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時代,乞丐還有機會成為頂級富豪嗎?'

"

前兩天從美國經濟學家泰勒·考恩的新書裡看到了一個說法。他說現在美國的各個社會階層都會開始產生了一種“自滿”情緒,階層間的流動變得越來越慢,趨向於逐漸固化。

究其原因,他覺得是美國的貧富差距拉大,大部分財富集中到了1%的人手裡,大公司的地位幾乎無法撼動,各階層建立起了相對獨立的人際圈子。相比於之前兩百年的進取歷史,人們開始安於現狀,失去了奮鬥的熱情。乞丐通過努力成為富翁的實例再難見到,硬科技的高速發展也將成為過去。

聽上去很有道理,如果把社會階層看作一座山的話,貧富差距大就說明這座山很高很難登上去。爬珠穆朗瑪和爬香山的難度肯定是不一樣的。

但是在全球基尼係數最低、也就是貧富差距最小的日本,也出現了類似的階層流動減緩現象。因為收入差距小,晉升到公司總經理也不比普通職員多賺太多,年輕人當然沒什麼動力去拼搏進取了。不止年輕人,整個日本社會都在流行極簡主義、小確幸和斷舍離。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總結了很多類似的現象,並把如今的日本定性為“低慾望社會”。

看來即使是香山,也有人懶得去爬。

這足以說明,階層間流動減緩未必和貧富分化直接相關,它完全有可能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現象。當社會底層的日子也沒那麼難過的時候,想改變命運的心思就沒那麼強烈了,因為誰都知道,向上流動是要付出代價的。而且差距越大,代價越高。

這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泛娛樂主義的盛行。人們完全可以從各種休閒活動,尤其是網絡娛樂中獲得樂呵呵地生活下去的慰藉,奮鬥什麼的,改天再說吧。

這種傾向,不是馬老師喊一句“能奮鬥的人是幸福的”,就能改變得了的。

今年日劇春季檔火了一部劇叫《我,按時下班》,女主東山結衣力排眾議、堅持準時下班的勇氣得到了職場人一致的認可和羨慕之聲;但是同時,另一部人氣日劇《非自然死亡》,女主三澄美琴的專業和敬業同樣贏得了一片叫好,而她卻是個加班狂人。

相反的工作狀態卻都受到追捧,大概就是因為這兩個人的身上其實存在共性吧。那就是他們都在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從這兩部劇受到的認可來看,相比於沒有確定標準的“向上流動”“階層躍遷”,似乎現在的人們更向往的是突破標籤、突破評價體系、我行我素的自由感。

這樣又有什麼不好呢?畢竟不可能所有人都想去爬珠穆朗瑪,你能因此說人類的冒險精神退化了嗎?

其實經濟學家也不必過於擔心,人心本來就是像個鐘擺一樣在反覆地搖來搖去的東西,進取久了總會想要歇一歇,安定過頭了就又要思變。

再說,有些頂級富豪在創業初期可能也並沒想到自己能成功,甚至於目標都根本沒定在那兒。如今的時代還會不會有想不到的奇才蹦出來,成為未來的所謂上流階層,也許要再過二三十年才能見分曉。

參考書目:《Complacent Class》 - by Tyler Cowen (暫譯為《自滿階層》 - [美]泰勒·考恩)《低慾望社會》 - [日]大前研一
"

前兩天從美國經濟學家泰勒·考恩的新書裡看到了一個說法。他說現在美國的各個社會階層都會開始產生了一種“自滿”情緒,階層間的流動變得越來越慢,趨向於逐漸固化。

究其原因,他覺得是美國的貧富差距拉大,大部分財富集中到了1%的人手裡,大公司的地位幾乎無法撼動,各階層建立起了相對獨立的人際圈子。相比於之前兩百年的進取歷史,人們開始安於現狀,失去了奮鬥的熱情。乞丐通過努力成為富翁的實例再難見到,硬科技的高速發展也將成為過去。

聽上去很有道理,如果把社會階層看作一座山的話,貧富差距大就說明這座山很高很難登上去。爬珠穆朗瑪和爬香山的難度肯定是不一樣的。

但是在全球基尼係數最低、也就是貧富差距最小的日本,也出現了類似的階層流動減緩現象。因為收入差距小,晉升到公司總經理也不比普通職員多賺太多,年輕人當然沒什麼動力去拼搏進取了。不止年輕人,整個日本社會都在流行極簡主義、小確幸和斷舍離。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總結了很多類似的現象,並把如今的日本定性為“低慾望社會”。

看來即使是香山,也有人懶得去爬。

這足以說明,階層間流動減緩未必和貧富分化直接相關,它完全有可能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現象。當社會底層的日子也沒那麼難過的時候,想改變命運的心思就沒那麼強烈了,因為誰都知道,向上流動是要付出代價的。而且差距越大,代價越高。

這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泛娛樂主義的盛行。人們完全可以從各種休閒活動,尤其是網絡娛樂中獲得樂呵呵地生活下去的慰藉,奮鬥什麼的,改天再說吧。

這種傾向,不是馬老師喊一句“能奮鬥的人是幸福的”,就能改變得了的。

今年日劇春季檔火了一部劇叫《我,按時下班》,女主東山結衣力排眾議、堅持準時下班的勇氣得到了職場人一致的認可和羨慕之聲;但是同時,另一部人氣日劇《非自然死亡》,女主三澄美琴的專業和敬業同樣贏得了一片叫好,而她卻是個加班狂人。

相反的工作狀態卻都受到追捧,大概就是因為這兩個人的身上其實存在共性吧。那就是他們都在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從這兩部劇受到的認可來看,相比於沒有確定標準的“向上流動”“階層躍遷”,似乎現在的人們更向往的是突破標籤、突破評價體系、我行我素的自由感。

這樣又有什麼不好呢?畢竟不可能所有人都想去爬珠穆朗瑪,你能因此說人類的冒險精神退化了嗎?

其實經濟學家也不必過於擔心,人心本來就是像個鐘擺一樣在反覆地搖來搖去的東西,進取久了總會想要歇一歇,安定過頭了就又要思變。

再說,有些頂級富豪在創業初期可能也並沒想到自己能成功,甚至於目標都根本沒定在那兒。如今的時代還會不會有想不到的奇才蹦出來,成為未來的所謂上流階層,也許要再過二三十年才能見分曉。

參考書目:《Complacent Class》 - by Tyler Cowen (暫譯為《自滿階層》 - [美]泰勒·考恩)《低慾望社會》 - [日]大前研一
如今的時代,乞丐還有機會成為頂級富豪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