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股份不賣了?疑嫌估值不夠,淡馬錫或擱置出售'

"

導讀:早在3月,業界就傳出消息,淡馬錫擬通過出售所持屈臣氏10%股份,獲得約30億美元資金。當時,包括騰訊、阿里在內的中國互聯網巨頭或考慮競購。近半年過去,阿里巴巴和騰訊似乎一時半會兒不能“入手”屈臣氏了。

日前,外媒報道稱,淡馬錫擬在推遲出售所持有長和旗下屈臣氏集團的少數股權。而關於此次擱置出售的原因,有關知情人士稱,可能是未能與潛在買家就估值達成一致有關。

資料顯示,淡馬錫目前持有屈臣氏25%股權。這些股權於2014年3月與長和締結屈臣氏業務策略聯盟,向長和購入,涉資440億港元。但淡馬錫的入股,並沒有遇上屈臣氏“最好的時光”。公開財報顯示,2015年以前,屈臣氏在中國市場一直都維持著兩位數增長,從2016年開始,屈臣氏中國市場營收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下滑4%,同店銷售額也下降了10%,這是屈臣氏進入中國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而這種負增長一直持續到2019年上半年。

"

導讀:早在3月,業界就傳出消息,淡馬錫擬通過出售所持屈臣氏10%股份,獲得約30億美元資金。當時,包括騰訊、阿里在內的中國互聯網巨頭或考慮競購。近半年過去,阿里巴巴和騰訊似乎一時半會兒不能“入手”屈臣氏了。

日前,外媒報道稱,淡馬錫擬在推遲出售所持有長和旗下屈臣氏集團的少數股權。而關於此次擱置出售的原因,有關知情人士稱,可能是未能與潛在買家就估值達成一致有關。

資料顯示,淡馬錫目前持有屈臣氏25%股權。這些股權於2014年3月與長和締結屈臣氏業務策略聯盟,向長和購入,涉資440億港元。但淡馬錫的入股,並沒有遇上屈臣氏“最好的時光”。公開財報顯示,2015年以前,屈臣氏在中國市場一直都維持著兩位數增長,從2016年開始,屈臣氏中國市場營收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下滑4%,同店銷售額也下降了10%,這是屈臣氏進入中國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而這種負增長一直持續到2019年上半年。

屈臣氏股份不賣了?疑嫌估值不夠,淡馬錫或擱置出售

面對這種疲軟,2019年3月,彭博社報道稱,淡馬錫擬出售所持屈臣氏約10%股份(價值約30億美元,200億人民幣),知情人士透露,騰訊可能會聯手一些投資基金共同收購屈臣氏的股份,阿里巴巴也對收購屈臣氏股份感興趣;淡馬錫將會邀請潛在買家參加當月的管理層介紹會,最終決定尚未作出;同時,潛在買家不一定會接受報價,估值預期差異可能會影響最終成交,而淡馬錫方面不排除繼續保留屈臣氏股份。

談判至今,隨著未能與潛在買家就估值達成一致,淡馬錫暫停出售進程的消息浮出水面,似乎也驗證了近年來屈臣氏業績疲軟的現實正在影響其品牌估值。

據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實業(00001.HK)2019上半年業績數據顯示,屈臣氏全球銷售額達831.6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733.5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及EBIT(息稅前利潤)分別增加9%及10%;中國區銷售額達123.12億港幣(約合人民幣110.35億元),基本與2018年上半年中國區銷售額123.53億港幣(約合108.21億人民幣)持平。

不過,財報中顯示,屈臣氏中國同比店鋪業績終於恢復增長,2019上半年同比店鋪銷售額增長2.2%。這個指標的增長意味著,屈臣氏不再僅僅依靠增加門店數量來提升總體銷售業績,擺脫了“門店加速擴張但單店產出持續下滑”的尷尬處境。這也是2015年該指標出現負增長以來,屈臣氏中國門店同比店鋪銷售額首次出現正增長。同時,屈臣氏中國貢獻了15.05%,佔比有所提升。

據悉,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的零售部門由屈臣氏集團旗下公司組成,以店鋪數目而言,已經是亞洲和歐洲最大的保健和美容產品零售商,擁有超過1.3億會員。近年來,雖然業務疲軟,但在面對市場變化,新零售興起的壓力時,也在積極轉型,在內地市場也頻頻試水新業務,拓寬業務渠道,尋找利益增長點。而此次2019上半年業績小幅回緩,似乎也為其後的繼續改革發展注入了動力。

此次屈臣氏估值存在差異,除了其近年來在市場的表現之外,有關人士稱還與中國香港本地市場動盪和圍繞英國脫歐的不確定因素有關。

有聲音認為,此次淡馬錫因估值存差異,或擱置出售屈臣氏股份的事情應該辯證看待。淡馬錫或許會因屈臣氏業務的持續回緩和政治局面的逐漸穩定,而獲得更多潛在的利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