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叫“流浪”的三毛:奮不顧身的三次愛,憑什麼都不得而終?

瓊瑤寫故事,張愛玲寫生命,而她為愛寫人生。

她是畫家張樂平的紙上頑童,是石天琦筆下的溫潤才女,是世人眼中桀驁的流浪少女。

流浪於紙背上,流浪於天地間,流浪於遠方,流浪……只為那夢中的橄欖樹,萬水千山走遍。

這位少女便是三毛

那個叫“流浪”的三毛:奮不顧身的三次愛,憑什麼都不得而終?

世人喜歡三毛正如她喜歡自由與流浪一般,而對三毛而言,“流浪”是她一生的寫照。在她的生命中,遊歷過許多國家,品嚐到不同世界的滋味,最讓她留戀的也不過是因為愛。

她愛的並非是景,而是人。

三毛曾說:“只是為了愛,我們會放棄、會沉迷、會不顧一切地飛入火中燃燒,讓魂魄的眼睛在一旁安靜地注視我變成灰燼退去顏色,散去人間……”

然而,三毛流浪一生追求的愛,有三次是刻苦銘心的。

01.一次為怦然心動的初戀

1964 年三毛得到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均的特許,到該校哲學系當旁聽生,被老師稱為學校最有才華的女學生,但是她的心被同校一位才子給偷走了。

21歲的她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段戀愛。

那個叫“流浪”的三毛:奮不顧身的三次愛,憑什麼都不得而終?

那位才子叫舒凡,本名樑光明,戲劇系二年級的高材生,已經出版了兩本集子。三毛借了他的書來讀,讀完,便深深的愛上了這位才子。

此後的三四個月裡,三毛成了舒凡的“尾巴。”樑光明去小飯館吃麵,三毛也會去,坐在旁邊。樑光明上街,三毛也跟在後面。為了接近樑光明,三毛用稿費請客,樑光明雖然喝了三毛的酒,但就是不理三毛。

絕望之餘,三毛決定主動出擊。宴會結束,三毛在操場偶遇了舒凡,三毛徑直走向樑光明,用筆在他的手心寫下了自己的電話號碼。然後匆匆地跑回教室收拾書包回家,心裡只有家裡的電話,於是她和舒凡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可是美好的事物終究不長久,她們的戀情來得快去的也快。三毛向舒凡提出畢業後結婚,卻換來對方一句:“我們不要再相互折磨了,我太累了。”

三毛想用留學西班牙來逼舒凡妥協。結果,三毛未能如願。她問舒凡:“一切我都可以放棄,只要你給我一個承諾,給我一個未來。”而舒凡只是沉默,最後說“祝你旅途愉快。”

三毛徹底失望了。

那時的三毛和舒凡,彼此都深愛著對方,只是都讀不懂對方。最後的結局唯有錯過。

這或許正如那句:“我們總是在錯誤的年齡裡遇見那個想要廝守一生的人,我們都沒有錯,只是我們都習慣用自認為對的方式去對那個人好。”

02. 一次為真誠浪漫的姐弟戀

1967年,大學畢業24歲的三毛,帶著初戀的情傷去了西班牙的馬德里文哲學院求學。

那年的聖誕節夜晚,她在朋友家邂逅了未來的丈夫——荷西。

當時才18歲的荷西承諾:“Echo,你等我六年,我有四年大學要念,還有兩年兵役要服,六年一過,我就娶你。”看著這個可愛而略有稚氣的小弟弟,三毛似乎並沒有太當真。而是笑著故意氣他:“好啊,既然這樣,我們就疏遠一點,不要常常見面好了。”

一別,6年過去了,三毛再見到荷西已是高大、留著滿臉鬍子的西班牙青年。

在荷西家,三毛髮現房間的四壁上,滿滿一牆都是自己的照片:“我從來沒有寄照片給你,這些照片是哪裡來的?”

荷西說:“在徐伯伯的家裡。你常常寄照片來,他們看過了就把它擺在紙盒裡,我去他們家玩的時候,就把他們的照片偷來,拿到照相館去做底片放大,然後再把原來的照片偷偷地放回盒子裡。”

荷西向三毛表露真情,

三毛說:我的心已經碎了。

荷西:碎的心,可以用膠水把它黏起來。

三毛:黏過後,還是有縫的。

荷西:我這邊還有一顆,是黃金做的,把你那顆拿過來,我們交換一下吧!”在這一刻三毛感動得落下眼淚,心裡暗暗決定:“就是他了”。

7個月後,他們結婚了。

那個叫“流浪”的三毛:奮不顧身的三次愛,憑什麼都不得而終?

1973年為了三毛,荷西放棄了潛海,陪三毛去往世界上最廣闊,也最貧窮的撒哈拉沙漠。

三毛與荷西結婚的時候,荷西送她的禮物是一個完整的駱駝頭骨,而不是三毛想象中的一大束花,荷西在思想上永遠是三毛眼中的小弟弟,可是,他卻是最懂得三毛真正想要的。

在三毛眼裡的愛情是陪伴,是落到穿衣、吃飯、睡覺、數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

她說:真正的愛情,就是不緊張,就是可以在他面前無所顧忌地打嗝、放屁、挖耳朵、流鼻涕;真正愛你的人,就是那個你可以不洗臉、不梳頭、不化妝見到的那個人。而荷西,正是那個人。

那個叫“流浪”的三毛:奮不顧身的三次愛,憑什麼都不得而終?

03.

三毛與荷西的愛情或許天都在嫉妒。1979年9月30日那天,荷西閒來無事,像往常一樣,到海邊捕魚散心。他潛入海底,便沒有再浮出水面。

三毛滿世界呼喊,派人在海里四處尋找,她不停地禱告上帝,讓他的丈夫回家。兩天後,荷西的屍體被撈了上來。

三毛悽慘地喊叫著荷西的名字:他等了我6年,愛戀了我12年,訣別時沒有跟我說一聲再見。因為這一年,荷西才三十歲,三毛和父母在一起,剛剛跟荷西分開兩個晝夜而已。

一年365天,六年是2190天,這麼多天,三毛跟荷西不曾分開過,一分開,就成了陰陽永隔。

荷西的離去給三毛帶來了無盡的悲痛。一起克服了沙漠的艱苦生活,一起經歷了沙漠的探險,也一起平安走過了戰爭歲月,最後,卻沒能躲過意外。

三毛在荷西的墓碑裡寫到:“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們。”

那個叫“流浪”的三毛:奮不顧身的三次愛,憑什麼都不得而終?

1981年三毛懷著悲痛,在父母的扶持之下,回到臺灣定居,結束了長達14年的異鄉生活。

失去荷西的三毛生活也婉約失去了顏色,唯有用旅行散心緩解喪夫之痛。三毛把旅行途中感想和懷念荷西的散文結集出版,書名取為《夢裡花落知多少》。此後陸續出版《萬水千山走遍》。

三毛在《萬水千山走遍》裡寫到:世上的歡樂幸福,總結起來只有幾種,而千行的眼淚,卻有千萬種不同的疼痛,那打不開的淚結,只有交給時間去解。

04.一次,是為那悽美無奈的”黃昏戀”

1990年春,三毛在《臺灣日報》上讀到一篇報道《在那遙遠的地方》,一位堅強而又矍鑠的老人,在黃沙漫漫的戈壁灘、用心底流淌出的歌聲抵禦著27年的牢獄之災。

這位老人,就是西部歌王——王洛賓。那一刻,三毛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被打動了,彷彿冥冥之中悟到了前生。三毛放下報紙,立即收拾行囊,她要去尋找王洛賓。

與王洛賓的第一次相見,三毛向王洛賓唱起自己成名曲《橄欖樹》,王洛賓也為三毛唱獄中作品《高高的白楊》,三毛為那歌中故事潸然淚下也為王洛賓的人生和藝術才華傾倒。

經過兩天短暫的接觸,三毛的心中泛起了陣陣漣漪,這是荷西離開之後,三毛第一次的感情際遇。那一年三毛47歲,王洛賓76歲。

那個叫“流浪”的三毛:奮不顧身的三次愛,憑什麼都不得而終?

三毛與王洛賓

三毛依依不捨離開了王洛賓回到臺灣,但她的心卻留在了大漠戈壁。

短短几個月,三毛按耐不住心中對王洛賓的傾慕,便書信表露:“萬里迢迢,為了去認識你,這份情不是偶然,是天命。沒法抗拒的。你無法要求我不愛你,在這一點上,我是自由的…”

面對三毛率真熾熱的感情,已經76歲高齡的王洛賓豈能無所知,於是三思之後,王洛賓寫信給三毛,委婉表達自己的彷徨:蕭伯納有一把破舊的雨傘,早已失去了雨傘的作用,但他出門依然帶著它,把它當作柺杖用。

那個叫“流浪”的三毛:奮不顧身的三次愛,憑什麼都不得而終?

王洛賓在信裡不無憂傷地自嘲:“他就像蕭伯納那把破舊的雨傘。”之後,王洛賓漸漸減少了給三毛寫信的次數。在三毛心中已經認定,王洛賓那裡有她的精神歸宿。

為此,三毛匆匆回信,嗔怪王洛賓:“你好殘忍,讓我失去了生活的柺杖!”

那個叫“流浪”的三毛:奮不顧身的三次愛,憑什麼都不得而終?

三毛寫給王洛賓的信

為愛奮不顧身,終究未能與君同,1991年1月4日用絲襪終結了生命。

噩耗傳來,王洛賓悲痛不已, 寫下晚年最後一首情歌《等待--寄給死者的戀歌》:“你曾在橄欖樹下等待又等待, 我卻在遙遠的地方徘徊再徘徊, 人生本是一場迷藏的夢, 請莫對我責怪。為把遺憾續回來, 我也去等待, 每當月圓時, 對著那橄欖樹獨自膜拜。 你永遠不再來, 我永遠在等待, 等待等待, 等待等待, 越等待, 我心中越愛。”

沒有合適的土壤,再美好的愛之花,也無法開花結果。若說遺憾,大抵是,來得不是時候。三毛與王洛賓之間的愛情,就這樣,於塵世間匆匆錯過,徒留下後人的一聲聲嘆息。

愛情這東西,無法以單純的辜負不辜負來定論。誰都不知道,誰能陪誰、又能陪著走多久。因此,且行且珍惜。

05.

三毛選擇另一種方式隨一生摯愛“流浪”(自縊)至那心中的遠方。是因為那裡,有荷西,有愛,有溫柔的撒哈拉。

就像她曾寫下:“如果有來生,要做一隻鳥,飛越永恆,沒有迷途的苦惱。東方有火紅的希望,南方有溫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殘陽,向北喚醒芬芳。”

那個叫“流浪”的三毛:奮不顧身的三次愛,憑什麼都不得而終?

當一個人經歷了足夠多的風景與人事,就會了解宿命源頭的全部含義,包括得到又必然失去的愛,和那永恆的生死。而對於三毛,生或死,明顯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三毛,曾經那個浪漫的傻子,她的一生只不過抵了別人的好幾生。

而“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或許是對三毛最好的詮釋了!

那個叫“流浪”的三毛:奮不顧身的三次愛,憑什麼都不得而終?

語非年:馬拉松愛好者,自律達人;文字抒寫內心,跑步窺探生活,致力於身體與靈魂同時在路上,隨性而不隨意的一枚追風女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