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不為人知的祕密第四集。

AI不為人知的歷史(4):人機合作

文︱Oscar Schwartz

譯︱編輯部

圖︱網絡

備註:本文翻譯自spectrum.ieee.org,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英文原文。

往期回顧:

AI不為人知的歷史(1):下棋傀儡

AI不為人知的歷史(2):電子計算機背後的女人

AI不為人知的歷史(3):犯錯才是“智能”

1969年10月29日晚上10點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名研究生從一臺SDS Sigma 7計算機向位於幾百英里外門洛帕克的斯坦福研究所的另一臺機器發送了一條由兩個字母組成的信息。

上面寫著:“LO”。

這名學生原本打算髮送“LOGIN(登錄)”,但是支持信息傳輸的阿帕網絡(ARPANET: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Network)在打印出整個消息之前就崩潰了。

在互聯網的歷史上,這一時刻被譽為開啟了在線交流的新時代。然而,人們常常忘記的是,阿帕網技術的基礎是建立在一個名為J.C.R.利克里德(J.C.R. Licklider)的人對 “人機共生”概念的創想之上的。

Licklider曾學過心理學,20世紀50年代末,當他在一家小型諮詢公司工作時對計算機產生了興趣。他對這些新機器如何增強人類的集體智慧充滿了好奇,隨後他開始對新興的人工智能領域進行研究。當查閱現有的文獻時,Licklider發現程序員的目標是在“教”這些機器如何比我們更高效地執行已有的人類活動,比如國際象棋或語言翻譯。

然而,Licklider對這種智能機器的概念並不滿意。對他來說,問題在於,現有的規範認為人類和機器在智力上是等同的。但Licklider表示,事實上,人類和機器在認知能力和力量上根本不同。人類擅長於某些智力活動——比如創造力和判斷力,而計算機擅長其他一些活動——例如存儲數據並快速處理。

Licklider沒有讓計算機模仿人類的智力活動,而是提出了一種人機合作的方式——各自利用自己的特殊優勢。他認為,這種策略將把注意力從競爭(比如電腦對抗人類的象棋比賽)轉移到以前難以想象的智能活動上來。

在1960年的一篇題為《人機共生》的論文中,Licklider闡述了他的想法。“我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人類的大腦和計算機將非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由此產生的夥伴關係將以我們現有的信息處理機器所沒有的方式思考和處理數據。”對於Licklider來說,這種共生關係的一個現存例子是“半自動地面防空系統(SAGE)”——它由計算機、網絡設備和人工操作員組成,該系統於兩年前為跟蹤美國領空而開放。

1963年,Licklider在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原稱ARPA,現為DARPA)擔任主任,在那裡他有機會將自己的一些想法付諸實踐。其中他對設計和實現他最初所說的“星系計算機網絡”特別感興趣。

在ARPA,Licklider意識到,他需要一種有效的方法來保證這個由人和機器組成的龐大但分散的團隊跟上編程語言和技術協議的變化。他提出,建立一個通訊網絡,跨越距離的障礙,把這些人員聯繫起來。“星系計算機網絡”的概念因此而產生。然而,建立這樣一個網絡所面臨的挑戰,類似於科幻小說家所思考的一個問題,“如何在完全不相關的‘智能’物種之間進行溝通?”他在一份解釋其概念的備忘錄中這樣寫道。

AI不為人知的歷史(4):人機合作

Licklider在開發這個網絡的項目開始之前就離開了ARPA。但在接下來的五年裡,他最初的遠大理想成為了阿帕網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阿帕網發展成我們現在所知的互聯網,一些人開始去了解這種新的網絡通信方法如何在人類和技術之間協同合作,這種協同關係有時表現得就像比利時控制論學家(Francis Heylighen)所說的——一個“全球大腦。”

如今,機器學習應用程序的許多飛躍都是由人和機器的協作網絡所支撐的。例如,卡車運輸業正越來越多地尋找方法,讓人類司機和計算系統利用它們各自的相對優勢,更有效地運送貨物。同樣在交通領域,Uber開發了一套系統:人類完成高技能的駕駛任務——進出高速公路,而機器則來管理日常的高速公路駕駛時間。

雖然還有許多其他“人機合作”的例子,但我們仍會設想把機器發展成一種具有人類認知能力的超級計算機。事實上,Licklider所設想的“半機械人”已經實現了:我們生活在一個“人機共生”的世界裡,或者他所說的“生活在兩個不同有機體的親密聯繫,甚至是緊密結合中”。相較於害怕被機器所取代,Licklider讓我們意識到合作的可能性。

EN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