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和日本差距20年?探討G20主席國日本的汽車產業發展

日本汽車產業從被美國全面壓制到反超美國,用了整整50年。

中國汽車工業真正起步還不滿30年,我們和日本的差距有20年?如何追趕?

在日本召開2019年G20峰會之際,讓我們聊聊日本的“汽車產業”,這塊日本經濟的真正的壓艙石。

01 汽車產業在日本的地位

中國汽車和日本差距20年?探討G20主席國日本的汽車產業發展

日本國土面積37.8萬平方公里,與我國雲南省接近。日本人口1.26億,其最近幾年人口處於負增長階段,且老齡化嚴重。日本汽車保有量為0.74億輛,千人汽車保有量為591輛,是非常發達的汽車社會。

2018年日本GDP為4.97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三,在美國和中國之後。在日本發達的工業體現中,汽車工業一直是日本第一大經濟支柱產業,佔到整個工業產值的近40%,舉足輕重。

在世界五百強裡面的日本工業企業,一半的利潤來自汽車行業,巨無霸豐田一家的營收2499億美元,幾乎等日立索尼,松下和東芝之和。

在世界2000強的日本工業企業中,日本的各大主機廠商(豐田,本田,斯巴魯,馬自達等),以及8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日本電裝,愛信精機,捷太格特等)的總營收佔到整個日本工業企業中的近40%

在日本工業企業排行中,利潤前五名均來自汽車行業;前十名中,七名來自汽車行業。其中淨利潤第一名是豐田汽車171億美元。除了汽車公司外,沒有一家工業企業淨利潤能超過20億美元。

相比美帝國高科技企業輕輕鬆鬆的高利率,日本企業相比而言賺的真的是辛苦錢。

02 日本汽車發展之路

20世紀的最後30年,世界產業史上最矚目的事件就是日本汽車產業的強勢崛起,這個時期正好是戰後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期。日本經歷的高速增長和汽車產業的崛起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日本的汽車產業同時也是日本經濟成功的象徵。

在19世紀30年代,美國三大汽車集團 福特、克萊斯勒、通用在日本的汽車產量是日本本土企業的兩倍,佔據近一半的市場份額。

1936年,日本政府通過汽車工業法明確規定保護本土汽車業,到1939年,外國汽車製造商幾乎被驅逐出日本。日本汽車企業在二戰中幾乎都投入到了軍事工業中,也基於此,在殘酷的戰爭中,日本汽車工業的良好基礎得以保留。

 

中國汽車和日本差距20年?探討G20主席國日本的汽車產業發展

日本在二戰戰敗後,整個國家經濟遭到重創,面臨崩潰,日本便把汽車產業作為首要振興的行業,並出來了一系列的產業扶持政策,對國產汽車進行稅費和金融方面的大力支持。

在朝鮮戰爭期間,本田和豐田等企業通過承接大量軍工訂單,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

1960年,日本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讓汽車在日本更快的進行了普及,日本的私家車市場被徹底的打開,在60/70年代,日本的汽車產量已經達到全世界第二。

1980後,日本汽車企業開始了海外佈局,1983年日產在北美建廠,1984年豐田在北美建廠;三菱與克萊斯勒合作;馬自達與福特牽手;鈴木與通用在加拿大聯手。

日本汽車產量在1980年超過美國。日本汽車產業從被全面壓制到反超美國,用了整整50年。

中國汽車和日本差距20年?探討G20主席國日本的汽車產業發展

03 日本汽車產業價值輸出

在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日本不但輸出了汽車產品,還輸出了最先進的汽車生產管理哲學。

中國汽車和日本差距20年?探討G20主席國日本的汽車產業發展

在豐田相佐詰/豐田喜一郎等人的不斷實踐和努力下,豐田汽車開創了“精益生產”的生產管理理念,實現了多品種、小批量混線生產條件下的高質量、低消耗、低成本的生產的哲學。

豐田的“精益生產”模式贏得了世界各國,各個行業的認可,並迅速推廣普及。並在不斷的再次實踐中不斷的演化發展當中。逐漸成為了一門獨立的管理科學。

與傳統的大生產方式不同,其特色是“多品種”,“小批量”。它是當前工業界最佳的一種生產組織體系和方式。

中國汽車和日本差距20年?探討G20主席國日本的汽車產業發展

04 日本在電動化過程中落後了嗎

作為能源小國,日本很早就開始在節能環保上進行汽車產品的研發和創新,日本一直是節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引領者。在上世紀90年代,日本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主要定位與新能源,並得到了政府的大力稅費政策支持。

日本新能源的主要技術路線是混合動力和氫能源。

中國汽車和日本差距20年?探討G20主席國日本的汽車產業發展

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豐田的混動產品的普銳斯,在1997年推出第一代。在2018年其全球銷量超過了1000萬量。

中國汽車和日本差距20年?探討G20主席國日本的汽車產業發展

2015年,日本豐田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量產的氫氣燃料汽車 Mirai,可以支持700公里續航。之後日本政府進行了一系列氫燃料電池基礎實施的建設。

上世紀90年代,在以美國特斯拉為代表的以高科技企業形象出現的電動車企業,成功的將新能源汽車的關注點拉向了汽車的電動化,並不斷的獲得的各國政府和其他汽車企業的支持。但在這個汽車電動化的過程中,日本企業採取的是跟隨策略,在戰略制定上還是堅持新能源多元化的佈局。

2019年6月,豐田在日本東京發佈汽車電動化戰略,與之前相比,電動化明顯提速,以適應各國市場的需求。但是豐田並沒有放棄混動方案和氫能源燃料電池方案,通過開發部分專利,持續不斷的在市場中尋求發展空間。

日本汽車企業在汽車電動化過程中並沒有落後,而且選擇了更加穩妥/保守和務實的戰略方案,憑藉強大的汽車研發積累,多管齊下,可進可退,從而使企業立於更安全位置。

05 對中國的啟示,腳踏實地

在中國從工業大國走向工業強國的過程中,如果汽車工業不強,則中國永遠不能自稱工業強國,汽車是民用工業體系中皇冠。

中國別無選擇,必須大力發展汽車工業,守住國內市場底線的同時,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特別是抓住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轉向的窗口期,縮小與行業巨頭的差距。

日本汽車產業的發展對我們有很好的借鑑作用,總結如下三點:

一. 日本在每個汽車發展的關鍵時期,都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扶持。中國汽車企業當前面臨的行業競爭格局比50年代的日本嚴峻的多。故政府通過產業政策,適當的對本國汽車行業的發展進行保護和扶持屬於各國常規操作,也是必須的。

二. 日本汽車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的做大、做強、並通過前瞻性的佈局,引領汽車能源結構多元化發展。目前正處於又一個汽車行業歷史性的電動化、網聯化、自動化、共享化發展階段,對中國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企業必須通過不斷的自主創新,特別是核心技術上的持續投入來縮小與行業巨頭的差距。

三. 日本汽車產業以及其他工業的發展,是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沒有捷徑。在這個過程中又總結經驗不斷推廣優化,湧現出來如豐田的“精益生產體系”,稻盛和夫的“實幹”經營理念,普遍存在於日本的各行各業。

汽車行業是極其緊密的製造行業,中國不缺企業家、不缺工程師、不缺資本、不缺政策,中國汽車最缺的就是“精益求精”和腳踏實地的“實幹”精神,真正的工程師精神。

相信通過一代代汽車人的努力,中國終將強大民族汽車產業,成為真正工業強國。

中國汽車和日本差距20年?探討G20主席國日本的汽車產業發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