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陵墓《定東陵》現在情況如何?

清東陵位於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處,西距北京市區125公里,佔地80平方公里。

清東陵於1661年(順治十八年)開始修建,歷時247年,陸續建成217座宮殿牌樓,組成大小15座陵園。陵區南北長125公里、寬20公里,埋葬著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佈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築群。

清東陵1961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1年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2015年10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清東陵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境內,北緯40°08′~40°11′,東經117°37′~117°42′,佔地80平方公里。距離北京市區125公里。陵區南北長125公里、寬20公里,四面環山,正南煙燉、天台兩山對峙,形成寬僅50米的谷口,俗稱龍門口。

歷史沿革

慈禧陵墓《定東陵》現在情況如何?

清東陵

清東陵的15座陵寢從1661年(順治十八年)首建順治皇帝的孝陵開始,到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最後建成慈禧皇太后的菩陀峪定東陵為止,營建活動延續了247年。

1661年(順治十八年)入關第一帝順治皇帝的孝陵開始營建,1664年(康熙三年十一月)主體工程告竣。1668年(康熙七年)營建聖德神功碑亭。

1674年(康熙十三年),康熙皇帝的嫡皇后孝誠仁皇后崩逝,開始籌建景陵。1676年(康熙十五年)破土興工。1681年(康熙二十年)孝誠、孝昭二位皇后入葬時,景陵隆恩殿尚在修建之中。與此同時,埋葬康熙帝妃嬪的景陵妃園寢也隨著完工,成為清王朝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妃園寢。

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康熙皇帝遵照祖母遺命,在風水牆外,大紅門東側建造暫安奉殿。37年以後即1725年(雍正三年),雍正皇帝決定將暫安奉殿改建為昭西陵,是年農曆二月初三動工,年底建成。在孝莊文皇后的暫安奉殿建成後,康熙皇帝就在孝陵東側為孝惠章皇后興建陵寢,約於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建成(準確年代待考)。這是清王朝營建的第一座皇后陵,開創了清代為皇后單獨建陵的先例。因位於孝陵東側,又與孝陵為同一體系,故名為“孝東陵”。

雍正初年,雍正皇帝將他的萬年吉地確定在遵化境內的九鳳朝陽山,並運去了大量建築材料。1729年(雍正七年),雍正皇帝以那裡“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為藉口而廢之,復於河北省易縣泰寧山下另闢兆域,營建泰陵。自此才有“東陵”、“西陵”之分。

乾隆皇帝即位不久,在景陵東旁為祖母輩的康熙皇帝的愨惠、惇怡兩位皇貴太妃單獨修建了園寢,稱景陵皇貴妃園寢,俗稱雙妃陵。

1742年(乾隆七年),乾隆皇帝將東陵境內的勝水峪確定為自己的萬年吉地,翌年二月破土興工,1752年(乾隆十七年)完工。1799年(嘉慶四年)定名“裕陵”。

1747(乾隆十二年)裕陵妃園寢破土動工,1752年(乾隆十七年)完工。1755年—1762年(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七年)又進行了擴建,增建了方城、明樓、寶城和東西配殿。

為了平衡東陵和西陵的關係,1796年(嘉慶元年)太上皇弘曆曾諭令以後各帝陵按昭穆次序在東、西兩陵分建。

道光皇帝於1821年(道光元年)在東陵境內的寶華峪營建陵寢,1827年(道光七年)建成。其妃園寢和公主園寢也隨之完工。寶華峪陵寢建成第二年因發現地宮滲水,道光帝另在西陵境內相度陵址,隨之將已建成的東陵寶華峪陵寢及妃園寢廢掉,拆運到西陵重建,於是在東陵界內留下了一片廢墟。

咸豐皇帝即位以後將陵址選定在東陵界內的平安峪。1859年(咸豐九年)破土興工。由於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陵工受阻。1861年(咸豐十一年),咸豐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崩逝以後,陵工才被迫加緊進行,至1866年(同治五年)完工,命名“定陵”。隨後妃園寢也相繼告竣。修建定陵時由於戰敗賠款,國庫空虛,不得已選用了寶華峪道光帝棄陵的大量舊料,建築質量大不如前。

1873年(同治十二年)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的定東陵在定陵東側二里許的普祥峪和菩陀峪同時破土興工,1879年(光緒五年)同時完工。16年後,慈禧下令將自己的陵寢進行重修。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開工,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完工,歷時13個年頭。因為這兩座陵都位於定陵東側,且從屬定陵,故統稱為“定東陵”。慈安皇太后的陵單稱普祥峪定東陵;慈禧皇太后的陵單稱為菩陀峪定東陵。

同治皇帝生前未選擇陵址,在其駕崩後才倉促相度,陵址確定在東陵界內的雙山峪,定陵名為“惠陵”。1875年(光緒元年)動工,1878年(光緒四年)建成。位於惠陵西側的妃園寢也在1876年—1878年(光緒二年至四年)間建成。由於國力維艱,僅過了21年,到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竟發現隆恩殿大木構件多有傷折、糟朽現象,不得已拆掉重建。重建工程於當年(1899年)開工。八國聯軍侵佔北京的事件,工程被迫暫停,到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才結束,歷時8年。[1]

1928年7月,國民黨第十二軍軍長孫殿英,以 “剿匪”為名策劃了一起東陵盜案,盜掘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東陵。

1945年9月,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轄東陵的冀東軍區15軍分區情報隊隊長張盡忠夥同王紹義,穆樹軒、賈正國、趙國正、李樹卿、劉恩、劉繼新等人,明目張膽地開始盜竊陵寢。整個清東陵14座陵寢,157人的墓幾乎無一倖免。

1952年成立清東陵文物保護所,對陵寢進行管理。

1961年,清東陵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8年,正式開放,供中外遊人參觀遊覽。

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亞凱恩斯召開的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大會上,清東陵獲得全票通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陵寢規制

摺疊

皇帝陵

清朝入關以前,已經在關外營建了3座皇帝陵,即永陵、福陵和昭陵。這三座陵寢規制各異,說明當時並無定製。入關以後營建的陵寢,基本因襲了明陵規制。清東陵各座陵寢的序列組織都嚴格地遵照“陵制與山水相稱”的原則,既要“遵照典禮之規制”,又要“配合山川之勝勢”。

自順治皇帝的孝陵在昌瑞山下落成以後,清代皇帝陵的規制就已基本形成。其佈局可分為三個區,即神路區、宮殿區和神廚庫區。孝陵的神路區建築配置最為豐富,自南至北依次為石牌坊、東西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供謁陵者更換衣服、臨時休息的殿宇)、聖德神功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東西下馬牌、三路三孔橋及平橋。宮殿區按照前朝後寢的格局營建,自南至北依次為:神道碑亭、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焚燒紙、錁的場所)、東西配殿、隆恩殿、陵寢門、二柱門、石五供、方城、明樓、琉璃影壁及月芽城、寶城、寶頂,寶頂下是地宮。宮門以北部分環以圍牆,前後三進院落。神廚庫區位於宮殿區前左側,其建築有:神廚(做祭品的廚房)、南北神庫(儲存物品的庫房)、省牲亭(宰殺牛羊的場所),環以圍牆,坐東朝西。圍牆外建井亭。三個區的所有帶屋頂的建築(包括牆垣)除班房覆以布瓦外,全部以黃琉璃瓦覆頂(包括牆頂)。其中大紅門為單簷廡殿頂建築;聖德神功碑亭、神道碑亭、隆恩殿、明樓和省牲亭為重簷歇山頂建築;具服殿、隆恩門、配殿、燎爐為單簷歇山頂建築;朝房為單簷硬山頂建築;神廚、神庫為單簷懸山頂建築;陵寢門為琉璃花門;井亭為盝頂建築;班房為單簷捲棚頂建築。

入關第二帝康熙皇帝的景陵承襲孝陵規制,宮殿區和神廚庫區與孝陵相同,惟神路區有較大改動:一、神路與孝陵神路相接,不單建石牌坊、大紅門、具服殿。二、聖德神功碑亭改豎雙碑,分書滿漢碑文。三、石像生由18對縮減為5對。四、改龍鳳門為五間六柱五樓的牌樓門(道光年間,為求劃一,諭今將牌樓門也稱龍鳳門)。五、裁撤七孔橋、一孔橋。六、五孔橋改建在石像生以南。

入關第四帝乾隆皇帝的裕陵承襲景陵規制,但稍有展拓。一是神路區的牌樓門以北增加一孔拱橋。二是石像生增至8對,比景陵多出3對。三是在陵寢門前增設三路一孔玉帶橋。四是在三路三孔橋兩側對稱地各增設一座三孔平橋。

入關第七帝咸豐皇帝的定陵基本沿用祖陵的規制,裁撤了聖德神功碑亭、一孔拱橋、二柱門,將陵寢門前的玉帶橋改為三座平便橋,將石像生改為5對。

入關第八帝同治皇帝的惠陵規制更為減縮,不僅未建石像生,連與孝陵相接的神路也被撤掉,成為割斷統緒的孤陵。

摺疊

皇后陵

清王朝建造的第一座皇后陵是孝惠章皇后(順治帝的皇后)的孝東陵,其佈局為:神路區僅設一路三孔橋,宮殿區不設二柱門,其餘則與皇帝陵相同。但由於當時制度尚不完備,在該陵內又埋葬了28位順治帝的妃嬪,形成了皇后陵兼妃園寢的局面。

埋葬孝莊文皇后的昭西陵由暫安奉殿改建而成,規制極為特殊。一是神路區只設下馬牌和神道碑亭,未設橋涵。二是宮殿區建了兩層圍牆,外層圍牆的正面設置了隆恩門,內層圍牆的正面設置三座琉璃花門。三是陵寢門設置在隆恩殿左右的卡子牆上;四是隆恩殿為清代建築等級最高的重簷廡頂。

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的定東陵是清王朝營建的最後兩座皇后陵,其規制基本參照孝東陵,但又有所區別。一是在神路區增建了下馬牌和神道碑亭,三孔拱橋兩側對稱地增建了平橋;二是陵內不再埋葬妃嬪。

摺疊

妃園寢

清東陵建成的第一座妃園寢是景陵妃園寢,其佈局只有宮殿區。自南向北依次為:一孔拱橋和平橋、東西廂房、東西班房、宮門、燎爐、享殿、園寢門。後院建49個小寶頂。廂房、班房均以布瓦覆頂。大門、享殿為單簷歇山式建築,並以綠琉璃瓦覆頂。

景陵皇貴妃園寢是清東陵內建造的第二座妃園寢。乾隆皇帝出於對康熙帝的兩位皇貴妃的尊重和孝順,拓展了規制。與景妃園寢相比,有以下三點不同:一是增加綠瓦單簷歇山頂的東西配殿。二是享殿月臺前設置了丹陛石。三是為兩位皇貴妃各建立了方城和綠瓦單據歇山式的明樓,該園寢成為清代等級最高的妃園寢。

清東陵內建造的第三座妃園寢是裕陵妃園寢。該園寢規制接近景陵皇貴妃園寢,所不同的是享殿前未設丹陛石,園寢門開在享殿兩側的面闊牆上,有一座方城明樓,後院內建34座小寶頂。

定陵妃園寢和惠陵妃園寢是清東陵內營建的第四、第五座妃園寢,它們的規制均與景陵妃園寢相同。

佈局結構

摺疊

陵寢格局

慈禧陵墓《定東陵》現在情況如何?

格局

入關第一帝世祖順治皇帝的孝陵位於南起金星山,北達昌瑞山主峰的中軸線上,其餘皇帝陵寢則以孝陵為中軸線按照“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依山勢在孝陵的兩側呈扇形東西排列開來。各陵按規制營建了一系列建築,總體佈局為"前朝後寢"。“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審美思想貫穿於每一座陵寢建築中。

孝陵之左為聖祖康熙皇帝的景陵,次左為穆宗同治皇帝的惠陵;孝陵之右為高宗乾隆皇帝的裕陵,次右為文宗咸豐皇帝的定陵,形成兒孫陪侍父祖的格局,突現了長者為尊的倫理觀念。

皇后陵和妃園寢都建在本朝皇帝陵的旁邊,表明了它們之間的主從、隸屬關係。皇后陵的神道都與本朝皇帝陵的神道相接,而各皇帝陵的神道又都與陵區中心軸線上的孝陵神道相接,從而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枝狀系。

摺疊

建築序列

清代在此陸續建成15座陵園,埋葬160餘人,均由宮牆、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樓及寶頂等建築構成。其中方城明樓為各陵園最高的建築物,內立石碑,碑上以漢、滿、蒙三種文字刻寫墓主的諡號。明樓之後為"寶頂"(大墳頭),其下方是停放靈柩的"地宮"。

孝陵以金星山為朝山(陵寢正前方所對之山),以影壁山為案山(墓穴與朝山之間的小山),以昌瑞山為靠山(陵墓後靠之山),三山的連線即為孝陵建築的軸線。由於金星山、昌瑞山之間的距離長逾8公里,營造者設置了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專供棺槨、神牌通過的甬路),將自石牌坊(用石料構築的牌樓,是陵區入口的標誌物)至寶頂(地宮之上的封土)的幾十座建築貫穿在一起,並依山川形勢分成了三個區段。一是石牌坊到影壁山間長約1.5公里的區段。在這個區段內,配置了寬大的石牌坊和高聳的神功聖德碑亭(內豎為皇帝歌功頌德的石碑的方亭,亦稱大碑樓),與金星山及影壁山相呼應。二是影壁山至五孔橋間長約3.5公里的區段。在這個區段內,配置了石像生(設在神路兩旁的石人、石獸雕塑群)、龍鳳門(由三間石雕火焰牌樓和四段琉璃壁組成的門坊)、一孔橋、七孔橋和五孔橋等低平建築,以同周圍的平坦地勢相協調。三是五孔橋至寶頂間長約1公里的區段。在這個區段內集中配置了神道碑亭(內豎鑲刻帝后諡號石碑的方亭)、隆恩門(陵院的大門)、隆恩殿(舉行大祭活動的主要殿堂)、方城(磚砌的方形城臺)、明樓(建在方城之上的內豎墓碑、簷掛陵名匾額的方亭)、寶頂、寶城(圍繞寶頂的城牆)等主要禮制性建築。並且這些建築由南至北依次升高,以與昌瑞山及兩側護砂(陵寢左右的山丘)相互配合。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

文物遺存

摺疊

孝陵神路

慈禧陵墓《定東陵》現在情況如何?

孝陵神路

孝陵神路長約6公里,南起金星山下的石牌坊,北到昌瑞山下的寶城、室頂,沿朝山、案山、靠山的三山連線,將孝陵的數十座建築相貫串,形成陵區建築中軸線。孝陵神路是清陵中最長的神路。

摺疊

孝陵石牌坊

孝陵石牌坊中國現存面闊最寬的石牌坊,仿木結構形式,五間六柱十一樓,面闊31.35米,高12.48米,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構築而成。夾杆石的頂部圓雕麒麟、獅子,看面分別浮雕雲龍、草龍、雙獅戲球等圖案。樑枋上雕刻旋子彩畫。折柱、花板上浮雕祥雲。斗拱、椽飛、瓦壠、吻獸、雲墩、雀替均為石料雕制。經過兩次大地震330年仍完好無損。

摺疊

孝陵石像生

孝陵石像生共18對,其中文臣3對、武將3對、站臥馬各1對、站坐麒麟各1對、站臥象各1對、站臥駱駝各1對、站坐鋑猊各1對、站坐獅子各1對。另有望柱1對。所有石雕像均以整塊石料雕成。這組石雕對稱地排列在神道兩側,南北長800多米。

摺疊

孝陵七孔拱橋

拱形橋在石橋中是等級最高的一種。七孔拱橋在清東陵只孝陵有一座。橋長110米,兩側安設石欄板126塊,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塊。

摺疊

裕陵聖德神功碑亭

裕陵聖德神功碑亭為重簷歇山式建築,黃琉璃瓦覆頂,厚重的墩臺四面各闢券門。亭內高6.64米的兩統石碑分別豎立在兩隻巨大的石雕龍躍之上,東碑刻滿文,西碑刻漢字。碑文由仁宗嘉慶皇帝撰寫,文字由清代著名書法家、高宗乾隆帝第十一子成親王永瑆親書。此碑至今保存完整無損,字跡清晰。亭外廣場四角各豎一根白色大理石雕刻的華表。每根華表由須彌座、柱身、雲板、承露盤和蹲龍組成。柱身上雕刻著一條騰雲駕霧的蛟龍。八角須彌底座和欄杆上亦雕滿了行龍、升龍和正龍,一組華表上所雕的龍達98條。

摺疊

裕陵地宮

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寢,其地宮由九券四門構成,進深54米。從第一道石門開始,所有的平水牆、月光牆、券頂和門樓上都佈滿了佛教題材的雕刻,如四大天王、八大菩薩、五方佛、二十四佛、五欲供、獅子、八寶、法器及三萬多字的藏文、梵文經咒,被譽為“石雕藝術寶庫”和“莊嚴肅穆的地下佛堂”。

摺疊

菩陀峪定東陵三殿

菩陀峪定東陵是慈禧皇太后的陵寢。其隆恩殿及東西配殿木構架全部採用名貴的黃花梨木。樑枋彩畫不做地仗,不敷顏料,而在木件上直接瀝粉貼金,其圖案為等級最高的金龍和璽彩畫。殿內牆上雕有寓意“萬福萬壽、福壽綿長”的磚雕圖案,並全部篩掃紅黃金。三殿的64根露明柱子上全部盤繞半立體的鍍金銅龍。封護牆幹擺到頂,拔簷磚上雕有“萬福流雲”圖案。大殿周圍的石欄杆,無論欄板、望柱還是抱鼓石上,全部浮雕各式龍鳳呈祥、海水江崖圖案。

摺疊

裕陵玉帶橋

裕陵玉帶橋在隆恩殿後、陵寢門前的玉帶河上。單孔拱券,三橋並排。橋面兩側安裝白石欄杆,龍鳳柱頭。這種規制的石橋在清陵中僅此一例。

清東陵的經營跨越了兩個半世紀的時空,幾乎與清王朝相始終,葬有許多對清代歷史有著重要影響的、聲名顯赫的人物,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不僅是研究清代陵寢規制、喪葬制度、祭祀禮儀、建築技術與工藝的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而且也是研究清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學、藝術的典型例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