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7月,縱橫大江南北14年,攻略全國500餘座城市的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宣告失敗,大清再續國祚近50年。曾幾何時,洪秀全麾下太平軍所向披靡,林鳳祥北伐軍差點就打進了北京,提前實現“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之夙願,可惜最終還是慘遭失敗。那麼,洪秀全為何就鬥不過病入膏肓的大清王朝呢?其中之原因眾多,有一點相當重要,就是戰略上存在嚴重失誤。定都天京時,天地會出身的戰略家曾向他提出“滅清三策”,若是他能採納其中任意一條,不說能一統中原,大清提前成為歷史板上釘釘。可惜,洪秀全棄而不用,難怪他鬥不過大清。

天地會出身的戰略家,若洪秀全採納他計劃,清朝將提前滅亡

羅大綱(1804年—1855年),原名羅亞旺,廣東梅州人,天地會領袖,太平天國著名戰將,尤其擅長使用水師,太平天國水營力量實乃他所創。1851年1月,金田起義爆發,羅大綱在馮雲山勸說下決定入夥太平天國,自領一軍,組建水營力量,與大清王朝作戰。羅大綱雖然參加太平天國,但並不信仰拜上帝教,這使得楊秀清頗為不滿,也時常找他麻煩。不過,蕭朝貴很賞識他,還經常藉助“天兄下凡”讓大夥尊重羅大綱,這使其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作戰也更勇猛。在蕭朝貴陣亡之前,太平軍前鋒大將就是羅大綱,無人可與之爭鋒,包括後來才斬露頭角的翼王石達開。當然,羅大綱確實也很厲害,若是沒有他奮勇拼殺,冒著大雨之夜衝破敵軍包圍圈,太平天國估計就定格在永安了。

除了作戰勇猛,羅大綱在軍事戰略、對外交往上均頗具眼光,這與其常年在天地會混分不開。1853年4月,羅大綱連續向洪秀全提出“滅清三策”,談論擊敗大清之策略,可惜被拒絕,否則大清將提前成歷史。

天地會出身的戰略家,若洪秀全採納他計劃,清朝將提前滅亡

滅清之策一:全軍移師河南開封,統一指揮全局,大軍渡河北伐

定都南京之後,洪秀全便打算讓林鳳祥、李開芳揮師北伐,率2萬精銳老兵間道奔襲燕京,“間道疾趨燕都,無貪攻城奪地以縻時日。”想對大清王朝來次斬首行動,出其不意拿下北京。就當時清朝兵力數量及其戰鬥力和部署區域而言,2萬精銳老兵應該也不少,在局部戰鬥中可以碾壓北方清軍。道理很簡單,作為少數民族入關建立的王朝,大清兵馬本就不多,況且還不信任漢族武裝,其總兵力非常少,區區80萬而已。這麼八十萬數量貌似多,其實很少,因為清朝的地方治安問題也交給軍隊,這就使得兵力部署過於分散,如重鎮天津衛也就400來正規軍駐守,其他地方就可想而知了。

大清兵力部署分散,這對伐相當有利,但洪秀全卻忽視一個問題,即是北伐軍之後勤補給以及與大後方之聯繫問題,更加忽視各省地主武裝力量對北伐軍行動之阻礙作用。對此,羅大綱看得很清楚,於是說到:“欲圖北,必先定河南;大駕駐河南,軍乃渡河。”“若懸軍深入,犯險無後援,必敗之道也。”意思是說,洪秀全、楊秀清等應率全軍北上,屯駐河南開封,佔領中原之地。如此一來,不但距離北京更近,而且河南適合充當北伐軍戰略後方,為其提供充足糧草補給,是擊敗清朝之關鍵。若是孤軍深入,一旦遇到挫折,抑或城池久攻不下,而後續增援部隊又沒能及時跟上,這必然會慘遭失敗。可惜,洪秀全壓根瞧不起天地會,自然不採納他意見,繼續一意孤行。

天地會出身的戰略家,若洪秀全採納他計劃,清朝將提前滅亡

滅清之策二:先拿下東南九省,穩固大後方,而後三路出兵一舉平定中原

自從唐朝安史之亂以來,我國的經濟重心就不斷南移,南宋時,經濟重心已經完全轉到南方。從南宋至清朝,經過近600年發展,江南地區的經濟總規模遠超北方,若是沒有江南提供物資,北方將難以發展,乃至生存都出現問題。1842年初,英國侵佔鎮江,截斷大清漕運,道光帝立馬同意和談,道理就在此。換句話說,若是太平天國能夠牢牢控制東南九省,守住淮河、長江防線,就算大軍沒北伐,清朝政權都會自己崩潰。要是再能勵精圖治,整頓兵馬,而後打著“奉天討虜”大旗興兵北上,相信咸豐帝逃跑的速度不比元順帝慢。只要咸豐一跑,中原各地豈不是傳檄而定,就此納入囊中。

洪秀全沒能採納第一條建議,羅大綱便繼續獻第二策:“定南九省,無內顧憂,然後三路出師,一出湘楚,一出漢中,疾趨咸陽,以徐、揚(徐州、揚州)席捲山左(山東),再出山右(山西),會獵燕都。”說的是,若是不想現在立刻北上中原也不要緊,北伐行動可以暫時擱置,先拿下東南九省,解決好內部問題,壯大自己力量,而後兵分三路北伐,一舉拿下北京。羅大綱的這條計策,是明朝徐達、常遇春北伐中原與諸葛亮“隆重對策”之加強版,且可操作性更強,若是能夠實施,等不到孫先生髮動辛亥革命,大清就提前成為歷史了。可惜,洪秀全依然不理睬,畢竟羅大綱不是自己人(非拜上帝教成員),怎能聽呢?

天地會出身的戰略家,若洪秀全採納他計劃,清朝將提前滅亡

滅清之策三:組建龐大水師力量,爭奪長江控制權,而後待機北上

洪秀全執意定都南京,那就只好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一旦定都在南京,河流縱橫交錯的江南地區就成為太平軍與清軍交戰之主場,誰能掌握長江控制權,誰就能夠取得最終之勝利。對此,羅大綱非常清楚,畢竟自己最擅長的就是使用水師,知道長江之重要軍事價值。所以,羅大綱向洪秀全建議:“既建都南京,務必多造戰船,精練水師,戰艦建成之前,應先用木筏堵截江面,搶佔長江水上優勢”。意思是,既然已經選擇定都南京,那就必須組建一支龐大的水師力量,牢牢掌握長江控制權,如此才能保證大本營安全。當然,有了強大水師力量,自然就不愁江南拿不下,而江南能夠拿下,北伐勝利也就必然了。

很遺憾,洪秀全連這建議都棄而不用。縱觀太平天國運動14年,洪秀全就從未按照戰鬥標準組建一支像樣的水師力量,而是將幾千艘、上萬艘民船拼湊起來充當“水營”力量,這在湘軍專業水師面前如同雞蛋碰石頭。田家鎮一戰,湘軍區區幾十艘戰船硬是突破了太平軍江防要塞;彭玉麟指揮十來艘戰船,硬是能將太平軍停留在長江的幾千艘“民船”焚燬,致使秦日綱一潰千里。田家鎮、半壁山大戰之後,太平軍基本喪失了對長江的控制能力,這在後來爭奪沿江城市的戰鬥中吃盡苦頭。若是太平軍水營力量足夠強大,林啟榮、葉芸來鎮守的九江、安慶等重鎮,豈會因糧草補給不濟而淪陷呢?只要九江、安慶不失,太平軍便具有足夠精力與大清對著幹,即使不能取得最後勝利,大清估計也會被曾國藩、胡林翼等架空,名存實亡。

天地會出身的戰略家,若洪秀全採納他計劃,清朝將提前滅亡

羅大綱是有戰略眼光的,這三條計策不被採納,他便料定洪秀全難成大事,鬥不過大清,直言:“天下未定,乃欲安居此都,其能久乎?吾屬無噍類矣!”說的是,天下未定,就想在此定都享樂,我們就等著被抓吧。事實也是如此,林鳳祥北伐全軍覆沒,太平天國後期因水師力量不行而屢屢受困,被曾國荃的“鐵桶戰術”給耗死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