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這幾個月已經有很多朋友和我說,你們怎麼不在區塊鏈方面做點事呢,這很適合你們啊,然後把我批判一番。雖然我一直置身局外,但是後來覺得自己的博士論文主要就是關於分佈式共識的,而現在很多人喜歡把這個詞掛在嘴邊,好像成了大家都懂的東西,要是我不花些時間研究一下加密貨幣和區塊鏈也說不過去,有成為井底之蛙的風險。

幾個月過去了,這個領域的熱度在不斷上升。就在我喝著咖啡寫下這段話的時候,旁邊一桌就是幾個從大公司出來創業的人在談論著區塊鏈。我一直想找時間寫篇文章把過去這段時間的所得總結一下,但是積累下來的內容越來越多,卻找不到時間寫一篇很長的文章。加上水平有限,也不能很好地把許多關係複雜的內容組織到一起,所以就分為幾篇吧。第一篇是比較通俗,對普通人也比較重要的話題。技術層面的問題等下一篇再討論吧。

對衝基金 Bridgewater 的創始人 Ray Dalio 在反思他早年犯過的錯誤時曾經說「我再次認識到了學習歷史的價值。這次發生的事無非是歷史的又一次重複而已。」那麼我們就先看看歷史吧。

很多批評者把比特幣/加密貨幣的熱潮和十七世紀荷蘭的鬱金香狂熱相比,其實離我們更近的一些事更有可比性。

十八世紀的時候一家叫 South Sea Company 的公司在英國成立了。這家公司成立的原本目的是為了幫助政府重組國債,作為交換,政府賦予了它在南美洲進行海上貿易的獨家權益(因此名稱就叫南海公司)。而當時南美洲的航路都被正在與英國交戰的西班牙控制著,這個公司的策劃者們都明白,除非西班牙人腦子進水,否則根本沒有與南美進行貿易的可能。然而在這家公司成立的對外 PR 裡充滿了對未來南美海上貿易帶來的巨大財富的宣傳,他們的總部在倫敦一個奢華的大 house 裡以便對外塑造高大上的形象。因為國債可以直接置換這家公司的股票,有內部消息的人都提前購買大量國債,在南海公司成立的時候置換為價格翻倍的股票。

差不多在同時,在海峽對岸的法國,有個因殺人而流亡的英國人 John Law(他的姓似乎有點諷刺意味)成立了一家密西西比公司。他的目的是發行一種新的紙幣來替代當時的傳統貨幣(看來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了比特幣推崇者那裡)。雖然沒有任何邏輯上的原因,密西西比的股價在市場宣傳和投機者的推動下兩年增長了 20 倍,在市值最高時超過了法國全國的金銀總值的 80 倍。

密西西比公司股票不斷突破新高的消息傳回英國,英國人覺得怎麼能讓錢都被法國人賺了呢,於是股價也正在攀升的南海公司成了應對的答案。大股東們決定充分利用他們的名聲和資源,南海公司宣佈購買英國的所有國債。為了讓相關的法案能夠通過,他們給議員、貴族、皇親送了很多新股的期權,把他們的利益和股價綁定。在此之前南海公司股價是 130 英鎊,法案通過後增發新股時價格變成了 300 英鎊。由於股票供不應求,很多投資者甚至發生了衝突。公司很快又以 400 和 550 英鎊的價格發行了新股,為了降低投資門檻,還允許分期付款。股價最終超過了 1000 英鎊。後來的作家描寫南海公司的一個董事時說「他左手拿著聖經,右手拿著賬本,儘量不讓左手知道右手在做的事。」

由於大眾對於股票的狂熱,僅靠南海公司已經滿足不了需求,於是投資者開始尋找其他自己能參與的新項目,而各種迎合這些投資需求的新股也應運而生。這些招股書描述的項目要麼沒有實際需求,要麼根本無法實現。比如從西班牙進口英國本來就有的騾子、海水淡化、為私生子建醫院、從鉛裡提取銀、從黃瓜提取陽光、發射方形炮彈的武器、製造永動機等。共同的特點是他們都對投資人許諾了高額的回報。有一些比較「清醒」的項目推廣者在圈到錢後就很快離開英國去了歐洲大陸,投資者再也沒見過他們。

最終南海公司的董事和大股東們開始大量出售股票,消息傳出後價格開始斷崖式地大跌。政府官員用盡各種方法也沒有能阻止市場信心的崩潰。同樣密西西比公司的股價也開始暴跌,人們終於認識到發行新的貨幣並沒有創造價值。英國政府為了保護民眾通過了「泡沫法案」,之後的一百多年裡英國的公司都被禁止發行股票。

"

過去這幾個月已經有很多朋友和我說,你們怎麼不在區塊鏈方面做點事呢,這很適合你們啊,然後把我批判一番。雖然我一直置身局外,但是後來覺得自己的博士論文主要就是關於分佈式共識的,而現在很多人喜歡把這個詞掛在嘴邊,好像成了大家都懂的東西,要是我不花些時間研究一下加密貨幣和區塊鏈也說不過去,有成為井底之蛙的風險。

幾個月過去了,這個領域的熱度在不斷上升。就在我喝著咖啡寫下這段話的時候,旁邊一桌就是幾個從大公司出來創業的人在談論著區塊鏈。我一直想找時間寫篇文章把過去這段時間的所得總結一下,但是積累下來的內容越來越多,卻找不到時間寫一篇很長的文章。加上水平有限,也不能很好地把許多關係複雜的內容組織到一起,所以就分為幾篇吧。第一篇是比較通俗,對普通人也比較重要的話題。技術層面的問題等下一篇再討論吧。

對衝基金 Bridgewater 的創始人 Ray Dalio 在反思他早年犯過的錯誤時曾經說「我再次認識到了學習歷史的價值。這次發生的事無非是歷史的又一次重複而已。」那麼我們就先看看歷史吧。

很多批評者把比特幣/加密貨幣的熱潮和十七世紀荷蘭的鬱金香狂熱相比,其實離我們更近的一些事更有可比性。

十八世紀的時候一家叫 South Sea Company 的公司在英國成立了。這家公司成立的原本目的是為了幫助政府重組國債,作為交換,政府賦予了它在南美洲進行海上貿易的獨家權益(因此名稱就叫南海公司)。而當時南美洲的航路都被正在與英國交戰的西班牙控制著,這個公司的策劃者們都明白,除非西班牙人腦子進水,否則根本沒有與南美進行貿易的可能。然而在這家公司成立的對外 PR 裡充滿了對未來南美海上貿易帶來的巨大財富的宣傳,他們的總部在倫敦一個奢華的大 house 裡以便對外塑造高大上的形象。因為國債可以直接置換這家公司的股票,有內部消息的人都提前購買大量國債,在南海公司成立的時候置換為價格翻倍的股票。

差不多在同時,在海峽對岸的法國,有個因殺人而流亡的英國人 John Law(他的姓似乎有點諷刺意味)成立了一家密西西比公司。他的目的是發行一種新的紙幣來替代當時的傳統貨幣(看來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了比特幣推崇者那裡)。雖然沒有任何邏輯上的原因,密西西比的股價在市場宣傳和投機者的推動下兩年增長了 20 倍,在市值最高時超過了法國全國的金銀總值的 80 倍。

密西西比公司股票不斷突破新高的消息傳回英國,英國人覺得怎麼能讓錢都被法國人賺了呢,於是股價也正在攀升的南海公司成了應對的答案。大股東們決定充分利用他們的名聲和資源,南海公司宣佈購買英國的所有國債。為了讓相關的法案能夠通過,他們給議員、貴族、皇親送了很多新股的期權,把他們的利益和股價綁定。在此之前南海公司股價是 130 英鎊,法案通過後增發新股時價格變成了 300 英鎊。由於股票供不應求,很多投資者甚至發生了衝突。公司很快又以 400 和 550 英鎊的價格發行了新股,為了降低投資門檻,還允許分期付款。股價最終超過了 1000 英鎊。後來的作家描寫南海公司的一個董事時說「他左手拿著聖經,右手拿著賬本,儘量不讓左手知道右手在做的事。」

由於大眾對於股票的狂熱,僅靠南海公司已經滿足不了需求,於是投資者開始尋找其他自己能參與的新項目,而各種迎合這些投資需求的新股也應運而生。這些招股書描述的項目要麼沒有實際需求,要麼根本無法實現。比如從西班牙進口英國本來就有的騾子、海水淡化、為私生子建醫院、從鉛裡提取銀、從黃瓜提取陽光、發射方形炮彈的武器、製造永動機等。共同的特點是他們都對投資人許諾了高額的回報。有一些比較「清醒」的項目推廣者在圈到錢後就很快離開英國去了歐洲大陸,投資者再也沒見過他們。

最終南海公司的董事和大股東們開始大量出售股票,消息傳出後價格開始斷崖式地大跌。政府官員用盡各種方法也沒有能阻止市場信心的崩潰。同樣密西西比公司的股價也開始暴跌,人們終於認識到發行新的貨幣並沒有創造價值。英國政府為了保護民眾通過了「泡沫法案」,之後的一百多年裡英國的公司都被禁止發行股票。

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歷史的重演

南海公司股價

類似的事情在現代還出現過很多次,比如上世紀 60 年代美國股市的「電子泡沫」(Tronics Boom)中,任何與「電子」或者「硅」概念沾邊的股票馬上就能身價倍增。世紀之交的 .com 泡沫導致的股災大部分人都熟悉,就不再贅述了。從鬱金香狂熱開始,每一次都對所在國的經濟造成很大沖擊,需要很長時間恢復。

對於過去一段時間加密貨幣圈子裡的事件比較熟悉的人恐怕看上面這些文字的時候都會有一種熟悉感。加密貨幣熱和上面的事件有一些顯著的共同點。

這些事件中都有一些民眾並不瞭解的新事物來刺激他們對於新財富的嚮往,比如新大陸,比如電子技術和硅,比如互聯網,又比如加密貨幣和區塊鏈。在電子泡沫發生時,有一家賣鞋帶(shoelace)賣了 40 年的公司,叫做 Shoelace, Inc.(好直接的名字)。它把自己的名字改為 Electronics and Silicon Furth-Burners 之後,股價馬上翻了將近三倍。這個名字的精華還不在於同時包含了 Electronics 和 Silicon,而是有 furth-burners。因為沒人知道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更增添了它的神祕感。所以長島冰茶公司改名為「長區塊鏈公司」(題圖),或者柯達宣佈發行柯達幣以後馬上能股價翻倍也就毫不奇怪了。

另外在這些事件中,普通投資者都因為害怕錯過發財的機會而對投資對象產生了盲目的信任,能忽略幾乎所有警示風險的信號。電子泡沫發生時已經有 SEC 這樣的監管機構,所以企業不能像南海公司那樣完全把投資者矇在鼓裡了,很多招股書裡都用大寫字母印著類似這樣的一段風險提示:

WARNING: THIS COMPANY HAS NO ASSETS OR EARNINGS AND WILL BE UNABLE TO PAY DIVIDENDS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THE SHARES ARE HIGHLY RISKY.

警告投資者,這家公司沒有資產、沒有收入,什麼都沒有,在可預見的未來也沒法分紅,投資有高度風險。然而大部分投資者不會仔細看招股書,看了的也很快忽略了。2017 年著名的 EOS Token 的購買協議是一篇奇文。所有人都應該讀一讀,只有 15 頁,不算很長。裡面有一個和上面類似但是更加露骨的條款基本歸納了全文的要旨:

EOS TOKENS HAVE NO RIGHTS, USES OR ATTRIBUTES. The EOS Tokens do not have any rights, uses, purpose, attributes, functionalities or features, express or implied, including, without limitation, any uses, purpose, attributes, functionalities or features on the EOS Platform. Company does not guarantee and is not representing in any way to Buyer that the EOS Tokens have any rights, uses, purpose, attributes, functionalities or features.

裡面告訴購買者,EOS token 沒有任何權利、用途、屬性、目的、功能,公司也不做任何保證。當然,在這個協議的另外一個條款裡規定公司對出售 token 得到的收入有完全支配權。也就是白紙黑字地告訴購買者,你把錢給這家公司,錢花在哪裡你管不著,而你得到的東西一點用也沒有,和這家公司也沒有任何關係。這個協議同時規定了如果因為 token 引起任何問題,購買者要立即給以公司免責,購買者也不能對公司進行集體訴訟。EOS 的大股東李笑來大概是覺得反正投資者都不太看文檔,看了也看不懂,所以做 press.one ICO 的時候連白皮書也懶得寫了。

一個鏈圈大佬說 ICO 主要靠投資者和公司之間的共識和信任。區塊鏈的支持者一直說區塊鏈能解決信任的問題,讓缺乏信任的陌生人也能做交易。然而各種區塊鏈 vaporware 的 ICO 卻要依賴於投資者的盲目信任,這實在是諷刺。這種信任的基礎是人性的貪婪,當它遇到了人性中的操縱性和欺騙性,殘酷的事情就發生了。

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每次市場的短暫狂熱就是一個零和遊戲,財富從大眾轉移到操縱市場的人手中,有輸家自然就有贏家。雖然普通投資者似乎沒有好好學歷史,把教訓忘得很快,但是那些手持屠刀割韭菜的人倒是以史為鑑的。從南海公司給政客貴族送期權,到 ICO 主體送 token 請大佬站臺,無非就是通過利益輸送把這些有資源的人和自己綁在一起,一起把價格炒高。等到股票或者 token 在二級市場發行賣給普通投資者的時候,價格已經翻了很多倍,這些人已經賺到錢了,發行主體以後業績如何對他們影響不大。

要是有人義正辭嚴地對你說 ICO 是一種金融創新,是一種比傳統 VC 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融資方式。你為自己的守舊和阻礙創新慚愧之餘也要考慮一下自己是站在資金流動的哪一方。有一箇中國的 ICO 把融資效率做到了極致,在你打開他們白皮書的同時,裡面包含的木馬就會自動找到你的 ETH 錢包並把餘額全部轉出,這才是真正的「智能合約」呢。

正規金融市場的監管機制和 IPO 的門檻是在一次次泡沫和狂熱的慘痛教訓中逐步建立起來的,他們的目的不是遏制創新,而是保護守規則的投資者。

有的人說現在的區塊鏈就像 2000 年的互聯網,有泡沫才有創新,都是合理和必然的。他們把本末倒置了。互聯網泡沫之後確實有像 Google 這樣有真實價值的公司存活並發展壯大了,但是他們的發展並不是泡沫的結果。相反,好的公司在一個良性的商業環境裡只會發展得更好。泡沫是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環境,會促使一些公司加入到沒有商業道德的投機中去。泡沫往往和新事物並生,只是因為有新概念出現時大眾的心理比較容易被利用而已。至於區塊鏈這個新概念是否真的是本質上的創新,能不能實際創造價值,我有空寫下一篇文章時再從技術和應用上分析。

普通投資者也並不都是傻子,很多人其實知道事情的本質,只是他們相信更多的人比他們傻,或者相信更多的人有同樣的想法,所以價格會繼續上漲。這被稱為 Bigger Fool Theory。如果你已經在二級市場買了某種 coin 或者 token,千萬別被這個詞冒犯了。畢竟史上最有智慧的人之一牛頓也在南海泡沫中輸得傾家蕩產。

我算得出天體的運動,卻算不出眾人的瘋狂 --- 伊薩克·牛頓,南海泡沫破滅之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