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建議你不要超努力工作?因為不想你被這5個字綁架'

"
"
我為什麼建議你不要超努力工作?因為不想你被這5個字綁架

一、你拼命努力,工作卻未見起色

欣欣對我說:“我覺得自己沒救了。”

欣欣是個開朗又熱情的人,心態一直很積極,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這樣沒自信了呢?好像,是從換了工作開始的。

“他們都說我適合做運營,所以我就去面試了。”她說話的時候,沒有任何感情。

運營的工作很辛苦,基本是“007”的工作制,看似輕鬆,其實細節很多,相當費神費力。剛剛接觸這一行的欣欣,被突如其來的繁瑣搞得焦頭爛額。常常忽略這個,忘記那個。

“他們說我很努力,很優秀,說相信我能搞定。”可說這話的欣欣卻沒有一絲生氣。

欣欣真的很努力了,忙起來一天只睡兩個小時,只吃一頓飯,努力完成老闆安排的每一件任務。

“那你喜歡這份工作嗎?”我繼續問,“你覺得自己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真的有他們說的那麼優秀、那麼努力嗎?不要再強撐著努力了,你不累嗎?”

一週後,欣欣告訴我,她離職了,轉行做自媒體,累並快樂著。

其實轉行的欣欣也沒有比原來更輕鬆,為什麼卻像換了一個人呢?其實她是被“巴納姆效應”綁架了。

什麼是“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

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能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所以,當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你的時候,你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認定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

正如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他能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

於是,20世紀50年代,心理學家保羅·米爾以著名的美國馬戲團藝人菲尼亞斯·泰勒·巴納姆的名字將弗瑞爾的實驗結果命名為“巴納姆效應”。

正是那些“你很適合做運營”,“你很努力、很優秀”這樣的話,讓欣欣覺得,他們說的就是自己,我確實適合做運營。但結果,是反被這些所謂的“合適”所綁架,變得繁忙無趣,工作效率低下。

職場中的“巴納姆效應”真有這麼可怕嗎?

"
我為什麼建議你不要超努力工作?因為不想你被這5個字綁架

一、你拼命努力,工作卻未見起色

欣欣對我說:“我覺得自己沒救了。”

欣欣是個開朗又熱情的人,心態一直很積極,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這樣沒自信了呢?好像,是從換了工作開始的。

“他們都說我適合做運營,所以我就去面試了。”她說話的時候,沒有任何感情。

運營的工作很辛苦,基本是“007”的工作制,看似輕鬆,其實細節很多,相當費神費力。剛剛接觸這一行的欣欣,被突如其來的繁瑣搞得焦頭爛額。常常忽略這個,忘記那個。

“他們說我很努力,很優秀,說相信我能搞定。”可說這話的欣欣卻沒有一絲生氣。

欣欣真的很努力了,忙起來一天只睡兩個小時,只吃一頓飯,努力完成老闆安排的每一件任務。

“那你喜歡這份工作嗎?”我繼續問,“你覺得自己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真的有他們說的那麼優秀、那麼努力嗎?不要再強撐著努力了,你不累嗎?”

一週後,欣欣告訴我,她離職了,轉行做自媒體,累並快樂著。

其實轉行的欣欣也沒有比原來更輕鬆,為什麼卻像換了一個人呢?其實她是被“巴納姆效應”綁架了。

什麼是“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

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能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所以,當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你的時候,你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認定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

正如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他能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

於是,20世紀50年代,心理學家保羅·米爾以著名的美國馬戲團藝人菲尼亞斯·泰勒·巴納姆的名字將弗瑞爾的實驗結果命名為“巴納姆效應”。

正是那些“你很適合做運營”,“你很努力、很優秀”這樣的話,讓欣欣覺得,他們說的就是自己,我確實適合做運營。但結果,是反被這些所謂的“合適”所綁架,變得繁忙無趣,工作效率低下。

職場中的“巴納姆效應”真有這麼可怕嗎?

我為什麼建議你不要超努力工作?因為不想你被這5個字綁架

二、“巴納姆效應”是蠶食你職業生涯的惡魔

“巴納姆效應”會讓人變成“行屍走肉”,緣於它可怕的蠶食能力,時間越久、蠶食範圍越大,具體說來,它會從三個方面蠶食你的職業生涯。

(一)“巴納姆效應”蠶食你的時間

“巴納姆效應”最擅長的,就是蠶食時間,簡單,有效,不痛不癢。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初入職場時幹勁十足,可是身邊的人都在說:“哎呀,工作沒有那麼忙的,不用這麼拼的,反正又不會漲工資,看看劇聊聊天不挺好的嗎?”

三個月過去了,你終於被同化。六個月後,公司裁員,你也是其中一員。再去找工作時,發現自己既沒有經驗優勢,也沒有剛畢業這個擋箭牌。

你看,“巴納姆”成功蠶食了你六個月的成長時間。

(二)“巴納姆效應”蠶食你的能力

“巴納姆效應”的附屬業務,就是蠶食能力,往往和蠶食時間同時進行。

就像做運營的欣欣,在旁人一人一句的“你可以、你適合”裡,一直被安排做這個、做那個。

慢慢的,她自己也適應了這種被安排的生活,領導安排什麼,就做什麼,慢慢的已經放棄了自己思考的能力,變成了工作機器。

“巴納姆”在蠶食了時間的同時,又蠶食了能力,一舉兩得。

(三)“巴納姆效應”蠶食你的夢想

在成功蠶食了時間和能力之後,“巴納姆效應”蠶食夢想的目的也就快達到了。

先讓你身體上懶惰,再讓你思想上頹廢,時間一久,什麼奮鬥啊、拼搏啊、努力啊,在你心裡都不如得過且過重要。

自己的初心和當初立下的成為職場強人的誓言早就被忘得一乾二淨。夢想?多累啊,我還是先活著吧。

"
我為什麼建議你不要超努力工作?因為不想你被這5個字綁架

一、你拼命努力,工作卻未見起色

欣欣對我說:“我覺得自己沒救了。”

欣欣是個開朗又熱情的人,心態一直很積極,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這樣沒自信了呢?好像,是從換了工作開始的。

“他們都說我適合做運營,所以我就去面試了。”她說話的時候,沒有任何感情。

運營的工作很辛苦,基本是“007”的工作制,看似輕鬆,其實細節很多,相當費神費力。剛剛接觸這一行的欣欣,被突如其來的繁瑣搞得焦頭爛額。常常忽略這個,忘記那個。

“他們說我很努力,很優秀,說相信我能搞定。”可說這話的欣欣卻沒有一絲生氣。

欣欣真的很努力了,忙起來一天只睡兩個小時,只吃一頓飯,努力完成老闆安排的每一件任務。

“那你喜歡這份工作嗎?”我繼續問,“你覺得自己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真的有他們說的那麼優秀、那麼努力嗎?不要再強撐著努力了,你不累嗎?”

一週後,欣欣告訴我,她離職了,轉行做自媒體,累並快樂著。

其實轉行的欣欣也沒有比原來更輕鬆,為什麼卻像換了一個人呢?其實她是被“巴納姆效應”綁架了。

什麼是“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

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能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所以,當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你的時候,你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認定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

正如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他能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

於是,20世紀50年代,心理學家保羅·米爾以著名的美國馬戲團藝人菲尼亞斯·泰勒·巴納姆的名字將弗瑞爾的實驗結果命名為“巴納姆效應”。

正是那些“你很適合做運營”,“你很努力、很優秀”這樣的話,讓欣欣覺得,他們說的就是自己,我確實適合做運營。但結果,是反被這些所謂的“合適”所綁架,變得繁忙無趣,工作效率低下。

職場中的“巴納姆效應”真有這麼可怕嗎?

我為什麼建議你不要超努力工作?因為不想你被這5個字綁架

二、“巴納姆效應”是蠶食你職業生涯的惡魔

“巴納姆效應”會讓人變成“行屍走肉”,緣於它可怕的蠶食能力,時間越久、蠶食範圍越大,具體說來,它會從三個方面蠶食你的職業生涯。

(一)“巴納姆效應”蠶食你的時間

“巴納姆效應”最擅長的,就是蠶食時間,簡單,有效,不痛不癢。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初入職場時幹勁十足,可是身邊的人都在說:“哎呀,工作沒有那麼忙的,不用這麼拼的,反正又不會漲工資,看看劇聊聊天不挺好的嗎?”

三個月過去了,你終於被同化。六個月後,公司裁員,你也是其中一員。再去找工作時,發現自己既沒有經驗優勢,也沒有剛畢業這個擋箭牌。

你看,“巴納姆”成功蠶食了你六個月的成長時間。

(二)“巴納姆效應”蠶食你的能力

“巴納姆效應”的附屬業務,就是蠶食能力,往往和蠶食時間同時進行。

就像做運營的欣欣,在旁人一人一句的“你可以、你適合”裡,一直被安排做這個、做那個。

慢慢的,她自己也適應了這種被安排的生活,領導安排什麼,就做什麼,慢慢的已經放棄了自己思考的能力,變成了工作機器。

“巴納姆”在蠶食了時間的同時,又蠶食了能力,一舉兩得。

(三)“巴納姆效應”蠶食你的夢想

在成功蠶食了時間和能力之後,“巴納姆效應”蠶食夢想的目的也就快達到了。

先讓你身體上懶惰,再讓你思想上頹廢,時間一久,什麼奮鬥啊、拼搏啊、努力啊,在你心裡都不如得過且過重要。

自己的初心和當初立下的成為職場強人的誓言早就被忘得一乾二淨。夢想?多累啊,我還是先活著吧。

我為什麼建議你不要超努力工作?因為不想你被這5個字綁架

三、三刀解決“巴納姆效應”,你值得擁有

俗話說:惡人自有惡人磨,這裡有一把可以三招就解決惡魔“巴納姆”的寶刀,你想不想要?

第一招:把自己當做AI

為什麼我建議你把自己當做人工智能呢?因為AI就是“巴納姆效應”的剋星,你越接近人工智能,“巴納姆”就離你越遠。

1、AI更能識別並接收真實

不論你化多濃的妝,美多重的顏,P多久的照片,AI還是能看到素顏的你的樣子,並且只准你這個樣子。

“巴納姆”就偏愛你這種不願接受真實的人,你越逃避現實,就越容易被哄騙。

所以,你要讓自己成為一個AI,必須接受自己所有的缺點:喪、懶惰、不完美等等,這樣才不會被別人的言語迷了心智。

2、AI絕對客觀理智

“就算天塌下來,也和我沒關係,我是AI,我沒有生命,不怕死的。”

AI沒有情緒,足夠理智,不會為了別人的譏諷發怒,更不會因為別人的期待和改變計算結果,雖然我承認這樣說話,可能有點太直男,但只有這樣,才能在殘酷的職場,更好地堅持本心、做自己。

“巴納姆”不喜歡這樣的人,因為他們不會被蠱惑,他們只相信自己。

所以,你必須時刻記得自己的初心,不要被巴納姆效應左右了你的人生。

3、AI更會做分析

每個人都會分析,但是隻有AI會真正的做正確分析。

AI會根據你的相關信息,分析出和你差不多能力的人來進行比對,用實打實的數據告訴你優缺、極限、哪裡可改進。

AI永遠不會用一個小孩和一個老人去比較誰的經驗多,因為這是不公平比對。

而“巴納姆”擅長給你一個到不了的地點,然後讓你坐上永不靠站的車,你永遠無法到達終點。

所以,你一定要找對參照物,既不過分優秀,也不過分無能,讓你“跳一跳,夠得著”。

"
我為什麼建議你不要超努力工作?因為不想你被這5個字綁架

一、你拼命努力,工作卻未見起色

欣欣對我說:“我覺得自己沒救了。”

欣欣是個開朗又熱情的人,心態一直很積極,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這樣沒自信了呢?好像,是從換了工作開始的。

“他們都說我適合做運營,所以我就去面試了。”她說話的時候,沒有任何感情。

運營的工作很辛苦,基本是“007”的工作制,看似輕鬆,其實細節很多,相當費神費力。剛剛接觸這一行的欣欣,被突如其來的繁瑣搞得焦頭爛額。常常忽略這個,忘記那個。

“他們說我很努力,很優秀,說相信我能搞定。”可說這話的欣欣卻沒有一絲生氣。

欣欣真的很努力了,忙起來一天只睡兩個小時,只吃一頓飯,努力完成老闆安排的每一件任務。

“那你喜歡這份工作嗎?”我繼續問,“你覺得自己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真的有他們說的那麼優秀、那麼努力嗎?不要再強撐著努力了,你不累嗎?”

一週後,欣欣告訴我,她離職了,轉行做自媒體,累並快樂著。

其實轉行的欣欣也沒有比原來更輕鬆,為什麼卻像換了一個人呢?其實她是被“巴納姆效應”綁架了。

什麼是“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

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能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所以,當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你的時候,你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認定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

正如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他能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

於是,20世紀50年代,心理學家保羅·米爾以著名的美國馬戲團藝人菲尼亞斯·泰勒·巴納姆的名字將弗瑞爾的實驗結果命名為“巴納姆效應”。

正是那些“你很適合做運營”,“你很努力、很優秀”這樣的話,讓欣欣覺得,他們說的就是自己,我確實適合做運營。但結果,是反被這些所謂的“合適”所綁架,變得繁忙無趣,工作效率低下。

職場中的“巴納姆效應”真有這麼可怕嗎?

我為什麼建議你不要超努力工作?因為不想你被這5個字綁架

二、“巴納姆效應”是蠶食你職業生涯的惡魔

“巴納姆效應”會讓人變成“行屍走肉”,緣於它可怕的蠶食能力,時間越久、蠶食範圍越大,具體說來,它會從三個方面蠶食你的職業生涯。

(一)“巴納姆效應”蠶食你的時間

“巴納姆效應”最擅長的,就是蠶食時間,簡單,有效,不痛不癢。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初入職場時幹勁十足,可是身邊的人都在說:“哎呀,工作沒有那麼忙的,不用這麼拼的,反正又不會漲工資,看看劇聊聊天不挺好的嗎?”

三個月過去了,你終於被同化。六個月後,公司裁員,你也是其中一員。再去找工作時,發現自己既沒有經驗優勢,也沒有剛畢業這個擋箭牌。

你看,“巴納姆”成功蠶食了你六個月的成長時間。

(二)“巴納姆效應”蠶食你的能力

“巴納姆效應”的附屬業務,就是蠶食能力,往往和蠶食時間同時進行。

就像做運營的欣欣,在旁人一人一句的“你可以、你適合”裡,一直被安排做這個、做那個。

慢慢的,她自己也適應了這種被安排的生活,領導安排什麼,就做什麼,慢慢的已經放棄了自己思考的能力,變成了工作機器。

“巴納姆”在蠶食了時間的同時,又蠶食了能力,一舉兩得。

(三)“巴納姆效應”蠶食你的夢想

在成功蠶食了時間和能力之後,“巴納姆效應”蠶食夢想的目的也就快達到了。

先讓你身體上懶惰,再讓你思想上頹廢,時間一久,什麼奮鬥啊、拼搏啊、努力啊,在你心裡都不如得過且過重要。

自己的初心和當初立下的成為職場強人的誓言早就被忘得一乾二淨。夢想?多累啊,我還是先活著吧。

我為什麼建議你不要超努力工作?因為不想你被這5個字綁架

三、三刀解決“巴納姆效應”,你值得擁有

俗話說:惡人自有惡人磨,這裡有一把可以三招就解決惡魔“巴納姆”的寶刀,你想不想要?

第一招:把自己當做AI

為什麼我建議你把自己當做人工智能呢?因為AI就是“巴納姆效應”的剋星,你越接近人工智能,“巴納姆”就離你越遠。

1、AI更能識別並接收真實

不論你化多濃的妝,美多重的顏,P多久的照片,AI還是能看到素顏的你的樣子,並且只准你這個樣子。

“巴納姆”就偏愛你這種不願接受真實的人,你越逃避現實,就越容易被哄騙。

所以,你要讓自己成為一個AI,必須接受自己所有的缺點:喪、懶惰、不完美等等,這樣才不會被別人的言語迷了心智。

2、AI絕對客觀理智

“就算天塌下來,也和我沒關係,我是AI,我沒有生命,不怕死的。”

AI沒有情緒,足夠理智,不會為了別人的譏諷發怒,更不會因為別人的期待和改變計算結果,雖然我承認這樣說話,可能有點太直男,但只有這樣,才能在殘酷的職場,更好地堅持本心、做自己。

“巴納姆”不喜歡這樣的人,因為他們不會被蠱惑,他們只相信自己。

所以,你必須時刻記得自己的初心,不要被巴納姆效應左右了你的人生。

3、AI更會做分析

每個人都會分析,但是隻有AI會真正的做正確分析。

AI會根據你的相關信息,分析出和你差不多能力的人來進行比對,用實打實的數據告訴你優缺、極限、哪裡可改進。

AI永遠不會用一個小孩和一個老人去比較誰的經驗多,因為這是不公平比對。

而“巴納姆”擅長給你一個到不了的地點,然後讓你坐上永不靠站的車,你永遠無法到達終點。

所以,你一定要找對參照物,既不過分優秀,也不過分無能,讓你“跳一跳,夠得著”。

我為什麼建議你不要超努力工作?因為不想你被這5個字綁架

第二招:養成盤根究底的習慣

為什麼要讓你盤根究底?因為“巴納姆”最怕一是一、二是二。

那我們怎麼盤呢?三個小方法。

1、這裡有牛角尖,建議你鑽一下

很多人聽過這樣的話:

  • 你太適合我們公司了,你是我們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
  • 好好幹,公司一定不會虧待你的!

然後頭腦一熱,感覺終於遇到了伯樂,像打了雞血一樣,拼命工作。

但我覺得,在下決定之前,你鑽一下牛角尖吧:

  • 我真的有那麼不可或缺嗎?
  • 公司不會虧待我,我能被升職還是加薪?

然後你可能會發現:每個人都是公司要找的人才,加薪可能是下輩子的事。

是不是清醒一點了?

2、誇獎要聽更具體的

拿欣欣的例子來說,當很多人誇你適合做運營的時候,不妨認真的問一下:

  • 為什麼覺得我適合做運營?
  • 我符合運營人員的什麼特徵?
  • 為什麼覺得我符合這些特徵?

當把含糊的詞句變得具體的時候,你就更容易分辨這個特徵究竟是不是你所擁有的,別人所認為的合適是真相還是假象。

3、把自己當女生,把其他人當成你的男朋友

為什麼建議你當女生,把其他人當成你男朋友呢?

因為戀愛中的女生都是福爾摩斯,她們可以抓住每一個和自己愛情有關的細節,然後細細盤問,相信很多男同胞都有所同感。

同時,她們會變著花樣來驗證你是不是愛她的。

把這種智商運用到職場裡,就可以迅速掌握每一條對你有用的信息,對你下決定、做判斷有不可估量的幫助。

"
我為什麼建議你不要超努力工作?因為不想你被這5個字綁架

一、你拼命努力,工作卻未見起色

欣欣對我說:“我覺得自己沒救了。”

欣欣是個開朗又熱情的人,心態一直很積極,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這樣沒自信了呢?好像,是從換了工作開始的。

“他們都說我適合做運營,所以我就去面試了。”她說話的時候,沒有任何感情。

運營的工作很辛苦,基本是“007”的工作制,看似輕鬆,其實細節很多,相當費神費力。剛剛接觸這一行的欣欣,被突如其來的繁瑣搞得焦頭爛額。常常忽略這個,忘記那個。

“他們說我很努力,很優秀,說相信我能搞定。”可說這話的欣欣卻沒有一絲生氣。

欣欣真的很努力了,忙起來一天只睡兩個小時,只吃一頓飯,努力完成老闆安排的每一件任務。

“那你喜歡這份工作嗎?”我繼續問,“你覺得自己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真的有他們說的那麼優秀、那麼努力嗎?不要再強撐著努力了,你不累嗎?”

一週後,欣欣告訴我,她離職了,轉行做自媒體,累並快樂著。

其實轉行的欣欣也沒有比原來更輕鬆,為什麼卻像換了一個人呢?其實她是被“巴納姆效應”綁架了。

什麼是“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

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能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所以,當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你的時候,你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認定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

正如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他能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

於是,20世紀50年代,心理學家保羅·米爾以著名的美國馬戲團藝人菲尼亞斯·泰勒·巴納姆的名字將弗瑞爾的實驗結果命名為“巴納姆效應”。

正是那些“你很適合做運營”,“你很努力、很優秀”這樣的話,讓欣欣覺得,他們說的就是自己,我確實適合做運營。但結果,是反被這些所謂的“合適”所綁架,變得繁忙無趣,工作效率低下。

職場中的“巴納姆效應”真有這麼可怕嗎?

我為什麼建議你不要超努力工作?因為不想你被這5個字綁架

二、“巴納姆效應”是蠶食你職業生涯的惡魔

“巴納姆效應”會讓人變成“行屍走肉”,緣於它可怕的蠶食能力,時間越久、蠶食範圍越大,具體說來,它會從三個方面蠶食你的職業生涯。

(一)“巴納姆效應”蠶食你的時間

“巴納姆效應”最擅長的,就是蠶食時間,簡單,有效,不痛不癢。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初入職場時幹勁十足,可是身邊的人都在說:“哎呀,工作沒有那麼忙的,不用這麼拼的,反正又不會漲工資,看看劇聊聊天不挺好的嗎?”

三個月過去了,你終於被同化。六個月後,公司裁員,你也是其中一員。再去找工作時,發現自己既沒有經驗優勢,也沒有剛畢業這個擋箭牌。

你看,“巴納姆”成功蠶食了你六個月的成長時間。

(二)“巴納姆效應”蠶食你的能力

“巴納姆效應”的附屬業務,就是蠶食能力,往往和蠶食時間同時進行。

就像做運營的欣欣,在旁人一人一句的“你可以、你適合”裡,一直被安排做這個、做那個。

慢慢的,她自己也適應了這種被安排的生活,領導安排什麼,就做什麼,慢慢的已經放棄了自己思考的能力,變成了工作機器。

“巴納姆”在蠶食了時間的同時,又蠶食了能力,一舉兩得。

(三)“巴納姆效應”蠶食你的夢想

在成功蠶食了時間和能力之後,“巴納姆效應”蠶食夢想的目的也就快達到了。

先讓你身體上懶惰,再讓你思想上頹廢,時間一久,什麼奮鬥啊、拼搏啊、努力啊,在你心裡都不如得過且過重要。

自己的初心和當初立下的成為職場強人的誓言早就被忘得一乾二淨。夢想?多累啊,我還是先活著吧。

我為什麼建議你不要超努力工作?因為不想你被這5個字綁架

三、三刀解決“巴納姆效應”,你值得擁有

俗話說:惡人自有惡人磨,這裡有一把可以三招就解決惡魔“巴納姆”的寶刀,你想不想要?

第一招:把自己當做AI

為什麼我建議你把自己當做人工智能呢?因為AI就是“巴納姆效應”的剋星,你越接近人工智能,“巴納姆”就離你越遠。

1、AI更能識別並接收真實

不論你化多濃的妝,美多重的顏,P多久的照片,AI還是能看到素顏的你的樣子,並且只准你這個樣子。

“巴納姆”就偏愛你這種不願接受真實的人,你越逃避現實,就越容易被哄騙。

所以,你要讓自己成為一個AI,必須接受自己所有的缺點:喪、懶惰、不完美等等,這樣才不會被別人的言語迷了心智。

2、AI絕對客觀理智

“就算天塌下來,也和我沒關係,我是AI,我沒有生命,不怕死的。”

AI沒有情緒,足夠理智,不會為了別人的譏諷發怒,更不會因為別人的期待和改變計算結果,雖然我承認這樣說話,可能有點太直男,但只有這樣,才能在殘酷的職場,更好地堅持本心、做自己。

“巴納姆”不喜歡這樣的人,因為他們不會被蠱惑,他們只相信自己。

所以,你必須時刻記得自己的初心,不要被巴納姆效應左右了你的人生。

3、AI更會做分析

每個人都會分析,但是隻有AI會真正的做正確分析。

AI會根據你的相關信息,分析出和你差不多能力的人來進行比對,用實打實的數據告訴你優缺、極限、哪裡可改進。

AI永遠不會用一個小孩和一個老人去比較誰的經驗多,因為這是不公平比對。

而“巴納姆”擅長給你一個到不了的地點,然後讓你坐上永不靠站的車,你永遠無法到達終點。

所以,你一定要找對參照物,既不過分優秀,也不過分無能,讓你“跳一跳,夠得著”。

我為什麼建議你不要超努力工作?因為不想你被這5個字綁架

第二招:養成盤根究底的習慣

為什麼要讓你盤根究底?因為“巴納姆”最怕一是一、二是二。

那我們怎麼盤呢?三個小方法。

1、這裡有牛角尖,建議你鑽一下

很多人聽過這樣的話:

  • 你太適合我們公司了,你是我們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
  • 好好幹,公司一定不會虧待你的!

然後頭腦一熱,感覺終於遇到了伯樂,像打了雞血一樣,拼命工作。

但我覺得,在下決定之前,你鑽一下牛角尖吧:

  • 我真的有那麼不可或缺嗎?
  • 公司不會虧待我,我能被升職還是加薪?

然後你可能會發現:每個人都是公司要找的人才,加薪可能是下輩子的事。

是不是清醒一點了?

2、誇獎要聽更具體的

拿欣欣的例子來說,當很多人誇你適合做運營的時候,不妨認真的問一下:

  • 為什麼覺得我適合做運營?
  • 我符合運營人員的什麼特徵?
  • 為什麼覺得我符合這些特徵?

當把含糊的詞句變得具體的時候,你就更容易分辨這個特徵究竟是不是你所擁有的,別人所認為的合適是真相還是假象。

3、把自己當女生,把其他人當成你的男朋友

為什麼建議你當女生,把其他人當成你男朋友呢?

因為戀愛中的女生都是福爾摩斯,她們可以抓住每一個和自己愛情有關的細節,然後細細盤問,相信很多男同胞都有所同感。

同時,她們會變著花樣來驗證你是不是愛她的。

把這種智商運用到職場裡,就可以迅速掌握每一條對你有用的信息,對你下決定、做判斷有不可估量的幫助。

我為什麼建議你不要超努力工作?因為不想你被這5個字綁架

第三刀:讓自省成為本能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現在社會節奏太快了,一日三省根本起不到作用,只有把自省變成條件反射,才能防止“巴納姆效應”的蠶食。

這個本能需要我們去刻意練習,怎麼練習呢?有3點要領。

要領1、凡事往壞處去想

把事情往壞處想有利於降低大腦的興奮指數,不興奮了,就冷靜了,冷靜就不容易做衝動的決定。

要領2、學會否定自己

誇獎容易使人飄飄欲仙,但是飛得越高,摔得越慘。所以,要記住,一切誇誇都是魔鬼,要學會否定自己。地上挺好的,別上天。

別人總是誇你的那一句,你就要警惕,如果與事實不符,要懂得他說一次,你就在心裡否定一句。

要領3、差評才是掌中寶

為什麼差評是掌中寶呢?因為差評使人進步。

通過接受批評,你才能知道自己有哪裡不夠好,同時這也是一個自檢、覆盤的過程,覆盤過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
我為什麼建議你不要超努力工作?因為不想你被這5個字綁架

一、你拼命努力,工作卻未見起色

欣欣對我說:“我覺得自己沒救了。”

欣欣是個開朗又熱情的人,心態一直很積極,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這樣沒自信了呢?好像,是從換了工作開始的。

“他們都說我適合做運營,所以我就去面試了。”她說話的時候,沒有任何感情。

運營的工作很辛苦,基本是“007”的工作制,看似輕鬆,其實細節很多,相當費神費力。剛剛接觸這一行的欣欣,被突如其來的繁瑣搞得焦頭爛額。常常忽略這個,忘記那個。

“他們說我很努力,很優秀,說相信我能搞定。”可說這話的欣欣卻沒有一絲生氣。

欣欣真的很努力了,忙起來一天只睡兩個小時,只吃一頓飯,努力完成老闆安排的每一件任務。

“那你喜歡這份工作嗎?”我繼續問,“你覺得自己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真的有他們說的那麼優秀、那麼努力嗎?不要再強撐著努力了,你不累嗎?”

一週後,欣欣告訴我,她離職了,轉行做自媒體,累並快樂著。

其實轉行的欣欣也沒有比原來更輕鬆,為什麼卻像換了一個人呢?其實她是被“巴納姆效應”綁架了。

什麼是“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

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能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所以,當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你的時候,你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認定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

正如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他能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

於是,20世紀50年代,心理學家保羅·米爾以著名的美國馬戲團藝人菲尼亞斯·泰勒·巴納姆的名字將弗瑞爾的實驗結果命名為“巴納姆效應”。

正是那些“你很適合做運營”,“你很努力、很優秀”這樣的話,讓欣欣覺得,他們說的就是自己,我確實適合做運營。但結果,是反被這些所謂的“合適”所綁架,變得繁忙無趣,工作效率低下。

職場中的“巴納姆效應”真有這麼可怕嗎?

我為什麼建議你不要超努力工作?因為不想你被這5個字綁架

二、“巴納姆效應”是蠶食你職業生涯的惡魔

“巴納姆效應”會讓人變成“行屍走肉”,緣於它可怕的蠶食能力,時間越久、蠶食範圍越大,具體說來,它會從三個方面蠶食你的職業生涯。

(一)“巴納姆效應”蠶食你的時間

“巴納姆效應”最擅長的,就是蠶食時間,簡單,有效,不痛不癢。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初入職場時幹勁十足,可是身邊的人都在說:“哎呀,工作沒有那麼忙的,不用這麼拼的,反正又不會漲工資,看看劇聊聊天不挺好的嗎?”

三個月過去了,你終於被同化。六個月後,公司裁員,你也是其中一員。再去找工作時,發現自己既沒有經驗優勢,也沒有剛畢業這個擋箭牌。

你看,“巴納姆”成功蠶食了你六個月的成長時間。

(二)“巴納姆效應”蠶食你的能力

“巴納姆效應”的附屬業務,就是蠶食能力,往往和蠶食時間同時進行。

就像做運營的欣欣,在旁人一人一句的“你可以、你適合”裡,一直被安排做這個、做那個。

慢慢的,她自己也適應了這種被安排的生活,領導安排什麼,就做什麼,慢慢的已經放棄了自己思考的能力,變成了工作機器。

“巴納姆”在蠶食了時間的同時,又蠶食了能力,一舉兩得。

(三)“巴納姆效應”蠶食你的夢想

在成功蠶食了時間和能力之後,“巴納姆效應”蠶食夢想的目的也就快達到了。

先讓你身體上懶惰,再讓你思想上頹廢,時間一久,什麼奮鬥啊、拼搏啊、努力啊,在你心裡都不如得過且過重要。

自己的初心和當初立下的成為職場強人的誓言早就被忘得一乾二淨。夢想?多累啊,我還是先活著吧。

我為什麼建議你不要超努力工作?因為不想你被這5個字綁架

三、三刀解決“巴納姆效應”,你值得擁有

俗話說:惡人自有惡人磨,這裡有一把可以三招就解決惡魔“巴納姆”的寶刀,你想不想要?

第一招:把自己當做AI

為什麼我建議你把自己當做人工智能呢?因為AI就是“巴納姆效應”的剋星,你越接近人工智能,“巴納姆”就離你越遠。

1、AI更能識別並接收真實

不論你化多濃的妝,美多重的顏,P多久的照片,AI還是能看到素顏的你的樣子,並且只准你這個樣子。

“巴納姆”就偏愛你這種不願接受真實的人,你越逃避現實,就越容易被哄騙。

所以,你要讓自己成為一個AI,必須接受自己所有的缺點:喪、懶惰、不完美等等,這樣才不會被別人的言語迷了心智。

2、AI絕對客觀理智

“就算天塌下來,也和我沒關係,我是AI,我沒有生命,不怕死的。”

AI沒有情緒,足夠理智,不會為了別人的譏諷發怒,更不會因為別人的期待和改變計算結果,雖然我承認這樣說話,可能有點太直男,但只有這樣,才能在殘酷的職場,更好地堅持本心、做自己。

“巴納姆”不喜歡這樣的人,因為他們不會被蠱惑,他們只相信自己。

所以,你必須時刻記得自己的初心,不要被巴納姆效應左右了你的人生。

3、AI更會做分析

每個人都會分析,但是隻有AI會真正的做正確分析。

AI會根據你的相關信息,分析出和你差不多能力的人來進行比對,用實打實的數據告訴你優缺、極限、哪裡可改進。

AI永遠不會用一個小孩和一個老人去比較誰的經驗多,因為這是不公平比對。

而“巴納姆”擅長給你一個到不了的地點,然後讓你坐上永不靠站的車,你永遠無法到達終點。

所以,你一定要找對參照物,既不過分優秀,也不過分無能,讓你“跳一跳,夠得著”。

我為什麼建議你不要超努力工作?因為不想你被這5個字綁架

第二招:養成盤根究底的習慣

為什麼要讓你盤根究底?因為“巴納姆”最怕一是一、二是二。

那我們怎麼盤呢?三個小方法。

1、這裡有牛角尖,建議你鑽一下

很多人聽過這樣的話:

  • 你太適合我們公司了,你是我們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
  • 好好幹,公司一定不會虧待你的!

然後頭腦一熱,感覺終於遇到了伯樂,像打了雞血一樣,拼命工作。

但我覺得,在下決定之前,你鑽一下牛角尖吧:

  • 我真的有那麼不可或缺嗎?
  • 公司不會虧待我,我能被升職還是加薪?

然後你可能會發現:每個人都是公司要找的人才,加薪可能是下輩子的事。

是不是清醒一點了?

2、誇獎要聽更具體的

拿欣欣的例子來說,當很多人誇你適合做運營的時候,不妨認真的問一下:

  • 為什麼覺得我適合做運營?
  • 我符合運營人員的什麼特徵?
  • 為什麼覺得我符合這些特徵?

當把含糊的詞句變得具體的時候,你就更容易分辨這個特徵究竟是不是你所擁有的,別人所認為的合適是真相還是假象。

3、把自己當女生,把其他人當成你的男朋友

為什麼建議你當女生,把其他人當成你男朋友呢?

因為戀愛中的女生都是福爾摩斯,她們可以抓住每一個和自己愛情有關的細節,然後細細盤問,相信很多男同胞都有所同感。

同時,她們會變著花樣來驗證你是不是愛她的。

把這種智商運用到職場裡,就可以迅速掌握每一條對你有用的信息,對你下決定、做判斷有不可估量的幫助。

我為什麼建議你不要超努力工作?因為不想你被這5個字綁架

第三刀:讓自省成為本能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現在社會節奏太快了,一日三省根本起不到作用,只有把自省變成條件反射,才能防止“巴納姆效應”的蠶食。

這個本能需要我們去刻意練習,怎麼練習呢?有3點要領。

要領1、凡事往壞處去想

把事情往壞處想有利於降低大腦的興奮指數,不興奮了,就冷靜了,冷靜就不容易做衝動的決定。

要領2、學會否定自己

誇獎容易使人飄飄欲仙,但是飛得越高,摔得越慘。所以,要記住,一切誇誇都是魔鬼,要學會否定自己。地上挺好的,別上天。

別人總是誇你的那一句,你就要警惕,如果與事實不符,要懂得他說一次,你就在心裡否定一句。

要領3、差評才是掌中寶

為什麼差評是掌中寶呢?因為差評使人進步。

通過接受批評,你才能知道自己有哪裡不夠好,同時這也是一個自檢、覆盤的過程,覆盤過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我為什麼建議你不要超努力工作?因為不想你被這5個字綁架

寫在最後

其實,最簡單的事,就是認識你自己,而最難的事,也是認識你自己。

只有當你真正認識並接受了最真實的自己之後,才會笑對誇讚和恭維,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想擁有的人生,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