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的炮聲後終究還是敲響了清朝的喪鐘,但真正的原因還在自身'

"

前文說道,在清王朝權柄完全落到慈禧的手中時,我細細述說了在清王朝關鍵事務由她一人獨掌的27年裡面,前12年的執政成果,但我對此的總結是:許多矛盾看似被她用高超的御下之術給壓制了,但其實關乎國家存亡的核心所在仍然沒有被解決。

腐朽的官場

她在官場利益分派問題上採用平衡互制的策略,一再主動挑撥淮軍派系官員和湘軍派系官員的鬥爭,看起來似乎是一手巧妙的招數。讓手下互有矛盾以此來達到讓自己的地位穩固的目的,但其實並沒有真正地解決問題所在:清朝皇室本身擁有的軍事力量其實是遠低於的淮軍和湘軍的,因此導致清皇室對地方官員的打壓懲處問題上,腰桿子不夠硬,這也是後來清朝官場腐敗橫行的重要原因。

但她沒有考慮自己重新打造一支完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強力新式軍隊。而後來被外國打痛了,決定訓練新軍,卻還是仍舊讓淮湘一系的人來負責主辦此事。或許她是想利用帝王的平衡之術慢慢打壓兩個派系,通過時間將淮軍湘軍的控制權慢慢奪過來,但其實當時的外部情況明顯不允許如此,在當時風雲激盪的近代,只要慢一步就只能被動挨打,而甲午戰爭的教訓恰恰說明了,一個國家在任何時候擁有有一支紀律嚴明完全聽從中央指揮的軍隊都是首當其衝的要務。

在清朝末年,官場出現了令人髮指的整體性的腐敗,而這種腐敗在甲午戰爭中展現的淋漓盡致。主要表現在:

1.嚴重的任人唯親

2.中飽私囊互相扯皮,不做實事

而這種腐敗,導致了清朝在甲午戰爭中面對日本的進攻,軍事上表現的不堪一擊。但自甲午之後的清朝也基本進入生命的倒計時,慈禧死後,清朝僅僅3年就滅亡了。可想而知,慈禧最後13年管理下的大清已經病入膏肓。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北洋水師首領丁汝昌基本不懂新式海軍卻因為自身出身於淮軍派系深受李鴻章信任而出任此職,而水師的得力操練者西洋人琅威理卻因為李鴻章一味袒護自己人,氣憤不已最終選擇離開北洋水師。北洋士兵軍紀鬆弛,缺乏嚴格訓練,而清廷中央對戰爭即將到來的認識完全不足。慈禧太后在面臨日本軍隊直逼京城的時候一心求和,讓李鴻章輕易的答應對方足足2億兩3千萬兩白銀的賠償。

而這兩億兩三千萬兩白銀對日本後來進一步打敗俄國成為世界公認的強國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是極為關鍵的。這兩億兩白銀相當於當時日本全國預算8000萬日元的4倍,而這兩億兩白銀被用在軍事擴張上是62.7%,用在臨時的軍事費用上是21.9%。

有了這筆錢日本的近代化,列強化之路的進展可以說是順的一塌糊塗。後面日本有膽量去捋美國的虎鬚,自然少不了幾十年前從大清那裡得來的“巨大幫助”。

而2億兩白銀的賠償對清政府的財政影響可謂相當巨大,但清朝皇室的開支自然是不願削減的,那很多國家性民生項目只能被迫停滯,在加上北洋海軍的戰敗,是艦船全軍覆沒,自此之後,中國的海上再談不上什麼海防。國家更不會投錢到這個海軍這個無底洞中去了。

而清朝本身,內部官員辦事喜歡推諉,效率低下,中飽私囊,加上湘軍淮軍雖然在甲午當中失敗,但其實他們本身在戰爭中,其實一直在保存實力,其實自己損失反倒不大。而後來慈禧讓袁世凱去訓練新軍,本身也是一種錯誤,搞得這支新軍還是沒完全掌握到自己手上,反而成了誰的底牌,大夥心理都清楚。

"

前文說道,在清王朝權柄完全落到慈禧的手中時,我細細述說了在清王朝關鍵事務由她一人獨掌的27年裡面,前12年的執政成果,但我對此的總結是:許多矛盾看似被她用高超的御下之術給壓制了,但其實關乎國家存亡的核心所在仍然沒有被解決。

腐朽的官場

她在官場利益分派問題上採用平衡互制的策略,一再主動挑撥淮軍派系官員和湘軍派系官員的鬥爭,看起來似乎是一手巧妙的招數。讓手下互有矛盾以此來達到讓自己的地位穩固的目的,但其實並沒有真正地解決問題所在:清朝皇室本身擁有的軍事力量其實是遠低於的淮軍和湘軍的,因此導致清皇室對地方官員的打壓懲處問題上,腰桿子不夠硬,這也是後來清朝官場腐敗橫行的重要原因。

但她沒有考慮自己重新打造一支完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強力新式軍隊。而後來被外國打痛了,決定訓練新軍,卻還是仍舊讓淮湘一系的人來負責主辦此事。或許她是想利用帝王的平衡之術慢慢打壓兩個派系,通過時間將淮軍湘軍的控制權慢慢奪過來,但其實當時的外部情況明顯不允許如此,在當時風雲激盪的近代,只要慢一步就只能被動挨打,而甲午戰爭的教訓恰恰說明了,一個國家在任何時候擁有有一支紀律嚴明完全聽從中央指揮的軍隊都是首當其衝的要務。

在清朝末年,官場出現了令人髮指的整體性的腐敗,而這種腐敗在甲午戰爭中展現的淋漓盡致。主要表現在:

1.嚴重的任人唯親

2.中飽私囊互相扯皮,不做實事

而這種腐敗,導致了清朝在甲午戰爭中面對日本的進攻,軍事上表現的不堪一擊。但自甲午之後的清朝也基本進入生命的倒計時,慈禧死後,清朝僅僅3年就滅亡了。可想而知,慈禧最後13年管理下的大清已經病入膏肓。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北洋水師首領丁汝昌基本不懂新式海軍卻因為自身出身於淮軍派系深受李鴻章信任而出任此職,而水師的得力操練者西洋人琅威理卻因為李鴻章一味袒護自己人,氣憤不已最終選擇離開北洋水師。北洋士兵軍紀鬆弛,缺乏嚴格訓練,而清廷中央對戰爭即將到來的認識完全不足。慈禧太后在面臨日本軍隊直逼京城的時候一心求和,讓李鴻章輕易的答應對方足足2億兩3千萬兩白銀的賠償。

而這兩億兩三千萬兩白銀對日本後來進一步打敗俄國成為世界公認的強國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是極為關鍵的。這兩億兩白銀相當於當時日本全國預算8000萬日元的4倍,而這兩億兩白銀被用在軍事擴張上是62.7%,用在臨時的軍事費用上是21.9%。

有了這筆錢日本的近代化,列強化之路的進展可以說是順的一塌糊塗。後面日本有膽量去捋美國的虎鬚,自然少不了幾十年前從大清那裡得來的“巨大幫助”。

而2億兩白銀的賠償對清政府的財政影響可謂相當巨大,但清朝皇室的開支自然是不願削減的,那很多國家性民生項目只能被迫停滯,在加上北洋海軍的戰敗,是艦船全軍覆沒,自此之後,中國的海上再談不上什麼海防。國家更不會投錢到這個海軍這個無底洞中去了。

而清朝本身,內部官員辦事喜歡推諉,效率低下,中飽私囊,加上湘軍淮軍雖然在甲午當中失敗,但其實他們本身在戰爭中,其實一直在保存實力,其實自己損失反倒不大。而後來慈禧讓袁世凱去訓練新軍,本身也是一種錯誤,搞得這支新軍還是沒完全掌握到自己手上,反而成了誰的底牌,大夥心理都清楚。

甲午的炮聲後終究還是敲響了清朝的喪鐘,但真正的原因還在自身

缺乏槍桿子的中央

因為皇室手上缺少一隻完全由自己指揮的強力軍隊,不得不在東南等地方的官場上對很多湘淮派系官員當地作威作福、不聽中央指揮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這種情況本質上是中央對於地方的權力嚴重收縮,慈禧採用讓湘、淮兩系相互爭鬥,從權力角度上確實讓她屁股下的位置坐的穩了,但是事實上並沒有解決中央對地方控制力度不足的問題。

反而讓大清在戰爭、行政的效率大大下降了,就像甲午戰爭有一種評價說甲午戰爭是李鴻章一個人和日本一個國家的戰爭,北洋全軍覆沒,但大清內部的官員,尤其是湘軍一系或者和李鴻章不對付的官員反而還偷偷的幸災樂禍。道理其實很簡單,像國家這個層級的組織辦一件事情是一環扣一環的,前面錢款沒撥下來,後面的申請又沒通過,最後事情到了臨門一腳,結果被人彈劾了。這樣內鬥分歧極大的政府自然是很難辦成什麼大事的。

這種內部出現嚴重的派系對立的情況,大夥可以參考一下明末的東林黨和閹黨之間的鬥爭,本來熊廷弼經營遼東形勢一片大好,結果內部官員千里給努爾哈赤送助攻,把熊廷弼從總督遼東事務的位置上拽下來,給了後金發展壯大的機會。這就是個明顯的國家居於高位的官員,只管自己這個派系能撈到更多油水,得到更大權力,至於國家怎麼樣,毫不關心的典型例子。這樣的國家怎麼可能還能在弱肉強食的世界之林存活下來。

"

前文說道,在清王朝權柄完全落到慈禧的手中時,我細細述說了在清王朝關鍵事務由她一人獨掌的27年裡面,前12年的執政成果,但我對此的總結是:許多矛盾看似被她用高超的御下之術給壓制了,但其實關乎國家存亡的核心所在仍然沒有被解決。

腐朽的官場

她在官場利益分派問題上採用平衡互制的策略,一再主動挑撥淮軍派系官員和湘軍派系官員的鬥爭,看起來似乎是一手巧妙的招數。讓手下互有矛盾以此來達到讓自己的地位穩固的目的,但其實並沒有真正地解決問題所在:清朝皇室本身擁有的軍事力量其實是遠低於的淮軍和湘軍的,因此導致清皇室對地方官員的打壓懲處問題上,腰桿子不夠硬,這也是後來清朝官場腐敗橫行的重要原因。

但她沒有考慮自己重新打造一支完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強力新式軍隊。而後來被外國打痛了,決定訓練新軍,卻還是仍舊讓淮湘一系的人來負責主辦此事。或許她是想利用帝王的平衡之術慢慢打壓兩個派系,通過時間將淮軍湘軍的控制權慢慢奪過來,但其實當時的外部情況明顯不允許如此,在當時風雲激盪的近代,只要慢一步就只能被動挨打,而甲午戰爭的教訓恰恰說明了,一個國家在任何時候擁有有一支紀律嚴明完全聽從中央指揮的軍隊都是首當其衝的要務。

在清朝末年,官場出現了令人髮指的整體性的腐敗,而這種腐敗在甲午戰爭中展現的淋漓盡致。主要表現在:

1.嚴重的任人唯親

2.中飽私囊互相扯皮,不做實事

而這種腐敗,導致了清朝在甲午戰爭中面對日本的進攻,軍事上表現的不堪一擊。但自甲午之後的清朝也基本進入生命的倒計時,慈禧死後,清朝僅僅3年就滅亡了。可想而知,慈禧最後13年管理下的大清已經病入膏肓。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北洋水師首領丁汝昌基本不懂新式海軍卻因為自身出身於淮軍派系深受李鴻章信任而出任此職,而水師的得力操練者西洋人琅威理卻因為李鴻章一味袒護自己人,氣憤不已最終選擇離開北洋水師。北洋士兵軍紀鬆弛,缺乏嚴格訓練,而清廷中央對戰爭即將到來的認識完全不足。慈禧太后在面臨日本軍隊直逼京城的時候一心求和,讓李鴻章輕易的答應對方足足2億兩3千萬兩白銀的賠償。

而這兩億兩三千萬兩白銀對日本後來進一步打敗俄國成為世界公認的強國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是極為關鍵的。這兩億兩白銀相當於當時日本全國預算8000萬日元的4倍,而這兩億兩白銀被用在軍事擴張上是62.7%,用在臨時的軍事費用上是21.9%。

有了這筆錢日本的近代化,列強化之路的進展可以說是順的一塌糊塗。後面日本有膽量去捋美國的虎鬚,自然少不了幾十年前從大清那裡得來的“巨大幫助”。

而2億兩白銀的賠償對清政府的財政影響可謂相當巨大,但清朝皇室的開支自然是不願削減的,那很多國家性民生項目只能被迫停滯,在加上北洋海軍的戰敗,是艦船全軍覆沒,自此之後,中國的海上再談不上什麼海防。國家更不會投錢到這個海軍這個無底洞中去了。

而清朝本身,內部官員辦事喜歡推諉,效率低下,中飽私囊,加上湘軍淮軍雖然在甲午當中失敗,但其實他們本身在戰爭中,其實一直在保存實力,其實自己損失反倒不大。而後來慈禧讓袁世凱去訓練新軍,本身也是一種錯誤,搞得這支新軍還是沒完全掌握到自己手上,反而成了誰的底牌,大夥心理都清楚。

甲午的炮聲後終究還是敲響了清朝的喪鐘,但真正的原因還在自身

缺乏槍桿子的中央

因為皇室手上缺少一隻完全由自己指揮的強力軍隊,不得不在東南等地方的官場上對很多湘淮派系官員當地作威作福、不聽中央指揮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這種情況本質上是中央對於地方的權力嚴重收縮,慈禧採用讓湘、淮兩系相互爭鬥,從權力角度上確實讓她屁股下的位置坐的穩了,但是事實上並沒有解決中央對地方控制力度不足的問題。

反而讓大清在戰爭、行政的效率大大下降了,就像甲午戰爭有一種評價說甲午戰爭是李鴻章一個人和日本一個國家的戰爭,北洋全軍覆沒,但大清內部的官員,尤其是湘軍一系或者和李鴻章不對付的官員反而還偷偷的幸災樂禍。道理其實很簡單,像國家這個層級的組織辦一件事情是一環扣一環的,前面錢款沒撥下來,後面的申請又沒通過,最後事情到了臨門一腳,結果被人彈劾了。這樣內鬥分歧極大的政府自然是很難辦成什麼大事的。

這種內部出現嚴重的派系對立的情況,大夥可以參考一下明末的東林黨和閹黨之間的鬥爭,本來熊廷弼經營遼東形勢一片大好,結果內部官員千里給努爾哈赤送助攻,把熊廷弼從總督遼東事務的位置上拽下來,給了後金發展壯大的機會。這就是個明顯的國家居於高位的官員,只管自己這個派系能撈到更多油水,得到更大權力,至於國家怎麼樣,毫不關心的典型例子。這樣的國家怎麼可能還能在弱肉強食的世界之林存活下來。

甲午的炮聲後終究還是敲響了清朝的喪鐘,但真正的原因還在自身

而清末的政治局面一直都是極為糟糕的,我上面說的問題就是大清的皇室在一次次的外部戰爭失敗下漸漸失去了威望,想要維新變法但又由於自己對變法一無所知,國內沒有真正能擔當此任的人才。一般人都知道戊戌變法,但很少人知道,慈禧在停止戊戌變法之後仍然在1901年推行的庚子新政,原因也就是被八國聯軍攻入北京之後給徹底打醒了,這次變法的力度其實比戊戌的力度更大,而且由於是慈禧在推行,可以說推行力度相當巨大了。

慈禧治國的失敗:

但說實在的,慈禧奪權是一個好手。但對於治國水平就很捉急了,更糟糕的是,戊戌變法的主將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也是毫無變革經驗,只會空談之輩。

我總結一下,歷朝歷代的變法,無論古今基本都是圍繞兩個方面進行的。講通俗一點就是“錢”和“兵”。

其實西方的制度,比起當時清朝的制度,到底好在哪裡?首先西方有好多年的共和傳統,但即便如此,法國大革命這個專制轉成共和的時期,此時的法國國家政令混亂不堪,而各黨派人士用盡渾身解數來攬權,其實說白了,在絕大多數人根本不瞭解共和國家的運作模式也缺乏這種分權管理的經驗,對於他們來說,自己坐的位置是叫內閣大臣還是叫宰相併不重要,重要的自己手上的權力到底如何。維新變法最終還是變成了一場權力的遊戲。

他們關心的就是攬權,而好的制度和差的制度區別其實很簡單,能將合適的有能力的人安排在合理的崗位,避免任人唯親、外行統領內行等現象,對國家的辦公人員能有一個合理的獎懲制度來激勵員工踏踏實實的把事情做好,真的把他們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捆在一起,對與濫用私權的人給予應有的懲罰,並讓法度深入人心,讓人下意識地不會去觸犯。

再者便是領導者(專制國家的世襲領袖也好,民主國家的選舉領袖也好),要真的能對國家事務能有明智的判斷,制定國家發展的大體綱略,一個民主國家在這方面的好處就在於容易讓高層次的精英人才在國家擁有話語權,會主動的為國家出謀獻策。美國在這方面“精英治國”名號當之無愧。

最後是權力的穩定性,什麼叫做權力的穩定性。其實我這麼說一下以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為主,什麼東西歸什麼機構管理是非常的清楚,從國家元首的選出,到元首的一系列活動權力都是被規定限制的明明白白的。不會有權力歸屬的模糊性,基本不存在權力可被用武力或者各種手段來奪去這種情況。

拿大清舉個例子,戊戌變法,慈禧太后剛開始是放權給光緒來搞的,結果作為實際統治者的慈禧後來又屢次擔心自己被奪權軟禁甚至自己的性命安危,當聽聞康有為建議光緒逼宮軟禁慈禧的時候,自然會導致作為帝國實際執政者的慈禧對維新派斬盡殺絕。而維新最終也必然以失敗而告終。權力的不穩定性就容易導致上層官員之間把精力和重心放在攬權奪權上,而不是將心力發揮到治國變法上面

"

前文說道,在清王朝權柄完全落到慈禧的手中時,我細細述說了在清王朝關鍵事務由她一人獨掌的27年裡面,前12年的執政成果,但我對此的總結是:許多矛盾看似被她用高超的御下之術給壓制了,但其實關乎國家存亡的核心所在仍然沒有被解決。

腐朽的官場

她在官場利益分派問題上採用平衡互制的策略,一再主動挑撥淮軍派系官員和湘軍派系官員的鬥爭,看起來似乎是一手巧妙的招數。讓手下互有矛盾以此來達到讓自己的地位穩固的目的,但其實並沒有真正地解決問題所在:清朝皇室本身擁有的軍事力量其實是遠低於的淮軍和湘軍的,因此導致清皇室對地方官員的打壓懲處問題上,腰桿子不夠硬,這也是後來清朝官場腐敗橫行的重要原因。

但她沒有考慮自己重新打造一支完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強力新式軍隊。而後來被外國打痛了,決定訓練新軍,卻還是仍舊讓淮湘一系的人來負責主辦此事。或許她是想利用帝王的平衡之術慢慢打壓兩個派系,通過時間將淮軍湘軍的控制權慢慢奪過來,但其實當時的外部情況明顯不允許如此,在當時風雲激盪的近代,只要慢一步就只能被動挨打,而甲午戰爭的教訓恰恰說明了,一個國家在任何時候擁有有一支紀律嚴明完全聽從中央指揮的軍隊都是首當其衝的要務。

在清朝末年,官場出現了令人髮指的整體性的腐敗,而這種腐敗在甲午戰爭中展現的淋漓盡致。主要表現在:

1.嚴重的任人唯親

2.中飽私囊互相扯皮,不做實事

而這種腐敗,導致了清朝在甲午戰爭中面對日本的進攻,軍事上表現的不堪一擊。但自甲午之後的清朝也基本進入生命的倒計時,慈禧死後,清朝僅僅3年就滅亡了。可想而知,慈禧最後13年管理下的大清已經病入膏肓。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北洋水師首領丁汝昌基本不懂新式海軍卻因為自身出身於淮軍派系深受李鴻章信任而出任此職,而水師的得力操練者西洋人琅威理卻因為李鴻章一味袒護自己人,氣憤不已最終選擇離開北洋水師。北洋士兵軍紀鬆弛,缺乏嚴格訓練,而清廷中央對戰爭即將到來的認識完全不足。慈禧太后在面臨日本軍隊直逼京城的時候一心求和,讓李鴻章輕易的答應對方足足2億兩3千萬兩白銀的賠償。

而這兩億兩三千萬兩白銀對日本後來進一步打敗俄國成為世界公認的強國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是極為關鍵的。這兩億兩白銀相當於當時日本全國預算8000萬日元的4倍,而這兩億兩白銀被用在軍事擴張上是62.7%,用在臨時的軍事費用上是21.9%。

有了這筆錢日本的近代化,列強化之路的進展可以說是順的一塌糊塗。後面日本有膽量去捋美國的虎鬚,自然少不了幾十年前從大清那裡得來的“巨大幫助”。

而2億兩白銀的賠償對清政府的財政影響可謂相當巨大,但清朝皇室的開支自然是不願削減的,那很多國家性民生項目只能被迫停滯,在加上北洋海軍的戰敗,是艦船全軍覆沒,自此之後,中國的海上再談不上什麼海防。國家更不會投錢到這個海軍這個無底洞中去了。

而清朝本身,內部官員辦事喜歡推諉,效率低下,中飽私囊,加上湘軍淮軍雖然在甲午當中失敗,但其實他們本身在戰爭中,其實一直在保存實力,其實自己損失反倒不大。而後來慈禧讓袁世凱去訓練新軍,本身也是一種錯誤,搞得這支新軍還是沒完全掌握到自己手上,反而成了誰的底牌,大夥心理都清楚。

甲午的炮聲後終究還是敲響了清朝的喪鐘,但真正的原因還在自身

缺乏槍桿子的中央

因為皇室手上缺少一隻完全由自己指揮的強力軍隊,不得不在東南等地方的官場上對很多湘淮派系官員當地作威作福、不聽中央指揮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這種情況本質上是中央對於地方的權力嚴重收縮,慈禧採用讓湘、淮兩系相互爭鬥,從權力角度上確實讓她屁股下的位置坐的穩了,但是事實上並沒有解決中央對地方控制力度不足的問題。

反而讓大清在戰爭、行政的效率大大下降了,就像甲午戰爭有一種評價說甲午戰爭是李鴻章一個人和日本一個國家的戰爭,北洋全軍覆沒,但大清內部的官員,尤其是湘軍一系或者和李鴻章不對付的官員反而還偷偷的幸災樂禍。道理其實很簡單,像國家這個層級的組織辦一件事情是一環扣一環的,前面錢款沒撥下來,後面的申請又沒通過,最後事情到了臨門一腳,結果被人彈劾了。這樣內鬥分歧極大的政府自然是很難辦成什麼大事的。

這種內部出現嚴重的派系對立的情況,大夥可以參考一下明末的東林黨和閹黨之間的鬥爭,本來熊廷弼經營遼東形勢一片大好,結果內部官員千里給努爾哈赤送助攻,把熊廷弼從總督遼東事務的位置上拽下來,給了後金發展壯大的機會。這就是個明顯的國家居於高位的官員,只管自己這個派系能撈到更多油水,得到更大權力,至於國家怎麼樣,毫不關心的典型例子。這樣的國家怎麼可能還能在弱肉強食的世界之林存活下來。

甲午的炮聲後終究還是敲響了清朝的喪鐘,但真正的原因還在自身

而清末的政治局面一直都是極為糟糕的,我上面說的問題就是大清的皇室在一次次的外部戰爭失敗下漸漸失去了威望,想要維新變法但又由於自己對變法一無所知,國內沒有真正能擔當此任的人才。一般人都知道戊戌變法,但很少人知道,慈禧在停止戊戌變法之後仍然在1901年推行的庚子新政,原因也就是被八國聯軍攻入北京之後給徹底打醒了,這次變法的力度其實比戊戌的力度更大,而且由於是慈禧在推行,可以說推行力度相當巨大了。

慈禧治國的失敗:

但說實在的,慈禧奪權是一個好手。但對於治國水平就很捉急了,更糟糕的是,戊戌變法的主將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也是毫無變革經驗,只會空談之輩。

我總結一下,歷朝歷代的變法,無論古今基本都是圍繞兩個方面進行的。講通俗一點就是“錢”和“兵”。

其實西方的制度,比起當時清朝的制度,到底好在哪裡?首先西方有好多年的共和傳統,但即便如此,法國大革命這個專制轉成共和的時期,此時的法國國家政令混亂不堪,而各黨派人士用盡渾身解數來攬權,其實說白了,在絕大多數人根本不瞭解共和國家的運作模式也缺乏這種分權管理的經驗,對於他們來說,自己坐的位置是叫內閣大臣還是叫宰相併不重要,重要的自己手上的權力到底如何。維新變法最終還是變成了一場權力的遊戲。

他們關心的就是攬權,而好的制度和差的制度區別其實很簡單,能將合適的有能力的人安排在合理的崗位,避免任人唯親、外行統領內行等現象,對國家的辦公人員能有一個合理的獎懲制度來激勵員工踏踏實實的把事情做好,真的把他們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捆在一起,對與濫用私權的人給予應有的懲罰,並讓法度深入人心,讓人下意識地不會去觸犯。

再者便是領導者(專制國家的世襲領袖也好,民主國家的選舉領袖也好),要真的能對國家事務能有明智的判斷,制定國家發展的大體綱略,一個民主國家在這方面的好處就在於容易讓高層次的精英人才在國家擁有話語權,會主動的為國家出謀獻策。美國在這方面“精英治國”名號當之無愧。

最後是權力的穩定性,什麼叫做權力的穩定性。其實我這麼說一下以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為主,什麼東西歸什麼機構管理是非常的清楚,從國家元首的選出,到元首的一系列活動權力都是被規定限制的明明白白的。不會有權力歸屬的模糊性,基本不存在權力可被用武力或者各種手段來奪去這種情況。

拿大清舉個例子,戊戌變法,慈禧太后剛開始是放權給光緒來搞的,結果作為實際統治者的慈禧後來又屢次擔心自己被奪權軟禁甚至自己的性命安危,當聽聞康有為建議光緒逼宮軟禁慈禧的時候,自然會導致作為帝國實際執政者的慈禧對維新派斬盡殺絕。而維新最終也必然以失敗而告終。權力的不穩定性就容易導致上層官員之間把精力和重心放在攬權奪權上,而不是將心力發揮到治國變法上面

甲午的炮聲後終究還是敲響了清朝的喪鐘,但真正的原因還在自身

而一個優秀的國家體制最後一點就是上層能合理的聚集力量運行富貴強兵的大計,下層老百姓能不受政府強權欺壓得到一個安定穩定的社會環境並能通過自己能力等渠道獲得階層的上升,獲得一定程度上的發言權,來達到國家的精英人才永遠站在國家政權這邊。

而戊戌變法的糟糕體驗導致了慈禧在之後的日子裡盲目厭惡任何改革維新了,並把心思又放回其老本行繼續奪權玩心術,接下來她老人家就忙著給光緒立嗣。在結合現代科學檢測結果,光緒帝是被砒霜給毒死的,我們就可想而知,她老人家估計又在想著利用幼帝登基,繼續掌握朝政等套路來繼續她的攝政生涯。

而看她老人家,甲午之前沒有意識到日本強烈的進攻意圖,又對自己國家軍事實力一無所知,戊戌變法之後被人一番勸說之下就又盲目傻乎乎幫扶“義和拳”,厭惡洋人,對國際列強實力一無所知,八國聯軍教做人之後,又反過來再搞維新,國家的發展缺乏方針對策,統治者目光短淺只知奪權不知發展。

總的來說,慈禧她並不是一個有遠見的人,對國家的軍事實力沒有清晰的人知,對其他國家的實力沒有清晰的認知,對於西方制度優秀的關鍵處不明所以,對於富國強兵的意識不夠堅定,又不能做到提高國家機器的運轉效率,對國家的根基百姓的生活一再無視。

他不明白,她訓練的新軍成為了袁世凱發家的底牌,她推行的變法只是一個花架子,官員依舊貪汙腐敗,高層依舊以爭權為中心,國家發展則拋在腦後。變法對底層百姓沒有任何影響,百姓依舊渾渾噩噩,遭受著官員的欺壓,掙扎在溫飽線之下。

所以對於清朝在慈禧這個最後尚存政治威望的滿清領導者死去後,不過3年滿清便滅亡了。這一些則完全可以預料了。

相關文章:

湘軍,慈禧的眼中釘,帶你看慈禧如何用軟刀子削藩

甲午戰爭,日本踩著大清的屍骸站了起來

戊戌變法、明治維新最終造成了日本凌駕與中華之上長達50年之久

喜歡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每天更新一篇。有什麼想看的歷史內容也可以關注後,私信。我每天在線可以及時回覆。您的鼓勵就是我更新的動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