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薩滿文化:薩滿神歌——高深莫測的語言魔法

薩滿教 烏蘇里江 文化 滿族文化網 2019-02-27


滿族薩滿文化:薩滿神歌——高深莫測的語言魔法


(赫哲族薩滿)

編者注:王松林、田佳訓提供的《薩滿文化和中華文明》,原文比較長,所以我們分為幾個專題發表。

歡迎大家共同學習和討論,歡迎提供寶貴意見。

薩滿神歌——高深莫測的語言魔法

薩滿神歌,是溝通人與神界的聯繫,或者說是與超自然力量聯繫的神性語言,是薩滿必須具備的專用技能之一。儀式中薩滿神歌的效用就在於:通過呼喚、祈禱、讚美、傾注情感等一定程序化的、模式化的語言形式,激發想象,發洩情感,達到與神的交流。據說,通過它的神祕互滲,薩滿可以接觸、制約那個無形的神祕力量,一旦人類的祈求、希望和信念傳到神靈那裡,神就會給他們帶來期盼的結果。薩滿神歌的特殊功能和魔法效果,使得原始先民把它看成一種神聖的力量,是可以支配改造現實事物的語言魔法。

可見,薩滿神歌包含著信仰者的宗教體驗和宗教觀念。利用儀式和歌舞來同影響人類和自然界的神祕力量溝通,以滿足原始人類的各種主管祈求,是一種悠久且廣泛存在於不同歷史階段和不同地區的原始宗教現象。薩滿神歌做為人神溝通的手段之一,是薩滿教體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滿族薩滿文化:薩滿神歌——高深莫測的語言魔法


(赫哲族薩滿)

滿—通古斯各民族中薩滿神歌非常豐富,即使在保留資料較少的赫哲族,本世紀30年代凌純聲先生的著作《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書中,也記錄下其中的重要內容:

所謂薩滿神歌就是指誦唱薩滿神詞,有時念似唱,有時唱似念,唸的、唱的、半念半唱的,時而還分別行之,所以在凌純聲先生的記錄中常用“唸唸有詞”、“祝禱”、“唸咒”、“半唱半說”、“唸誦”、“唱和”等詞分別表述。從內容方面來鑑別,凌純聲先生用上述詞彙所交代的具體內容,基本上屬於薩滿神歌範疇。

“問病歌”是赫哲薩滿神歌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凌純聲先生記錄的是:薩滿穿戴神衣神帽,坐在炕沿上,擊鼓請神,口中唸唸有詞。先報他自己的裝束及所用神具,大意雲:“十五根神杆,杆下一對朱林神,還有飛來的神鳩,大的神鷹,身掛十五個銅鏡,背後護背鏡,頭戴五叉神帽,胸前掛銅的布克春神、鐵的薩拉卡神。服神衣,穿神褲,束腰鈴,圍神裙,手套神手套,足蹬神鞋,取鼓槌,執神鼓,鼓聲起,神四布。”報至此再擊三聲,繼續報他所領的神名,大意雲:“騰雲駕霧的老爺神、娘娘神,在雲城上霧城上盤旋。在三個山峰的中峰坡下有個愛敦神、鹿神和石頭朱林神。在北海島上石門屋下伏著一對虎神。南海中三個山峰下的神,烏蘇里江南岸水漩處的鰉魚神,七星砬子坡下九個門前的娘娘神。”如薩滿所報神名及神具為領神的病人所當領的神,那時病人的雙肩不斷地微微震動,栽力(薩滿助手)即報說“抖了“。否則,不震動,栽力即報說:”不抖“。薩滿便須改變其詞為之另找某某神或某某神具。直到病人全身顫動,撲抱愛米(神靈),陷入昏迷,隨後薩滿將腰鈴及神裙為之服系,授之鼓槌,領神的病人擊鼓狂舞,直到神志恢復。


滿族薩滿文化:薩滿神歌——高深莫測的語言魔法


(赫哲族薩滿治病圖)

薩滿看病的唱唸有著一定的套路。凌純聲先生記錄,此時薩滿先擊鼓三大聲,每聲約隔兩秒,喃喃作語,大意為:“薩滿某某,現時來某某人家,為某某看病”。說畢,鼓聲每擊三下一頓,半唱半說,先依次序報告自己所領之神及其神具的出處。報告畢,鼓聲轉急而微,於是薩滿探測病源。探病源分三個步驟:第一步,薩滿先將個人所領之神依次點名,一位一位細細探問,是否病人有得罪之處,或因曾經許願,迄今未還,或因婦女身體不潔,有瀆神靈。每點完神靈時,鼓聲轉高而緩。如說中病源時,病人自然雙肩抖動,扶其身後的栽力感覺後,乃於鼓聲緩時,報告薩滿。……若薩滿探問薩領之神俱與病人不生任何影響時,乃作第二步的探病手續。此即探該病人家廟各神,如吉星神、娘娘神、九聖神(包括牛神、馬神、蟲神、藥王神、城隍、土地、龍王、老爺九神)、樹神,順序問到,病者是否有過侵犯之處。如病人雙肩不抖,無表示時,薩滿乃作第三步的探病手續。這次探問病人是否擾及南山或北山的鬼怪,或吊死的冤魂,或是狐仙、黃鼠精,而其靈魂為鬼怪妖魔所攝……


滿族薩滿文化:薩滿神歌——高深莫測的語言魔法


(赫哲族薩滿治病圖)

當薩滿指示神靈全追查驅逐鬼怪精靈時,情緒激昂,猛擊手鼓,唱起了“驅魔歌”:

“人無病不能臥炕不起,請順著戰神方面查尋,請沿著供神方面追蹤,往各處廟堂去打聽,此處沒有再尋別地。也許被橫道而行的怪物帶走,或許被過路的閒神拖走,這裡沒有尋找別處。說不定被鬼騙走,可能叫妖魔拐去,哪兒有就到哪兒找,應該攻擊的就攻擊, 應該講和的就講和,願諸位神靈多多努力!”

“謝神歌”也稱“送神歌”,主要是謝神和請神歸位。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為了送神,通古斯各族都創造了自己的送神歌,有的已有規定的演唱套路。在一段赫哲族薩滿的送神歌中,唱到:

“諸神在這場戰鬥中,有很大的功勞。如今供上拉拉飯,把聖克勒香菸祭燒。慰勞諸位斯翁,請大家吃好喝好。現在我們勝利了,與妖魔的戰鬥結束了。各位神靈請回自己住處,睡好,休息好,等有情況再給報信,三通鼓後準時趕到。要聽清,要記住,千萬別忘了!”

《阿格弟莫日根》中的“送神歌”唱道:

“舉行完隆重的祭奠,請諸神奠駕歸位。你們來自高山的,就回到高山去吧!你們來自大江的,就回到大江去吧!你們來自森林的,就回到森林去吧!你們來自草原的,就回到草原去吧!”

阿哈看病亦有跳神之說,其順序一如薩滿看病,其禱告的神詞雲:“神明的娘娘們!我等住在狗屯裡,烏鴉屯裡……,我等是密林裡的人,生活在草蔭裡的人,什麼規矩都不懂的人,吃生肉的人,火毒很大的人。小奴才在娘娘座上擺設著金桌子、金香爐、焚金爐、化金爐,跪塵地,求娘娘,放病症,勿太重。三日內,病痊癒,殺雞子,送金紙,饗娘娘。望娘娘保佑病人得好,讓娘娘名譽倍增,奴才顏面也光榮”。阿哈看病,以自貶自謙來討取神靈高興,再以贊祭品、許願使神歡心,從而施以眷佑,是通古斯神詞中比較現代的一種表達方式。


滿族薩滿文化:薩滿神歌——高深莫測的語言魔法


(赫哲族薩滿治病藥巾)

“送魂歌”演唱於赫哲族的喪葬儀式之中,俗稱“撂擋子”,意思是送死者的靈魂去布尼(陰間)。它是由專門的送魂薩滿跳神主祭的隆重活動,一般在死後百日舉辦。祭祀中“薩滿要把神裙、神帽穿戴好,坐在木偶像旁邊,擊鼓唱誦”,大意是:“奧任,可憐的奧任(人的第二個靈魂),神靈保護著你。在闊力神的指引下,把你送到布尼。你放心地去吧,不要留戀家裡!你的孩子給你斟酒,你高高興興地喝吧!喝完了坐上十五條狗拉的爬犁,順順當當地去布尼,平平安安地去布尼。”

“咒語歌”是指一些請神短歌。如凌純聲先生等介紹赫哲族有一中叫“弗力蘭”的薩滿,專司祝禱,像祭天神,祭吉星神廟均由弗力蘭主持祝告。凌先生介紹:在富克錦每一族供一天神,而在額圖,則每家都供天神。人生遇極大的危險而得保平安,患生病而得全愈,或漁獵豐收等等,他們都以為是天神的佑護賜福,因此許願祭祀天神……


滿族薩滿文化:薩滿神歌——高深莫測的語言魔法


(清代赫哲族圖)

是日,日上三杆,主人與來賓齊聚神樹前,作牛、羊、豬、雞為犧牲。先由佛日朗祝告迎神,獻犧牲,焚香草,主人及來賓叩頭;佛日朗又祝告以酒灌豬羊耳,主人來賓又叩頭;佛日朗又祝告,供上煮熟豬羊肉,主人來賓又叩頭;佛日朗再祝告送神,主人來賓乃叩頭謝神,而後禮畢。這種祭禮方式和祭神程序類似滿族的家祭。滿族家祭中,薩滿所唱神詞的內容與佛日朗的祝告幾乎是一樣的。《赫哲族文學》記有一家祭請神短歌,其歌詞意為:敬酒焚香,神靈速降。此歌當屬請神短歌一類。此外,凡遇緊急情況或特殊事情需神來助,薩滿也會念咒請神。可見,咒語神歌運用靈活,它被做為獲取神力以解難題的工具。這類咒語有許多是不唱的,只是默聲叨唸。

1985年,在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三牛錄發現了100年前即1884年由納喇氏爾喜薩滿抄寫的《薩滿神歌》,分二冊,共126頁。這是將世代流傳民間的各種薩滿儀式歌、薩滿治病時吟唱的神歌、薩滿神靈圖、薩滿上刀梯圖示、薩滿祭神方位圖、薩滿術語解釋及薩滿護身咒語彙編成冊的集成,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其具體內容如下:


滿族薩滿文化:薩滿神歌——高深莫測的語言魔法


(薩滿祈求豐年)

上冊名曰《請神·求神·告神之祈禱書》,包括如下神歌:

1、學薩滿時的祈禱神歌,(包括《引子》、《祈求金托裡之神歌》、《祈求金梯之神歌》)。

2、薩滿坐在板凳上哀求之神歌。

3、薩滿站立門前告神之神歌。

4、薩滿為治病而求告之神歌。

5、薩滿設筵呼喚山羊之神歌。

6、請大神時薩滿助手唱的神歌。

7、薩滿通過十八卡倫(關卡)之神歌。

下冊名曰《給疾病送“巫爾忽”(祭物)之祈禱書》(包括《薩滿給疾病製作三個“巫爾忽”(祭物)之神歌》,其中有14種神歌)。

錫伯族薩滿為治病而吟唱創神歌各種各樣,如在《薩滿神歌》中,除記錄各種儀式神歌之外,大部分是薩滿為治病或與疾病相關而吟唱的神歌,內容豐富多樣,再現了錫伯族先祖的世界觀、信仰、習俗、生活環境以及語言和民歌的特點。在這些神歌裡,薩滿祈求和讚美各種神靈,其中包括屬於民族的諸多祖先神靈和薩滿神靈,以及屬於全民族的具有人格化的諸多神靈,如虎、鷹、豹、狼、蛇、野豬;慈善的男女祖先神、灶火祖母神、喜利福母神(錫伯族保佑子孫延續的女神)、海爾堪祖先神(牲畜保護神)、天花祖母神、伊散珠祖母神(錫伯族薩滿神界的主宰)等,薩滿藉助這些神靈的力量戰勝惡魔。當薩滿祈求這些神靈時,根據不同情況要“虔誠地祈求”、“悲慼地祈求”、“雄壯地祈求”、“訴說般地祈求”等。這不僅使薩滿的吟唱富於藝術性,而且增強了對患者的感染力。尼·尼·克羅特科夫說,觀眾極愛聽鬥琪的唱詞,他們不但都非常注意地聽,而且一旦鬥琪稍微停頓,眾人便齊聲重複其最後詞語。錫伯族薩滿神歌在世代產生和發展過程中,經過集體不斷的精心加工琢磨,形成符合本民族語言規律、審美觀點和便於吟唱的格律,同時每一種神歌都配有特定的曲調,如除了《薩滿神歌》記錄的各種神歌外,還有在民間流傳的《霍里色》《阿爾坦庫裡》《吒嘿一一誅嘿》《吾亞喇厄爺》《索裡央克》等。此外,錫伯族薩滿神歌的突出特點是幾乎每一種神歌都有襯詞。這些襯詞由薩滿助手和眾人一起吟唱,具有開場白和與薩滿配合吟唱的作用。比如,有一首《薩滿神歌》是這樣唱的:

啊咳,扎咳,霍芬——達裡,

扎咳,朱嘿,伊訥昆一一達裡。

在各個角落,霍芬一一達裡,

響起咎鐺聲,伊訥昆——達裡,

驀然聽起來,霍芬一一達裡

不是鈴鐺聲,霍芬一一達裡。

……

這是一首讚美薩滿神靈的歌,篇幅45行。由薩滿助手和眾人先吟唱襯詞,然後和薩滿一句一句地配合吟唱。這樣,薩滿助手和眾人吟唱的襯詞方面與薩滿吟唱的正歌形成完整和諧的統一體,另一方面為薩滿的即興創作提供了適當的時間。目前這些襯詞的含義尚無人知曉,但在古代肯定是有特定含義的,或者是表達心理的感嘆詞,或者是咒語,或者是狩獵術語……隨著脫離原始氏族社會的漁獵經濟生活,錫伯人逐漸忘記了它們的確切意義。但無論怎樣,襯詞與薩滿神歌渾融一體,相輔相成,需要眾人和薩滿配合共同吟唱。這無疑說明薩滿神歌是在古老時代集體創作的產物。此外,錫伯族薩滿在治療患者時,也像其它民族和地區的薩滿一樣使用咒語。不過,這些咒語也和薩滿古歌一樣有格律和材詞,必須由眾人和薩滿配合共同吟唱。如在《薩滿神歌》中記錄一位薩滿神靈在四方之路巡視,他手持文木硬弓和帶有虎鵰翎羽的鋼鐵箭鏃,見到惡魔時“若違抗不去時,就射它的脖頸;若拒絕不去時,就射它的心窩;若不說實話時,就射它的嘴巴……”每一句後面都有“霍芬一一達裡”或“伊訥昆一一達裡”的襯詞。這一首咒語神歌有38行,唱出了薩滿遇到惡魔時,威武剛強,痛心疾首,嚴懲不怠的心境。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學者宋和平蒐集譯註的《滿族薩滿神歌》有46首,其中有的就是薩滿在跳神治病時唱的神歌。如《排神》中請的是鳥神、獸神和蛇神:

……宴請各種鳥神,虎神啊!大鵬鳥神、雕神。雕神居住在白山山蜂層中,從日月中降臨。鷹神啊!居住在白山山峰層中,從天上降臨。水鳥神啊!居住在天上白山山峰中。白鳥神啊!與蘇錄瞞尼善佛一起,經過蘆葦場地片降臨。曠野鳥神啊!鶺鴒鳥神啊!從白山天上降臨。金煉火龍善佛啊!居住在長白山山峰上,從拉林河降臨。飛虎瑪法神啊!居住在第九山峰的金溝中。母臥虎神、公坐虎神、恩犁虎神、大白虎神啊!統統宴請。居住在白山上,從山嶺上降臨。八十隻豹神,九十隻狼神,統統宴請,從白山上降臨。野豬神啊!居住在白山上,從銀山谷降落。黑熊瑪法啊!金錢豹神,統統宴請。經過白山上,從尼瓦海河降臨。八尺蟒神、九尺蛇神,從天上白山降落。居住在白山山崗上。金火花神啊!金煉火龍神啊!依蘭阿立瞞尼善神,統統宴請。請附薩滿之體。金舌島神啊!銀舌鳥神阿!居住在各自的山林中,各自的山樓裡,在山林樓閣中,盛京可見……

滿族石姓氏族薩滿的《送神神歌》是這樣的:居住在杓中善山峰上,從銀溝中降臨的飛虎神。從我處去吧!走吧!堵塞鬼門,敞開生路。諸位神靈慈愛,神壇前求吉祥,神主前祈太平。保佑太平、吉祥,保佑老少健康生活。百年無戒,六十年無疾。子孫滿堂,豬羊滿圈。諸位神靈,請回各自的山林吧!各自去吧!各個山峰遙遠!一夥夥、一群群走吧!三角清查,四角察看。

薩滿跳神,鼓聲咚咚,腰鈴鏗鏘,神歌激昂,氣氛熱烈,場面壯觀。一般來說,神歌是由向神稟告、恭請神靈、問明病因、驅除病魔、感謝神靈、敬送神靈等部分組成,並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做為神聖的原始宗教儀式語言,薩滿神歌採用了較為規範和固定的句法形式,用以表達莊重的情感、謹慎的態度和虔誠的祝禱。二是,所有薩滿神歌都有專門的儀式功能,以及程序化的儀式風格。請神歌、驅魔歌、送神歌、送魂歌、過陰歌、贊神歌、祈太平歌等,都是在不同祭祀中根據儀式要求在某一祭禮過程中的儀式演唱,歌詞的內容、運用的語言方式、歌體形式等都受薩滿儀式的直接制約。當然,在具體運用中也有它的靈活性。三是,以情真意切的讚美語言來與神交流,達到與神靈的呼應與交感。讚美之詞是說給超越常人之上的神靈聽的,在他們面前,人類的謙卑和虔誠都發自強烈的情感和尊敬的態度。這其實也是人類的功利手段之一。到目前為止,在中國境內所有滿—通古斯語族中都發掘到相當數量的薩滿神歌,正是這些珍貴的文化資料,使我們比較完整地觀察和探悉薩滿原始文化的全貌。

作者王松林、田佳訓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