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辭3個月後,我終於明白的3件事…………

人生第一份工作 跳槽那些事兒 七分的生活 2019-06-24

細算一下,從3月17號從上一家公司“義無反顧”的裸辭,回到家鄉這座三四線城市,已經過去了整整3個月。3個月的職業空窗期,時間不長不短,但其中跌宕起伏、箇中滋味每每想起來就像是含著糖衣的藥片,讓人吞吐不得。

這是一個急速毀滅一個人自信心和價值觀的過程。可能辭職前你想的是詩和遠方,辭職之後面臨的只有得過且過、稍後再說。偶爾面試屢屢碰壁,好不容易入職又對工作不滿意很快離開。總之這是一個非常煎熬的過程。

所以,“裸辭”3個月,我我明白的第一件就是:千萬不要裸辭!!!!

裸辭3個月後,我終於明白的3件事…………

一個人,在你自身能力不突出時候,千萬不要想著裸辭。裸辭的原因無非是想出去看看、不滿意上份工作、職業倦怠了等等……

關於你嚮往的詩和遠方:人生就像一個牢籠,偶爾翻出去呼吸下自由空氣覺得可真甜美,但這世界動物凶猛,沒有籠子他們隨時會撲過來,有基礎的放縱才能真正有恃無恐!裸辭之後,你可能很快面臨的就是房租水電、被透支的信用卡等各種現實的洪水猛獸。

而職業倦怠問題,這也是大部分職場人辭職的原因。記得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如何保持對感情的新鮮感?有一個回答被點贊上千:所謂新鮮感,並不是跟未知的人做著同樣的事情,而是跟已知的人去做未知的事情。這個回答放在職場工作中同樣適用。真正能夠讓你擺脫職業倦怠、發展瓶頸的,並不是換一家公司重頭開始,而是在現有的工作中為自己設立新的目標挑戰,重新找到自己剛畢業時候對工作的熱忱與執著。工作久了的人都知道,工作換久了,公司都一樣,成功的唯一通道是堅持。

裸辭3個月後,我終於明白的3件事…………

第二件事:萬一“裸辭”之後怎麼辦?

辭職的幾天,一般都是很輕鬆的,在家裡但是很快就會陷入焦慮空虛中去。很多人在辭職時候並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只是單純地想要逃離現有的工作環境。這個時候,辭職是否真的能夠幫助我們擺脫疲憊和獲得更好的職業開端呢?裸辭空窗期的規劃非常重要。

我認為空窗期可以大概按照放鬆—規劃—學習,這三個方面來度過。

首先學會放鬆自己。在弱肉強食的職場森林中拼命奔跑久了,不妨給自己的心靈放一個假,出去旅旅遊、見一見多年未見的老友陪陪家人……讓自己的生活慢一點,為自己儲蓄更多的能量,以便下一次更好的出發。

裸辭3個月後,我終於明白的3件事…………

然後就是規劃。無論接下來你想要繼續找平臺打工還是自己創業 ,大概清楚自己接下來想做什麼,規劃自己的未來5-10年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做好規劃?我認為可以梳理自己以往的經驗與能力,看是否能夠應用在哪些職業場景。比如說我,之前做新媒體運營,但回到家鄉,覺得可能說互聯網公司並不多,再加上這個工作還是年輕人做的比較多,於是我只能思考以往的職業經驗中一些圖文編輯能力,是不是可以往專業文案策劃方向走?規劃的意義在於,你需要不斷深入思考:我喜歡什麼?我又能做什麼?在我喜歡和我能之間找到連接,為自己下一步的行動找到一個大概的方向。

裸辭3個月後,我終於明白的3件事…………

最後是學習。在明確我以後更想往資深文案方向走時,面試時間以外,我給自己規劃好學習時間,看完了10幾本提升文案的書籍,記了大量筆記,也堅持寫文章更新自媒體……然後我發現,其實具體學了好像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空窗期要讓自己專注和行動起來。所有焦慮的原因是想要的太多,而不願意做出哪怕一點點改變,而學習一定是做出改變的第一步。

裸辭3個月後,我終於明白的3件事…………

第三件事,關於人生的目的和手段

也許我們在格子間裡機械重複枯燥工作時,羨慕的是朋友圈的詩和遠方;而當我們真的拋開工作時,卻又羨慕起昔日同事的體面和有一份穩定收入……很多時候,我們為什麼覺得焦慮和不快樂?因為我們混淆了什麼才是人生的目的而什麼又是實現的手段。無論是勤勤懇懇工作,還是遠方漂泊的自由,這些都是我們想要實現幸福人生的【手段】,而幸福與平靜卻是我們真正要追求的人生【目的】。因此,我想說,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暫時失去工作中,都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在過程中發現和找到適合自己的、你真的想要的生活。

接受現在,享受現在 ,改變現在

抱著這樣的心態,無論我們人生逆境還是順境,我都可以說一句:這也是一種經歷啊!

那麼你呢?有沒有過裸辭的經歷?又是讓自己平穩度過的?

裸辭3個月後,我終於明白的3件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