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忙到懷疑人生?從第一份到N份工作,你依然在底層掙扎

為什麼忙到懷疑人生?從第一份到N份工作,你依然在底層掙扎

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你幹了多長時間?

有的人幹了幾天就辭職了,有的人幹了十天半個月,有的人幹了三五載……也有的人幹了一輩子!現代社會,人們對於第一份工作“飛行停滯”的時間越來越短。

我見過最誇張的,是對門鄰居剛畢業出來工作的一個小朋友,上了一天班,第二天就不去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對這家公司沒有了解清楚,和自己期望值離得太遠……”

我還聽過更奇葩的,有人上午到公司報到,下午就不幹了!

最近我又遇到類似這樣的問題?而且比這個更糟!

清水是我去年認識的粉絲,今年剛畢業出來工作,和我聊求職的事,聊到我整個人生都不好了。以下是聊天記錄:

  • 工作咋樣了?我問
  • 才去了一個下午,等會還得去,明天還得跟著去採訪?總覺得哪裡勝任不了這份工作。她回道。
  • 那就辭職吧!(我刺激了她)
  • 我實在不想換工作了,我想明天再去看一看吧!因為這一個月來我體驗了五六份工作了!她回道。
  • 你不是勝任不了嗎?我反問她。
  • 因為什麼都不會。她回道。

下面是主要對話內容的截圖

為什麼忙到懷疑人生?從第一份到N份工作,你依然在底層掙扎

不少普通大學畢業生也存在著類似清水這樣的問題,自視清高,又缺乏實踐能力,第一份工作幹不了多長時間,然後又開始馬不停蹄地找工作,換工作,居然一個月能幹出五六份工作。

這種城頭變換大王旗的速度,都趕上了軍閥混戰的時代,這到底怎麼了?

問題的癥結,就在於普通大學的一個“普”字。

為什麼忙到懷疑人生?從第一份到N份工作,你依然在底層掙扎

如果你畢業於一所世界頂級名校,迎接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會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我叔伯的孩子,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讀書,專業是精算師,還未畢業,上海一家公司就已經聯繫了他,開出的條件是,年薪50萬,提供單身公寓,配車上下班接送……

這是普大畢業生,這輩子想都不敢想的事?

那麼,如何選擇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讓自己的未來有成長逆襲,鹹魚翻身的機會?對於普遍“高不成,低不就”的普大畢業生來說,下面分享我的幾點經驗:

為什麼忙到懷疑人生?從第一份到N份工作,你依然在底層掙扎

1、角色分離,邊界思維,找到你的身份識別

帶著“奶氣和僑情”如何求職問路?你不是大學生,你是職場人、社會人!

我曾經面試一個剛畢業的女大學生,看完了她的畢業作品,然後對她身邊的男孩說,“你的畢業作品帶來了嗎?我看看!”女孩立刻說道,“這是男朋友,陪我來面試的。”

面試結束後,我對身邊的一個女下屬說,“你覺得行嗎?”她悠悠地說了一句,“像我這樣的女漢子才行……”

職場是很殘酷的,所以當清水對我說:哈哈哈,好尷尬,我還以為自己是個學生時,我毫不客氣地給了她一句:

要臉不,你是個學生,臉真大。你畢業證書都到手,就結束了學生身份。你要麼混社會,要麼混吃等死,兩條路,自己選。

這話狠嗎?一點都不恨!不少大學生,無法識別自己的身份、角色。換句話說,就是界限意識,搞不清楚自己當下該做什麼!

從學校的圈子,一條腿邁進職場、社會這個大熔爐的圈子,另一條腿卻還在舊圈子裡,裡外不是人,一臉懵樣,天真無邪,傻傻分不清自己。凡事有例外,但你卻沒有老頑童的那種本事!

認清自我,分清自我,實質是規則意識,這是一個人成熟的重要標準,一種成熟心智的心理運作。再說俗點,就是掌握分寸感。

  1. 知道自己是誰
  2. 當下該做什麼
  3. 不該做什麼
  4. 做什麼能符合自己身份、角色。

如果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離開學校圈子,還把學生、職場人,社會人的多種身份混沌在一起,必定會受到情感、情緒的干擾,造成一片混亂,找工作時必然碰一鼻子灰!

因而,在找人生第一份工作時,請擺脫身上的那份“奶氣”,不要拿你的僑情去碰撞這個殘酷的世界,反彈回來的必定是你自己滿腔的哀怨和憂傷。

怎麼辦呢?

  1. 你可以被人看上去“愣愣的”,“生瓜蛋子”一枚,但你得表現出一種時刻準備著視死如歸,勇往直前,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拼搏氣場。
  2. 與面試人對話時,斬釘截鐵,表現出一種強烈渴望學習、改變、成就未來的意願。
為什麼忙到懷疑人生?從第一份到N份工作,你依然在底層掙扎

2、博弈廝殺,進界思維,找到你的職業定位

找工作避免自己成為一個投機且糾結的心理賭徒!到處撒網捕撈並不可取,你得學會定投。

不要把過多的精力放在製作一份漂亮的簡歷上,更不要爛投簡歷,找工作是個體力活,更是個技術活!

現代社會網絡發達,找工作看似便捷,但海量的信息,造成了很多人一目十行,缺乏耐心對企業的信息做深入瞭解,投遞了大量的簡歷,無的放矢,結果你已經猜到了。

你不能把自己弄成一個忙著趕場的小丑!

我之前一個朋友,投了上千份簡歷,只收到了十幾份面試邀請,要命的是都集中在那幾天,這時候還得面臨二次取捨的選擇,這不是給自己找糾結,找麻煩嗎?

同樣我也犯過爛投簡歷的愚蠢錯誤!在我轉行後,面臨人生轉型的第一份工作,投遞了幾天簡歷,效果不理想;於是靜下心來,思考如何提高投簡歷的面試機率?

我想到了羅永浩曾經自薦新東方的那封網紅簡歷,於是我寫了一個200字自我介紹的通用開頭,然後針對我瞭解的、有意向的十幾家公司,表述一些我對行業和崗位認知觀點、建設性想法和求職的意願。雖然這個過程很辛苦,但是半個月後,我成功面試了一家研究院,當了一名研究員。

不要讓自己陷入到博弈論之中“囚徒困境”裡。

所以,在選擇人生的一份工作時,為了避免像清水那樣,一個月體驗五六份工作,挖坑了一個大坑打擊自己信心,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必須啟動思考的基本三步驟:分析、判斷、決策。

基於自身專業和能力的潛在優勢,避開劣勢;如果專業能力一般,突出自己做事做人的性格特質;然後再瞭解面試企業的概況,做出判斷:

  1. 行業前景、公司前景如何,你未來的發展你空間有多大?
  2. 工作氣氛如何,是冷冷清清,還是熱火朝天?
  3. 人員的精神面貌如何?
  4. 甚至,你要用天眼去查下這家公司的底子,來龍去脈……

最終綜合各種因素,做出決策。歸結為一個基本博弈模型就是專業、能力、行業、公司的對策。然後再做出你的決策。而在這個過程中,尤其需要注意兩點:

1、關於面子

公司的門臉、規模不是最重要的,面子裝一次,少一次,活在別人的眼光裡,只會讓自己更加無一是處!

普通大學畢業生,找工作的普遍心理是高不成低不就,大事幹不了,小事又看不起;能力配不上慾望,才華配不上夢想。簡陋低配的公司看不上,光鮮亮麗的大企業又高攀不上;心有不甘又自我矮化,兩廂交接,陷入難分難捨的糾結。

選擇大企業平臺更有前途!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還算意義嗎?

如何從小公司到身處大企業,這才是問題的核心。

對於普通大學畢業生來說,面對現實,找一個有發展前景的企業。如果阿里的童文紅當時只注重企業的門面、規模,她怎麼可能從一個底層的前臺做到了阿里的副總裁?

事實上,有些小公司很能鍛鍊人,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大量的實踐加上自我理論水平提高,一種選擇時,你隨著公司一起成長;另一種選擇時讓自己的能力與大公司匹配時,再出海晉級到大企業,這不失為一種最可行的選擇。

比如,我堂弟在北京一家200人的軟件小企業,月薪1.5萬,幹了兩年後,他跳槽到了上海的一家1000人軟件企業,月薪3萬。

我自己也是如此,從幾個人的一個小公司跳槽到一家行業頂尖的外企。

2、關於興趣

能找到興趣與工作匹配度一致的,固然最好,但現實往往想和你是兩回事兒。

別為自己的興趣找藉口,你的興趣很了不起嗎?誰還沒個興趣似的!很多人的興趣是掙錢,馬雲說自己對錢沒有興趣,談興趣這事,你得夠那個資格。

沒得選擇的時候,幹一行愛一行,幹到極致,你出眾了,領導賞識你,同事羨慕你,多半你對這個行業也就有了興趣。

如果你的內心實在敵不過那個興趣,那就等你實現了財務自由再說,到時候你想幹什麼,沒人能礙你事!

為什麼忙到懷疑人生?從第一份到N份工作,你依然在底層掙扎

3、試錯求生,破界思維,找到你的人生踩點

嘗試多種可能性,才能在不確定性的恐慌找到一條相對確定性的方向!

如果你的第一份工作沒有選擇好,逃避嗎?試著堅持幹完試用期,熬到自己內心崩潰了,再放棄也不遲!

只有嘗試著幹到底,你才能知道自己原來在光著屁股跑!

知道生存有多艱難,露出自己的成色,你什麼也不是,無一是處,才能褪去你虛偽的心高氣傲。否則你還覺得自己挺厲害的,能與太陽肩並肩!當你再做下一份工作的時候,才會珍惜工作,腳踏實地。

重要的是有要勇氣去找準自己人生的踩點。

同樣是跨界,厲害的人跨界,“分分鐘”換個賽道;而普通人的跨界,則是折騰得死去回來,才能找到一條通往成功的路徑。

人無廢才,找到合適自己的方向才是最好的。普通的職場人,年輕的時候多嘗試幾份工作,每一份工作努力到無能為力的時候,上天總會為你開啟一道生存之門。俗話說,天無絕人之路!

最近網上一段名為“大學生棄醫擺攤,靠賣油條年入30萬”的視頻火了。

主人公任曉猛,2104年中藥專業,大專畢業。

  • 第一份工作每月不到2000錢,
  • 迫於生計,先後做過醫藥銷售工作,賣過風扇、涼蓆、太陽傘,
  • 一番嘗後,擺攤賣起了油條,月入一萬,收了30多個學生……

對任曉猛來說,賣油條不是終點,他還有更大的夢想,未來他準備開小吃培訓學校,開店鋪,一邊教一邊賣,做成一個模式。

如果沒有一路能吃苦的冒險精神,在乎他人異樣的眼光,他幾乎和同期畢業的同學一樣,領著三四千的工資,過著稍微多花一點就得靠刷卡的日子。

內心強大是歷練出來的,臉皮練厚了,膽量也就大了,哪來的那麼多動不動就內心崩潰。

純粹思想的強者,“一陣風吹過來”都能被風撂倒了;而知行合一的強者,“被龍捲風掛到空中”總能幸運地活下來!

起碼從數據上來看,很多成功者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中也並非我們想象的那麼出眾、出彩,而是在窘境,沮喪中改變自己。

先拆解自己,嘗試與多元的世界進行碰撞,融合,重組,顛覆你自己;在變化中尋求一種可能性,獲得一種最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向;然後再重複這個環節,真正意義走向自我持續的進化論。

當改變一點時,一切都在改變!

最新清水的消息,我看到了新生的希望,藉此把李善友的這句話送給她,“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極致,下一步的美好自然會呈現。”

為什麼忙到懷疑人生?從第一份到N份工作,你依然在底層掙扎

【文章總結】

世間不缺認知和方法……缺的是勇氣和毅力!

歡迎您瞭解更多,關注我的專欄和圈子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