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原創 |《說戲》第一季第1輯—張寶英:我和“秦香蓮”

張寶英:在繼承和發展中錘鍊鮮活的“秦香蓮”

編者按:豫劇崔派四大悲劇之一的《秦香蓮》傾注了崔蘭田先生的畢生心血,其渾厚深沉、哀怨悽婉的聲腔以及質樸無華、含蓄蘊藉的表演打動了無數觀眾。1979年,崔派高足張寶英在電影《包青天》中成功塑造了“秦香蓮”一角,真正意義上接過恩師傳過來的接力棒,並結合自己高音的優勢,為秦香蓮的人物性格里更增添了幾分不卑不亢的剛烈。張寶英用幾十年的藝術實踐不斷豐富著對於秦香蓮這個人物的解讀,既經歷了中年時期“雪裡梅花耐霜寒”的不畏強權,又有老年時期“為兒女我情願禮讓當先”的寬容大度。從中年到老年,由傳承到創新,一個角色,一生深情!

進步原創 |《說戲》第一季第1輯—張寶英:我和“秦香蓮”

秦香蓮衝破封建,不是說她是一個沒文化的人,她還是很懂得怎樣去說服人。根據這些,我覺得給演員提供一個塑造人物的變化。秦香蓮賢惠、樸實。

當時拍電影時並沒有體會那麼深,但是隨著舞臺的演出,隨著自己年齡的成長,越演這個戲,我覺得它的份量越重。這個人物是以唱為主,你唱的時候,把這個情感發自內心的唱,你比如那些淚,那些淚都不是假的,我一般演出,演一場戲感到身心累,就是感覺到用真摯這種感情,我就是覺得說演員動真情。觀眾看了以後他也是受教育的。它同時臺上臺下起到一種共鳴的作用。

進步原創 |《說戲》第一季第1輯—張寶英:我和“秦香蓮”

進步原創 |《說戲》第一季第1輯—張寶英:我和“秦香蓮”

“闖宮”時秦香蓮對陳世美抱有很大的希望,最後哀求他把兩個孩子留下。在這場戲中,秦香蓮是以賢惠的妻子這種姿態去說服,用很貼切的話,比如說你別管我的死活,哪怕我就是死在溝裡了,只要你把孩子認下,我就知足了。秦香蓮一直是用這種真情來打動陳世美。

“闖宮”下來就是“殺廟”,這個時候秦香蓮感到很莫名其妙,她不知道怎麼出現一個殺她的人。韓琦就告訴她我並不想殺你,是有人讓我來。秦香蓮就說你殺我是不應該的,我就是陳世美的妻子,告訴韓琦真實情況,你把兩個孩子帶走,把我殺了交待。韓琦是非常善良的一個人,看到母子三人悲悲切切說的那些話,是很感人的。韓琦說,寧肯我自己死了,我不能殺無辜之人。秦香蓮這個時候就很自然的聯想到,這個壯士為我、為我家、為我們母子犧牲了,自刎。我一定要報仇。為啥後面秦香蓮的反抗意識有了,就是在韓琦的這種影響下,拿起那個刀,拉起兒女,走,告狀去。

我看到我老師的那個演出,那個柔的地方,那種勸陳世美。在那個“抱琵琶”當中的,秦香蓮以一個賣唱女子的身份來(演),先不暴露自己,但是最後不是說,王相爺說(以情)來打動他,但是最後規勸不了,所以最後秦香蓮就用法律,按現在說是用法律的手段來懲罰他。我一看到老師的演法,也根據自己的體驗,秦香蓮絕對不能一直是弱的,她必須改變態度。

進步原創 |《說戲》第一季第1輯—張寶英:我和“秦香蓮”

進步原創 |《說戲》第一季第1輯—張寶英:我和“秦香蓮”

這個唱腔我剛接觸的時候不熟悉,王基笑老師就在每次佈置下一場演出的時候,就說你到我這裡來,我想聽聽對你老師唱腔的理解,你是怎樣想的。我說文革十幾年,耽誤我學習很多東西,文革前學的東西和現在的理解又不一樣了。現在崔蘭田老師也解放了,我想現在從頭再來,好好學習。他說我告訴你,應該是邊學習邊提高,要繼承要發展。我還不敢很冒昧的想這個事情,但是我認為我的聲腔跟我老師還是不一樣的。我的音質窄,比較高。我老師是比較渾厚、大氣。他說正因為如此,你更應該放開。崔蘭田老師的東西你要去繼承,但是你聲音好的地方你不要放棄,你要去發展它。

進步原創 |《說戲》第一季第1輯—張寶英:我和“秦香蓮”

進步原創 |《說戲》第一季第1輯—張寶英:我和“秦香蓮”

1985年,林州劇作家寫了個《秦香蓮後傳》。高連山導演看完劇本,有一天我們倆坐在一起聊一下。他說我有個設想,想把這個戲改一下,秦香蓮那個進京是找丈夫,這個讓她找兒子;母女匆匆進京城,那兒有個“殺廟”,這兒有個“哭廟”;那兒有個“抱琵琶”,我這兒就有一個“認婆”。它有反差,以秦香蓮為主。

很有幸請到高連山老師在山西省話劇院的同學叫姚大石,來給我指導一下。“母女匆匆”那一場,他就給我提出來:他說你知道嗎?秦香蓮這時候多大了,我說五十多歲了。對呀,五十多歲了她受到了打擊,她的精神狀態什麼樣,她是不是有點受不了,頭暈。他說,步伐呢?當她聽到她的兒子也當官了,要招郡馬了,她受打擊嗎?這個時候你秦香蓮你的臺步,就應該把老年的臺步帶出來,他一說老年我就聯想到老旦的臺步。“含淚回首原路徑 ”,來了幾步老旦的走不動的臺步。他說,我就要你這樣。所以這個導演在《秦香蓮後傳》又給我提供一個學習的啟發。

然後他說你那個進廟,這現在後人為了紀念韓琦,又給他蓋了一個廟,又塑造了一個像,你看你找那個舊的東西,這哪個是當年的地方,哪個是當年的地方,這個時候你就把你的水袖往上一撩,你來一個大幅度的八十九度大轉彎。就把傳統的東西和話劇的東西融合在一起,非常恰到好處。“浪起”水袖花打起,“千層”,三拜,這就是十八年後秦香蓮無法表達恩人為恁娘仨死的,秦香蓮這三個等於是響頭,我一下都懂了,給我很大的信心。

進步原創 |《說戲》第一季第1輯—張寶英:我和“秦香蓮”

進步原創 |《說戲》第一季第1輯—張寶英:我和“秦香蓮”

第一場“哭廟”,她是一種感激,一種感恩,回憶當初,那種大幅度的那種唱,可以說是用心唱,其實我每次唱這場戲,下來我都滿身大汗都是淚,就是說用身心去那樣唱。

兒子回來以後,這一場戲,它區別於其他戲,她面對的是郡主。當年她面對公主怎麼樣,秦香蓮又不能急,你說這思想工作怎麼做?這個時候我就採取一種耐心,柔的東西,就像說話一樣。比如說有句唱腔,“十八年......受苦受難我秦香蓮”那是爆發的,這點給她一個震撼,那麼緊接著唱,“我讓兒習武藝不求官宦”強的過去,我採取一種弱,“望郡主回宮去”我停幾秒鐘,“郡馬另選吧”,一到這種時候,臺上臺下叫好的,給你演員這種意料,很自然就進入到秦香蓮這個角色中了。

這個“見皇姑”的處理法,秦香蓮一直是這樣,很活泛的。你強我不強,“她好比楊柳難經風吹”“為兒女我情願禮讓當先,望定了御皇姑我躬身拜見”。這個時候,她考慮的是國家,我為國家,說秦香蓮為啥送孩子去充軍,充軍是為了保家呀。是不是這個道理,保住家才能安穩。但是這個時候你既然這樣了,老包就勸秦香蓮。你讓他們年輕人去決定,所以秦香蓮也要改變,與時俱進。

進步原創 |《說戲》第一季第1輯—張寶英:我和“秦香蓮”

與戲有約,情懷為本

以饗傳承、以慰戲夢

進步原創 |《說戲》第一季第1輯—張寶英:我和“秦香蓮”

進步文化原創系列紀錄片《說戲》,以優秀經典劇目為脈絡,通過藝術家鞭辟入裡的剖析和深入淺出的親身講解、示範,細化傳承,鏤刻經典,展示河南戲曲人和河南戲的時代魅力,為河南戲曲和藝術名家留下珍貴的影像資料,也為梨園後人留下寶貴的文化財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