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當下困難,未來可期!

DeFi,英文為Decentralized Finance,即分佈式金融,也可以理解為去中心化金融。必須要明確的一點,這個概念是建立在區塊鏈blockchain作為底層研發技術的基礎上面的。

Defi,是一個相對於現有的金融體系、科技金融的概念。以區塊鏈的分佈式特性來看,現有的金融體系屬於中心化的金融,有一個明確的金融機構作為運營主體,如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和其他理財公司等,是一種中介化的資產/資金匹配的服務。中心化的金融,發展到現在,是世界最主流的金融模式,同時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利用信息不對稱、資金優勢等操縱市場,甚至篡改交易數據、監守自盜的情況,引起信任危機,這樣的案例非常多。

在談DeFi之前,來看下FinTech(Finance Technology),即金融科技。金融科技更多是作為互聯網的產物,旨在以科技手段提高金融交易的效率。比如其中的佼佼者支付寶,就是以FinTech減少了用戶與銀行間繁複的交易流程,以少量的費用換取了用戶交易的便利。

DeFi,當下困難,未來可期!

而DeFi,就是區塊鏈時代的產物,利用區塊鏈的技術,其解決的問題與FinTech所解決的有本質上的不同。簡而言之,當用戶所需要的交易效率問題被FinTech解決後,對於金融交易隱私安全的進一步需求,則交給Defi解決。

DeFi的應用逐步豐富完善

DeFi應用項目中最早也最出名的非MakerDAO莫屬,可以說是一款殺手級的產品。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意為去中心化自治組織,MakerDAO是DAO項目之一,該項目成立於2014年,是以太坊上的自動化抵押貸款平臺,也是穩定幣Dai的發行方。穩定幣Dai由鏈上資產足額抵押擔保發行,和美元保持1:1錨定。用戶可以通過在MakerDAO平臺上建立一個抵押債倉(CDP),它是一個智能合約,可以讓用戶通過存入有價值的抵押品來借Dai。用戶可以通過兌換Dai或者抵押借Dai,無中心化風險地獲得避險資產和流動性。

DeFi,當下困難,未來可期!

MakerDAO只是DeFi應用的一個典型案例,DeFi的應用和服務目前已近有很多,上圖是一個大致的整理。

整體而言,DeFi的應用包括:穩定幣、去中心化交易所、錢包、支付網絡、借貸和保險平臺等。比如關鍵的基礎設施、市場和投資引擎,整個DeFi生態系統都在蓬勃發展。預計全球DeFi的產業總值,在2019年底將達到5000億美金。

DeFi未來前景廣闊,當下困難重重

DeFi項目的底層是智能合約,而通過這些智能合約產生的產品具有互操作性、不需要第三方中介的信任機制,這些都是傳統金融和FinTech不具備的。目前DeFi產品發展迅猛,短時間內項目已逾千個。整個生態呈現出蓬勃的生機。這些DeFi產品,一類是開放式的金融平臺,它使世界各地的個人無需通過中介,就能參與新的和改造的金融系統;另一類是通過實施分佈式的金融解決方案,來改造現有的中心化金融機構。

但是,DeFi產品和其他區塊鏈應用一樣,存在著很多落地問題,如准入門檻高、用戶體驗差等。由於各種原因,DeFi產品更像是以犧牲用戶體驗和效率來換取去中心化的隱私安全和信息對稱。

同時,DeFi的安全問題也值得注意。2016年的DAO事件、2018年Blockchain APT遭到黑客攻擊,不論是DeFi還是其他區塊鏈項目都面臨著各種安全威脅。另外,很多DeFi公司都是初創小企業,不論是經驗、技術或者資金實力都存在短板,代碼審核、智能合約驗證和交易基礎設施等,出現瑕疵也很難避免。

投資大鱷已瞄準DeFi項目

早在17年,DeFi項目的資方中已經陸續出現瞭如紅杉資本中國、IDG資本等風投大鱷的身影。紅杉資本主要投資了Iost、火幣、比特大陸、Filecoin、Orchid Protocol、UgChain、Polychain Capital、Metastable以及Orchid Labs等Defi項目。據報道,近期DeFi項目Compound創始人Robert Leshner成立的專門針對加密項目的基金Robot Ventures已從貝恩資本(Bain Capital)及Ripple的Xpring獲得了數百萬美元的資金。

普通投資者進入市場更多是處於好奇心或投機心理,但傳統VC進入DeFi市場無疑是強心劑,至少要先把賽道先站住。

雖然道路曲折,DeFi將怎樣發展,確實充滿著太多不確定性,DeFi的從業者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開展實踐,特別是監管層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