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蘭州出了個吏部主事吳可讀,曾尸諫慈禧太后,為穆宗載淳爭嗣'

"

對於普通人來說,91只是一個數字,對於一個小區來說,91也許只是一個門牌號,而對於住在金塔巷的老人來說,91卻非同一般,它帶著些傳奇,帶了些神祕……因為在金塔巷91號,曾居住過一位古人。在中國歷史上他是籌建了甘肅貢院、尸諫慈禧太后,名震朝野的蘭州人,他就是吳可讀。

一、吳可讀

吳可讀其先世為浙江處州人,明初隨扈肅莊王就藩,而徙居蘭州,世為耕讀之家。吳可讀生性穎悟好學,記憶力超常,讀書常過目成誦;在刑部“治獄精敏,誦律文萬千言不遺一字。”並且能詩善文,下筆千言,一揮而就。

"

對於普通人來說,91只是一個數字,對於一個小區來說,91也許只是一個門牌號,而對於住在金塔巷的老人來說,91卻非同一般,它帶著些傳奇,帶了些神祕……因為在金塔巷91號,曾居住過一位古人。在中國歷史上他是籌建了甘肅貢院、尸諫慈禧太后,名震朝野的蘭州人,他就是吳可讀。

一、吳可讀

吳可讀其先世為浙江處州人,明初隨扈肅莊王就藩,而徙居蘭州,世為耕讀之家。吳可讀生性穎悟好學,記憶力超常,讀書常過目成誦;在刑部“治獄精敏,誦律文萬千言不遺一字。”並且能詩善文,下筆千言,一揮而就。

清朝蘭州出了個吏部主事吳可讀,曾尸諫慈禧太后,為穆宗載淳爭嗣

道光十五年(1835年),吳可讀考中乙未恩科舉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吳可讀再赴京師會試,考中庚戌科進士,授刑部主事,晉員外郎。咸豐九年(1859年),分校順天鄉試,以秉公選士而聞名。次年,遭母喪,扶柩歸蘭,被聘為蘭山書院山長。在蘭期間,奉旨幫辦甘肅團練,不久入京補原官,遷吏部郎中,轉河南道監察御史。

吳可讀任御史時,曾多次上疏言事,直聲震動朝野。

當時,諸大臣針對外國使節見中國皇帝要不要行跪拜禮爭論不休,相持不下,歷時半年之久。吳可讀直言上疏,請令各國使節覲見皇帝時不必強迫行跪拜禮,應當根據各國的禮俗行事,這樣才能顯示出大清的寬大胸懷,不可因為這些末節小事而損害了國家形象和國家的利益。這一奏章充分地反映了吳可讀不妄自尊大,平等待人,尊重他國、他族禮儀習慣的進步思想。

烏魯木齊提督成祿畏敵如虎,聽任沙皇侵略軍從伊犁長驅烏魯木齊燒殺搶掠,而龜縮在甘肅高臺不敢過酒泉一步,但為了升官,他卻縱兵誣殺良民200多人冒功請賞。對此,吳可讀非常氣憤,便上疏痛陳成祿的罪狀,說有可斬之罪十,有不可緩之勢五,言詞頗為激烈。清廷有意庇護成祿,僅以免官監候為罷。吳可讀氣憤至極,再次上疏,說“奏請皇上先斬成祿之頭懸之藁街以謝甘肅百姓,然後再斬臣之頭懸之成氏之門以謝成祿。”穆宗大怒,認為吳可讀是欺他年幼,非要殺了吳可讀不可。三法司會審時,刑部為了迎合皇帝,辦了吳可讀的死罪。因大理寺少卿王家璧的持正不阿,吳可讀才保住了性命,降三級歸裡。吳可讀彈劾成祿被降級處分後,時人有《贈柳堂二十韻》,形容吳可讀的風骨氣概:“乾坤雙淚眼,鐵石一儒冠”,傳誦一時。

吳可讀被貶回鄉後,時任陝甘總督的左宗棠對其十分禮遇,並聘請為蘭山書院的山長。當時,地方財政無力興建貢院,吳可讀憑藉個人影響,以在籍士紳身份,大聲呼籲,發動甘肅各界募集資金,穿梭於各州縣衙門,託缽於富紳商賈之家,受人白眼,承受了巨大的浮議壓力,終於勸捐到白銀五十萬兩,在蘭州城西北郊,今西關之西蘭大二院處建成甘肅貢院,併為貢院寫了一幅長達192字的長聯。

"

對於普通人來說,91只是一個數字,對於一個小區來說,91也許只是一個門牌號,而對於住在金塔巷的老人來說,91卻非同一般,它帶著些傳奇,帶了些神祕……因為在金塔巷91號,曾居住過一位古人。在中國歷史上他是籌建了甘肅貢院、尸諫慈禧太后,名震朝野的蘭州人,他就是吳可讀。

一、吳可讀

吳可讀其先世為浙江處州人,明初隨扈肅莊王就藩,而徙居蘭州,世為耕讀之家。吳可讀生性穎悟好學,記憶力超常,讀書常過目成誦;在刑部“治獄精敏,誦律文萬千言不遺一字。”並且能詩善文,下筆千言,一揮而就。

清朝蘭州出了個吏部主事吳可讀,曾尸諫慈禧太后,為穆宗載淳爭嗣

道光十五年(1835年),吳可讀考中乙未恩科舉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吳可讀再赴京師會試,考中庚戌科進士,授刑部主事,晉員外郎。咸豐九年(1859年),分校順天鄉試,以秉公選士而聞名。次年,遭母喪,扶柩歸蘭,被聘為蘭山書院山長。在蘭期間,奉旨幫辦甘肅團練,不久入京補原官,遷吏部郎中,轉河南道監察御史。

吳可讀任御史時,曾多次上疏言事,直聲震動朝野。

當時,諸大臣針對外國使節見中國皇帝要不要行跪拜禮爭論不休,相持不下,歷時半年之久。吳可讀直言上疏,請令各國使節覲見皇帝時不必強迫行跪拜禮,應當根據各國的禮俗行事,這樣才能顯示出大清的寬大胸懷,不可因為這些末節小事而損害了國家形象和國家的利益。這一奏章充分地反映了吳可讀不妄自尊大,平等待人,尊重他國、他族禮儀習慣的進步思想。

烏魯木齊提督成祿畏敵如虎,聽任沙皇侵略軍從伊犁長驅烏魯木齊燒殺搶掠,而龜縮在甘肅高臺不敢過酒泉一步,但為了升官,他卻縱兵誣殺良民200多人冒功請賞。對此,吳可讀非常氣憤,便上疏痛陳成祿的罪狀,說有可斬之罪十,有不可緩之勢五,言詞頗為激烈。清廷有意庇護成祿,僅以免官監候為罷。吳可讀氣憤至極,再次上疏,說“奏請皇上先斬成祿之頭懸之藁街以謝甘肅百姓,然後再斬臣之頭懸之成氏之門以謝成祿。”穆宗大怒,認為吳可讀是欺他年幼,非要殺了吳可讀不可。三法司會審時,刑部為了迎合皇帝,辦了吳可讀的死罪。因大理寺少卿王家璧的持正不阿,吳可讀才保住了性命,降三級歸裡。吳可讀彈劾成祿被降級處分後,時人有《贈柳堂二十韻》,形容吳可讀的風骨氣概:“乾坤雙淚眼,鐵石一儒冠”,傳誦一時。

吳可讀被貶回鄉後,時任陝甘總督的左宗棠對其十分禮遇,並聘請為蘭山書院的山長。當時,地方財政無力興建貢院,吳可讀憑藉個人影響,以在籍士紳身份,大聲呼籲,發動甘肅各界募集資金,穿梭於各州縣衙門,託缽於富紳商賈之家,受人白眼,承受了巨大的浮議壓力,終於勸捐到白銀五十萬兩,在蘭州城西北郊,今西關之西蘭大二院處建成甘肅貢院,併為貢院寫了一幅長達192字的長聯。

清朝蘭州出了個吏部主事吳可讀,曾尸諫慈禧太后,為穆宗載淳爭嗣

慈禧太后的親生兒子穆宗載淳19歲病歿,身後沒有子嗣。慈禧太后不為穆宗立嗣,卻把她妹妹的孩子、醇親王之子載湉接進宮來,承接為文宗次子。這一來兄終弟及,自己仍然可以以皇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穆宗的嘉順皇后不堪凌辱,服毒自殺,滿朝文武無不起戒慎恐懼之心。卻有一個小官,吏部主事吳可讀,在穆宗和嘉順皇后的大葬典禮上,以死勸諫,要求將來載湉生了兒子後,仍舊承繼為穆宗之子,使“大統有歸”。吳可讀死前,怕禍及家人,給兒子的遺書中,要他“速速出京”,然後把身上僅存的四十多兩銀子放在枕下,懷揣遺折,在一座叫三義廟的廢寺中上吊。

"

對於普通人來說,91只是一個數字,對於一個小區來說,91也許只是一個門牌號,而對於住在金塔巷的老人來說,91卻非同一般,它帶著些傳奇,帶了些神祕……因為在金塔巷91號,曾居住過一位古人。在中國歷史上他是籌建了甘肅貢院、尸諫慈禧太后,名震朝野的蘭州人,他就是吳可讀。

一、吳可讀

吳可讀其先世為浙江處州人,明初隨扈肅莊王就藩,而徙居蘭州,世為耕讀之家。吳可讀生性穎悟好學,記憶力超常,讀書常過目成誦;在刑部“治獄精敏,誦律文萬千言不遺一字。”並且能詩善文,下筆千言,一揮而就。

清朝蘭州出了個吏部主事吳可讀,曾尸諫慈禧太后,為穆宗載淳爭嗣

道光十五年(1835年),吳可讀考中乙未恩科舉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吳可讀再赴京師會試,考中庚戌科進士,授刑部主事,晉員外郎。咸豐九年(1859年),分校順天鄉試,以秉公選士而聞名。次年,遭母喪,扶柩歸蘭,被聘為蘭山書院山長。在蘭期間,奉旨幫辦甘肅團練,不久入京補原官,遷吏部郎中,轉河南道監察御史。

吳可讀任御史時,曾多次上疏言事,直聲震動朝野。

當時,諸大臣針對外國使節見中國皇帝要不要行跪拜禮爭論不休,相持不下,歷時半年之久。吳可讀直言上疏,請令各國使節覲見皇帝時不必強迫行跪拜禮,應當根據各國的禮俗行事,這樣才能顯示出大清的寬大胸懷,不可因為這些末節小事而損害了國家形象和國家的利益。這一奏章充分地反映了吳可讀不妄自尊大,平等待人,尊重他國、他族禮儀習慣的進步思想。

烏魯木齊提督成祿畏敵如虎,聽任沙皇侵略軍從伊犁長驅烏魯木齊燒殺搶掠,而龜縮在甘肅高臺不敢過酒泉一步,但為了升官,他卻縱兵誣殺良民200多人冒功請賞。對此,吳可讀非常氣憤,便上疏痛陳成祿的罪狀,說有可斬之罪十,有不可緩之勢五,言詞頗為激烈。清廷有意庇護成祿,僅以免官監候為罷。吳可讀氣憤至極,再次上疏,說“奏請皇上先斬成祿之頭懸之藁街以謝甘肅百姓,然後再斬臣之頭懸之成氏之門以謝成祿。”穆宗大怒,認為吳可讀是欺他年幼,非要殺了吳可讀不可。三法司會審時,刑部為了迎合皇帝,辦了吳可讀的死罪。因大理寺少卿王家璧的持正不阿,吳可讀才保住了性命,降三級歸裡。吳可讀彈劾成祿被降級處分後,時人有《贈柳堂二十韻》,形容吳可讀的風骨氣概:“乾坤雙淚眼,鐵石一儒冠”,傳誦一時。

吳可讀被貶回鄉後,時任陝甘總督的左宗棠對其十分禮遇,並聘請為蘭山書院的山長。當時,地方財政無力興建貢院,吳可讀憑藉個人影響,以在籍士紳身份,大聲呼籲,發動甘肅各界募集資金,穿梭於各州縣衙門,託缽於富紳商賈之家,受人白眼,承受了巨大的浮議壓力,終於勸捐到白銀五十萬兩,在蘭州城西北郊,今西關之西蘭大二院處建成甘肅貢院,併為貢院寫了一幅長達192字的長聯。

清朝蘭州出了個吏部主事吳可讀,曾尸諫慈禧太后,為穆宗載淳爭嗣

慈禧太后的親生兒子穆宗載淳19歲病歿,身後沒有子嗣。慈禧太后不為穆宗立嗣,卻把她妹妹的孩子、醇親王之子載湉接進宮來,承接為文宗次子。這一來兄終弟及,自己仍然可以以皇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穆宗的嘉順皇后不堪凌辱,服毒自殺,滿朝文武無不起戒慎恐懼之心。卻有一個小官,吏部主事吳可讀,在穆宗和嘉順皇后的大葬典禮上,以死勸諫,要求將來載湉生了兒子後,仍舊承繼為穆宗之子,使“大統有歸”。吳可讀死前,怕禍及家人,給兒子的遺書中,要他“速速出京”,然後把身上僅存的四十多兩銀子放在枕下,懷揣遺折,在一座叫三義廟的廢寺中上吊。

清朝蘭州出了個吏部主事吳可讀,曾尸諫慈禧太后,為穆宗載淳爭嗣

吳可讀“死諫”,讓清流抓住了一個好題目。而且故人情深,也確實讓在京的讀書人興起無限悲壯激越之思。軍機大臣寶鋆,先還打算把遺折壓著不報,一看清流轟轟烈烈又是設祭招魂,又是建祠立廟,一時白馬素車,不曉得出了多少情文並茂的輓聯,我很欣賞吳可讀的憨直。穆宗載淳要吳可讀的腦袋,吳可讀卻以死為他爭嗣,無怪乎慈禧太后要說他“孤忠可憫”了。

以死諫言,在今人看來,未免愚蠢,但在封建社會,卻是骨鯁之士立身處世的最高境界。吳可讀劾成祿被充軍後,當時人有《贈柳堂二十韻》,形容吳可讀的風骨氣概:“乾坤雙淚眼,鐵石一儒冠”,傳誦一時。

二、金城巷裡的吳可讀故居

金塔巷位於南關世紀廣場西北方向,垂直於酒泉路向西,走過酒泉路201號甘肅省交通運輸廳,就到了。入眼,右手邊是一溜低矮的商鋪,灰底紅字的牌頭靜靜地懸在門頂,左面則是常見的樓層,各色招牌在風雨的侵蝕下顯得有些斑駁。

和蘭州眾多的巷子一樣,金塔巷,似乎也離那些過往的風華,遠去了,歷史的車轍駛過,和其光,同其塵,最終讓這古老的街巷,靜落在城市間。看著金塔文化牆上歷數的曾經的輝煌,恍然如夢,只一聲悠長的嘆息。

"

對於普通人來說,91只是一個數字,對於一個小區來說,91也許只是一個門牌號,而對於住在金塔巷的老人來說,91卻非同一般,它帶著些傳奇,帶了些神祕……因為在金塔巷91號,曾居住過一位古人。在中國歷史上他是籌建了甘肅貢院、尸諫慈禧太后,名震朝野的蘭州人,他就是吳可讀。

一、吳可讀

吳可讀其先世為浙江處州人,明初隨扈肅莊王就藩,而徙居蘭州,世為耕讀之家。吳可讀生性穎悟好學,記憶力超常,讀書常過目成誦;在刑部“治獄精敏,誦律文萬千言不遺一字。”並且能詩善文,下筆千言,一揮而就。

清朝蘭州出了個吏部主事吳可讀,曾尸諫慈禧太后,為穆宗載淳爭嗣

道光十五年(1835年),吳可讀考中乙未恩科舉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吳可讀再赴京師會試,考中庚戌科進士,授刑部主事,晉員外郎。咸豐九年(1859年),分校順天鄉試,以秉公選士而聞名。次年,遭母喪,扶柩歸蘭,被聘為蘭山書院山長。在蘭期間,奉旨幫辦甘肅團練,不久入京補原官,遷吏部郎中,轉河南道監察御史。

吳可讀任御史時,曾多次上疏言事,直聲震動朝野。

當時,諸大臣針對外國使節見中國皇帝要不要行跪拜禮爭論不休,相持不下,歷時半年之久。吳可讀直言上疏,請令各國使節覲見皇帝時不必強迫行跪拜禮,應當根據各國的禮俗行事,這樣才能顯示出大清的寬大胸懷,不可因為這些末節小事而損害了國家形象和國家的利益。這一奏章充分地反映了吳可讀不妄自尊大,平等待人,尊重他國、他族禮儀習慣的進步思想。

烏魯木齊提督成祿畏敵如虎,聽任沙皇侵略軍從伊犁長驅烏魯木齊燒殺搶掠,而龜縮在甘肅高臺不敢過酒泉一步,但為了升官,他卻縱兵誣殺良民200多人冒功請賞。對此,吳可讀非常氣憤,便上疏痛陳成祿的罪狀,說有可斬之罪十,有不可緩之勢五,言詞頗為激烈。清廷有意庇護成祿,僅以免官監候為罷。吳可讀氣憤至極,再次上疏,說“奏請皇上先斬成祿之頭懸之藁街以謝甘肅百姓,然後再斬臣之頭懸之成氏之門以謝成祿。”穆宗大怒,認為吳可讀是欺他年幼,非要殺了吳可讀不可。三法司會審時,刑部為了迎合皇帝,辦了吳可讀的死罪。因大理寺少卿王家璧的持正不阿,吳可讀才保住了性命,降三級歸裡。吳可讀彈劾成祿被降級處分後,時人有《贈柳堂二十韻》,形容吳可讀的風骨氣概:“乾坤雙淚眼,鐵石一儒冠”,傳誦一時。

吳可讀被貶回鄉後,時任陝甘總督的左宗棠對其十分禮遇,並聘請為蘭山書院的山長。當時,地方財政無力興建貢院,吳可讀憑藉個人影響,以在籍士紳身份,大聲呼籲,發動甘肅各界募集資金,穿梭於各州縣衙門,託缽於富紳商賈之家,受人白眼,承受了巨大的浮議壓力,終於勸捐到白銀五十萬兩,在蘭州城西北郊,今西關之西蘭大二院處建成甘肅貢院,併為貢院寫了一幅長達192字的長聯。

清朝蘭州出了個吏部主事吳可讀,曾尸諫慈禧太后,為穆宗載淳爭嗣

慈禧太后的親生兒子穆宗載淳19歲病歿,身後沒有子嗣。慈禧太后不為穆宗立嗣,卻把她妹妹的孩子、醇親王之子載湉接進宮來,承接為文宗次子。這一來兄終弟及,自己仍然可以以皇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穆宗的嘉順皇后不堪凌辱,服毒自殺,滿朝文武無不起戒慎恐懼之心。卻有一個小官,吏部主事吳可讀,在穆宗和嘉順皇后的大葬典禮上,以死勸諫,要求將來載湉生了兒子後,仍舊承繼為穆宗之子,使“大統有歸”。吳可讀死前,怕禍及家人,給兒子的遺書中,要他“速速出京”,然後把身上僅存的四十多兩銀子放在枕下,懷揣遺折,在一座叫三義廟的廢寺中上吊。

清朝蘭州出了個吏部主事吳可讀,曾尸諫慈禧太后,為穆宗載淳爭嗣

吳可讀“死諫”,讓清流抓住了一個好題目。而且故人情深,也確實讓在京的讀書人興起無限悲壯激越之思。軍機大臣寶鋆,先還打算把遺折壓著不報,一看清流轟轟烈烈又是設祭招魂,又是建祠立廟,一時白馬素車,不曉得出了多少情文並茂的輓聯,我很欣賞吳可讀的憨直。穆宗載淳要吳可讀的腦袋,吳可讀卻以死為他爭嗣,無怪乎慈禧太后要說他“孤忠可憫”了。

以死諫言,在今人看來,未免愚蠢,但在封建社會,卻是骨鯁之士立身處世的最高境界。吳可讀劾成祿被充軍後,當時人有《贈柳堂二十韻》,形容吳可讀的風骨氣概:“乾坤雙淚眼,鐵石一儒冠”,傳誦一時。

二、金城巷裡的吳可讀故居

金塔巷位於南關世紀廣場西北方向,垂直於酒泉路向西,走過酒泉路201號甘肅省交通運輸廳,就到了。入眼,右手邊是一溜低矮的商鋪,灰底紅字的牌頭靜靜地懸在門頂,左面則是常見的樓層,各色招牌在風雨的侵蝕下顯得有些斑駁。

和蘭州眾多的巷子一樣,金塔巷,似乎也離那些過往的風華,遠去了,歷史的車轍駛過,和其光,同其塵,最終讓這古老的街巷,靜落在城市間。看著金塔文化牆上歷數的曾經的輝煌,恍然如夢,只一聲悠長的嘆息。

清朝蘭州出了個吏部主事吳可讀,曾尸諫慈禧太后,為穆宗載淳爭嗣

"

對於普通人來說,91只是一個數字,對於一個小區來說,91也許只是一個門牌號,而對於住在金塔巷的老人來說,91卻非同一般,它帶著些傳奇,帶了些神祕……因為在金塔巷91號,曾居住過一位古人。在中國歷史上他是籌建了甘肅貢院、尸諫慈禧太后,名震朝野的蘭州人,他就是吳可讀。

一、吳可讀

吳可讀其先世為浙江處州人,明初隨扈肅莊王就藩,而徙居蘭州,世為耕讀之家。吳可讀生性穎悟好學,記憶力超常,讀書常過目成誦;在刑部“治獄精敏,誦律文萬千言不遺一字。”並且能詩善文,下筆千言,一揮而就。

清朝蘭州出了個吏部主事吳可讀,曾尸諫慈禧太后,為穆宗載淳爭嗣

道光十五年(1835年),吳可讀考中乙未恩科舉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吳可讀再赴京師會試,考中庚戌科進士,授刑部主事,晉員外郎。咸豐九年(1859年),分校順天鄉試,以秉公選士而聞名。次年,遭母喪,扶柩歸蘭,被聘為蘭山書院山長。在蘭期間,奉旨幫辦甘肅團練,不久入京補原官,遷吏部郎中,轉河南道監察御史。

吳可讀任御史時,曾多次上疏言事,直聲震動朝野。

當時,諸大臣針對外國使節見中國皇帝要不要行跪拜禮爭論不休,相持不下,歷時半年之久。吳可讀直言上疏,請令各國使節覲見皇帝時不必強迫行跪拜禮,應當根據各國的禮俗行事,這樣才能顯示出大清的寬大胸懷,不可因為這些末節小事而損害了國家形象和國家的利益。這一奏章充分地反映了吳可讀不妄自尊大,平等待人,尊重他國、他族禮儀習慣的進步思想。

烏魯木齊提督成祿畏敵如虎,聽任沙皇侵略軍從伊犁長驅烏魯木齊燒殺搶掠,而龜縮在甘肅高臺不敢過酒泉一步,但為了升官,他卻縱兵誣殺良民200多人冒功請賞。對此,吳可讀非常氣憤,便上疏痛陳成祿的罪狀,說有可斬之罪十,有不可緩之勢五,言詞頗為激烈。清廷有意庇護成祿,僅以免官監候為罷。吳可讀氣憤至極,再次上疏,說“奏請皇上先斬成祿之頭懸之藁街以謝甘肅百姓,然後再斬臣之頭懸之成氏之門以謝成祿。”穆宗大怒,認為吳可讀是欺他年幼,非要殺了吳可讀不可。三法司會審時,刑部為了迎合皇帝,辦了吳可讀的死罪。因大理寺少卿王家璧的持正不阿,吳可讀才保住了性命,降三級歸裡。吳可讀彈劾成祿被降級處分後,時人有《贈柳堂二十韻》,形容吳可讀的風骨氣概:“乾坤雙淚眼,鐵石一儒冠”,傳誦一時。

吳可讀被貶回鄉後,時任陝甘總督的左宗棠對其十分禮遇,並聘請為蘭山書院的山長。當時,地方財政無力興建貢院,吳可讀憑藉個人影響,以在籍士紳身份,大聲呼籲,發動甘肅各界募集資金,穿梭於各州縣衙門,託缽於富紳商賈之家,受人白眼,承受了巨大的浮議壓力,終於勸捐到白銀五十萬兩,在蘭州城西北郊,今西關之西蘭大二院處建成甘肅貢院,併為貢院寫了一幅長達192字的長聯。

清朝蘭州出了個吏部主事吳可讀,曾尸諫慈禧太后,為穆宗載淳爭嗣

慈禧太后的親生兒子穆宗載淳19歲病歿,身後沒有子嗣。慈禧太后不為穆宗立嗣,卻把她妹妹的孩子、醇親王之子載湉接進宮來,承接為文宗次子。這一來兄終弟及,自己仍然可以以皇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穆宗的嘉順皇后不堪凌辱,服毒自殺,滿朝文武無不起戒慎恐懼之心。卻有一個小官,吏部主事吳可讀,在穆宗和嘉順皇后的大葬典禮上,以死勸諫,要求將來載湉生了兒子後,仍舊承繼為穆宗之子,使“大統有歸”。吳可讀死前,怕禍及家人,給兒子的遺書中,要他“速速出京”,然後把身上僅存的四十多兩銀子放在枕下,懷揣遺折,在一座叫三義廟的廢寺中上吊。

清朝蘭州出了個吏部主事吳可讀,曾尸諫慈禧太后,為穆宗載淳爭嗣

吳可讀“死諫”,讓清流抓住了一個好題目。而且故人情深,也確實讓在京的讀書人興起無限悲壯激越之思。軍機大臣寶鋆,先還打算把遺折壓著不報,一看清流轟轟烈烈又是設祭招魂,又是建祠立廟,一時白馬素車,不曉得出了多少情文並茂的輓聯,我很欣賞吳可讀的憨直。穆宗載淳要吳可讀的腦袋,吳可讀卻以死為他爭嗣,無怪乎慈禧太后要說他“孤忠可憫”了。

以死諫言,在今人看來,未免愚蠢,但在封建社會,卻是骨鯁之士立身處世的最高境界。吳可讀劾成祿被充軍後,當時人有《贈柳堂二十韻》,形容吳可讀的風骨氣概:“乾坤雙淚眼,鐵石一儒冠”,傳誦一時。

二、金城巷裡的吳可讀故居

金塔巷位於南關世紀廣場西北方向,垂直於酒泉路向西,走過酒泉路201號甘肅省交通運輸廳,就到了。入眼,右手邊是一溜低矮的商鋪,灰底紅字的牌頭靜靜地懸在門頂,左面則是常見的樓層,各色招牌在風雨的侵蝕下顯得有些斑駁。

和蘭州眾多的巷子一樣,金塔巷,似乎也離那些過往的風華,遠去了,歷史的車轍駛過,和其光,同其塵,最終讓這古老的街巷,靜落在城市間。看著金塔文化牆上歷數的曾經的輝煌,恍然如夢,只一聲悠長的嘆息。

清朝蘭州出了個吏部主事吳可讀,曾尸諫慈禧太后,為穆宗載淳爭嗣

清朝蘭州出了個吏部主事吳可讀,曾尸諫慈禧太后,為穆宗載淳爭嗣

吳可讀故居在蘭州市城關區金塔巷91號。其故居坐南朝北,為典型清代蘭州民居。1921年,吳可讀族人出售此宅,由皋蘭縣興文社贖回,補修後歸興文八社財產管理處經營。故居大門高深,門額雙鉤鐫刻“吳柳堂先生故宅”7個隸體大字,下款鐫“民國十年歲次辛酉,皋蘭興文社贖回”,均為劉爾手筆。天井呈長方形,上房及東西廂房窗大門小,正面均為木板裝修,是二十世紀90年代唯一保存完好的蘭州古代名人故居。

"

對於普通人來說,91只是一個數字,對於一個小區來說,91也許只是一個門牌號,而對於住在金塔巷的老人來說,91卻非同一般,它帶著些傳奇,帶了些神祕……因為在金塔巷91號,曾居住過一位古人。在中國歷史上他是籌建了甘肅貢院、尸諫慈禧太后,名震朝野的蘭州人,他就是吳可讀。

一、吳可讀

吳可讀其先世為浙江處州人,明初隨扈肅莊王就藩,而徙居蘭州,世為耕讀之家。吳可讀生性穎悟好學,記憶力超常,讀書常過目成誦;在刑部“治獄精敏,誦律文萬千言不遺一字。”並且能詩善文,下筆千言,一揮而就。

清朝蘭州出了個吏部主事吳可讀,曾尸諫慈禧太后,為穆宗載淳爭嗣

道光十五年(1835年),吳可讀考中乙未恩科舉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吳可讀再赴京師會試,考中庚戌科進士,授刑部主事,晉員外郎。咸豐九年(1859年),分校順天鄉試,以秉公選士而聞名。次年,遭母喪,扶柩歸蘭,被聘為蘭山書院山長。在蘭期間,奉旨幫辦甘肅團練,不久入京補原官,遷吏部郎中,轉河南道監察御史。

吳可讀任御史時,曾多次上疏言事,直聲震動朝野。

當時,諸大臣針對外國使節見中國皇帝要不要行跪拜禮爭論不休,相持不下,歷時半年之久。吳可讀直言上疏,請令各國使節覲見皇帝時不必強迫行跪拜禮,應當根據各國的禮俗行事,這樣才能顯示出大清的寬大胸懷,不可因為這些末節小事而損害了國家形象和國家的利益。這一奏章充分地反映了吳可讀不妄自尊大,平等待人,尊重他國、他族禮儀習慣的進步思想。

烏魯木齊提督成祿畏敵如虎,聽任沙皇侵略軍從伊犁長驅烏魯木齊燒殺搶掠,而龜縮在甘肅高臺不敢過酒泉一步,但為了升官,他卻縱兵誣殺良民200多人冒功請賞。對此,吳可讀非常氣憤,便上疏痛陳成祿的罪狀,說有可斬之罪十,有不可緩之勢五,言詞頗為激烈。清廷有意庇護成祿,僅以免官監候為罷。吳可讀氣憤至極,再次上疏,說“奏請皇上先斬成祿之頭懸之藁街以謝甘肅百姓,然後再斬臣之頭懸之成氏之門以謝成祿。”穆宗大怒,認為吳可讀是欺他年幼,非要殺了吳可讀不可。三法司會審時,刑部為了迎合皇帝,辦了吳可讀的死罪。因大理寺少卿王家璧的持正不阿,吳可讀才保住了性命,降三級歸裡。吳可讀彈劾成祿被降級處分後,時人有《贈柳堂二十韻》,形容吳可讀的風骨氣概:“乾坤雙淚眼,鐵石一儒冠”,傳誦一時。

吳可讀被貶回鄉後,時任陝甘總督的左宗棠對其十分禮遇,並聘請為蘭山書院的山長。當時,地方財政無力興建貢院,吳可讀憑藉個人影響,以在籍士紳身份,大聲呼籲,發動甘肅各界募集資金,穿梭於各州縣衙門,託缽於富紳商賈之家,受人白眼,承受了巨大的浮議壓力,終於勸捐到白銀五十萬兩,在蘭州城西北郊,今西關之西蘭大二院處建成甘肅貢院,併為貢院寫了一幅長達192字的長聯。

清朝蘭州出了個吏部主事吳可讀,曾尸諫慈禧太后,為穆宗載淳爭嗣

慈禧太后的親生兒子穆宗載淳19歲病歿,身後沒有子嗣。慈禧太后不為穆宗立嗣,卻把她妹妹的孩子、醇親王之子載湉接進宮來,承接為文宗次子。這一來兄終弟及,自己仍然可以以皇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穆宗的嘉順皇后不堪凌辱,服毒自殺,滿朝文武無不起戒慎恐懼之心。卻有一個小官,吏部主事吳可讀,在穆宗和嘉順皇后的大葬典禮上,以死勸諫,要求將來載湉生了兒子後,仍舊承繼為穆宗之子,使“大統有歸”。吳可讀死前,怕禍及家人,給兒子的遺書中,要他“速速出京”,然後把身上僅存的四十多兩銀子放在枕下,懷揣遺折,在一座叫三義廟的廢寺中上吊。

清朝蘭州出了個吏部主事吳可讀,曾尸諫慈禧太后,為穆宗載淳爭嗣

吳可讀“死諫”,讓清流抓住了一個好題目。而且故人情深,也確實讓在京的讀書人興起無限悲壯激越之思。軍機大臣寶鋆,先還打算把遺折壓著不報,一看清流轟轟烈烈又是設祭招魂,又是建祠立廟,一時白馬素車,不曉得出了多少情文並茂的輓聯,我很欣賞吳可讀的憨直。穆宗載淳要吳可讀的腦袋,吳可讀卻以死為他爭嗣,無怪乎慈禧太后要說他“孤忠可憫”了。

以死諫言,在今人看來,未免愚蠢,但在封建社會,卻是骨鯁之士立身處世的最高境界。吳可讀劾成祿被充軍後,當時人有《贈柳堂二十韻》,形容吳可讀的風骨氣概:“乾坤雙淚眼,鐵石一儒冠”,傳誦一時。

二、金城巷裡的吳可讀故居

金塔巷位於南關世紀廣場西北方向,垂直於酒泉路向西,走過酒泉路201號甘肅省交通運輸廳,就到了。入眼,右手邊是一溜低矮的商鋪,灰底紅字的牌頭靜靜地懸在門頂,左面則是常見的樓層,各色招牌在風雨的侵蝕下顯得有些斑駁。

和蘭州眾多的巷子一樣,金塔巷,似乎也離那些過往的風華,遠去了,歷史的車轍駛過,和其光,同其塵,最終讓這古老的街巷,靜落在城市間。看著金塔文化牆上歷數的曾經的輝煌,恍然如夢,只一聲悠長的嘆息。

清朝蘭州出了個吏部主事吳可讀,曾尸諫慈禧太后,為穆宗載淳爭嗣

清朝蘭州出了個吏部主事吳可讀,曾尸諫慈禧太后,為穆宗載淳爭嗣

吳可讀故居在蘭州市城關區金塔巷91號。其故居坐南朝北,為典型清代蘭州民居。1921年,吳可讀族人出售此宅,由皋蘭縣興文社贖回,補修後歸興文八社財產管理處經營。故居大門高深,門額雙鉤鐫刻“吳柳堂先生故宅”7個隸體大字,下款鐫“民國十年歲次辛酉,皋蘭興文社贖回”,均為劉爾手筆。天井呈長方形,上房及東西廂房窗大門小,正面均為木板裝修,是二十世紀90年代唯一保存完好的蘭州古代名人故居。

清朝蘭州出了個吏部主事吳可讀,曾尸諫慈禧太后,為穆宗載淳爭嗣

三、名人文化的重要性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優秀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

名人文化在地方歷史人文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的特點是具有地緣性,進而很自然地產生一種親切感和自豪感。

有人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城市的文化中最關鍵的是大師。雖說名人不一定個個都是大師,但名人文化與大師文化在本質上是相似或者說是一致的:沒有他們的引領,我們就不可能取得輝煌;沒有他們的激勵,就不會有一代代年輕人的追求;沒有他們的鼓勵,我們就不可能勇敢面對今天的各種挑戰而迎難而上。

一座城市,因為歷史而令人回味,一段歷史因為一座建築、一段傳奇或一個人而令人銘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