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哲學家培根年入1.6萬英鎊,卻為了區區100英鎊當著眾人受賄'

"

英國哲學家、散文家弗朗西斯·培根在遺囑中說:“我把靈魂贈給上帝,把軀體留給泥土,把名字留給後代和異國他鄉的人們。”作為新時代文明的開創者,培根註定名垂青史,但他在政壇上長袖善舞時不免道德淪喪。

培根做大法官時,一個叫奧貝里的人控告某爵士,案子遲遲未予審理。經培根身邊的人提點,奧貝里攜帶100英鎊,叫上兩個朋友去了培根的官邸。要說在三百多年前的英國,“受賄技術”實在太落後了,培根竟當著奧貝里這兩個朋友的面笑納了100英鎊,落下口實。

"

英國哲學家、散文家弗朗西斯·培根在遺囑中說:“我把靈魂贈給上帝,把軀體留給泥土,把名字留給後代和異國他鄉的人們。”作為新時代文明的開創者,培根註定名垂青史,但他在政壇上長袖善舞時不免道德淪喪。

培根做大法官時,一個叫奧貝里的人控告某爵士,案子遲遲未予審理。經培根身邊的人提點,奧貝里攜帶100英鎊,叫上兩個朋友去了培根的官邸。要說在三百多年前的英國,“受賄技術”實在太落後了,培根竟當著奧貝里這兩個朋友的面笑納了100英鎊,落下口實。

英國哲學家培根年入1.6萬英鎊,卻為了區區100英鎊當著眾人受賄

​當時培根身居高位,年入1.6萬英鎊,又娶得富婆,按說也不差錢。但他貪圖享受,僱傭了40名男僕,不但自己衣著華麗,男僕也一律穿著由西班牙皮革製成的靴子。揮霍無度之下,培根很快債臺高築,因此區區100英鎊就讓他失態了。

“收人錢財,替人消災”,然而善於創作格言警句的培根忘了這句俗語。錢送出後,奧貝里覺得勝券在握,不料等來晴天霹靂—判決並不利於自己,而且非常苛刻。此刻奧貝里徹底懵了,覺得培根簡直就是瘋子。之所以如此,有人懷疑培根可能“吃了原告吃被告”,一方敗訴不過是因另一方的行賄數額更大而已。

培根遇到的另一個當事人叫愛德華,他很“懂事”地把一個手提包放在培根的桌上,裡面裝著沉甸甸的400英鎊。培根的第一反應是:這回錢太多了,拿起來好有壓力!當時培根受封男爵,得到的賞賜也不過是年金60英鎊。然而他的老毛病又犯了,嘴在拒絕,手卻伸得老長。愛德華放寬了心,但還沒高興幾天就接到了敗訴的消息。愛德華咬碎了牙,跑到下議院揭發,下議院立刻成立了調查委員會,專門處理培根受賄的問題。

"

英國哲學家、散文家弗朗西斯·培根在遺囑中說:“我把靈魂贈給上帝,把軀體留給泥土,把名字留給後代和異國他鄉的人們。”作為新時代文明的開創者,培根註定名垂青史,但他在政壇上長袖善舞時不免道德淪喪。

培根做大法官時,一個叫奧貝里的人控告某爵士,案子遲遲未予審理。經培根身邊的人提點,奧貝里攜帶100英鎊,叫上兩個朋友去了培根的官邸。要說在三百多年前的英國,“受賄技術”實在太落後了,培根竟當著奧貝里這兩個朋友的面笑納了100英鎊,落下口實。

英國哲學家培根年入1.6萬英鎊,卻為了區區100英鎊當著眾人受賄

​當時培根身居高位,年入1.6萬英鎊,又娶得富婆,按說也不差錢。但他貪圖享受,僱傭了40名男僕,不但自己衣著華麗,男僕也一律穿著由西班牙皮革製成的靴子。揮霍無度之下,培根很快債臺高築,因此區區100英鎊就讓他失態了。

“收人錢財,替人消災”,然而善於創作格言警句的培根忘了這句俗語。錢送出後,奧貝里覺得勝券在握,不料等來晴天霹靂—判決並不利於自己,而且非常苛刻。此刻奧貝里徹底懵了,覺得培根簡直就是瘋子。之所以如此,有人懷疑培根可能“吃了原告吃被告”,一方敗訴不過是因另一方的行賄數額更大而已。

培根遇到的另一個當事人叫愛德華,他很“懂事”地把一個手提包放在培根的桌上,裡面裝著沉甸甸的400英鎊。培根的第一反應是:這回錢太多了,拿起來好有壓力!當時培根受封男爵,得到的賞賜也不過是年金60英鎊。然而他的老毛病又犯了,嘴在拒絕,手卻伸得老長。愛德華放寬了心,但還沒高興幾天就接到了敗訴的消息。愛德華咬碎了牙,跑到下議院揭發,下議院立刻成立了調查委員會,專門處理培根受賄的問題。

英國哲學家培根年入1.6萬英鎊,卻為了區區100英鎊當著眾人受賄

​調查委員會的人個個飽讀詩書,對培根的才華仰慕已久,見面後只顧著吹捧了,並不相信他有什麼劣跡。然而,當初被培根坑慘的奧貝里也拉著朋友前來作證,培根嘴硬,裝出鄙夷之態,說:“我將用名譽否認此事!”可他“光拿錢不辦事”的黑歷史實在太多,不斷有當事人送來實錘,調查委員會集體傻眼—物證包括價值800英鎊的飾盒、價值500英鎊的鑽石耳環、價值50英鎊的金釦子……可謂琳琅滿目,而培根不敢對質。

培根最終認罪了,被關入倫敦塔,並繳罰金四萬英鎊。不過幾日,培根雖仗著國王的關照獲釋,但他的政治生涯徹底完了。

後來培根在《論司法》一文中說:“一次冤判比多次罪行的危害更大,因為罪行不過攪汙了水流,冤判則攪汙了水源。”這段話成為名言,在許多揭露法官受賄的案件報道中常被引用,而培根也成了所謂的“攪汙水源者”。

"

英國哲學家、散文家弗朗西斯·培根在遺囑中說:“我把靈魂贈給上帝,把軀體留給泥土,把名字留給後代和異國他鄉的人們。”作為新時代文明的開創者,培根註定名垂青史,但他在政壇上長袖善舞時不免道德淪喪。

培根做大法官時,一個叫奧貝里的人控告某爵士,案子遲遲未予審理。經培根身邊的人提點,奧貝里攜帶100英鎊,叫上兩個朋友去了培根的官邸。要說在三百多年前的英國,“受賄技術”實在太落後了,培根竟當著奧貝里這兩個朋友的面笑納了100英鎊,落下口實。

英國哲學家培根年入1.6萬英鎊,卻為了區區100英鎊當著眾人受賄

​當時培根身居高位,年入1.6萬英鎊,又娶得富婆,按說也不差錢。但他貪圖享受,僱傭了40名男僕,不但自己衣著華麗,男僕也一律穿著由西班牙皮革製成的靴子。揮霍無度之下,培根很快債臺高築,因此區區100英鎊就讓他失態了。

“收人錢財,替人消災”,然而善於創作格言警句的培根忘了這句俗語。錢送出後,奧貝里覺得勝券在握,不料等來晴天霹靂—判決並不利於自己,而且非常苛刻。此刻奧貝里徹底懵了,覺得培根簡直就是瘋子。之所以如此,有人懷疑培根可能“吃了原告吃被告”,一方敗訴不過是因另一方的行賄數額更大而已。

培根遇到的另一個當事人叫愛德華,他很“懂事”地把一個手提包放在培根的桌上,裡面裝著沉甸甸的400英鎊。培根的第一反應是:這回錢太多了,拿起來好有壓力!當時培根受封男爵,得到的賞賜也不過是年金60英鎊。然而他的老毛病又犯了,嘴在拒絕,手卻伸得老長。愛德華放寬了心,但還沒高興幾天就接到了敗訴的消息。愛德華咬碎了牙,跑到下議院揭發,下議院立刻成立了調查委員會,專門處理培根受賄的問題。

英國哲學家培根年入1.6萬英鎊,卻為了區區100英鎊當著眾人受賄

​調查委員會的人個個飽讀詩書,對培根的才華仰慕已久,見面後只顧著吹捧了,並不相信他有什麼劣跡。然而,當初被培根坑慘的奧貝里也拉著朋友前來作證,培根嘴硬,裝出鄙夷之態,說:“我將用名譽否認此事!”可他“光拿錢不辦事”的黑歷史實在太多,不斷有當事人送來實錘,調查委員會集體傻眼—物證包括價值800英鎊的飾盒、價值500英鎊的鑽石耳環、價值50英鎊的金釦子……可謂琳琅滿目,而培根不敢對質。

培根最終認罪了,被關入倫敦塔,並繳罰金四萬英鎊。不過幾日,培根雖仗著國王的關照獲釋,但他的政治生涯徹底完了。

後來培根在《論司法》一文中說:“一次冤判比多次罪行的危害更大,因為罪行不過攪汙了水流,冤判則攪汙了水源。”這段話成為名言,在許多揭露法官受賄的案件報道中常被引用,而培根也成了所謂的“攪汙水源者”。

英國哲學家培根年入1.6萬英鎊,卻為了區區100英鎊當著眾人受賄

​在培根生活的年代,行賄、受賄成風,培根為了謀官,曾送給伊麗莎白女王一顆珍貴的鑽石。伊麗莎白雖沒接受,但足以說明這種風氣已蔓延到宮廷。伊麗莎白的繼位者詹姆士曾說:“如果幹掉所有受賄者,就沒人為我工作了。”

即使當時英國已有“高薪養廉”的政策,培根仍入不敷出,到死還欠著兩萬英鎊的債。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培根竟在遺囑中指明要把僅剩的遺產作為大學裡的科學講座基金及獎學金,真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何柏生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