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湖,怎麼變化?'

"


"


龍湖,怎麼變化?


文|內幕君

秦昭王晚年,任範睢為相,推行他的“遠交近攻”,把鬥爭重心放在身旁的三晉。

這樣有個好處,每打下一片土地,秦國都能直接管轄。慢慢的,餅就攤大了。

秦昭王后,迎來兩任短命君主,一共只站了4年崗。後來的後來,他兒子的孫子秦始皇上位,也這麼幹,先攻趙魏韓,後取燕楚齊,最終完成一統。

秦人用實踐告訴我們一個真知:保持定力很重要。

不過,在求快、善變、跟風的地產圈,少有房企做得到,很多中小房企三年一個戰略,一年一個節奏。

這裡頭,龍湖算是比較“長情”的。

2019年是龍湖上市第十個年頭,幾天前的半年度業績會上,記者問吳亞軍有什麼感想,吳亞軍說:

時間過得還挺快的。

接著補充道,我們一直按照自己的戰略走。

1

3年前說起長租公寓,很多房企兩眼放光,提著錢就進場了。

兩年多時間,百強房企中殺入這一領域的,多達3成,湊起來可以開十桌歡樂鬥地主。

但是今天,再跟他們談長租公寓,多數會告訴你,網絡不好,我先下線了。變心如變臉,賊快。

沒幾家有底氣說:不要走,決戰到天亮。

2018下半年以來,行業第一輪大洗牌,不少房企倦意流露,要麼剝離,要麼放緩。

於是出現了一道奇怪的風景線:有的在爆雷,有的在爆發。

最近房企半年報陸續發佈,只有龍湖和招商披露了公寓的規模和租金。

截止上半年,“冠寓”累計開業數量超6萬間,實現租金收入4.3億元,同比增長207%。在規模排行中,龍湖與萬科、旭輝穩居房企系前三。

半年度業績會上,龍湖CEO邵明曉透露,冠寓明年開始持平或微利。

大家都知道,風口追了三年,長租公寓還難言起飛,只要不虧就是賺。連老大哥萬科都表示壓力大,目前還在虧損。

龍湖能夠異乎尋常,走出一條上揚線,正是得益於「持久的定力」。

一些房企萌生退意時,龍湖明確表示,長租公寓仍將是集團的四個主航道之一,和地產開發、商業運營、智慧服務並重。

從2016年踏足長租開始,冠寓在產品、運營上持續優化,“核桃”、“松果”、“豆豆”三大產品線全面落地,分別針對金領、白領和藍領。

別人還在猶豫做不做時,龍湖已經研究起00後的居住需求了。

冠寓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其租戶的主力人群是90後,佔比高達64%,另外有3%的00後。

通過不斷深挖人群屬性和租住需求,繼而更新產品和服務,切入各細分市場,成為冠寓業績爆發的關鍵。

另外,低成本的融資優勢,也是龍湖傍身利器。

2

7月,龍湖宣佈發行2019年住房租賃專項公司債券(第一期),發行規模為20億人民幣,五年期債券票面利率低至3.9%。

羨煞同行。

融資全面緊縮的大背景下,能夠大規模低成本融資的,往往是央企、國企,民營企業得靠自己,用綜合實力說話。

目前,融資成本能夠維持在5%以內的,不超過5家,且清一色是華潤、保利、中海這樣的國家隊。

山丹丹花開紅豔豔,龍湖是唯一的民企。

截至6月底,龍湖綜合借貸總額為1400.5億,平均借貸成本低至4.56%,只比華潤高出0.06%,低於保利的4.99%。

而且龍湖沒有用過非標、影子銀行和信託這些貴錢,從淺層說,這是企業的自律,往深了說是不差錢。

從債務結構來看,有息負債中,龍湖一年內到期債務是137.6億,只佔總債務的比例9.8%,現金短債比為4.22,即在手現金除以一年內到期債務。

這是個相當優秀的指標。

根據地產標準學院發佈的《2018中國規模房企現金短債比排行榜》顯示:

80家上市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平均為1.73。

地產下行週期,融資成本的分化,將加速房企分化。

決定房企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3


龍湖常被業內稱為“均好生”,規模、盈利能力、負債四平八穩。

今年上半年,龍湖的表現,除了一如既往的“穩”,還有穩中“爆發”。

1-6月實現合約銷售1056.2億,同比增長8.8%,穩居行業前十,達成全年銷售目標48%;實現營業額385.7億元,同比增長42.2%,連續三年增速突破30%;歸屬於股東淨利潤為63.1億元,同比增長26%,毛利率連續三年維持在30%以上,達到32.6%;新增50幅土地,總建924萬方,淨負債率依然維持低位,僅為53%。

除此之外,已售但未結算的合同銷售額還有2470億,意味著龍湖未來的核心利潤會持續,並且穩定增長。

這點同樣遠勝同行。

已經公佈半年度業績的近百家上市房企中,超過30家出現利潤下滑。

業績會上,有記者問邵明曉,全年目標2200億會不會太保守了?

“世茂要重回前十,龍湖沒壓力嗎?”

邵明曉回答,龍湖會按自己的節奏走,穩步推進。其定力可見一斑。

做得到的,往往是強者。

去年女排世錦賽,複賽階段,中國遭遇美帝。賽前,網友說只要能拿一局就算贏。畢竟12年來,咱沒在大賽中勝過人家。

結果郎家軍剃了人家一個光頭。賽後記者問郎平,戰爭苦主有祕訣嗎?

鐵榔頭說,有啊:

不管領先還是落後,都按自己的節奏,往死裡打。

龍湖商業爆發,背後也是這個“祕訣”。

2011年,龍湖定下“持商業”,8年多來,集團每年按回款的10%作為上限持續播種,最終收穫碩果。

2017年,龍湖商業收租25.3億。2018年,這一數據改寫為36個億(不含稅),同比增長42%。 今年上半年,龍湖商場租金收入21.2億,同比增長25.7%。

截止日前,龍湖商場的開業數量是30家,到2020年,累計開業商場數量將超過50家,有望收租60億。

縱觀當下,零售低迷,商業地產競爭白熱化。龍湖商業能夠逆勢增長,靠的自然不是運氣。

是厚積薄發。

而龍湖厚積的前提是「不變」,是「定力」,就像九陽真經的口訣說的: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