、林渚(今河南新鄭),燕軍連戰連敗,防線縮回黃河以北,前燕鄴都一夕數驚,君臣討論,要棄鄴都逃回龍城故都,以避桓溫的兵威。

枋頭之戰:傳奇戰神慕容垂率騎兵尾追700裡,8000騎完敗桓溫5萬人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在國運危急之際,一直閒居避禍的慕容垂站了出來。

雖然前燕的現任皇帝和前任皇帝都對他十分猜忌,但是大燕國的江山,是慕容垂父子兄弟拼殺得來的,不容這個廢柴皇帝就此葬送。

慕容垂是個用兵的行家,他十分明白,在燕軍屢敗之際,收拾殘局、穩定軍心的難度有多大。何況他面對的是東晉立國以來,最善於用兵的桓溫。

慕容垂之所以是名將,不只因為善用兵,更因為他對國家、對民族有著強烈的擔當。他頂著東晉軍的巨大壓力,率領二萬餘兵馬,以視死如歸的勇氣,南下與桓溫決戰。

一場奠定南北走勢的大戰就此拉開序幕。

桓溫挾屢勝之威,自新鄭北上,進至枋頭(今河南浚縣)。慕容垂大軍亦進至此地,雙方隔河對峙,互遣小股部隊交戰。

桓溫連失兩戰,一將戰死,一將被生擒。雖說部隊傷亡不大,但晉軍的攻勢就此中止。桓溫此前從未與慕容垂交過手,這兩場小仗打下來,他以驚人的戰爭嗅覺迅速判明,燕軍的氣勢上來了。

由於指揮官能力各有高低,部隊戰鬥力各有高下,古代作戰有這麼以下幾種類別:

1.庸將與庸將作戰。由於雙方謀略水平都不高,部隊行動漏洞百出,故而勝負之數,決定於雙方臨機發揮,誰的戰術恰好符合了戰場特點,便能取勝。故而這類戰爭一般都比較荒誕,結果變化萬端。

2.良將與庸將作戰。多是良將以滴水不漏的戰術佈置,抓住庸將的短板,往往能以極少兵力打垮庸將多數兵力。這類戰爭多是極為精彩的以少勝多之戰。

3.良將與良將作戰。雙方都在極力控制和減少戰術層面的失誤,彼此都無機可乘,率先發起進攻的往往會暴露弱點,所以在戰爭的大多數時間裡,雙方都在靜待時機,等對方偶爾出現一點點失誤,便迅速抓住時機,施以迅猛有力的攻擊。這種戰爭,往往場面比較枯燥。

慕容垂與桓溫的決戰便是第三種。

燕軍小勝兩場,但無法短時間內擊敗桓溫。慕容垂不敢貿然攻擊,遂在枋頭築壘與桓溫對峙。桓溫進不能進,退亦不甘,也只能慢慢等待時機。

然而這畢竟是在前燕的境內作戰。慕容垂經過一個多月的等待,終於等到了機會。

桓溫的後勤補給出現了問題。

南朝北伐,後勤補給一貫依賴水路。這既省力,又不容易被北朝切斷補給線。但桓溫已打到黃河以北,黃河水道與淮河不通,南方的糧秣不好運輸。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桓溫派部將袁真在石門開鑿河道,試圖把黃河、睢水、淮河連起來。但開河工程量浩大,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桓溫的軍糧越吃越少,沒有得到有效補給。

慕容垂敏銳地看到這個問題,他不緊不慢地繼續與桓溫對峙。又遣弟弟慕容德率萬餘騎兵繞出桓溫側後,遠程奔襲開河的袁真,並將其擊敗。

枋頭前線晉、燕兩軍,兩個月內未交一陣,但勝負之數已然嚮慕容垂傾斜。沒有軍糧,桓溫這仗沒法兒打了。

桓溫不顧一切地下令退軍。燕軍諸將紛紛自告奮勇追擊晉軍,均為慕容垂所止,他說:桓溫善於用兵,他忌憚我軍追襲,必然以最精銳的部隊殿後,我軍追擊必遭大敗。

但敵軍敗象已成,以慕容垂之能,自然不會放過這麼天大的機會。他令大軍暫駐不動,只選出來8000精銳騎兵,一路不疾不徐地跟著晉軍,既不與其交戰,又不脫離接觸。

晉軍起初十分懼怕燕軍追擊,故而提防甚嚴。但行軍十多天,卻絲毫不見燕軍有攻擊的跡象。隨著越來越接近東晉國界,晉軍中上下都以為燕軍並不敢追,因而戒備慢慢放鬆下來。而慕容垂就像一隻追蹤獵物的餓狼一樣,保持了極其恐怖的耐心,他足足跟蹤了700餘里,直到判明晉軍確實已經足夠懈怠時,才突然發起攻擊。

燕軍這種操作,桓溫未始預料不到,但他毫無辦法。不走就餓死,走又不能快走,只能穩紮穩打慢慢來。但己方是步兵,體力消耗太大,走的時間越長越於己不利。可是他能怎麼辦?形勢就是這樣,雙方都明白,誰也改變不了。

慕容垂的攻擊地選在了襄邑(今河南睢縣)。先前慕容德擊敗袁真後,也在此地埋伏,他與慕容垂合作,一攔頭一擊尾,打的疲備不堪的晉軍潰不成軍。晉軍五萬餘人被消滅一多半,這場聲勢浩大的北伐,就此被燕軍徹底粉碎。

這場火星撞地球式的對決也告一段落。心有不甘、卻無可奈何的桓溫退回荊州,終其餘生沒有與慕容垂再會一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