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80多萬人授課的美國AI老師,“長”什麼樣?'

"

雖然在中國,針對語言考試的在線英語學習產品比比皆是,但從全球視角來看,這種學習產品並不多見。這給了“美國AI老師”以發展機會,同時,也值得中國在線教育巨頭們關注。

文:殷桐 責任編輯:莊文靜

走進美國大學校門前,留學生不得不面對:背單詞、刷機經(機考經驗)、練口語、考託(託福、託業)考G(GRE)……每項都是一座大山。但再難也沒轍,ETS(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規定了:想求學美國,先完成我們設置的這些標準化考試吧!

中國學生很幸福,能夠在新東方這類強大的培訓機構加持下完成這些任務。那麼,其他非英語母語的外國留美學生沒有“新東方”們,他們有什麼法寶通過考試呢?

這個重大商機被舊金山一家教育科技公司Edwin抓住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Edwin為非英語母語的外國留學生們打造了一位了不起的“AI老師”。

目前,全球已有80多萬人成為了這位AI老師的學生。

"

雖然在中國,針對語言考試的在線英語學習產品比比皆是,但從全球視角來看,這種學習產品並不多見。這給了“美國AI老師”以發展機會,同時,也值得中國在線教育巨頭們關注。

文:殷桐 責任編輯:莊文靜

走進美國大學校門前,留學生不得不面對:背單詞、刷機經(機考經驗)、練口語、考託(託福、託業)考G(GRE)……每項都是一座大山。但再難也沒轍,ETS(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規定了:想求學美國,先完成我們設置的這些標準化考試吧!

中國學生很幸福,能夠在新東方這類強大的培訓機構加持下完成這些任務。那麼,其他非英語母語的外國留美學生沒有“新東方”們,他們有什麼法寶通過考試呢?

這個重大商機被舊金山一家教育科技公司Edwin抓住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Edwin為非英語母語的外國留學生們打造了一位了不起的“AI老師”。

目前,全球已有80多萬人成為了這位AI老師的學生。

向80多萬人授課的美國AI老師,“長”什麼樣?

1

可24小時召喚的“私教”

想上這位AI老師的課嗎?只要登陸Facebook,使用Facebook聊天軟件就可以。

AI老師提供多種語言的學習,包括韓、日、西班牙、俄、印度、阿拉伯語等等,但目前暫時不提供中文服務。用戶可以選擇託福或者託業考試。如果選擇托福考試,AI老師可以幫助用戶在1-4個月內完成託福備考(具體時間長短取決於用戶每天的練習時間),課程包含44種不同的學習工具。

這是一位可以24小時召喚的“私教”,它根據用戶個性化的需求匹配課程,練習完成後,會針對用戶的學習情況修改後續課程,跳過已熟練掌握的內容,繼續完善薄弱的知識點。當然,作為老師肯定是要佈置作業的,它會不厭其煩地給用戶發“通知”,佈置各種學習任務。

這是一位貼心敬業的“私教”。當練習某個題型時,它會提供做題的小貼士;當題目做錯了,它會實時反饋指出錯誤原因以便加深記憶;完成一組練習後,它會做出分析評估,讓用戶清楚自己的學習進程;最重要的是,當用戶打不起精神去學習時,它會及時提醒你:“Ready to continue?”(準備好繼續了嗎?)

這位獨特的AI老師背後,有一個獨特的創造團隊——都叫德米特里(Dmitry)的兩個俄羅斯裔美國移民。他們曾經都是留美學生,深諳英語考試的形式,熟悉備考中留學生的各種痛點,他們都在教育科技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

"

雖然在中國,針對語言考試的在線英語學習產品比比皆是,但從全球視角來看,這種學習產品並不多見。這給了“美國AI老師”以發展機會,同時,也值得中國在線教育巨頭們關注。

文:殷桐 責任編輯:莊文靜

走進美國大學校門前,留學生不得不面對:背單詞、刷機經(機考經驗)、練口語、考託(託福、託業)考G(GRE)……每項都是一座大山。但再難也沒轍,ETS(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規定了:想求學美國,先完成我們設置的這些標準化考試吧!

中國學生很幸福,能夠在新東方這類強大的培訓機構加持下完成這些任務。那麼,其他非英語母語的外國留美學生沒有“新東方”們,他們有什麼法寶通過考試呢?

這個重大商機被舊金山一家教育科技公司Edwin抓住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Edwin為非英語母語的外國留學生們打造了一位了不起的“AI老師”。

目前,全球已有80多萬人成為了這位AI老師的學生。

向80多萬人授課的美國AI老師,“長”什麼樣?

1

可24小時召喚的“私教”

想上這位AI老師的課嗎?只要登陸Facebook,使用Facebook聊天軟件就可以。

AI老師提供多種語言的學習,包括韓、日、西班牙、俄、印度、阿拉伯語等等,但目前暫時不提供中文服務。用戶可以選擇託福或者託業考試。如果選擇托福考試,AI老師可以幫助用戶在1-4個月內完成託福備考(具體時間長短取決於用戶每天的練習時間),課程包含44種不同的學習工具。

這是一位可以24小時召喚的“私教”,它根據用戶個性化的需求匹配課程,練習完成後,會針對用戶的學習情況修改後續課程,跳過已熟練掌握的內容,繼續完善薄弱的知識點。當然,作為老師肯定是要佈置作業的,它會不厭其煩地給用戶發“通知”,佈置各種學習任務。

這是一位貼心敬業的“私教”。當練習某個題型時,它會提供做題的小貼士;當題目做錯了,它會實時反饋指出錯誤原因以便加深記憶;完成一組練習後,它會做出分析評估,讓用戶清楚自己的學習進程;最重要的是,當用戶打不起精神去學習時,它會及時提醒你:“Ready to continue?”(準備好繼續了嗎?)

這位獨特的AI老師背後,有一個獨特的創造團隊——都叫德米特里(Dmitry)的兩個俄羅斯裔美國移民。他們曾經都是留美學生,深諳英語考試的形式,熟悉備考中留學生的各種痛點,他們都在教育科技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

向80多萬人授課的美國AI老師,“長”什麼樣?

談到為何要創辦Edwin時,CEO德米特里·斯塔維斯基(Dmitry Stavisky)表示:“除了中國市場外,在線英語學習產品裡針對語言考試的並不多見,所以學生一般會去線下語言培訓學校。但語言培訓學校大部分採用團體式學習,一個老師指導多個學生,這不是語言學習的理想方式,最好還是‘一對一’,這樣才能按照學生的個體情況進行教學。另外,語言學校收費昂貴,而全球有超過10億的英語學習者,老師數量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Edwin的企業願景是讓“一對一”英語教學成為人人都能支付得起的服務,並且實現個性化教學。

Edwin先推出了針對英文單詞練習的“詞老師”(words),這種全新的交互形式吸引了不少用戶投入地學習。隨後,Edwin陸續推出了託福、託業的機器人課程,逐步把用戶引向了需要花更多時間完成的在線學習課程。

2

“我們並不是AI技術公司”

但有意思的是,CEO斯塔維斯基表示:Edwin並不是一家AI技術公司。

因為,Edwin不研發算法,而是利用技術做出更好的個性化課程,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教育的本質是創造更好的課程,培養更好的老師”。

同時,Edwin要解決與線下世界老師的關係。

"

雖然在中國,針對語言考試的在線英語學習產品比比皆是,但從全球視角來看,這種學習產品並不多見。這給了“美國AI老師”以發展機會,同時,也值得中國在線教育巨頭們關注。

文:殷桐 責任編輯:莊文靜

走進美國大學校門前,留學生不得不面對:背單詞、刷機經(機考經驗)、練口語、考託(託福、託業)考G(GRE)……每項都是一座大山。但再難也沒轍,ETS(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規定了:想求學美國,先完成我們設置的這些標準化考試吧!

中國學生很幸福,能夠在新東方這類強大的培訓機構加持下完成這些任務。那麼,其他非英語母語的外國留美學生沒有“新東方”們,他們有什麼法寶通過考試呢?

這個重大商機被舊金山一家教育科技公司Edwin抓住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Edwin為非英語母語的外國留學生們打造了一位了不起的“AI老師”。

目前,全球已有80多萬人成為了這位AI老師的學生。

向80多萬人授課的美國AI老師,“長”什麼樣?

1

可24小時召喚的“私教”

想上這位AI老師的課嗎?只要登陸Facebook,使用Facebook聊天軟件就可以。

AI老師提供多種語言的學習,包括韓、日、西班牙、俄、印度、阿拉伯語等等,但目前暫時不提供中文服務。用戶可以選擇託福或者託業考試。如果選擇托福考試,AI老師可以幫助用戶在1-4個月內完成託福備考(具體時間長短取決於用戶每天的練習時間),課程包含44種不同的學習工具。

這是一位可以24小時召喚的“私教”,它根據用戶個性化的需求匹配課程,練習完成後,會針對用戶的學習情況修改後續課程,跳過已熟練掌握的內容,繼續完善薄弱的知識點。當然,作為老師肯定是要佈置作業的,它會不厭其煩地給用戶發“通知”,佈置各種學習任務。

這是一位貼心敬業的“私教”。當練習某個題型時,它會提供做題的小貼士;當題目做錯了,它會實時反饋指出錯誤原因以便加深記憶;完成一組練習後,它會做出分析評估,讓用戶清楚自己的學習進程;最重要的是,當用戶打不起精神去學習時,它會及時提醒你:“Ready to continue?”(準備好繼續了嗎?)

這位獨特的AI老師背後,有一個獨特的創造團隊——都叫德米特里(Dmitry)的兩個俄羅斯裔美國移民。他們曾經都是留美學生,深諳英語考試的形式,熟悉備考中留學生的各種痛點,他們都在教育科技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

向80多萬人授課的美國AI老師,“長”什麼樣?

談到為何要創辦Edwin時,CEO德米特里·斯塔維斯基(Dmitry Stavisky)表示:“除了中國市場外,在線英語學習產品裡針對語言考試的並不多見,所以學生一般會去線下語言培訓學校。但語言培訓學校大部分採用團體式學習,一個老師指導多個學生,這不是語言學習的理想方式,最好還是‘一對一’,這樣才能按照學生的個體情況進行教學。另外,語言學校收費昂貴,而全球有超過10億的英語學習者,老師數量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Edwin的企業願景是讓“一對一”英語教學成為人人都能支付得起的服務,並且實現個性化教學。

Edwin先推出了針對英文單詞練習的“詞老師”(words),這種全新的交互形式吸引了不少用戶投入地學習。隨後,Edwin陸續推出了託福、託業的機器人課程,逐步把用戶引向了需要花更多時間完成的在線學習課程。

2

“我們並不是AI技術公司”

但有意思的是,CEO斯塔維斯基表示:Edwin並不是一家AI技術公司。

因為,Edwin不研發算法,而是利用技術做出更好的個性化課程,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教育的本質是創造更好的課程,培養更好的老師”。

同時,Edwin要解決與線下世界老師的關係。

向80多萬人授課的美國AI老師,“長”什麼樣?

Edwin的思路是:市場切入點應是能幫助真實世界中的老師節約重複勞動的時間。例如:監督學生做練習並且批改、指出錯誤等。這些事情AI老師可以做得更好,它們24小時待命,而且沒有情緒。通過學生做題的反饋,AI老師能掌握不同學生的弱點,再針對弱點進行指導和提供練習,完善線下世界的老師的課程。這就是近年來很火的“自適應學習”(Adaptive Learning),Edwin把這一概念變為現實。

產品負責人德米特里·阿列克謝夫(Dmitry Stavisky)表示,AI幫助Edwin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用戶行為:例如,一般學習者只願意花8分鐘左右的時間做練習,再花10多分鐘複習;相同地域或母語的學習者,有時會存在同類情況……AI對用戶數據的發掘會幫助人們更好地設計產品。

為了回到教育本質,Edwin堅持最核心的優勢是課程研發。因此選擇使用牛津大學出版社的英語教材和自行設計製作的課程,並擁有考題研發團隊,已研發出1000多道託業考題,另有超過5000道詞彙語法考題。

阿列克謝夫表示,與市面上大部分教輔書籍比較,Edwin的課程更細化,考題知識點解釋的交互性更強。如果答題犯錯,傳統題庫只能判斷對錯,而Edwin的AI老師能提供實時指導。Edwin也計劃對市面上已有的英文考試教輔資料獲取更多的授權,但目前暫時沒有和ETS官方進行合作。

3

“美國AI老師”開發日韓和中國市場的思路

近期,韓國和日本成為Edwin重點開發的市場。由於韓國、日本是除中國以外最大的專業英語學習市場,並且沒有形成線上線下聯動的語言考試類教育巨頭。而韓日現有的中小型在線學校,人力運營的比重又很高,這些都給Edwin在韓日的開拓帶來了機會。

"

雖然在中國,針對語言考試的在線英語學習產品比比皆是,但從全球視角來看,這種學習產品並不多見。這給了“美國AI老師”以發展機會,同時,也值得中國在線教育巨頭們關注。

文:殷桐 責任編輯:莊文靜

走進美國大學校門前,留學生不得不面對:背單詞、刷機經(機考經驗)、練口語、考託(託福、託業)考G(GRE)……每項都是一座大山。但再難也沒轍,ETS(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規定了:想求學美國,先完成我們設置的這些標準化考試吧!

中國學生很幸福,能夠在新東方這類強大的培訓機構加持下完成這些任務。那麼,其他非英語母語的外國留美學生沒有“新東方”們,他們有什麼法寶通過考試呢?

這個重大商機被舊金山一家教育科技公司Edwin抓住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Edwin為非英語母語的外國留學生們打造了一位了不起的“AI老師”。

目前,全球已有80多萬人成為了這位AI老師的學生。

向80多萬人授課的美國AI老師,“長”什麼樣?

1

可24小時召喚的“私教”

想上這位AI老師的課嗎?只要登陸Facebook,使用Facebook聊天軟件就可以。

AI老師提供多種語言的學習,包括韓、日、西班牙、俄、印度、阿拉伯語等等,但目前暫時不提供中文服務。用戶可以選擇託福或者託業考試。如果選擇托福考試,AI老師可以幫助用戶在1-4個月內完成託福備考(具體時間長短取決於用戶每天的練習時間),課程包含44種不同的學習工具。

這是一位可以24小時召喚的“私教”,它根據用戶個性化的需求匹配課程,練習完成後,會針對用戶的學習情況修改後續課程,跳過已熟練掌握的內容,繼續完善薄弱的知識點。當然,作為老師肯定是要佈置作業的,它會不厭其煩地給用戶發“通知”,佈置各種學習任務。

這是一位貼心敬業的“私教”。當練習某個題型時,它會提供做題的小貼士;當題目做錯了,它會實時反饋指出錯誤原因以便加深記憶;完成一組練習後,它會做出分析評估,讓用戶清楚自己的學習進程;最重要的是,當用戶打不起精神去學習時,它會及時提醒你:“Ready to continue?”(準備好繼續了嗎?)

這位獨特的AI老師背後,有一個獨特的創造團隊——都叫德米特里(Dmitry)的兩個俄羅斯裔美國移民。他們曾經都是留美學生,深諳英語考試的形式,熟悉備考中留學生的各種痛點,他們都在教育科技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

向80多萬人授課的美國AI老師,“長”什麼樣?

談到為何要創辦Edwin時,CEO德米特里·斯塔維斯基(Dmitry Stavisky)表示:“除了中國市場外,在線英語學習產品裡針對語言考試的並不多見,所以學生一般會去線下語言培訓學校。但語言培訓學校大部分採用團體式學習,一個老師指導多個學生,這不是語言學習的理想方式,最好還是‘一對一’,這樣才能按照學生的個體情況進行教學。另外,語言學校收費昂貴,而全球有超過10億的英語學習者,老師數量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Edwin的企業願景是讓“一對一”英語教學成為人人都能支付得起的服務,並且實現個性化教學。

Edwin先推出了針對英文單詞練習的“詞老師”(words),這種全新的交互形式吸引了不少用戶投入地學習。隨後,Edwin陸續推出了託福、託業的機器人課程,逐步把用戶引向了需要花更多時間完成的在線學習課程。

2

“我們並不是AI技術公司”

但有意思的是,CEO斯塔維斯基表示:Edwin並不是一家AI技術公司。

因為,Edwin不研發算法,而是利用技術做出更好的個性化課程,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教育的本質是創造更好的課程,培養更好的老師”。

同時,Edwin要解決與線下世界老師的關係。

向80多萬人授課的美國AI老師,“長”什麼樣?

Edwin的思路是:市場切入點應是能幫助真實世界中的老師節約重複勞動的時間。例如:監督學生做練習並且批改、指出錯誤等。這些事情AI老師可以做得更好,它們24小時待命,而且沒有情緒。通過學生做題的反饋,AI老師能掌握不同學生的弱點,再針對弱點進行指導和提供練習,完善線下世界的老師的課程。這就是近年來很火的“自適應學習”(Adaptive Learning),Edwin把這一概念變為現實。

產品負責人德米特里·阿列克謝夫(Dmitry Stavisky)表示,AI幫助Edwin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用戶行為:例如,一般學習者只願意花8分鐘左右的時間做練習,再花10多分鐘複習;相同地域或母語的學習者,有時會存在同類情況……AI對用戶數據的發掘會幫助人們更好地設計產品。

為了回到教育本質,Edwin堅持最核心的優勢是課程研發。因此選擇使用牛津大學出版社的英語教材和自行設計製作的課程,並擁有考題研發團隊,已研發出1000多道託業考題,另有超過5000道詞彙語法考題。

阿列克謝夫表示,與市面上大部分教輔書籍比較,Edwin的課程更細化,考題知識點解釋的交互性更強。如果答題犯錯,傳統題庫只能判斷對錯,而Edwin的AI老師能提供實時指導。Edwin也計劃對市面上已有的英文考試教輔資料獲取更多的授權,但目前暫時沒有和ETS官方進行合作。

3

“美國AI老師”開發日韓和中國市場的思路

近期,韓國和日本成為Edwin重點開發的市場。由於韓國、日本是除中國以外最大的專業英語學習市場,並且沒有形成線上線下聯動的語言考試類教育巨頭。而韓日現有的中小型在線學校,人力運營的比重又很高,這些都給Edwin在韓日的開拓帶來了機會。

向80多萬人授課的美國AI老師,“長”什麼樣?

Edwin進軍日韓市場,先從託福、託業這類ETS標準化考試切入,有了本地教研團隊後,再研發針對當地考試的產品。

那麼,Edwin怎麼看待已經形成在線教育巨頭的中國市場呢?

中國市場在Edwin的“長期計劃”之中。EdwinCEO斯塔維斯基曾幫助印象筆記(Evernote)進入中國市場。他表示,本地化不是表面功夫——不是不是把百度地圖替換成谷歌地圖,把微博、微信替換成Facebook就可以了,而要從核心業務層面做優化。

長期來看,如果Edwin進入中國市場,要考慮製作針對於高考英語的產品,他們認為這是最大的市場。而且核心業務層面會對中國不同口音的學習者做精確化的糾正。

4

與“谷歌語音助手”結合,帶來更大想象空間

那麼,公司未來如何盈利?兩位創始人表示,Edwin採用訂閱制,一次性付費,每種課程的價格在150-300美元之間。用戶平均學習週期約2個月,一般一週學習3天,每天2小時左右。目前託福課程可以免費學習,以有利於推廣和測試;託業課程的“早鳥價”訂閱價格為50美元,待課程內容完善後會有價格調整。

"

雖然在中國,針對語言考試的在線英語學習產品比比皆是,但從全球視角來看,這種學習產品並不多見。這給了“美國AI老師”以發展機會,同時,也值得中國在線教育巨頭們關注。

文:殷桐 責任編輯:莊文靜

走進美國大學校門前,留學生不得不面對:背單詞、刷機經(機考經驗)、練口語、考託(託福、託業)考G(GRE)……每項都是一座大山。但再難也沒轍,ETS(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規定了:想求學美國,先完成我們設置的這些標準化考試吧!

中國學生很幸福,能夠在新東方這類強大的培訓機構加持下完成這些任務。那麼,其他非英語母語的外國留美學生沒有“新東方”們,他們有什麼法寶通過考試呢?

這個重大商機被舊金山一家教育科技公司Edwin抓住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Edwin為非英語母語的外國留學生們打造了一位了不起的“AI老師”。

目前,全球已有80多萬人成為了這位AI老師的學生。

向80多萬人授課的美國AI老師,“長”什麼樣?

1

可24小時召喚的“私教”

想上這位AI老師的課嗎?只要登陸Facebook,使用Facebook聊天軟件就可以。

AI老師提供多種語言的學習,包括韓、日、西班牙、俄、印度、阿拉伯語等等,但目前暫時不提供中文服務。用戶可以選擇託福或者託業考試。如果選擇托福考試,AI老師可以幫助用戶在1-4個月內完成託福備考(具體時間長短取決於用戶每天的練習時間),課程包含44種不同的學習工具。

這是一位可以24小時召喚的“私教”,它根據用戶個性化的需求匹配課程,練習完成後,會針對用戶的學習情況修改後續課程,跳過已熟練掌握的內容,繼續完善薄弱的知識點。當然,作為老師肯定是要佈置作業的,它會不厭其煩地給用戶發“通知”,佈置各種學習任務。

這是一位貼心敬業的“私教”。當練習某個題型時,它會提供做題的小貼士;當題目做錯了,它會實時反饋指出錯誤原因以便加深記憶;完成一組練習後,它會做出分析評估,讓用戶清楚自己的學習進程;最重要的是,當用戶打不起精神去學習時,它會及時提醒你:“Ready to continue?”(準備好繼續了嗎?)

這位獨特的AI老師背後,有一個獨特的創造團隊——都叫德米特里(Dmitry)的兩個俄羅斯裔美國移民。他們曾經都是留美學生,深諳英語考試的形式,熟悉備考中留學生的各種痛點,他們都在教育科技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

向80多萬人授課的美國AI老師,“長”什麼樣?

談到為何要創辦Edwin時,CEO德米特里·斯塔維斯基(Dmitry Stavisky)表示:“除了中國市場外,在線英語學習產品裡針對語言考試的並不多見,所以學生一般會去線下語言培訓學校。但語言培訓學校大部分採用團體式學習,一個老師指導多個學生,這不是語言學習的理想方式,最好還是‘一對一’,這樣才能按照學生的個體情況進行教學。另外,語言學校收費昂貴,而全球有超過10億的英語學習者,老師數量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Edwin的企業願景是讓“一對一”英語教學成為人人都能支付得起的服務,並且實現個性化教學。

Edwin先推出了針對英文單詞練習的“詞老師”(words),這種全新的交互形式吸引了不少用戶投入地學習。隨後,Edwin陸續推出了託福、託業的機器人課程,逐步把用戶引向了需要花更多時間完成的在線學習課程。

2

“我們並不是AI技術公司”

但有意思的是,CEO斯塔維斯基表示:Edwin並不是一家AI技術公司。

因為,Edwin不研發算法,而是利用技術做出更好的個性化課程,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教育的本質是創造更好的課程,培養更好的老師”。

同時,Edwin要解決與線下世界老師的關係。

向80多萬人授課的美國AI老師,“長”什麼樣?

Edwin的思路是:市場切入點應是能幫助真實世界中的老師節約重複勞動的時間。例如:監督學生做練習並且批改、指出錯誤等。這些事情AI老師可以做得更好,它們24小時待命,而且沒有情緒。通過學生做題的反饋,AI老師能掌握不同學生的弱點,再針對弱點進行指導和提供練習,完善線下世界的老師的課程。這就是近年來很火的“自適應學習”(Adaptive Learning),Edwin把這一概念變為現實。

產品負責人德米特里·阿列克謝夫(Dmitry Stavisky)表示,AI幫助Edwin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用戶行為:例如,一般學習者只願意花8分鐘左右的時間做練習,再花10多分鐘複習;相同地域或母語的學習者,有時會存在同類情況……AI對用戶數據的發掘會幫助人們更好地設計產品。

為了回到教育本質,Edwin堅持最核心的優勢是課程研發。因此選擇使用牛津大學出版社的英語教材和自行設計製作的課程,並擁有考題研發團隊,已研發出1000多道託業考題,另有超過5000道詞彙語法考題。

阿列克謝夫表示,與市面上大部分教輔書籍比較,Edwin的課程更細化,考題知識點解釋的交互性更強。如果答題犯錯,傳統題庫只能判斷對錯,而Edwin的AI老師能提供實時指導。Edwin也計劃對市面上已有的英文考試教輔資料獲取更多的授權,但目前暫時沒有和ETS官方進行合作。

3

“美國AI老師”開發日韓和中國市場的思路

近期,韓國和日本成為Edwin重點開發的市場。由於韓國、日本是除中國以外最大的專業英語學習市場,並且沒有形成線上線下聯動的語言考試類教育巨頭。而韓日現有的中小型在線學校,人力運營的比重又很高,這些都給Edwin在韓日的開拓帶來了機會。

向80多萬人授課的美國AI老師,“長”什麼樣?

Edwin進軍日韓市場,先從託福、託業這類ETS標準化考試切入,有了本地教研團隊後,再研發針對當地考試的產品。

那麼,Edwin怎麼看待已經形成在線教育巨頭的中國市場呢?

中國市場在Edwin的“長期計劃”之中。EdwinCEO斯塔維斯基曾幫助印象筆記(Evernote)進入中國市場。他表示,本地化不是表面功夫——不是不是把百度地圖替換成谷歌地圖,把微博、微信替換成Facebook就可以了,而要從核心業務層面做優化。

長期來看,如果Edwin進入中國市場,要考慮製作針對於高考英語的產品,他們認為這是最大的市場。而且核心業務層面會對中國不同口音的學習者做精確化的糾正。

4

與“谷歌語音助手”結合,帶來更大想象空間

那麼,公司未來如何盈利?兩位創始人表示,Edwin採用訂閱制,一次性付費,每種課程的價格在150-300美元之間。用戶平均學習週期約2個月,一般一週學習3天,每天2小時左右。目前託福課程可以免費學習,以有利於推廣和測試;託業課程的“早鳥價”訂閱價格為50美元,待課程內容完善後會有價格調整。

向80多萬人授課的美國AI老師,“長”什麼樣?

獨特的創業想法及良好的用戶體驗,讓Edwin目前已獲得150萬美元的融資,投資人包括谷歌、著名創業孵化器Y Combinator,以及GWC Innovator Fund等等。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投資者或許是谷歌語音助手投資部。斯塔維斯基表示,增加語音功能,除了有更強的“督促學習”功能外,針對詞彙、語法、發音的練習也會有更好的交互體驗,在交通工具上學習也變得非常容易。利用谷歌語音助手的交互平臺,Edwin正在設計開發一款帶有遊戲性質的發音練習App。

來源:中外管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