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一流戰略家:若三條大計被採納,清朝將提前滅亡

1864年6月,一向信奉天父皇上帝會派天兵天將來“誅妖”的洪秀全拒絕服從太醫建議,堅持吃“甜露”(雜草),對藥物一味排斥而駕鶴西去。7月,曾國荃吉字營麾下大將李臣典、蕭泗孚、朱洪章等率兵攻破太平門,隨後各路大軍一擁而上,天京就此陷落。天京失陷,標志著歷時14年的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垂危的大清王朝再延續近50年國祚。

曾幾何時,太平天國席捲大江南北,將八旗、綠營、湘軍打得潰不成軍,差點就將清朝送進了歷史墳墓。不過,太平天國最終還是失敗了。至於失敗原因,這是歷史學界爭論不休的話題,偏師北伐、“天京事變”、洪秀全不作為、拜上帝教之極端落後思想等,均是敗亡因素。不過,“縱橫國史”認為,還有一點原因更加重要,即是洪秀全、楊秀清拒絕採納一位天才戰略家的建議,最終使得清廷逃過一劫,天國迎來厄運。

太平天國一流戰略家:若三條大計被採納,清朝將提前滅亡

在中國歷史上,但凡創業之帝王,身邊都會有一些謀士而且還是超級戰略家,否則將很難成功。草根出身的劉邦,無賴之徒,好吃懶做,軍事能力很一般,常被楚霸王打得潰不成軍,尤其是“彭城之戰”,劉邦56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不過,劉邦最終還是擊敗了項羽,建立盛極一時的大漢王朝。究其原因,大謀士張良“決勝於千里之外”之能力,助其一臂之力。相反,項羽對唯一謀士范增棄而不用,屢次放過劉邦,最終只能在垓下自剜而死。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史上出身最低微的大一統帝國開朝皇帝,出身貧農、放過牛、當過和尚、要過飯。但是,縱橫歐亞大陸,將斯拉夫聯軍、阿拉伯聯軍打得落荒而逃的蒙古鐵騎被他趕回大草原放牧。此外,他還消滅了陳友諒、張士誠、明玉珍、方國珍等割據勢力。朱元璋這麼牛,自然也離不開劉伯溫、朱升等戰略家為之規劃好方案。

太平天國一流戰略家:若三條大計被採納,清朝將提前滅亡

晚清時期,洪秀全因不滿於屢次科考失敗,於是創建拜上帝教,準備效仿古代英雄豪傑,與清王朝逐鹿中原。創業之初,首席戰略家是馮雲山,若是沒有馮雲山拼命工作和宣傳策劃,就沒洪秀全飛黃騰達之日。很遺憾,南王馮雲山在全州蓑衣渡大戰時身受重傷,直接陣亡,這是太平天國運動最大損失。但是,太平天國中還有一位戰略家,即是天地會出身且拒絕加入拜上帝教的羅大綱。此人不但作戰勇猛,常常充當大軍開路先鋒,而且謀略過人,曾為洪秀全、楊秀清提出三條消滅“清妖”之建議,可惜被拒絕。從歷史經驗以及後來太平天國運動的發展軌跡來看,這三條妙計可謂相當高超,若是任意一條被採納,估計太平天國可以逆襲成功,清朝將會提前進了歷史墳墓,不用等到辛亥革命爆發。

太平天國一流戰略家:若三條大計被採納,清朝將提前滅亡

第一條:全力揮師北伐,先佔河南,而後直搗燕京

1853年5月,為推翻清王朝統治,也為牽制清軍南下以掩護西征軍行動,東王楊秀清派遣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員、朱錫琨率兩萬廣西老兵北伐,“間道疾趨燕都,無貪攻城奪地以縻時日。”北伐中原,驅逐韃虜,本身沒錯,不過兩萬廣西老兵確實有點少,要推翻清朝顯得力不從心。此時,羅大綱向洪秀全、楊秀清提出一條妙計:“欲圖北,必先定河南;大駕駐河南,軍乃渡河。”即是說,北伐應該全部出動軍隊,先攻取河南省會開封,佔領中原心臟地帶,而後洪秀全移駕開封,統籌策劃。待到大軍集結完畢,下令部隊渡過黃河,直插燕京,將咸豐皇帝趕回東北深山老林。從後來林鳳祥北伐之表現來看,若是北伐軍人數再多一些亦或是後勤多充裕一點,很有可能趕跑咸豐。可以說,羅大綱此妙計確實很高超,是北伐勝利的重要保障。

太平天國一流戰略家:若三條大計被採納,清朝將提前滅亡

第二條:平定東南九省,三路出兵,先佔山東、潼關,後合力攻取燕京

針對太平軍兵力缺少之客觀現實,羅大綱認為不宜分兵北伐,要麼洪秀全、楊秀清率師全力北伐,要麼則是不北伐,先平定東南九省會,再做打算。“否則,先定南九省,無內顧憂,然後三路出師,一出湘楚,一出漢中,疾趨咸陽,以徐、揚席捲山左,再出山右,會獵燕都。”這也是一招妙棋。要知道,諸葛亮與劉備“隆中對”時就說過:“天下有變,遣一上將出荊州圖宛、洛,將軍自益州出漢中,直趨關中,則天下可定,漢室可興”。羅大綱之計,與“隆中對”如出一轍卻更具可操作性,畢竟還有東路軍,從徐州攻入山東,直接威脅北京。此外,當年徐達、常遇春率25萬大軍北伐,也是先拿下河南,而後攻取山東、潼關,然後揮師渡河,元順帝直接逃回草原。可以說,羅大綱此計乃是“徐常北伐”之升級版和改良版。

太平天國一流戰略家:若三條大計被採納,清朝將提前滅亡

第三條:組建龐大水師力量,掌握制江權,佔領南方後再北伐

羅大綱雖然厲害,但畢竟是蕭朝貴的人;西王死後,天地會出身的他就不怎麼受洪天王和楊東王待見。所以,洪、楊還是直接派林鳳祥、李開芳兩人率2萬餘人進行北伐,無視羅大綱建議。對此,羅大綱提出下一條建議,即是組建龐大水師力量,掌握長江控制權,鞏固南方根據地,待機北伐。“既建都南京,務必多造戰船,精練水師,戰艦建成之前,應先用木筏堵截江面,搶佔長江水上優勢。”不得不說,羅大綱確實有眼光。要知道,在河流縱橫的江南水鄉作戰,沒有強大的水師力量就沒有制江權;沒有制江權,後勤補給將大受影響,沿江重要戰略要地也無法堅守,這直接關係到太平天國的生死存亡。不過,洪秀全、楊秀清等人並未給予過多重視,以民船為基礎構建的太平軍水營力量壓根就不是湘軍水師的對手,除了被動挨打,別無選擇。若是太平軍有強大的水師部隊,九江、安慶等地不會因湘軍搞“龜殼”戰術而彈盡糧絕以致陷落。此外,若是能成功壓制亦或是消滅湘軍水師,則湘軍陸師將不成問題,清朝危矣。

太平天國一流戰略家:若三條大計被採納,清朝將提前滅亡

很遺憾,羅大綱的三條“妙計”均被拒絕,他直呼:“天下未定,乃欲安居此都,其能久乎?吾屬無噍類矣!”即是說,這幫人目光太短淺,我們只能等著被清朝收拾了。後來的事實表明,羅大綱是對的。林鳳祥偏師北伐,在連鎮、高塘兩處全軍覆沒;沒有水師,太平天國處處被動挨打,最終被“困死”。

本文由“縱橫國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漲知識。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