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父母的角色轉變成“心靈導師”?

儒家 春節家書 早期教育 育兒 神意通達 2019-02-13
如何從父母的角色轉變成“心靈導師”?

問:如何從父母的角色轉變成“心靈導師”?

答:保住孩子的天性,父母就能進化成心靈導師。

如何保住孩子的天性呢?那就要如其所是。放下自己的主觀判斷,根據孩子的天性養育之,而不要把孩子工具化,功利化,讓孩子實現父母的願望。你想啊,你自己都不能把自己的夢想實現,你能讓別人把你的夢想實現嗎?雖然孩子寄託著父母的希望,但這個希望應該是通過孩子的願望來實現的,如果孩子不想要,那孩子從小就揹負了父母給的任務,不是為他自己活著,到他長大能夠自主時,絕對把前面父母下的心血毫不可惜地扔掉。許多從小練琴、練打球、練畫畫的人,工作以後再也沒有摸過這些東西,為什麼?因為他從小是被父母逼著學這些東西的。即使有天分,興趣卻被磨沒了,不能操持一生。像郎郎丁俊輝、釋小龍這樣從幾歲就被父母安排了命運的還能拼搏成功,肯定當初就喜歡這個運動。如果是孩子自己的選擇,那麼沒有問題。

如其所是,實際是一種平等觀。做父母的不僅要能理解孩子,還必須變成孩子,才能切實與他感同身受。這需要放下自我,與孩子打成一片。不陪孩子同哭同樂同喜同悲,幻想著靠教育來養育孩子,這個度很不好把握。不是不可以,但要時時覺察,及時調整,實際上更累。

如其所是就是尊重孩子個性,像他自己的樣子那樣對待他。他自己的天性就叫良知。王陽明說:不惟人有良知,草木瓦石皆有良知。可見,良知不僅是指良心,它是一種本然如是的狀態或性質。儒家叫物各付物。佛家叫自性。這種東西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你改變不了它。它就不是一種物質或精神,而是一種屬性。就是自在的狀態。無論你強加給它什麼,它都不會放棄自己的存在。

所以,費那個勁幹嘛?

果真能夠看破這一點,也就轉變成心靈導師了。養育孩子的智慧就自動生出來了。

你的問題以你自己不情願的方式獲得瞭解決。(神意通達/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