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買下日本最牛產業!知道真相的你還笑得出來嗎

編輯:三三

口述:徐靜波 亞洲通訊社社長

來源:正和島

1992年 ,我第一次到日本留學,在學校的安排下,我們參觀了日本的麒麟啤酒廠,整個生產車間只有兩個員工,所以我親眼看到日本的工業自動化要比我們早走很多年。

在日本百年以上的企業有3.5萬家,而中國只有5家。為什麼日本3.5萬家百年企業可以存續下來?

中國企業有了小發明、小創造以後一定要邀功。因為邀了功以後可以得到好處,政策的傾斜、資金的傾斜、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五一勞動獎章都可以獲得。

但日本任何一家企業有了重大的發明、成果、創新都悶聲不響,沒有表彰、沒有政策傾斜。兢兢業業做自己能夠做的事情,不盲目擴大投資,做好本業是日本企業長久的祕密。

01、扔掉垃圾產業,輕裝上陣開拓新產業

日本產業界的轉型是從2011年開始的。

日本有一家電腦公司NEC,是日本的第一臺電腦的生產廠商、第一個人造衛星製造公司。2011年家家戶戶還在購買電腦的時候,NEC公司拋棄電腦產業將之賣給了中國的聯想,開始了產業的轉型革命。

當時全日本都感到驚訝,但是過去了8年,我們發現現在電腦產業已經是夕陽產業。聯想現在雖然市場佔有額很大,但發展的很困難。

NEC公司拋棄了電腦產業以後在做什麼呢?它並沒有扔掉自己的半導體技術,而是繼續研發半導體技術,現在日本所有的全自動駕駛汽車的系統就是NEC公司研發的。

再比如東芝公司把白色家電扔給了中國的美的公司、把電視機扔給了青島的海信,前幾年我們的媒體輿論覺得我們中國把日本最牛的產業買下來了,但現在大家想想你的家裡還看電視嗎?已經不看了。

這就是日本製造業產業的先見性,日本認為包括電視機在內白色家電已經是負擔,或者說是垃圾,把垃圾產業扔掉,輕裝上陣,再去開拓新的產業,這是日本電子半導體產業新的發展理念。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日本產業的革命並不是政府引導的,而是一種自我革命,是一種自我創新。

02、敢於創新,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

中國現在在拼命推動電動汽車發展,但日本已經意識到電動汽車的電池存在兩個問題

(1) 老化,就像手機充電;

(2)電池處理過程會產生很大的汙染。

所以日本豐田汽車公司開始研發氫能源,叫“日本未來車”,年產3000輛,已經銷售了6000輛。

我開過一次,這種汽車充氣3分鐘,可以開650公里,跟充汽油一樣,但是價格比汽油便宜。

豐田汽車公司不僅僅是把氫能源裝在汽車上,而是把它作為移動電源。當發生地震、海嘯、颱風時,汽車可以接上家裡的電源,供一戶家庭使用一個禮拜,把氫能源和空氣的反應堆搬到大樓裡,足夠供這個大樓所有的電能供應。

氫能源是未來最清潔的能源,日本政府已經宣佈進入到氫能源社會,豐田汽車公司已經完全開放了這個技術。

豐田的氫能源技術從1992年開始研究,到2014年才開始應用。中國哪一家公司會花將近20年的時間去研究一項技術?沒有。但是日本做到了,他們有這個耐心。

日本還很重視尖端醫學的研究,18年來,1年1個,我們中國才2個,為什麼?日本重視基礎研究,我們中國重視應用研究。

馬雲把應用研究做得很好,馬化騰也做的很好,一個微信,可以打造成百貨公司和金融平臺。但是,日本人覺得技術應用雖然需要,但基礎研究很重要。所以,日本科研經費的55% 用於基礎研究,正因為基礎研究,才會有諾貝爾獎。

2018年獲獎的本庶佑教授,他研究的專利很簡單,癌細胞和人的正常細胞之間相互碰撞以後不產生交合,因為中間隔了蛋白質。他發明的技術把這個蛋白質打掉,使健康細胞可以對癌細胞發動進攻,最終把癌細胞消滅掉。

現在這款新藥已經開始出售了。日本2萬多病人使用了這個新藥以後,總有效率達到30%。本庶佑教授將自己的專利和諾貝爾獎的所有獎金拿出來,湊了1000億日元(約60億人民幣),以個人之力設立了一隻基金,最終要攻克癌細胞。

03、日本如何扶植中小企業?

去年我去參觀了福萊德以後,我覺得中國也可以把企業管好。但是,我們中國製造現在面臨著很多問題,首先要解決三大問題:要做到精細化,要把智能化、數字化趕上去。

那麼,如何解決這三大問題?

第一,中國政府要給製造業創造一個很好的舒適的通暢的行商環境。

比如沒錢買機器人,為什麼沒錢?因為納的稅太高了。日本的法人稅已經從30%減到了23%,中小企業的法人稅從25%減到了15%,我們中國政府能不能努力一下呢?餘地有吧?絕對有的。

第二,資本。

企業發展需要資本,資本來自什麼地方?

(1)自身的資本。

(2)銀行的資本。

(3)社會資本,也就是基金資本。

中國製造業現在依賴的資本,最大的不是自有資本,不是銀行資本,而是社會資本。

大部分投資公司的總裁眼睛盯著,投下去以後,哪個企業能上市,我能獲得最大的利益。其實投資基金是一把雙刃劍,它能夠助推企業在初期飛速的發展,但是,它也是上吊的繩子。為什麼?

所有的投資基金跟企業有對賭協議,5年或者8年,你做不到就死掉了。上市以後,過了若干年,它把資金利潤抽逃,你怎麼辦?就像火箭發射上去以後,還沒進入軌道,推動力沒了。

日本是怎麼做的呢?

日本企業幾乎都是自有資金。

我舉個例子,稻盛和夫先生說了一句話,他說京瓷公司7年不賺錢,公司不會垮。豐田公司也是這樣。

日本所有的大公司,包括小公司,不缺錢。為什麼不缺錢?它有利潤就儲存管,它只關注本行,不盲目投資。不管遇到多大的風浪,什麼金融危機、泡沫經濟崩潰,企業都可以支撐3年、4年、5年。然後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慢慢的實行轉型,慢慢的提升自己的產業。

日本銀行做過一個小調查,問中小企業要不要銀行貸款,70%的中小企業告訴銀行一句話:“我們不要你的貸款”。

日本的商業貸款的利率只有1.2%,所以,日本企業這幾年不是走下坡路,而是走上坡路,而且是默默的往前走。

因此,日本的行商模式、製造業的創新能力,還有政府和企業之間如何互動、政策如何制定、如何指導市場,這些都應該好好學習。

我覺得日本的發展模式,這種沉穩、恆久、永恆的發展模式應該成為中國參考的範本,因為東方的文化是相通的。

本文是2018年10月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在天津參加“第十五屆中國製造業國際論壇”時,做的一場關於“智能製造時代下中日製造誰能勝出?”的講演,經授權整理髮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