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能力的人,才沒有職場中年危機

比失業更可怕的,往往是圈養之後的放逐,而所有不帶危機意識的努力,都是在慢性自殺。

30歲的讀者小婭,因有了孩子家庭支出變大,考慮到目前的薪資比較低,且沒有上漲的可能,便準備換份工作。

但尷尬的是,找了一個多月,依然沒有合適的去處,目前仍在原公司待著。

問題主要集中於三點:

1. 雖已工作七年,但工作內容一直都較為簡單,沒有一技之長,技能型的工作,基本排除在外;

2. 基礎的崗位不願意去,工資低,空間小,無非是換個坑繼續蹲著,意義不大;

3. 有看中的去處,但人家不要她,和新人相比,除了年齡和資歷,沒什麼優勢。

小婭感慨道,轉眼30歲了,就這麼把自己廢掉了,現在真的好焦慮,很迷茫,不知道未來怎麼辦,一點希望都看不到。

深以為然!

我深信,小婭如今的處境,很多人都在面臨;我更深信,仍會有人加入這樣的行列中來。

今天這篇文章,希望能給大家一些警醒和思考。

真正有能力的人,才沒有職場中年危機


01

別無視年齡危機,這世界並不友善

首先,我想聊一下「年齡」這個話題。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對不起,我們不招35歲的人》,有讀者並不認同這樣的觀點,舉例董明珠36歲才應聘格力當基層銷售。

關於這樣的反駁,我之前在文章裡沒有講過,今天藉此機會想說兩句。

36歲去做基層銷售的人確實不少,畢竟銷售的門檻一直都是比較開放的,但能做到董明珠這種成就的有幾個?

我們談一種現象,討論一個問題,不應該看個例,而是應該看比例,如果全都拿個案說事,那幾乎所有的理論都不成立。

說寒門難出貴子,你反駁說我們村的誰誰誰考上北大了,怎麼能說寒門難出貴子呢?

但你如果算一算比例,你們村有多少年輕學子,有幾個考上了名校,有幾個考上了大學,這才是應該去正視的。

同樣的,職場上年齡危機,對年齡的鄙視鏈,從來都是存在的。

有這樣一句話:寫字樓如青樓,不許樓裡見白頭

工作幾年的職場老鳥的確有自身的優勢,但劣勢同樣也很明顯,精力分散,薪資要求高,油膩,難管理等等。

讓你晚上加會班,你和我說要回家給孩子做飯;安排你去出差,你和我說孩子沒人帶...

真正有能力的人,才沒有職場中年危機


如果你認真看過我寫的那篇文章,你就會知道,我並不是說所有的企業都會嫌棄中年職場人,而是不要沒有能力,沒有核心優勢的人。

正如讀者「星」留言所說的那樣,他們不是不招超過35歲的人,只是不要只會玩手機的油膩胖子。

這世界並不友善,職場上的年齡危機,希望你能正視,並且引起足夠的重視。

無視的後果,往往是難以承受之重。


02

廢掉一個人,只需圈養幾年

我不確定「溫水煮青蛙」的真實性,但我深信這樣的道理:

逆境不太容易廢掉一個人,反而是順境,是不疼不癢地安逸,能讓一個人失去競爭力。

為什麼很多中年人會遭遇職場危機?

往往就是因為他們長期處於被圈養的狀態,工作不算好也不算壞,薪資不高也不低,壓力不大不小,一切都是剛剛好。

人一旦處於這樣的狀態,就不太容易主動尋求改變,能力和鬥志往往也會止步不前。

趨利避害,畏死樂生,這是人性!

其實,如果能這樣安然度過一生,也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但時代不同了,很多時候,不是你不想改變就可以不改變的,無論是個人還是大環境的因素,都可能讓你和被圈養的日子告別。

而這樣的告別,往往就是不幸的開始,習慣了被圈養,就難以再適應叢林了。

實際上,失業並沒有那麼可怕,真正可怕且尷尬的,是沒有能力再次就業。

真正有能力的人,才沒有職場中年危機


這才是真正值得我們思考和正視的問題。

真正有能力的人,從來不害怕失業,也是沒有職場危機的,他們無論到哪裡,都有一碗飯吃,而且能吃得很豐盛。

我想提醒的是,不要以為在工作,就不是在偷懶;不要以為目前的處境不錯,就意味著前路沒有危機。

所有不帶危機意識地工作,沒有長遠規劃的努力,都是在慢性自殺。

別做被圈養的人,別在「剛剛好」的環境裡沉淪,這世界並不友善,想要不被生活下狠手,請先對自己下狠手。

這些道理,希望你能在年輕的時候就能明白,早一點準備,就少一點傷害和無奈。

願你的人生,能一直控制在自己手裡。


作者簡介:哈叔,青年暢銷書作家,著有《決定你成功的不是情商,是逆商》,擅長用歷史解構職場,文字接地氣,簡練精闢,深受當代年輕職場人的的喜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