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轉變對 一帶一路態度:國內經濟發展的需求和國際形勢的變化

日本 經濟 安倍晉三 投資 中日關係 中國社科國際關係學 2018-12-15
日本轉變對 一帶一路態度:國內經濟發展的需求和國際形勢的變化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40週年,40年來,中日經貿從建交後的不到10億美元,發展到現在的3000多億美元。中國成為日本的最大貿易伙伴,日本成為中國的第五大貿易伙伴。在經歷了2012年以來的低谷後,中日兩國關係從2017年開始逐步升溫。2017年雙邊貿易總額達3029.9億美元,時隔兩年重返3000億美元水平。中日經貿關係回暖,為雙方開展更高層次的合作開闢了廣闊空間,為今後兩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 日本轉變對 一帶一路態度

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日本初步持抵制和觀望態度。但是,2017年以來,日本對“一帶一路”的態度發生轉變。2017年5月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率團訪華,出席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017年6月安倍首相表示“一帶一路”是“具有連接世界不同地域可能性的構想”,表達了希望進行合作的意願。2017年7月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漢堡峰會期間會見安倍首相,表示歡迎日方同中方在“一帶一路”框架內開展合作。2017年11月習近平主席出席在越南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再次與安倍會談,雙方就開展“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再次進行磋商。2017年12月在東京召開的“日中CEO峰會”,發表了將在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經濟帶構架下亞洲基礎設施開發方面進行緊密合作的聯合聲明,安倍首相在會上致辭表示針對“一帶一路”可以大力合作。

2018年5月李克強總理訪日,與日方簽署了多項經貿合作協議,特別是達成中日雙方共同在第三方市場合作的共識,這預示著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日經貿合作將迎來一輪新的高潮。2018年10月25日至27日,安倍首相率500名日本商界領袖對中國進行了正式訪問,此訪正值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重要節點,是日本首相時隔7年正式訪華。中日兩國就推進在第三國的基礎設施投資達成共識,確定了在泰國共同開發智慧城市等50餘項合作項目。雙方還就新設磋商尖端技術和知識產權保護的機制達成協議,再次確認重啟貨幣互換協定。安倍首相表示“一帶一路”是有潛力的構想,日方願同中方在廣泛領域加強合作,包括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

國內經濟發展的需求和國際形勢的變化,是日本對“一帶一路”態度轉變的主要動因。特朗普上臺後,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日本貿易出口面臨嚴峻形勢。美國聲稱要對日本提高汽車等產業進口關稅,讓日本削減對美貿易順差。這些使日本倍感壓力,讓以自由貿易為引擎促進經濟增長的日本經濟戰略受到挑戰,為中日攜手應對貿易保護主義提供了土壤。安倍晉三在訪華前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當前加強基於自由和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有著重要意義,採取貿易限制措施不會給任何一方帶來好處。日本尊重世界貿易組織,一貫堅持任何措施都應同世貿規則保持一致的立場。日中兩國作為自由貿易體制的最大受益者,也應為加強世貿組織等多邊自由貿易體制保持合作。” 日本在維護自由貿易體制上的立場與美國並不一致,在現今複雜的國際形勢下,中日兩國都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希望維護國際自由貿易體制,為雙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共同努力創造了條件。

  • 合作開拓第三方市場

中日雙方可以在第三方市場開展廣泛合作,使發展中國家的需求、中國的優勢產能和日本的先進技術有效對接。

首先,在“經濟復興戰略”中,日本提出要利用本國優越的技術優勢和專業知識提高中國和東盟地區的基礎設施水平,提供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資金,擴大基礎設施出口規模。在日本投資的區域選擇上,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國家及東南亞、非洲,將是日本重點關注的地區,這恰好與“一帶一路”倡議的互聯互通內容相契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相對落後,是目前制約沿線各國深度合作與共同發展的薄弱環節,這為中日兩國提供了巨大的合作空間。雙方應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將中日互利合作推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其次,中日兩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進行深入合作已達成共識,因而會影響兩國的產業政策和產業發展趨勢,進而會對中日經貿關係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在物流領域,希望中國與日本能借助“一帶一路”構建起日本經中國到歐洲的物流大通道,通力合作,協作共贏。2018年7月1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共同簽署了日本和歐盟經濟夥伴協定。而中歐班列可以提供日本和歐洲之間的聯運服務,深受日本企業界的廣泛關注,中日迎來了謀求更加深入合作的有利時機。

再次,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在國際產業分工、產業集聚等產能合作中,中日兩國協作機遇會不斷增多。中日雙方應按照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建立投資和貿易合作機制,推動中日產業合作和區域互動合作發展,強化“一帶一路”沿線的產業分工和產業集聚。此外,2018年10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與日本銀行簽署了中日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旨在維護兩國金融穩定,支持雙邊經濟和金融活動發展。隨著中日兩國經貿合作不斷深化,雙方在雙邊和區域多邊框架下的金融合作前景廣闊。中日兩國應以 “一帶一路”為平臺, 拓寬金融合作模式,強化中日金融合作機制,實現互利共贏。

最後,“一帶一路”中日旅遊合作也十分值得期待。20世紀80年代,赴中國旅遊開始在日本流行,日本旅遊公司也不斷強化在中國的業務。近年,中國赴日旅遊人數不斷攀升,2017年中國大陸赴日遊客達735萬,連續三年居日本海外遊客來源國首位。現在中國海外旅遊熱高漲,到2020年可能形成1億人海外旅遊市場。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除兩國間旅遊外,中日國民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旅遊也會持續增長,可以想見中日旅行社在這些線路的交流與合作將會大大增強。

中日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中日經貿合作是中日關係的壓艙石,中日經貿關係順利發展與否,其結果也會波及亞洲乃至世界。期待中日雙方抓住這一機遇,促進中日經貿關係儘快發展,更上一層樓。中日兩國都應從和平友好、平等互利、相互信賴、長期穩定的原則出發來考慮問題、處理問題,開拓出廣闊無比的中日經貿前景。現在中日經貿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在世界經貿關係風雲變幻的今天,中日兩國促進彼此在貿易、投資、技術合作和文化交流等全方位的友好關係的發展,愈顯重要。在擴大“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相信競爭與合作、互利與共贏將是今後很長一段時間中日經貿關係的主旋律。

  (作者單位:遼寧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秦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