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讀書有益氣質

儒家 荀子 孔子 聞一多 光明網 2017-06-19

王學泰

中國傳統的讀書就像古代生活一樣,節奏是很慢的,這一點從教育的起始就養成了。

就說明清兩代,小孩初進私塾,拜完孔聖人和老師,第一件事就是拿著一冊課本請老師“號書”(標明應背誦的段落)。從入學始就得背書,學過的經典更要背下來,這還不“慢”嗎?

那時的知識人必須背誦儒家經典如四書五經,將之融化在血液中;對非經典書籍,讀時也很認真、仔細,因而基礎知識都很牢靠。讀王念孫的《讀書雜誌》、聞一多的《古典新義》,可見作者考證某個字、詞時,幾乎窮盡古籍中相關的所有資料,且順手拈來,十分隨意,彷彿現今的數據庫檢索。這都是“慢讀”功夫的顯現。

儒家認為人人都可通過修養達到像堯舜一樣的人格,荀子認為要達到聖人的境界,就要終身讀書學習,這是成為堯舜的必由之路。因此讀書不能僅“出乎口,入乎耳”,更要在“口”“心”之間反覆往來。當代作家流沙河談讀書體會時說:背古文,能讓一個人的內在氣質發生質的改變,包括人格上的改變。

“人格上的改變”就是指讀書可“移性”,提高人的品德氣質:形成文化性的人格。背上這些古文,就有了祖先的靈魂居住在你的頭腦裡,觀察事物時,祖先的靈魂會指導你。真假、美醜、善惡,都有了文化上的取捨。這是最成功的國文教育,真正塑造人的靈魂。

我對孩子說,一定要背書,有些書你記在心裡,才跟你的人格融為一體,對你產生影響。人的性格是很難改變的,唯有讀書可能改變,因為你腦子裡坐著一個時刻指導你的人。設想,如果你腦子裡有位司馬遷或杜甫坐在那裡,對你的行為思想會不會有些約束?

近讀《中斷時代:碎片化造成現代人智商下降》,講手機、電話、郵件造成了時間的中斷,使得人們很少有整塊時間思考問題。其實,人們熱衷於從電腦的搜索和手機的微信中獲取知識,其所得到的也是極其膚淺的信息。文字表達需要讀者在頭腦中將文字轉換成畫面,需要讀者調動自己的記憶、情感去破解文字的密碼,它需要耐心品味,在閱讀的過程中甚至要停下來想一想才能品出滋味,而不是一味地“快”。

摘自《寫在歷史的邊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