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佔總人口8%的大學生 為何成了職場最底層?

人生第一份工作 大學 四象工作室 2019-07-11

一年一度的畢業季後,又一批小鮮肉要湧入職場了。

曾幾何時,“大學生”這三個字,是父母的驕傲,是全村的希望,甚至是精英的認證,但現在再說起“大學生”這三個字,看到的是父母的焦慮,村裡人口中的吃白飯,單位裡的最底層。過去,大學生是珍稀物種,現在,大學生真的遍地跑嗎?

中國遍地都是大學生:8%能算多?

在很多人的眼裡現在考個本科跟喝水一樣簡單,拿著和農民工不相上下的薪資,作為大學生有什麼可驕傲?


僅佔總人口8%的大學生 為何成了職場最底層?


從1977年的27萬人到2017年的762萬人,40年間我國累計錄取大學生總數約為1.158億。上億人乍一看很多,但如果用41年來錄取大學生的總數除以我國現階段13.9億的人口基數,這個數字是8.33%。不考慮其他因素,可以簡單理解為全國人口裡大學生比例為8%,只要你是大學生,就在學歷上碾壓了92%的中國人。


僅佔總人口8%的大學生 為何成了職場最底層?


在全世界範圍看,雖然我國大學錄取率連年增高,但擁有大學學歷的人所佔比例還不到美國的1/4,和經合組織國家的平均線也有差距。

全國比例是如此,如果再區分就業與非就業呢?


僅佔總人口8%的大學生 為何成了職場最底層?


雖然,我們的工作環境中每年都有新的大學畢業生湧入,但每年新增大學生僅佔總勞動力人口的不足1%。另外,根據教育部《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我國本專科比例大致為1:1,勞動者中本科生的比例其實更少。

既然大學生這麼少 為何還不招待見?

既然大學生這麼少,為什麼找工作還這麼難?為什麼上班了也覺得自己是最底層?

要知道,碾壓了92%的人這個數據是基於總人口的,如果只統計我們身邊的年輕人呢?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計算可以得出,現在中國24-35歲的人口中,有25.71%的人都上過大學(本科+專科)。這就意味著每4個青年人中就會有一個是大學生。

如果再區分城市和行業,那麼肯定是城市的大學生比例更大,熱門行業的競爭性更高,本科生遍地走的感覺就更突出。在大城市,幾百萬畢業生們瞄準的都是那幾個行業,幾家公司,中關村敲鍵盤的都是碩士,金融街遍地跑的都是博士,本科文憑自然就變成了打不出手的牌。

但放在全國,也許現實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畢竟我們還是那為數不多的8%。畢竟除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外,大部分城市都處於人才飢渴的狀態。大學生初入社會既忌諱狂妄自大,但也不亦妄自菲薄;既忌諱一口吃個胖子,但也不亦為一棵樹放棄整片樹林。學歷只是敲門磚,人生的路其實有很多種走法,怎麼走出精彩還是要靠後天的努力。

數據來源:

教育部官網

OECD《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7》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