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被起了一個“名字”,深以為恥,回家把戰馬全騸了個遍

日本 畜牧業 英國 秦始皇 靜說歷史 2017-06-09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很喜歡模仿別人的國家,在古代日本一次次派使者來,到中國剽竊了不少東西,包括日本京都的建築,都是仿效唐長安的建築。日本學去了中國文化比較精髓的部分,中國的一些書籍在日本銷量特別好,但中國已經看不到了。

日本當時對中國是無目的、無條件的崇拜,連衣服和禮儀、飲食也模仿中國。

但日本只有一件事情沒學習中國,那就是中國古代有宦官,日本沒有。

日本覺得十分慶幸,沒學習中國的宦官制度。

​日本被起了一個“名字”,深以為恥,回家把戰馬全騸了個遍

桑原鷺藏在日本的報紙上發表過對這件事情的看法,他說:“我們自從隋唐以來廣泛採用中國的制度,對中國文化也是這樣,惟有宦官制度我們沒拿來,我們因此必須十分感覺我國先覺者的思考。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沒被中國太監製度禍害,實在太慶幸了。

西方學者也有這個覺悟,他們看著中國的宦官制度,十分慶幸地說:“這完全是託基督教的福。”英國學者說:“我們倒是不指望宗教的力量,但也沒有沾染東洋各國這種不好的制度,就這點就值得我們驕傲。”

如今我們拍電視劇,宦官還經常趾高氣昂的在電視上露臉,好像已經成了中國古代的常態,古代文明不可或缺的一個零件。

​日本被起了一個“名字”,深以為恥,回家把戰馬全騸了個遍

宦官制度是令人鄙夷的,因為它非人性,也不符合中國一直以來溫柔敦厚的處世態度,太殘忍了。不過日本的驕傲,筆者也十分不理解,一個抄襲別國文明的國度,哪裡就值得驕傲了呢?就是因為沒抄襲宦官制度嗎?

所以日本絕不是比中國文明的民族,而是比中國落後的民族,中國文化也曾經同化過落後的日本文化,而且中國文化至今在日本影響深遠。

我們要說一下東洋史學者,他們其實不止寫過中國的宦官制度,還寫過中國的辮髮使,東洋學者不遺餘力的寫中國文明落後的部分,為的是反襯日本的好。日本學者寫道:“中國人是嫉妒心極強的,為了避免男女嫌疑,才有了宦官制度,宦官是中性的,也是順理成章……”

那麼日本呢?日本是自卑的,猥瑣的,因為他們有文化上的自卑,所以他們更渴望刷存在感,這種存在感就是對中國以及周邊各國的武力征服。

​日本被起了一個“名字”,深以為恥,回家把戰馬全騸了個遍

不過話又說回來,日本為什麼沒學習中國的宦官制度呢?

“日本古代社會不曾和異民族廣泛節出,也不曾征服他們,島國沒有製造宦官的條件,後來受佛教文化影響,不幹這麼殘忍的事。”這個是日本學者的觀點。

受佛教文化影響?這確定是說的日本?

看來小日本覺得自己挺善良的。

關於日本為什麼沒有太監,中國古書裡也有解釋,在《三國志》裡解說了倭國(當然,日本竭力反對“倭國”這個名字),說中國人寫的東西沒啥史料價值。

​日本被起了一個“名字”,深以為恥,回家把戰馬全騸了個遍

中國古書說,古代日本沒有牛馬虎豹,日本沒有牲口,也就對動物品種改良一無所知,後來日本學者寫了一本《去勢術》,讓牲口能夠順從人類,完成基因改良。可是日本很晚才有馬,所以這種切割技術不熟練。

秦始皇兵馬俑可以看出,戰馬都去了勢,因為這樣人才更容易操控它,馬匹才能更加心無旁騖。

德川幕府時期日本需要大量的馬,從中國買進,中國的獸醫就傳授給日本如何養馬,如何騸馬。小日本大概沒學會,八國聯軍進軍中國的時候,別的國家軍馬都很乖,只有日本的軍馬因為沒有去勢,所以不停的嘶叫,尥蹶子,八國聯軍送給日本一個外號,叫“恥文化”。

在歐美取笑了日本後,日本才把軍馬統統騸了個遍,從此加入世界軍馬的陣營。

​日本被起了一個“名字”,深以為恥,回家把戰馬全騸了個遍

日本人覺得自己國家的婦女不嫉妒,也比較貞節,所以不用把男人騸了來維護女人貞節。不過不管怎麼說,日本少了一樣文化——宦官文化。

日本文化學家說:“去勢本來是畜牧技術,後來被很多國家,運用到宮廷生活中來。”

日本是吃米的,畜牧業不發達,中國古代有很多遊牧民族,吃肉,畜牧業發達,日本不會去勢術也不奇怪。日本養過豬,但也只是一段時間,養雞養得比較多,在江戶時代滿大街都是雞。

​日本被起了一個“名字”,深以為恥,回家把戰馬全騸了個遍

日本人愛吃魚,多過愛吃牛羊,他們不太吃內臟,所以不關心閹割。他們不會騸馬,也不會騸人,小日本沒有弄出跟中國一樣的宦官文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