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說到北京的王府,恭王府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了,它是清代規模最大的王府,現在也是熱門的旅遊景。事實上,北京都的王府不僅僅只有恭王府,單從清代統計,就有王府89座,但隨著歷史的變遷大多已經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在北京保存尚可的王府。

NO1豫親王府:協和

豫王府位於東城區帥府園東口,今天協和醫院的位置。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協和醫院

豫親王始王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五子多鐸。多鐸秉性剛毅,能征慣戰。此後世代綿延有13個王承襲豫親王爵位。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電視劇《孝莊祕史》中的多鐸

隨著清王朝的倒臺,滿清權貴的生活也難以維持,為了維持家族龐大的開銷,1916年末,有近300年曆史的豫王府,不得不賣給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美國人拆除了王府全部建築,請中美兩國的專家設計,修造了中西合璧的協和醫學院及附屬醫院。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NO2誠親王府:積水潭醫院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清代初年,此府為康熙帝第三子誠親王允祉新府,後嘉慶皇帝將此府賜給女兒莊靜固倫公主,公主下嫁內蒙古土默特世襲貝子瑪尼巴達喇,其後代棍布札布承襲貝子,於是此府又被稱為棍貝子府。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清末至民國年間此府猶存,1956年改建成北京積水潭醫院。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積水潭醫院

NO3恭親王府:清代規模最大的王府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紫禁城有金鑾殿,恭王府有銀鑾殿,它是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目前唯一府邸、花園全面開放的王府,恭王府歷經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的過程,因此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恭王府最初為和珅建造,當時叫“和第”,和珅死後,嘉慶將其賜給慶僖親王永璘,同時,嫁給和珅之子的乾隆之女和孝公主,仍居住在另外半座宅第中,1851年恭親王奕訢成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嘉慶曾在該府後罩樓抄出白銀八億兩,相當於當時清政府十五年的財政收入。當年和珅宅邸不僅限於今日的恭王府,乾隆末期,他還在什剎海前海西岸,也就是今天的郭沫若故居處建了一座花園,並建起了一條長堤,這條堤叫“和公堤”,也就是今天的荷花市場,建國後,長堤西側被填平,建成什剎海體校。

NO4雍和宮:雍正帝的雍王府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這裡原為明代內官監官房,康熙時成為“四爺”胤禛的府邸,稱雍親王府。四爺登基後,改王府為行宮,稱雍和宮。乾隆也出生於此,民間便稱它“龍潛福地”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這裡的殿宇與皇宮同樣規格,乾隆時雍和宮被一分為二,一半是行宮,一半改為寺廟,它是全國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這裡還是傳說中的“血滴子總部”。傳說始於雍正朝,他即位後廣佈耳目,“血滴子”便是他廣佈天下的耳目

NO5鄭親王府:王府花園之冠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北京所有王府花園之冠,始於清軍入關,定鼎燕京,該府為努爾哈赤侄子濟爾哈朗的府邸。濟爾哈朗是清朝開國功臣之一,是清朝歷史上除多爾袞外,唯一一位受“叔王”封號的人。乾隆十三年第七代鄭親王被斥革,乾隆命濟爾哈朗之弟費揚武裔孫德沛承襲德沛大力修建園林,使“惠園”成為,北京所有王府花園之冠,民國後,該府歸中國大學。

NO6克勤郡王府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克勤郡王府是順治年間所建,始封為代善長子嶽託。嶽託重孫納爾蘇改封平郡王,其側福晉為曹寅長女,所以,納爾蘇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姑父,如今是北京第二實驗小學。

NO7淳親王府:被義和團攻打的王府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淳親王府原來是明朝的鴻臚寺,清代時成為康熙七子淳親王允佑的府宅,允佑生有殘疾,所以沒有參與儲位之爭,且非常聽話,所以雍正對他很滿意。雍正元年允佑受封淳親王,該府就是他成為親王后所建。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咸豐十年,王府成為英國使館,使館曾遭義和團數萬拳勇近一個月進攻,英軍一個連堅持抵擋,一直等到八國聯軍攻入北京解圍。

NO8禮親王府:清代第一王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明代為崇禎皇帝的外戚周奎的私宅,清朝入關後,成為禮親王府。禮親王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清初“開國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的代善。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代善還是滿清王朝十二位鐵帽子王之首,爵位世襲十代,十五人襲爵,共278年,堪稱清代第一王。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嘉慶十二年,禮王府毀於大火,當時的禮親王昭連於原址重建,民國後曾為蔡元培所辦之華北大學,如今是國務院機關辦公地。

NO8慶親王府:梅蘭芳故居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該府原是道光朝大學士琦善的第宅。因琦善擅許割讓香港獲罪,其宅被沒收後閒置。

咸豐初年,慶親王永璘六子綿性之子奕劻遷至此,奕劻曾代表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1908年,他成為清代第十二位“鐵帽子王”,成為王公中的首富,曾獨攬朝權。辛亥後於逃往天津英租界,1917年亡故。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慶親王府是清代4個恩封世襲罔替的親王府之一,其東側是濤貝勒府、恭王府,西側是梅蘭芳故居,梅蘭芳故居以前是王府馬官居住的地方,梅蘭芳先生曾在這裡生活了10年,如今王府是北京衛戍區司令部及家屬區。

NO9順承郡王府:張作霖的大帥府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順承郡王府是禮親王代善之孫勒克德渾的府邸,勒克德渾則是滿清第十一位“鐵帽子王”,民國時曾一度為張作霖的大帥府,解放後成為全國政協辦公地。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NO10醇親王北府:宣統皇帝出生地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醇親王府有兩處,分為南府和北府,南府出了光緒皇帝,北府出了宣統皇帝。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南府原是西城榮親王府,北府就在後海北沿,北府原是康熙朝大學士納蘭明珠的宅院,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就是在這裡出生長大。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民國,北京醇親王府(北府)花園的走廊

乾隆時,宅第被和珅霸佔,成為別墅,和珅死後,嘉慶將其賜與弟弟成親王永瑆。1872年,醇親王奕譞成為宅子的主人,醇王府由此得名。之後載灃承其爵位,而末代皇帝溥儀就出生在這裡,當年載灃監國,因此這裡又稱攝政王府。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建國後,醇親王府花園成為宋慶齡居所,如今,府邸部分為國家宗教局所在地。

NO11醇親王南府:光緒皇帝出生地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醇親王奕譞最早的王府,在太平湖,後來光緒出生於此,成為“潛龍邸”。按大清規制,光緒繼位後醇親王必須遷出,於是才有了後海的醇親王北府。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如今是中央音樂學院所在地,其前庭院宮門與中央音樂學院連為一體。

NO12平西王府:不在內城的王府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該府為北京唯一不在內城的王府。主人則是康熙立下的第一位太子胤礽,也是立了廢,廢了立,立了再廢的太子,四爺也得叫他一聲“哥哥”,他是康熙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繼位前就公開冊立的皇太子

平西王府就是康熙為太子所建,康熙駕崩,雍正胤禛繼位將這座王府賜予弘皙而把允礽關在景山禁所。直到他死後,他的靈柩才停在該府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因地處昌平,人們叫它“平皙府”,久而久之就成了平西府了,2005年,平西王府在原址重建

NO13和親王府:九阿哥胤禟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王府的前身是胤禟的九貝子府,而九貝子府原是恭親王常寧府邸的一部分,當年胤禟分府,恭親王府分成了兩部份,一部分劃給胤禟做貝子府另一部分則分給滿都護為貝勒府。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再後來,該府被分給雍正第五子弘晝,也就成了現在的和親王府。清末時,原建築被拆,重建一座三層小樓,成為當時的陸軍部和海軍部,民國時曾先後是總統府、國務院、總理府,段祺瑞執政府所在地也是這裡,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駐地。

NO14怡親王府:十三阿哥胤詳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雍正剛繼位時,所有人都反對他,只有十三阿哥支持他,因此,雍正封他為和碩怡親王,承襲九代。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王府前後共有三處,且有新舊兩處之分,其中,舊府位於王府井帥府園。只居住過始封王允祥(胤詳)一代。允祥死後,雍正把此府改為賢良寺,乾隆二十年移於冰盞衚衕,李鴻章剛進京的時候就住在這裡,20世紀80年代曾為校尉小學,如今已無。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新府位於朝陽門內大街路北。住的是允祥第七子弘曉。後來慈禧太后發動宮廷政變,處死了繼襲怡親王爵位的載垣,將此府賜予道光帝第九子奕譓,即孚郡王,因奕譓是道光帝第九子,故俗稱“九爺府”。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NO15淳郡王府:十阿哥胤䄉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淳親王府胤䄉(是康熙的第十子,雍正二年被革爵圈禁,乾隆二年被釋放,他的府邸是淳郡王府,也叫十王府。咸豐十年(1860),王府成為英國使館,如今只餘大門、樑公府(淳親王府),還有兵營(武官樓)及少數平房。

NO16睿王府:多爾袞府邸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睿親王府共有兩處,一處在東華門大街普渡寺一帶,明朝時為南宮,滿清入關後,這裡成為大清第一代攝政王,清初開國八大“鐵帽子王”之一多爾袞府邸。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多爾袞畫像

另一處在外交部街,是乾隆年間恢復睿親王世爵後的新府,王府幾經風雨,1694年成為瑪哈噶喇廟,1776年又被乾隆賜名普度寺。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後來還成為糧店、倉庫、小學。如今城區改造,王府大殿終於恢復部分舊貌。

NO17愉王府:原輔仁大學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愉王府是康熙十五子愉郡王允嵎的府邸,光緒二十八年醇親王奕譞第七子載濤,過繼給鍾郡王奕詥為嗣,承襲貝勒爵,遷居於愉王府,作為貝勒府,稱濤貝勒府。

原來這些地方竟然是清代王爺的府邸

建於原濤貝勒府馬圈及花園空地上的原輔仁大學主樓濤貝勒府是京城著名三大中西合璧建築之一,清代宮廷的長廊、樓亭、花廳等遺蹟保存完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