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
"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耐力比能力更重要,拼到終點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馬雲在湖畔大學開學典禮上說“小公司的成敗在於你聘請什麼樣的人,大公司的成敗在於你開除什麼樣的人。大公司裡有很多老白兔,不幹活,並且慢慢會傳染更多的人。”

這句話一出,各位中年職場人士不禁出了一場冷汗,連忙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經成為“老白兔”。老白兔是指職場經驗豐富,但是早已經失去拼勁,只會得過且過的人。他們雖然能力強,但沒耐力,最終像龜兔賽跑裡面的兔子一樣,逐步被烏龜反超。

每隻老白兔,也曾鬥志滿滿,他們初入職場時,也曾經迫切地想抓住每一次機會,做好每一項任務。但隨著時間流逝,“老白兔”們失去了耐力,開始偷奸耍滑,遇到有困難的工作就開始挑三揀四,逐步成為了“老油條”。

"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耐力比能力更重要,拼到終點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馬雲在湖畔大學開學典禮上說“小公司的成敗在於你聘請什麼樣的人,大公司的成敗在於你開除什麼樣的人。大公司裡有很多老白兔,不幹活,並且慢慢會傳染更多的人。”

這句話一出,各位中年職場人士不禁出了一場冷汗,連忙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經成為“老白兔”。老白兔是指職場經驗豐富,但是早已經失去拼勁,只會得過且過的人。他們雖然能力強,但沒耐力,最終像龜兔賽跑裡面的兔子一樣,逐步被烏龜反超。

每隻老白兔,也曾鬥志滿滿,他們初入職場時,也曾經迫切地想抓住每一次機會,做好每一項任務。但隨著時間流逝,“老白兔”們失去了耐力,開始偷奸耍滑,遇到有困難的工作就開始挑三揀四,逐步成為了“老油條”。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馬伊琍曾在微博中寫到:“人終其一生,比的是永恆的耐力和終身學習的渴望,而非一時的爆發力”。

太多人初入職場的時候,敢拼敢幹,給公司帶來了一股股新鮮血液。沒出幾年,那朝氣蓬勃的少年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有工作能拖就拖,有問題能逃避就逃避,也許他們想過繼續拼搏,但因為耐力不夠,遲遲無法前行。江河日下,他們迎來了中年危機,只得一邊指責職場對中年人不友好,一邊心力憔悴又毫無起色,就這樣度過了平平凡凡的一生。

所以大部分的職場人開頭都很精彩,中間都很平庸,結局都很慘淡。

職場就是這樣,沒能力的人做不了事,沒耐力的人成不了事,耐力比能力更重要,拼到終點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耐力比能力更重要,拼到終點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馬雲在湖畔大學開學典禮上說“小公司的成敗在於你聘請什麼樣的人,大公司的成敗在於你開除什麼樣的人。大公司裡有很多老白兔,不幹活,並且慢慢會傳染更多的人。”

這句話一出,各位中年職場人士不禁出了一場冷汗,連忙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經成為“老白兔”。老白兔是指職場經驗豐富,但是早已經失去拼勁,只會得過且過的人。他們雖然能力強,但沒耐力,最終像龜兔賽跑裡面的兔子一樣,逐步被烏龜反超。

每隻老白兔,也曾鬥志滿滿,他們初入職場時,也曾經迫切地想抓住每一次機會,做好每一項任務。但隨著時間流逝,“老白兔”們失去了耐力,開始偷奸耍滑,遇到有困難的工作就開始挑三揀四,逐步成為了“老油條”。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馬伊琍曾在微博中寫到:“人終其一生,比的是永恆的耐力和終身學習的渴望,而非一時的爆發力”。

太多人初入職場的時候,敢拼敢幹,給公司帶來了一股股新鮮血液。沒出幾年,那朝氣蓬勃的少年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有工作能拖就拖,有問題能逃避就逃避,也許他們想過繼續拼搏,但因為耐力不夠,遲遲無法前行。江河日下,他們迎來了中年危機,只得一邊指責職場對中年人不友好,一邊心力憔悴又毫無起色,就這樣度過了平平凡凡的一生。

所以大部分的職場人開頭都很精彩,中間都很平庸,結局都很慘淡。

職場就是這樣,沒能力的人做不了事,沒耐力的人成不了事,耐力比能力更重要,拼到終點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馬伊琍微博說人一生拼的是耐力

"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耐力比能力更重要,拼到終點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馬雲在湖畔大學開學典禮上說“小公司的成敗在於你聘請什麼樣的人,大公司的成敗在於你開除什麼樣的人。大公司裡有很多老白兔,不幹活,並且慢慢會傳染更多的人。”

這句話一出,各位中年職場人士不禁出了一場冷汗,連忙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經成為“老白兔”。老白兔是指職場經驗豐富,但是早已經失去拼勁,只會得過且過的人。他們雖然能力強,但沒耐力,最終像龜兔賽跑裡面的兔子一樣,逐步被烏龜反超。

每隻老白兔,也曾鬥志滿滿,他們初入職場時,也曾經迫切地想抓住每一次機會,做好每一項任務。但隨著時間流逝,“老白兔”們失去了耐力,開始偷奸耍滑,遇到有困難的工作就開始挑三揀四,逐步成為了“老油條”。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馬伊琍曾在微博中寫到:“人終其一生,比的是永恆的耐力和終身學習的渴望,而非一時的爆發力”。

太多人初入職場的時候,敢拼敢幹,給公司帶來了一股股新鮮血液。沒出幾年,那朝氣蓬勃的少年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有工作能拖就拖,有問題能逃避就逃避,也許他們想過繼續拼搏,但因為耐力不夠,遲遲無法前行。江河日下,他們迎來了中年危機,只得一邊指責職場對中年人不友好,一邊心力憔悴又毫無起色,就這樣度過了平平凡凡的一生。

所以大部分的職場人開頭都很精彩,中間都很平庸,結局都很慘淡。

職場就是這樣,沒能力的人做不了事,沒耐力的人成不了事,耐力比能力更重要,拼到終點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馬伊琍微博說人一生拼的是耐力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職場不相信眼淚,下半場我們拼的是耐力

同樣是中年女明星,有的人依舊風生水起,有的人只能吐槽自己戲路變小,不得不“裝嫩”維持少女人設,甚至還有的明星乾脆放飛自我,任由身材變樣。

章子怡11歲開始就去文化宮學習舞蹈,從那時她就顯示了非同一般的耐力,小夥伴們都去休息了,她堅持練舞,甚至晚上一邊睡覺,一邊壓腿。這種耐力,在以後愈發明顯。

拍攝《臥虎藏龍》時,章子怡和楊紫瓊拿著劍對打,章子怡的指甲被打飛了,二話不說把手埋在雪裡,不流血了繼續拍;在《十面埋伏》中,為了表現出唯美的舞蹈效果,她的左腿一直懸吊在威壓上,一場戲下來,整條筋都廢掉;因為拍戲,留下一身傷痛的她,也曾想過不再拍武打戲,但是當出演《一代宗師》的機會出現時,她又選擇了從頭開始。

三十多歲的章子怡,筋骨柔韌度大大下降,為了拍好“宮二”,章子怡又一次挑戰了自己耐力,她從童子功開始拉筋,痛了整整三年,一點點磨鍊自己的身體、動作、演技。最終章子怡憑藉這部戲,打破了記錄,拿了整整12個影后。

"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耐力比能力更重要,拼到終點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馬雲在湖畔大學開學典禮上說“小公司的成敗在於你聘請什麼樣的人,大公司的成敗在於你開除什麼樣的人。大公司裡有很多老白兔,不幹活,並且慢慢會傳染更多的人。”

這句話一出,各位中年職場人士不禁出了一場冷汗,連忙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經成為“老白兔”。老白兔是指職場經驗豐富,但是早已經失去拼勁,只會得過且過的人。他們雖然能力強,但沒耐力,最終像龜兔賽跑裡面的兔子一樣,逐步被烏龜反超。

每隻老白兔,也曾鬥志滿滿,他們初入職場時,也曾經迫切地想抓住每一次機會,做好每一項任務。但隨著時間流逝,“老白兔”們失去了耐力,開始偷奸耍滑,遇到有困難的工作就開始挑三揀四,逐步成為了“老油條”。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馬伊琍曾在微博中寫到:“人終其一生,比的是永恆的耐力和終身學習的渴望,而非一時的爆發力”。

太多人初入職場的時候,敢拼敢幹,給公司帶來了一股股新鮮血液。沒出幾年,那朝氣蓬勃的少年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有工作能拖就拖,有問題能逃避就逃避,也許他們想過繼續拼搏,但因為耐力不夠,遲遲無法前行。江河日下,他們迎來了中年危機,只得一邊指責職場對中年人不友好,一邊心力憔悴又毫無起色,就這樣度過了平平凡凡的一生。

所以大部分的職場人開頭都很精彩,中間都很平庸,結局都很慘淡。

職場就是這樣,沒能力的人做不了事,沒耐力的人成不了事,耐力比能力更重要,拼到終點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馬伊琍微博說人一生拼的是耐力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職場不相信眼淚,下半場我們拼的是耐力

同樣是中年女明星,有的人依舊風生水起,有的人只能吐槽自己戲路變小,不得不“裝嫩”維持少女人設,甚至還有的明星乾脆放飛自我,任由身材變樣。

章子怡11歲開始就去文化宮學習舞蹈,從那時她就顯示了非同一般的耐力,小夥伴們都去休息了,她堅持練舞,甚至晚上一邊睡覺,一邊壓腿。這種耐力,在以後愈發明顯。

拍攝《臥虎藏龍》時,章子怡和楊紫瓊拿著劍對打,章子怡的指甲被打飛了,二話不說把手埋在雪裡,不流血了繼續拍;在《十面埋伏》中,為了表現出唯美的舞蹈效果,她的左腿一直懸吊在威壓上,一場戲下來,整條筋都廢掉;因為拍戲,留下一身傷痛的她,也曾想過不再拍武打戲,但是當出演《一代宗師》的機會出現時,她又選擇了從頭開始。

三十多歲的章子怡,筋骨柔韌度大大下降,為了拍好“宮二”,章子怡又一次挑戰了自己耐力,她從童子功開始拉筋,痛了整整三年,一點點磨鍊自己的身體、動作、演技。最終章子怡憑藉這部戲,打破了記錄,拿了整整12個影后。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章子怡拿了整整12個影后

娛樂圈裡從來不缺機會和美貌,但是無論競爭多麼激烈,總有章子怡這樣的人始終保持耐力,她們不懼怕時間流逝、容顏衰老,她們演什麼像什麼,演什麼紅什麼。別人都在抱怨中年危機,無戲可演。

其實,哪有什麼中年危機,這個世界屬於有耐力的人。

一時的努力也許會讓你備受稱讚,但是有耐力的人,會一直站在舞臺中央,永不落幕。

職場從不相信眼淚,我們人生的後半場,拼的是耐力。

"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耐力比能力更重要,拼到終點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馬雲在湖畔大學開學典禮上說“小公司的成敗在於你聘請什麼樣的人,大公司的成敗在於你開除什麼樣的人。大公司裡有很多老白兔,不幹活,並且慢慢會傳染更多的人。”

這句話一出,各位中年職場人士不禁出了一場冷汗,連忙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經成為“老白兔”。老白兔是指職場經驗豐富,但是早已經失去拼勁,只會得過且過的人。他們雖然能力強,但沒耐力,最終像龜兔賽跑裡面的兔子一樣,逐步被烏龜反超。

每隻老白兔,也曾鬥志滿滿,他們初入職場時,也曾經迫切地想抓住每一次機會,做好每一項任務。但隨著時間流逝,“老白兔”們失去了耐力,開始偷奸耍滑,遇到有困難的工作就開始挑三揀四,逐步成為了“老油條”。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馬伊琍曾在微博中寫到:“人終其一生,比的是永恆的耐力和終身學習的渴望,而非一時的爆發力”。

太多人初入職場的時候,敢拼敢幹,給公司帶來了一股股新鮮血液。沒出幾年,那朝氣蓬勃的少年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有工作能拖就拖,有問題能逃避就逃避,也許他們想過繼續拼搏,但因為耐力不夠,遲遲無法前行。江河日下,他們迎來了中年危機,只得一邊指責職場對中年人不友好,一邊心力憔悴又毫無起色,就這樣度過了平平凡凡的一生。

所以大部分的職場人開頭都很精彩,中間都很平庸,結局都很慘淡。

職場就是這樣,沒能力的人做不了事,沒耐力的人成不了事,耐力比能力更重要,拼到終點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馬伊琍微博說人一生拼的是耐力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職場不相信眼淚,下半場我們拼的是耐力

同樣是中年女明星,有的人依舊風生水起,有的人只能吐槽自己戲路變小,不得不“裝嫩”維持少女人設,甚至還有的明星乾脆放飛自我,任由身材變樣。

章子怡11歲開始就去文化宮學習舞蹈,從那時她就顯示了非同一般的耐力,小夥伴們都去休息了,她堅持練舞,甚至晚上一邊睡覺,一邊壓腿。這種耐力,在以後愈發明顯。

拍攝《臥虎藏龍》時,章子怡和楊紫瓊拿著劍對打,章子怡的指甲被打飛了,二話不說把手埋在雪裡,不流血了繼續拍;在《十面埋伏》中,為了表現出唯美的舞蹈效果,她的左腿一直懸吊在威壓上,一場戲下來,整條筋都廢掉;因為拍戲,留下一身傷痛的她,也曾想過不再拍武打戲,但是當出演《一代宗師》的機會出現時,她又選擇了從頭開始。

三十多歲的章子怡,筋骨柔韌度大大下降,為了拍好“宮二”,章子怡又一次挑戰了自己耐力,她從童子功開始拉筋,痛了整整三年,一點點磨鍊自己的身體、動作、演技。最終章子怡憑藉這部戲,打破了記錄,拿了整整12個影后。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章子怡拿了整整12個影后

娛樂圈裡從來不缺機會和美貌,但是無論競爭多麼激烈,總有章子怡這樣的人始終保持耐力,她們不懼怕時間流逝、容顏衰老,她們演什麼像什麼,演什麼紅什麼。別人都在抱怨中年危機,無戲可演。

其實,哪有什麼中年危機,這個世界屬於有耐力的人。

一時的努力也許會讓你備受稱讚,但是有耐力的人,會一直站在舞臺中央,永不落幕。

職場從不相信眼淚,我們人生的後半場,拼的是耐力。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人生的後半場,拼的是耐力

"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耐力比能力更重要,拼到終點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馬雲在湖畔大學開學典禮上說“小公司的成敗在於你聘請什麼樣的人,大公司的成敗在於你開除什麼樣的人。大公司裡有很多老白兔,不幹活,並且慢慢會傳染更多的人。”

這句話一出,各位中年職場人士不禁出了一場冷汗,連忙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經成為“老白兔”。老白兔是指職場經驗豐富,但是早已經失去拼勁,只會得過且過的人。他們雖然能力強,但沒耐力,最終像龜兔賽跑裡面的兔子一樣,逐步被烏龜反超。

每隻老白兔,也曾鬥志滿滿,他們初入職場時,也曾經迫切地想抓住每一次機會,做好每一項任務。但隨著時間流逝,“老白兔”們失去了耐力,開始偷奸耍滑,遇到有困難的工作就開始挑三揀四,逐步成為了“老油條”。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馬伊琍曾在微博中寫到:“人終其一生,比的是永恆的耐力和終身學習的渴望,而非一時的爆發力”。

太多人初入職場的時候,敢拼敢幹,給公司帶來了一股股新鮮血液。沒出幾年,那朝氣蓬勃的少年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有工作能拖就拖,有問題能逃避就逃避,也許他們想過繼續拼搏,但因為耐力不夠,遲遲無法前行。江河日下,他們迎來了中年危機,只得一邊指責職場對中年人不友好,一邊心力憔悴又毫無起色,就這樣度過了平平凡凡的一生。

所以大部分的職場人開頭都很精彩,中間都很平庸,結局都很慘淡。

職場就是這樣,沒能力的人做不了事,沒耐力的人成不了事,耐力比能力更重要,拼到終點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馬伊琍微博說人一生拼的是耐力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職場不相信眼淚,下半場我們拼的是耐力

同樣是中年女明星,有的人依舊風生水起,有的人只能吐槽自己戲路變小,不得不“裝嫩”維持少女人設,甚至還有的明星乾脆放飛自我,任由身材變樣。

章子怡11歲開始就去文化宮學習舞蹈,從那時她就顯示了非同一般的耐力,小夥伴們都去休息了,她堅持練舞,甚至晚上一邊睡覺,一邊壓腿。這種耐力,在以後愈發明顯。

拍攝《臥虎藏龍》時,章子怡和楊紫瓊拿著劍對打,章子怡的指甲被打飛了,二話不說把手埋在雪裡,不流血了繼續拍;在《十面埋伏》中,為了表現出唯美的舞蹈效果,她的左腿一直懸吊在威壓上,一場戲下來,整條筋都廢掉;因為拍戲,留下一身傷痛的她,也曾想過不再拍武打戲,但是當出演《一代宗師》的機會出現時,她又選擇了從頭開始。

三十多歲的章子怡,筋骨柔韌度大大下降,為了拍好“宮二”,章子怡又一次挑戰了自己耐力,她從童子功開始拉筋,痛了整整三年,一點點磨鍊自己的身體、動作、演技。最終章子怡憑藉這部戲,打破了記錄,拿了整整12個影后。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章子怡拿了整整12個影后

娛樂圈裡從來不缺機會和美貌,但是無論競爭多麼激烈,總有章子怡這樣的人始終保持耐力,她們不懼怕時間流逝、容顏衰老,她們演什麼像什麼,演什麼紅什麼。別人都在抱怨中年危機,無戲可演。

其實,哪有什麼中年危機,這個世界屬於有耐力的人。

一時的努力也許會讓你備受稱讚,但是有耐力的人,會一直站在舞臺中央,永不落幕。

職場從不相信眼淚,我們人生的後半場,拼的是耐力。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人生的後半場,拼的是耐力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三個方法,有效提高耐力,不做職場“老白兔”

方法一:用“極簡主義”,減少精力損耗

極簡主義本來是一種生活態度,主張極力追求簡單,拒絕多餘的物品。而工作上的極簡主義,那就是把我們的日常事項流程化,減少精力損耗。

你可能注意到,喬布斯一直都穿黑色高領毛衣和牛仔褲,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總愛穿深灰色的衛衣,這樣做僅僅是為了提高辨識度,增強個人品牌麼?不,他們早已經有了鮮明的個人品牌。他們這樣做是為了減少選擇機會,降低精力損耗。

無論是CEO,還是普通人,每天都面臨著大量的選擇,大到企業的合作伙伴、成長規劃,小到穿什麼衣服,吃什麼樣的午餐,都是選擇,而選擇就意味著權衡、比較、精力消耗。

把日常事項流程化,我們就可以有效減少精力損耗,例如穿同一類型的衣服,這樣每天不用動腦子去搭配;把出差攜帶物品清單列出來,這樣一有任務就減少大約2個小時的物品整理時間;隨時在本子上登記待辦事項,減少記憶負荷。

如此種種,你的外在看起來也許會單一、乏味、機械化,但是內在卻生機勃勃,精力滿滿。而充沛的精力,是保持耐力的底氣。

"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耐力比能力更重要,拼到終點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馬雲在湖畔大學開學典禮上說“小公司的成敗在於你聘請什麼樣的人,大公司的成敗在於你開除什麼樣的人。大公司裡有很多老白兔,不幹活,並且慢慢會傳染更多的人。”

這句話一出,各位中年職場人士不禁出了一場冷汗,連忙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經成為“老白兔”。老白兔是指職場經驗豐富,但是早已經失去拼勁,只會得過且過的人。他們雖然能力強,但沒耐力,最終像龜兔賽跑裡面的兔子一樣,逐步被烏龜反超。

每隻老白兔,也曾鬥志滿滿,他們初入職場時,也曾經迫切地想抓住每一次機會,做好每一項任務。但隨著時間流逝,“老白兔”們失去了耐力,開始偷奸耍滑,遇到有困難的工作就開始挑三揀四,逐步成為了“老油條”。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馬伊琍曾在微博中寫到:“人終其一生,比的是永恆的耐力和終身學習的渴望,而非一時的爆發力”。

太多人初入職場的時候,敢拼敢幹,給公司帶來了一股股新鮮血液。沒出幾年,那朝氣蓬勃的少年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有工作能拖就拖,有問題能逃避就逃避,也許他們想過繼續拼搏,但因為耐力不夠,遲遲無法前行。江河日下,他們迎來了中年危機,只得一邊指責職場對中年人不友好,一邊心力憔悴又毫無起色,就這樣度過了平平凡凡的一生。

所以大部分的職場人開頭都很精彩,中間都很平庸,結局都很慘淡。

職場就是這樣,沒能力的人做不了事,沒耐力的人成不了事,耐力比能力更重要,拼到終點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馬伊琍微博說人一生拼的是耐力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職場不相信眼淚,下半場我們拼的是耐力

同樣是中年女明星,有的人依舊風生水起,有的人只能吐槽自己戲路變小,不得不“裝嫩”維持少女人設,甚至還有的明星乾脆放飛自我,任由身材變樣。

章子怡11歲開始就去文化宮學習舞蹈,從那時她就顯示了非同一般的耐力,小夥伴們都去休息了,她堅持練舞,甚至晚上一邊睡覺,一邊壓腿。這種耐力,在以後愈發明顯。

拍攝《臥虎藏龍》時,章子怡和楊紫瓊拿著劍對打,章子怡的指甲被打飛了,二話不說把手埋在雪裡,不流血了繼續拍;在《十面埋伏》中,為了表現出唯美的舞蹈效果,她的左腿一直懸吊在威壓上,一場戲下來,整條筋都廢掉;因為拍戲,留下一身傷痛的她,也曾想過不再拍武打戲,但是當出演《一代宗師》的機會出現時,她又選擇了從頭開始。

三十多歲的章子怡,筋骨柔韌度大大下降,為了拍好“宮二”,章子怡又一次挑戰了自己耐力,她從童子功開始拉筋,痛了整整三年,一點點磨鍊自己的身體、動作、演技。最終章子怡憑藉這部戲,打破了記錄,拿了整整12個影后。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章子怡拿了整整12個影后

娛樂圈裡從來不缺機會和美貌,但是無論競爭多麼激烈,總有章子怡這樣的人始終保持耐力,她們不懼怕時間流逝、容顏衰老,她們演什麼像什麼,演什麼紅什麼。別人都在抱怨中年危機,無戲可演。

其實,哪有什麼中年危機,這個世界屬於有耐力的人。

一時的努力也許會讓你備受稱讚,但是有耐力的人,會一直站在舞臺中央,永不落幕。

職場從不相信眼淚,我們人生的後半場,拼的是耐力。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人生的後半場,拼的是耐力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三個方法,有效提高耐力,不做職場“老白兔”

方法一:用“極簡主義”,減少精力損耗

極簡主義本來是一種生活態度,主張極力追求簡單,拒絕多餘的物品。而工作上的極簡主義,那就是把我們的日常事項流程化,減少精力損耗。

你可能注意到,喬布斯一直都穿黑色高領毛衣和牛仔褲,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總愛穿深灰色的衛衣,這樣做僅僅是為了提高辨識度,增強個人品牌麼?不,他們早已經有了鮮明的個人品牌。他們這樣做是為了減少選擇機會,降低精力損耗。

無論是CEO,還是普通人,每天都面臨著大量的選擇,大到企業的合作伙伴、成長規劃,小到穿什麼衣服,吃什麼樣的午餐,都是選擇,而選擇就意味著權衡、比較、精力消耗。

把日常事項流程化,我們就可以有效減少精力損耗,例如穿同一類型的衣服,這樣每天不用動腦子去搭配;把出差攜帶物品清單列出來,這樣一有任務就減少大約2個小時的物品整理時間;隨時在本子上登記待辦事項,減少記憶負荷。

如此種種,你的外在看起來也許會單一、乏味、機械化,但是內在卻生機勃勃,精力滿滿。而充沛的精力,是保持耐力的底氣。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極簡主義,才能減少內耗

方法二:利用“鳥籠效應”,善立職場目標

鳥籠效應由哈佛教授詹姆斯提出,主要是指人們會在偶然獲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礎上,繼續添加更多與之相關而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例如,別人突然送給你一個鳥籠,你把空蕩蕩的鳥籠放在家裡,越看越彆扭,久而久之,自己會忍不住買只鳥放到鳥籠裡。

我們怎麼才能用好“鳥籠效應”呢?那就是可以主動給自己做個“鳥籠”!

例如你本來從事對外貿易行業,可惜英語不行,你又沉不下心來學習,這時可以在辦公桌上放一本英語單詞。來來往往的同事看到你的“鳥籠”,也就是這本單詞書後會問“打算學英語啊?”你為了配上這本單詞書,為了和同事們的詢問相符,自然會開始努力學英語。

學會設置自己的“鳥籠”,說出目標吧,這不丟人。目標實現不了變成Flag才丟人。

目標就猶如馬拉松賽場上的一個個路標,它們在征程上默默給你指明方向,帶著你跑完一段又一段征程,直到贏取人生獎牌。

"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耐力比能力更重要,拼到終點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馬雲在湖畔大學開學典禮上說“小公司的成敗在於你聘請什麼樣的人,大公司的成敗在於你開除什麼樣的人。大公司裡有很多老白兔,不幹活,並且慢慢會傳染更多的人。”

這句話一出,各位中年職場人士不禁出了一場冷汗,連忙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經成為“老白兔”。老白兔是指職場經驗豐富,但是早已經失去拼勁,只會得過且過的人。他們雖然能力強,但沒耐力,最終像龜兔賽跑裡面的兔子一樣,逐步被烏龜反超。

每隻老白兔,也曾鬥志滿滿,他們初入職場時,也曾經迫切地想抓住每一次機會,做好每一項任務。但隨著時間流逝,“老白兔”們失去了耐力,開始偷奸耍滑,遇到有困難的工作就開始挑三揀四,逐步成為了“老油條”。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馬伊琍曾在微博中寫到:“人終其一生,比的是永恆的耐力和終身學習的渴望,而非一時的爆發力”。

太多人初入職場的時候,敢拼敢幹,給公司帶來了一股股新鮮血液。沒出幾年,那朝氣蓬勃的少年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有工作能拖就拖,有問題能逃避就逃避,也許他們想過繼續拼搏,但因為耐力不夠,遲遲無法前行。江河日下,他們迎來了中年危機,只得一邊指責職場對中年人不友好,一邊心力憔悴又毫無起色,就這樣度過了平平凡凡的一生。

所以大部分的職場人開頭都很精彩,中間都很平庸,結局都很慘淡。

職場就是這樣,沒能力的人做不了事,沒耐力的人成不了事,耐力比能力更重要,拼到終點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馬伊琍微博說人一生拼的是耐力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職場不相信眼淚,下半場我們拼的是耐力

同樣是中年女明星,有的人依舊風生水起,有的人只能吐槽自己戲路變小,不得不“裝嫩”維持少女人設,甚至還有的明星乾脆放飛自我,任由身材變樣。

章子怡11歲開始就去文化宮學習舞蹈,從那時她就顯示了非同一般的耐力,小夥伴們都去休息了,她堅持練舞,甚至晚上一邊睡覺,一邊壓腿。這種耐力,在以後愈發明顯。

拍攝《臥虎藏龍》時,章子怡和楊紫瓊拿著劍對打,章子怡的指甲被打飛了,二話不說把手埋在雪裡,不流血了繼續拍;在《十面埋伏》中,為了表現出唯美的舞蹈效果,她的左腿一直懸吊在威壓上,一場戲下來,整條筋都廢掉;因為拍戲,留下一身傷痛的她,也曾想過不再拍武打戲,但是當出演《一代宗師》的機會出現時,她又選擇了從頭開始。

三十多歲的章子怡,筋骨柔韌度大大下降,為了拍好“宮二”,章子怡又一次挑戰了自己耐力,她從童子功開始拉筋,痛了整整三年,一點點磨鍊自己的身體、動作、演技。最終章子怡憑藉這部戲,打破了記錄,拿了整整12個影后。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章子怡拿了整整12個影后

娛樂圈裡從來不缺機會和美貌,但是無論競爭多麼激烈,總有章子怡這樣的人始終保持耐力,她們不懼怕時間流逝、容顏衰老,她們演什麼像什麼,演什麼紅什麼。別人都在抱怨中年危機,無戲可演。

其實,哪有什麼中年危機,這個世界屬於有耐力的人。

一時的努力也許會讓你備受稱讚,但是有耐力的人,會一直站在舞臺中央,永不落幕。

職場從不相信眼淚,我們人生的後半場,拼的是耐力。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人生的後半場,拼的是耐力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三個方法,有效提高耐力,不做職場“老白兔”

方法一:用“極簡主義”,減少精力損耗

極簡主義本來是一種生活態度,主張極力追求簡單,拒絕多餘的物品。而工作上的極簡主義,那就是把我們的日常事項流程化,減少精力損耗。

你可能注意到,喬布斯一直都穿黑色高領毛衣和牛仔褲,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總愛穿深灰色的衛衣,這樣做僅僅是為了提高辨識度,增強個人品牌麼?不,他們早已經有了鮮明的個人品牌。他們這樣做是為了減少選擇機會,降低精力損耗。

無論是CEO,還是普通人,每天都面臨著大量的選擇,大到企業的合作伙伴、成長規劃,小到穿什麼衣服,吃什麼樣的午餐,都是選擇,而選擇就意味著權衡、比較、精力消耗。

把日常事項流程化,我們就可以有效減少精力損耗,例如穿同一類型的衣服,這樣每天不用動腦子去搭配;把出差攜帶物品清單列出來,這樣一有任務就減少大約2個小時的物品整理時間;隨時在本子上登記待辦事項,減少記憶負荷。

如此種種,你的外在看起來也許會單一、乏味、機械化,但是內在卻生機勃勃,精力滿滿。而充沛的精力,是保持耐力的底氣。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極簡主義,才能減少內耗

方法二:利用“鳥籠效應”,善立職場目標

鳥籠效應由哈佛教授詹姆斯提出,主要是指人們會在偶然獲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礎上,繼續添加更多與之相關而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例如,別人突然送給你一個鳥籠,你把空蕩蕩的鳥籠放在家裡,越看越彆扭,久而久之,自己會忍不住買只鳥放到鳥籠裡。

我們怎麼才能用好“鳥籠效應”呢?那就是可以主動給自己做個“鳥籠”!

例如你本來從事對外貿易行業,可惜英語不行,你又沉不下心來學習,這時可以在辦公桌上放一本英語單詞。來來往往的同事看到你的“鳥籠”,也就是這本單詞書後會問“打算學英語啊?”你為了配上這本單詞書,為了和同事們的詢問相符,自然會開始努力學英語。

學會設置自己的“鳥籠”,說出目標吧,這不丟人。目標實現不了變成Flag才丟人。

目標就猶如馬拉松賽場上的一個個路標,它們在征程上默默給你指明方向,帶著你跑完一段又一段征程,直到贏取人生獎牌。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利用鳥籠效應,建立自己的職場目標

方法三:慎用物質獎勵,謹防“過度辯護效應”

人的行為通常由兩種動機構成,分別是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內在動機是出於自己的意願、樂趣,外在動機是外界的懲罰、獎勵。無論內在動機還是外在動機,都能激勵人做出某種行為。

“過度辯護效應”是指,如果一個人過度強調外在動機,就會降低內在動機。

例如,完成工作的成就感是內在動機,現金獎勵是外部動機。現在很多大公司不發現金獎勵,只發股票紅利,就是為了有意識地保持員工奮鬥的習慣,防止因為過度物質獎勵,降低了員工完成工作的成就感。

但是現實工作中,太多員工都有“犒勞”自己的習慣了。例如:加班到深夜,給自己買點好吃的,完成業績了就獎勵自己一隻心儀很久的口紅。

短期來看物質獎勵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緩解疲憊,讓人重整旗鼓再出發,但是從長期來看,這種行為只會降低我們的動機。

"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耐力比能力更重要,拼到終點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馬雲在湖畔大學開學典禮上說“小公司的成敗在於你聘請什麼樣的人,大公司的成敗在於你開除什麼樣的人。大公司裡有很多老白兔,不幹活,並且慢慢會傳染更多的人。”

這句話一出,各位中年職場人士不禁出了一場冷汗,連忙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經成為“老白兔”。老白兔是指職場經驗豐富,但是早已經失去拼勁,只會得過且過的人。他們雖然能力強,但沒耐力,最終像龜兔賽跑裡面的兔子一樣,逐步被烏龜反超。

每隻老白兔,也曾鬥志滿滿,他們初入職場時,也曾經迫切地想抓住每一次機會,做好每一項任務。但隨著時間流逝,“老白兔”們失去了耐力,開始偷奸耍滑,遇到有困難的工作就開始挑三揀四,逐步成為了“老油條”。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馬伊琍曾在微博中寫到:“人終其一生,比的是永恆的耐力和終身學習的渴望,而非一時的爆發力”。

太多人初入職場的時候,敢拼敢幹,給公司帶來了一股股新鮮血液。沒出幾年,那朝氣蓬勃的少年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有工作能拖就拖,有問題能逃避就逃避,也許他們想過繼續拼搏,但因為耐力不夠,遲遲無法前行。江河日下,他們迎來了中年危機,只得一邊指責職場對中年人不友好,一邊心力憔悴又毫無起色,就這樣度過了平平凡凡的一生。

所以大部分的職場人開頭都很精彩,中間都很平庸,結局都很慘淡。

職場就是這樣,沒能力的人做不了事,沒耐力的人成不了事,耐力比能力更重要,拼到終點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馬伊琍微博說人一生拼的是耐力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職場不相信眼淚,下半場我們拼的是耐力

同樣是中年女明星,有的人依舊風生水起,有的人只能吐槽自己戲路變小,不得不“裝嫩”維持少女人設,甚至還有的明星乾脆放飛自我,任由身材變樣。

章子怡11歲開始就去文化宮學習舞蹈,從那時她就顯示了非同一般的耐力,小夥伴們都去休息了,她堅持練舞,甚至晚上一邊睡覺,一邊壓腿。這種耐力,在以後愈發明顯。

拍攝《臥虎藏龍》時,章子怡和楊紫瓊拿著劍對打,章子怡的指甲被打飛了,二話不說把手埋在雪裡,不流血了繼續拍;在《十面埋伏》中,為了表現出唯美的舞蹈效果,她的左腿一直懸吊在威壓上,一場戲下來,整條筋都廢掉;因為拍戲,留下一身傷痛的她,也曾想過不再拍武打戲,但是當出演《一代宗師》的機會出現時,她又選擇了從頭開始。

三十多歲的章子怡,筋骨柔韌度大大下降,為了拍好“宮二”,章子怡又一次挑戰了自己耐力,她從童子功開始拉筋,痛了整整三年,一點點磨鍊自己的身體、動作、演技。最終章子怡憑藉這部戲,打破了記錄,拿了整整12個影后。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章子怡拿了整整12個影后

娛樂圈裡從來不缺機會和美貌,但是無論競爭多麼激烈,總有章子怡這樣的人始終保持耐力,她們不懼怕時間流逝、容顏衰老,她們演什麼像什麼,演什麼紅什麼。別人都在抱怨中年危機,無戲可演。

其實,哪有什麼中年危機,這個世界屬於有耐力的人。

一時的努力也許會讓你備受稱讚,但是有耐力的人,會一直站在舞臺中央,永不落幕。

職場從不相信眼淚,我們人生的後半場,拼的是耐力。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人生的後半場,拼的是耐力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三個方法,有效提高耐力,不做職場“老白兔”

方法一:用“極簡主義”,減少精力損耗

極簡主義本來是一種生活態度,主張極力追求簡單,拒絕多餘的物品。而工作上的極簡主義,那就是把我們的日常事項流程化,減少精力損耗。

你可能注意到,喬布斯一直都穿黑色高領毛衣和牛仔褲,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總愛穿深灰色的衛衣,這樣做僅僅是為了提高辨識度,增強個人品牌麼?不,他們早已經有了鮮明的個人品牌。他們這樣做是為了減少選擇機會,降低精力損耗。

無論是CEO,還是普通人,每天都面臨著大量的選擇,大到企業的合作伙伴、成長規劃,小到穿什麼衣服,吃什麼樣的午餐,都是選擇,而選擇就意味著權衡、比較、精力消耗。

把日常事項流程化,我們就可以有效減少精力損耗,例如穿同一類型的衣服,這樣每天不用動腦子去搭配;把出差攜帶物品清單列出來,這樣一有任務就減少大約2個小時的物品整理時間;隨時在本子上登記待辦事項,減少記憶負荷。

如此種種,你的外在看起來也許會單一、乏味、機械化,但是內在卻生機勃勃,精力滿滿。而充沛的精力,是保持耐力的底氣。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極簡主義,才能減少內耗

方法二:利用“鳥籠效應”,善立職場目標

鳥籠效應由哈佛教授詹姆斯提出,主要是指人們會在偶然獲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礎上,繼續添加更多與之相關而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例如,別人突然送給你一個鳥籠,你把空蕩蕩的鳥籠放在家裡,越看越彆扭,久而久之,自己會忍不住買只鳥放到鳥籠裡。

我們怎麼才能用好“鳥籠效應”呢?那就是可以主動給自己做個“鳥籠”!

例如你本來從事對外貿易行業,可惜英語不行,你又沉不下心來學習,這時可以在辦公桌上放一本英語單詞。來來往往的同事看到你的“鳥籠”,也就是這本單詞書後會問“打算學英語啊?”你為了配上這本單詞書,為了和同事們的詢問相符,自然會開始努力學英語。

學會設置自己的“鳥籠”,說出目標吧,這不丟人。目標實現不了變成Flag才丟人。

目標就猶如馬拉松賽場上的一個個路標,它們在征程上默默給你指明方向,帶著你跑完一段又一段征程,直到贏取人生獎牌。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利用鳥籠效應,建立自己的職場目標

方法三:慎用物質獎勵,謹防“過度辯護效應”

人的行為通常由兩種動機構成,分別是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內在動機是出於自己的意願、樂趣,外在動機是外界的懲罰、獎勵。無論內在動機還是外在動機,都能激勵人做出某種行為。

“過度辯護效應”是指,如果一個人過度強調外在動機,就會降低內在動機。

例如,完成工作的成就感是內在動機,現金獎勵是外部動機。現在很多大公司不發現金獎勵,只發股票紅利,就是為了有意識地保持員工奮鬥的習慣,防止因為過度物質獎勵,降低了員工完成工作的成就感。

但是現實工作中,太多員工都有“犒勞”自己的習慣了。例如:加班到深夜,給自己買點好吃的,完成業績了就獎勵自己一隻心儀很久的口紅。

短期來看物質獎勵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緩解疲憊,讓人重整旗鼓再出發,但是從長期來看,這種行為只會降低我們的動機。

馬雲向職場老白兔開炮:人生下半場拼的是耐力,而不是能力

慎用物質獎勵,才能謹防過度辯護效應

確實職場實苦,我們需要一點點甜,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苦”才是常態,這點點微不足道的甜,只會讓你感覺“苦”越來越苦。

一次次的獎勵,會把你的工作熱情轉化成對物質、對安逸生活的嚮往。就這樣工作逐步變成束縛,你只能依靠外部動機給自己打一針又一針的強心劑,撐著你在職場上努力一段時間,再努力一段時間。

減少外部動機,走出過度辯護效應,能夠幫你永葆內部動機,內部動機才是一個人充滿耐力,持續奮鬥的關鍵。

黑格爾說“心無旁騖,專心於職業的追求,就會忘掉很多煩惱,找到許多努力過程中的快樂,默默耕耘的人其實是最智慧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