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如何制定規則防止AI失控

原文載於Wired,作者Tom Simonite

今年4月初,歐盟委員會發布了一系列AI指導方針,旨在讓歐盟5億公民都能使用值得信賴的AI技術。來自保加利亞的歐盟數字經濟和社會專員Mariya Gabriel稱之為“基於歐盟價值觀的堅實基礎”。

52位專家參與制定了這一系列指導方針,其中部分人認為,由於科技行業原因,方針訂立之初就存在不足。來自德國美因茨大學的哲學家Thomas Metzinger表示,制定這些方針的專家大多都會顧及行業利益。

Metzinger提到,他和專家組的另一名成員被要求起草一份AI技術禁用清單,其中包括自主武器,以及類似於中國正在開發的政府社會評分系統。但Metzinger稱,科技公司的盟友(工業界)後來說服了這個範圍更龐大的組織—歐盟,並敦促歐盟不應該在人工智能的使用上劃任何“紅線”。

Metzinger表示,這就破壞了歐盟藉此樹立一個頗具影響力榜樣的機會,並表明技術必須在明確的限制範圍內運用,就像當初的GDPR隱私保護規則一樣。他說:“現在一切都已準備就緒。”

正式草案於去年12月發佈,那些之前建議劃“紅線”的用途被當作“重點關注”的案例提出。Microsoft似乎很滿意這一轉變,儘管該公司在歐盟專家組中沒有自己的席位,但與Facebook、Apple和其他公司一樣,由行業組織Digital Europe代表其發表意見。

Microsoft負責歐盟政府事務的高級主管Cornelia Kutterer在對該草案的公開評論中表示:“歐盟將這些用途視為‘關注’,而非直接劃‘紅線’。” Microsoft對此未做進一步置評。

Digital Europe總幹事、專家組成員Cecilia Bonefeld-Dahl表示,專家組的工作是均衡的,在制定準則過程中並未向業界傾斜。“我們需要制定對的準則,不是為了阻止歐洲的創新步伐和限制公民福利,而是為了規避AI濫用的風險。”

圍繞歐洲AI準則的爭吵,只是一場可能在全球範圍內上演的激烈辯論的預熱,因為決策者正在考慮安裝AI“安全護欄”,以防止AI濫用對社會造成危害。科技公司對此饒有興趣,並且在某些情況下,這些科技公司似乎正試圖為自己的利益主導新“護欄”的建設。

今年5月,哈佛大學法學教授Yochai Benkler在《自然》雜誌上警示道,“業界已經採取行動,制定人工智能的科學、道德和法律準則。”

Benkler引用了Metzinger在該專欄中的經驗。他還與其他學者一起批評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一項計劃,該計劃旨在研究由亞馬遜聯合資助的“人工智能公平性”。亞馬遜雖然不會參與分配撥款的同行評審流程,但NSF文件顯示,亞馬遜可以要求款項接收人分享他們工作的最新信息,並且該公司將保留對所開發的任何知識產權的免版稅許可的權利。

亞馬遜拒絕就該計劃發表評論。一位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發言人表示,所有受資助而產生的工具、數據和研究論文均會向公眾開放。Benkler表示,該計劃就是一個例子,說明科技行業在社會管理和審查AI影響方面影響越來越大。他說:“政府工作人員需要重拾自己的使命感,成為行業力量不可或缺的制衡力量。”

在華盛頓州考慮限制面部識別技術的提議之際,Microsoft動用了公司的一些力量。該公司的雲計算部門提供上述技術,但Microsoft也表示,這項技術應該受到新的聯邦規則監管。

今年2月,Microsoft公開支持華盛頓州參議院正在審議的隱私法案,該法案反映了公司的首選規則,其中包括要求供應商允許外部人員測試其技術上的準確性或偏差。Microsoft反對一項更嚴格的法案,該法案將暫停地方和州政府使用面部識別技術。

到今年4月,就在Microsoft新增了更嚴格的面部識別編程語言後,公司才發現自己無意間觸犯了眾議院提出的法案,而Microsoft曾經一度支持該法案。眾議院提出的法案將要求公司在部署人臉識別技術之前須獲得單獨確認,以證明該技術一旦使用則應服務所有人,無論膚色或性別。

Microsoft政府事務主管Irene Plenefisch在作證時反對這一法案,她表示:“該法案事實上會扼殺面部識別技術,而該技術有許多有益的用途”,眾議院提出的法案暫時擱置。由於議員們無法就該法案在未來不同的走向達成一致,華盛頓方面試圖通過一項新的隱私法的努力宣告失敗。

Microsoft的一位發言人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在華盛頓採取的行動源於其“對面部識別技術進行嚴格監管,確保以負責任的態度使用該技術”的信念。

ACLU華盛頓分會的科技與自由項目主管Shankar Narayan表示,這一事件表明,科技公司正試圖引導議員們接受他們所青睞的、更寬鬆的AI規則。但是,Narayan也指出,結果並非總是如人所願。“我希望更多的政策制定者將這些公司視為需要監管的實體,併為消費者和社區的利益挺身而出。”他說。上週二,舊金山監管機構投票禁止市政府機構使用面部識別技術。

華盛頓的立法人員和Microsoft希望明年能再次嘗試就隱私和麵部識別立法。到那時,人工智能可能也會成為華盛頓特區爭論的話題。

上個月,新澤西州民主黨參議員Cory Booker、俄勒岡州民主黨參議員Ron Wyden和紐約州民主黨眾議員Yvette Clarke提出了名為《算法問責法》(Algorithmic Accountability Act)的法案,其中就對公司提出了要求,公司須評估AI系統及其培訓數據是否存在固有偏見,或者是否可能因歧視而傷害消費者。

數據與社會研究所研究員Mutale Nkonde參與了該法案起草過程中的討論。她希望藉此能引發華盛頓方面討論AI的社會影響,並表示是早就應該做的事情。

科技行業將成為人們談論的話題。Nkonde表示,在與立法人員討論人臉分析算法中的種族差異等問題時,科技公司已經向立法人員簡要介紹了人工智能技術如何造福社會,一些人對此感到頗為驚訝。

Google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向聯邦政府立法人員簡要介紹了AI。去年,Google母公司Alphabet在遊說上就花費了2,200萬美元,超過了其他任何一家公司。今年1月,Google發佈了一份白皮書,稱儘管這項技術存在風險,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現有的規則和自我監管就足夠了。

德國哲學教授Metzinger認為,歐盟仍可以擺脫業界對其人工智能政策的影響。目前,就歐盟委員會未來幾年數十億的投資計劃,制定AI指導方針的專家小組正為此出謀劃策,歐盟委員會希望通過該投資計劃增強歐洲的競爭力。

Metzinger希望用其中的一些資金建立一個新的研究中心,研究人工智能的影響和道德標準,並在整個歐洲開展類似的工作。他表示,如此一來,就有一批新的專家誕生,他們可以促進歐盟的AI道德準則不斷髮展,減少業界的影響。

科技公司如何制定規則防止AI失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