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

在我工作之初,就聽過一句被奉為圭臬的話:“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仿若真理的話,從剛開始工作起到現在,就不斷地迴響在我們的耳際。

為什麼不能變換領域?

為什麼只能在一個賽道奔跑?

他們說: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我們終其一生都只能做一件事,聚焦在一個領域。

於是,很多職場人的煩惱便由此而生,因為他們正在做的工作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他們又被告知不該變換跑道,一旦變換就會前功盡棄。

所以,他們只能在一個個不能寐的夜晚輾轉反側,在一次次工作結束的時候感覺到價值的缺失與意義的虛無。

"

在我工作之初,就聽過一句被奉為圭臬的話:“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仿若真理的話,從剛開始工作起到現在,就不斷地迴響在我們的耳際。

為什麼不能變換領域?

為什麼只能在一個賽道奔跑?

他們說: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我們終其一生都只能做一件事,聚焦在一個領域。

於是,很多職場人的煩惱便由此而生,因為他們正在做的工作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他們又被告知不該變換跑道,一旦變換就會前功盡棄。

所以,他們只能在一個個不能寐的夜晚輾轉反側,在一次次工作結束的時候感覺到價值的缺失與意義的虛無。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同樣,對於那些正在填報高考志願的學生以及即將大學畢業的學生,到底什麼樣的專業方向與職業方向才是自己的真愛?

在面對“麵包”與“理想”的二選一難題時,又該如何做出抉擇?也是同樣令人無比困惑的問題。

這些問題看似不同,實則卻指向了同一件事,那就是:

我們的人生,是否真是“一錘定音”?在做出選擇後,是否就不能變換“賽道”,而是必須一走到底?

顯然不是。

"

在我工作之初,就聽過一句被奉為圭臬的話:“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仿若真理的話,從剛開始工作起到現在,就不斷地迴響在我們的耳際。

為什麼不能變換領域?

為什麼只能在一個賽道奔跑?

他們說: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我們終其一生都只能做一件事,聚焦在一個領域。

於是,很多職場人的煩惱便由此而生,因為他們正在做的工作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他們又被告知不該變換跑道,一旦變換就會前功盡棄。

所以,他們只能在一個個不能寐的夜晚輾轉反側,在一次次工作結束的時候感覺到價值的缺失與意義的虛無。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同樣,對於那些正在填報高考志願的學生以及即將大學畢業的學生,到底什麼樣的專業方向與職業方向才是自己的真愛?

在面對“麵包”與“理想”的二選一難題時,又該如何做出抉擇?也是同樣令人無比困惑的問題。

這些問題看似不同,實則卻指向了同一件事,那就是:

我們的人生,是否真是“一錘定音”?在做出選擇後,是否就不能變換“賽道”,而是必須一走到底?

顯然不是。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真我”的理想職業模型

“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必須在最開始選擇專業或職業時,做出完全正確的選擇,否則就只能一直跑下去,即便感覺十分痛苦也得堅持下去,不能變換跑道。

顯然,這是一條“反人性”的“真理”,除非你能在一開始時就為一生做出十分精準的選擇。

否則,這句話就是僅從兩個維度,即“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為我的資本買單”進行思考,卻忽略了另外兩件十分重要的事,那就是:“我是誰”以及“我想成為誰”。

這就是我提出“真我”理想職業模型的原因。

這個模型能幫我們找到真正的理想職業方向,它要求我們從四個十分關鍵的維度進行思考與探索,即:我是誰、我想成為誰、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給我收入。而不僅僅是“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為我的資本買單”這兩個維度。

"

在我工作之初,就聽過一句被奉為圭臬的話:“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仿若真理的話,從剛開始工作起到現在,就不斷地迴響在我們的耳際。

為什麼不能變換領域?

為什麼只能在一個賽道奔跑?

他們說: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我們終其一生都只能做一件事,聚焦在一個領域。

於是,很多職場人的煩惱便由此而生,因為他們正在做的工作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他們又被告知不該變換跑道,一旦變換就會前功盡棄。

所以,他們只能在一個個不能寐的夜晚輾轉反側,在一次次工作結束的時候感覺到價值的缺失與意義的虛無。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同樣,對於那些正在填報高考志願的學生以及即將大學畢業的學生,到底什麼樣的專業方向與職業方向才是自己的真愛?

在面對“麵包”與“理想”的二選一難題時,又該如何做出抉擇?也是同樣令人無比困惑的問題。

這些問題看似不同,實則卻指向了同一件事,那就是:

我們的人生,是否真是“一錘定音”?在做出選擇後,是否就不能變換“賽道”,而是必須一走到底?

顯然不是。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真我”的理想職業模型

“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必須在最開始選擇專業或職業時,做出完全正確的選擇,否則就只能一直跑下去,即便感覺十分痛苦也得堅持下去,不能變換跑道。

顯然,這是一條“反人性”的“真理”,除非你能在一開始時就為一生做出十分精準的選擇。

否則,這句話就是僅從兩個維度,即“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為我的資本買單”進行思考,卻忽略了另外兩件十分重要的事,那就是:“我是誰”以及“我想成為誰”。

這就是我提出“真我”理想職業模型的原因。

這個模型能幫我們找到真正的理想職業方向,它要求我們從四個十分關鍵的維度進行思考與探索,即:我是誰、我想成為誰、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給我收入。而不僅僅是“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為我的資本買單”這兩個維度。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第一個維度 - 我是誰?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回答如下三個核心問題:

1)我的熱情是什麼?

2)我的天賦才幹是什麼?

3)我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以我自己舉例:

1)我的熱情是什麼?

我的熱情非常多,其中之一是 - 瞭解人,解決人的痛苦,治癒人,給人賦能。這裡的“人”既包括了我自己,也包括我的家人、我的客戶,以及更廣泛意義上的“所有人”。

2)我的天賦才幹是什麼?

我最重要的五個天賦才幹分別是:理念、思維、學習、完美和交往。

“理念”這一天賦才幹讓我的頭腦中總是充滿了各種有趣的、打破常規的念頭與創意,這也是我在做一些事情時不會遵循尋常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為有“理念”天賦的人會非常喜歡“Think out of box”(跳出框架思考),特別喜歡去尋找那些新的、不同尋常的解決方法,相反他們討厭循規蹈矩、按部就班。

“思維”這一天賦才幹,代表著我對思考的熱愛與執著。

比如:我會持續很多年的思考到底什麼是愛情、人生的意義、幸福、自由、死亡等非常深刻的終極問題。我會在看到一個商業現象的時候,思考其產生的本質與根源。我也會在看到米開朗基羅和貝尼尼雕刻的“大衛”雕像時,去思考它們兩者之間的同與不同。

“學習”這一天賦才幹則代表了我對世界上很多事情的好奇與熱情,所以幾乎不論做任何事,從與我交流的人、到閱讀的每一本書、看到的每一部電影、展覽、旅行,我都能夠學到東西。只要學習,我就快樂,只要學習,我就永遠不會感到無聊。

“完美”這一天賦才幹說的是,我對自我成長或自我表現都有非常執著的追求,同時也追求自我人生的卓越。這也是為什麼,“自我成長”在我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對我而言,沒有成長的人生完全不值得一過。

而“交往”這一天賦才幹說的是,我很喜歡與少數人建立非常深入的關係,並與他們進行非常深入的尤其是精神方面的交流。

"

在我工作之初,就聽過一句被奉為圭臬的話:“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仿若真理的話,從剛開始工作起到現在,就不斷地迴響在我們的耳際。

為什麼不能變換領域?

為什麼只能在一個賽道奔跑?

他們說: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我們終其一生都只能做一件事,聚焦在一個領域。

於是,很多職場人的煩惱便由此而生,因為他們正在做的工作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他們又被告知不該變換跑道,一旦變換就會前功盡棄。

所以,他們只能在一個個不能寐的夜晚輾轉反側,在一次次工作結束的時候感覺到價值的缺失與意義的虛無。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同樣,對於那些正在填報高考志願的學生以及即將大學畢業的學生,到底什麼樣的專業方向與職業方向才是自己的真愛?

在面對“麵包”與“理想”的二選一難題時,又該如何做出抉擇?也是同樣令人無比困惑的問題。

這些問題看似不同,實則卻指向了同一件事,那就是:

我們的人生,是否真是“一錘定音”?在做出選擇後,是否就不能變換“賽道”,而是必須一走到底?

顯然不是。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真我”的理想職業模型

“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必須在最開始選擇專業或職業時,做出完全正確的選擇,否則就只能一直跑下去,即便感覺十分痛苦也得堅持下去,不能變換跑道。

顯然,這是一條“反人性”的“真理”,除非你能在一開始時就為一生做出十分精準的選擇。

否則,這句話就是僅從兩個維度,即“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為我的資本買單”進行思考,卻忽略了另外兩件十分重要的事,那就是:“我是誰”以及“我想成為誰”。

這就是我提出“真我”理想職業模型的原因。

這個模型能幫我們找到真正的理想職業方向,它要求我們從四個十分關鍵的維度進行思考與探索,即:我是誰、我想成為誰、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給我收入。而不僅僅是“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為我的資本買單”這兩個維度。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第一個維度 - 我是誰?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回答如下三個核心問題:

1)我的熱情是什麼?

2)我的天賦才幹是什麼?

3)我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以我自己舉例:

1)我的熱情是什麼?

我的熱情非常多,其中之一是 - 瞭解人,解決人的痛苦,治癒人,給人賦能。這裡的“人”既包括了我自己,也包括我的家人、我的客戶,以及更廣泛意義上的“所有人”。

2)我的天賦才幹是什麼?

我最重要的五個天賦才幹分別是:理念、思維、學習、完美和交往。

“理念”這一天賦才幹讓我的頭腦中總是充滿了各種有趣的、打破常規的念頭與創意,這也是我在做一些事情時不會遵循尋常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為有“理念”天賦的人會非常喜歡“Think out of box”(跳出框架思考),特別喜歡去尋找那些新的、不同尋常的解決方法,相反他們討厭循規蹈矩、按部就班。

“思維”這一天賦才幹,代表著我對思考的熱愛與執著。

比如:我會持續很多年的思考到底什麼是愛情、人生的意義、幸福、自由、死亡等非常深刻的終極問題。我會在看到一個商業現象的時候,思考其產生的本質與根源。我也會在看到米開朗基羅和貝尼尼雕刻的“大衛”雕像時,去思考它們兩者之間的同與不同。

“學習”這一天賦才幹則代表了我對世界上很多事情的好奇與熱情,所以幾乎不論做任何事,從與我交流的人、到閱讀的每一本書、看到的每一部電影、展覽、旅行,我都能夠學到東西。只要學習,我就快樂,只要學習,我就永遠不會感到無聊。

“完美”這一天賦才幹說的是,我對自我成長或自我表現都有非常執著的追求,同時也追求自我人生的卓越。這也是為什麼,“自我成長”在我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對我而言,沒有成長的人生完全不值得一過。

而“交往”這一天賦才幹說的是,我很喜歡與少數人建立非常深入的關係,並與他們進行非常深入的尤其是精神方面的交流。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所以,在與朋友交流時,我幾乎不談八卦、穿著、購物等事,我基本只對深入的對話感興趣,越深入精神和心靈的話題就越會引發我的興趣,而對話的範圍則可非常廣泛。

所以,從這五個天賦才幹來看,我的理想職業應該要能發揮出我的創造力、思考力,調用我的學習力,並讓我實現與人進行一對一深度交流,且能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幫我實現自我卓越。

3)我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什麼是核心價值觀?

簡單的說,核心價值觀就是那些對一個人來說最為重要的事。

經過不斷探索,我發現了自己的幾個核心價值觀,其中之一就是“終極智慧”。

核心價值觀的找到就意味著,如果我的職業選擇以及我的行為能與它們真正匹配,我就能夠活得身心一致,就能活出幸福滿足。

所以,如果我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是“終極智慧”,那就意味著我對探索智慧,從各個領域或學科進入去探索智慧,都有著非常強烈的需要與渴求。

回想過往,的確如此。每次當我在看書、思考或交流中有了一些新發現或新感悟的時候,我都會感受到精神上的極度愉悅。這就是核心價值觀。

第二個維度 - 我想成為誰?

“我想成為誰?”這個維度,是一個能夠直接與“真我”進行連結的維度。

也就是約瑟夫·坎貝爾所說的“所有可能性的那個我”,甚至是你從來都不曾也不敢想過的那個“我”。它代表的是“未來的我”,是“可以被現在這個我創造出來的我” 。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將這個模型稱之為“真我職業模型”的原因。

追問“我是誰”,代表的是在“現在真實自我”這一層面上的探索;

而追問“我想成為誰”,則是在“真我”這一層面上的探索。

"

在我工作之初,就聽過一句被奉為圭臬的話:“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仿若真理的話,從剛開始工作起到現在,就不斷地迴響在我們的耳際。

為什麼不能變換領域?

為什麼只能在一個賽道奔跑?

他們說: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我們終其一生都只能做一件事,聚焦在一個領域。

於是,很多職場人的煩惱便由此而生,因為他們正在做的工作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他們又被告知不該變換跑道,一旦變換就會前功盡棄。

所以,他們只能在一個個不能寐的夜晚輾轉反側,在一次次工作結束的時候感覺到價值的缺失與意義的虛無。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同樣,對於那些正在填報高考志願的學生以及即將大學畢業的學生,到底什麼樣的專業方向與職業方向才是自己的真愛?

在面對“麵包”與“理想”的二選一難題時,又該如何做出抉擇?也是同樣令人無比困惑的問題。

這些問題看似不同,實則卻指向了同一件事,那就是:

我們的人生,是否真是“一錘定音”?在做出選擇後,是否就不能變換“賽道”,而是必須一走到底?

顯然不是。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真我”的理想職業模型

“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必須在最開始選擇專業或職業時,做出完全正確的選擇,否則就只能一直跑下去,即便感覺十分痛苦也得堅持下去,不能變換跑道。

顯然,這是一條“反人性”的“真理”,除非你能在一開始時就為一生做出十分精準的選擇。

否則,這句話就是僅從兩個維度,即“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為我的資本買單”進行思考,卻忽略了另外兩件十分重要的事,那就是:“我是誰”以及“我想成為誰”。

這就是我提出“真我”理想職業模型的原因。

這個模型能幫我們找到真正的理想職業方向,它要求我們從四個十分關鍵的維度進行思考與探索,即:我是誰、我想成為誰、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給我收入。而不僅僅是“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為我的資本買單”這兩個維度。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第一個維度 - 我是誰?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回答如下三個核心問題:

1)我的熱情是什麼?

2)我的天賦才幹是什麼?

3)我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以我自己舉例:

1)我的熱情是什麼?

我的熱情非常多,其中之一是 - 瞭解人,解決人的痛苦,治癒人,給人賦能。這裡的“人”既包括了我自己,也包括我的家人、我的客戶,以及更廣泛意義上的“所有人”。

2)我的天賦才幹是什麼?

我最重要的五個天賦才幹分別是:理念、思維、學習、完美和交往。

“理念”這一天賦才幹讓我的頭腦中總是充滿了各種有趣的、打破常規的念頭與創意,這也是我在做一些事情時不會遵循尋常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為有“理念”天賦的人會非常喜歡“Think out of box”(跳出框架思考),特別喜歡去尋找那些新的、不同尋常的解決方法,相反他們討厭循規蹈矩、按部就班。

“思維”這一天賦才幹,代表著我對思考的熱愛與執著。

比如:我會持續很多年的思考到底什麼是愛情、人生的意義、幸福、自由、死亡等非常深刻的終極問題。我會在看到一個商業現象的時候,思考其產生的本質與根源。我也會在看到米開朗基羅和貝尼尼雕刻的“大衛”雕像時,去思考它們兩者之間的同與不同。

“學習”這一天賦才幹則代表了我對世界上很多事情的好奇與熱情,所以幾乎不論做任何事,從與我交流的人、到閱讀的每一本書、看到的每一部電影、展覽、旅行,我都能夠學到東西。只要學習,我就快樂,只要學習,我就永遠不會感到無聊。

“完美”這一天賦才幹說的是,我對自我成長或自我表現都有非常執著的追求,同時也追求自我人生的卓越。這也是為什麼,“自我成長”在我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對我而言,沒有成長的人生完全不值得一過。

而“交往”這一天賦才幹說的是,我很喜歡與少數人建立非常深入的關係,並與他們進行非常深入的尤其是精神方面的交流。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所以,在與朋友交流時,我幾乎不談八卦、穿著、購物等事,我基本只對深入的對話感興趣,越深入精神和心靈的話題就越會引發我的興趣,而對話的範圍則可非常廣泛。

所以,從這五個天賦才幹來看,我的理想職業應該要能發揮出我的創造力、思考力,調用我的學習力,並讓我實現與人進行一對一深度交流,且能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幫我實現自我卓越。

3)我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什麼是核心價值觀?

簡單的說,核心價值觀就是那些對一個人來說最為重要的事。

經過不斷探索,我發現了自己的幾個核心價值觀,其中之一就是“終極智慧”。

核心價值觀的找到就意味著,如果我的職業選擇以及我的行為能與它們真正匹配,我就能夠活得身心一致,就能活出幸福滿足。

所以,如果我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是“終極智慧”,那就意味著我對探索智慧,從各個領域或學科進入去探索智慧,都有著非常強烈的需要與渴求。

回想過往,的確如此。每次當我在看書、思考或交流中有了一些新發現或新感悟的時候,我都會感受到精神上的極度愉悅。這就是核心價值觀。

第二個維度 - 我想成為誰?

“我想成為誰?”這個維度,是一個能夠直接與“真我”進行連結的維度。

也就是約瑟夫·坎貝爾所說的“所有可能性的那個我”,甚至是你從來都不曾也不敢想過的那個“我”。它代表的是“未來的我”,是“可以被現在這個我創造出來的我” 。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將這個模型稱之為“真我職業模型”的原因。

追問“我是誰”,代表的是在“現在真實自我”這一層面上的探索;

而追問“我想成為誰”,則是在“真我”這一層面上的探索。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這兩個維度上的“我”,一個代表著“現在”,一個代表著“未來”。

所以,在第二個維度上,你要搞清的就是這樣一件事你想成為怎樣的人?或者說,你想實現怎樣的人生?

於我而言,這個問題真是探索了許久,這個“久”不是以月計,而是以“年”計。

後來我意識到,我想要的人生是能活出自己核心價值觀、點亮天賦、追隨熱情與內心向往的人生,我想活得身心一致、蓬勃豐盈。與此同時,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很希望能幫助到更多人,給更多人帶來人生的意義感與滿足感。

所以,站在很多大師肩頭,創建自己的理論體系,並讓很多人能夠從中受益,就是我想實現的人生願景之一。

第三個維度 - 我有什麼?

“我有什麼”這個問題是要去回答,我都擁有哪些資本。一個人的學歷、經歷、工作經歷、人脈、視野、見識、成功和失敗,都代表著他的資本。

如果盤點一下我的資本(辭職前),就會發現,在市場營銷領域、銷售領域、培訓領域、項目管理領域、寫作、創意等方面,我都擁有比較豐富的經驗。

我的閱讀涉獵很廣,很多領域的書籍我都讀過,這就讓我擁有了比較跨界的思維方式。我的每一次旅行,都融入了我的血脈。

同時,我的所有經歷,那些一次次的“巔峰時刻”以及一個個的“至暗時刻”,也都成為了我的資本,它們既給了我自信和勇氣的來源,也給了我進行自我成長和自我療愈的具體實踐與真實體會。

"

在我工作之初,就聽過一句被奉為圭臬的話:“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仿若真理的話,從剛開始工作起到現在,就不斷地迴響在我們的耳際。

為什麼不能變換領域?

為什麼只能在一個賽道奔跑?

他們說: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我們終其一生都只能做一件事,聚焦在一個領域。

於是,很多職場人的煩惱便由此而生,因為他們正在做的工作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他們又被告知不該變換跑道,一旦變換就會前功盡棄。

所以,他們只能在一個個不能寐的夜晚輾轉反側,在一次次工作結束的時候感覺到價值的缺失與意義的虛無。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同樣,對於那些正在填報高考志願的學生以及即將大學畢業的學生,到底什麼樣的專業方向與職業方向才是自己的真愛?

在面對“麵包”與“理想”的二選一難題時,又該如何做出抉擇?也是同樣令人無比困惑的問題。

這些問題看似不同,實則卻指向了同一件事,那就是:

我們的人生,是否真是“一錘定音”?在做出選擇後,是否就不能變換“賽道”,而是必須一走到底?

顯然不是。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真我”的理想職業模型

“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必須在最開始選擇專業或職業時,做出完全正確的選擇,否則就只能一直跑下去,即便感覺十分痛苦也得堅持下去,不能變換跑道。

顯然,這是一條“反人性”的“真理”,除非你能在一開始時就為一生做出十分精準的選擇。

否則,這句話就是僅從兩個維度,即“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為我的資本買單”進行思考,卻忽略了另外兩件十分重要的事,那就是:“我是誰”以及“我想成為誰”。

這就是我提出“真我”理想職業模型的原因。

這個模型能幫我們找到真正的理想職業方向,它要求我們從四個十分關鍵的維度進行思考與探索,即:我是誰、我想成為誰、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給我收入。而不僅僅是“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為我的資本買單”這兩個維度。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第一個維度 - 我是誰?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回答如下三個核心問題:

1)我的熱情是什麼?

2)我的天賦才幹是什麼?

3)我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以我自己舉例:

1)我的熱情是什麼?

我的熱情非常多,其中之一是 - 瞭解人,解決人的痛苦,治癒人,給人賦能。這裡的“人”既包括了我自己,也包括我的家人、我的客戶,以及更廣泛意義上的“所有人”。

2)我的天賦才幹是什麼?

我最重要的五個天賦才幹分別是:理念、思維、學習、完美和交往。

“理念”這一天賦才幹讓我的頭腦中總是充滿了各種有趣的、打破常規的念頭與創意,這也是我在做一些事情時不會遵循尋常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為有“理念”天賦的人會非常喜歡“Think out of box”(跳出框架思考),特別喜歡去尋找那些新的、不同尋常的解決方法,相反他們討厭循規蹈矩、按部就班。

“思維”這一天賦才幹,代表著我對思考的熱愛與執著。

比如:我會持續很多年的思考到底什麼是愛情、人生的意義、幸福、自由、死亡等非常深刻的終極問題。我會在看到一個商業現象的時候,思考其產生的本質與根源。我也會在看到米開朗基羅和貝尼尼雕刻的“大衛”雕像時,去思考它們兩者之間的同與不同。

“學習”這一天賦才幹則代表了我對世界上很多事情的好奇與熱情,所以幾乎不論做任何事,從與我交流的人、到閱讀的每一本書、看到的每一部電影、展覽、旅行,我都能夠學到東西。只要學習,我就快樂,只要學習,我就永遠不會感到無聊。

“完美”這一天賦才幹說的是,我對自我成長或自我表現都有非常執著的追求,同時也追求自我人生的卓越。這也是為什麼,“自我成長”在我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對我而言,沒有成長的人生完全不值得一過。

而“交往”這一天賦才幹說的是,我很喜歡與少數人建立非常深入的關係,並與他們進行非常深入的尤其是精神方面的交流。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所以,在與朋友交流時,我幾乎不談八卦、穿著、購物等事,我基本只對深入的對話感興趣,越深入精神和心靈的話題就越會引發我的興趣,而對話的範圍則可非常廣泛。

所以,從這五個天賦才幹來看,我的理想職業應該要能發揮出我的創造力、思考力,調用我的學習力,並讓我實現與人進行一對一深度交流,且能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幫我實現自我卓越。

3)我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什麼是核心價值觀?

簡單的說,核心價值觀就是那些對一個人來說最為重要的事。

經過不斷探索,我發現了自己的幾個核心價值觀,其中之一就是“終極智慧”。

核心價值觀的找到就意味著,如果我的職業選擇以及我的行為能與它們真正匹配,我就能夠活得身心一致,就能活出幸福滿足。

所以,如果我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是“終極智慧”,那就意味著我對探索智慧,從各個領域或學科進入去探索智慧,都有著非常強烈的需要與渴求。

回想過往,的確如此。每次當我在看書、思考或交流中有了一些新發現或新感悟的時候,我都會感受到精神上的極度愉悅。這就是核心價值觀。

第二個維度 - 我想成為誰?

“我想成為誰?”這個維度,是一個能夠直接與“真我”進行連結的維度。

也就是約瑟夫·坎貝爾所說的“所有可能性的那個我”,甚至是你從來都不曾也不敢想過的那個“我”。它代表的是“未來的我”,是“可以被現在這個我創造出來的我” 。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將這個模型稱之為“真我職業模型”的原因。

追問“我是誰”,代表的是在“現在真實自我”這一層面上的探索;

而追問“我想成為誰”,則是在“真我”這一層面上的探索。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這兩個維度上的“我”,一個代表著“現在”,一個代表著“未來”。

所以,在第二個維度上,你要搞清的就是這樣一件事你想成為怎樣的人?或者說,你想實現怎樣的人生?

於我而言,這個問題真是探索了許久,這個“久”不是以月計,而是以“年”計。

後來我意識到,我想要的人生是能活出自己核心價值觀、點亮天賦、追隨熱情與內心向往的人生,我想活得身心一致、蓬勃豐盈。與此同時,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很希望能幫助到更多人,給更多人帶來人生的意義感與滿足感。

所以,站在很多大師肩頭,創建自己的理論體系,並讓很多人能夠從中受益,就是我想實現的人生願景之一。

第三個維度 - 我有什麼?

“我有什麼”這個問題是要去回答,我都擁有哪些資本。一個人的學歷、經歷、工作經歷、人脈、視野、見識、成功和失敗,都代表著他的資本。

如果盤點一下我的資本(辭職前),就會發現,在市場營銷領域、銷售領域、培訓領域、項目管理領域、寫作、創意等方面,我都擁有比較豐富的經驗。

我的閱讀涉獵很廣,很多領域的書籍我都讀過,這就讓我擁有了比較跨界的思維方式。我的每一次旅行,都融入了我的血脈。

同時,我的所有經歷,那些一次次的“巔峰時刻”以及一個個的“至暗時刻”,也都成為了我的資本,它們既給了我自信和勇氣的來源,也給了我進行自我成長和自我療愈的具體實踐與真實體會。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第四個維度 - 誰能讓我有收入?

在這個維度,要考慮就是誰會付錢給你?以及為什麼付錢給你?

也許是因為你的學歷,也許是因為你的熱情,也許是因為的天賦,也有可能是因為你的閱歷……

而搞清這個維度的關鍵就在於:擁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以及強大的思考能力。

從對以上三個維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某些方向的職業,比如:我正在從事的Coach(專業教練)與寫作(與自我認知和思維提升相關的),都是非常匹配的方向。

同時,如果再來看“誰能讓我有收入?”這個維度,就會發現,這些方向上的需求其實也是欣欣向榮的,因為有太多人想要去改變自己的人生、實現生命的蛻變,或者想要徹底地療愈自己。

於是,就成為了我在辭職之後,正在從事的事業。

看到這裡,你肯定會說:即使我理解了這個模型,可還是無法一次性找到四個維度的交集,該怎麼辦呢?

這時,你的面前就一共擺著三種路。

"

在我工作之初,就聽過一句被奉為圭臬的話:“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仿若真理的話,從剛開始工作起到現在,就不斷地迴響在我們的耳際。

為什麼不能變換領域?

為什麼只能在一個賽道奔跑?

他們說: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我們終其一生都只能做一件事,聚焦在一個領域。

於是,很多職場人的煩惱便由此而生,因為他們正在做的工作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他們又被告知不該變換跑道,一旦變換就會前功盡棄。

所以,他們只能在一個個不能寐的夜晚輾轉反側,在一次次工作結束的時候感覺到價值的缺失與意義的虛無。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同樣,對於那些正在填報高考志願的學生以及即將大學畢業的學生,到底什麼樣的專業方向與職業方向才是自己的真愛?

在面對“麵包”與“理想”的二選一難題時,又該如何做出抉擇?也是同樣令人無比困惑的問題。

這些問題看似不同,實則卻指向了同一件事,那就是:

我們的人生,是否真是“一錘定音”?在做出選擇後,是否就不能變換“賽道”,而是必須一走到底?

顯然不是。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真我”的理想職業模型

“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必須在最開始選擇專業或職業時,做出完全正確的選擇,否則就只能一直跑下去,即便感覺十分痛苦也得堅持下去,不能變換跑道。

顯然,這是一條“反人性”的“真理”,除非你能在一開始時就為一生做出十分精準的選擇。

否則,這句話就是僅從兩個維度,即“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為我的資本買單”進行思考,卻忽略了另外兩件十分重要的事,那就是:“我是誰”以及“我想成為誰”。

這就是我提出“真我”理想職業模型的原因。

這個模型能幫我們找到真正的理想職業方向,它要求我們從四個十分關鍵的維度進行思考與探索,即:我是誰、我想成為誰、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給我收入。而不僅僅是“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為我的資本買單”這兩個維度。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第一個維度 - 我是誰?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回答如下三個核心問題:

1)我的熱情是什麼?

2)我的天賦才幹是什麼?

3)我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以我自己舉例:

1)我的熱情是什麼?

我的熱情非常多,其中之一是 - 瞭解人,解決人的痛苦,治癒人,給人賦能。這裡的“人”既包括了我自己,也包括我的家人、我的客戶,以及更廣泛意義上的“所有人”。

2)我的天賦才幹是什麼?

我最重要的五個天賦才幹分別是:理念、思維、學習、完美和交往。

“理念”這一天賦才幹讓我的頭腦中總是充滿了各種有趣的、打破常規的念頭與創意,這也是我在做一些事情時不會遵循尋常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為有“理念”天賦的人會非常喜歡“Think out of box”(跳出框架思考),特別喜歡去尋找那些新的、不同尋常的解決方法,相反他們討厭循規蹈矩、按部就班。

“思維”這一天賦才幹,代表著我對思考的熱愛與執著。

比如:我會持續很多年的思考到底什麼是愛情、人生的意義、幸福、自由、死亡等非常深刻的終極問題。我會在看到一個商業現象的時候,思考其產生的本質與根源。我也會在看到米開朗基羅和貝尼尼雕刻的“大衛”雕像時,去思考它們兩者之間的同與不同。

“學習”這一天賦才幹則代表了我對世界上很多事情的好奇與熱情,所以幾乎不論做任何事,從與我交流的人、到閱讀的每一本書、看到的每一部電影、展覽、旅行,我都能夠學到東西。只要學習,我就快樂,只要學習,我就永遠不會感到無聊。

“完美”這一天賦才幹說的是,我對自我成長或自我表現都有非常執著的追求,同時也追求自我人生的卓越。這也是為什麼,“自我成長”在我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對我而言,沒有成長的人生完全不值得一過。

而“交往”這一天賦才幹說的是,我很喜歡與少數人建立非常深入的關係,並與他們進行非常深入的尤其是精神方面的交流。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所以,在與朋友交流時,我幾乎不談八卦、穿著、購物等事,我基本只對深入的對話感興趣,越深入精神和心靈的話題就越會引發我的興趣,而對話的範圍則可非常廣泛。

所以,從這五個天賦才幹來看,我的理想職業應該要能發揮出我的創造力、思考力,調用我的學習力,並讓我實現與人進行一對一深度交流,且能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幫我實現自我卓越。

3)我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什麼是核心價值觀?

簡單的說,核心價值觀就是那些對一個人來說最為重要的事。

經過不斷探索,我發現了自己的幾個核心價值觀,其中之一就是“終極智慧”。

核心價值觀的找到就意味著,如果我的職業選擇以及我的行為能與它們真正匹配,我就能夠活得身心一致,就能活出幸福滿足。

所以,如果我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是“終極智慧”,那就意味著我對探索智慧,從各個領域或學科進入去探索智慧,都有著非常強烈的需要與渴求。

回想過往,的確如此。每次當我在看書、思考或交流中有了一些新發現或新感悟的時候,我都會感受到精神上的極度愉悅。這就是核心價值觀。

第二個維度 - 我想成為誰?

“我想成為誰?”這個維度,是一個能夠直接與“真我”進行連結的維度。

也就是約瑟夫·坎貝爾所說的“所有可能性的那個我”,甚至是你從來都不曾也不敢想過的那個“我”。它代表的是“未來的我”,是“可以被現在這個我創造出來的我” 。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將這個模型稱之為“真我職業模型”的原因。

追問“我是誰”,代表的是在“現在真實自我”這一層面上的探索;

而追問“我想成為誰”,則是在“真我”這一層面上的探索。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這兩個維度上的“我”,一個代表著“現在”,一個代表著“未來”。

所以,在第二個維度上,你要搞清的就是這樣一件事你想成為怎樣的人?或者說,你想實現怎樣的人生?

於我而言,這個問題真是探索了許久,這個“久”不是以月計,而是以“年”計。

後來我意識到,我想要的人生是能活出自己核心價值觀、點亮天賦、追隨熱情與內心向往的人生,我想活得身心一致、蓬勃豐盈。與此同時,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很希望能幫助到更多人,給更多人帶來人生的意義感與滿足感。

所以,站在很多大師肩頭,創建自己的理論體系,並讓很多人能夠從中受益,就是我想實現的人生願景之一。

第三個維度 - 我有什麼?

“我有什麼”這個問題是要去回答,我都擁有哪些資本。一個人的學歷、經歷、工作經歷、人脈、視野、見識、成功和失敗,都代表著他的資本。

如果盤點一下我的資本(辭職前),就會發現,在市場營銷領域、銷售領域、培訓領域、項目管理領域、寫作、創意等方面,我都擁有比較豐富的經驗。

我的閱讀涉獵很廣,很多領域的書籍我都讀過,這就讓我擁有了比較跨界的思維方式。我的每一次旅行,都融入了我的血脈。

同時,我的所有經歷,那些一次次的“巔峰時刻”以及一個個的“至暗時刻”,也都成為了我的資本,它們既給了我自信和勇氣的來源,也給了我進行自我成長和自我療愈的具體實踐與真實體會。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第四個維度 - 誰能讓我有收入?

在這個維度,要考慮就是誰會付錢給你?以及為什麼付錢給你?

也許是因為你的學歷,也許是因為你的熱情,也許是因為的天賦,也有可能是因為你的閱歷……

而搞清這個維度的關鍵就在於:擁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以及強大的思考能力。

從對以上三個維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某些方向的職業,比如:我正在從事的Coach(專業教練)與寫作(與自我認知和思維提升相關的),都是非常匹配的方向。

同時,如果再來看“誰能讓我有收入?”這個維度,就會發現,這些方向上的需求其實也是欣欣向榮的,因為有太多人想要去改變自己的人生、實現生命的蛻變,或者想要徹底地療愈自己。

於是,就成為了我在辭職之後,正在從事的事業。

看到這裡,你肯定會說:即使我理解了這個模型,可還是無法一次性找到四個維度的交集,該怎麼辦呢?

這時,你的面前就一共擺著三種路。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實現“真我”理想職業的三種路徑

路徑一:齊頭並進型

“齊頭並進型”的路徑意味著:

你得在工作時間努力工作、努力賺錢;

在業餘時間去做能夠滿足第一和第二維度的事(即滿足熱情、天賦才幹、核心價值觀與願景的事)。

二者齊頭並進,直到有一天時機成熟,你就可以獲得理想的工作了。

"

在我工作之初,就聽過一句被奉為圭臬的話:“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仿若真理的話,從剛開始工作起到現在,就不斷地迴響在我們的耳際。

為什麼不能變換領域?

為什麼只能在一個賽道奔跑?

他們說: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我們終其一生都只能做一件事,聚焦在一個領域。

於是,很多職場人的煩惱便由此而生,因為他們正在做的工作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他們又被告知不該變換跑道,一旦變換就會前功盡棄。

所以,他們只能在一個個不能寐的夜晚輾轉反側,在一次次工作結束的時候感覺到價值的缺失與意義的虛無。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同樣,對於那些正在填報高考志願的學生以及即將大學畢業的學生,到底什麼樣的專業方向與職業方向才是自己的真愛?

在面對“麵包”與“理想”的二選一難題時,又該如何做出抉擇?也是同樣令人無比困惑的問題。

這些問題看似不同,實則卻指向了同一件事,那就是:

我們的人生,是否真是“一錘定音”?在做出選擇後,是否就不能變換“賽道”,而是必須一走到底?

顯然不是。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真我”的理想職業模型

“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必須在最開始選擇專業或職業時,做出完全正確的選擇,否則就只能一直跑下去,即便感覺十分痛苦也得堅持下去,不能變換跑道。

顯然,這是一條“反人性”的“真理”,除非你能在一開始時就為一生做出十分精準的選擇。

否則,這句話就是僅從兩個維度,即“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為我的資本買單”進行思考,卻忽略了另外兩件十分重要的事,那就是:“我是誰”以及“我想成為誰”。

這就是我提出“真我”理想職業模型的原因。

這個模型能幫我們找到真正的理想職業方向,它要求我們從四個十分關鍵的維度進行思考與探索,即:我是誰、我想成為誰、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給我收入。而不僅僅是“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為我的資本買單”這兩個維度。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第一個維度 - 我是誰?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回答如下三個核心問題:

1)我的熱情是什麼?

2)我的天賦才幹是什麼?

3)我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以我自己舉例:

1)我的熱情是什麼?

我的熱情非常多,其中之一是 - 瞭解人,解決人的痛苦,治癒人,給人賦能。這裡的“人”既包括了我自己,也包括我的家人、我的客戶,以及更廣泛意義上的“所有人”。

2)我的天賦才幹是什麼?

我最重要的五個天賦才幹分別是:理念、思維、學習、完美和交往。

“理念”這一天賦才幹讓我的頭腦中總是充滿了各種有趣的、打破常規的念頭與創意,這也是我在做一些事情時不會遵循尋常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為有“理念”天賦的人會非常喜歡“Think out of box”(跳出框架思考),特別喜歡去尋找那些新的、不同尋常的解決方法,相反他們討厭循規蹈矩、按部就班。

“思維”這一天賦才幹,代表著我對思考的熱愛與執著。

比如:我會持續很多年的思考到底什麼是愛情、人生的意義、幸福、自由、死亡等非常深刻的終極問題。我會在看到一個商業現象的時候,思考其產生的本質與根源。我也會在看到米開朗基羅和貝尼尼雕刻的“大衛”雕像時,去思考它們兩者之間的同與不同。

“學習”這一天賦才幹則代表了我對世界上很多事情的好奇與熱情,所以幾乎不論做任何事,從與我交流的人、到閱讀的每一本書、看到的每一部電影、展覽、旅行,我都能夠學到東西。只要學習,我就快樂,只要學習,我就永遠不會感到無聊。

“完美”這一天賦才幹說的是,我對自我成長或自我表現都有非常執著的追求,同時也追求自我人生的卓越。這也是為什麼,“自我成長”在我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對我而言,沒有成長的人生完全不值得一過。

而“交往”這一天賦才幹說的是,我很喜歡與少數人建立非常深入的關係,並與他們進行非常深入的尤其是精神方面的交流。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所以,在與朋友交流時,我幾乎不談八卦、穿著、購物等事,我基本只對深入的對話感興趣,越深入精神和心靈的話題就越會引發我的興趣,而對話的範圍則可非常廣泛。

所以,從這五個天賦才幹來看,我的理想職業應該要能發揮出我的創造力、思考力,調用我的學習力,並讓我實現與人進行一對一深度交流,且能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幫我實現自我卓越。

3)我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什麼是核心價值觀?

簡單的說,核心價值觀就是那些對一個人來說最為重要的事。

經過不斷探索,我發現了自己的幾個核心價值觀,其中之一就是“終極智慧”。

核心價值觀的找到就意味著,如果我的職業選擇以及我的行為能與它們真正匹配,我就能夠活得身心一致,就能活出幸福滿足。

所以,如果我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是“終極智慧”,那就意味著我對探索智慧,從各個領域或學科進入去探索智慧,都有著非常強烈的需要與渴求。

回想過往,的確如此。每次當我在看書、思考或交流中有了一些新發現或新感悟的時候,我都會感受到精神上的極度愉悅。這就是核心價值觀。

第二個維度 - 我想成為誰?

“我想成為誰?”這個維度,是一個能夠直接與“真我”進行連結的維度。

也就是約瑟夫·坎貝爾所說的“所有可能性的那個我”,甚至是你從來都不曾也不敢想過的那個“我”。它代表的是“未來的我”,是“可以被現在這個我創造出來的我” 。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將這個模型稱之為“真我職業模型”的原因。

追問“我是誰”,代表的是在“現在真實自我”這一層面上的探索;

而追問“我想成為誰”,則是在“真我”這一層面上的探索。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這兩個維度上的“我”,一個代表著“現在”,一個代表著“未來”。

所以,在第二個維度上,你要搞清的就是這樣一件事你想成為怎樣的人?或者說,你想實現怎樣的人生?

於我而言,這個問題真是探索了許久,這個“久”不是以月計,而是以“年”計。

後來我意識到,我想要的人生是能活出自己核心價值觀、點亮天賦、追隨熱情與內心向往的人生,我想活得身心一致、蓬勃豐盈。與此同時,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很希望能幫助到更多人,給更多人帶來人生的意義感與滿足感。

所以,站在很多大師肩頭,創建自己的理論體系,並讓很多人能夠從中受益,就是我想實現的人生願景之一。

第三個維度 - 我有什麼?

“我有什麼”這個問題是要去回答,我都擁有哪些資本。一個人的學歷、經歷、工作經歷、人脈、視野、見識、成功和失敗,都代表著他的資本。

如果盤點一下我的資本(辭職前),就會發現,在市場營銷領域、銷售領域、培訓領域、項目管理領域、寫作、創意等方面,我都擁有比較豐富的經驗。

我的閱讀涉獵很廣,很多領域的書籍我都讀過,這就讓我擁有了比較跨界的思維方式。我的每一次旅行,都融入了我的血脈。

同時,我的所有經歷,那些一次次的“巔峰時刻”以及一個個的“至暗時刻”,也都成為了我的資本,它們既給了我自信和勇氣的來源,也給了我進行自我成長和自我療愈的具體實踐與真實體會。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第四個維度 - 誰能讓我有收入?

在這個維度,要考慮就是誰會付錢給你?以及為什麼付錢給你?

也許是因為你的學歷,也許是因為你的熱情,也許是因為的天賦,也有可能是因為你的閱歷……

而搞清這個維度的關鍵就在於:擁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以及強大的思考能力。

從對以上三個維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某些方向的職業,比如:我正在從事的Coach(專業教練)與寫作(與自我認知和思維提升相關的),都是非常匹配的方向。

同時,如果再來看“誰能讓我有收入?”這個維度,就會發現,這些方向上的需求其實也是欣欣向榮的,因為有太多人想要去改變自己的人生、實現生命的蛻變,或者想要徹底地療愈自己。

於是,就成為了我在辭職之後,正在從事的事業。

看到這裡,你肯定會說:即使我理解了這個模型,可還是無法一次性找到四個維度的交集,該怎麼辦呢?

這時,你的面前就一共擺著三種路。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實現“真我”理想職業的三種路徑

路徑一:齊頭並進型

“齊頭並進型”的路徑意味著:

你得在工作時間努力工作、努力賺錢;

在業餘時間去做能夠滿足第一和第二維度的事(即滿足熱情、天賦才幹、核心價值觀與願景的事)。

二者齊頭並進,直到有一天時機成熟,你就可以獲得理想的工作了。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比如:日本著名小說家村上春樹就是這樣做的。

最開始,他和妻子經營著一家店鋪,有一天,他忽然意識到自己很想寫小說。於是,他就一面經營店鋪,一面寫小說,沒想到居然還獲了獎。後來,他就在經營店鋪的同時,寫出了第二部長篇小說《1973年的彈子球》。

然而,因為經營店鋪需要記賬,檢查進貨,調整員工的日程。他每天都得忙到深更半夜店鋪打烊後,才能坐在廚房的餐桌前寫稿子,一直寫到昏昏欲睡。就這樣,經驗店鋪與寫小說“齊頭並進”的生活持續了將近三年。

"

在我工作之初,就聽過一句被奉為圭臬的話:“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仿若真理的話,從剛開始工作起到現在,就不斷地迴響在我們的耳際。

為什麼不能變換領域?

為什麼只能在一個賽道奔跑?

他們說: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我們終其一生都只能做一件事,聚焦在一個領域。

於是,很多職場人的煩惱便由此而生,因為他們正在做的工作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他們又被告知不該變換跑道,一旦變換就會前功盡棄。

所以,他們只能在一個個不能寐的夜晚輾轉反側,在一次次工作結束的時候感覺到價值的缺失與意義的虛無。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同樣,對於那些正在填報高考志願的學生以及即將大學畢業的學生,到底什麼樣的專業方向與職業方向才是自己的真愛?

在面對“麵包”與“理想”的二選一難題時,又該如何做出抉擇?也是同樣令人無比困惑的問題。

這些問題看似不同,實則卻指向了同一件事,那就是:

我們的人生,是否真是“一錘定音”?在做出選擇後,是否就不能變換“賽道”,而是必須一走到底?

顯然不是。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真我”的理想職業模型

“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必須在最開始選擇專業或職業時,做出完全正確的選擇,否則就只能一直跑下去,即便感覺十分痛苦也得堅持下去,不能變換跑道。

顯然,這是一條“反人性”的“真理”,除非你能在一開始時就為一生做出十分精準的選擇。

否則,這句話就是僅從兩個維度,即“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為我的資本買單”進行思考,卻忽略了另外兩件十分重要的事,那就是:“我是誰”以及“我想成為誰”。

這就是我提出“真我”理想職業模型的原因。

這個模型能幫我們找到真正的理想職業方向,它要求我們從四個十分關鍵的維度進行思考與探索,即:我是誰、我想成為誰、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給我收入。而不僅僅是“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為我的資本買單”這兩個維度。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第一個維度 - 我是誰?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回答如下三個核心問題:

1)我的熱情是什麼?

2)我的天賦才幹是什麼?

3)我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以我自己舉例:

1)我的熱情是什麼?

我的熱情非常多,其中之一是 - 瞭解人,解決人的痛苦,治癒人,給人賦能。這裡的“人”既包括了我自己,也包括我的家人、我的客戶,以及更廣泛意義上的“所有人”。

2)我的天賦才幹是什麼?

我最重要的五個天賦才幹分別是:理念、思維、學習、完美和交往。

“理念”這一天賦才幹讓我的頭腦中總是充滿了各種有趣的、打破常規的念頭與創意,這也是我在做一些事情時不會遵循尋常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為有“理念”天賦的人會非常喜歡“Think out of box”(跳出框架思考),特別喜歡去尋找那些新的、不同尋常的解決方法,相反他們討厭循規蹈矩、按部就班。

“思維”這一天賦才幹,代表著我對思考的熱愛與執著。

比如:我會持續很多年的思考到底什麼是愛情、人生的意義、幸福、自由、死亡等非常深刻的終極問題。我會在看到一個商業現象的時候,思考其產生的本質與根源。我也會在看到米開朗基羅和貝尼尼雕刻的“大衛”雕像時,去思考它們兩者之間的同與不同。

“學習”這一天賦才幹則代表了我對世界上很多事情的好奇與熱情,所以幾乎不論做任何事,從與我交流的人、到閱讀的每一本書、看到的每一部電影、展覽、旅行,我都能夠學到東西。只要學習,我就快樂,只要學習,我就永遠不會感到無聊。

“完美”這一天賦才幹說的是,我對自我成長或自我表現都有非常執著的追求,同時也追求自我人生的卓越。這也是為什麼,“自我成長”在我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對我而言,沒有成長的人生完全不值得一過。

而“交往”這一天賦才幹說的是,我很喜歡與少數人建立非常深入的關係,並與他們進行非常深入的尤其是精神方面的交流。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所以,在與朋友交流時,我幾乎不談八卦、穿著、購物等事,我基本只對深入的對話感興趣,越深入精神和心靈的話題就越會引發我的興趣,而對話的範圍則可非常廣泛。

所以,從這五個天賦才幹來看,我的理想職業應該要能發揮出我的創造力、思考力,調用我的學習力,並讓我實現與人進行一對一深度交流,且能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幫我實現自我卓越。

3)我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什麼是核心價值觀?

簡單的說,核心價值觀就是那些對一個人來說最為重要的事。

經過不斷探索,我發現了自己的幾個核心價值觀,其中之一就是“終極智慧”。

核心價值觀的找到就意味著,如果我的職業選擇以及我的行為能與它們真正匹配,我就能夠活得身心一致,就能活出幸福滿足。

所以,如果我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是“終極智慧”,那就意味著我對探索智慧,從各個領域或學科進入去探索智慧,都有著非常強烈的需要與渴求。

回想過往,的確如此。每次當我在看書、思考或交流中有了一些新發現或新感悟的時候,我都會感受到精神上的極度愉悅。這就是核心價值觀。

第二個維度 - 我想成為誰?

“我想成為誰?”這個維度,是一個能夠直接與“真我”進行連結的維度。

也就是約瑟夫·坎貝爾所說的“所有可能性的那個我”,甚至是你從來都不曾也不敢想過的那個“我”。它代表的是“未來的我”,是“可以被現在這個我創造出來的我” 。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將這個模型稱之為“真我職業模型”的原因。

追問“我是誰”,代表的是在“現在真實自我”這一層面上的探索;

而追問“我想成為誰”,則是在“真我”這一層面上的探索。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這兩個維度上的“我”,一個代表著“現在”,一個代表著“未來”。

所以,在第二個維度上,你要搞清的就是這樣一件事你想成為怎樣的人?或者說,你想實現怎樣的人生?

於我而言,這個問題真是探索了許久,這個“久”不是以月計,而是以“年”計。

後來我意識到,我想要的人生是能活出自己核心價值觀、點亮天賦、追隨熱情與內心向往的人生,我想活得身心一致、蓬勃豐盈。與此同時,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很希望能幫助到更多人,給更多人帶來人生的意義感與滿足感。

所以,站在很多大師肩頭,創建自己的理論體系,並讓很多人能夠從中受益,就是我想實現的人生願景之一。

第三個維度 - 我有什麼?

“我有什麼”這個問題是要去回答,我都擁有哪些資本。一個人的學歷、經歷、工作經歷、人脈、視野、見識、成功和失敗,都代表著他的資本。

如果盤點一下我的資本(辭職前),就會發現,在市場營銷領域、銷售領域、培訓領域、項目管理領域、寫作、創意等方面,我都擁有比較豐富的經驗。

我的閱讀涉獵很廣,很多領域的書籍我都讀過,這就讓我擁有了比較跨界的思維方式。我的每一次旅行,都融入了我的血脈。

同時,我的所有經歷,那些一次次的“巔峰時刻”以及一個個的“至暗時刻”,也都成為了我的資本,它們既給了我自信和勇氣的來源,也給了我進行自我成長和自我療愈的具體實踐與真實體會。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第四個維度 - 誰能讓我有收入?

在這個維度,要考慮就是誰會付錢給你?以及為什麼付錢給你?

也許是因為你的學歷,也許是因為你的熱情,也許是因為的天賦,也有可能是因為你的閱歷……

而搞清這個維度的關鍵就在於:擁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以及強大的思考能力。

從對以上三個維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某些方向的職業,比如:我正在從事的Coach(專業教練)與寫作(與自我認知和思維提升相關的),都是非常匹配的方向。

同時,如果再來看“誰能讓我有收入?”這個維度,就會發現,這些方向上的需求其實也是欣欣向榮的,因為有太多人想要去改變自己的人生、實現生命的蛻變,或者想要徹底地療愈自己。

於是,就成為了我在辭職之後,正在從事的事業。

看到這裡,你肯定會說:即使我理解了這個模型,可還是無法一次性找到四個維度的交集,該怎麼辦呢?

這時,你的面前就一共擺著三種路。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實現“真我”理想職業的三種路徑

路徑一:齊頭並進型

“齊頭並進型”的路徑意味著:

你得在工作時間努力工作、努力賺錢;

在業餘時間去做能夠滿足第一和第二維度的事(即滿足熱情、天賦才幹、核心價值觀與願景的事)。

二者齊頭並進,直到有一天時機成熟,你就可以獲得理想的工作了。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比如:日本著名小說家村上春樹就是這樣做的。

最開始,他和妻子經營著一家店鋪,有一天,他忽然意識到自己很想寫小說。於是,他就一面經營店鋪,一面寫小說,沒想到居然還獲了獎。後來,他就在經營店鋪的同時,寫出了第二部長篇小說《1973年的彈子球》。

然而,因為經營店鋪需要記賬,檢查進貨,調整員工的日程。他每天都得忙到深更半夜店鋪打烊後,才能坐在廚房的餐桌前寫稿子,一直寫到昏昏欲睡。就這樣,經驗店鋪與寫小說“齊頭並進”的生活持續了將近三年。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然而,渴望寫出一部氣勢恢宏、內容堅實小說的心情卻變得越來越加強烈。而那個時候,他開店的收入其實遠遠高於當小說家的收入,所以周圍的人都反對他的決定。然而,村上春樹卻沒有聽從眾人勸告,而是將店鋪權利悉數出讓,開始了職業小說家之路。

他採用的職業發展路徑就是典型的“齊頭並進型”,整個過程用了不止三年。在他意識到越來越需要整塊時間來創作小說,同時也擁有了一定的經濟保障和寫作經驗後,他出讓了自己的店鋪,甘心成為了一名收入銳減的職業小說家。

但後來,正如我們所知道的,他的天賦、熱情與努力也的確回報了他,最終這份工作成為了四個維度上的交集所在。

路徑二:理想型

“理想型”路徑說的是,如果你有非常強烈的熱情、足夠的定力、明確的願景,就可以先做能滿足你前三個維度的工作。當將它做到非常好時,就會有人來主動給你錢,這就是“守的雲開見月明”的理想型。

當然,這種路徑也很適合於那些已經“財務自由”的人或“身家豐厚”的“富二代”。

在去年上海電影節上,我去看了世界聞名的動物學家、動物保護者珍·古道爾的紀錄片。

"

在我工作之初,就聽過一句被奉為圭臬的話:“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仿若真理的話,從剛開始工作起到現在,就不斷地迴響在我們的耳際。

為什麼不能變換領域?

為什麼只能在一個賽道奔跑?

他們說: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我們終其一生都只能做一件事,聚焦在一個領域。

於是,很多職場人的煩惱便由此而生,因為他們正在做的工作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他們又被告知不該變換跑道,一旦變換就會前功盡棄。

所以,他們只能在一個個不能寐的夜晚輾轉反側,在一次次工作結束的時候感覺到價值的缺失與意義的虛無。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同樣,對於那些正在填報高考志願的學生以及即將大學畢業的學生,到底什麼樣的專業方向與職業方向才是自己的真愛?

在面對“麵包”與“理想”的二選一難題時,又該如何做出抉擇?也是同樣令人無比困惑的問題。

這些問題看似不同,實則卻指向了同一件事,那就是:

我們的人生,是否真是“一錘定音”?在做出選擇後,是否就不能變換“賽道”,而是必須一走到底?

顯然不是。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真我”的理想職業模型

“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必須在最開始選擇專業或職業時,做出完全正確的選擇,否則就只能一直跑下去,即便感覺十分痛苦也得堅持下去,不能變換跑道。

顯然,這是一條“反人性”的“真理”,除非你能在一開始時就為一生做出十分精準的選擇。

否則,這句話就是僅從兩個維度,即“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為我的資本買單”進行思考,卻忽略了另外兩件十分重要的事,那就是:“我是誰”以及“我想成為誰”。

這就是我提出“真我”理想職業模型的原因。

這個模型能幫我們找到真正的理想職業方向,它要求我們從四個十分關鍵的維度進行思考與探索,即:我是誰、我想成為誰、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給我收入。而不僅僅是“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為我的資本買單”這兩個維度。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第一個維度 - 我是誰?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回答如下三個核心問題:

1)我的熱情是什麼?

2)我的天賦才幹是什麼?

3)我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以我自己舉例:

1)我的熱情是什麼?

我的熱情非常多,其中之一是 - 瞭解人,解決人的痛苦,治癒人,給人賦能。這裡的“人”既包括了我自己,也包括我的家人、我的客戶,以及更廣泛意義上的“所有人”。

2)我的天賦才幹是什麼?

我最重要的五個天賦才幹分別是:理念、思維、學習、完美和交往。

“理念”這一天賦才幹讓我的頭腦中總是充滿了各種有趣的、打破常規的念頭與創意,這也是我在做一些事情時不會遵循尋常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為有“理念”天賦的人會非常喜歡“Think out of box”(跳出框架思考),特別喜歡去尋找那些新的、不同尋常的解決方法,相反他們討厭循規蹈矩、按部就班。

“思維”這一天賦才幹,代表著我對思考的熱愛與執著。

比如:我會持續很多年的思考到底什麼是愛情、人生的意義、幸福、自由、死亡等非常深刻的終極問題。我會在看到一個商業現象的時候,思考其產生的本質與根源。我也會在看到米開朗基羅和貝尼尼雕刻的“大衛”雕像時,去思考它們兩者之間的同與不同。

“學習”這一天賦才幹則代表了我對世界上很多事情的好奇與熱情,所以幾乎不論做任何事,從與我交流的人、到閱讀的每一本書、看到的每一部電影、展覽、旅行,我都能夠學到東西。只要學習,我就快樂,只要學習,我就永遠不會感到無聊。

“完美”這一天賦才幹說的是,我對自我成長或自我表現都有非常執著的追求,同時也追求自我人生的卓越。這也是為什麼,“自我成長”在我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對我而言,沒有成長的人生完全不值得一過。

而“交往”這一天賦才幹說的是,我很喜歡與少數人建立非常深入的關係,並與他們進行非常深入的尤其是精神方面的交流。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所以,在與朋友交流時,我幾乎不談八卦、穿著、購物等事,我基本只對深入的對話感興趣,越深入精神和心靈的話題就越會引發我的興趣,而對話的範圍則可非常廣泛。

所以,從這五個天賦才幹來看,我的理想職業應該要能發揮出我的創造力、思考力,調用我的學習力,並讓我實現與人進行一對一深度交流,且能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幫我實現自我卓越。

3)我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什麼是核心價值觀?

簡單的說,核心價值觀就是那些對一個人來說最為重要的事。

經過不斷探索,我發現了自己的幾個核心價值觀,其中之一就是“終極智慧”。

核心價值觀的找到就意味著,如果我的職業選擇以及我的行為能與它們真正匹配,我就能夠活得身心一致,就能活出幸福滿足。

所以,如果我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是“終極智慧”,那就意味著我對探索智慧,從各個領域或學科進入去探索智慧,都有著非常強烈的需要與渴求。

回想過往,的確如此。每次當我在看書、思考或交流中有了一些新發現或新感悟的時候,我都會感受到精神上的極度愉悅。這就是核心價值觀。

第二個維度 - 我想成為誰?

“我想成為誰?”這個維度,是一個能夠直接與“真我”進行連結的維度。

也就是約瑟夫·坎貝爾所說的“所有可能性的那個我”,甚至是你從來都不曾也不敢想過的那個“我”。它代表的是“未來的我”,是“可以被現在這個我創造出來的我” 。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將這個模型稱之為“真我職業模型”的原因。

追問“我是誰”,代表的是在“現在真實自我”這一層面上的探索;

而追問“我想成為誰”,則是在“真我”這一層面上的探索。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這兩個維度上的“我”,一個代表著“現在”,一個代表著“未來”。

所以,在第二個維度上,你要搞清的就是這樣一件事你想成為怎樣的人?或者說,你想實現怎樣的人生?

於我而言,這個問題真是探索了許久,這個“久”不是以月計,而是以“年”計。

後來我意識到,我想要的人生是能活出自己核心價值觀、點亮天賦、追隨熱情與內心向往的人生,我想活得身心一致、蓬勃豐盈。與此同時,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很希望能幫助到更多人,給更多人帶來人生的意義感與滿足感。

所以,站在很多大師肩頭,創建自己的理論體系,並讓很多人能夠從中受益,就是我想實現的人生願景之一。

第三個維度 - 我有什麼?

“我有什麼”這個問題是要去回答,我都擁有哪些資本。一個人的學歷、經歷、工作經歷、人脈、視野、見識、成功和失敗,都代表著他的資本。

如果盤點一下我的資本(辭職前),就會發現,在市場營銷領域、銷售領域、培訓領域、項目管理領域、寫作、創意等方面,我都擁有比較豐富的經驗。

我的閱讀涉獵很廣,很多領域的書籍我都讀過,這就讓我擁有了比較跨界的思維方式。我的每一次旅行,都融入了我的血脈。

同時,我的所有經歷,那些一次次的“巔峰時刻”以及一個個的“至暗時刻”,也都成為了我的資本,它們既給了我自信和勇氣的來源,也給了我進行自我成長和自我療愈的具體實踐與真實體會。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第四個維度 - 誰能讓我有收入?

在這個維度,要考慮就是誰會付錢給你?以及為什麼付錢給你?

也許是因為你的學歷,也許是因為你的熱情,也許是因為的天賦,也有可能是因為你的閱歷……

而搞清這個維度的關鍵就在於:擁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以及強大的思考能力。

從對以上三個維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某些方向的職業,比如:我正在從事的Coach(專業教練)與寫作(與自我認知和思維提升相關的),都是非常匹配的方向。

同時,如果再來看“誰能讓我有收入?”這個維度,就會發現,這些方向上的需求其實也是欣欣向榮的,因為有太多人想要去改變自己的人生、實現生命的蛻變,或者想要徹底地療愈自己。

於是,就成為了我在辭職之後,正在從事的事業。

看到這裡,你肯定會說:即使我理解了這個模型,可還是無法一次性找到四個維度的交集,該怎麼辦呢?

這時,你的面前就一共擺著三種路。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實現“真我”理想職業的三種路徑

路徑一:齊頭並進型

“齊頭並進型”的路徑意味著:

你得在工作時間努力工作、努力賺錢;

在業餘時間去做能夠滿足第一和第二維度的事(即滿足熱情、天賦才幹、核心價值觀與願景的事)。

二者齊頭並進,直到有一天時機成熟,你就可以獲得理想的工作了。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比如:日本著名小說家村上春樹就是這樣做的。

最開始,他和妻子經營著一家店鋪,有一天,他忽然意識到自己很想寫小說。於是,他就一面經營店鋪,一面寫小說,沒想到居然還獲了獎。後來,他就在經營店鋪的同時,寫出了第二部長篇小說《1973年的彈子球》。

然而,因為經營店鋪需要記賬,檢查進貨,調整員工的日程。他每天都得忙到深更半夜店鋪打烊後,才能坐在廚房的餐桌前寫稿子,一直寫到昏昏欲睡。就這樣,經驗店鋪與寫小說“齊頭並進”的生活持續了將近三年。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然而,渴望寫出一部氣勢恢宏、內容堅實小說的心情卻變得越來越加強烈。而那個時候,他開店的收入其實遠遠高於當小說家的收入,所以周圍的人都反對他的決定。然而,村上春樹卻沒有聽從眾人勸告,而是將店鋪權利悉數出讓,開始了職業小說家之路。

他採用的職業發展路徑就是典型的“齊頭並進型”,整個過程用了不止三年。在他意識到越來越需要整塊時間來創作小說,同時也擁有了一定的經濟保障和寫作經驗後,他出讓了自己的店鋪,甘心成為了一名收入銳減的職業小說家。

但後來,正如我們所知道的,他的天賦、熱情與努力也的確回報了他,最終這份工作成為了四個維度上的交集所在。

路徑二:理想型

“理想型”路徑說的是,如果你有非常強烈的熱情、足夠的定力、明確的願景,就可以先做能滿足你前三個維度的工作。當將它做到非常好時,就會有人來主動給你錢,這就是“守的雲開見月明”的理想型。

當然,這種路徑也很適合於那些已經“財務自由”的人或“身家豐厚”的“富二代”。

在去年上海電影節上,我去看了世界聞名的動物學家、動物保護者珍·古道爾的紀錄片。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珍·古道爾

她從小就痴迷於動物,為了攢夠去非洲觀察動物的錢,她去當女招待和女祕書,等攢足了錢後就隻身前往非洲。為了觀察黑猩猩,她在原始森林中度過了三十八年的人生,後來還因此與相愛的男人分開了。

她奔走於世界各地,呼籲人們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地球的環境;建立了致力於野生動物研究、教育和保護的珍古道爾研究會,向全世界推進動物的研究工作。

她的巨大貢獻以及《國家地理》為她拍攝的幾部精彩電影使她名揚四海。她為成人寫過六本書,包括那本著名的《在人類的陰影下》,她還拍攝了一部紀錄片《簡的旅程》。

後來,她獲得了聯合國頒發的馬丁·路德·金反暴力獎,伊麗莎白二世授予的英帝國司令的頭銜,基礎科學研究領域極富盛譽的KYOTO獎以及國家地理學會的胡博獎。

從她的真實經歷中,我發現了一件事,那就是:當你真是衝著你的人生願景、天賦、熱情、核心價值觀去工作,而放棄了物質方面的要求時。開始時你可能是相對貧窮的,但終有一日,物質和經濟的保障就會悄悄降臨在你的身上。

起初,物質與經濟保障並不是你追求的目的;但到最後,它們卻自覺自願的成為了你追求目的的副產品。

這就是先實現理想,再滿足物質保障的第二條路徑。

路徑三:漸進型

顧名思義,第一份工作,先找一個能夠滿足你收入、契合你資本的,等你的能力提升、積蓄增加時,就可以轉換到另一個能夠發揮你一定天賦才幹和熱情的工作。

然後,等你天賦才幹被打磨得越來越好,資本積累得越來越多後,你就可以再次轉換職業,找一個更加貼近你天賦、熱情、價值觀和人生願景的工作,然後再繼續提升能力。


直到有一天,你發現了那個能讓你發揮出最大熱情、天賦才幹、核心價值觀,能讓你實現人生願景,並滿足經濟要求的理想工作,四者的完美交集就算真正找到了。

美國總統里根就是這樣做的:

他出生於一個貧困的白人家庭,16歲時為了15元的週薪,成為了一名救生隊隊員,一干就是7年。因為救生員的收入,他得以自費進入了伊利諾伊州的尤雷卡學院,主修經濟學和社會學。

讀書的時候,他開始鍛鍊自己的演講能力,因為他希望在畢業時能夠成為一名電臺播音員,後來他如願以償,因為運動員和演講的雙重背景,畢業后里根成為了電臺裡的體育解說員,負責芝加哥杯棒球賽的解說。

"

在我工作之初,就聽過一句被奉為圭臬的話:“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仿若真理的話,從剛開始工作起到現在,就不斷地迴響在我們的耳際。

為什麼不能變換領域?

為什麼只能在一個賽道奔跑?

他們說: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我們終其一生都只能做一件事,聚焦在一個領域。

於是,很多職場人的煩惱便由此而生,因為他們正在做的工作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他們又被告知不該變換跑道,一旦變換就會前功盡棄。

所以,他們只能在一個個不能寐的夜晚輾轉反側,在一次次工作結束的時候感覺到價值的缺失與意義的虛無。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同樣,對於那些正在填報高考志願的學生以及即將大學畢業的學生,到底什麼樣的專業方向與職業方向才是自己的真愛?

在面對“麵包”與“理想”的二選一難題時,又該如何做出抉擇?也是同樣令人無比困惑的問題。

這些問題看似不同,實則卻指向了同一件事,那就是:

我們的人生,是否真是“一錘定音”?在做出選擇後,是否就不能變換“賽道”,而是必須一走到底?

顯然不是。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真我”的理想職業模型

“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必須在最開始選擇專業或職業時,做出完全正確的選擇,否則就只能一直跑下去,即便感覺十分痛苦也得堅持下去,不能變換跑道。

顯然,這是一條“反人性”的“真理”,除非你能在一開始時就為一生做出十分精準的選擇。

否則,這句話就是僅從兩個維度,即“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為我的資本買單”進行思考,卻忽略了另外兩件十分重要的事,那就是:“我是誰”以及“我想成為誰”。

這就是我提出“真我”理想職業模型的原因。

這個模型能幫我們找到真正的理想職業方向,它要求我們從四個十分關鍵的維度進行思考與探索,即:我是誰、我想成為誰、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給我收入。而不僅僅是“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為我的資本買單”這兩個維度。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第一個維度 - 我是誰?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回答如下三個核心問題:

1)我的熱情是什麼?

2)我的天賦才幹是什麼?

3)我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以我自己舉例:

1)我的熱情是什麼?

我的熱情非常多,其中之一是 - 瞭解人,解決人的痛苦,治癒人,給人賦能。這裡的“人”既包括了我自己,也包括我的家人、我的客戶,以及更廣泛意義上的“所有人”。

2)我的天賦才幹是什麼?

我最重要的五個天賦才幹分別是:理念、思維、學習、完美和交往。

“理念”這一天賦才幹讓我的頭腦中總是充滿了各種有趣的、打破常規的念頭與創意,這也是我在做一些事情時不會遵循尋常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為有“理念”天賦的人會非常喜歡“Think out of box”(跳出框架思考),特別喜歡去尋找那些新的、不同尋常的解決方法,相反他們討厭循規蹈矩、按部就班。

“思維”這一天賦才幹,代表著我對思考的熱愛與執著。

比如:我會持續很多年的思考到底什麼是愛情、人生的意義、幸福、自由、死亡等非常深刻的終極問題。我會在看到一個商業現象的時候,思考其產生的本質與根源。我也會在看到米開朗基羅和貝尼尼雕刻的“大衛”雕像時,去思考它們兩者之間的同與不同。

“學習”這一天賦才幹則代表了我對世界上很多事情的好奇與熱情,所以幾乎不論做任何事,從與我交流的人、到閱讀的每一本書、看到的每一部電影、展覽、旅行,我都能夠學到東西。只要學習,我就快樂,只要學習,我就永遠不會感到無聊。

“完美”這一天賦才幹說的是,我對自我成長或自我表現都有非常執著的追求,同時也追求自我人生的卓越。這也是為什麼,“自我成長”在我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對我而言,沒有成長的人生完全不值得一過。

而“交往”這一天賦才幹說的是,我很喜歡與少數人建立非常深入的關係,並與他們進行非常深入的尤其是精神方面的交流。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所以,在與朋友交流時,我幾乎不談八卦、穿著、購物等事,我基本只對深入的對話感興趣,越深入精神和心靈的話題就越會引發我的興趣,而對話的範圍則可非常廣泛。

所以,從這五個天賦才幹來看,我的理想職業應該要能發揮出我的創造力、思考力,調用我的學習力,並讓我實現與人進行一對一深度交流,且能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幫我實現自我卓越。

3)我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什麼是核心價值觀?

簡單的說,核心價值觀就是那些對一個人來說最為重要的事。

經過不斷探索,我發現了自己的幾個核心價值觀,其中之一就是“終極智慧”。

核心價值觀的找到就意味著,如果我的職業選擇以及我的行為能與它們真正匹配,我就能夠活得身心一致,就能活出幸福滿足。

所以,如果我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是“終極智慧”,那就意味著我對探索智慧,從各個領域或學科進入去探索智慧,都有著非常強烈的需要與渴求。

回想過往,的確如此。每次當我在看書、思考或交流中有了一些新發現或新感悟的時候,我都會感受到精神上的極度愉悅。這就是核心價值觀。

第二個維度 - 我想成為誰?

“我想成為誰?”這個維度,是一個能夠直接與“真我”進行連結的維度。

也就是約瑟夫·坎貝爾所說的“所有可能性的那個我”,甚至是你從來都不曾也不敢想過的那個“我”。它代表的是“未來的我”,是“可以被現在這個我創造出來的我” 。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將這個模型稱之為“真我職業模型”的原因。

追問“我是誰”,代表的是在“現在真實自我”這一層面上的探索;

而追問“我想成為誰”,則是在“真我”這一層面上的探索。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這兩個維度上的“我”,一個代表著“現在”,一個代表著“未來”。

所以,在第二個維度上,你要搞清的就是這樣一件事你想成為怎樣的人?或者說,你想實現怎樣的人生?

於我而言,這個問題真是探索了許久,這個“久”不是以月計,而是以“年”計。

後來我意識到,我想要的人生是能活出自己核心價值觀、點亮天賦、追隨熱情與內心向往的人生,我想活得身心一致、蓬勃豐盈。與此同時,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很希望能幫助到更多人,給更多人帶來人生的意義感與滿足感。

所以,站在很多大師肩頭,創建自己的理論體系,並讓很多人能夠從中受益,就是我想實現的人生願景之一。

第三個維度 - 我有什麼?

“我有什麼”這個問題是要去回答,我都擁有哪些資本。一個人的學歷、經歷、工作經歷、人脈、視野、見識、成功和失敗,都代表著他的資本。

如果盤點一下我的資本(辭職前),就會發現,在市場營銷領域、銷售領域、培訓領域、項目管理領域、寫作、創意等方面,我都擁有比較豐富的經驗。

我的閱讀涉獵很廣,很多領域的書籍我都讀過,這就讓我擁有了比較跨界的思維方式。我的每一次旅行,都融入了我的血脈。

同時,我的所有經歷,那些一次次的“巔峰時刻”以及一個個的“至暗時刻”,也都成為了我的資本,它們既給了我自信和勇氣的來源,也給了我進行自我成長和自我療愈的具體實踐與真實體會。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第四個維度 - 誰能讓我有收入?

在這個維度,要考慮就是誰會付錢給你?以及為什麼付錢給你?

也許是因為你的學歷,也許是因為你的熱情,也許是因為的天賦,也有可能是因為你的閱歷……

而搞清這個維度的關鍵就在於:擁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以及強大的思考能力。

從對以上三個維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某些方向的職業,比如:我正在從事的Coach(專業教練)與寫作(與自我認知和思維提升相關的),都是非常匹配的方向。

同時,如果再來看“誰能讓我有收入?”這個維度,就會發現,這些方向上的需求其實也是欣欣向榮的,因為有太多人想要去改變自己的人生、實現生命的蛻變,或者想要徹底地療愈自己。

於是,就成為了我在辭職之後,正在從事的事業。

看到這裡,你肯定會說:即使我理解了這個模型,可還是無法一次性找到四個維度的交集,該怎麼辦呢?

這時,你的面前就一共擺著三種路。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實現“真我”理想職業的三種路徑

路徑一:齊頭並進型

“齊頭並進型”的路徑意味著:

你得在工作時間努力工作、努力賺錢;

在業餘時間去做能夠滿足第一和第二維度的事(即滿足熱情、天賦才幹、核心價值觀與願景的事)。

二者齊頭並進,直到有一天時機成熟,你就可以獲得理想的工作了。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比如:日本著名小說家村上春樹就是這樣做的。

最開始,他和妻子經營著一家店鋪,有一天,他忽然意識到自己很想寫小說。於是,他就一面經營店鋪,一面寫小說,沒想到居然還獲了獎。後來,他就在經營店鋪的同時,寫出了第二部長篇小說《1973年的彈子球》。

然而,因為經營店鋪需要記賬,檢查進貨,調整員工的日程。他每天都得忙到深更半夜店鋪打烊後,才能坐在廚房的餐桌前寫稿子,一直寫到昏昏欲睡。就這樣,經驗店鋪與寫小說“齊頭並進”的生活持續了將近三年。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然而,渴望寫出一部氣勢恢宏、內容堅實小說的心情卻變得越來越加強烈。而那個時候,他開店的收入其實遠遠高於當小說家的收入,所以周圍的人都反對他的決定。然而,村上春樹卻沒有聽從眾人勸告,而是將店鋪權利悉數出讓,開始了職業小說家之路。

他採用的職業發展路徑就是典型的“齊頭並進型”,整個過程用了不止三年。在他意識到越來越需要整塊時間來創作小說,同時也擁有了一定的經濟保障和寫作經驗後,他出讓了自己的店鋪,甘心成為了一名收入銳減的職業小說家。

但後來,正如我們所知道的,他的天賦、熱情與努力也的確回報了他,最終這份工作成為了四個維度上的交集所在。

路徑二:理想型

“理想型”路徑說的是,如果你有非常強烈的熱情、足夠的定力、明確的願景,就可以先做能滿足你前三個維度的工作。當將它做到非常好時,就會有人來主動給你錢,這就是“守的雲開見月明”的理想型。

當然,這種路徑也很適合於那些已經“財務自由”的人或“身家豐厚”的“富二代”。

在去年上海電影節上,我去看了世界聞名的動物學家、動物保護者珍·古道爾的紀錄片。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珍·古道爾

她從小就痴迷於動物,為了攢夠去非洲觀察動物的錢,她去當女招待和女祕書,等攢足了錢後就隻身前往非洲。為了觀察黑猩猩,她在原始森林中度過了三十八年的人生,後來還因此與相愛的男人分開了。

她奔走於世界各地,呼籲人們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地球的環境;建立了致力於野生動物研究、教育和保護的珍古道爾研究會,向全世界推進動物的研究工作。

她的巨大貢獻以及《國家地理》為她拍攝的幾部精彩電影使她名揚四海。她為成人寫過六本書,包括那本著名的《在人類的陰影下》,她還拍攝了一部紀錄片《簡的旅程》。

後來,她獲得了聯合國頒發的馬丁·路德·金反暴力獎,伊麗莎白二世授予的英帝國司令的頭銜,基礎科學研究領域極富盛譽的KYOTO獎以及國家地理學會的胡博獎。

從她的真實經歷中,我發現了一件事,那就是:當你真是衝著你的人生願景、天賦、熱情、核心價值觀去工作,而放棄了物質方面的要求時。開始時你可能是相對貧窮的,但終有一日,物質和經濟的保障就會悄悄降臨在你的身上。

起初,物質與經濟保障並不是你追求的目的;但到最後,它們卻自覺自願的成為了你追求目的的副產品。

這就是先實現理想,再滿足物質保障的第二條路徑。

路徑三:漸進型

顧名思義,第一份工作,先找一個能夠滿足你收入、契合你資本的,等你的能力提升、積蓄增加時,就可以轉換到另一個能夠發揮你一定天賦才幹和熱情的工作。

然後,等你天賦才幹被打磨得越來越好,資本積累得越來越多後,你就可以再次轉換職業,找一個更加貼近你天賦、熱情、價值觀和人生願景的工作,然後再繼續提升能力。


直到有一天,你發現了那個能讓你發揮出最大熱情、天賦才幹、核心價值觀,能讓你實現人生願景,並滿足經濟要求的理想工作,四者的完美交集就算真正找到了。

美國總統里根就是這樣做的:

他出生於一個貧困的白人家庭,16歲時為了15元的週薪,成為了一名救生隊隊員,一干就是7年。因為救生員的收入,他得以自費進入了伊利諾伊州的尤雷卡學院,主修經濟學和社會學。

讀書的時候,他開始鍛鍊自己的演講能力,因為他希望在畢業時能夠成為一名電臺播音員,後來他如願以償,因為運動員和演講的雙重背景,畢業后里根成為了電臺裡的體育解說員,負責芝加哥杯棒球賽的解說。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3年半後,一個機緣巧合,他發現了自己的表演天賦。因為表演天賦,演講能力,以及好的體格,26歲的里根成為了一名演員。

從影三年,沒有火起來,然後二戰就爆發了,30歲的里根入伍,從事軍方的教學影片錄製, 後因軍方與演藝圈的雙重背景,他成為了電影演員協會的主席。

44歲時,他開始把目標轉向傳媒,當時的GE公司有一檔很受歡迎的周播節目,因為演員的外形和演講能力,里根被聘為主持人。在這裡,他接觸到了商界政界的人物,獲得了公眾知名度。

55歲時,里根當選美國加州州長,連任兩屆,57歲時成為共和黨候選人提名,失敗,65歲再參與,再失敗,69歲時第3次競選黨內候選人終於成功提名。70歲時,里根成為了美國年齡最大的總統,連幹兩屆一直到78歲卸任。

"

在我工作之初,就聽過一句被奉為圭臬的話:“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仿若真理的話,從剛開始工作起到現在,就不斷地迴響在我們的耳際。

為什麼不能變換領域?

為什麼只能在一個賽道奔跑?

他們說: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我們終其一生都只能做一件事,聚焦在一個領域。

於是,很多職場人的煩惱便由此而生,因為他們正在做的工作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他們又被告知不該變換跑道,一旦變換就會前功盡棄。

所以,他們只能在一個個不能寐的夜晚輾轉反側,在一次次工作結束的時候感覺到價值的缺失與意義的虛無。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同樣,對於那些正在填報高考志願的學生以及即將大學畢業的學生,到底什麼樣的專業方向與職業方向才是自己的真愛?

在面對“麵包”與“理想”的二選一難題時,又該如何做出抉擇?也是同樣令人無比困惑的問題。

這些問題看似不同,實則卻指向了同一件事,那就是:

我們的人生,是否真是“一錘定音”?在做出選擇後,是否就不能變換“賽道”,而是必須一走到底?

顯然不是。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真我”的理想職業模型

“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必須在最開始選擇專業或職業時,做出完全正確的選擇,否則就只能一直跑下去,即便感覺十分痛苦也得堅持下去,不能變換跑道。

顯然,這是一條“反人性”的“真理”,除非你能在一開始時就為一生做出十分精準的選擇。

否則,這句話就是僅從兩個維度,即“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為我的資本買單”進行思考,卻忽略了另外兩件十分重要的事,那就是:“我是誰”以及“我想成為誰”。

這就是我提出“真我”理想職業模型的原因。

這個模型能幫我們找到真正的理想職業方向,它要求我們從四個十分關鍵的維度進行思考與探索,即:我是誰、我想成為誰、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給我收入。而不僅僅是“我有什麼資本”以及“誰能為我的資本買單”這兩個維度。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第一個維度 - 我是誰?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回答如下三個核心問題:

1)我的熱情是什麼?

2)我的天賦才幹是什麼?

3)我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以我自己舉例:

1)我的熱情是什麼?

我的熱情非常多,其中之一是 - 瞭解人,解決人的痛苦,治癒人,給人賦能。這裡的“人”既包括了我自己,也包括我的家人、我的客戶,以及更廣泛意義上的“所有人”。

2)我的天賦才幹是什麼?

我最重要的五個天賦才幹分別是:理念、思維、學習、完美和交往。

“理念”這一天賦才幹讓我的頭腦中總是充滿了各種有趣的、打破常規的念頭與創意,這也是我在做一些事情時不會遵循尋常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為有“理念”天賦的人會非常喜歡“Think out of box”(跳出框架思考),特別喜歡去尋找那些新的、不同尋常的解決方法,相反他們討厭循規蹈矩、按部就班。

“思維”這一天賦才幹,代表著我對思考的熱愛與執著。

比如:我會持續很多年的思考到底什麼是愛情、人生的意義、幸福、自由、死亡等非常深刻的終極問題。我會在看到一個商業現象的時候,思考其產生的本質與根源。我也會在看到米開朗基羅和貝尼尼雕刻的“大衛”雕像時,去思考它們兩者之間的同與不同。

“學習”這一天賦才幹則代表了我對世界上很多事情的好奇與熱情,所以幾乎不論做任何事,從與我交流的人、到閱讀的每一本書、看到的每一部電影、展覽、旅行,我都能夠學到東西。只要學習,我就快樂,只要學習,我就永遠不會感到無聊。

“完美”這一天賦才幹說的是,我對自我成長或自我表現都有非常執著的追求,同時也追求自我人生的卓越。這也是為什麼,“自我成長”在我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對我而言,沒有成長的人生完全不值得一過。

而“交往”這一天賦才幹說的是,我很喜歡與少數人建立非常深入的關係,並與他們進行非常深入的尤其是精神方面的交流。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所以,在與朋友交流時,我幾乎不談八卦、穿著、購物等事,我基本只對深入的對話感興趣,越深入精神和心靈的話題就越會引發我的興趣,而對話的範圍則可非常廣泛。

所以,從這五個天賦才幹來看,我的理想職業應該要能發揮出我的創造力、思考力,調用我的學習力,並讓我實現與人進行一對一深度交流,且能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幫我實現自我卓越。

3)我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什麼是核心價值觀?

簡單的說,核心價值觀就是那些對一個人來說最為重要的事。

經過不斷探索,我發現了自己的幾個核心價值觀,其中之一就是“終極智慧”。

核心價值觀的找到就意味著,如果我的職業選擇以及我的行為能與它們真正匹配,我就能夠活得身心一致,就能活出幸福滿足。

所以,如果我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是“終極智慧”,那就意味著我對探索智慧,從各個領域或學科進入去探索智慧,都有著非常強烈的需要與渴求。

回想過往,的確如此。每次當我在看書、思考或交流中有了一些新發現或新感悟的時候,我都會感受到精神上的極度愉悅。這就是核心價值觀。

第二個維度 - 我想成為誰?

“我想成為誰?”這個維度,是一個能夠直接與“真我”進行連結的維度。

也就是約瑟夫·坎貝爾所說的“所有可能性的那個我”,甚至是你從來都不曾也不敢想過的那個“我”。它代表的是“未來的我”,是“可以被現在這個我創造出來的我” 。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將這個模型稱之為“真我職業模型”的原因。

追問“我是誰”,代表的是在“現在真實自我”這一層面上的探索;

而追問“我想成為誰”,則是在“真我”這一層面上的探索。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這兩個維度上的“我”,一個代表著“現在”,一個代表著“未來”。

所以,在第二個維度上,你要搞清的就是這樣一件事你想成為怎樣的人?或者說,你想實現怎樣的人生?

於我而言,這個問題真是探索了許久,這個“久”不是以月計,而是以“年”計。

後來我意識到,我想要的人生是能活出自己核心價值觀、點亮天賦、追隨熱情與內心向往的人生,我想活得身心一致、蓬勃豐盈。與此同時,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很希望能幫助到更多人,給更多人帶來人生的意義感與滿足感。

所以,站在很多大師肩頭,創建自己的理論體系,並讓很多人能夠從中受益,就是我想實現的人生願景之一。

第三個維度 - 我有什麼?

“我有什麼”這個問題是要去回答,我都擁有哪些資本。一個人的學歷、經歷、工作經歷、人脈、視野、見識、成功和失敗,都代表著他的資本。

如果盤點一下我的資本(辭職前),就會發現,在市場營銷領域、銷售領域、培訓領域、項目管理領域、寫作、創意等方面,我都擁有比較豐富的經驗。

我的閱讀涉獵很廣,很多領域的書籍我都讀過,這就讓我擁有了比較跨界的思維方式。我的每一次旅行,都融入了我的血脈。

同時,我的所有經歷,那些一次次的“巔峰時刻”以及一個個的“至暗時刻”,也都成為了我的資本,它們既給了我自信和勇氣的來源,也給了我進行自我成長和自我療愈的具體實踐與真實體會。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第四個維度 - 誰能讓我有收入?

在這個維度,要考慮就是誰會付錢給你?以及為什麼付錢給你?

也許是因為你的學歷,也許是因為你的熱情,也許是因為的天賦,也有可能是因為你的閱歷……

而搞清這個維度的關鍵就在於:擁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以及強大的思考能力。

從對以上三個維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某些方向的職業,比如:我正在從事的Coach(專業教練)與寫作(與自我認知和思維提升相關的),都是非常匹配的方向。

同時,如果再來看“誰能讓我有收入?”這個維度,就會發現,這些方向上的需求其實也是欣欣向榮的,因為有太多人想要去改變自己的人生、實現生命的蛻變,或者想要徹底地療愈自己。

於是,就成為了我在辭職之後,正在從事的事業。

看到這裡,你肯定會說:即使我理解了這個模型,可還是無法一次性找到四個維度的交集,該怎麼辦呢?

這時,你的面前就一共擺著三種路。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實現“真我”理想職業的三種路徑

路徑一:齊頭並進型

“齊頭並進型”的路徑意味著:

你得在工作時間努力工作、努力賺錢;

在業餘時間去做能夠滿足第一和第二維度的事(即滿足熱情、天賦才幹、核心價值觀與願景的事)。

二者齊頭並進,直到有一天時機成熟,你就可以獲得理想的工作了。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比如:日本著名小說家村上春樹就是這樣做的。

最開始,他和妻子經營著一家店鋪,有一天,他忽然意識到自己很想寫小說。於是,他就一面經營店鋪,一面寫小說,沒想到居然還獲了獎。後來,他就在經營店鋪的同時,寫出了第二部長篇小說《1973年的彈子球》。

然而,因為經營店鋪需要記賬,檢查進貨,調整員工的日程。他每天都得忙到深更半夜店鋪打烊後,才能坐在廚房的餐桌前寫稿子,一直寫到昏昏欲睡。就這樣,經驗店鋪與寫小說“齊頭並進”的生活持續了將近三年。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然而,渴望寫出一部氣勢恢宏、內容堅實小說的心情卻變得越來越加強烈。而那個時候,他開店的收入其實遠遠高於當小說家的收入,所以周圍的人都反對他的決定。然而,村上春樹卻沒有聽從眾人勸告,而是將店鋪權利悉數出讓,開始了職業小說家之路。

他採用的職業發展路徑就是典型的“齊頭並進型”,整個過程用了不止三年。在他意識到越來越需要整塊時間來創作小說,同時也擁有了一定的經濟保障和寫作經驗後,他出讓了自己的店鋪,甘心成為了一名收入銳減的職業小說家。

但後來,正如我們所知道的,他的天賦、熱情與努力也的確回報了他,最終這份工作成為了四個維度上的交集所在。

路徑二:理想型

“理想型”路徑說的是,如果你有非常強烈的熱情、足夠的定力、明確的願景,就可以先做能滿足你前三個維度的工作。當將它做到非常好時,就會有人來主動給你錢,這就是“守的雲開見月明”的理想型。

當然,這種路徑也很適合於那些已經“財務自由”的人或“身家豐厚”的“富二代”。

在去年上海電影節上,我去看了世界聞名的動物學家、動物保護者珍·古道爾的紀錄片。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珍·古道爾

她從小就痴迷於動物,為了攢夠去非洲觀察動物的錢,她去當女招待和女祕書,等攢足了錢後就隻身前往非洲。為了觀察黑猩猩,她在原始森林中度過了三十八年的人生,後來還因此與相愛的男人分開了。

她奔走於世界各地,呼籲人們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地球的環境;建立了致力於野生動物研究、教育和保護的珍古道爾研究會,向全世界推進動物的研究工作。

她的巨大貢獻以及《國家地理》為她拍攝的幾部精彩電影使她名揚四海。她為成人寫過六本書,包括那本著名的《在人類的陰影下》,她還拍攝了一部紀錄片《簡的旅程》。

後來,她獲得了聯合國頒發的馬丁·路德·金反暴力獎,伊麗莎白二世授予的英帝國司令的頭銜,基礎科學研究領域極富盛譽的KYOTO獎以及國家地理學會的胡博獎。

從她的真實經歷中,我發現了一件事,那就是:當你真是衝著你的人生願景、天賦、熱情、核心價值觀去工作,而放棄了物質方面的要求時。開始時你可能是相對貧窮的,但終有一日,物質和經濟的保障就會悄悄降臨在你的身上。

起初,物質與經濟保障並不是你追求的目的;但到最後,它們卻自覺自願的成為了你追求目的的副產品。

這就是先實現理想,再滿足物質保障的第二條路徑。

路徑三:漸進型

顧名思義,第一份工作,先找一個能夠滿足你收入、契合你資本的,等你的能力提升、積蓄增加時,就可以轉換到另一個能夠發揮你一定天賦才幹和熱情的工作。

然後,等你天賦才幹被打磨得越來越好,資本積累得越來越多後,你就可以再次轉換職業,找一個更加貼近你天賦、熱情、價值觀和人生願景的工作,然後再繼續提升能力。


直到有一天,你發現了那個能讓你發揮出最大熱情、天賦才幹、核心價值觀,能讓你實現人生願景,並滿足經濟要求的理想工作,四者的完美交集就算真正找到了。

美國總統里根就是這樣做的:

他出生於一個貧困的白人家庭,16歲時為了15元的週薪,成為了一名救生隊隊員,一干就是7年。因為救生員的收入,他得以自費進入了伊利諾伊州的尤雷卡學院,主修經濟學和社會學。

讀書的時候,他開始鍛鍊自己的演講能力,因為他希望在畢業時能夠成為一名電臺播音員,後來他如願以償,因為運動員和演講的雙重背景,畢業后里根成為了電臺裡的體育解說員,負責芝加哥杯棒球賽的解說。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3年半後,一個機緣巧合,他發現了自己的表演天賦。因為表演天賦,演講能力,以及好的體格,26歲的里根成為了一名演員。

從影三年,沒有火起來,然後二戰就爆發了,30歲的里根入伍,從事軍方的教學影片錄製, 後因軍方與演藝圈的雙重背景,他成為了電影演員協會的主席。

44歲時,他開始把目標轉向傳媒,當時的GE公司有一檔很受歡迎的周播節目,因為演員的外形和演講能力,里根被聘為主持人。在這裡,他接觸到了商界政界的人物,獲得了公眾知名度。

55歲時,里根當選美國加州州長,連任兩屆,57歲時成為共和黨候選人提名,失敗,65歲再參與,再失敗,69歲時第3次競選黨內候選人終於成功提名。70歲時,里根成為了美國年齡最大的總統,連幹兩屆一直到78歲卸任。

35歲前,請逼自己想清這4個職業問題

這就是第三種路徑 – 漸進型。

從里根開始做第一份工作,也就是16歲,到他找到自己最為理想的工作,也就是70歲,他走過了漫長的54年。

在這個過程中,他的資本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他的天賦才幹是一點點被髮掘和激活的,但最終,他還是找到了四個維度上的交集,成為了美國總統。

幸好,里根在他工作之初,沒有聽信那句話 – 你必須在你所在領域不斷積累,不能變換跑道,不然就會前功盡棄。

這就是我原創的“真我”理想職業模型以及實現它的三種路徑。

伽達默爾曾說,世界上的路,都是通向自我認識的。

相反,如果是一條看不見自我的路,既看不見現在這個真實自我的渴求,也看不到未來可能自我的召喚,你就只有糊里糊塗走下去的份兒,而終有一天,你面臨的局面可能就是無路可走。

在這個世界上,你也許可以騙任何人,但卻唯獨無法騙自己。

這就是為什麼,幸福如同穿鞋,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願你找到自己的路。

作者:艾菲,深度思考者&思維私教,全球認證優勢教練、自我成長教練、高管教練,前美國財富500強公司大中華區市場部負責人。關注微信公眾號:艾菲的理想,夯實“思維躍遷”與“自我認知”兩大基石,成為真實且閃閃發光的自己。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有趣內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