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名副其實的“活力新衢州 美麗大花園”'

""建設名副其實的“活力新衢州 美麗大花園”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姜家塢村通過土地綜合整治,發展一二三產高度融合的新田鋪田園康養綜合體項目,助推鄉村振興。圖為該項目一角。許軍攝

"建設名副其實的“活力新衢州 美麗大花園”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姜家塢村通過土地綜合整治,發展一二三產高度融合的新田鋪田園康養綜合體項目,助推鄉村振興。圖為該項目一角。許軍攝

建設名副其實的“活力新衢州 美麗大花園”

小城鎮綜合整治後的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九華鄉集鎮。徐燕飛攝

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近年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為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撐。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浙江省衢州市堅持黨建統領基層治理,構建鄉村振興美麗大花園建設體系,探索出現代鄉村發展之路

相對欠發達的地區如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地處錢塘江源頭的浙西衢州,作為浙江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通過頂層設計,從農房整治入手,系統推進“黨建治理大花園”(黨建統領+基層治理+鄉村振興大花園)建設,走出了一條“產村人文”融合發展的現代鄉村變革之路。

短短一年,在浙江省11個市黨政領導班子實績考核中,衢州市由原來的倒數第一躍升至全省第二,群眾滿意度居第一位。

用好黨建統領這把“金鑰匙”

——抓好以黨組織為核心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形成全方位覆蓋基層的工作網絡

在衢州市衢江區姜家塢村,拆除的圍牆被打造成景觀牆,豔麗的繡球花鋪滿村道。與半年前的怨聲載道不同,如今村民的臉上洋溢著笑容。

姜家塢的變化,始於村黨支部書記邵小青口中的“三千萬”精神:千難萬難,直面問題就不難;千言萬語,幹了才有話語權;千辛萬苦,百姓滿意就不苦。

姜家塢違建現象曾經屢禁不絕。“要群眾拆,黨員先拆;要黨員拆,幹部先拆。”邵小青說,道理講透,願景講明,政策講清,廣大群眾還是通情達理的。

規矩有了,制度才能高效。姜家塢狠抓網格支部建設,每天公開工作情況和計劃,健全“幹部聯黨員、黨員聯群眾”機制,壓實責任,讓每位黨員有事做。僅100多天,村幹部共解決、答覆問題89件,群眾滿意度達100%。

邵小青說,黨員聯戶走訪,形成一本“民意收集本”,老百姓有地方訴苦、表達訴求、提意見建議,打通了民意通道,工作推進也就順多了。193戶、23000多平方米違建順利拆除;510戶、3300多畝土地順利流轉;村道拓寬順利開工……

衢州市委書記徐文光告訴記者,在民營經濟高度發達的浙江,衢州屬於相對欠發達地區,但作為錢塘江源頭和全省大花園建設核心區,衢州的生態環境得天獨厚、農耕文化底蘊深厚,推進鄉村振興潛力無限。

振興先振“心”。衢州抓好以黨組織為核心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形成全方位覆蓋基層的工作網絡。

去年以來,衢州堅持黨建統領基層治理,構建鄉村振興大花園建設體系,形成“3752”頂層設計,即加強規劃佈局、政策資源、工作保障“三個統籌”,做好黨建、農房、集聚、資源、改革、產業、治理“七篇文章”,推動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五大振興”的全面振興同步振興,實現基層黨建全領域建強、全區域提升。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為更大力度把“黨建治理大花園”推向縱深,徐文光在最近召開的市委全會上發出“十問”,問的是市縣鄉村各級黨員幹部,“抓好黨建最大政績”真正理解了沒有?黨建“三個用來”真正用了沒有?一級為一級擔當了沒有……

黨建成為“金鑰匙”,各項工作有了強大助推器,進展更快。去年,全市休閒觀光農業產值28億元,省定775個薄弱村實現全面“脫帽”;在全球30多個國家100多個城市中,衢州以總分第一獲得“國際花園城市”稱號。今年一季度,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3%,增幅居浙江首位。

從“你幹我看”到“眾人拾柴火焰高”,從“低散亂”到“綠富美”,衢州的鄉村振興,從表面上看,人還是那些人,事還是那些事,但由於把“黨建統領”擺在前面,做實了作風、凝聚了人心、強化了落實。

牽住農房整治這個“牛鼻子”

——“拆”出速度、“整”出風景、“管”出長效、“建”出風貌、“創”出特色

6月10日,龍遊縣志棠村,72歲的老黨員邵志意向村裡遞交了“自願拆違書”。第二天,他自己動手拆了家裡的鋼棚。

6月13日,開化縣真子坑村,村民程貞發立字為據拆掉自家老宅,並帶動三兄弟一起拆違。

……

這是一場由最近召開的市委全會引發的“拆違行動”。通過視聯網、農村“大喇叭”,6月份的衢州市委全會直接開到了所有村(社)網格,全市6萬多名黨員幹部在家“親歷”市委全會。

看到和“先進村”的差距越來越大,邵志意很受觸動。他的“拆違書”很快感染了村裡的幹部群眾。市委全會結束當天,志棠村就提出:鄉村振興大花園建設,村幹部、黨員、村民代表帶頭拆!

農房整治,是衢州一直狠抓的“牛鼻子”工程。去年以來,衢州突出問題導向,將農房體系構建和風貌提升工作列入15項攻堅任務之一。

為什麼關注房子?為什麼把農民建房看作是鄉村振興大花園建設、農村高質量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的“主抓手”?

徐文光說,農民建房是鄉村大花園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是產村人文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檢驗基層治理能力水平的試金石。建房的背後,可以檢驗鄉村治理,倒逼鄉村振興。

衢州率先聚焦“一戶多宅”。各地摸清家底,建立農房信息“一戶一檔、一村一冊、一鄉一庫”以及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一本賬”“一個庫”“一張圖”。2018年,全市累計整治“一戶多宅”33214宗、343萬平方米,1261個行政村實現“一戶多宅”整治清零,完成率為95.24%。

農房整治後,新房怎麼建?徐文光說,要妥善處理好“拆”與“留”的關係,騰出村莊發展空間。例如,衢江區澗峰村將連片的100多幢百年以上的老宅統一規劃,並申報了傳統古村落保護項目。

“一戶多宅”,拆出2800餘萬平方米土地資源。龍遊縣士元村通過宅基地盤活、土地綜合整治、風情小鎮建設等工作,打造茶旅綜合體;柯城區前昏村利用土地整合開展“一村萬樹”項目,村集體收入由10萬元增至80萬元;常山縣渣瀨灣村去年舉辦了花海旅遊節,3天吸引遊客6萬多人。

“拆”出速度、“整”出風景、“管”出長效、“建”出風貌、“創”出特色,更多有鄉土味、煙火味、人情味的美麗鄉村掩映在衢州的青山綠水間,88個小城鎮成為佈局精善、環境精美、人文“精神”的“花園式”鄉村客廳。

把牢文化振興這顆“定盤星”

——農村文化“活”起來,農民精氣神提起來,鄉村振興變“起勢”為“勝勢”

一首村歌,讓江山市大陳村“火”了。

“有了村歌,村民就有了文化靈魂。”衢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錢偉剛告訴記者,用這種獨特的具有自身優勢的方法,既能實現鄉風文明、治理有效、薰陶村民,又能激發文化的力量。

大陳村黨支部書記汪衍君說,一首村歌,衍生出村莊振興的脈絡。伴隨歌聲,“媽媽”牌大陳面聲名顯赫,一年手工做面2000到3000噸,50多位村民把做面當成致富手藝。村裡的萃文小學舊址,改造一新成了養生精品酒店。通過統一品牌“大陳有禮”,村民們開始秀文化、賣文化。

一首村歌,唱出中國美麗幸福鄉村。該村獲得了“全國村歌示範基地”“中國村歌發祥地”“中國十大最美村莊”等榮譽,每年舉辦村歌培訓和展演100多場。

距大陳村百餘公里的開化縣豐盈坦村,也是“文化治村”的受益者。原本連村書記都沒人願意幹的後進村,現在山清水秀民富人和。大家覺得,這是因為村裡幹了件大事,匯聚起了的民心。

2014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程義法,是從學校退職的校長。那時,全村146戶人家,只剩下老人、婦女和小孩留守,村裡糾紛不斷。

第一次村民代表大會,程義法把箭頭指向工程亂包現象,白紙黑字寫下三條規矩:班子成員絕不以私人名義承包任何一項工程;所有工程用工,必須全體村民輪流;所有鄰里爭議必須當面處理解決,背後不議論他人是非。

立了規矩,順了民心。第二年,重修文化禮堂,公告貼出不到一週,村民們就自覺將雜物清空,辦起“詩禮之家”“鄉村大舞臺”“老年幸福食堂”,開展家規家訓禮教、村規民約禮範、道德風尚禮化、黨員幹部禮育行動,文化禮堂成了全村的幸福家園。

豐盈坦的禮,既是文化之禮,更是發展之禮。村裡成立了旅遊公司,生態茶園、竹園和茶文化體驗中心陸續啟動,村民以土地入股,建成後由村集體統一經營。截至去年底,村集體收入從零到18萬元、村集體資產從零到500萬元。

錢偉剛告訴記者,鄉村振興,關鍵要注入文化之“魂”。沒有文化自信,就沒有鄉村振興。只有農村文化“活”起來,農民精氣神提起來,鄉村振興才能真正變“起勢”為“勝勢”,建設名副其實的“活力新衢州、美麗大花園”。

原標題:以黨建為統領建設美麗大花園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經濟視野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