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視覺或成AI最快變現領域

人工智能(AI)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核心板塊之一,已經在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等多方位領域中實現了應用。據清華大學數據顯示,在技術層面上,計算機視覺的應用在整個人工智能應用領域中佔比達34.9%,已成為各行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不僅海外科技巨頭頻頻收購技術團隊,旨在推出開源計算機視覺開發平臺,國內騰訊、百度、阿里、金山等巨頭也在加緊佈局,在近期出爐的科創板受理公司名單中也不乏計算機視覺領域的公司。分析機構認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日趨成熟,應用場景廣闊的計算機視覺將成為最快變現領域,相關概念股有望受益。

應用前景廣闊

計算機視覺即用攝影機和電腦代替人眼對目標進行識別、跟蹤和測量並進一步處理成更適合人眼觀察或傳送給儀器檢測的圖像。

隨著深度學習的進步、計算機存儲的擴大以及可視化數據集的激增,計算機視覺技術得到迅速發展。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從監控攝像頭到車牌識別,從人臉識別到出入境管理,從深度學習到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都擔當著重要角色。相信隨著人工智能技術落地生花,計算機視覺將扶搖直上,解鎖更多應用場景,幫助各行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人臉識別是計算機視覺領域中最熱門的應用。2017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佈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來自中國的刷臉支付技術位列其中。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金融、司法、軍隊、邊檢、航天、電力、醫療等行業。計算機視覺技術供應商虹軟公司CEO鄧暉認為,未來人臉識別有望成為生物識別主導技術,未來市場潛力巨大。

國投創新投資總監吳國鋒表示,安防影像分析將成為未來計算機視覺領域中最具規模的應用。吳國鋒指出,安防影像分析技術的新應用領域正在不斷湧現,例如無人駕駛、醫療影像,但目前還未大規模普及,都還是在初級階段,未來發展潛力廣闊。

變現能力強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計算機視覺領域的市場規模為68億元人民幣,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達到78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25.5%,行業未來發展態勢良好。

依託廣闊的市場前景,各公司紛紛加強對計算機視覺技術的研發投入,並取得重要成果。以雲從科技為例,該公司在國內首發“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打破了蘋果Face ID的壟斷,成為中國最早一批將結構光技術應用在人臉識別系統的公司。另外,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計算機視覺領域獲得超過230億元的投資,在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當中佔比超過三分之一。

面對火熱的投資,計算機視覺技術加速落地才能創造更多商業價值。吳國鋒表示,計算機視覺是目前變現最順利的人工智能技術。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2017年計算機視覺以80億元的行業收入排名第一。

國金證券表示,當前計算機視覺市場格局已經初步形成,行業核心壁壘方面,中短期是技術和產品能力,長期則是生態構建能力。目前中國市場集中度趨高,據IDC統計,2017年商湯、曠視、依圖、雲從四家公司合計佔據計算機視覺應用市場69.4%的份額。目前上述四家公司均已初步完成從算法提供商向平臺或產品服務商的轉變,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國金證券進一步指出,從市場規模來看,2017年計算機視覺市場佔全球人工智能市場總規模的16.9%,排在語音識別之後;而國內計算機視覺市場占人工智能市場總規模的34.9%,排名第一。國金證券認為,相較於人工智能產業中其他領域的公司,國內計算機視覺公司的總體盈利能力較強,商業成熟度較高。

民生證券也表示,計算機視覺是人工智能主要的、能夠快速落地的技術,積極佈局計算機視覺領域的優質公司值得長期關注。

計算機視覺或成AI最快變現領域 六股掘良機

匯頂科技:引領屏下光學指紋浪潮,未來佈局成長新空間

匯頂科技 603160

研究機構:廣發證券 分析師:許興軍,王璐,餘高 撰寫日期:2019-02-21

匯頂科技:從跟隨到創新,全球領先智能人機交互芯片設計商

公司2017年電容觸控芯片實現營收7.4億元,市佔率12.7%,全球第三;電容式指紋識別芯片實現營收29.4億元,市佔率34.7%,全球第二。2018年公司光學式屏下指紋芯片獲得大規模商用,從跟隨到創新,迎來第三次飛躍。

短期邏輯:屏下光學指紋市場快速成長,公司強者恆強擁抱行業紅利

屏下光學指紋識別將在全面屏普及、品牌廠商差異化營銷策略以及OLED屏幕持續滲透、屏下指紋成本邊際下降等因素共振下迎來快速滲透與增長,匯頂科技作為龍頭企業,將憑藉技術上的深厚積累、優質的客戶資源以及規模經濟優勢,實現強者恆強。

長期邏輯:公司具備成功企業所需競爭力,佈局未來帶來成長新空間

匯頂科技在研發創新能力以及公司團隊運營效率兩項核心競爭因素上積累深厚,類比聯發科持續擁抱下游新品成長紅利的歷程,匯頂科技積極推進3DSensing與物聯網等新芯片產品,有望在未來實現超預期的增長。

盈利預測與評級

公司短期動力突出,長期競爭優勢顯著,我們看好公司作為全球領先智能人機交互芯片設計商的成長遠景。預計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別為1.36/2.60/3.12元,按照最新收盤價對應PE分別為60.6/31.6/26.4倍。考慮到可比公司估值、當前申萬半導體PE(TTM)為47.82x和公司19/20年的業績增速,我們給予公司19年40xPE,合理價值為104元/股,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當前屏下光學指紋識別芯片價格及毛利率較高,隨著後續進入屏下光學指紋領域廠商增加,屏下光學指紋識別芯片面臨價格下降和毛利率下滑風險;屏下光學指紋與屏下超聲波指紋存在技術路線競爭,公司光學式屏下指紋技術路線存在被替代風險;智能手機銷量下滑風險;車載觸控、物聯網芯片領域發展不及預期風險;匯率風險;大股東減持風險;專利風險。

計算機視覺或成AI最快變現領域 六股掘良機

美亞柏科:從公安行業數據專家到多行業大數據服務提供商

美亞柏科 300188

研究機構:申萬宏源 分析師:劉洋 撰寫日期:2019-04-04

美亞柏科是國內電子數據取證領域絕對領軍、網絡空間安全與信息化專家。本篇報告:1)首先從大數據和公共安全行業切入,解釋美亞柏科在公安大數據領域的Know-how;2)然後從縱向、橫向、側向三維度,討論電子取證向不同層級、部門、行業擴展形成持續增長,擴展後國內取證市場規模實際將達百億級;3)對標Palantir,探討數據公司“能力圈”兩階段拓展;4)引進央企戰投補足公司股東背景短板。5)收入預測與估值。

培訓帶動銷售,並積累行業Know-how,學員培訓超過9萬人次。截至2018年底,美亞信息安全學院已舉辦培訓班兩千餘期,協助客戶培養網絡安全人才9萬人次。2018年公司成立了業務支撐委員會,下設培訓服務組和技術支持組。其中,技術支持組擁有一支300多人的專業技術支持團隊,提供7*24小時技術支持服務。

美亞柏科在國內電子數據取證行業市佔率近50%,向不同層級、部門、行業擴展。目前我國行政區劃1636個區縣滲透率均低;2013年開始向多警種一次滲透,2019年刑偵實驗室是突破重點;向稅務、工商、海關等不同行業二次滲透。

對標Palantir,大數據“能力圈”拓展是公司成長關鍵。Palantir 初期定位反恐,面向國防安全與情報機構;其後,政府背書,開始向金融關鍵領域滲透;第三步,外延積極併購,大數據擴展至大眾領域。美亞柏科“城市大數據”、“美亞大腦”平臺已經證明公司基於大數據平臺的能力、AI 能力,且已將業務延伸至徵信、網絡電子身份監管、食品安全等民生領域,未來從to G、to B 到to C,賦予大數據信息化廣闊想象空間。

引入國投智能戰略投資,股份轉讓完成後,國投智能持股15.79%,持有表決權22.59%。

2019年3月26日,原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及主要股東等與國投智能簽署《股份協議轉讓意向書》,國投智能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同時,轉讓協議規定,管理團隊不發生重大變化,公司靈魂人物滕達仍為董事長,預計央企背景+民營治理活力疊加助力公司新成長。

公安行業Know-how 專家,引進央企戰投補足股東背景短板,給予“買入”評級。公司從電子取證切入公安行業信息化,業務從電子取證向大數據服務滲透,客戶從單一行業向多行業拓展。首次覆蓋,預計2019-2021年收入為20.64億元、26.63億元、35.11億元,歸母淨利潤為3.93億元,5.16億元,6.87億元。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華為從設備供應切入公安大數據服務,取得相關業務資質,且進行低價競爭。

計算機視覺或成AI最快變現領域 六股掘良機

歐比特:“珠海一號”引領衛星大數據服務

歐比特 300053

研究機構:國信證券 分析師:程成,馬成龍 撰寫日期:2019-01-08

事項

京信通信領導在國信證券TMT策略會上與投資者分享行業與公司的最新進展,以下是紀要全文。

評論:

“珠海一號”初步建設,衛星大數據業務潛力巨大,維持“買入”評級

公司是衛星遙感領域的領先公司,具有從宇航核心芯片設計到衛星終端研發的核心技術。隨著自有衛星星座“珠海一號”的順利發射和初步運行,公司已具有衛星大數據的服務能力,並有望在珠海市樹立項目標杆,打通衛星大數據服務的商業模式。我們預計公司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18-2019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6/2.2億元,對應38/28倍市盈率,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產業發展不達預期風險;項目拓展不達預期風險

正文:

遙感衛星應用與市場

遙感(remote sesig,RS)是指非接觸的、遠距離探測技術,是利用傳感器這類對電磁波敏感的儀器,在遠離目標和非接觸目標物體條件下探測目標地物,獲取其反射、輻射或散射的電磁波信息(如電場、磁場、電磁波、地震波等信息),並進行提取、判定、加工處理、分析與應用的一門科學技術。中國的遙感衛星技術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中國於50年代開始開展航空攝影測量和應用,經過多年發展,2016年發射的高景一號衛星分辨率已經達到0.5m,2018年最新發射的珠海一號02組衛星已經可以實現高光譜觀測,技術僅次於美國。遙感系統主要由以下四大部分組成:

信息源--信息源是遙感需要對其進行探測的目標物。任何目標物都具有反射、吸收、透射及輻射電磁波的特性,當目標物與電磁波發生相互作用時會形成目標物的電磁波特性,這就為遙感探測提供了獲取信息的依據。

信息獲取--信息獲取是指運用遙感技術裝備接受、記錄目標物電磁波特性的探測過程。信息獲取所採用的遙感技術裝備主要包括遙感平臺和傳感器。其中遙感平臺是用來搭載傳感器的運載工具,常用的有氣球、飛機和人造衛星等; 傳感器是用來探測目標物電磁波特性的儀器設備,常用的有照相機、掃描儀和成像雷達等。

信息處理--信息處理是指運用光學儀器和計算機設備對所獲取的遙感信息進行校正、分析和解譯處理的技術過程。信息處理的作用是通過對遙感信息的校正、分析和解譯處理,掌握或清除遙感原始信息的誤差,梳理、

歸納出被探測目標物的影像特徵,然後依據特徵從遙感信息中識別並提取所需的有用信息。

信息應用--信息應用是指專業人員按不同的目的將遙感信息應用於各業務領域的使用過程。信息應用的基本方法是將遙感信息作為地理信息系統的數據源,供人們對其進行查詢、統計和分析利用。遙感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最主要的應用有: 軍事、地質礦產勘探、自然資源調查、地圖測繪、環境監測以及城市建設和管理等。

衛星遙感應用領域廣泛,並且從普查到監視延伸,遙測頻率不斷提高,應用需求逐步增強。衛星遙感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國土,農業,環保,林業,海洋,國防,地質礦產等。行業未來5年複合增速56%,基於衛星遙感的行業應用服務潛在市場規模近1000億元。2016年我國測繪服務總收入1013億元,則衛星遙感數據滲透率為2.3%,美國的滲透率接近10%。2016年後將遙感衛星大數據市場將進入快速發展期,競爭格局逐步形成。目前我國衛星遙感數據在測繪服務市場的滲透率僅2.3%,預計未來5年複合增速56%,至2020年,衛星遙感數據交易規模達139億元,基於衛星遙感的行業應用服務潛在市場規模近1000億元。

歐比特是衛星遙感領域領先公司

歐比特公司從事宇航電子、微納衛星星座及衛星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的研製與生產,服務於航空航天、國防工業、地理信息、國土資源、農林牧漁、環境保護、交通運輸、智慧城市、現代金融、大眾消費等領域。公司主要聚焦三塊業務:

宇航電子領域,公司致力於嵌入式SOC處理器芯片、SIP立體封裝模塊/系統、EMBC宇航總線控制系統的研製、設計、生產和銷售,是我國宇航SPARC V8處理器SOC芯片的標杆企業、SIP立體封裝模塊/系統的開拓者;

人工智能領域,公司積極研發宇航AI芯片(對模糊邏輯、神經網絡、深度學習等具備更強的處理能力),應用於衛星大數據處理的AI算法及深度學習系統;

衛星大數據領域,公司基於數十顆視頻、高光譜、雷達以及紅外衛星等組成的“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架構高時空分辨率的“衛星空間信息平臺”,將具備較高應用服務水平和能力,並打造一個全新的行業:衛星大數據。“珠海一號”衛星星座奠定歐比特天空地一體化數據採集體系。2018年,公司完成“珠海一號”衛星星座的初步建設(在軌7顆衛星),基於此搭建天空地一體化數據採集體系,推動數據存儲、雲平臺、數據處理及應用服務平臺的建設,具備“區域+行業+互聯網”服務的能力,以滿足政府、企業和公眾的不同需求。

附:公司策略會交流紀要

Q&A:

1、公司發展歷程?

傳統宇航電子業務,SOC芯片/SIP模塊和民用的芯片和微系統不一樣,特點是高可靠、高性能、自主可控、小型化,民用更追求性價比,高存儲和運算速度。以前公司是典型的民參軍企業,參與國防工業的配套、航空航天器件供應。2014年開始受益於軍民融合戰略以及國家開始鼓勵民營資本參與商業航天,公司開始佈局遙感微納衛星。衛星分為導航星(美國的GPS,中國的北斗,歐洲的伽利略)、通信衛星(手機、廣播、看電視相關)、對地觀測衛星(遙感衛星)幾類。導航定位星主要是政府主導,通信衛星運營還沒完全商業化對外開放,遙感衛星領域民營企業可以做。國家從數據出口控制,精度不達到軍用級以下,民營企業可以在這個水平做商用(大於0.5米)。公司今年4月份發射衛星,與去年的兩顆衛星成功組網,目前“珠海一號”星座具備5天覆蓋全球,進行定量遙感的能力。02組衛星的在軌調試、定標工作已基本完成。現在7顆在軌衛星運行正常。最終要達到34顆衛星組網的目標。1顆衛星也能觀測到全球,只是受制於幅寬和軌道高度,重放週期較長,衛星96分鐘飛一圈,衛星越多,分佈在不同軌道面,重訪時間縮短。這個衛星組網項目計劃分兩期,第一期16顆衛星,第二期18顆衛星。第一期提高覆蓋能力(採集能力),第二期增加衛星種類,根據波長不同分不同種類衛星,成像載荷不一樣。然後是地面站的建設(9個),覆蓋全國的接收網絡。

2、目前衛星及地面站的情況?

目前公司有4個地面接收天線,珠海2個,漠河2個,新疆石河子在建。未來公司將共投入34顆衛星,以形成完備的遙感衛星體系。目前公司正在進行“綠水青山一張圖”項目,即為政府部門提供高頻次的衛星動態監測服務,輔助管理單位掌握整個城市的運營管理,監控和檢測農林牧漁、市政園林、國土、交通、海洋等方面。業務開展通過衛星遙感、航天遙感、地面遙感等全面技術手段,目前能夠做到其他同業難以覆蓋的部分。

衛星發射到數據正常使用需要在軌的調試,到使用是今年10月份,前階段做了高光譜衛星數據的發佈。去年兩個是實驗衛星(一顆1000+萬),製造環節、發射、數據傳輸、處理、分發等環節要先跑通。

3、衛星成本及壽命?折舊?

高光譜衛星從製造到發射,是5000萬以內/顆,其中製造費用3000萬左右/顆。壽命5-8年。衛星製造成本構成分硬件和軟件部分。軟件分20年攤銷,硬件分5年攤銷。

4、為什麼公司的衛星成本那麼低?

衛星主要是平臺(通用的電力系統、控制系統、動力系統等)和載荷(攝像頭等功能裝備儀器),大衛星會載荷很多傳感器,微小衛星是100公斤左右的中地軌道衛星。體積小製造成本和發射成本會比較低。

公司是做器件起家的,核心器件自主供應的,能降低成本。

相比大衛星,商用衛星低成本、小型化、便於佈局組網。

5、衛星怎麼製造?

衛星項目是個大的系統工程,也是一個協調整合的過程,公司負責星座的總體架構、指標設計以及部分核心的SOC、SIP、系統級器件,平臺、載荷、總裝通過委外合作的方式完成,發射委託國內有商業發射能力的型號火箭完成,發射後公司對衛星進行運營管理。

第一批衛星的總裝和平臺給東方紅(中國衛星)做,第二批給哈工大做,載荷(相機)給長光所做,部件完成後交給哈工大總裝。第一次發射搭載航天8院的長征4號乙火箭,第二次是航天1院長征11號火箭,這次是公司自己定製的火箭。搭載發射不能自己選擇軌道,自主發射可以自己選擇,能計算最高的採集效率。

6、發射衛星需要牌照嗎?

製造環節委託時需要一些研製資質,發射需要審批,衛星上去後要申請軌道,往地面傳輸的頻率要申請,數據的分發(低於0.5米精度要報批)。

7、同一個軌道發射幾顆衛星有限制嗎?

軌道被佔用就不能再發射了。全球國際電聯會負責頻率、國際空間軌道等的規劃,工信部下面的無線電管委會負責頻率。美國有些公司就發射小衛星佔用軌道資源。

目前全球在軌衛星是1980顆(截至2018年4月),對地觀測衛星是660+顆。目前能發射的國家不多,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和一些歐洲國家。

8、現在還有誰在做遙感衛星運營?

長光所長光衛星公司(做載荷起家,計劃有10幾顆)、航天科技集團高景一號(計劃10幾+X)、北京二十一世紀(衛星在國外製造國外發射國外運營)。各家均需要逐步完善。

9、組網後的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通過衛星組網,形成高時空分辨率的數據採集與分析處理能力,對政府單位、行業企業、大眾消費等客戶提供衛星數據和基於遙感衛星數據的應用服務。當然我們的衛星可以租用,但租用的人要有接收能力,要自建接收終端。目前的用戶中包括政府和軍方。軍方也有自己的衛星,衛星再多也難做到實時,需要調用民方的衛星。還有行業用戶,如保險行業,用於保險的定損(農業保險)、電力行業(線路養護巡檢、線路規劃和選址)、海洋養殖等。

10、大數據服務如何定價?

以珠海市級政府為單位,提供一年服務(國土資源、環境、農業林業的檢測等),將近1億/年。

11、為什麼政府會給這麼多錢?

每個地方政府都有提升精細化、智能化管理的需求,基本都有成立專門的公司做智慧城市運營,例如政府全城安防系統、wifi的建設。

12、美國商用化模式?

美國的模式更加成熟,分兩個層級,數據獲取層和應用層基本分開,一個端做數據採集(在國內很難打通,因為下游應用還沒打開),另一個端做針對不同行業的應用。谷歌也有自己的衛星。

13、公司目前的在手訂單情況?

目前在手確定的有2千萬訂單。年底的下一批訂單比較穩定,但暫時確認不了金額,具體有兩個:

(1)已簽約山西國家電網下屬的子公司合計15000萬元左右訂單,今年或確認小部分營收。具體看:該項目為山西國家電網項目,包括建設地基站,製造衛星,並提供數據服務,項目建成後所有權將移交給國網,而國家電網將使用項目做巡線檢測,例如航天遙感高山選址,以替代危險的人工測量作業(無人機成本高,而且掃描面積有限)。

(2)第二個訂單為珠海市政府“綠水青山一張圖”,目前正在洽談。該項目包含國土應用、交通應用、氣象應用、環保應用、地下管線等打包應用服務。一個地級政府訂單規模在8千萬至1個億,根據政府每年投入國土、商業、林業、城管、海洋的監測數據採購量彙集測算,如珠海政府需求約8000萬,根據每個地市政府的需求不同,經費設置也不一樣,項目具有很強的複製性,由集團層面與政府商談,集團子公司負責執行。

14、珠海1年將近1億的服務費能持續嗎?

1億包括前期系統搭建費用,對於政府部門用戶最終需要呈現的是專題報告和治理方案,不同部門都可以通過這個系統去獲得自己部門需要的數據。系統搭建大概2000-3000萬,後續服務費大概5000-7000萬/年。

15、公司自己發射衛星的優勢?

相比國企,衛星製造發射低成本商用優勢,數據採集成本和人員運營成本、數據處理團隊費用各環節能將成本控制得比較低。

衛星組網不是目的,最核心的的最終要提供服務才能持續盈利。美國的應用比較成熟,例如金融期貨的公司會採購一些農作物估產的數據。

16、衛星大數據應用市場如何拓展?先形成標杆效應。在珠海成功後再往廣東省拓展。近幾年也在青島、貴陽等地方佈局。

17、公司業務與華測導航等公司的差異?

華測導航業務主要是地面導航接收設備為主,提供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服務,在接收機的接收精度更高。

公司的運營模式是航天航空遙感,隨著衛星數量增加,掃描效果更好,未來34顆衛星投入後可以做到隨時掃描對地監測(衛星數量不影響覆蓋面積,均可以覆蓋全球,只是覆蓋頻度和時效)

18:衛星監測服務會不會替代地理測繪等?

不會,衛星監測只是一種手段,不能做所有服務。精細化的可以通過航拍隊伍。地面還有做水質提取等服務,構成天空地一體化的監測。政府單位應用的最終目的是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

19、公司現金流情況?

目前,公司及下屬子公司收入主要來自政府財政收入、國有大中型企業收入,不存在不能回收的情況,但可能會拖欠,公司衛星項目目前由募集資金投入,後期服務不會佔用太多現金流,更多是人工費用。未來公司將根據不同業務板塊,開展集團化經營,各項業務下沉到子公司。

20、未來發展情況?

未來三年發展看,公司將致力於打造成為國內領先的衛星大數據服務平臺運營商,佔據測繪地理信息行業領先地位。目前公司將開始集團化。現有三類業務,宇航電子業務保持穩健運行,正在下沉子公司;衛星大數據業務彈性最大,若珠海這個樣本打造出來後,可在其他城市複製,預計明年至少發射5顆衛星,公司為此已融資10.8億;第三類業務是人工智能板塊,主要是致力於宇航人工智能芯片、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的研究與應用。

計算機視覺或成AI最快變現領域 六股掘良機

蘇州科達:業績穩定增長,業務有序擴張

蘇州科達 603660

研究機構:財富證券 分析師:何晨 撰寫日期:2019-03-22

公司業績保持穩定增長。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24.54億元,同比增長34.41%;實現歸母淨利潤淨利潤3.22億元,同比增長18.90%;扣除股權激勵費用5045.40萬元的影響後,實現歸母淨利潤為3.72億元,同比增長37.53%。同時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4股並派現1.00元(含稅)。

視頻會議業務平穩增長。視頻會議實現收入12.5億,同比增長34%;毛利率為67%,比上年同期下滑13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2018年開始公司為視頻會議系統提供配套LED小間距顯示屏,因此拉低了整體毛利率。扣除LED產品後,估測視頻會議系統營收增速在20%左右,毛利率與上年同期相比仍處於相對穩定的水平。

安防業務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視頻監控實現收入11.6億,同比增長34%,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的態勢;毛利率為52%,比上年同期提升1個百分點,主要為平臺產品增多帶來的結構性變化所致。以產品結構劃分,公司平臺產品實現收入9.2億,同比增長35%,高於公司的整體增速。公司經營處於有序擴張狀態。2018年公司繼續在人工智能等領域保持高強度的研發力度,全年研發支出5.8億,同比增長21.09%,佔應收比例達到23.63%並且全部當期費用化。2018年底公司員工人數4831人,比2017年增長1200人左右,主要的人員增長分佈在技術人員和銷售人員,也和公司當前加大人工智能技術投入、加大渠道下沉力度的戰略相對應。

盈利預測和估值。根據行業數據統計,2018年下半年以來政府招投標項目增速明顯提升。公司在行業內,尤其是公檢法領域具備良好的口碑和項目實施經驗,有望明顯受益於“雪亮工程”的實施推進。維持原有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別為1.14、1.40和1.68元,對應PE分別為22、18和15倍。給予公司2019年23-27倍PE,對應合理估值區間26.22-30.78元。維持公司“謹慎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安防行業競爭加劇,市場開拓不達預期。

計算機視覺或成AI最快變現領域 六股掘良機

大華股份:業績符合預期,海外毛利率回升

大華股份 002236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 分析師:胡又文,呂偉 撰寫日期:2019-03-21

業績符合預期。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236.7億元,同比增長25.58%;淨利潤25.29億元,同比增長6.34%;扣非淨利潤24.95億元,同比增長6.61%,2018年淨利潤處於此前預告變動幅度0%至15%中位數附近,符合預期。

海外毛利率環比回升,四季度銷售費用率提升蓄力未來。2018年公司海外業務毛利率為41.15%,較去年同期提升0.68個百分點,主要因下半年海外毛利率環比提升7.5個百分點至44.2%,預計主要因公司加強海外渠道管理和產品結構優化,同時受益於匯率趨穩。值得關注公司四季度銷售費用率14.9%,同比提升3.3個百分點,顯示公司正大力推進業務擴張,未來值得期待。

多項AI技術取得第一名。2018年,公司榮登KITTIVISION的2D人體檢測、2D/3D車輛檢測、場景流、光流、可行駛區域道路分割、實例分割(車輛、行人等實例)、MOT多目標跟蹤(車輛、人體)、PRCV2018大規模行人檢索競賽(圖片、系統測試)等13項榜單第一,人臉識別算法在NIST人臉識別競賽自然場景中排名國內廠商第一。在公安部舉辦的“道路車輛圖像特徵人工智能識別競賽”中,取得渣土車特徵檢測第一、駕駛員人臉識別第一、視頻事件檢測第二、車輛載人第三的佳績。

人工智能芯片研發初見成效。公司基於自研人工智能芯片,成功推出“睿智”系列經濟型人臉檢測攝像機、“慧”系列AI出入口抓拍相機等多個系列人工智能前端設備。2018年公司人工智能芯片研發項目獲得了國家工信部重大科技專項及杭州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項目的支持,為後續的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投資建議:公司作為全球安防龍頭企業之一,將是本輪“人工智能+安防”紅利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其積累的人工智能技術和市場渠道能力將賦予公司向多個新興行業橫向複製的優勢。預計公司2019-2020年EPS分別為1.02、1.31元,維持“買入-A”投資評級,6個月目標價20元。

風險提示:安防智能化市場拓展不及預期。

計算機視覺或成AI最快變現領域 六股掘良機

歐菲科技:圍繞光學主業發展,盈利水平持續提升

歐菲科技 002456

研究機構:東方財富證券 分析師:詹靜 撰寫日期:2019-02-01

【事項】 公司發佈2018年度業績快報,預計2018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4%。達430.50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23.64%,達18.39億元。

【評論】

光學產業升級趨勢確定,公司向上遊延伸鞏固技術實力。智能手機目前增長乏力,以雙攝、三攝為代表的光學創新是存量時代智能手機微創新的主旋律。公司作為手機攝像頭模組領域絕對的龍頭廠商,積極佈局新技術,是華為三款三攝手機模組的主供應商,並在2018年進入蘋果後置雙攝供應鏈。未來光學業務將成為公司的主要增長點,不久前公司更名回“歐菲光”,也體現了公司以光學業務為發展重心的決心。公司於2018年完成了對富士膠片鏡頭相關專利的收購,向上遊領域延伸,進一步提高了護城河。看好未來多攝模組出貨量佔比提高,上有鏡頭自給率提高給公司帶來的盈利能力增長。

屏下指紋2019年迎來爆發,film觸摸屏重煥生機。隨著全面屏手機滲透率進一步提高,屏下指紋模組出貨量有望快速增長,2019年屏下指紋手機出貨量可突破1億部。公司是全球最早實現屏下指紋識別模組量產的廠商,屆時公司有望憑藉屏下指紋模組彌補傳統電容式指紋識別模組營收的下滑,且盈利能力還會進一步提高。此外,隨著OLED在智能手機滲透率的提升,外掛薄膜式觸摸屏方案重煥生機。公司首次打破日本Nissha的壟斷,進入iPhone觸摸屏供應鏈,為LCD版新機供貨。未來公司觸摸屏業務有望保持穩定增長,且隨著良率提升,盈利水平還會進一步提高。

負債水平有所改善,暫無平倉風險。公司不斷優化客戶和產品結構,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本報告期內資產負債率約為72.32%,相比三季度降低了1個百分點以上,貨幣資金餘額約15.37億元,較2018年三季度有所改善。此外公司控股股東已取得南昌政府的紓困資金支持,首筆5億元資金已於2018年12月12日到位,未來預計還有10億紓困資金陸續到賬,暫無平倉風險。

根據公司業績快報內容,我們略微上調公司2018年營業收入至430.51億元,略微上調公司歸母淨利潤至18.39億元,預計公司18-20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30.51/567.38/673.98億元,歸母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8.39/33.09/46.10億元,每股盈利分別為0.68/1.22/1.70元,對應PE分別為14/8/6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三攝爆發不及預期;

大客戶業務不及預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