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

“一帶一路”倡議為我們與世界各國的聯繫、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多種機遇,然而,僅就規劃專業人員而言,在想要“走出去”的時候,我們往往發現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並不瞭解,想要開展項目合作更是困難重重。本系列梳理了“一帶一路”若干國家的城市規劃體系,希望規劃專業人員能從中獲益。

本系列文章一部分來自北京交通大學英文城鄉規劃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國際碩士班的課程作業,還有一部分來自東南大學王興平教授的團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境外產業園區規劃技術合作研究與示範應用”)。

感謝北京交通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張純副教授、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王興平教授和武漢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間規劃研究中心熊威部長的大力支持。也歡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我們。

上一篇:“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瑞典(一)

5 哥德堡市的城市規劃哥德堡(Göteborg)由國王於1619年建立,目的是在北海(Northern Sea)形成一個軍事前哨[1]。城市中心保留了網格狀街道格局,一些運河及其於運河佈置的護城河。長期以來,作為海上貿易的主要港口城市,哥德堡建城早期就有其他國家的人口大量湧入,這也為它贏得了“小倫敦”的綽號(圖5)。

"

“一帶一路”倡議為我們與世界各國的聯繫、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多種機遇,然而,僅就規劃專業人員而言,在想要“走出去”的時候,我們往往發現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並不瞭解,想要開展項目合作更是困難重重。本系列梳理了“一帶一路”若干國家的城市規劃體系,希望規劃專業人員能從中獲益。

本系列文章一部分來自北京交通大學英文城鄉規劃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國際碩士班的課程作業,還有一部分來自東南大學王興平教授的團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境外產業園區規劃技術合作研究與示範應用”)。

感謝北京交通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張純副教授、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王興平教授和武漢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間規劃研究中心熊威部長的大力支持。也歡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我們。

上一篇:“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瑞典(一)

5 哥德堡市的城市規劃哥德堡(Göteborg)由國王於1619年建立,目的是在北海(Northern Sea)形成一個軍事前哨[1]。城市中心保留了網格狀街道格局,一些運河及其於運河佈置的護城河。長期以來,作為海上貿易的主要港口城市,哥德堡建城早期就有其他國家的人口大量湧入,這也為它贏得了“小倫敦”的綽號(圖5)。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5 哥德堡的位置與形狀

資料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58742302;http://2.bp.blogspot.com/-Sblu6satdss/Tty4aai7ejI/AAAAAAAABgE/5ry9ZUH_MC8/s1600/sverige_Karta.jpg(作者有加工)

隨著工業化和隨之而來的城市化浪潮,哥德堡已成為瑞典重要的商業中心,在19世紀下半葉得到了迅速發展[16]。今天的哥德堡是瑞典第二大城市,並正在從1950年代的以工業和港口城市為主的城市,轉變為一個由知識、服務部門和技術革新推動的城市。由於位於西海岸,它也有了一個新的綽號“瑞典的前院”(Sweden's front yard)。 儘管城市人口和麵積都在增長,但護城河以內仍然是城市的核心(圖6),大多數景點距離主要城市廣場蓋塔普拉森廣場(Götaplatsen)僅有幾步之遙。此外,哥德堡還擁有幾個位於市中心的大型公園,作為城市的“綠肺”[16]

"

“一帶一路”倡議為我們與世界各國的聯繫、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多種機遇,然而,僅就規劃專業人員而言,在想要“走出去”的時候,我們往往發現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並不瞭解,想要開展項目合作更是困難重重。本系列梳理了“一帶一路”若干國家的城市規劃體系,希望規劃專業人員能從中獲益。

本系列文章一部分來自北京交通大學英文城鄉規劃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國際碩士班的課程作業,還有一部分來自東南大學王興平教授的團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境外產業園區規劃技術合作研究與示範應用”)。

感謝北京交通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張純副教授、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王興平教授和武漢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間規劃研究中心熊威部長的大力支持。也歡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我們。

上一篇:“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瑞典(一)

5 哥德堡市的城市規劃哥德堡(Göteborg)由國王於1619年建立,目的是在北海(Northern Sea)形成一個軍事前哨[1]。城市中心保留了網格狀街道格局,一些運河及其於運河佈置的護城河。長期以來,作為海上貿易的主要港口城市,哥德堡建城早期就有其他國家的人口大量湧入,這也為它贏得了“小倫敦”的綽號(圖5)。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5 哥德堡的位置與形狀

資料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58742302;http://2.bp.blogspot.com/-Sblu6satdss/Tty4aai7ejI/AAAAAAAABgE/5ry9ZUH_MC8/s1600/sverige_Karta.jpg(作者有加工)

隨著工業化和隨之而來的城市化浪潮,哥德堡已成為瑞典重要的商業中心,在19世紀下半葉得到了迅速發展[16]。今天的哥德堡是瑞典第二大城市,並正在從1950年代的以工業和港口城市為主的城市,轉變為一個由知識、服務部門和技術革新推動的城市。由於位於西海岸,它也有了一個新的綽號“瑞典的前院”(Sweden's front yard)。 儘管城市人口和麵積都在增長,但護城河以內仍然是城市的核心(圖6),大多數景點距離主要城市廣場蓋塔普拉森廣場(Götaplatsen)僅有幾步之遙。此外,哥德堡還擁有幾個位於市中心的大型公園,作為城市的“綠肺”[16]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6 哥德堡的護城河內部區域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6]

哥德堡是瑞典三個主要的人口增長地區之一(另兩個是斯德哥爾摩和馬爾默),預計這三個地區未來將容納瑞典70%的人口[17]。哥德堡目前正處於擴張階段,其人口和就業市場都在穩步增長[18]。哥德堡目前的城市總體規劃表達了決策者們對城市發展重點的思考,以及城市面臨的一些挑戰。5.1 哥德堡城市總體規劃“哥德堡規劃的第一個目標是實現建設區與戰略節點發展的相輔相成。”[19](圖7)

"

“一帶一路”倡議為我們與世界各國的聯繫、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多種機遇,然而,僅就規劃專業人員而言,在想要“走出去”的時候,我們往往發現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並不瞭解,想要開展項目合作更是困難重重。本系列梳理了“一帶一路”若干國家的城市規劃體系,希望規劃專業人員能從中獲益。

本系列文章一部分來自北京交通大學英文城鄉規劃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國際碩士班的課程作業,還有一部分來自東南大學王興平教授的團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境外產業園區規劃技術合作研究與示範應用”)。

感謝北京交通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張純副教授、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王興平教授和武漢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間規劃研究中心熊威部長的大力支持。也歡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我們。

上一篇:“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瑞典(一)

5 哥德堡市的城市規劃哥德堡(Göteborg)由國王於1619年建立,目的是在北海(Northern Sea)形成一個軍事前哨[1]。城市中心保留了網格狀街道格局,一些運河及其於運河佈置的護城河。長期以來,作為海上貿易的主要港口城市,哥德堡建城早期就有其他國家的人口大量湧入,這也為它贏得了“小倫敦”的綽號(圖5)。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5 哥德堡的位置與形狀

資料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58742302;http://2.bp.blogspot.com/-Sblu6satdss/Tty4aai7ejI/AAAAAAAABgE/5ry9ZUH_MC8/s1600/sverige_Karta.jpg(作者有加工)

隨著工業化和隨之而來的城市化浪潮,哥德堡已成為瑞典重要的商業中心,在19世紀下半葉得到了迅速發展[16]。今天的哥德堡是瑞典第二大城市,並正在從1950年代的以工業和港口城市為主的城市,轉變為一個由知識、服務部門和技術革新推動的城市。由於位於西海岸,它也有了一個新的綽號“瑞典的前院”(Sweden's front yard)。 儘管城市人口和麵積都在增長,但護城河以內仍然是城市的核心(圖6),大多數景點距離主要城市廣場蓋塔普拉森廣場(Götaplatsen)僅有幾步之遙。此外,哥德堡還擁有幾個位於市中心的大型公園,作為城市的“綠肺”[16]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6 哥德堡的護城河內部區域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6]

哥德堡是瑞典三個主要的人口增長地區之一(另兩個是斯德哥爾摩和馬爾默),預計這三個地區未來將容納瑞典70%的人口[17]。哥德堡目前正處於擴張階段,其人口和就業市場都在穩步增長[18]。哥德堡目前的城市總體規劃表達了決策者們對城市發展重點的思考,以及城市面臨的一些挑戰。5.1 哥德堡城市總體規劃“哥德堡規劃的第一個目標是實現建設區與戰略節點發展的相輔相成。”[19](圖7)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7 《哥德堡城市總體規劃》封面為了滿足城市未來的需求,區域規劃局(Regional Planning Authority)提出了所謂的“空間結構意向”(structural image),概述了整個哥德堡地區的可持續增長戰略,而總體規劃以這一空間結構意向為指導。空間結構意向由六個部分組成,即:核心—哥德堡中部;連續城區—提供良好的公共交通;由鐵路、公路為支撐的主要幹道;海岸帶,包括近海島嶼;綠色楔形森林和農業景觀;流經城市的歌塔河(Göta River)[16]。 城市由21個區組成,每個區都有一個規劃委員會[16]。這些委員會共同制定哥德堡城市總體規劃,最近一版是2009年完成並獲得批准的,規劃期約20年[18]。它由以下5個部分組成。

(1)主要文件

  • I 原則和戰略(13個戰略問題、擴展規劃、區域範圍目標)

  • II 土地和水的使用(法規和建議,詳細的總體規劃,以及涉及國家利益的問題)

  • III 國家利益(環境、休閒娛樂、通信、歷史保護)

(2)圖則

  • I 土地和水的使用(圖8)

"

“一帶一路”倡議為我們與世界各國的聯繫、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多種機遇,然而,僅就規劃專業人員而言,在想要“走出去”的時候,我們往往發現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並不瞭解,想要開展項目合作更是困難重重。本系列梳理了“一帶一路”若干國家的城市規劃體系,希望規劃專業人員能從中獲益。

本系列文章一部分來自北京交通大學英文城鄉規劃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國際碩士班的課程作業,還有一部分來自東南大學王興平教授的團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境外產業園區規劃技術合作研究與示範應用”)。

感謝北京交通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張純副教授、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王興平教授和武漢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間規劃研究中心熊威部長的大力支持。也歡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我們。

上一篇:“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瑞典(一)

5 哥德堡市的城市規劃哥德堡(Göteborg)由國王於1619年建立,目的是在北海(Northern Sea)形成一個軍事前哨[1]。城市中心保留了網格狀街道格局,一些運河及其於運河佈置的護城河。長期以來,作為海上貿易的主要港口城市,哥德堡建城早期就有其他國家的人口大量湧入,這也為它贏得了“小倫敦”的綽號(圖5)。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5 哥德堡的位置與形狀

資料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58742302;http://2.bp.blogspot.com/-Sblu6satdss/Tty4aai7ejI/AAAAAAAABgE/5ry9ZUH_MC8/s1600/sverige_Karta.jpg(作者有加工)

隨著工業化和隨之而來的城市化浪潮,哥德堡已成為瑞典重要的商業中心,在19世紀下半葉得到了迅速發展[16]。今天的哥德堡是瑞典第二大城市,並正在從1950年代的以工業和港口城市為主的城市,轉變為一個由知識、服務部門和技術革新推動的城市。由於位於西海岸,它也有了一個新的綽號“瑞典的前院”(Sweden's front yard)。 儘管城市人口和麵積都在增長,但護城河以內仍然是城市的核心(圖6),大多數景點距離主要城市廣場蓋塔普拉森廣場(Götaplatsen)僅有幾步之遙。此外,哥德堡還擁有幾個位於市中心的大型公園,作為城市的“綠肺”[16]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6 哥德堡的護城河內部區域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6]

哥德堡是瑞典三個主要的人口增長地區之一(另兩個是斯德哥爾摩和馬爾默),預計這三個地區未來將容納瑞典70%的人口[17]。哥德堡目前正處於擴張階段,其人口和就業市場都在穩步增長[18]。哥德堡目前的城市總體規劃表達了決策者們對城市發展重點的思考,以及城市面臨的一些挑戰。5.1 哥德堡城市總體規劃“哥德堡規劃的第一個目標是實現建設區與戰略節點發展的相輔相成。”[19](圖7)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7 《哥德堡城市總體規劃》封面為了滿足城市未來的需求,區域規劃局(Regional Planning Authority)提出了所謂的“空間結構意向”(structural image),概述了整個哥德堡地區的可持續增長戰略,而總體規劃以這一空間結構意向為指導。空間結構意向由六個部分組成,即:核心—哥德堡中部;連續城區—提供良好的公共交通;由鐵路、公路為支撐的主要幹道;海岸帶,包括近海島嶼;綠色楔形森林和農業景觀;流經城市的歌塔河(Göta River)[16]。 城市由21個區組成,每個區都有一個規劃委員會[16]。這些委員會共同制定哥德堡城市總體規劃,最近一版是2009年完成並獲得批准的,規劃期約20年[18]。它由以下5個部分組成。

(1)主要文件

  • I 原則和戰略(13個戰略問題、擴展規劃、區域範圍目標)

  • II 土地和水的使用(法規和建議,詳細的總體規劃,以及涉及國家利益的問題)

  • III 國家利益(環境、休閒娛樂、通信、歷史保護)

(2)圖則

  • I 土地和水的使用(圖8)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8 哥德堡市土地和水的使用規劃

資料來源:http://goteborg.se/wps/wcm/connect/51ebbf06-9b40-46eb-ba5da731cfc7c789/Karta1.pdf?MOD=AJPERES

II 條例及建議(圖9)

"

“一帶一路”倡議為我們與世界各國的聯繫、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多種機遇,然而,僅就規劃專業人員而言,在想要“走出去”的時候,我們往往發現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並不瞭解,想要開展項目合作更是困難重重。本系列梳理了“一帶一路”若干國家的城市規劃體系,希望規劃專業人員能從中獲益。

本系列文章一部分來自北京交通大學英文城鄉規劃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國際碩士班的課程作業,還有一部分來自東南大學王興平教授的團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境外產業園區規劃技術合作研究與示範應用”)。

感謝北京交通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張純副教授、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王興平教授和武漢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間規劃研究中心熊威部長的大力支持。也歡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我們。

上一篇:“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瑞典(一)

5 哥德堡市的城市規劃哥德堡(Göteborg)由國王於1619年建立,目的是在北海(Northern Sea)形成一個軍事前哨[1]。城市中心保留了網格狀街道格局,一些運河及其於運河佈置的護城河。長期以來,作為海上貿易的主要港口城市,哥德堡建城早期就有其他國家的人口大量湧入,這也為它贏得了“小倫敦”的綽號(圖5)。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5 哥德堡的位置與形狀

資料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58742302;http://2.bp.blogspot.com/-Sblu6satdss/Tty4aai7ejI/AAAAAAAABgE/5ry9ZUH_MC8/s1600/sverige_Karta.jpg(作者有加工)

隨著工業化和隨之而來的城市化浪潮,哥德堡已成為瑞典重要的商業中心,在19世紀下半葉得到了迅速發展[16]。今天的哥德堡是瑞典第二大城市,並正在從1950年代的以工業和港口城市為主的城市,轉變為一個由知識、服務部門和技術革新推動的城市。由於位於西海岸,它也有了一個新的綽號“瑞典的前院”(Sweden's front yard)。 儘管城市人口和麵積都在增長,但護城河以內仍然是城市的核心(圖6),大多數景點距離主要城市廣場蓋塔普拉森廣場(Götaplatsen)僅有幾步之遙。此外,哥德堡還擁有幾個位於市中心的大型公園,作為城市的“綠肺”[16]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6 哥德堡的護城河內部區域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6]

哥德堡是瑞典三個主要的人口增長地區之一(另兩個是斯德哥爾摩和馬爾默),預計這三個地區未來將容納瑞典70%的人口[17]。哥德堡目前正處於擴張階段,其人口和就業市場都在穩步增長[18]。哥德堡目前的城市總體規劃表達了決策者們對城市發展重點的思考,以及城市面臨的一些挑戰。5.1 哥德堡城市總體規劃“哥德堡規劃的第一個目標是實現建設區與戰略節點發展的相輔相成。”[19](圖7)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7 《哥德堡城市總體規劃》封面為了滿足城市未來的需求,區域規劃局(Regional Planning Authority)提出了所謂的“空間結構意向”(structural image),概述了整個哥德堡地區的可持續增長戰略,而總體規劃以這一空間結構意向為指導。空間結構意向由六個部分組成,即:核心—哥德堡中部;連續城區—提供良好的公共交通;由鐵路、公路為支撐的主要幹道;海岸帶,包括近海島嶼;綠色楔形森林和農業景觀;流經城市的歌塔河(Göta River)[16]。 城市由21個區組成,每個區都有一個規劃委員會[16]。這些委員會共同制定哥德堡城市總體規劃,最近一版是2009年完成並獲得批准的,規劃期約20年[18]。它由以下5個部分組成。

(1)主要文件

  • I 原則和戰略(13個戰略問題、擴展規劃、區域範圍目標)

  • II 土地和水的使用(法規和建議,詳細的總體規劃,以及涉及國家利益的問題)

  • III 國家利益(環境、休閒娛樂、通信、歷史保護)

(2)圖則

  • I 土地和水的使用(圖8)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8 哥德堡市土地和水的使用規劃

資料來源:http://goteborg.se/wps/wcm/connect/51ebbf06-9b40-46eb-ba5da731cfc7c789/Karta1.pdf?MOD=AJPERES

II 條例及建議(圖9)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9 哥德堡市規劃條例及建議

資料來源:http://goteborg.se/wps/wcm/connect/76eb7181-1834-4178-9284-64a69b57ad12/Karta2.pdf?MOD=AJPERES

  • III 國家利益(圖10)

"

“一帶一路”倡議為我們與世界各國的聯繫、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多種機遇,然而,僅就規劃專業人員而言,在想要“走出去”的時候,我們往往發現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並不瞭解,想要開展項目合作更是困難重重。本系列梳理了“一帶一路”若干國家的城市規劃體系,希望規劃專業人員能從中獲益。

本系列文章一部分來自北京交通大學英文城鄉規劃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國際碩士班的課程作業,還有一部分來自東南大學王興平教授的團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境外產業園區規劃技術合作研究與示範應用”)。

感謝北京交通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張純副教授、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王興平教授和武漢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間規劃研究中心熊威部長的大力支持。也歡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我們。

上一篇:“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瑞典(一)

5 哥德堡市的城市規劃哥德堡(Göteborg)由國王於1619年建立,目的是在北海(Northern Sea)形成一個軍事前哨[1]。城市中心保留了網格狀街道格局,一些運河及其於運河佈置的護城河。長期以來,作為海上貿易的主要港口城市,哥德堡建城早期就有其他國家的人口大量湧入,這也為它贏得了“小倫敦”的綽號(圖5)。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5 哥德堡的位置與形狀

資料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58742302;http://2.bp.blogspot.com/-Sblu6satdss/Tty4aai7ejI/AAAAAAAABgE/5ry9ZUH_MC8/s1600/sverige_Karta.jpg(作者有加工)

隨著工業化和隨之而來的城市化浪潮,哥德堡已成為瑞典重要的商業中心,在19世紀下半葉得到了迅速發展[16]。今天的哥德堡是瑞典第二大城市,並正在從1950年代的以工業和港口城市為主的城市,轉變為一個由知識、服務部門和技術革新推動的城市。由於位於西海岸,它也有了一個新的綽號“瑞典的前院”(Sweden's front yard)。 儘管城市人口和麵積都在增長,但護城河以內仍然是城市的核心(圖6),大多數景點距離主要城市廣場蓋塔普拉森廣場(Götaplatsen)僅有幾步之遙。此外,哥德堡還擁有幾個位於市中心的大型公園,作為城市的“綠肺”[16]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6 哥德堡的護城河內部區域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6]

哥德堡是瑞典三個主要的人口增長地區之一(另兩個是斯德哥爾摩和馬爾默),預計這三個地區未來將容納瑞典70%的人口[17]。哥德堡目前正處於擴張階段,其人口和就業市場都在穩步增長[18]。哥德堡目前的城市總體規劃表達了決策者們對城市發展重點的思考,以及城市面臨的一些挑戰。5.1 哥德堡城市總體規劃“哥德堡規劃的第一個目標是實現建設區與戰略節點發展的相輔相成。”[19](圖7)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7 《哥德堡城市總體規劃》封面為了滿足城市未來的需求,區域規劃局(Regional Planning Authority)提出了所謂的“空間結構意向”(structural image),概述了整個哥德堡地區的可持續增長戰略,而總體規劃以這一空間結構意向為指導。空間結構意向由六個部分組成,即:核心—哥德堡中部;連續城區—提供良好的公共交通;由鐵路、公路為支撐的主要幹道;海岸帶,包括近海島嶼;綠色楔形森林和農業景觀;流經城市的歌塔河(Göta River)[16]。 城市由21個區組成,每個區都有一個規劃委員會[16]。這些委員會共同制定哥德堡城市總體規劃,最近一版是2009年完成並獲得批准的,規劃期約20年[18]。它由以下5個部分組成。

(1)主要文件

  • I 原則和戰略(13個戰略問題、擴展規劃、區域範圍目標)

  • II 土地和水的使用(法規和建議,詳細的總體規劃,以及涉及國家利益的問題)

  • III 國家利益(環境、休閒娛樂、通信、歷史保護)

(2)圖則

  • I 土地和水的使用(圖8)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8 哥德堡市土地和水的使用規劃

資料來源:http://goteborg.se/wps/wcm/connect/51ebbf06-9b40-46eb-ba5da731cfc7c789/Karta1.pdf?MOD=AJPERES

II 條例及建議(圖9)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9 哥德堡市規劃條例及建議

資料來源:http://goteborg.se/wps/wcm/connect/76eb7181-1834-4178-9284-64a69b57ad12/Karta2.pdf?MOD=AJPERES

  • III 國家利益(圖10)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10 哥德堡市國家利益相關規劃

資料來源:http://goteborg.se/wps/wcm/connect/400f8bcc-d9f2-4cd7-a0007a6ca30b8320/Karta3.pdf?MOD=AJPERES

(3)徵詢意見(公眾意見和評論)

(4)影響評估(社會、環境和經濟影響)

(5)總結

1992年裡約熱內盧地球峰會之後,瑞典開始特別關注可持續性,基於此,立法也被修改[20],總體規劃的目標也因此更加明確——城市的可持續性。然而,可持續性的概念是模糊的,不同人有不同的解釋,使用哪種方法來實現可持續性爭議較大,但總體規劃闡明瞭哥德堡規劃局對可持續城市的解釋。就總體規劃而言,可持續性包括:

  • 進一步刺激人口增長,同時充分利用增長帶來的機會;

  • 提升哥德堡地區的生活和工作品質;

  • 基於大都會地區的機遇,創建一個強大的、可持續的區域結構;

  • 發展可持續的基礎設施和有吸引力的公共交通服務系統;

  • 加強所有成員之間的合作。

基於對可持續性的定義,規劃隨後確定了13個戰略問題(SQ: strategic questions)以實現總體目標。

  • SQ1 哥德堡在增長區內的角色

  • SQ2 迷人的城市環境

  • SQ3 韌性社區

  • SQ4 更多住房

  • SQ5 零售業的增長與改變

  • SQ6 不斷擴大的業務部門

  • SQ7 北歐地區的物流中心

  • SQ8 不斷變化的交通需求

  • SQ9 多樣性、安全性和人性化

  • SQ10 娛樂和健康

  • SQ11 自然和歷史環境

  • SQ12 海岸入口

  • SQ13 特別地點選址

規劃解釋闡述了每個戰略問題,並概述瞭解決每個問題的方案。下文選擇了其中三個戰略問題進行詳細介紹,以此建立一個初步的分析框架,用於哥德堡市三個獨立的規劃項目。

5.2 三個重點戰略問題5.2.1 SQ2——迷人的城市環境《哥德堡城市總體規劃》概述了創建迷人的城市需要考慮的幾個方面[18]

“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可以通過其是否具有複雜多樣的土地用途、豐富的視覺印象以及是否具有將人們聚集在一起的能力來判斷。規劃將力求實現中央區域更新改造和現有建房地區發展的混合與平衡。人們在城市內及周邊活動的能力將作為規劃的指導性原則。水和綠地是高密度人口城市重要的設計元素。新建築將豐富城市,以一種吸引人的方式補充開發城市周邊。”

因此,哥德堡市規劃局認為,緻密化是建設迷人城市的關鍵因素。通過更有效的公共交通規劃(SQ8)使人們更好地流動是最基本的原則,而混合土地使用可以打破單調的城市景觀,有利於實現以人為本的城市規劃理念。

5.2.2 SQ4——更多的住房

如《哥德堡城市總體規劃》所述:

“規劃應確保建造足夠數量的各類住房,並讓所有人都有能力負擔。重點在於哥德堡市中心的集中開發,並在中心區域和戰略節點周圍進行補充開發。總規指出,2025年前,每年在現有的建成區內建造2500套住房。同時在城市外圍擴展新的更大區域,並改善區域公共交通。”

緻密化或稱“集中開發”,也是SQ4的指導原則,同時強調了各類住房的混合。此外,在“戰略節點”中建造房屋,以及結合“新的區域公交改善”來考慮規劃拓展,突顯了為整個城市提供公交替代方案的重要性(SQ8)。

5.2.3 SQ8——不斷變化的交通需求

再引總體規劃:

“……公共交通需要分擔更多的交通流量。其目的是創建更適合社區發展、有效且可持續發展、可達性良好、具有安全交通環境的交通基礎設施和城市形式……對於瑞典西部來說,鐵路運輸對經濟增長十分重要且必要……在發展新地區之前,應該已經有良好的公共交通與之配套。一個緊湊的城市能促使更多的人步行和騎車。開發應該集中在公共交通發展良好的地方,例如總體規劃中提出的戰略節點。”

同時,一個“緊湊的城市”是“優質公交”及鼓勵其他交通方式(騎自行車、步行)的關鍵。另一個重要的細節是,在城市的任何其他區域發展之前,公共交通應該已經為其準備就緒。這些教訓是從1950—1960年代學到的,當時的衛星城是在與市中心就業中心沒有充分連接的情況下建成的,並導致了一系列不盡如人意的後果。

5.3 分析框架

儘管一個基本的分析框架可以強調規劃實踐案例的亮點,但本文主要是對瑞典城市規劃實踐的描述性陳述,因此建立詳盡的框架來分析總體規劃超出了本文的範圍。為此,筆者選擇了其中的三個戰略問題,將它們與哥德堡市三個特定的城市規劃案例聯繫起來加以分析,並在總結中嘗試對總體規劃及其與規劃實踐的相關性進行初步評價。

規劃者希望打造一個充滿活力且宜居的城市——以人為本,而非汽車導向——這對避免城市無序擴張至關重要。安傑爾等人(Angelet et al.)展示了一個城市的土地覆蓋面積如何隨著人口增長而呈指數增長,這主要是由於人口增加,人口密度實際上會趨於下降。因此,隨著城市人口以一定的速度增長,建成區面積的增加將更多[21]。這一觀點可能會對瑞典城市的未來規劃非常有用,因為瑞典城市將進一步提升城市核心密度,保證城市中心區可步行、無障礙,同時避免城市的無限制擴張。 從2009年的情形來看,依據《總體規劃》的估計,到2020年,核心城市預計將會增加3萬個家庭和4萬個工作崗位[18]。為了安置居民,城市的重點將放在城市中心區域的再開發上,通過提供更多混合型住房,增加密度,改善公共交通,以及重新安排佔用城內大片土地的活動(如內港)等,2020年前有望實現全市一半的出行依賴公共交通工具[16]。以上的區域開發方式具體將在城市拓展規劃(expansion scheme)中體現(圖11)。

"

“一帶一路”倡議為我們與世界各國的聯繫、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多種機遇,然而,僅就規劃專業人員而言,在想要“走出去”的時候,我們往往發現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並不瞭解,想要開展項目合作更是困難重重。本系列梳理了“一帶一路”若干國家的城市規劃體系,希望規劃專業人員能從中獲益。

本系列文章一部分來自北京交通大學英文城鄉規劃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國際碩士班的課程作業,還有一部分來自東南大學王興平教授的團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境外產業園區規劃技術合作研究與示範應用”)。

感謝北京交通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張純副教授、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王興平教授和武漢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間規劃研究中心熊威部長的大力支持。也歡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我們。

上一篇:“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瑞典(一)

5 哥德堡市的城市規劃哥德堡(Göteborg)由國王於1619年建立,目的是在北海(Northern Sea)形成一個軍事前哨[1]。城市中心保留了網格狀街道格局,一些運河及其於運河佈置的護城河。長期以來,作為海上貿易的主要港口城市,哥德堡建城早期就有其他國家的人口大量湧入,這也為它贏得了“小倫敦”的綽號(圖5)。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5 哥德堡的位置與形狀

資料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58742302;http://2.bp.blogspot.com/-Sblu6satdss/Tty4aai7ejI/AAAAAAAABgE/5ry9ZUH_MC8/s1600/sverige_Karta.jpg(作者有加工)

隨著工業化和隨之而來的城市化浪潮,哥德堡已成為瑞典重要的商業中心,在19世紀下半葉得到了迅速發展[16]。今天的哥德堡是瑞典第二大城市,並正在從1950年代的以工業和港口城市為主的城市,轉變為一個由知識、服務部門和技術革新推動的城市。由於位於西海岸,它也有了一個新的綽號“瑞典的前院”(Sweden's front yard)。 儘管城市人口和麵積都在增長,但護城河以內仍然是城市的核心(圖6),大多數景點距離主要城市廣場蓋塔普拉森廣場(Götaplatsen)僅有幾步之遙。此外,哥德堡還擁有幾個位於市中心的大型公園,作為城市的“綠肺”[16]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6 哥德堡的護城河內部區域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6]

哥德堡是瑞典三個主要的人口增長地區之一(另兩個是斯德哥爾摩和馬爾默),預計這三個地區未來將容納瑞典70%的人口[17]。哥德堡目前正處於擴張階段,其人口和就業市場都在穩步增長[18]。哥德堡目前的城市總體規劃表達了決策者們對城市發展重點的思考,以及城市面臨的一些挑戰。5.1 哥德堡城市總體規劃“哥德堡規劃的第一個目標是實現建設區與戰略節點發展的相輔相成。”[19](圖7)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7 《哥德堡城市總體規劃》封面為了滿足城市未來的需求,區域規劃局(Regional Planning Authority)提出了所謂的“空間結構意向”(structural image),概述了整個哥德堡地區的可持續增長戰略,而總體規劃以這一空間結構意向為指導。空間結構意向由六個部分組成,即:核心—哥德堡中部;連續城區—提供良好的公共交通;由鐵路、公路為支撐的主要幹道;海岸帶,包括近海島嶼;綠色楔形森林和農業景觀;流經城市的歌塔河(Göta River)[16]。 城市由21個區組成,每個區都有一個規劃委員會[16]。這些委員會共同制定哥德堡城市總體規劃,最近一版是2009年完成並獲得批准的,規劃期約20年[18]。它由以下5個部分組成。

(1)主要文件

  • I 原則和戰略(13個戰略問題、擴展規劃、區域範圍目標)

  • II 土地和水的使用(法規和建議,詳細的總體規劃,以及涉及國家利益的問題)

  • III 國家利益(環境、休閒娛樂、通信、歷史保護)

(2)圖則

  • I 土地和水的使用(圖8)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8 哥德堡市土地和水的使用規劃

資料來源:http://goteborg.se/wps/wcm/connect/51ebbf06-9b40-46eb-ba5da731cfc7c789/Karta1.pdf?MOD=AJPERES

II 條例及建議(圖9)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9 哥德堡市規劃條例及建議

資料來源:http://goteborg.se/wps/wcm/connect/76eb7181-1834-4178-9284-64a69b57ad12/Karta2.pdf?MOD=AJPERES

  • III 國家利益(圖10)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圖10 哥德堡市國家利益相關規劃

資料來源:http://goteborg.se/wps/wcm/connect/400f8bcc-d9f2-4cd7-a0007a6ca30b8320/Karta3.pdf?MOD=AJPERES

(3)徵詢意見(公眾意見和評論)

(4)影響評估(社會、環境和經濟影響)

(5)總結

1992年裡約熱內盧地球峰會之後,瑞典開始特別關注可持續性,基於此,立法也被修改[20],總體規劃的目標也因此更加明確——城市的可持續性。然而,可持續性的概念是模糊的,不同人有不同的解釋,使用哪種方法來實現可持續性爭議較大,但總體規劃闡明瞭哥德堡規劃局對可持續城市的解釋。就總體規劃而言,可持續性包括:

  • 進一步刺激人口增長,同時充分利用增長帶來的機會;

  • 提升哥德堡地區的生活和工作品質;

  • 基於大都會地區的機遇,創建一個強大的、可持續的區域結構;

  • 發展可持續的基礎設施和有吸引力的公共交通服務系統;

  • 加強所有成員之間的合作。

基於對可持續性的定義,規劃隨後確定了13個戰略問題(SQ: strategic questions)以實現總體目標。

  • SQ1 哥德堡在增長區內的角色

  • SQ2 迷人的城市環境

  • SQ3 韌性社區

  • SQ4 更多住房

  • SQ5 零售業的增長與改變

  • SQ6 不斷擴大的業務部門

  • SQ7 北歐地區的物流中心

  • SQ8 不斷變化的交通需求

  • SQ9 多樣性、安全性和人性化

  • SQ10 娛樂和健康

  • SQ11 自然和歷史環境

  • SQ12 海岸入口

  • SQ13 特別地點選址

規劃解釋闡述了每個戰略問題,並概述瞭解決每個問題的方案。下文選擇了其中三個戰略問題進行詳細介紹,以此建立一個初步的分析框架,用於哥德堡市三個獨立的規劃項目。

5.2 三個重點戰略問題5.2.1 SQ2——迷人的城市環境《哥德堡城市總體規劃》概述了創建迷人的城市需要考慮的幾個方面[18]

“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可以通過其是否具有複雜多樣的土地用途、豐富的視覺印象以及是否具有將人們聚集在一起的能力來判斷。規劃將力求實現中央區域更新改造和現有建房地區發展的混合與平衡。人們在城市內及周邊活動的能力將作為規劃的指導性原則。水和綠地是高密度人口城市重要的設計元素。新建築將豐富城市,以一種吸引人的方式補充開發城市周邊。”

因此,哥德堡市規劃局認為,緻密化是建設迷人城市的關鍵因素。通過更有效的公共交通規劃(SQ8)使人們更好地流動是最基本的原則,而混合土地使用可以打破單調的城市景觀,有利於實現以人為本的城市規劃理念。

5.2.2 SQ4——更多的住房

如《哥德堡城市總體規劃》所述:

“規劃應確保建造足夠數量的各類住房,並讓所有人都有能力負擔。重點在於哥德堡市中心的集中開發,並在中心區域和戰略節點周圍進行補充開發。總規指出,2025年前,每年在現有的建成區內建造2500套住房。同時在城市外圍擴展新的更大區域,並改善區域公共交通。”

緻密化或稱“集中開發”,也是SQ4的指導原則,同時強調了各類住房的混合。此外,在“戰略節點”中建造房屋,以及結合“新的區域公交改善”來考慮規劃拓展,突顯了為整個城市提供公交替代方案的重要性(SQ8)。

5.2.3 SQ8——不斷變化的交通需求

再引總體規劃:

“……公共交通需要分擔更多的交通流量。其目的是創建更適合社區發展、有效且可持續發展、可達性良好、具有安全交通環境的交通基礎設施和城市形式……對於瑞典西部來說,鐵路運輸對經濟增長十分重要且必要……在發展新地區之前,應該已經有良好的公共交通與之配套。一個緊湊的城市能促使更多的人步行和騎車。開發應該集中在公共交通發展良好的地方,例如總體規劃中提出的戰略節點。”

同時,一個“緊湊的城市”是“優質公交”及鼓勵其他交通方式(騎自行車、步行)的關鍵。另一個重要的細節是,在城市的任何其他區域發展之前,公共交通應該已經為其準備就緒。這些教訓是從1950—1960年代學到的,當時的衛星城是在與市中心就業中心沒有充分連接的情況下建成的,並導致了一系列不盡如人意的後果。

5.3 分析框架

儘管一個基本的分析框架可以強調規劃實踐案例的亮點,但本文主要是對瑞典城市規劃實踐的描述性陳述,因此建立詳盡的框架來分析總體規劃超出了本文的範圍。為此,筆者選擇了其中的三個戰略問題,將它們與哥德堡市三個特定的城市規劃案例聯繫起來加以分析,並在總結中嘗試對總體規劃及其與規劃實踐的相關性進行初步評價。

規劃者希望打造一個充滿活力且宜居的城市——以人為本,而非汽車導向——這對避免城市無序擴張至關重要。安傑爾等人(Angelet et al.)展示了一個城市的土地覆蓋面積如何隨著人口增長而呈指數增長,這主要是由於人口增加,人口密度實際上會趨於下降。因此,隨著城市人口以一定的速度增長,建成區面積的增加將更多[21]。這一觀點可能會對瑞典城市的未來規劃非常有用,因為瑞典城市將進一步提升城市核心密度,保證城市中心區可步行、無障礙,同時避免城市的無限制擴張。 從2009年的情形來看,依據《總體規劃》的估計,到2020年,核心城市預計將會增加3萬個家庭和4萬個工作崗位[18]。為了安置居民,城市的重點將放在城市中心區域的再開發上,通過提供更多混合型住房,增加密度,改善公共交通,以及重新安排佔用城內大片土地的活動(如內港)等,2020年前有望實現全市一半的出行依賴公共交通工具[16]。以上的區域開發方式具體將在城市拓展規劃(expansion scheme)中體現(圖11)。

全球匯 |“一帶一路”若干國家規劃體系簡介「連載」瑞典(二)

紅色:城市核心——複雜性、功能混合和更多住房;棕色:位於市中心的更新區;橙色:“內城”(the middle city)——建築、公共交通和綠地;黃色:“外城”(the outer city)——未來開發區、長期建設區;紫色:大型工業、港口、物流——無住房,需運輸的業務區域;綠色:自然保護區——將得到保護和擴展;藍色:沿海地區——補充和提升其可達性。

圖11 城市拓展規劃為不同地區制定的策略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6]

拓展規劃清楚地顯示了哥德堡城市規劃者對緻密化的關注,因為《總體規劃》旨在通過對當前建成區的重建和補充開發,使新的開發融入現在的中心地區。為了遏制城市擴張,創建一個繁華的城市中心,規劃師正在哥德堡和瑞典的其他城市尋找更多使城市更密集的方法,作為實現城市長期可持續性的工具。

正如巴斯蒂安和博傑鬆(Bastian & Borjesson)所說,更密集的城市環境可以提高公共交通的效率,隨之可能減少城市居民的汽車使用[22]。這又會對空氣質量和噪音汙染產生積極的影響,正如《規劃與建築法》中所述,這兩方面是所有城市的總體規劃中都有的與宜居和健康建築環境相關的兩個國家級目標。 影響空氣和噪音汙染的另一個方面是城市植被的存在,這也是緩解雨水徑流的一個重要因素[23]。在保持甚至增加植被的同時,如何使城市空間變密是城市規劃者需要探索的微妙平衡,總的來說,這是創造迷人城市的目標。這一難題在《總體規劃》中得到了解決:“隨著城市結構的緻密化,提高住房和工作場所的綠地可進入性也是很重要的。在一個更密集的城市裡,水和綠化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18]。此外,《總體規劃》關於自然和歷史環境的第11個戰略問題(SQ11),設定了創建大型連續綠地的目標,以及對從城市景觀中移除的綠色或歷史價值進行積極的補償。

綜上所述,三個戰略問題均強調了對密集城市的需要,它的住房類型和土地利用都是混合多元的,同時具有綜合公交網絡的支撐。這三個方面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總體規劃的整體可持續性目標。下文將對哥德堡市三個城市規劃案例進行分析,並試圖闡明《總體規劃》的戰略問題與這些項目之間的關係。

參考文獻

[1] YLANDER Hans. Urbanisering och tätortsutveckling i Sverige[M] // Markanvändningen i Sverige – andra utgåvan. Statistiska Centralbyrån. 2003: 71-94.

[2] ENHÖRNING Gunilla. City profile – Göteborg,Sweden[J]. Cities, 2010, 27: 182-194.

[3] Boverket (2017a). Plan- ochbygglagstiftningens utveckling[EB/OL]. (2017-11-20)[2017-12]. https://www.boverket.se/sv/PBLkunskapsbanken/Allmant-om-PBL/lag--ratt/plan---och-bygglagsstiftningens-utveckling.

[4] SANDBERG Linda, RÖNNBLOM Malin. Imagining the ideal city, planning the gender-equal city in Umeå, Sweden[J]. Gender Place & Culture, 2016, 23(12): 1750-1762.

[5] LISTERBORN Carina. The flagship concept of the '4th urban environment' – Branding and visioning in Malmö, Sweden[J]. Planning Theory & Practice, 2017, 18(1): 11, 33.

[6] BERGSTEN Zara, HOLMQVIST Emma. Possibilities of building a mixed city: evidence from Swedish c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using Policy, 2013, 13(3): 288-311.

[7] Näringsdepartementet, Plan- och bygglag. Plan and Building Law[Z]. 2010.

[8] Boverket (2017b). Så planeras Sverige[EB/OL]. (2017-11-30)[2017-12]. https://www.boverket.se/sv/samhallsplanering/sa-planeras-sverige/.

[9] Boverket (2017d). Nationella mål[EB/OL]. (2017-12-07)[2017-12]. https://www.boverket.se/sv/samhallsplanering/sa-planerassverige/nationella-mal-for-planering.

[10] KHAKEE Abdul. Medborgardeltagande i samhällsplaneringen[M]. Gösta Blücher, Göran Graninger, eds. Planering med nyaförutsättningar: Ny lagstiftning, nya värderingar. Linköping: Stiftelsen Vadstena forum för samhällsbyggande, 2006: 11-22.

[11] HULTER Johannes. Stadens historia: Göteborg 1971[EB/OL]. (2011-04-08)[2017-12]. http://gbg.yimby.se/2011/04/stadens-historia-goteborg_3005.html.

[12] SMEDBY Nora, NEIJ Lena. Experiences in urban governance for sustainability: the constructive dialogue in Swedish municipalitie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3, 50: 148-158.

[13] FORESTER John. From good intentions to acritical pragmatism[M] // Weber R, Crane R. The Oxford Handbook of Urban Plann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285-305.

[14] MÄNTYSALO Raine, JARENKO Karoliina, NILSSON Kristina L, et al. Legitimacy of informal strategic urban planning: observations from Finland, Sweden and Norway[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15, 23(2): 349-366.

[15] ELBAKIDZE Marine, DAWSON Lucas, ANDERSSON Kjell, et al. Is spatial planning a collaborative learning process? a case study from a rural urban gradient in Sweden[J]. Land Use Policy, 2015, 48: 270-285.

[16] MÜNSTER Sander, GEORGI Christopher, HEIJNE Katrina, et al. How to involve inhabitants in urban design planning by using digital tools? an overview on a state of the art, key challenges and promising approaches[J].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2107, 112: 2391-2405.

[17] Boverket (2017c). Sverige 2025: En urbaniserad värld[EB/OL]. (2017-12-04)[2017-12]. http://sverige2025.boverket.se/en-urbaniserad-varld.html.

[18] Göteborgs Stad Stadsbyggnadskontoret. Översiktsplan för Göteborg[Z]. 2009: 1-132.

[19] Gothenburg City Planning Authority. Comprehensive plan for Göteborg: English Summary[Z]. 2009: 1-12.

[20] Ulf G Sandström. Green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in urban Sweden[J]. 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 2002, 17(4):373-385.

[21] ANGEL Shlomo, PARENT Jason, CIVCO Daniel L, et al. The dimensions of global urban expansion: estimates and projections for all countries, 2000-2050[J]. Progress in Planning. 2010, 75: 53-107.

[22] BASTIAN Anne, BÖRJESSON Maria. Peak car? drivers of the recent decline in Swedish car use[J]. Transport Policy, 2015, 42: 94-102.

[23] KLINGBERG Jenny, BROBERG Malin, STRANDBERG Bo, et al. Influence of urban vegetation on air pollution and noise exposure: a case study in Gothenburg, Sweden[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7, 599-600: 1728-1739.

[24] Göteborgs Stad Trafikkontoret.Trafikstrategi för Göteborg: Godstransporter[R]. 2013.

[25] HAMN Göteborgs. Kombiterminal på ArkensBangård[EB/OL]. (2017)[2017-12-09]https://www.goteborgshamn.se/omhamnen/hamnen-vaxer/kombiterminal-pa-arkens-bangard.

[26] Göteborgs Stad Stadsbyggnadskontoret. Översiktsplan för Göteborg, fördjupad för västra Arendal och Torsviken[R]. 2014: 3-120.

[27] Göteborgs Stad. Göteborgs Stads inspel till Trafikplan 2019[EB/OL]. (2017)[2017-12-09]. http://www4.goteborg.se/prod/Intraservice/Namndhandlingar/SamrumPortal.nsf/2F89134652D338EAC125819B002D109F/$File/288%20Bilaga%201.pdf?OpenElement.

[28] Älvstaden. River City Gothenburg[EB/OL].(2017)[2017-12-10]. http://alvstaden.goteborg.se/?lang=en.

[29] Trafikverket. Planläggningsbeskrivning Västlänken[EB/OL]. (2015-11-10)[2017-12-04].

Https://www.trafikverket.se/contentassets/d1e8316758784fd282184dae5c5f3b09/planlaggningsbeskrivning_vastlanken_november2015.pdf.

[30] Göteborgs-Posten. Västlänken fyramiljarder dyrare[EB/OL]. (2010)[2017-12-04]. http://www.gp.se/nyheter/g%C3%B6teborg/v%C3%A4stl%C3%A4nken-fyra-miljarder-dyrare-1.979129.

[31] Göteborgs Stad Stadsbyggnadskontoret. Detaljplan för Västlänken, Station Korsvägen med omgivning inom stadsdelarna Heden, Johanneberg och Lorensberg i Göteborg[R]. 2017: 1-99.

[32] Transport Styrelsen. Trafikverket[EB/OL]. (2013)[2017-12-03]. https://www.transportstyrelsen.se/sv/vagtrafik/Trangselskatt/Trangselskatt-igoteborg/Fragor-och-svar-for-Goteborg/Fragor-svar-om-trangselskatt-i-goteborg1/?q=15296#15296.

作者:託比亞·法斯特(Tobias Fast),瑞典人,北京交通大學英文城鄉規劃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國際碩士項目研究生翻譯:雷涵博,北京交通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本科三年級校譯:鍾依琳,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築與工程學院,本科三年級

編輯:顧春雪 張禕嫻

排版:張禕嫻

——to be continued——

本文為本訂閱號原創

歡迎在朋友圈轉發,轉載將自動受到“原創”保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